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儿媳妇要领着孙子孙女回来,这可是大好消息呢。
  玉淑他们还是前年回来的,去年没回来,一转眼这么长时间,孩子们都不知道长什么样了呢。
  巧莲两口子一直都惦记着,盼着,总算盼着要回来了,能不高兴么?
  电话费不便宜,也不好聊的时间太久,于是匆匆挂断了电话。
  “哎呀,老曲,明天赶紧收拾房子啊,东西厢房都收拾出来。
  玉淑要领着孩子回来,过几天老三他们也都放假回来了,得赶紧把房子拾掇一下多烧点儿火。”
  刚挂了电话,巧莲就开始安排差事了。
  当初装房子的时候时间紧,再加上平时家里没那么多人住,所以东西厢房和前头的铺面,都没装暖气。
  当然,东西厢房里盘了炉子和火墙的,到时候都烧上火,也不冷。
  当初从石嘴子搬过来的时候,用车拉过来了一大车柴禾,前阵子又回去拉过来了一车。
  曲家人都勤快,石嘴子那边攒下四五个柴禾垛呢,再加上这边冬天烧煤,柴禾足够用了,平时不舍得烧,孩子们回来肯定要多烧点儿火。
  “成,你就放心吧,明天是元旦,我正好放假,就在家跟嘉康俩人收拾收拾。”
  曲维扬一听就笑了,这点儿活还算啥啊?
  “等着过两年得空了,不如把前面这些房子也都安上暖气。
  我看另外弄个锅炉房,平常他们不回来吧,咱就不烧。
  要是冬天放假了,孩子们回家来住,那咱就烧上暖气,这样孩子们住的也舒坦点儿。”曲维扬提议。
  “嗯,是该安,等着天暖和了再说吧,今年不是着急么?”巧莲笑着同意了。
  原本是打算安的,可现在这会安装暖气的人太少了。
  之前曲维扬好不容易找了一个过来给安,人家还得上班,一天也干不出多少来,没办法才只安了正房。
  明年天气一暖和了,她就找人安,有的是时间慢慢弄,到冬天总能都安好了。
  “好了,你们爷几个玩儿去吧,我跟美琳做饭去,这都啥时候了,也该做饭吃饭呢。
  那个,明天是元旦了,还是包饺子吧,等下从菜窖里拿出来点儿白菜。”
  曲家虽然搬到县里了,可石嘴子的房子没卖,菜园子里头种了不少菜呢。
  上秋的时候,巧莲和曲维扬回去把菜都收了,拿回来放好,存着慢慢吃,还真是省了不少钱。
  巧莲早就跟曲维扬说了,石嘴子的房子不卖,等明年夏天得空了,再把东屋两铺炕都重新盘上。
  往后夏天的时候回去住一阵子,还能种不少菜什么的,挺好。


第1103章 玉淑回来
  一号元旦,巧莲上午上班,下午放假回来,跟美琳领着雪晴一起包了饺子。
  大家伙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元旦,七九年也就这么来到了。
  二号这天早晨,嘉俊打了电话回来,说是玉淑已经领着孩子上车了,让家里想办法去接一下。
  于是嘉康算计着时间,从抚松坐客车去浑江,到浑江接站。
  以前坐火车回来,可以到通化或者浑江下车,再倒车坐到仙人桥就行。
  可如今曲家搬到了县里,坐火车到仙人桥,再从仙人桥往抚松走很麻烦。
  就不如坐火车到浑江,下了火车坐客车往抚松走,也就三个来钟头就到抚松了。
  玉淑领着孩子二号上午坐上火车,三号早晨到了浑江,嘉康在浑江火车站等着接站。
  接到玉淑娘四个,领着他们去吃了早饭,然后坐客车往回走,正好中午就到家了。
  “奶奶,爷爷,我们回来了。”虽然坐了一天多的车,可孩子们都挺精神,一进家门,铭暄就大声喊着。
  曲维扬和巧莲中午都回家来吃饭,他们算计着玉淑娘几个是这时候回来,家里早就预备了不少好吃的。
  一听见外头有孩子的声音,两口子连忙从屋里出来。
  “我的大孙子,总算回来喽。”曲维扬出门,看见铭暄蹬蹬跑过来,一把搂住。
  “哎呀,两年没见着,咱铭暄这个子长的,不矮了啊。”
  曲维扬看着大孙子,惊喜的发现这小子个头蹿的挺快,看起来好像跟雪晴差不多高矮呢。
  “爷爷,爷爷,你这么不抱曈曈呢?”铭暄身后,雪曈撅着小嘴儿,嫌爷爷不抱她了。
  这娃过了年八岁,小女娃长相随了玉淑,也满俊的,此时嘟着小嘴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模样,怎么看都可爱。
  “爷爷不抱还有奶奶呢,来,奶奶抱。”那头巧莲笑呵呵的伸手,抱起来雪曈。
  “哎呦,我们曈曈长高了,也沉了呢,已经是大姑娘喽。”说着,就在小女孩脸上亲了一口。
  “奶奶,奶奶,曈曈都想你了,奶奶也不去看看曈曈。”
  小女娃这嘴巧着呢,当即搂着巧莲的脖子,一个劲儿的说想奶奶,软软的童音,说着小大人一般的话语,听着可好玩儿了。
  玉淑抱着铭晗走到了曲维扬夫妻的跟前儿,含笑看着公婆,“爸,妈,我们回来了。
  铭暄一直惦记着回家来,正好他考完试放假,嘉俊又要出任务一段时间,我索性就带着孩子回家来,陪爸妈。”
  主要是,嘉俊玉淑知道了姥娘过世的消息,前阵子又接到了大姐的信,说是老妈因为太伤心病了一场。
  两口子都担心老妈,嘉俊出任务回不来,就让玉淑领着孩子回家来住一阵子,正好陪陪爸妈,也让老妈心情好点儿。
  “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这天天都盼着你们回来呢。”
  巧莲见到儿媳妇还有孙子孙女,高兴极了,于是放下了曈曈,伸手接过来铭晗。
  “看看,咱家铭晗都这么大了呢,铭晗啊,还认得奶奶不?”
  曲铭晗是七四年十一月出生的,到现在四周岁多点儿,按东北人的习俗来说,现在是虚岁五岁,等着过了春节,那就是虚岁六岁了。
  这娃长的也不矮,虎头虎脑的,那小模样跟嘉俊小时候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铭晗瞪着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人,稍微迟疑了下,然后才喊了一声,“奶奶。”
  前年过年回来的时候,才两周岁多点儿,这一走又是两年,孩子那么小,哪能记住啊?
  这还是玉淑没事就给孩子们翻看相片,铭晗好歹记得爷爷奶奶什么模样,加上回来的路上玉淑也嘱咐过。
  所以小娃虽然不认得,依旧还是喊奶奶。
  “哎,我的乖孙子,奶奶可想你了。”这下把巧莲高兴的,抱着铭晗就不撒手了。
  目前来说,这是曲家最小的孩子了。其他几个都大了,想抱也抱不动,这个也是转眼就长大,还是抓紧机会多抱抱吧。
  “快,赶紧进屋,进屋歇着,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呢。”
  巧莲抱着铭晗,转身就往屋里走,那头玉淑领着曈曈,曲维扬领着铭暄,嘉康在后头拎着不少行李,就这么都跟着进了屋。
  雪晴他们几个这会儿都没出去玩,见到玉淑进门,几个孩子一下子围上来,这个喊二婶那个喊二伯娘。
  直把玉淑乐的啊,抱抱这个亲亲那个,喜欢的不得了。
  “好了,你们几个消停会儿,让你二婶先把外衣脱了,坐下来歇一会儿。
  等下咱就收拾吃饭,下午你们几个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咱家有的是地方给你们折腾。”
  美琳也从厨房出来,见着玉淑高兴的说道。
  孩子们一听这话,都高兴极了,又蹦又跳的扯着铭暄和曈曈他们就跑炕上去了。
  曲家屋子暖和,炕也烧的挺热,孩子们赶紧脱了大衣,摘了帽子手套。
  然后几个孩子就疯做了一团,屋子里不用听别人说话了,全是孩子们笑闹的动静。
  “回来路上就这么样,哎呀我的天,我都担心人家其他乘客能不能烦的慌。”
  玉淑一看孩子们疯闹,满是无奈的说道。
  她一个人看三个孩子,这一路回来,可真是不容易。
  这三个孩子都皮的很,住着卧铺呢,曈曈和铭暄就跟猴子一样,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没把玉淑给烦死。
  “猴孩子都这样儿,皮着呢,也好,身体健康。”美琳能说啥?哪家的孩子也都淘,谁都能理解。
  “快,坐下歇会儿吧,我去收拾饭菜,你们这一路上往回走,车上吃不饱,怕是早就饿了吧?”
  “可不咋地?上车前倒是带了些吃的,这三个上车就不停嘴,没等到地方呢,所有吃的都让他们给啃光了。
  车上倒是有卖饭的,不便宜,我也没舍得买啊。
  好歹下车了,大哥领我们吃了点儿饭,这会儿真饿了。”回到自己家,玉淑也没见外,就实话实说。
  “那就坐着等会儿,我这就收拾饭菜上来。”美琳一听就笑了,转身回厨房,开始收拾饭菜往上端。
  家里大人少可孩子多啊,于是炕上放个桌子,孩子们吃饭,地上放一张,大人们吃饭,省的挤。
  玉淑娘几个是真的饿了,铭暄和曈曈见了饭那叫一个亲啊,端起碗来就是吃,就连铭晗也吃的挺欢。
  巧莲一看这样就笑了,“来,多吃,想吃什么跟奶奶说,奶奶给你们做。”


第1104章 鼓动玉淑买铺子
  曲维扬和巧莲都有工作,虽然儿媳妇领着孩子回来了,也想在家多呆会儿,可是也不能耽误了工作啊。
  反正玉淑他们娘几个在家时间不短,等着下班回来再唠也不要紧。
  就这样,两口子吃过饭就去上班了,孩子们不用说,都穿上厚棉衣,带上帽子手套,跑外面去疯闹。
  玉淑回来这一路上光看着孩子了,一点儿也没休息好,下午搂着铭晗,娘俩睡了一小觉,起来这才觉得舒服不少。
  下午玉淑和美琳两个动手做了饭菜,等曲维扬和巧莲回家,饭菜已经预备妥当。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晚饭,然后孩子们在地上来回跑着闹腾,大人都坐在炕上唠嗑儿。
  “你们在凤城那头咋样?嘉俊这两年总出任务啊?”巧莲当然要打听一下嘉俊两口子在凤城那头的情况。
  “妈,我们在那边还行,这不是前些天,嘉俊带的那些人,大比武上拿了第一,嘉俊这回提了正职。
  如今嘉俊一个月的津贴加补助,差不多两百块钱了,够我们这一家子用的。”
  今年春天全国普遍提了工资,嘉俊级别涨了,津贴补助也都跟着涨,现在一个月有两百来块钱,算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嘉俊今年出了两三次任务吧,其余的时候都是领人训练。
  这不是我走之前,说是又要出任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我一想他不在家,我领着三个孩子过年没意思,干脆带着孩子回家来算了。
  要是他任务完成的早,就赶回来一起过年,要是回来的晚,那就算了。”玉淑含笑的解释了一下。
  “嗯,就应该如此,别的时候没办法,孩子上学,这正好赶上放假了,该回来住一阵子。
  往后你就这样,要是嘉俊赶在寒暑假出任务,你就领着孩子们回来住。
  我这一天就惦记着咱家这些娃,想,真的想他们。
  这人啊,岁数一大,真的就是格外惦记孩子们。
  你说老三家这俩都在家里住着,你大哥那俩吧,寒暑假都能回来,唯独你家这三个,两年才能回来一次。
  我就总想着,不知道孩子长成什么样儿了。”
  孩子多了,心思也就多,哪个看不着都惦记着,尤其是家里这几个孙子孙女,巧莲哪个都想,巴不得孩子们都在身边才好呢。
  “对了,你们那边形势咋样儿?”
  嘉俊是公家的人,他的身份跟曲维扬这种干部还不一样,住的都是组织上分配的房子。
  他们一般是不能自己买房的,所以巧莲一直鼓动其他几个买房,就是没跟嘉俊玉淑说。
  此时问的,也不是这些,主要是问那边形势,现在刮什么风。
  “还行,组织上一直管的严,之前外头闹腾,组织里也都挺平和的,所以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外头嘛,我倒是听说,城里现在变化不小,私房可以办房照了,房子可以买卖。
  而且有不少小买卖人,都开始偷摸的进城卖东西,反正我们有时候也要去买点儿东西,比以前好买了,样数也多。”
  玉淑他们在组织上,每家也给分一小块菜地,好好侍弄的话,吃菜不太愁,也就是秋冬储存一些过冬菜的时候需要去买。
  这两年明显的就发现,进城买菜卖鱼之类的人比以前多了。
  虽然一个个也是小心翼翼,听见不对就跑,但实际上管的已经没那么严,城里人也能买到种类繁多的蔬菜鱼肉等。
  “妈,我还真是想跟您商议来着,我想年后在城里找一处房子,开一个裁缝店。
  一边给人家做衣裳,一边我也做点儿成品衣裳卖。
  要是能弄到布料,我打算再捎带着卖布料,弄这么个铺子,应该能不少挣钱。”
  玉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之前一直都没有政策不敢。
  前阵子听人家说了,说是接下来肯定就能放开政策,允许个人经营什么饭馆啊、照相馆之类,所以玉淑就想着开一家铺子。
  连做衣裳加卖布料和成品衣裳,这个弄好了,不少挣钱。
  巧莲一听这话,立时瞪起眼睛来,“哎呦,行啊,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呢,可就是这个布料不太好弄,到时候需要想想办法。
  至于做衣裳倒是好说,等我得空了,给你多画点儿衣裳样子,你回去用就行了。
  要是外面时兴什么新样子了,我再给你画了样子寄去,行,这个肯定行。”
  “要我说啊,也别租铺面,直接买一个,反正你跟嘉俊短期内不会搬走,你就买一处铺子不吃亏。
  真等着啥时候你们要去别的地方驻守,你就是把铺面卖了都肯定挣钱。”
  对啊,嘉俊不能买房子住,但是玉淑可以买铺子做生意啊。
  反正不管啥时候,置办点儿产业绝对错不了,不趁着这个时候房价便宜买下来,以后想买可就买不起了。
  玉淑只想着租个铺面开个裁缝店,说实在话,还真是没想着买一处铺子。
  “妈,凤城虽然地方不大,买个铺子也得几千块呢,太贵了吧?”
  嘉俊虽然津贴不少,可他们家三个孩子,花销也大,手里剩不下几个钱。
  玉淑手里头有点儿存款,也就千八百的,她还真是没敢寻思买个铺面的事情。
  “你们没有,妈这里有啊,你姥爷不是留下了一笔钱么?
  十五万呢,我留着干啥?存银行里能有几个利息?还不如给你们去置办点儿什么了。
  别的都在其次,主要是房子。
  嘉俊这身份吧,不好自己买房,但是你可以买铺子,我跟你说,这时候买太划算了,便宜。
  你不知道,嘉和在首都买了一套,花了四千六,这才多长时间啊?两三个月吧,翻了一倍,现在有人出一万了。
  我跟他们说,千万不能卖,留着,首都的四合院,往后有多少钱都买不着呢,绝对不能卖。”
  提起这件事来,巧莲特别得意,要不是她见机早,趁着机会赶紧让孩子们买房,这时候再买就要多花不少钱了。
  就冲着现在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五六年之后,那房子要是不涨到十几万才怪呢。
  只要一想到这个,巧莲就觉得特别开心,手里有钱一定要投资,买房置铺面开店,都行。
  就是不能把钱放在银行里睡觉,等着过几年钱可就不值钱了。


第1105章 不攀比
  玉淑一听老妈这话,吃惊的张大了嘴,“这么快就翻了一倍?我的天啊,这价钱涨的可是够快啊。
  妈,那老三他们不是赚大发了?”几个月就翻了一倍呢,这要是攒几套房子,不是能挣好多钱了?
  “是啊,主要是吧,不少房子都是之前被没收的。
  现在还回来,好多人也是胆战心惊的不敢留着了,就想着赶紧卖出去免得留在手里是祸害。
  老三他们买的早,这价钱才便宜,往后肯定没这么便宜了,你看着吧,等着过了年,还得再翻一倍。
  所以啊,我才说你赶紧买个铺子,现在买花几千,等以后那就是几万都不一定能买着好地段儿呢,回去就买,别耽误了。”
  凤城那地方不算大,房价不至于涨的那么疯狂,不过也还是早买省钱,以后肯定贵。
  玉淑让巧莲这么一说,就动心了,“行,那等着年后回去,我就回去打听,要是有好地方就买一处。
  到时候钱要是不凑手,就得从老妈这里倒腾点儿了。”
  她手里的钱,买铺面肯定不够的,反正老妈既然说了,她也不用客气,先借着,以后挣钱了再还呗。
  玉淑跟巧莲聊天,美琳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啥话都没说。
  不过巧莲也没忽略了美琳,朝着美琳笑笑,“琳子,妈之前没跟你提,主要是你们住在东岗。
  那头比县里还小呢,发展的慢,不知道多少年房子才能值钱。”
  “我想嘉康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参场,他在参场干的这么红火,估计再过几年,就能调到别处了。
  东岗那头买了房子暂时没用,到时候卖也不值多少钱。你要是想买,就让亲家给你在省城买。
  买了眼下就算住不着,往后也有用处,反正只要你想买呢,妈也肯定支持。”
  都是儿子,当然得一碗水端平,也不能忽略了老大家啊。
  美琳一听这话就笑了,“妈,我们又不在省城住,也没有省城的户口,买了能有多大用处?
  顶多也就是租出去,买不买的都无所谓。”她倒是没觉得房子非买不可,关键是买了也不住。
  嘉康就算是以后能升,也不知道会去哪里呢,不像其他兄弟们,基本上都能定下来在哪里。
  其实美琳并不攀着小叔子小姑子们买房,关键人家都在城里,又有城市户口,理所应当买。
  他们两口子没城市户口,以目前的政策来说,就算是买了房也不好办手续。
  难道她还能从婆婆这里拿了钱,用娘家妈名字买房办房照不成?
  这不行,所以她是一点儿不动心,公婆做事向来公道,从来不亏着他们,没必要计较这些。
  “嗯,也是,反正这事儿随你们,你们要是想干啥,我肯定是支持。”
  巧莲就喜欢美琳这个大方劲儿,从来不跟妯娌们攀比。
  这要是家里有个爱攀比的媳妇,成天因为公婆给这家多了那家少了,或者公婆给这家看孩子那家没看了。
  就这些事情总闹腾,那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巧莲觉得她做事还算公平,不会特别偏袒哪一个,尽量做到每家都能顾得上。
  当然,这也不容易,毕竟每个儿子家里情况都不一样,只能按实际情况来说。
  就像玉淑前几年住在家里,跟着家里吃住,巧莲帮忙哄着孩子,如今老三家的俩孩子也住在家里,巧莲这不就寻思着,也把雪晴姐弟俩接过来念书。
  她能做的也就是如此,再多她也就没辙了。
  “嗯,以后要是我们也有啥想法,一定跟妈商议,到时候需要妈帮忙,我们不会不好意思的。”
  美琳跟巧莲也是这么多年的婆媳了,相处的很好,有时候说话什么的不像婆婆和儿媳妇,倒像是母女一样,从来不生分。
  “对,不管啥时候,只要你们想干点儿啥,都可以跟我说,我能帮着参谋,还能给出点儿本钱啥的。”
  巧莲笑了,孩子们都有想法,这是好事情,说明他们的脑子活分,没有僵化掉,不像有的人,就打算捧着铁饭碗过一辈子。
  要知道,别说是铁饭碗了,就是金饭碗,也不可能让你捧一辈子的。
  指着铁饭碗早晚有砸了的时候,尽早想办法自行发展,趁着东风,都能有一番成就。
  婆媳聚在一块儿聊起来就没完,不知不觉就八点多快九点了。
  孩子们疯了一天这会儿终于累了,于是一个个吵着要睡觉休息,还非得要跟着爷爷奶奶睡。
  好在东屋这炕挺大,于是几个孩子都跟着巧莲两口子睡东屋大炕,玉淑睡里间的床,嘉康两口子睡西屋炕。
  屋里烧着暖气呢,东屋南北窗下都装了暖气片,别看没有炕,屋里也很暖和。
  再加上巧莲在床上铺了电褥子,提前就插电暖和着被窝,所以一点儿也不凉。
  又软又暖的床,睡着挺舒服,玉淑躺下很快就睡着了,一点儿也没觉得不得劲儿。
  几个孩子白天疯的也都累了,洗漱完之后一个个穿着衬衣钻进被窝里,躺下没多会儿,一个个全都睡着了。
  曲维扬和巧莲俩人一个炕头一个炕稍,看着一炕的娃们,心里别提多美了。
  “就是不知道那几个啥时候从首都回来,这要是他们也都回来,家里可就热闹喽。”
  岁数大了都稀罕热闹,曲维扬也不例外,躺在炕上就跟巧莲念叨。
  “估计快了吧?我猜也就十号前后,去年他们不就是那时候回来的么?
  大学跟小学初中不一样,放假晚,再等等吧。
  关键是打电话去他们学校太费劲了,等这次嘉和回来,问问他首都能不能安电话,要是能安,就让他把那边房子也安一部,到时候就方便多了。”
  巧莲躺在被窝里,怀里搂着铭晗呢,这小子睡觉不老实,睡着睡着,小腿儿就蹬巧莲。
  把巧莲乐得合不拢嘴,小心翼翼的把孙子小短腿挪回去,再抽出自己的胳膊来,让孩子好好枕着枕头睡觉。
  “这些孩子白天都玩疯了呢,真好,我一看见他们啊,就觉得浑身都有劲儿呢。
  对了,你得空跟一小的校长打个招呼啊,雪晴和铭昕过了年就转到咱抚松的学校来读书了。
  提前说好,到时候直接把学籍转过来。
  县里教学质量好,这个小学也不能忽视,还是留在县里念书吧,我多少还能看着点儿。”
  巧莲想起雪晴他们要转学的事,叮嘱曲维扬。


第1106章 嘉和兄弟回家
  嘉康和美琳都有工作,所以接到玉淑他们第二天,两口子就坐车回东岗去了。
  这回巧莲就没给带太多东西,关键是曲家新房没园子,也没种那么多东西,想给也给不成了。
  嘉康两口子走了,曲家这边就是曲维扬夫妻加上玉淑三个大人,看着七个娃。
  白天巧莲要上班,每天早晨她都给雪晴布置任务,让雪晴领着铭暄、铭昕、曈曈写字练字。
  雪晴的字如今有些模样了,铭昕铭暄之前也受过巧莲指点,虽然不如雪晴写的好看,但是基本笔画结构还都可以,主要欠缺火候。
  就是曈曈差一些,每天巧莲都要单独给曈曈讲一下,督促她好好写字。
  至于铭昭铭晖铭晗这三个都还小,笔刚能拿稳,写字还不行。
  巧莲就预备一堆蜡笔和纸什么的,让这三个在纸上画各种图案,反正只要他们喜欢就行。
  上午练字画画写作业,下午就出去各种疯各种淘,到了晚上巧莲回家来,就把孩子们都领了书房去,带他们读书。
  孩子要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尤其是朗读,这个对孩子学习语文,有非常大的帮助。
  巧莲对孩子们有耐心,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巧莲,所以她说什么孩子们都爱听。
  于是每天晚上她都领着孩子们读书,读各种儿童绘本、背古诗等等。
  幸好这是住平房,曲家又是单独一个大院子,不会吵到邻居休息。
  一转眼就十来号了,曲维扬两口子成天盼啊等啊,也不见嘉和他们回家,把巧莲急的啊,恨不得就打电话过去问问了。
  这天中午刚要下班往回家走,结果还没出医院呢,就瞧见好几个人从外面进来,其中一个上来就抱住了巧莲。
  “妈,我们回来了。”来人摘了口罩,露出脸来,正是佳莹。
  “哎呀,你们可回来了,这些天我就念叨呢,这都啥时候了还不回来呢?”
  巧莲一看,正是闺女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了,当下高兴不已。
  “咋没回家,都跑医院来找我干啥?”巧莲忘了,新房子这几个还没见过呢。
  “妈,我们还没见过新房子呢,照着你给的地址去找多费劲啊,还不如来医院找你呢。
  就算找不着你,雪梅姐她们也能在,不就知道家在哪儿了么?”
  佳莹笑了起来,老妈这一天天忙的啊,估计根本就没往这上头想。
  老爸的单位他们倒是知道,可有时候老爸总开会什么的,时常不在办公室。
  老妈这边多数都是在工作,到医院来找,基本上都能找到,再者车站离着医院近一些,所以他们下车就直奔医院来了。
  巧莲一拍脑门儿,“哎呀,可不是怎么?我都忘记这事儿了,你们去上学了,咱家才搬过来的。
  走,走,正好我下班了,咱一起回家去,你爸这几天也是总念叨呢,知道你们回来,肯定特别高兴。”
  见到闺女儿子都回来,巧莲心里这个美啊。
  “咱家安电话了,本来是想给你们打过去的,可又寻思往首都打太远。
  而且还只能打到你们学校,又得费不少工夫找你们回电话,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就没打。
  这回你们都记下来家里的电话号,到学校了就往家里打个电话什么的,你们往回打方便,电话费妈给报销啊。”
  路上,巧莲就跟儿女们说起了家里安电话的事儿。
  “妈,你们太厉害了,家里这么早就安上电话了啊,真行。
  我们在首都不行,我之前去问过了,说是暂时排不上,要等好久呢。
  我也想安一部电话,这样别人找我们也方便。”
  嘉和听说家里安电话了,既羡慕又遗憾,他们还在首都呢,可安个电话也这么费劲。
  “别急,慢慢就好了,再不行啊,你就去找找沈靖岚,他不是在首都吗?
  那是你姐夫的小叔叔,你们去找他就是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他应该能帮上忙。”
  沈靖岚回首都之后,跟陈家联系不多,但是跟曲家这边却时常有书信来往。毕竟曲家跟沈家关系更近嘛。
  沈靖岚之前见过嘉和兄弟三个,对他们印象不错,汇款之后,还跟这哥三个接触过几次,并且邀请他们去沈家做客。
  不过嘉和几个都没去,他们跟沈家身份不对等,这种亲戚不想攀。
  沈靖岚挺喜欢这哥仨的性格,几次给曲家写信的时候,都夸嘉和他们呢。
  巧莲知道沈家这是有意在修复跟陈家的关系,对此倒是也不可置否。
  不管是陈家还是曲家,对于沈家来说都不值得一提,也没什么让人家可图的。
  既然沈家示好,他们也没必要端着架子,别说还有一层亲戚在,就算没有,能交个朋友也是不错的。
  所以巧莲写信给孩子们,告诉他们跟沈家也不用刻意疏远,就正常联系就好。
  有事情可以去找沈家,只要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作奸犯科的大事,其余一些小忙,沈家应该会帮。
  就像安电话这种小事,沈靖岚找个人说一句,应该是没问题的。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