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是老电影但是电影院里人并不少,这也是因为今年春节气氛更活跃,今年中央电视台(此时还叫北京电视台)还办了春节晚会,可惜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太少了。大街上也更热闹,很多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有些地方还小举办了灯会。
破旧的座椅,落后的设备,林晓玲却是带着新奇去观查周围的一切。电影开始后大厅一片漆黑,赵红军趁着黑暗紧紧握住了林晓玲的手。屏幕上放的是部经典战争片,很多人都看过,但是却不包括赵红军和林晓玲,于是俩人都专心的看完了整部电影。
散场的时候灯亮起来的那一刻,林晓玲能看到很多情侣突然松开双手慌乱的样子,她看了一眼赵红军偷偷笑了。赵红军在电影放完的时候就把她的手放开了,他没去侦查连还真是浪费人才。
电影开演前买的瓜子两人都没吃,,林晓玲干脆用报纸包好放进衣服口袋里。赵红军看了看手表,决定带林晓玲去吃饭,两人找了一家国营饭店坐下。店里卖的都是各种面食,林晓玲点了一碗臊子面,赵红军点了一碗油泼面。
服务员原本很不耐烦的态度,在看到赵红军拿出来的军用粮票时脸色才好了几分。虽然是饭点,但是整个饭店却没有其他人来吃饭,只有他们夫妻两人。人再少服务员也不会服务,交了钱还得自己去窗口取,赵红军端着两碗面条很快回到座位上。
林晓玲拿起筷子把自己碗里的面条拨了一半到赵红军碗里,她本就不喜欢吃面条,这一碗面还份量十足。待碗里只剩下一小半,她才开始停止手上的动作。赵红军嫌弃她吃的少,又夹了一筷子回来才开吃。林晓玲喝了几口面汤暧了暧胃,才开始慢慢吃起来。饶是她并不喜欢吃面条,也不得不承认味道还算不错,可惜服务态度太差了些。
吃完面条两人又在市区转了一圈,在广场看到有人唱大戏,是当地方言唱的小剧种。林晓玲听了一会一句都没听懂,拉着赵红军离开了围观人群。
两人逆着人流往公交站台走,街两边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的卖东西,林晓玲看到还有人卖冰糖葫芦。赵红军也看到了,还问她要不要吃,要的话他去买。
林晓玲考虑了几秒钟,看了一眼赵红军点头应答。于是在一群带着孩子买冰糖葫芦的家长中间,赵红军成了特别显眼的存在。等孩子们都买完,赵红军手上拿着两串冰糖葫芦挤出人群。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周围还围着一群小孩子,家里大人舍不得钱买,孩子们只能双眼渴望的望着老人,老人在哪他们就跟到哪。
林晓玲接过冰糖葫芦非要分赵红军一串,被拒绝她也不多说,直接拿起一串塞进他嘴里,逼着他咬一颗山楂。赵红军被林晓玲逼的没办法,只得低头咬了一颗下来。林晓玲见赵红军吃了,她也跟着低头咬了一颗山楂含嘴里。两人你一颗我一颗一串冰糖葫芦很快就吃完。
第四十八章 工作指标
回去的路程很顺利,公交车上空荡荡的只坐了几个人,赵红军拉着林晓玲坐到最后面座位上。下了车林晓玲猛的和冷空气接触,冷的她把自己捂得只露出一双眼睛。天空中又飘起雪花,地面也变得湿滑,赵红军伸出一只手拉着林晓玲走,以防她摔倒。
大年初一都放假在家休息,家属院里也热闹不少,林晓玲跟着赵红军身后一路走来,遇上很多人打招呼,林晓玲不认识只能跟着不停的点头微笑。
外面天气再冷,也还是拦不住孩子往外跑的心,有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在雪地里撒欢。男孩子们聚在一起捡昨天晚上没有炸响的单个鞭炮。每人手上还拿一根点燃的香,找到一个就放一个。倒是女孩子没见到几个出来,围成一团不知道在干嘛。
林晓玲看了一眼,这群孩子大的能有十几岁,小的估计才刚上小学,再小一点的估计都被大人关在家里。她和赵红军一路走来,手上那根冰糖葫芦把院子里大大小小孩子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一起。
林晓玲在孩子们望的目光下落荒而逃,要是一个孩子她还能把冰糖葫芦送出去,一群孩子她只能尽快逃离。走到家门口,她站在屋檐下等赵红军开门,钥匙在他身上。
“阿姨,我要吃冰糖葫芦!”自己家的门还没打开,隔壁的门倒先开了。刘亚力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看样子是打算出去串门。
林晓玲为难的看了一眼王圆圆,又看了一眼刘亚力。刘亚力抱着孩子也不说话,既不和林晓玲说话也不制止孩子找她讨要东西。
“圆圆,这个阿姨不能给你。”林晓玲看了看几米外还注意着他们的那群孩子,坚定的对王圆圆摇了摇头。
“我要!”王圆圆还太小,听不懂林晓玲拒绝的话,她见林晓玲不肯给,干脆伸出手找她讨要。
林晓玲面对孩子伸出来的手,她后退一步再次看了看刘亚力。“不行,阿姨给你了阿姨就没有啦!”林晓玲说完还把冰糖葫芦藏在身后。
王圆圆不知道为什么林晓玲不肯给她吃,她只知道以前找这个阿姨要糖吃都会给她吃。这次没有要到,她立即就嚎啕大哭,刘亚力也拉下脸看着林晓玲。
林晓玲懒得理莫名其妙的人,刘亚力现在都不愿意和她说话打招呼,她难道还要拿热脸贴冷屁股。
赵红军不过落后几步,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看中眼里,他拿出钥匙把门打开,拉着林晓玲进了家门。至于刘亚力他看都没有看一眼,又不是他什么人。
关上门还能听到王圆圆的哭声,刘亚力的喝止声,林晓玲既然拒绝了,也不打算再理,又不是自己家孩子,爱哭就哭吧!赵红军一个大男人,别人家的孩子更是不会放在心上,哭再大声都不会管。
刘亚力带着一肚子的气哄孩子,原本想要出去串门,看着哭闹不停的孩子,她更讨厌隔壁夫妻俩。林晓玲整天没事在家里买各种零食,还做各种好吃的东西出来,经常给孩子吃这吃那,都是被她带的更好吃。赵红军也是,一个大男人也小气,看到孩子哭,也不愿意把冰糖葫芦拿来哄孩子。王磊整天还说俩人关系好,一串冰糖葫芦都舍不得,这也叫关系好。
“你以后还是少和隔壁来往!”赵红军坐下来歇了会突然和林晓玲说了这么一句。他算是看出来,孩子小不懂事,大人难道也不懂事。
“知道了!我又不会在这里长住,等我四年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部队都会有人员变动,再说她毕业还不知道会分配在哪。
赵红军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好好休息几天。于是这几天在家呆着都是睡到自然醒,过着吃吃喝喝的美好生活。夫妻俩整天都不用出门,就窝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等赵红军恢复正常训练,人都胖了几斤,早上的晨练五公里跑差点就没达标。
过年回来上班,驻地领导们的脸色都比之前要轻松,进进出出也是带着笑,驻地的情况是越来越好。当地政府答应给部队家属一些工作岗位,可以解决更多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
汪学海压在领导办公桌上都快半年的随军报告也批了下来,胡秋枝的工作也解决了,调到当地公交公司当售票员。
陈刚还找赵红军谈了林晓玲的工作问题,赵红军表示不需要安排工作,不过林晓玲上大学的事也藏不住。
“好小子!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厉害的。”陈刚故意上下打量赵红军。
“都是营长您教的好!”
“行了,你小子少拍我马屁!赶紧滚!”
营里这次分到几个随军家属的工作指标,陈刚特意给赵红军要了一个。现在赵红军这里不需要,他得好好考虑把这个工作指标给谁更好。
陈刚手上的这个工作指标当初他公开说了是给赵红军要的,随着赵红军拒绝的事,很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过林晓玲要上大学的事倒没传出去,主要是赵红军不往外说,陈刚更不会说出来,暂时还没人知道。
赵红军也不是故意瞒着,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不是因为这个工作指标的事,他连陈刚都不会说。
陈刚手上的工作指标很快被人掂记上,还有人跑来办公室找他。
当然也有人跑去找赵红军打听消息,毕竟当初陈刚可是指名道姓说了给他。
王磊也掂记上了这个指标,他家闺女可以送去托儿所,刘亚力去上班也能多挣一份工资,俩人家里都不是条件多好。
他也跑到赵红军办公室打听具体情况。
赵红军既然都没要这个工作指标,就更不会掺合进这件事,不管谁来问他推给陈刚,说他拒绝了营长,营长也没说具体条件。
王磊认识赵红军几年,知道他的为人,自然相信他说的话。于是他调转头去问陈刚具体要求。
一个营的指标其实不止一个,但是其他的工作指标肯定是要各方考核投票决定,陈刚手上这个却是他自由决定。
工作指标的事很快传得家属院里人人都知道,连林晓玲都知道。她是从胡秋枝那里知道的,胡秋枝算是工作调动,不占工作指标,等过完元宵她就回老家办手续。
第四十九章 二手烟
林晓玲听了胡秋枝说的这些传言也就是一笑而过,过完元宵节她就要回老家,等她走了那些背后说赵红军傻的话自然会销声匿迹。
胡秋枝还一脸可惜的表情,她是真心替林晓玲着想,希望她也能有个工作,最好两人能在一起工作,以后还能有个伴一起上班。
林晓玲只得告诉胡秋枝过几天她就要回老家的事情,当然没有忘记恭喜胡秋枝能够夫妻团聚,汪学海比赵红军年纪要大,结婚晚也是不容易。现在他们夫妻俩能够结束分居两地的日子,也是一件大喜事。
胡秋枝也知道自己运气够好,多少军嫂的工作难调动,又舍不得放弃工作,不得不长期分居两地。她也是运气好才能这么顺利,有些人等了十几年也不一定能顺利调动工作。对于林晓玲说要回老家的话,她劝林晓玲不要回去,即使没有工作,凭赵红军的工资养活两人也不难,俩人在一起想要怀孕都容易些。
林晓玲她不好说自己是要回去上大学,说出来倒好像她是在显摆,只得笑着表示她还不急着要孩子。
“怎么不急,我听说现在马上要实行计划生育,以后一家就只能生一个孩子。”胡秋枝马上语气激动起来。
“没关系,我们打算就只生一个孩子。”林晓玲淡定的表示一个孩子就够了。
“一个怎么够,怎么也得生两个,我们是不管男女至少都要生两个。”胡秋枝想早点随军也是想早点生孩子。
“那你要赶紧生了,万一真的强制实行计划生育,你想生二胎只怕是来不急。”林晓玲记得强制实行计划生育就是从今年开始,她可惜的看了一眼胡秋枝,她想生二胎的计划估计是很难实现。
“是啊,所以我才着急调过来,要是我们能够早一年结婚就好,说不定现在孩子都有啦!”胡秋枝也知道凭夫妻俩的身份,真要是开始强制执行计划生育,肯定是不能生二胎。
“你也别着急,还是先怀上再考虑二胎的事!”没确定公布的消息林晓玲是不会说出来,她也不想让坏消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等公布出来胡秋枝自然会放弃生二胎的想法,除非她不要工作,汪学海也不想在部队呆。
胡秋枝不光说了工作指标的事,还说一件更重要的事,是关于推荐上军校的事。据说是恢复高考,军校也要正常招生,不过今年还是从部队推荐为主,营里面也有名额。
林晓玲年前就有从刘亚力嘴里听说过这事,不过她没放在心上,这个名额的事大家传的再厉害都没用,决定权还是在部队领导手中。
赵红军能被选中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她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胡秋枝虽然也想汪学海能被领导看中,倒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不说汪学海能力够不够,部队才刚刚解决了她的工作调动,再有什么好事轮也要轮到别人。
她倒是听汪学海说过,赵红军可能性倒是比较大,特别这次他还拒绝了营长给他的工作指标,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领导眼中总是要被高看。
林晓玲对于这类传言,她都不想轻易的表达什么,免得给人可趁之机。虽然胡秋枝看上去有点胆小,俩人关系也不错,但是传出去其他人可不会这么想,利益动人心。
胡秋枝也不需要林晓玲说什么,她和林晓玲说这些消息也只想交好她。林晓玲虽然不愿意和其他军嫂深交,但是不管面对谁还是笑脸迎人,哪怕和刘亚力闹翻,也没有说过一句坏话,她还是愿意多和这样的人交往。
年后回家探亲的干部战士也陆陆续续返回部队,随着他们的回归,赵红军的工作也渐渐轻松许多。他的搭挡方智勇也在元宵节前一天回到部队,更是进一步解放了他。
林晓玲已经买好回家的车票,是赵红军托熟人买的车票,可惜没有卧铺。这时候的卧铺级别不够的干部是不能买的,赵红军托熟人也还是很难买到,只买到坐票。
赵红军特别把假期安排在元宵节,他听说城里晚上还有灯会,还有猜谜等活动,他打算带上林晓玲去逛一逛。
正月十五要吃元宵,林晓玲不会做元宵还是赵红军从食堂打了一份回来。林晓玲尝了一口后决定还是自己做早餐吃,元宵节不吃元宵也一样过节。她去厨房煮了一份鸡蛋面,放了很多波菜和芹菜叶,还有腊肉。
赵红军见有面条吃也果断的放弃了食堂的元宵,这玩意味道实在一般,幸好他只打了一份,往年吃在嘴里也没觉得这么难吃。
吃过早餐,王磊抱着孩子过来找赵红军下棋。林晓玲没来部队之前,王磊经常找赵红军下棋,有时候方智勇和夏锦涛有时候也会参与进来。林晓玲来了之后,几个人的业务活动才大大减少。王磊即使犯了棋瘾也会去找方智勇,夏锦涛出任务还没回来,也只剩下他一个可找。
赵红军拿出棋盘和棋子,摆好阵势准备和王磊撕杀。
林晓玲泡了一杯茶给王磊,又给王圆圆洗了个苹果递给她。这还是上次吃糍粑过后王圆圆第一次上门。王圆圆连着两次找林晓玲要东西吃都被拒绝,又有刘亚力经常在耳边说林晓玲的坏话,见林晓玲递过来的苹果还有点不敢拿。
“谢谢林阿姨!”在王磊的教导下她还是听话的给林晓玲道谢。
“不客气,圆圆真乖!”林晓玲虽然不喜欢刘亚力,对孩子还是没有意见。
林晓玲有点奇怪为什么刘亚力不带孩子,而是王磊带孩子,不过她也不想问王磊有关刘亚力的事。
王圆圆其实很听话,她安静的坐在王磊怀里,俩人大男人撕杀的起劲,王磊顾不上孩子,她也能不哭不闹。
两个大男人在一起下棋,屋子里很快就变得乌鸦瘴气,林晓玲不得不打开窗子透气。她不喜欢烟味,赵红军在家里好像从没抽过烟,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抽烟。她把王圆圆也抱出屋子,屋子里的烟味一时半会也不会消散,孩子还是少吸二手烟。
第五十章 荠菜
林晓玲抱着孩子一时之间不知道去哪儿,家里被俩个大男人弄得乌烟瘴气,天冷外面也呆不得,可她串门都没地方可去。这个时候她就发现在家属院里和谁都不熟也有不好,这不现在想串门都找不到人。
胡秋枝已经回老家办工作调动,至于隔壁那位,哪怕是手里抱着王圆圆,她也不想去和刘亚力说话。更何况那位也不一定在家,要不王磊怎会带孩子。
林晓玲没地方可去,只有抱着孩子去福利社转转,不买什么也能看看。
在福利社卖东西的也都是军嫂,这可是家属们最喜欢的工作。只是僧多粥少,于是每个人上两天班休息一天,上班还只上半天,这样也能多安排几个人上班。这样多少也能解决几个军嫂的工作问题,只是这样一来工资就不高,不过对很多军嫂来说,这可是个好工作。
不出门就能上班,上班时间也短,又能照看到家里,钱少点就少点,总比闲在家里好。
林晓玲来了这么久,也在福利社买过东西,只是每次来都是不同的人,不过福利社的军嫂都认识她,她却一个都不认识。
她抱着王圆圆刚走进福利社,坐在柜台后面的人就和她打招呼,还逗了逗孩子。一看就知道平时和刘亚力也熟,不然也不会一脸和王圆圆熟悉的表情。
林晓玲也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又掏钱买了一根辣椒糖哄孩子。
“怎么又是你帮刘亚力带孩子?”蔡晓慧伸手从玻璃罐里拿了一根糖直接递给王圆圆。
“这不是孩子他爸在我们家下棋,家里被两个男人弄的满屋子烟味,我才抱着孩子躲出来。”林晓玲用手指着王圆圆说道。
“一点烟味有什么关系,这是你们家赵红军在家里不抽烟吧!”蔡晓慧在福利社工作也有几年了,见过赵红军来买烟,自然知道他是抽烟的人。
“我不喜欢闻烟味。”林晓玲暂时没地方去,也就和蔡晓慧多说了几句。
“那你一个人出来就行,还抱着别人家孩子出来,她父母都不管,你管那么干嘛!”
“就是,你要喜欢孩子就自己早点生一个。”左仙枝来打酱油,听到最后一句,不等林晓玲说什么她就抢着说了一句。
“二手烟对身体不好,我反正是也没事。”林晓玲表示顺手的事,她也不好意思看着孩子吸二手烟,自己一个人躲出来。
“你这人怎么这么傻!”左仙枝颇有几分林晓玲没用的感觉。
林晓玲也不想多说,干脆抱着孩子换个地方转转。
蔡晓慧正在忙着装酱油,左仙枝也就怒其不争的嘀咕几句,也就放开不管。
林晓玲抱着孩子没地方可去,干脆回家拿了小铲子带着篮子,去附近村里挖野菜。她回去拿东西的时候,赵红军和王磊正棋逢对手,一点都没注意她回去又出来。
西北天冷,麦地里的荠菜长得并不好,枯黄瘦小,不像柳城的荠菜哪怕是冬天也是绿油油的,看着就有味口。
不过这几天连着出了几个太阳,地里的荠菜也总算换上绿装。林晓玲想挖一点回家用来煮腊肉吃,算吃个新鲜。
部队围墙外不过十几米就有麦地,只是走远一点荠菜才多,近一点的地方已经被挖的差不多。她到了地里,把王圆圆放下来让她自己玩,她则在地头间找荠菜。
王圆圆嘴里的辣椒糖还没吃完,把她放下来,她也一个人玩的很好,不哭不闹的看着林晓玲干活。看到林晓玲把挖出来的荠菜放进篮子里,她也会学林晓玲的动作,帮忙捡起来放篮子里。
林晓玲特意的夸奖几句,弄得孩子更是兴奋的跑前跑后。
麦地里的荠菜很多,可惜林晓玲能看上眼的却不多。挑挑捡捡了将近个把小时,篮子里才算装满荠菜。林晓玲看了看觉得够中午吃一餐,也就打算抱着孩子回去。
她抱着孩子还要提个篮子,只好单手抱着。她单手抱着有几分吃力,只能来回换着抱,累了就把孩子放地上歇会。
一路走走停停,进了家属院她总算是把孩子放下来牵着走。
回到家里,俩个大男人还在下棋,她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还好屋里开窗之后,里面的总算没有难闻的烟味。
一进屋,她就把孩子还给王磊,抱的时间长了,她的胳膊也抱累了。
她则去厨房处理挖回来的荠菜,顺便割一块腊肉下来。先用热水泡着,等会用的时候也好洗。
荠菜择洗干净后,她见时间也不早,干脆准备做饭。
早点做好也能早点吃,赵红军说了下午去市区,晚上就不在家里吃饭,也能早点看灯会。
家里还有豆芽,是前几天她发的,刚好连着出几个太阳,这长的也快,要是气温低等她回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吃到嘴里。
一个腊肉煮荠菜,一个清炒豆芽,再蒸两根香肠,家里还有鸡蛋,蒸一个水蛋,这么多菜也差不多了,毕竟还是过节。
也不知道王磊父女中午要怎么办,她也不好问,好在菜是够了。家里没有大米,主食就吃馒头,真要留下来吃饭最多也就从食堂多打几个馒头的事。
都是简单的菜,她把香肠和鸡蛋放火上蒸着,然后又去切腊肉。腊肉切完就只等炒菜,可惜蒸的香肠和鸡蛋还没熟。
她坐在厨房看着火,等锅里传来香味,她揭开盖拿根筷子往香肠里插,试试熟没熟。
筷子一下子就插进去,她见熟了赶紧把锅端下来准备炒菜。煤炉上换成铁锅,锅底烧红了她才把腊肉倒进去,等把肉炸焦了,她一瓢水一放,等水开把荠菜扔锅里煮开就好。
林晓玲则趁锅里水没开去切香肠,顺便喊赵红军去食堂买馒头。等买回来豆芽也炒好,刚好趁热吃饭。
赵红军表示下完这盘就去买馒头,说完他又开口留王磊在家吃饭。
王磊也不客气,他正愁没地方吃饭,食堂吃饭倒是有饭吃,只是今天过节还去食堂吃饭,他脸上无光。
赵红军这盘棋本来就快赢了,下完后他马上拿着饭盆去了食堂。王磊则把棋子收起来准备吃饭。
第五十一章
林晓玲把荠菜都已经煮好,腊肉煮出来奶白色的汤,再配上绿油油的荠菜,色香味俱全。林晓玲很久没有吃荠菜,她偷偷咽了咽口水才继续开始做菜。
赵红军去食堂买馒头的时间,她把最后一个菜绿豆芽落锅炒好。之后把菜一一端上桌,又盛了一小碗蒸鸡蛋给王圆圆,让王磊喂孩子先吃。王磊估计是没在家里带过孩子,喂饭的动作也不熟练,不是多了就是迟了。
刘亚力平时在家里带孩子并不会单独给孩子做饭,大人吃什么孩子也跟着吃什么。刘亚力又是一个节约的人,对自己舍不得吃喝,对男人孩子也一样舍不得。王磊在家还好一点,要是他不在家吃饭,母女俩的伙食更差,菜都舍不得听,经常是拿咸菜当菜。王圆圆也知道鸡蛋是好东西,平时难得吃到,这个时候王磊喂的再不好,她也很快吃完。
吃完后还忘着林晓玲想再要,林晓玲怕孩子吃多了不消化,并不敢给。怕王磊误会她小气,还特意把原因说给他听。
王磊一个大男人倒是不会多想,他带着孩子厚脸皮来蹭饭已经很不好意思,哪里会想那么多。
不能吃鸡蛋,蔬菜还是可以再吃点。林晓玲装了几片叶子让王圆自己吃。
赵红军很快把馒头买回来,三人也开始吃饭,孩子放一边让她自己吃就好。王圆圆不会用筷子,她直接用手抓着菜叶子往嘴里送。
饭后王磊抱着孩子回去睡午觉,林晓玲收拾完厨房也和赵红军躺床上休息。
俩人也不急,灯会要天黑才开始,先睡一觉再出门刚刚好。
赵红军把头埋在林晓玲肩膀上,低声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谢谢媳妇,辛苦你了。”
“我辛苦什么?”林晓玲把赵红军的头搬正,俩人面对面的注视着。
“辛苦你给我面子,刘亚力再不好,王磊也还是战友,以后还有一起合作的时候,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赵红军把林晓玲搂在怀里低声说道。
“哼,你知道就好!要不是看你面上,我才不会理王磊,更不会管他家孩子。”林晓玲故意张牙舞爪的说道。
“我知道,都是为了我着想。”赵红军也知道林晓玲是为他的前途着想。这年代升职加薪都要考虑家庭,邻里关系也同样重要。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国企或者政府部门,你要是邻里关系不好,有人告到单位,政工干部工会主席甚至妇联都要上门教育教育。
林晓玲不是很懂这些,可以林建业是专管这方面工作的干部,和林晓玲说过几次这个问题。这也是林晓玲到了部队后不愿意和家属多来往的原因之一,她毕竟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很多时候做事都还不习惯这时候的处事方法。她可以和大家少交来往不交流来减少矛盾。相处多了是非多,稍稍没处理好就会影响赵红军的前途。
“你知道就好,我大哥为了你可是对我耳提面命,我要是不做好我大哥都不会放过我。”林晓玲有意让赵红军知道娘家大哥对他的好。
“我知道,回去后一定好好感谢大哥。”赵红军也知道林建业的苦心。
林晓玲说了一会话,打了个哈欠闭着眼也就慢慢睡着啦!赵军平时没有午睡的习惯,可是看林晓玲睡熟了,他也闭上眼慢慢睡着啦。
俩人睡了一觉醒来感觉神轻气爽,收拾妥当后,俩人慢悠悠的往市里去。
公交车上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幸好是冬天,挤一挤并不碍事,要是夏天才真受罪。
俩人到了市区并不急着上公园,而是先去逛了逛百货大楼,想看看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
林晓玲看了一圈也没看中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买。出了百货商店,赵红军又带着林晓玲去了照相馆,俩人除了结婚照还没有一张合影。
照相馆的生意并不好,冷冷清清没有人气。赵红军开单交钱后,一分钟都没耽误,大师傅早就等着。俩人站着拍了一张全身照,又坐着拍了个半身照,约好一个星期后来拿照片。
照完相天色也不早,赵红军带着林晓玲找地方去吃饭。除了国营饭店,想找私人的也不可能,只是这次俩人换了家饭店吃。
赵红军这次点的是小米粥配肉夹馍,林晓玲点了盘猪肉白菜馅的水饺,还点了一盘牛肉,也是运气好刚好有卖。
林晓玲第一次吃肉夹馍味道并不算差,只是太油腻,她尝了几口剩下的很自然的递给赵红军吃。赵红军也不嫌弃,接到手里几口就吃完。林晓玲把一碗小米粥喝完吃了几个饺子也就饱了,剩下的都归赵红军收拾。
吃完饭赵红军拿着介绍信结婚证去招待所开房,他晚上不打算回去,看完灯会没有公交车回部队。
招待所离公园也不远,十几分钟的路程,赵红军把房开好,带着林晓玲去看了房间,卫生环境还很不错。
解决后顾之忧后,赵红军带着林晓玲开始慢慢往公园走,灯会就在公园举办。一路行来,天也渐渐暗下来,等走到公园天已经完全变黑,可是公园里各种各样的彩灯造型把公园内外分成两个世界。
看灯会的人很多,公园还有猜迷活动,赢了有奖品,丰盛的奖品吸引很多人参加。
天黑人又多,赵红军借着月色,放心大胆的牵着林晓玲的手不松开,人太多牵着不容易走散。
今年是马年,一进门就一匹很大造型的彩灯马,然后就是龙虎这些常见动物造型。林晓玲看着觉得也一般,倒是赵红军见的少还有几分兴趣。
公园并不算大,一个小时不到就逛完。俩人又去猜迷的地方猜了半天,最后得到的奖品是一块马头牌肥皂。
拿着肥皂林晓玲也不想再逛,于是俩人开始往招待所走。
回到房间林晓玲脚都走酸了,她洗漱完立即躺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