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韩书记和巧莲的叮嘱,合作社的社员们也都明白了利害关系,出去说话果然谨慎了不少。
即便别人打听今年的粮食产量,大家伙也都有志一同的缄口不言。
不过,这丰收的景象骗不了人,丰收的喜悦更是从心底里透出来,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啊?
丰收的喜悦还在人们心里沉淀,飘飘扬扬的大雪便已覆盖了大地,北风呼啸天地一片雪白。
又是一年冬天来到,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再次开启猫冬模式。
今年跟往年似乎一样,又似乎有些不一样。
一样的是冬天还那么冷,冻的人不想出门,只想躲在热炕头上,嗑着瓜子闲聊天儿。
不一样的是,今年合作社的社员都分了比往年多的粮食和钱,家里有粮心不慌,这个冬天可以心安理得的在家呆着了。
爆竹声声辞旧岁,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声里,大家伙迎来了五五年的春节。
老韩书记果然组织了秧歌队,从初一到初八,就在乡里东坎儿上的开阔地,乡里组织了文艺汇演,扭秧歌踩高跷,唱歌跳舞讲相声,别提多热闹了。
这回大家伙都不用去县里看热闹,大营乡下属的各个村,都来乡里凑热闹。
作为文艺汇演的主要负责人,巧莲这个春节就没能消停过,从年前就开始领着人排练,一直到初八演出结束,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休息休息。
“维扬,明天早晨别叫我啊,我要睡到自然醒,累死我了。”初八这天回到家,巧莲一头扎在炕上就不想起来了。
“你啊,就是太较真儿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得十全十美,这可不就是自己找罪受么?
自打刚一入冬你接了老韩叔派下来的任务,就天天跟这个演出较劲了。
凡事你都亲自做,排合唱、设计舞蹈、设计相声台词、快板儿词,这些都是你亲自完成的,你不累谁累啊?说实话我都服了你。”
曲维扬一看媳妇累的那个样子,心疼的不行,赶紧过来给巧莲揉揉肩膀。
曲维扬手上有劲儿,这揉捏的力度刚刚好,还真是特别舒服。
巧莲趴在炕上,由着曲维扬给她捏肩膀揉后背,只觉得紧绷的肌肉似乎舒缓了许多。
“哎呦,真舒服,你还挺有两下子的嘛,我觉得身上让你这么一捏吧,真的是舒坦多了。”
巧莲趴着呢,加上曲维扬正在给她揉按后背,这说话的声音就多少有点儿闷。
“不是我非得较真儿,这是老韩叔派给我的任务,我知道乡里头不少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呢,你说我能让他们如愿么?
不过就是一台文艺演出,还难不倒我,就是累点儿。
你不知道,初一那天节目演出来,乡里那几个刺儿头,全都被镇住了,我只要一想起来他们那个表情,就觉得过瘾。”
说起来,排演一台文艺演出真的不容易,尤其是乡里这些人都没有经过转业的训练,完全业余。
好在巧莲前世见过那么多种类的晚会啊,文艺演出啊,多少的都有印象。
然后再结合如今流行的一些歌曲、弘扬新社会的快板词、歌颂祖国的相声舞蹈等等,这才凑出来了一台演出。
曲维扬一听这话就笑了,“别说他们都被镇住了,说实话,第一天去看演出的时候,我都被镇住了呢。
媳妇,你是真厉害啊,那歌曲唱的也好听,你的嗓子真好。”
为了节目更好看,巧莲也亲自上阵了,两首女声独唱呢。
曲维扬还记得,初一那天巧莲忽然站出来独唱的时候,周围群众那吃惊的表情。
他家媳妇真的是文武双全,什么都能拿的起来,真是不简单。
巧莲的声音很好,声音甜美清润,当时一开唱,真的是惊艳全场。
周围那些看演出的人都说,谁也没想到陈书记还有这一手,曲维扬听的真切,心中更是涌起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你不知道,佳媛那时候一听你唱歌,就在底下喊着,让妈妈也教她呢。
咱闺女啊,我看是铁随了你,聪明机灵有冲劲儿,好好培养着,将来一定有出息。”
刚开始还是夸媳妇呢,结果说着说着就成夸闺女了。
巧莲听见,忍不住就想起前世大家伙都说的一句话,脾气再大的男人,只要给他生个美丽可爱的闺女,就能把他的脾气全都磨没了。
闺女是小棉袄,是前世的小情人儿,爸爸疼闺女,那可真是疼到了骨子里。
曲维扬对佳媛,还真就有点儿这个意思,在曲维扬眼里,闺女干什么都是对的,闺女就算放个屁,那也是香的。
巧莲有时候都忍不住吃味儿呢,曲维扬对闺女,比对她还好。
“她啊,事事都跟着我学呢,我看医书,她也偷着看医书,这又想起来要学唱歌了。
我得有空跟她谈一谈了,这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佳媛已经上四年级,秋天要升五年级。
学习会越来越累,不能一放学回家来,就抱着我的医书不撒手。
虽然老话说是艺多不压身,那也不是她这么小的孩子,我得让她选出一样儿最喜欢的。
啥都想学,还要兼顾学业,对孩子来说,太累了。”
曲维扬这一阵揉捏之后,巧莲觉得身上舒服多了,于是坐起来跟曲维扬随便闲聊,俩人聊了一阵子,时候就不早了,于是赶紧烧火做饭。
“得,你还是在炕上趴着吧,瞅瞅你啊,肩膀都是垮的,真是累坏你了。
下午饭我做就是了,家里那么多现成的,随便热一些对付着吃就行。”
曲维扬看着巧莲那腰酸背疼不爱动弹的模样,自然心疼,于是就撵巧莲回东屋躺着去,自己则是赶紧抱了柴禾烧火做饭。
“爸、妈,我们回来了。”就在两口子唠嗑的工夫,几个孩子从外面进来,今年正月有点儿冷,孩子们脸上都有些红。
巧莲一看这样,赶紧抱起来小儿子。“嘉和,你冷不冷啊?走,进屋暖和暖和。”说完,巧莲就要抱着嘉和就要进屋去。
“妈妈,我不冷。”没走两步,怀里的小嘉和突然冒出来一句。
有巧莲的精心照看,嘉和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今年就能看出来,不像去年那么怕冷,要不然巧莲怎么敢让嘉和跟着哥哥姐姐们出去玩儿?
第325章 调换种子
文艺演出落幕,这过年欢快喜悦的气氛也就渐渐淡去。
过了正月初十,老韩书记再次着急乡里百姓开会,商议讨论合作社扩大规模的事情。
去年那些没能加入合作社的人,早就盼着这一天呢,这回不用谁劝,大家伙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
不仅仅是乡里这两百来户,大营乡下属的仙人桥村、河北村、庙岭村、温泉村、大青川、汤河、黄家崴等地方的人,也都要求加入到合作社里来。
面对群众如此热切积极的加入合作社,老韩书记自然是万分高兴。
幸好去年秋天苞米种子留的足够用,就算是整个儿大营乡都加入到合作社来,也完全够用。
所以老韩书记一点儿都不担心,并且以最热情的欢迎方式,迎接各村的加入。
当然,这么多村子都加入到合作社里来,对于管理上就有所难度。
幸好巧莲和老韩书记事先就商议过了,以每个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生产大队,一切农业生产,全都归生产大队来指挥领导。
大营乡,也按照居住地划分成四个生产大队,合作社算作是生产大队的直接领导,负责统一指挥调度。
对于这项提议,众人倒是没啥意见,以前各村不也是服从乡里的领导么?如今也不过是换了个称呼,实际上还是那么回事。
“如今各村既然已经成立了生产队,接下来就赶紧回去摸底,把各地块儿去年的种植情况摸排清楚。
各生产队报上来今年的种植计划,然后按照各生产队的种植计划来领取种子。
今年苞米种子足够,各生产队先推广苞米,大豆、高粱、土豆、地瓜这些,今年暂时还是在乡里推广。
等留种多了,明年各生产队就可以跟进。”老韩书记在会议最后,定下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指定之后,各村可就全都忙起来了。
大营乡里今年也分出来了四个生产队,生产队之间难免也存在竞争意识,几个生产队长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张文广这一次,也被选上,成了大营乡一大队的队长,这下可把他忙的,一天到晚都见不着影子了。
既然划分了生产队,少不得就要配齐相应的干部,除了生产队长之外,还要配会计、出纳、保管员。
同时巧莲还提出来,每个生产队选出一名妇女组长来,负责妇女工作。
不然整个儿大营乡这么大,她只领着两个妇女组长,根本就忙不开。
老韩书记家的小儿媳妇之前就是妇女组长,如今就成了二大队的妇女组长。
巧娟能干泼辣,这几年跟着巧莲也学了些东西认了不少字,正好当了一大队妇女组长。
三大队的妇女组长还是以前的那个,就是乡里民政助理孙建勇的媳妇,四队儿选了老周家的媳妇。
有了这四个人帮忙,巧莲肩上的工作就能轻松一些。
她只负责去县里开会学习,回来传达精神,具体执行,都是由各生产队的妇女组长来做。
张文广两口子都忙,小凤云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就断了奶,其实本来也没有多少奶,六个月之后基本上就是吃辅食喝奶粉了。
有老太太帮着照看,倒是也不用巧娟费多少心,白天都在生产队里忙着。
一转眼就到了春暖花开该种地的时候,各生产队领着社员们都开始浑身干劲儿的施肥翻地。
今年有了高产的苞米种子,大家伙都是信心满满,一个个都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春耕热情高涨。
巧莲跟曲维扬商议之后,找了机会偷偷进入乡里存放种子的粮仓,把她从系统里兑换的一代原种,兑进了乡里留作春耕的苞米种子里面。
曲家既然已经在大营乡落地生根,这里就是他们的家,这里的人都还不错,巧莲的意思,尽量暗地里能帮一些人就帮一把。
杂交苞米种子这已经是第三代了,退化现象会非常严重,巧莲怕今年的收成不好,影响了社员的积极性。
所以晚间在曲维扬的帮助下,成功调换了一半儿的种子。
巧莲将仓库里的种子收走了一半卖给系统,然后从系统那里兑换了同等量的种子,掺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巧莲损失了一部分积分,但是今年的苞米产量,却可以得到保证。
“媳妇,你是好样儿的,我敬佩你。”
漆黑的夜里,曲维扬和巧莲俩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悄悄从仓库里出来,快速离开大营乡。
在返回石嘴子的路上,曲维扬扯着巧莲的手,忍不住感慨道。
“这么一折腾,你应该是损失了不少积分吧?你放心,我肯定帮你再把积分挣回来。”
苞米种子的价格,可比苞米贵太多,几乎相差十倍,所以卖掉那些苞米的补偿,相比之下真的是太少了。
曲维扬粗略估算,这一次巧莲要损失五六万的积分呢。
“维扬,我没觉得亏的慌,几万积分要是在以前,我会觉得特别心疼,现在还真是不觉得怎么样。
那积分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这片山这条河里来?这本就该是属于大家伙儿,我不过是占了有个系统的便宜,才能生活的这么好。”
“没有大营乡这些人的照顾和支持,就算我有这个系统,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
我已经很知足了,如今系统里还有一百多万积分,咱家里有存款,地里产粮食,你我还都挣着工资。
这样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没必要还像以前那样死守着积分。”
“咱们能做的也仅止于此,我既然有这个能力,总得帮着大家伙一起富起来。
老话说的对,一家富不是富,大家都富了,这才是好日子。”
只要一想到几年后的灾荒,巧莲就觉得心里难受。
她不能只是自己吃喝不愁,她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大营乡的百姓谋划,也许她这么做,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到时候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人挨饿。
“走吧,咱俩快点儿回家去,这都后半夜了,我怕嘉康他们起来,发现咱俩不在家。”
俩人晚间十点从家里出来,在仓库里耽误了一阵子,如今已经是后半夜两点,得赶紧回家去,否则会让孩子们发现不对劲儿的。
第326章 马病了(月票加更)
春耕开始,合作社里忙的热火朝天。
老韩书记说了,今年其他生产队都只发放苞米种子,而大营乡这几个生产队,率先推广其他高产品种。
在计算了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之后,老韩书记跟四个生产队的队长,定下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要留出足够的土地,来种植土豆和地瓜这两种高产作物。
老韩书记是个能人,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既然苞米产量比往年翻番儿,大家伙儿的口粮可以得到保证,那么就可以适当多种植其他作物。
这新品种的土豆地瓜都高产,去年挑拣出那些大号土豆送到县城,价格竟然比普通土豆贵。
老韩书记这么敏锐的直觉,自然从中间发现了机会。
土豆种植,需要将土豆块茎切开,上面带着芽,栽到地里。
去年留的土豆种子不少,这新品总的土豆芽窝挺多,一个土豆上头能有十来个芽窝,最少可以切五六块儿。
所以巧莲就领着四个生产队的一些妇女,一起切土豆栽子。
“哎呀我说崔大婶儿朴大婶儿啊,你们这么弄土豆栽子,种到地里能长的好么?
不行,这样的就算栽地里,营养不够,小苗长不起来啊。”
巧莲转了两圈,忽然发现,有一些人的干活方式太让她无法接受。
正常切土豆栽子,都是拿刀,照着土豆顶部芽密集的地方,一块上面留一两个芽,切成块就可以。
这么干活又快又利落,而且土豆种到地里头,由于带着的块茎可以提供充足营养,出苗后长的特别旺。
可有那么一伙人偏偏用的不是刀,而是子弹壳儿。
她们手里拿着子弹壳儿,从土豆上头,一点儿一点儿的往下挖,只挖下来芽周边一点点儿的块茎。
巧莲看见了,简直是哭笑不得,这样的办法,她以前怎么就没见过啊?
这个崔大婶朴大婶,都不是大营本地的人,基本都是从外面搬过来的。
在一些生活习惯上,这些人还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服装啊,饮食啊等方面,还是很大的不同。
别的巧莲都管不着,这是个人自由,可是她们用这样的办法来切土豆,巧莲可真是接受不了。
“不行啊,这么样绝对不行,崔婶儿,你来看这边的,你看看这是我大姐切的土豆栽子,这才是正经办法。
咱干活是要记工分的,按照切出来的土豆栽子分量记工,你们这么切,不但祸害了咱的土豆种子,你们这也挣不上几个工分啊?”
巧莲端过来了巧娟切的土豆栽子,每一块基本上都一样大,而且每一块上面都差不多有两到三个芽。
巧娟干活麻利,这才多大会儿工夫啊,都已经切了一筐。再看看那几个人,跟前儿就一小堆儿。
“你们这几个人的都不合格啊,赶紧过来跟着我姐学一学,照着着样子来切。
咱这土豆是高产,可也得供给充足的营养啊,你说底下这么点儿,上头能长苗么?”巧莲哭笑不得的说道。
“哎呀,我们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干,真是不知道别人怎么切。好好,那我们也学着用刀切。”
那几个人刚开始还想辩解几句,她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栽土豆的。
可是一听巧莲说,记工分是按照切出来的土豆栽子重量,再看看巧娟都切了一筐,几个人当时就着急了,哪里还会再坚持原本的方式?
立即跑回家去拿了菜刀来,也学着巧娟的样子切。
巧莲又转了两圈,看着大家伙都按照她的要求干活,这才放心。
一上午的工夫,土豆栽子都切好了,下午运到地里去,刨坑儿栽上,就算完事。
栽土豆这个活不算难,有几个男人在前面刨坑,女人在后头往坑里放上土豆栽子,然后覆土轻轻踩实也就行了。
女人们一起把土豆栽子送到指定的地块,接着就留下来一起干活。
正干着活呢,那边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哎呀,快看看这马是怎么了?这咋还流黄鼻涕啊?不是得了啥毛病吧?”
声音是从不远处传来的,那边正扶着犁杖在趟地呢,说的那匹马,正是巧娟家的。
巧娟一抬头正好看见了,赶紧扔下手里的活,跑过去,结果就见到自家那匹马鼻子里面果然往外淌黄鼻涕,跟平常不一样。
而且马儿看上去好像特别没精神,呼吸急促,眼睛也有些发红。
“文广,你快过来,快来看看,咱家这马是怎么了?
我看着好像不太对啊,赶紧找兽医给看看吧,可别得了什么毛病。”巧娟着急了,赶紧大声招呼张文广。
张文广今天正好也在这块地领着人干活呢,一听见媳妇的声音,立即赶了过来。“咋回事?咱家马病了?”
农民种地过日子,最重要的就是大牲口,骡马在一般人家里,地位甚至高过人,也难怪张文广和巧娟都这么紧张。
一匹马几百块钱呢,哪能有半点儿闪失?
“是啊,你看咱家马流黄鼻涕呢,我看着好像也不太精神,喘气特别急。
赶紧牵去找兽医看看吧,别真是得了啥毛病。”巧娟着急不已,喊着张文广赶紧牵了马走。
被巧娟一提醒,张文广也留意到了自家马的异常,于是赶紧卸了犁杖,然后牵着马往回走,去兽医站找乡里的兽医老熊给马看病。
老熊是大营乡兽医站里的兽医,家里祖传就是干这个的,还算有经验。
在给张家那匹马检查了一下之后,这才说道,“文广啊,我看着你家这马,好像是得了鼻斯。
我得赶紧往上报,报到县里防疫站去,要真的是鼻斯马,那咱乡的马都得小心,这玩意儿传染。”
鼻斯马,是乡下人的土话,真正学名应该叫马鼻疽,是马、骡、驴等单蹄动物,比较容易得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疾病,人也可以感染。
得了这种病的马,会通过鼻液、唾液等传染其他马匹。这种病分急性和慢性,但不管哪一种都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造成马匹大量死亡。
一般来说,发现这种疾病,就必须隔离,或者直接扑杀,以免传染扩大。
老熊不敢擅自做出决定,所以必须赶紧通知县防疫站,让那边派人来,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置。
第327章 马鼻疽
马鼻疽是一种传染疾病,发现了就必须隔离,虽然老熊不敢确定,但是也不敢大意。
于是就让张文广赶紧把马牵回家里不能在外面散放着,然后老熊急急忙忙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县里。
到了县防疫站一报告,防疫站的人也不敢怠慢,第二天就派了人下来,到大营乡查看。
“这肯定是马鼻疽,症状多明显啊,不行,这匹马需要立即杀死埋掉。
不然的话,很容易传染其他马匹。”防疫站的人斩钉截铁的说道。
“胡说八道,我家这马才不是鼻斯,你们懂不懂啊?胡乱瞎说。
我告诉你们啊,别想杀了我家的马,今天有我在这儿,谁都别靠前儿。”
不想那边巧娟却是不干了,立即来到马圈前面拦住了这些人。
一匹马啊,这年月一匹马多值钱?巧娟一想到自家好好的马就要被杀了埋掉,心疼的恨不得蹦起来。
这匹马在张家好几年了,出了那么多力呢,冬天去拉爬犁拽木头,春天种地秋天收地,全都指着这匹马呢。
要是杀了,往后家里的活可怎么办?
“你们都是废物,狗屁的兽医,一个个连这点儿毛病都整不明白,一张嘴就要杀了我家的马,凭什么啊?
不行,今天就是不让你们杀,我就站在这儿,你们想杀了这匹马,那就先杀了我。”
巧娟这暴脾气一上来,那可是谁来都不好使,手里拎了根棍子,就站在马圈前面,一副要跟人家拼命的样子。
防疫站的人一看这样傻眼了,“不是,你们乡里谁是负责人啊?赶紧的找人来。
这是闹着玩儿么?这要真是马鼻疽,很容易把乡里其他的马、骡子、驴都传染啊,那得多大的损失?
你这女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啊,这是你们一家的事儿么?这关系到整个儿乡里甚至县里。
胡闹,赶紧闪开,这匹马非杀了不可。”
“少在这给我放屁,杀的不是你们家的马,要是杀你们家的马,我看你们还能嘴一撇撇说杀就杀了?
今天你们谁说都不好使,别说是乡里的人,你就是县长来了,也不能杀了马。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误诊?万一你们是误诊了怎么办?我家好好一匹马,好几百块钱呢,你们说杀就要杀,不可能。”
巧娟才不管那些呢,在她看来,自家的马就是这阵子干活累的给累病了,根本就不是什么马鼻疽。
“这马就是累着了,今年开春这一春天就没闲着,比往年干活都多。
这是累的,搁家里养一阵子就能好了,凭啥就杀?
你们上嘴皮碰下嘴皮这么一嘚吧,我家就得损失好几百块钱,你们是谁啊?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
巧娟那嘴茬子可是不饶人,今天她也是豁出去了,朝着防疫站那些人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抢白,直把对面这些人,给说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防疫站的都是大男人,论起来吵架哪里是巧娟的对手?
这边刚张嘴还没等说呢,那头巧娟又是一阵抢白,闹得这几个人也是特别无奈。
“不是,你这女同志怎么这样啊?我们才说几句话,你这就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突的没完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防疫站工作人员,皱着眉头说道。
巧娟嘴茬子厉害,说话快,乡里的人背地里就给她起外号叫机关枪。
这事情巧娟也知道,而且特别生气,不过一般人当着她的面儿不敢说,她也找不着出气的机会。
结果今天这人碰巧了,当着巧娟的面儿提起了机关枪,巧娟一听更炸了。
“机关枪怎么了?机关枪打兔子,专打白色的兔子。”巧娟急眼了,才不管眼前这些人是什么防疫站的呢,张嘴就接话道。
防疫站的这些人,都穿着白大褂呢,巧娟这么说,可不就是说这些人是兔子怎么?
张家院里和大门外,站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一听这话,大家伙全都笑了起来。
众人这么哄笑,防疫站的人可就受不住了,“你们乡的领导呢?都哪儿去了?赶紧去找人来。
我不跟这泼妇说,我找你们领导说去。”刚刚说话的那个男人气急败坏的说道。
“你找啊,你爱找谁就找谁,找谁来今天也不好使,我今天就是不让你们杀这匹马,谁说都不行。”
巧娟今天也是上来拗劲儿了,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来了都不管用的模样。
周围看热闹的,有的人看着事情不太对,立即打发了两个孩子快点儿去找韩书记来。
小孩子腿快啊,就赶紧往乡里跑,也巧,春耕快要收尾了,老韩书记和巧莲正在办公室里商议事情呢。
那孩子进了办公室,气喘吁吁的就喊,“韩爷爷,曲婶子,快,赶紧去张家,风林娘跟县里的人闹起来了。”
“啥?这咋还能闹起来呢?走,巧莲,咱们快去看一看,这是又出啥事儿了?”
最近春耕特别忙,老韩书记和巧莲都忙的晕头转向,也没时间打听乡里都出了什么事儿。
巧莲昨天只是接孩子的时候好像听了一嘴,说是张家的马病了,别的不知道。
这会儿一听说张家出事了,也有些吃惊,赶紧站起来,跟着韩书记快步出了办公室,直奔张家。
来到张家一看,好多人都聚在张家门外呢。
这时候春耕已经到了尾声,也就是男人还在地里忙活,女人大多数已经没啥活,都在家里了。
乡下少有什么热闹可看,哪家有点儿事情,那还不是聚一堆人么?
“来来,都让让,这是咋回事?到底出什么事情了?”老韩书记拨开人群往里走,一边走一边问道。
“老韩叔,你快来,这些人非得说我家这匹马得了鼻斯,要杀了马埋起来。
老韩叔,你过来给评评理,他们凭啥就说这马是得了鼻斯?”巧娟一看见老韩书记和巧莲来了,赶紧大声说道。
“啥?咱乡里出来鼻斯马了?真的么?能确诊?”老韩书记一听这话,也是吓了一跳。
马得了鼻斯,后果多严重,老韩书记当然明白,当时就吓的脸色不好了。
这年月大牲口太重要了,若真是鼻斯马,可就必须尽快处置,不能留后患。
“几位同志,你们能确认真的是马鼻疽么?”巧莲听了也是心头一跳,忙问那几个防疫站的工作人员。
第328章 敢不敢?
巧莲是大营乡副书记,分管妇女工作,兼管卫生健康防疫等事情,经常去县里学习,跟防疫站的人也有接触。
虽说人防疫和牲畜防疫不同,但实际上防疫站里的工作也不是完全不相通,站里就那些人,有时候也是互相借调帮忙。
眼前这几个人,巧莲都认识,于是赶紧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
“如果确定是马鼻疽,那么工作我来做,肯定不能让疫情传染。
但如果不是马鼻疽,这要是错杀了一匹马,可不是小事情。
咱庄户人家就指着大牲口干活呢,一匹马那么多钱,谁损失的起啊?”
“我就想问,你们能不能确定?”这个才至关重要,如果不能确定,那绝对不能冒冒失失的就杀了马,不然这损失谁负责?
“怎么不能确定?你看那匹马,流黄鼻涕呢,那不是马鼻疽还是什么?”
防疫站那几个人中,一个年轻的人很是不屑的说道。在他看来,跟这些农村妇女就没有必要废话,他们懂什么啊?
巧莲看了一眼那个人,微微皱眉,她之前在防疫站没见过这个小年轻儿,估计是最近才分过来的吧?
“流黄鼻涕就能证明是鼻疽?你这也太武断了吧?马鼻疽主要是通过共用厩舍、饲养用具传染鼻疽杆菌。”
“得了病的马,一般会在鼻粘膜、肺部,都结节和瘢痕,有的甚至在下肢和腹部也会出现。
你仅凭着一个流黄鼻涕就判断?马如果得了感冒,严重的情况下,也会流脓性鼻涕呢。
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匹马不是重症感冒?”巧莲瞪了那人一眼,冷哼道。
巧莲非常准确的说出了马鼻疽的症状,让对面防疫站的几个人都有些惊讶。
尤其是那个年轻人,他本来很看不起乡下妇女,没想到这女人还真是有两下子,倒是挺让人吃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