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父子四个都长得很出色,四个大小帅哥站一起,也挺养眼的。


第307章 看秧歌抓小偷
  巧莲看着丈夫和儿子这模样,就觉得特别自豪,瞧瞧她家这几个男子汉,多帅气啊。
  “走,咱们就这么出门,嘉俊嘉和,你们都把帽子围巾戴好了,路上不许摘下来啊。”
  巧莲还是担心孩子们冷,特意嘱咐,又特意拿了个小被子,还灌了热水袋,路上给嘉和用,省的这娃怕冷。
  曲维扬特意在车上铺了草垫子,草垫子上头还铺着一层野兽皮子,巧莲娘几个都坐在皮张上,隔凉又暖和。
  “都坐好了啊,咱们赶紧走,去晚了可就看不着扭秧歌了。”
  曲维扬嘱咐妻儿都坐稳,然后扬起鞭子赶着小骡子,直奔县城。
  一个来钟头之后,一家人赶着车进了县城,随便找了人打听一声,知道扭秧歌的每天九点半开始,就在抚松那条南北大街上扭。
  于是曲维扬赶着车直奔那条街,将骡车拴在某个胡同里面,然后领着媳妇儿子挤到人群里,去看扭秧歌的队伍。
  东北大秧歌可是一景儿,有踩高跷的也有地蹦蹦。
  不论是踩高跷还是地蹦蹦,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打扮成各种角色。
  高跷一尺半高,人踩在上面要走的稳,还要扭起来,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都得练好久。
  相比于踩高跷的惊险,地蹦蹦相对就安全多了,而且花样儿也多。
  什么小媳妇骑驴、跑旱船、猪八戒背媳妇等等,挺多都是源自于民间故事。
  众人都画着妆,穿着戏服,随着锣鼓声音一边走一边扭动着身体,脸上还做着各种表情,看起来格外喜庆。
  嘉康佳媛他们可都是头一次看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只觉得眼睛都不够使了,盯着大街上又扭又跳的人,好奇又兴奋。
  嘉俊嘉和也不例外,这俩娃在父母怀里也是手舞足蹈,好家伙,就没见过他们这么兴奋的样子。
  高跷队伍和地蹦蹦队伍过去,后头是一群三四十岁的女人。
  都穿着红衣裳,腰里系着红绸子,手里头还拿着扇子和手绢,也是一边走一边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这些都是县城里各单位组织的队伍,人数不少,从前到后一条长龙。
  队伍慢慢从众人面前走过,不少人都跟在后面走,一直跟着。
  曲维扬和巧莲抱着孩子呢,身边还有嘉康佳媛,生怕被人群挤散了,所以就没有随着人群往前挤,只远远地跟着看。
  这一家子穿戴都格外出眼,好多人也都看见了,不少人都故意多打量几眼,露出羡慕的神色来。
  这年月能一家子都穿呢子大衣,可不是寻常人家,有的人索性往旁边避开,免得惹麻烦。
  可也有那不长眼的,明明曲维扬一家都离着人群挺远了,还有人非得往曲维扬身上撞。
  “哎呦,对不住对不住,人太多了,脚下一时没刹住,对不起啊。”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撞在了曲维扬身上,脚踩了曲维扬的脚一下,赶紧弯腰赔不是,还弯腰给曲维扬擦鞋。
  一只手擦鞋呢,另一只手却偷偷的伸向了曲维扬的衣兜。
  可是还没等他摸着曲维扬兜里的东西,那只手就被牢牢地抓住了。
  对方的手好像老虎钳子一样有力,疼的那人哎呦一声就喊了出来。
  “疼,疼,同志,你快放手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给你拍拍身上的灰。”那小子疼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曲维扬抓着对方的手,冷笑一声,“给我拍拍灰?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笑话,从刚才你们几个打量我一家,指指点点开始,我就留意到你们了,这会儿还想狡辩?
  走,跟我去公安大队,胆子肥了啊,敢趁着人多行窃?”
  曲维扬是什么人啊?侦察兵出身,打仗多年,那警惕性是一般人能比么?早就留意到身边的情况了。
  那小子往他身上一撞,曲维扬就知道这小子不是好人,于是趁着对方伸手进他口袋的时候,将人逮了个正着。
  建国以后各地都在打击不法分子,取得了很大成效,基本上很少出现偷盗抢劫之类的事情。
  可这并不表示这些小贼都被抓了,只是一部分人隐藏起来了而已。
  今年县城里这么热闹,这几个附近村镇的小混混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寻思着趁人多出来弄点儿钱花。
  前几天他们还真是得手了几次,弄了些钱,只可惜数量都不大。
  今天这伙子人还没开张呢,正好看见了曲维扬一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人过得不错,肯定有钱,所以几个小贼就把曲维扬当成了目标。
  只是没想到,曲维扬不好惹,非但没让他们得手,反而还抓住了一个。
  这一伙有五六个人呢,其他几个人看见同伙被人抓住了,就有些急眼。
  这年月打击力度挺大,要真是让人抓公安大队去,他们这几个全都跑不了。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使了个眼色,他们人多,对方就一个男人,还抱着个孩子,他们要是一拥而上,说不定有机会挣脱跑掉。
  于是几个人直接朝着曲维扬就冲过来,“你小子胆儿肥啊,也敢管我们的事儿?”其中一个人叫嚣道。
  没等这人把话说完呢,曲维扬抬起一脚,便将那人给踹飞了。
  曲维扬的身手,别看抱着嘉俊,却一点儿都不耽误,踹飞一个之后,回身又踢飞了另一个。
  这时候几个混混才知道,他们今天看走了眼,招惹了不该惹的人。
  县城里扭大秧歌,十里八乡的群众都来看热闹,城里人多。人多了肯定就乱,所以县里安排了公安和民兵联合巡逻维持治安。
  曲维扬这边刚一乱起来,就被巡逻的人发现了。
  几声哨子响之后,四五个身穿白色制服的公安还有几个身穿草绿色衣裳的民兵,就冲了过来。
  那几个混混一看事情不妙,能跑的撒腿就跑,剩下被曲维扬抓住的,还有被踹翻的俩,没能跑得了,让人直接给按住了。
  “什么人,敢在县城里闹事?都带走。”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人大声喊着。
  “同志,他们几个都是扒手,刚刚想偷我们的钱来着,让我家男人给抓起来一个。
  剩下那些看着我们人少就想动手,我们不是故意打仗斗殴的。”巧莲一看这些人的架势,生怕人家误会他们打架斗殴,于是赶紧解释。


第308章 一家六口全家福
  几个公安一看,眼前这是一家子的穿戴,好像不是普通人家。
  “不管怎么回事,先跟我们回大队做个笔录再说吧。”对方的语气倒是没有刚才那么横了,还算平和的说了一句。
  公事公办,既然出现了打架的情况,不管因为什么,都得做笔录。
  巧莲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得叹了口气,好好的来县里看秧歌,结果却要进派公安大队转一圈,也真是够无语了。
  人家是正常执行公务,曲维扬和巧莲自然不好捣乱,于是跟着这些人一起,到了大队去。
  有负责登记做笔录的人,过来询问事情经过,曲维扬和巧莲都一五一十的说了过程。
  可那边的几个混混却矢口否认,不承认是要偷曲维扬的钱,只说是因为不小心撞了曲维扬,然后就打起来了。
  因为口角打架,跟偷窃,那可是两码事,这些混混鬼的很,自然不肯承认偷窃的事实。
  气的曲维扬直接直接冷下脸来,“我好歹也是个干部,知道咱国家的法律,会因为一点儿小口角,就跟普通群众动手?
  当时他把手都伸进我衣服兜里了,被我当场抓住的,我怎么就无赖他们了?”
  曲维扬虽然已经转业复原了,但是当兵多年,那一身的气势绝对不同。
  此刻他一生气冷下脸来,屋子里几个人都觉得心里有点儿发毛。
  正好这时里屋出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人见到了曲维扬,赶忙过来打招呼,“哎呦,曲主任啊,你怎么在这儿?”
  曲维扬好歹也是供销社的副主任,跟公安大队这边的人也都认识,人家一下子就认出他来了。
  曲维扬也认得对方,于是朝着对方点点头。
  “孙队长,我今天领着媳妇孩子来看秧歌,结果遇上这几个小毛贼,想要偷我的钱。
  我跟他们动起手,抓了几个,他们刚才抵赖,说是我跟他们打架。刚才说话声音大了点儿,把你给吵出来了。”
  那位孙队长扭头跟队里的人说了两句话,了解了一下,这才笑呵呵的跟曲维扬说话。
  “这两天好几出报案说丢钱的,我们也在抓这一伙小毛贼呢。曲主任,谢谢你啊,帮着我们抓了人。
  没事儿,这些小毛贼我们会处理,他们的同伙也会抓起来,你放心就是了。”
  “谢倒是不用,身为干部维护治安是应该的。那就这样吧,要是没啥事的话,我们先走了。”
  本来也没曲维扬多少事,既然说清楚了,他们还是赶紧走算了,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还没好好玩呢。
  孙队长很客气的送曲维扬一家子出来,然后一家人赶紧回到原本拴骡子的地方。
  “好悬,这要是咱家小骡子丢了,得损失多少啊?”巧莲这时候也松了口气。
  她以前赶车出来从不担心,刚刚还真是提心吊胆,幸亏骡车不太显眼,再者可能那些小贼都吓跑了,要不然,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走吧,秧歌看完了,咱们去照相,一会儿找地方吃饭,吃完饭逛两圈咱就回家。”
  本来心情不错,结果都被几个小贼给搅了。曲维扬有点儿后悔刚才下手太轻,应该再狠点儿,太不解气了。
  “好啦好啦,别生气,秧歌挺好看的,而且我们还跑去派出所转了一圈儿呢,就当是让孩子们长长见识呗。
  走啦走啦,咱们赶紧去照相。”巧莲看出来曲维扬不太高兴,赶紧哄了两句,一手抱着嘉和,一手扯着曲维扬衣袖,柔声劝着。
  小媳妇难得这么柔声细气的说话,曲维扬自然不能不给面子,于是笑了笑,“好,咱们去照相。
  儿子,等会儿爸爸领你们照一张怎么样?”曲维扬故意使劲儿扔了嘉俊一下,然后伸手接住。
  小嘉俊胆子大,根本就不害怕,反而乐的哈哈直笑。
  小娃欢快的笑声,冲淡了方才的不愉快,大家伙笑呵呵的坐上车,直奔照相馆。
  还是那家照相馆,还是那个照相师傅,这大冬天的,照相馆里也没几个人,照相师傅一看曲维扬和巧莲,倒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呦,你们一家又来照相?这次还是全家福么?哎呦,多了两个男娃娃,可真好。”
  这年月有钱照相的不多,曲维扬和巧莲的相貌气质也都很吸引人,所以照相师傅记得特别清楚。
  巧莲闻言就笑了,“难得师傅还记着我们呢,是啊,今天还照全家福,另外再给两个小的照几张。
  这俩孩子去年没能照周岁相,如今都两周岁多了,就想着带他们多照几张相留作纪念。”
  俩孩子今年一月二号过生日,曲维扬正忙着呢,加上那时候天冷,就没能来照相。
  照相师傅一听连连点头,“是,孩子长的快,没怎么留意就长大了,多照几张相挺好。
  来吧,跟我一起进去,我给你们好好照几张。”
  于是一家人跟着照相师傅进了摄影室,先是一家六口照了全家福。
  巧莲和曲维扬坐着,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嘉康佳媛站在了巧莲和曲维扬身旁,一家六口都面带笑容的看着镜头,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全家福照完,巧莲让四个孩子一起照,佳媛抱着嘉和,嘉康抱着嘉俊,四个孩子都特别精神,连着照了好几张。
  之后孩子们每人单独一张,三个男孩合起来,俩小的合影,曲维扬还特意领着三个儿子照了一张,巧莲也跟闺女单独合影一张。
  一家子都是好相貌,格外上镜,所以连着照了十来张,这才心满意足的停下来。直把照相师傅乐得合不拢嘴。
  照完相,给了照相师傅钱,约定好了取照片的时间,一家子这才从照相馆里出来。
  时候已经不早了,孩子们都有些饿,于是曲维扬领着媳妇孩子到了国营饭店。
  这时候的国营饭店,还没有规定必须要粮票,不过每个人吃饭也都有限额,而且也没几样菜。于是一人要了一碗面条,就这么吃了。
  “这面条做的,真赶不上你做的好吃。”曲维扬趁着别人不注意,低声念叨了一句。
  巧莲抿着嘴笑笑,“别说了,当心让人听见,你要是想吃,回家我给你做就是。”
  的确是不如她做的好吃,因为里面油盐等调料都少,哪里比得上巧莲做饭味道足?


第309章 初级社
  初六去县城里转了一圈,初七之后,曲维扬就哪里都没去。
  上午进山捡柴禾,顺道看看套子里有没有猎物,下午在家把柴禾锯了劈开,摞起来。
  估计年后他又得忙了,趁着假期多干一点儿,巧莲就少受累。
  一转眼就到了初十,曲维扬开始上班。
  过了正月初十,这过年的味道也就渐渐淡了。
  今年过年晚,正月初十就已经是二月十二号,外面一天比一天暖和,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春耕事宜。
  去年那些动了念头想要淘澄苞米种子的,有人又来找巧莲。
  巧莲只推说自家没留多少种子,都卖粮了,谁家也没答应。
  而这个时候,老韩书记将乡里干部都集合到一起,商议讨论了成立农村生产合作社事宜。
  乡里的干部们都知道老韩书记的意思,大部分人自然是同意。
  于是正月十六,乡里召集各家各户开会,提出要成了合作社,鼓励大家伙加入。
  老韩书记在会上,把合作社的相关政策,都给大家讲解清楚。
  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分红,社员劳动记工分,按工分分配,多劳多得、少扣多分的分配原则。
  扣留与分配的比例,一般是扣留不高于当年生产收入的四成,扣留部分,主要包涵了公积金、公益金、当年支出与明年生产费用。
  剩下的六成,按土地三劳动七的比例,分配给社员。老、弱、病、残,和困难户,从公益金中拿出部分来给予照顾。
  应该说合作社的政策还是满合理的,有一部分人听了,便积极要求加入。
  可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样不如自家单干,挣多挣少都自由,所以也有一部分人不同意加入。
  老韩书记给了大家伙五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乡里登记。
  乡里会按照土地所在等综合因素,划定生产分组,确定今年合作社的种植计划。
  原本按正理,石嘴子这边离着大营乡太远,不适合加入合作社,可这几家已经用种子入股了,就不好说是不加入,于是石嘴子这几家也全都加入了合作社。
  老韩书记琢磨了一下,把石嘴子那几家的地,留作实验田,让巧莲把自家那些高产种子都尽量种在实验田里,等今年秋天仔细核算一下产量。
  如果黄豆、高粱、地瓜、土豆等也都高产,那明年就可以在整个儿合作社里推广。
  关键巧莲家去年地里大丰收,不光是苞米,就连土豆地瓜都长的特别好。
  这年月就是如此,辛苦一年了,谁家不希望收成越多越好?巧莲家的收成好粮食产量高,根本瞒不住。
  巧莲也没办法,就只好答应了老韩书记的要求,尽量安排着石嘴子这些地,都种了新的高产品种。
  张家兄弟自然也不用说,一早就答应了进合作社。
  倒是陈民生,左思右想觉得加入合作社不划算,他家劳力少土地多,到时候分红未必有眼下多,所以思量再三没有加入。
  当然,跟陈民生一样想法的人不少,五天之后统计,大营乡同意加入合作社的,有一百五十户左右,其他的都在观望。
  对于这个结果,老韩书记其实挺满意,他当初预计的也就差不多这些。
  “今年咱们就发展这一百来户,正好咱的苞米种子供给这些人足够,要是再多了,苞米种子不够用,反倒不好。
  没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只要今年入社的社员都得了实惠,明年不用咱们动员,他们主动就要求加入了。”
  老韩书记办事稳妥,从不冒进,不会为了争什么功劳,就把群众百姓的利益抛在一旁。
  合作社成员定下来,接着乡里可就忙了起来,得按照入社社员的土地,重新归化今年各地块儿的种植品类。
  老韩书记的意思,今年就主打苞米,那么好的种子必须好好利用,多打粮食,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土地茬口不一样,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需要摸清去年各家种植情况,适当穿插种植其他作物。
  所以接下来这些日子,乡里的干部全都很忙,巧莲也得天天来乡里上班跟着忙活。
  这时候学校也开学了,赵嫂子那边忽然有了身孕,没办法,娘四个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
  每天早晨嘉俊嘉和跟着一起来乡里,送到张家,由老太太帮忙照看。
  巧莲在乡里上班,等着下班了赶紧过来,帮忙烧火做饭,下午等嘉康佳媛放学,一家子再回石嘴子去。
  日子就在忙碌中匆匆过去,转眼便到了春耕时节,老韩书记召集了合作社这一百五十来户人家,统一安排了今年春耕事宜。
  到这个时候,老韩书记才跟大家伙挑明,今年的苞米种子,由社里提供,都是高产的好种子。
  等到秋天收了地,按照种子的五倍量,返还给曲家张家等人,算作是他们应得的利息。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伙才明白过来,为啥这几家都喊着苞米早就卖光了,不管谁家去要种子都没有,原来是乡里在捣鬼啊。
  大家伙都知道高产种子的事情,去年张家一亩地打了六七百斤的苞米,谁听了不眼红啊。
  大家伙都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大概下种子三到四斤,但是亩产可以增加三四百斤。
  即便是返还五倍量,一亩地顶多也就是拿出来二十斤粮食而已,相比与增产的数量,真的不值一提,简直太划算了。
  于是众人一致同意,就按照老书记的办法。
  至于曲家张家赵家等人,对这个方法也没什么异议,苞米种子他们私底下去卖,价格或许会高,但肯定麻烦。
  一斤换回来五斤,也算是很不错了,这几户也都很知足,谁也没有反对意见。
  就这样,大营乡农业合作社,今年统一种植新品种苞米一千亩,其余的地,则是种植大豆、高粱、地瓜、谷子等各类作物。
  一百五十户人家总共两千多亩地,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各家各户出工,春耕序幕正式拉开。
  有了新品种的苞米种子打底儿,社员们一个个都劲头十足。
  大家伙按照社里分配的任务,集中将粪肥施在苞米种植区域,力争今年秋天苞米产量达到一个新高度。


第310章 拦路要种子
  合作社里有高产苞米种子的消息,自然瞒不住,没过两天,整个儿大营乡,连同大营乡下属的几个村子都知道了。
  原本那些不同意加入合作社的人,这下全都傻了眼,好多人这才回过味儿来,赶紧去韩家找老韩书记,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
  可惜,老韩书记已经打定主意,今年合作社不收人了,要想进合作社啊,等明年再说吧。
  “这些人,一个个都来攀关系,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冒出来了。
  之前我号召大家伙加入合作社的时候,他们怎么不看在亲戚关系上,多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呢?
  我可告诉你们啊,这个口子不能开,谁来说情也没用。
  咱们就是让这些人知道,不跟着乡里走,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挣钱。”老韩书记在乡里干部开会的时候,特别牛气的说道。
  底下几个干部也都觉得这么做特别过瘾,当时乡里号召大家伙积极加入合作社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也都劝身边的亲戚了,说是加入了肯定有好处。
  可那些人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非得不听,现在又来攀关系谈感情,晚了。
  “书记,咱今年一定好好干,就让这些人知道厉害,要不然还以为咱们要害他们呢。
  瞧他们之前那牛哄样儿,这回咋了?一个个都蔫儿了吧?这回咋不牛了?”
  孙会计一想起之前丈母娘家里不听劝,现在又来求他的样子,就觉得特别解气。
  “其实吧,最主要的是咱种子就这些,正好够大家伙用的,再加进来人,种啥?
  所以今年就这样吧,等着今年秋收了,咱多留好种子,到时候再收人。
  咱们这可不是为了什么私人恩怨,主要是乡里统筹。”老韩书记笑呵呵的把事情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这个会议,也到此结束。
  散了会,大家会也该回家去做饭了,巧莲急匆匆的从乡里出来,赶紧就往张家走。
  刚走到半路上,前面俩人直接给她拦下了,巧莲一看,不是旁人,正是陈民生两口子。“大哥,你这是干啥?”
  自打去年冬天张文广去陈家闹了一回之后,陈民生两口子都消停了不少,王氏也不怎么出去串门子,成天猫在家里不知道干啥。
  巧莲也好久没见着哥哥嫂子了,此刻见到他们,不由得有些奇怪,这两口子挡着路是要干啥?
  “那个,妹子,哥是来找你有点儿事儿,你看,咱乡里的这个合作社,能不能让哥也参加啊。”
  陈民生一脸的尴尬,搓着双手吞吞吐吐的说道。
  陈民生一说这话,巧莲就明白了,原来这是冲着合作社的苞米种子来的啊。
  “哥,刚才乡里还开会来着,老韩书记特意嘱咐了,合作社今年不再收人,就这些了,多一个也不要。
  你就不用从我这想办法了,这大忙季节的,你不如赶紧忙活地里的事情。
  你家十多亩地,就算不进合作社,日子也过不孬,何苦非得今年进?”
  在外面大街上,又是下午放工的时候,来来往往的,巧莲不想当着许多人的面,跟娘家哥哥闹得太僵,所以说话还算挺客气。
  “大哥,你家万福万禄都不小了,他们既然不爱读书,那就下来跟你一起干活种地。
  你们爷三个,再加上我大嫂,四个人下地干活,就你家那十多亩地,好好侍弄着不少打粮食,何苦非得磨叽这点儿事情?”
  陈民生本以为他亲自过来求,巧莲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怎么也能松松口答应了。
  没想到,巧莲竟然一口就回绝,这让陈民生很是下不来台。
  “妹子,话不是这么说啊,你看,今年合作社里不是用新品种的苞米种子么?
  那新品种打粮食真稀罕人,大哥不是也想家里多收入点儿么?”
  巧莲叹口气,“大哥,这事儿我真的帮不了你,乡里已经开会决定了,今年绝不能再开口子,一个人也不能放进来。
  想要入社的,都等着明年吧,明年肯定还收人。
  大哥,不差这一年,你还是歇了心思,好好种地比什么都强。”
  老韩书记家里的亲戚说清都不好使,她陈巧莲算什么?凭什么就能同意开口子再放陈民生进来,当初干什么去了?
  巧莲这般不给面子,让陈民生有点儿难受,更让旁边的王氏有点儿气愤。
  在她看来,就是巧莲发达了不想拉扯娘家。
  如今老太太成年住在张家,开春这么忙,都不回陈家去了,成天就知道帮衬着俩闺女,王氏心里特别不平衡。
  自从去年挨了一回揍,这王氏总算长了点儿记性,虽然心里特别愤愤不平,好歹还控制着嘴,没有乱说。
  “二妹妹,你看,我和你大哥也是着急,你说家里你两个侄儿越来越大了,过几年就要说媳妇。
  咱家也没啥家底儿,不就想着多打点儿粮食挣点儿钱么?
  唉,当初老韩书记也没说,加入合作社就给好种子啊,要是有这话,咱不早就同意了么?”
  王氏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细声细气的说道。
  “二妹妹,咱这可是至亲的骨肉,你是俩孩子的亲姑姑,总不能看着侄儿们没个好前程,再说不上媳妇吧?
  要不然你看这样,今年实在不能进合作社了,能不能把你家那苞米种子,匀给我们四五十斤?
  要是有种子,咱家今年就自己种着,先不进合作社也行,等明年再说,这样总行吧?”
  王氏眼珠一转,想出另外一个主意来。
  听见王氏的话,巧莲冷哼一声,原来这两口子打的是种子的主意啊。
  想的可真美,一亩地才用多少种子,目前算了下,也就是三斤来的苞米种子下地。
  王氏一张嘴就要四五十斤?她打算把家里的地都种苞米?肯定不是。
  这人啊,贼心眼子太多,保不齐寻思什么呢。
  “大哥,这事儿我还真是没办法。
  去年一上秋刚收了地没多久,老韩书记就跟我们这几家都约定好了,把好的苞米全都要去乡里留作种子。
  不光是我家这样,大姐家,张二哥家,还有石嘴子那几户,都一样的情况,大家伙都没留种子,一点儿都没有。
  大哥,之前我也给你种子了,你今年种那个就行,就算减产也减不到哪里去,何苦还来管我要种子?”


第311章 严词拒绝
  去年巧莲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给了陈家苞米种子,而且是掺了大半一代原种的。
  去年陈家的粮食收成还不错,虽然有一些地方遭了霜,可是对于新品种来说,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陈家一年不过种五六亩苞米,完全可以留出来种子,没必要非得跑来找巧莲要种子。
  这两口子,就是不占便宜心里难受的慌。
  去年为了种子,王氏跑去张家闹,结果害的巧娟早产了,今年还不长记性,又来找巧莲。
  巧莲这脾气可不怎么好,当时就沉下脸来。
  “大哥,你自己侍弄的庄稼,收成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明白,去年那五六亩地,不可能一点儿种子留不下。”
  “就算留不下好种子,那也跟我没关系,我给你的都是好种子。
  你自己不用心,当时乡里号召大家伙抗霜,你干啥去了?
  但凡你也勤快点儿,跟着一起去抗霜,你家地里的苞米也不至于让霜打了。”
  “再说,就算让霜打了,基本上也没影响太多,好几亩地里头,咋地也能挑出来留种的,何苦跑来跟我要种子?”
  巧莲有点儿不太高兴,她这个娘家哥哥啊,就是个糊涂蛋,这肯定又是王氏在背后挑唆捣鬼呢。
  陈民生嘴笨,哪有巧莲这嘴茬子?当时就被巧莲给说的不知道咋回话了。
  “那个,我去年忘记留种的事情了,当时乡里号召卖粮,除了家里的口粮,剩下都卖了。”
  陈民生面对气场强大的妹妹,忽然有些心虚。
  巧莲叹了口气,“大哥,你也不用在这糊弄我,别以为我不知道咋回事。
  去年你们家没卖多少粮,你是把好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