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的肩膀,絮叨了几句。
  巧莲听着曲维扬的话,真的是格外暖心,这人啊,真的是生怕他们娘几个吃苦,连家里烧火的问题都想到了。
  这大半年来曲维扬在家,他们家的柴禾垛又多了一个,外头整整两大垛柴禾呢,还能缺了她烧火的?
  “你啊,别光是惦记着我,你自己出门也得当心。
  我给你多带些钱,这穷家富路的,虽说你这是出差单位给报销,可也得回来才给报不是?多拿点儿钱,有什么急用也不怕。
  我再给你做点儿好吃的带着,出门了别苛待自己,一定要吃好睡好了,听着没有?”
  虽然曲维扬还有好几天才出门,可巧莲还是没忍住唠叨几句。
  “知道,知道,都听你安排,你就放心吧。”曲维扬从来不觉得媳妇这样唠叨很烦,反而很享受。
  这是媳妇担心他呢,多好啊,有媳妇心疼。“我出门,你可别想我哭鼻子啊。”曲维扬故意逗巧莲。
  “呸,谁会想你哭鼻子啊?别臭美了。”巧莲气的瞪曲维扬。
  “不跟你说了,我这就去给你预备出门的东西,你要出去开会呢,得准备两身像样的衣裳。
  这时节首都应该不算太冷,我给你做件呢子大衣,再做一套中山装吧。我记得家里就有不少好布料呢,等着我去翻一翻。”
  巧莲是行动派的人,想到什么就立即去做。
  男人外边走,带着媳妇一双手,曲维扬出门穿的好坏,那可是巧莲的脸面。
  她可不想丢面子,一定要让曲维扬穿的正式又体面才行。
  曲维扬看着巧莲敞开箱子,从里头翻找布料,忍不住就笑了。
  他家小媳妇挺有意思的,特别爱攒东西,哪怕她有那个系统,可以随时兑换东西,可她还是爱积攒一些低价处理的布头啊,毛线啊之类的东西。
  炕稍箱子里头,光是布料就装了半箱子,可巧莲还是乐此不疲,每次一淘澄到便宜又质量好的布料,都能高兴半天。
  “也别太出眼了,我就是个县供销社的副主任,要是穿的特别好,人家还以为我贪污了呢。”曲维扬提醒巧莲道。


第266章 农业合作社
  中央每次下达新政策,基层干部就要费很多力气去开会解说,向群众传达文件精神,这一次也不例外。
  大营乡召开村民大会,老韩书记当众宣布了对巧莲的任命,接着开始传达政策,费了不知道多少口舌,才算把新政策讲明白了。
  粮食收购计划,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生产流通,全力调配农村粮食供应城市。
  跟过去农民自由自主卖粮相比,一个是国家收购价格低于私人收购,另一个,则是收购数量有规定。
  每个乡镇都有死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各家的存粮自然就少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多少人省吃俭用存着粮,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可如今国家下达命令,要尽可能多的收走百姓手里的粮食,对于不少人来说,的确是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老韩书记在大会上尽量打感情牌,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卖粮,支援国家建设。
  不得不说,老韩书记的策略很正确,这个年月群众的觉悟和积极性也都很高。
  大会上一番动员,之后各村干部回去又召开会议做动员,最终,大部分人都同意卖粮。
  解决了粮食收购的问题,老韩书记这才有时间琢磨新品种苞米的事情。
  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就是苞米,新品种亩产比过去多了将近两百斤,这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如果赶上好年头,亩产可以达到八百多斤。
  这个产量在老韩书记看来,简直就是奇迹,这么好的种子,大营乡肯定要好好利用。
  可怎么利用,老韩书记却为难起来,种子有限,根本做不到大营乡每家每户都分配到种子,那该怎么办?
  正好这个时候,上级又下来了文件,全力加快农村合作社进程,全县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以乡村为单位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
  这份文件给了老韩书记灵感,于是把乡里干部集合起来开了会,决定在大营乡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最开始,就以玉米合作开始,如果成效好,接下来就可以全面推广。
  “巧莲,你们这几家留出来的种子呢,就当成是股本,投入到合作社里面来。
  或者你们如果不愿意入社,那就由入社的社员,每家出相应的粮食,跟你们换种子。
  我已经打算好了,新品种的苞米,只提供给合作社的社员。
  明年合作社统一规划土地种植结构,将新品种苞米划归到一大片地上,集中管理,到了秋天看产量。”
  “咱们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嘛,对不对?
  大营乡的百姓,自愿加入合作社,但凡加入的,明年粮食收获了,大家伙都跟着受益,多好?”
  老韩书记笑的跟老狐狸差不多,别提多高兴了。
  “但是咱们谁都别把新品种玉米的事情透出去,毕竟种子有限,我就是想看看,有多少人能积极响应乡里的号召?
  咱们先从苞米开始,巧莲你那不是还有高粱大豆种子么?明年我划给你一块实验田,尽量多留种,往后咱都种高产品种。”
  听见老韩书记这话,巧莲暗暗赞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农业合作社,开春的时候上级就已经有指示了,只是大多数的百姓没有积极响应,所以合作社一直没能办成。
  如今老韩书记以新品种苞米当奖励,来鼓励大家伙入社,想来,应该会有不错的成果。
  “书记,合作社是好事儿,社员互帮互助统一管理,也能调动大家伙的生产积极性。这个提议我同意,支持韩书记的办法。”
  合作社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各地都会兴办,这不是巧莲反对能起作用的。
  再者说,她现在是乡里的干部了,上级既然有指示,那就得执行,还能有什么反对意见?
  巧莲第一个同意了,其他那些人自然也没有二话,于是众人一致同意了老韩书记的提议。
  之后老韩书记又把张文广兄弟,赵家等人都叫来开了个会,询问大家伙的意见。
  最终众人同意,以种子作为股本,投入到合作社当中,这样操作比较容易些。
  就此,大营乡一边带领百姓卖粮,一边提议百姓们加入合作社,乡里干部忙的不亦乐乎。
  而冬天,也随着众人的忙碌,就这样悄然而至。
  两场大雪之后,天地一片素白,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到这时候,好歹能松口气,稍微歇一歇了。
  当然,勤快能干的依旧有活,像张文广等人,依旧是进山里去伐木运木头。
  而今年,抚松各地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发动冬闲群众,进山采摘松毛虫蛹。
  这是范教授等人采用了巧莲的提议,回去以后向省里汇报,省里开会同意之后下达的命令。
  各乡镇冬季闲散人员组织起来,进山采摘松毛虫蛹,林业部门划拨专项款,按公斤收购虫蛹,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六六粉虽然能够杀死松毛虫,可如今的技术条件做不到直升飞机播撒。
  而且六六粉目前也是很稀缺的农药,只能在虫害密集的地方播撒,所以虫害只是暂时控制了,还有大面积遗漏。
  而冬季捕捉虫蛹,开春虫蛹就不能孵化产卵,对于控制松毛虫灾害来说,无疑是不错的手段。
  一斤松毛虫蛹一毛钱,这玩意儿树上多得是,一棵树上就能摘下来好些呢。
  那些不能上山伐木的人,这下可都有事情做了,大家伙都特别积极的进山作业,尤其是那些半大小子们,有的甚至逃课也去。
  男人们进山去干活挣钱,女人们在家做饭哄孩子之余,则是聚在一起学习。
  巧莲借了乡里几间房子,又办起了识字班,教乡里这些妇女们读书认字,普及各类卫生健康知识。
  女人们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倒是也挺热闹。
  这天,巧莲正在给大家伙上课呢,忽然有人敲了敲门。
  巧莲走过来敞开门,往外一看,接着便惊喜不已的喊了出来,“维扬,你回来了?”
  原来,门外面站着的,正是出门开会的曲维扬。
  曲维扬十一月五号从家里出发去的首都,原本寻思着来回顶多半个月就能回来。
  可是巧莲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今天二十三号,才见到曲维扬的影子。
  “媳妇,我走了这些天,你想我没有?”曲维扬看着巧莲,笑呵呵的问道。
  “呸,不正经,没看见满屋子的人啊,胡说八道什么?”


第267章 惹人羡慕
  自从曲维扬转业回家,还从来没出门这么长时间呢,巧莲哪能不惦记?
  见到曲维扬回来自然特别高兴,巴不得多跟曲维扬说说话呢。
  可他俩这是在课堂门口,屋里是一群识字班的妇女,没瞧见那些女人一个个都好奇又八卦的瞅着他俩么?
  “你先去学校接儿子吧,正好也快放学了,等下咱一起回家。”
  识字班下午只上两个小时课,离着下课时间不远了,巧莲不好扔下一屋子的妇女们跟着曲维扬走。
  所以就让曲维扬先去学校接嘉康佳媛,等会儿一家人回家再说。
  曲维扬也知道这场合不对,于是强忍着将巧莲搂进怀里的冲动,朝着巧莲点点头。
  “好,那我去接孩子,你先忙着吧。”说完,这才转身离开教室,去北边学校接儿子和闺女。
  这边,巧莲关上门,一转身就迎上一屋子女人那好奇八卦的目光。
  巧莲轻声咳嗽了下,“又不是没见过,一个个瞪眼瞅啥啊?
  上课怎么没见到你们这么感兴趣?把劲头都用在学习上,你们都能学的不错。”巧莲故意板着脸训这群老娘们儿。
  妇女工作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这些农村娘们儿,一个个嬉皮笑脸的满不在乎,巧莲只能严厉些。
  然后有人就背地里给巧莲起外号,叫她迫击炮,说她嘴茬子太厉害。
  巧娟外号机关枪,巧莲外号是迫击炮,由此可知,这姐妹俩在大营乡那都是出了名的厉害。
  “陈书记,你可真是好命,有这么个疼你的男人,出门回来还特意先过来看你。
  我们可是看见了啊,孩子爹拿了好多东西呢,一定是出门回来给你带的礼物。可真是让人羡慕啊,陈书记有福气。”
  真的是很让人羡慕,陈书记本身有文化有能力,在乡里上班才两年,就升任副书记,主管妇女工作,受到上级领导数次表扬。
  再看看人家陈书记的男人,以前是部队里的军官,出了名的战斗英雄,如今是供销社里的副主任,还长得一表人才。
  至于人家那几个孩子,嘉康佳媛才八岁,已经上三年级了,听说学习特别好,冯校长经常夸,俩小儿子也虎头虎脑的那么可爱。
  哪个女人不希望生活美满幸福?而巧莲的生活,正是她们衷心期盼的,能不羡慕么?
  当然,陈书记本身有能力有本事,人家值得那么好的男人。
  “陈书记,既然你家男人回来了,今天不如咱们就提前下课算了。
  正好我们回家做饭,你也好回家去一家团圆。
  曲主任出门这么长时间,小别胜新婚,你们两口子还不得有好多话说?快回家去吧。”
  一群结了婚的农村妇女,说起话来自然没个遮拦,有人故意开玩笑打趣巧莲。
  巧莲瞪了说话的人一眼,随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得,我看你们也没心思上课了,那就提前下课吧,明天下午再继续讲。”
  巧莲上午要处理手头上的工作,每天下午才有时间给妇女讲课。
  这些女人里面,真正爱学习的人其实不多,大多数的人就是不得已来凑热闹罢了。
  一听说可以早点儿下课,大家伙都高兴的欢呼,然后各自拿着自己的针线活,离开了教室,回家去了。
  众人各自散去,那边曲维扬也接了嘉康和佳媛过来。
  学校还没到放学的时候呢,不过冯校长一见到曲维扬去接,还是很痛快的让嘉康佳媛提前走了。
  反正这俩孩子学习一点儿也不用操心,成绩很好,提前一会儿也没事。
  嘉康佳媛这些日子没见到爸爸,也是格外想的慌,瞧见曲维扬来接,都乐的直蹦。
  佳媛小脸通红,眼睛亮晶晶的,一脸兴奋的神色。
  “妈妈,爸爸回来了,爸爸说他带回来了好多东西,妈妈,你下班了么?咱们赶紧回家好不好?”
  巧莲伸手给闺女把围巾仔细围了一下,然后伸手扯着闺女的手,“是啊,这回你们高兴了吧?
  小样儿,今天上课怎么样啊?你们快期末考试了吧,复习好了么?”
  东北这边冬天冷,学校十二月下旬就考试放假,如今离着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
  巧莲最近忙,也没怎么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这会儿得空了,就问一句。
  “妈妈,你就放心吧,老师今天还夸我了呢,说我学东西快,数学题做的又快又好。”小丫头十分自豪的说道。
  嘉康佳媛两个学习都不错,尤其是佳媛,这小丫头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学习能力非常强,用陈老太太的话说,活脱脱就像当年的巧莲。
  小女娃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一下课好多孩子都围着问她问题,俨然就是个小老师。
  嘉康学习也很好,但是跟佳媛比起来,好像少了点儿冲劲儿,但是嘉康很稳当,一直都稳扎稳打学的特扎实。
  俩孩子各有特长,学习上都不用巧莲费什么心思,基本上回家了巧莲也只是问一句作业写完没,其余的不管。
  听见闺女这话,曲维扬也是满心骄傲,伸手摸了摸闺女的头,“好样儿的,爸爸为你们骄傲。
  嘉康也不错,刚才冯校长还夸你呢,说你稳当,特别懂事有礼貌。
  你们都好好念书,将来最好能考上大学,爸爸喜欢爱读书的孩子。”
  得到爸爸的夸奖,比老师的夸奖更让孩子们高兴,嘉康也少见的露出兴奋和羞赧之色,扯着曲维扬的手,说起了学校里的事情。
  巧莲来上班,嘉俊嘉和留在了张家,这会儿他们当然要去接孩子。
  张家离着乡政府没多远,曲维扬和巧莲一人扯着一个孩子,就这么步行往张家走去。
  来到张家,还没等进门呢,就听见嘉俊那大嗓门在喊,也不知道是在跟谁耍脾气呢。
  “嘉俊,你这混小子又干啥?”巧莲一听这动静,脸就沉下来了。
  嘉俊这混世魔王,成天就没有个消停时候,在张家也是成天闹腾,非得出去玩不可。
  这大冬天的外面冷,不让他出去,他就直喊,闹得巧娟也是很无奈。
  屋子里正喊的嘉俊,一听见巧莲的声音,立马闭上嘴,丁点儿动静也不敢出了,这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巧莲。


第267章 惹人羡慕
  自从曲维扬转业回家,还从来没出门这么长时间呢,巧莲哪能不惦记?
  见到曲维扬回来自然特别高兴,巴不得多跟曲维扬说说话呢。
  可他俩这是在课堂门口,屋里是一群识字班的妇女,没瞧见那些女人一个个都好奇又八卦的瞅着他俩么?
  “你先去学校接儿子吧,正好也快放学了,等下咱一起回家。”
  识字班下午只上两个小时课,离着下课时间不远了,巧莲不好扔下一屋子的妇女们跟着曲维扬走。
  所以就让曲维扬先去学校接嘉康佳媛,等会儿一家人回家再说。
  曲维扬也知道这场合不对,于是强忍着将巧莲搂进怀里的冲动,朝着巧莲点点头。
  “好,那我去接孩子,你先忙着吧。”说完,这才转身离开教室,去北边学校接儿子和闺女。
  这边,巧莲关上门,一转身就迎上一屋子女人那好奇八卦的目光。
  巧莲轻声咳嗽了下,“又不是没见过,一个个瞪眼瞅啥啊?
  上课怎么没见到你们这么感兴趣?把劲头都用在学习上,你们都能学的不错。”巧莲故意板着脸训这群老娘们儿。
  妇女工作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这些农村娘们儿,一个个嬉皮笑脸的满不在乎,巧莲只能严厉些。
  然后有人就背地里给巧莲起外号,叫她迫击炮,说她嘴茬子太厉害。
  巧娟外号机关枪,巧莲外号是迫击炮,由此可知,这姐妹俩在大营乡那都是出了名的厉害。
  “陈书记,你可真是好命,有这么个疼你的男人,出门回来还特意先过来看你。
  我们可是看见了啊,孩子爹拿了好多东西呢,一定是出门回来给你带的礼物。可真是让人羡慕啊,陈书记有福气。”
  真的是很让人羡慕,陈书记本身有文化有能力,在乡里上班才两年,就升任副书记,主管妇女工作,受到上级领导数次表扬。
  再看看人家陈书记的男人,以前是部队里的军官,出了名的战斗英雄,如今是供销社里的副主任,还长得一表人才。
  至于人家那几个孩子,嘉康佳媛才八岁,已经上三年级了,听说学习特别好,冯校长经常夸,俩小儿子也虎头虎脑的那么可爱。
  哪个女人不希望生活美满幸福?而巧莲的生活,正是她们衷心期盼的,能不羡慕么?
  当然,陈书记本身有能力有本事,人家值得那么好的男人。
  “陈书记,既然你家男人回来了,今天不如咱们就提前下课算了。
  正好我们回家做饭,你也好回家去一家团圆。
  曲主任出门这么长时间,小别胜新婚,你们两口子还不得有好多话说?快回家去吧。”
  一群结了婚的农村妇女,说起话来自然没个遮拦,有人故意开玩笑打趣巧莲。
  巧莲瞪了说话的人一眼,随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得,我看你们也没心思上课了,那就提前下课吧,明天下午再继续讲。”
  巧莲上午要处理手头上的工作,每天下午才有时间给妇女讲课。
  这些女人里面,真正爱学习的人其实不多,大多数的人就是不得已来凑热闹罢了。
  一听说可以早点儿下课,大家伙都高兴的欢呼,然后各自拿着自己的针线活,离开了教室,回家去了。
  众人各自散去,那边曲维扬也接了嘉康和佳媛过来。
  学校还没到放学的时候呢,不过冯校长一见到曲维扬去接,还是很痛快的让嘉康佳媛提前走了。
  反正这俩孩子学习一点儿也不用操心,成绩很好,提前一会儿也没事。
  嘉康佳媛这些日子没见到爸爸,也是格外想的慌,瞧见曲维扬来接,都乐的直蹦。
  佳媛小脸通红,眼睛亮晶晶的,一脸兴奋的神色。
  “妈妈,爸爸回来了,爸爸说他带回来了好多东西,妈妈,你下班了么?咱们赶紧回家好不好?”
  巧莲伸手给闺女把围巾仔细围了一下,然后伸手扯着闺女的手,“是啊,这回你们高兴了吧?
  小样儿,今天上课怎么样啊?你们快期末考试了吧,复习好了么?”
  东北这边冬天冷,学校十二月下旬就考试放假,如今离着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
  巧莲最近忙,也没怎么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这会儿得空了,就问一句。
  “妈妈,你就放心吧,老师今天还夸我了呢,说我学东西快,数学题做的又快又好。”小丫头十分自豪的说道。
  嘉康佳媛两个学习都不错,尤其是佳媛,这小丫头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学习能力非常强,用陈老太太的话说,活脱脱就像当年的巧莲。
  小女娃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一下课好多孩子都围着问她问题,俨然就是个小老师。
  嘉康学习也很好,但是跟佳媛比起来,好像少了点儿冲劲儿,但是嘉康很稳当,一直都稳扎稳打学的特扎实。
  俩孩子各有特长,学习上都不用巧莲费什么心思,基本上回家了巧莲也只是问一句作业写完没,其余的不管。
  听见闺女这话,曲维扬也是满心骄傲,伸手摸了摸闺女的头,“好样儿的,爸爸为你们骄傲。
  嘉康也不错,刚才冯校长还夸你呢,说你稳当,特别懂事有礼貌。
  你们都好好念书,将来最好能考上大学,爸爸喜欢爱读书的孩子。”
  得到爸爸的夸奖,比老师的夸奖更让孩子们高兴,嘉康也少见的露出兴奋和羞赧之色,扯着曲维扬的手,说起了学校里的事情。
  巧莲来上班,嘉俊嘉和留在了张家,这会儿他们当然要去接孩子。
  张家离着乡政府没多远,曲维扬和巧莲一人扯着一个孩子,就这么步行往张家走去。
  来到张家,还没等进门呢,就听见嘉俊那大嗓门在喊,也不知道是在跟谁耍脾气呢。
  “嘉俊,你这混小子又干啥?”巧莲一听这动静,脸就沉下来了。
  嘉俊这混世魔王,成天就没有个消停时候,在张家也是成天闹腾,非得出去玩不可。
  这大冬天的外面冷,不让他出去,他就直喊,闹得巧娟也是很无奈。
  屋子里正喊的嘉俊,一听见巧莲的声音,立马闭上嘴,丁点儿动静也不敢出了,这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巧莲。


第268章 引以为傲
  屋子里的嘉俊一听见巧莲的声音,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立即闭嘴不出声了。
  巧娟瞪了外甥一眼,然后从屋里出来,“二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还没到时候么?”
  巧娟怀孕八个多月了,肚子也不小,所以就没去识字班,在家休息。
  巧莲和曲维扬开门进屋,正好跟巧娟走了个迎面,巧娟一眼就看见了曲维扬。
  “哎呀,是妹夫回来了?娘,二妹夫回来了呢。
  我说二妹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原来是二妹夫回来了。”见到曲维扬,巧娟也格外高兴,忙大声说道。
  “快,赶紧进屋,外头冷风飕飕的,进屋暖和暖和。”巧娟十分高兴的招呼曲维扬一家子进屋。
  “嘉俊、嘉和,你们看,这是谁回来了?”
  说话间,众人进了里屋,就见到老太太在炕上坐着,嘉和依偎在老太太身边。
  这孩子从小身体弱,到了冬天最难熬,成天手脚冰凉,所以一到冬天他就不爱动弹,基本上就是在炕上玩。
  跟嘉和相反,小嘉俊一天到晚精力旺盛,就从来没见他喊过冷。
  这熊孩子大冬天也不闲着,总想往外跑,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出去玩雪。
  见到巧莲和曲维扬他们进屋,两个小家伙也都眼前一亮,炕上的小嘉和赶紧朝着曲维扬跑过来,然后伸出小胳膊让曲维扬抱,“爸爸,抱抱。”
  这娃聪明着呢,再说曲维扬只出去了不到二十天,哪能不记得爸爸?
  倒是小嘉俊,反应慢了半拍,这时才想起来,也蹬蹬跑到曲维扬跟前,“爸爸,抱抱。”
  曲维扬弯腰就抱起来了嘉俊,伸手拧了下他的鼻子,“没良心的,这才几天没见着爸爸啊,都不亲爸爸了,还要想一下才喊爸爸。”
  说话间,曲维扬左手也把嘉和搂过来抱在怀里,低头亲了亲嘉和的脸蛋。“还是嘉和乖,真聪明。”
  嘉和被爸爸亲了一下,又得了夸赞,高兴不已,伸手搂住了曲维扬的脖子,吧唧就在曲维扬脸上亲了一下。
  “爸爸,嘉和想你了。”这小子虽然身体弱一些,可脑子非常好用,语言发展也比嘉俊快,目前已经能说完整的句子了。
  嘉俊一看弟弟亲了爸爸,这小子也不甘心了,于是噘着嘴在曲维扬另一边脸上也亲了下,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
  “爸爸,想,想。”那意思是说,他也想爸爸了。
  “得了吧,你个没心没肺的小家伙,你能想你爸?过来,妈妈抱着,你太沉了,爸爸抱不动俩。”
  巧莲撇撇嘴,这个小嘉俊见风使舵的本事估计随了曲维扬,哄死人不偿命。
  “我来问问你,刚才你喊什么?妈妈不是告诉你了,在大姨家要乖乖的么?
  大姨肚子里有小妹妹了,你不听话,以后妹妹不理你。”
  巧莲板起脸来训嘉俊,小嘉俊最会看脸色,一见妈妈生气了,立时就瘪着小嘴将脑袋靠在巧莲怀里,搂着巧莲的脖子不说话了。
  老太太和巧娟一看嘉俊这样,不免又心疼起来。
  “你看你,怎么一见面就训孩子啊?这么点儿的孩子懂啥?
  今天外头风大没敢让他出去玩雪,他成天野惯了,拘在家里难受的慌,可不就闹腾点儿么?这还有啥?
  你看看你那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后妈呢。”
  老太太不高兴了,剜了巧莲两眼,然后伸手把嘉俊接过去。
  “来,找姥姥,妈妈不疼姥姥疼。”这俩孩子打小就是老太太伺候着,感情特别深,自然看不得孩子受委屈,于是抱在怀里哄着。
  巧莲这个无语,他家这混世魔王就是让亲娘给惯的,每次她一训孩子,老娘非得挡着不可。
  “娘,嘉俊也不小了,不能由着他胡闹,您别总护着。”
  巧莲这时候内心就只有一个想法,幸亏晚上孩子不跟着老娘,要不然,嘉俊这熊孩子就更难管了。
  老太太却不理巧莲,只搂着嘉俊,抬头笑呵呵的看着曲维扬。
  “维扬啥时候到家的?你这出门去首都,肯定见了不少大世面吧?
  真好,你不知道,咱乡里的人都可羡慕你了,能去首都开会呢。”
  老太太对女婿那可是万分满意,脸上笑容就没断过。“咋看着瘦了呢?外头是不是吃的不好啊?”
  “娘,外面吃的还行,就是路上麻烦点儿,估计是路上没吃好,再加上睡的少,看着像是瘦了。
  没事儿,回家有巧莲做饭,吃两天就胖回来了。”
  有个长辈关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曲维扬亲爹亲娘早就不在了,对这位丈母娘,十分敬重。
  “对了,这些是我买了回来孝敬您的,之前巧莲写信说了,您一直住在大姐家呢。
  娘近来可好?要是有哪里不舒服,就让巧莲带您去县里医院看看,可别不当回事儿。”
  曲维扬指了指炕上放着的那些东西,那都是买了给老太太补身体的。
  他来大营乡之前,先回了家,把大部分东西都送回去了,这是单独给老太太准备的。
  “哎呀,你看看,花这个钱做什么?这得不少钱呢。
  你出门一趟要花不少钱呢,家里还有媳妇孩子要养活,买这些多费钱啊?
  我如今身子好着呢,在你大姐家里也不干什么,今年冬天也没犯毛病。”
  巧娟和张文广对老太太都很好,伺候的很精心,冬天家里更是烧的暖烘烘。
  老太太吃饱穿暖,自然没什么毛病,这两年养的脸色格外好,人也精神。
  “娘,维扬孝顺您,既然是他买了给您的,您收着就是。他出门花不了多少钱,吃住路费都是公家给报销呢。”
  曲维扬对老太太好,巧莲当然高兴,于是旁边劝了句。
  一听说曲维扬出去吃住路费都不用自己花钱,老太太倒是松了口气。
  “好,真好,我姑爷有出息,都能去首都开会呢,别说这大营乡了,就是县城里,也没几个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