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伙刚把收回来的玉米棒子高粱穗子等放到了棚子里,还没等喘口气呢,这豆大的雨点混着黄豆大小的雹子可就砸下来了。
“多亏了各位帮忙,好歹算是把庄稼都收回来了,要不然今年我们娘三个,怕是要挨饿了。”
庄稼让雨淋了容易霉变,光是下雨就够受了,可看看这会儿,那可是混着雹子啊。
那些谷子糜子长的细不经事儿,让雹子一打还不得倒下一大片?
黄豆更不用说了,这一场雹子下去,肯定全都炸开落一地。
辛苦一年的粮食最终糟蹋了,就算巧莲有系统帮忙饿不着,那也心疼啊。
“晚上都留下来吃饭吧,我这就做饭去,家里也没啥好的,大家伙别嫌弃。”
人家忙活一天帮着干活,总得管顿饭,中午就是咸菜饼子对付了一口,到了晚上总得做点儿好吃的犒劳犒劳大家伙儿啊。
“不用不用,咱这邻里邻居的住着,谁也不能看着你这一地庄稼都让雨砸地里头。
你这也不容易,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难。
俺们家人手多干活快,帮一把应当应分,你看以前你也没少帮着俺们。
俺家这俩儿子娶媳妇,所有用的被面、枕头、幔帐、挡帘儿,那不都是你一针一线给绣出来的么?”李嫂子忙摆手说道。
“是啊,你手艺好,俺家老大那时候也是你帮忙绣了全套。
这邻居住着就是互相帮衬,俺们这就是伸把手帮个忙,你可别总是惦记这点儿事儿。”
那头胡嫂子也开口说话了,“时候不早了,俺们也该回去收拾收拾家里,晚上就不搁你这儿吃了。”
巧莲不光人长得好,更有一手好绣活。
十里八乡那都是出了名的好手艺,绣出来那花啊鸟啊,就跟真的一样。
附近谁家要是娶媳妇,都会来求巧莲帮忙,给绣个全套儿的铺盖用品什么的。
巧莲手巧心眼儿也好,不管谁家来求,都会答应下来,也不要人家的钱和物,都是白帮忙。
大家伙都承情呢,所以巧莲这边有什么事儿,左邻右舍的都特别痛快就过来帮忙了。
“那哪行啊?大家伙受累帮着把庄稼都收回来,没让我们娘们儿挨饿,一顿饭总得留下来吃。
家里没好的还没孬的么?不行啊,今天要是不在这吃,那往后这邻居可没法处了。”
巧莲哪能这样就让人家走了?她们孤儿寡母的在这生活,幸亏有这些邻居帮衬。
不说别的,就前次巧莲受伤,不是李嫂子过来的及时,估计就没命了,这恩情还没来得及谢谢人家呢。
“等着啊,我这就去准备做饭,不管好孬的,咱就一起吃点儿。”
说话间,巧莲就从屋里出来钻进了仓房,取出中午她抽空从系统那里换来的吃食,烧火做饭。
第10章 攒积分
这时节还有些菜蔬,不说地里的白菜萝卜,仓房里还有前几天摘下来的豆角、茄子、辣椒等。
虽然有点儿蔫吧了,可一点儿也不耽误吃。
曲家这日子大家伙都瞧着呢,要是拿出大鱼大肉来太招眼,所以只能照着家里现有的材料,适当添点儿东西做。
白菜炖粉条、茄子炖土豆、肉炒辣椒、木耳炒鸡蛋、芹菜炒肉、咸芥菜丝炒肉丝。
小鱼干跟辣椒用油炸了再搁醋烹一下,又酥又脆鲜辣可口。再炒一个花生米,来个韭菜鸡蛋汤。
八菜一汤配上一锅大黄米饭,这饭菜已经是很难得了。
巧莲干活利落快当,加上还有胡嫂子李嫂子和两家的媳妇帮忙,没用多少时候,饭菜就全都做好了。
又从李家借了一张炕桌,东屋男人坐一桌,西屋女人坐一桌,大家伙热热闹闹的吃饭。
“哎呀,弟妹,你这也太破费了,这两桌子菜得花费多少?光是肉也得用二斤呢。
如今这时候想买肉可不容易,多少钱都买不来啊,大家伙就是伸把手帮个忙,哪好让你这么破费?”
男人们看见桌上的菜色,多少有些过意不去,李家男人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啥,这还是前两天我去乡里的时候,正好赶上人家那个猪摔断腿了。
我瞧着肉挺好就买了些,回来扔在后院井里吊着,倒是还挺新鲜的,今天正好拿出来炒菜。
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大家伙别嫌弃,多少吃点儿。”
这边大多数的房子是没有间壁墙的,只在灶台后头垒一截不到二尺高的土墙。
所以东西屋其实都是通着的,两边说话一点儿也不耽误。
巧莲知道人家那是客套话,自然不会当真。
只笑着解释了两句,扭身又从厨房柜子里找出来一瓶酒,给那些男人们都倒上。
“这酒时间不短了,还是公爹在的时候藏的。
老爷子爱喝两口,等着公爹不在了,这酒没人动,正好今天拿出来喝了吧。”
那酒自然是巧莲从系统那里弄来的,只是提前倒进了自家酒瓶子里面而已。
男人有几个不爱喝酒的?一个个见了酒比见了爹娘都亲呢,于是眉开眼笑的端起酒杯抿两口。
“哎呀,好酒啊,这酒够劲儿,要不说老曲大叔识货呢,家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好的酒。”
酒好坏一入口就知道了,几个男人连连点头,直说这是好酒。
巧莲坐在炕沿上,身边坐着嘉康,这会儿正夹了菜低头喂儿子吃呢,听见人家称赞酒好,便笑了。
“我不懂酒,留着也浪费了,既然李大哥你们喜欢,那就都喝了吧。”
一瓶酒而已,那边五六个大男人呢,喝这点儿酒还不跟玩儿一样。
既然拿出来待客就不会心疼,巧莲十分大方的说道。
男人嘛都爱酒,有好酒比什么都高兴,更别提桌上还有这么菜呢。
今天的菜油水十足,平常日子谁家也舍不得这么吃,故而男人们都很满意,一个个推杯换盏喝的挺高兴。
男人那边推杯换盏喝酒划拳热闹高兴,李嫂子和胡嫂子瞥了一眼那头,撇撇嘴。
“德性,一个个见了酒就跟见了蜜蜂粑粑一样,你说那东西有什么好?他们怎么就喝的进去?”
说完,也不等旁人回答,只哈哈一笑,低头继续吃饭了。
巧莲预备的饭菜都足够,于是热情的招呼众人放开了吃。
大家伙这一天也挺累,难得有好菜好饭,谁也没装假,吃的都挺高兴。
一顿饭吃完,外头雨早就不下了,黑漆漆的一片。
时候不早,众人便告辞离开,各家扶着各家的男人,就这么出了曲家院子回家去睡觉了。
一场雨过后,第二天倒是个大晴天,只是气温却不高。
等到第三天早晨起来,就见到外头地上一片白,不用说自然是下霜了。
幸好菜园子里怕霜冻的菜早就摘了回来,下霜也不怕了。
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玉米要扒掉皮子慢慢通风晾干,之后才能扒下玉米粒推磨做饭用。
高粱谷子豆子这些也都得脱粒,所以才说农家无闲时,有的是活需要干。
当然,这些就不用着急,慢慢干就行,反正也不等着新粮食吃饭。
巧莲每天上午收拾这些粮食,下午就领着俩孩子去自家那片林子。
或是摘树上的梨子野山楂,不然就捡地上的栗子,反正那林子里有不少好东西,都能拿来换积分点儿。
这些东西不赶紧收拾回家,等着落雪可就全都白瞎了。
巧莲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多积攒积分。
那个系统说过,积分点儿攒够一定数量,系统会有升级奖励。
巧莲很好奇会奖励点儿什么,所以每天都划拉好多东西回家。
晚上趁着孩子们谁家的工夫,就把白天弄回来的东西,都兑换成积分。
忙忙活活的又过了半个来月,巧莲来到这地方已经一个多月了,如今也算是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这天巧莲正在院子里扒玉米呢,忽然听见有人在扯着嗓子高声的喊,“各家各户都听着啊,明天上午,到村部去开会。”
如今这时候,村部还没安大喇叭呢,有点儿什么事情,也只能是派了人去各处大声吆喝。
石家沟所属的村子叫营匡子村,地方不小,村民又分散在各处,最远的离着村部四五里呢。
其实就算有喇叭也没多大用处,大喇叭声音再大,声音也传不出那么远去。
听见外头有人喊,巧莲没忍住也站起来走到门口,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看,就看见村部的人在路上大声吆喝着。
“明天开会?开啥会啊?”那边,胡家嫂子也出来了,喊了那村部的人一声,问道。
“是好事儿,土改呢,明天一定记得要去啊。”那人没回头,只大声回了一句,然后就走了。
“土改是啥?”胡嫂子有些整不明白。
如今这新社会了,各种新名词儿,对于这些没什么文化的妇女来说,还真是理解不了。
“嫂子,就是要讨论土地问题了,要把那些地主家的地,分给没地种的人家。”
巧莲多少能明白一些,这是要开始划定成分然后分田地了吧?
第11章 长舌妇
石家沟离着营匡子村的村部三四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这天早晨巧莲早早地就吃了饭,把嘉康佳媛俩孩子托给了胡家大媳妇帮忙照看,然后就跟着胡家李家等人一同往村部去了。
营匡子村的村部就在小雅河边一块平地上,以前是某个家族的祠堂,解放以后被征用成了村部。
这个时候,村部前面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好多人。
九月里庄稼都收回来了,地里基本上没什么活,又是讨论土地的问题,家家户户都派人来。
男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商议明年都种什么庄稼。
那些跟着自家男人过来凑热闹的女人,同样也是聚在一起。
坐在石头或者木头墩子上头,手里拿着锥子和针线,一边闲聊一边纳鞋底子,耳朵听着那头的动静,倒是什么也不耽误。
“快看,石家沟老曲家那个小寡妇来了。
哎呦,你瞅瞅她那样子,妖妖娇娇的,活脱脱个狐狸精嘛。”
有个女人一抬头,正好看见了石家沟那几户人家走过来,于是朝着中间的巧莲指指点点。
听见这话,周围正低头纳鞋底子的女人都抬起头来往石家沟方向看。
然后就看见了几个人中间,一身簇新蓝布衣裳,齐耳短发的小媳妇了。
“还真是呢,快看看她那身衣裳,好像是新的呢。不是说老曲家都穷的快过不下去了么?这怎么还能穿得起新衣裳?
你瞅那衣裳崭新崭新的,应该是新做的吧?唉,这女人要是能舍下脸来,还真是不愁着日子过不好呢。”
“一个寡妇,成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不就是为了多招引几个男人嘛。
你们没听最近大家伙都说啥么?都说啊,这女人不安分,成天勾三搭四的,外头不知道多少个相好儿的呢。
那回俩相好的在她家碰了面儿打起来,她从中间拉扯,结果撞破了头。
还有一回,说是几个相好的碰了面儿打起来,有个人被砍了一刀呢。”
“要我说这不就是个祸水么?咱村子怎么有这么不要脸的女人啊?她这么成天招蜂引蝶的乱搞,连带着咱村子的风气都坏了。
村里也不说管管,咋就不把这狐狸精给撵走呢?
留着她在村子里招三惹四,引的那些臭男人一个个跟发了情的公狗似的,真是丢人现眼。”
“我说,你们可都得看紧了自家的男人啊,可别让这小寡妇给勾了去。
你瞅瞅她那双眼睛,多勾人啊,那些臭男人让她看一眼,魂儿都勾走了。”
几个女人在一起叽叽喳喳议论着巧莲,没有一个说巧莲好话的。
刚开始议论的声音还小些,后头声音就大了起来,又引了好多人都过来一起议论。
这些人一边说一边回头,用一种鄙夷又嫉妒愤恨的目光盯着巧莲,巧莲也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这些人是在议论她?
这种情形,巧莲倒是也见识过了。以前公婆在的时候还好点儿,说闲话的人没几个。
自从公婆离世之后,巧莲每次从石家沟出来,都会有一堆人对她指指点点。
以前的巧莲只能是默默忍受,可如今却不一样了,内里换成泼辣的陈俏俏,她哪里肯忍气吞声?
“有什么话就当面说,背地里叽叽喳喳议论别人,有意思么?”巧莲冷着脸,哼了一声。
女人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大多数就是议论个东家长李家短。
对于这个信息落后娱乐不发达的年月,人们最爱谈论的,当然就是这种桃色的花边儿消息。
当然了,议论归议论,别看刚才说的热火朝天,这会儿正主开口质问,这些人先心虚起来。
尤其是巧莲此刻冷着脸满面怒容,目光冰冷带着杀意的看着众人,让这些女人们都心头一凛。
好多人赶忙转身回原来的地方坐着,低头纳鞋底子去了。
剩下几个,也心虚的不敢抬头看巧莲,老老实实坐在那儿。
只有最开始挑起话头的那三个人,还是满脸的不在乎,听见巧莲的话,撇了撇嘴。
“真是好笑了,俺们在一块说说笑笑,也没指名道姓说谁,你心惊什么?
没做亏心事你怕的什么啊?还是心里头有鬼,才不让人说呢。”
“弟妹,这几个都是老姜家的亲戚。”没等巧莲开口说话,旁边的李嫂子低声提醒了巧莲一句。
“这些日子,老姜家没少在外面败坏你。说你不着调,引着他家老四学坏,还让人伤了姜老四。”
一听这话,巧莲也就明白了。
这几个人是姜家的亲戚,之前姜德全和姜家婆子在她那里都吃了亏,这些人心有不甘想报复。
可是又不敢去找巧莲,所以就背地里用这种手段,败坏巧莲的名声。让巧莲的名声臭了,往后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
“蠢货,真以为我在乎这些啊?”
巧莲哼了一声,她又不是以前的巧莲,没那么脆弱,才不会怕这些流言蜚语呢。
“是啊,我本来就没做亏心事,当然什么都不怕了。
我可不像有些人,成天就知道扯老婆舌子,也不知道那些人怎么嘴就那么贱?
就不怕扯老婆舌子时候多了,舌头上长疔,烂到嗓子眼儿?”
巧莲哪是随便让人欺负的人?张嘴就把这些人给骂了。
那几个媳妇一听这话可就不乐意了,腾的一下站起来。
“老曲家寡妇,你刚才说谁舌头长疔?你再说一个试试?”
巧莲冷笑一声,“嫂子,你说这人多怪啊,自古以来就听说有捡金子捡银子的,可从来没听过还有人捡骂的。
我又没指名道姓的骂谁,怎么还有人上杆子捡着挨骂?是谁闲着没事干成天扯老婆舌子败坏别人,谁自己心里清楚。”
“别让我抓着,要是让我抓着这些人,我就直接把她送乡里去。
败坏别人名声,那就是侵犯了他人名誉权,那是犯罪,要坐牢的。”
巧莲是谁?她能怕了这些女人?随便扯个什么名堂,就能把这些女人吓尿裤子。
看着那几个女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张嘴想说却又说不出什么的模样,巧莲心里这个痛快。
第12章 村里开会
毫不客气的怼了那些碎嘴女人,巧莲心情舒畅的坐在了板凳上。
那是她从家里带来的,九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早晨外头一地霜,哪好还随便坐在石头上?
所以从家出来的时候,巧莲就多了个心眼儿,特意带了个板凳,上头还绑了个用旧衣裳改的垫子,省的坐着凉。
谁知道今天开会要讨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一直站着吧?
巧莲没往人群里凑,就在空地边上找了个地方坐着。
没想到刚坐下呢,那头男人堆里,就有好几个朝着她招手的。
这个喊弟妹那个喊嫂子,都喊着让她过去坐,省的离着远,等会儿开会听不清。
那些人原主记忆里有,都是曲维扬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估计人家都是好心,生怕她离着远听不明白,到时候吃了亏。
可其他人不这么想啊,尤其是那些女人,一见着情形,看着巧莲的目光,就像恨不得要过来撕了她一样。
巧莲一头黑线,难道她是招黑体质不成?走到哪里都受人敌视?
真他娘的憋气,明明她什么都没干,这些三姑六婆为啥就瞅着她不顺眼?
巧莲低头看了看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哪里特别出奇啊。
这身衣裳是原主那一堆破衣服里唯一能看的一套,好歹没有补丁,那也洗的都掉颜色了。
前两天她特意扔进染缸里重新染了一下,看着像是新的而已。
脚上是一双自家做的黑色布鞋,前面连个花都没绣,就是纯素面儿的一双鞋罢了,也不招眼啊。
头发更不用说了,如今这年月结了婚的女人大多都是这个头型,有的叫五号头,有的也叫合页头。
就是拿剪子齐刷刷贴着耳根剪一圈儿,前面也没留刘海儿,连个发卡都没戴,十个女人里有九个都这模样。
公婆死了还不到一年呢,巧莲哪能穿红挂绿打扮?就这么素面朝天一身宽大的蓝布衣裳,到底是哪里吸引人?
能让这些女人见了她就像见到人类公敌一样?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嘛。
巧莲心里窝火,可又不好朝着那几个男人发作。
那些是曲维扬的朋友,曲维扬离家这些年,他们没少帮衬家里。
尤其是曲家老两口死的时候,全仗着这些人帮忙,好歹算是把老两口发丧出去。
人家是一片好心,巧莲还能冲着人家发火不成?
“不用了,我就在这儿坐着吧,能听见。”巧莲摆摆手,依旧坐在原本的地方没挪窝儿。
寡妇门前是非多,没有男人在,她还是少惹点儿麻烦吧。
关键那些女人们一个个就像要吃了她一样,她要是真往男人堆儿里钻,可就真坐实了招蜂引蝶的罪名。
如今这社会对生活作风问题还是满重视的,不想惹麻烦,自己首先就得多注意点儿。
她虽然对那些男人没心思,可不表示那些男人对她也没别的意思,想要在村子里安稳生活过日子,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
女人们看见巧莲没有往男人跟前靠的意思,好多人都松了口气,也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巧莲这就是在装模作样。
人就是这样,如果看谁不顺眼,那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都觉得不顺眼是错的。
如今在这些女人眼里,巧莲就是这样,做啥都不对。
跟男人说话走的近便了,那就是水性杨花想要勾搭野男人。
不搭理那些男人吧,那就是故作清高,装模作样给外人看,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勾搭野男人养汉子呢。
心里对巧莲有成见的女人,小声的不知道在嘟囔什么,巧莲离着远听不见,索性也不去在意。
只要这些人不当着她的面儿乱说,她就当那些人在放屁,要是有人敢在她跟前儿胡说,她非得撕了这些人的嘴不可。
空地上的人越聚越多,不多时村里的干部走了过来,朝着大家伙摆摆手。
“都安静一下啊,今天咱们这是来商量大事情。
我现在点名,听见喊你家名字的,就喊个到,人都到齐了,咱就开会。”说话的,正是姜家那个老二。
才建国一年,很多基层组织都还出于混乱期,就比如说营匡子村,目前还没有成立合作社,村里的干部还是村长村书记。
营匡子村干部紧缺,姜家老二兼任了村长和村书记,就等于是营匡子村的一把手,也难怪姜家婆子耀武扬威的那个德性。
姜家老二手里拿着册子挨个儿点名,点到谁家就喊个到。
一圈之后,也就三两户家里只有老弱病残的没来,对大局没什么影响。
于是姜家老二放下册子,另外拿出了一份文件,开始照着文件宣读。
巧莲虽然离着远一点儿,可姜家老二说的什么倒也听的真切,果然不出所料,真的是关于土地分配的问题。
营匡子村地处东北,解放的相对早一些,土改也进行的早,但是当时的干部急于求成过于激进,造成了一些左的错误。
今年中央下发了文件,要在全国都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再拥有所有权。
当然,现行的政策来说,使用权是永久性的。
也就是说目前分配了土地,这土地就可以一直耕种下去,不得转让出租,如果不种,就需要归还给国家和集体。
土地分配不是小事情,这里面关系非常大。
这一次开会,除了学习新的文件精神,就是对过去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对一些过激行为还有成分划分错误予以改正。
对于这些,巧莲心里早就有谱,所以很容易就能听懂,然后对照自家的情况来看,跟上一次划分没什么区别,应该还是中农。
毕竟家里有十几亩地嘛,或许以前来说不够日常花销,每年曲家都要给村里大户打短工。
可如今家里就这么三个人了,十几亩地相对来说,就已经是很好的条件,肯定划不到贫农里。
算了,这些也没法计较,只要这十几亩地不用分给别人家,能守着过日子就好。
虽说中农这个成分,对未来还是有点儿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比富农、地主还是强多了。
巧莲觉得这是客观条件,就算是争辩也没用,还是听村里安排算了。
第13章 成分问题
姜德喜给大家伙讲了国家的政策,详详细细的解释了一番,保证来开会的这些人都能听懂。
“该说的我都说完了,估计你们心里也都有数儿,自家能划分到哪一类去。
现在我宣读一下村里这些天对各家各户做了排查后的划分,以及对过去一些错误的纠正,没意见的,等会儿过来按手印儿就可以回去了。”
“要是谁觉得划分的不对不公平,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伙一起商议嘛。
如今是新社会,公平民主,只要是人民,都有发言的权利。”
别说,这个姜家老二当干部,还是有那么点儿水平的。
村民们自然是没什么话可说,大部分人都不笨,刚才姜德全那一番解说都听明白了,自己在心里对号入座都差不到哪里去。
故而谁也没说话,只静静地听姜德喜开始念那个划分成分的名单。
巧莲也凝神细听,这个关系到自家的前程,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留心的。
这个出身成分,在一定时期内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事情都由此决定。
比如孩子上学念书、考高中念大学、找工作、结婚成家,这些都要受到影响呢。
巧莲本身倒是不太在意这些,她不过是没了丈夫的女人,带着俩孩子,估计就是在家种地干活,没什么前程可奔,不管什么成分也都能接受。
可是她还有两个孩子呢,嘉康佳媛才四五岁,接下来肯定要上小学,往后还要上高中大学找工作。
应该说在两个孩子三十岁之前,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前途,所以巧莲不得不在意。
前面念了一大串名单,众人都没什么意见,可是等念到石家沟曲家定性中农时,却听见人群里传出了反对的声音来。
“不对,老曲家分明是富农,怎么能划成中农呢?”一个女人的声音。
巧莲闻声往那边看去,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之前说她闲话的几个女人之一。
刚才李嫂子悄悄跟巧莲说了,那是姜婆子的闺女,另外一个是侄女,还有一个是娘家妹妹。
不用说,这些人肯定是得了老姜婆子的授意,故意为难巧莲呢。
巧莲的脸色有些不好,干脆站起来,“凭什么说我们家是富农啊?
我们家是有点儿地,石家沟那地也叫地么?满山的石头炮,这山铲地那山都能听见响儿。
一亩地赶不上人家好地出产的一半儿,十几亩地比不上你们家五亩地的出产。
往常年我们家公爹和当家的在时,每年农忙的时候,都得出去给大户家里打短工,才能勉强维持家里吃喝,我家怎么就成富农了?”
“姜书记,这划分成分可是有文件的。
像我们家这样,其实中农都够不上,应该算是下中农。这怎么算,也算不到富农啊?”
巧莲才不理会那几个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呢,而是直接跟姜家老二说话。
她可不是村里头那些娇滴滴见了人害羞的小媳妇,站起来落落大方,一脸严肃的讨论问题。
“书记刚才念的文件里可是说了,富农拥有土地,但是自己也下地干活,农忙的时候会雇佣别人给自家干活。
而雇佣干活的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下,这才是富农。
我们家就十来亩地,往年都是给别人干活,这怎么还能算富农了呢?”
姜家老二正念名单呢,突然被打断,多少也是愣了下。
再见到那边站起来一个二十岁上下,打扮的干净利落,人长的白净又水灵的小媳妇。
当下心里就明白了,这个应该就是四弟弟看中,结果被人家砍了一刀,那个石家沟曲家的小媳妇了。
看着前面这小媳妇不卑不亢一点儿不见害怕胆怯,大大方方的模样。
再听她说话一字一句都紧扣着文件精神,看起来是把刚才他讲的话全都听进去而且理解透了,不由得点了点头。
这小媳妇倒是够聪明,当初他学这文件的时候,还没那么快就理解呢。
姜老二看了看刚才提反对意见的人,正是他家姐姐,不由得就皱起了眉头来。
自家这是要干啥?给他拆台来了?觉得他办事没能力?
这是村里所有干部讨论通过的,他姐这时候冒出来喊一嗓子,这不是给他脸上难看么?
还没等姜老二说话呢,那头姜家姑娘站起来了,指着巧莲就说道。
“你家可不光十几亩地呢,山坡上还有那么大一片林子,少说也得十几二十亩,那林子还栽了好些梨树呢。”
姜家侄女这会儿也站起来了,“对,不光这些,你家今年开春种地秋天收地,不是都雇人了么?
那要是照着这个说法,你家不是富农是什么?”
俩女的一唱一和,说的就跟真事儿一样。在场的这些人都愣了下,仔细一核计,好像这俩人说的也有那么点儿道理。
“胡说什么?石家沟那头,谁家不是有一片林子?
别说石家沟了,咱这村里只要靠山根儿的,谁家没有片林子好砍柴烧火?
那么几棵梨树,不当饭不当粮,赶上好年头结几个梨给孩子们当零嘴儿解馋,赶上孬年头一个不结,有啥用?”
没等巧莲张嘴反驳,身边的李嫂子胡嫂子可就不干了,俩人也腾地一下站起来,朝着姜家姑娘和侄女开火。
主要是这两家的地比曲家还多点儿,林子也是一大片,这要是曲家被定成了富农,她们两家也跑不了,这哪成?
别看就差一个字儿,待遇可是差很多呢,往后孩子们上学当兵找工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