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巧莲一听当然高兴,于是曲家常家的人,还有风林风华他们,都一起出了陈家,直奔仙人桥。
  到那儿正好赶上小客,于是大家伙都上了车,坐车返回县里。
  这个时候了,已经没火车往松江河走,嘉康只能跟着一起去抚松,明天坐客车往回走。
  巧云夫妻、雨泽和他媳妇抱着孩子,还有雨潇,跟着曲维扬等人回了曲家。
  进门之后,巧云和常文远见了曲家这新房子,都惊叹不已。
  “二姐,你家这房子可真好,哎呀,太漂亮了,多宽敞啊,住着也舒心。”
  巧莲闻言就笑了,“你现在手里也有钱,回去踅摸着买一处好点儿的院子就是呗。
  雨泽他们也都回来了,一家子挤那么个小地方,住的开么?”
  雨泽之前下乡到了林场,后来在林场结婚成了家,去年常文远想了办法,把儿子儿媳都给调回了临江林业局工作。
  雨潇还没考学,雨泽三口又回来了,常家那么点儿的地方,住的很挤。
  巧云一听这话就愣了下,“姐,咱娘说了,那钱不让狂花了,好好的有房子住,为啥还再买啊?”
  巧云这观念还是没转变过来,觉得有个地方住就行了,花那么多钱买房子有啥用?
  巧莲一听这话,忍不住扶额,“文远,你不是也这么想吧?
  哎呦我的天啊,买房子那是胡乱花钱么?那是正经用处好不好?
  你家现在多少人?这雨潇还没结婚呢,要是雨潇也结婚了,再生俩孩子,这么多人往哪儿住啊?”
  “买房子是投资,你瞅着吧,往后这房价肯定会涨起来的。
  你现在买一处院子花不了多少钱,等以后再买,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倍呢。
  傻啊,不买房?赶紧淘换着买一处,宽敞点儿的,自家住着也舒心。
  以后雨泽再生个孩子,雨潇娶媳妇生孩子,家里住着也方便不是?”
  常文远以前还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家里就他一个人挣工资,要养活一家子,实在是攒不下什么钱,没有钱哪敢动这些念头?
  再说了,这房子允许买卖才多久啊?他们还没转过弯儿来呢。
  不过听巧莲这么一说,常文远也回过味儿来了。
  可不是怎么?如今他们手里有钱了,花个千八百块买一处房子,不求跟曲家这个这么大,差不多就行,最起码自家住着不挤啊。
  “是,二妹妹这话在理,是该琢磨琢磨买一处呢。
  巧云啊,回去咱也打听打听,要是有差不多哦的,咱就买一处院子,也省的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实在是不方便。”
  巧云虽然还是有点儿搞不懂,不过她向来都听丈夫的话,既然常文远说是想买,那就买呗。
  “对了,刚才忘了件事儿啊,咱是在抚松办的存折,回去临江能取出来钱么?”
  巧云忽然想起来这件事了,连忙问常文远。
  “哎呦,你要是不说,我也忘了,应该是不行吧,好像得办什么手续,办完了就行。
  今天时候不早了,银行已经下班,不行的话明天咱晚点儿走,赶下午那趟车回去,明天我去银行办一下。”
  这年月还做不到跨地区取钱,在哪里存的,就必须在哪里取,所以得到银行去,把账户里的钱汇到临江才行。
  “嗯,那明天你想着点儿啊,咱得去办了,不然每次取钱还得来抚松,那多麻烦啊?”
  巧云点点头,嘱咐常文远千万别忘了这事儿。
  晚间常家人就住在了西屋,西屋炕也不算小,完全住的开了。
  至于嘉康,则是跟父母还有铭昭铭晖一起住在了东屋。
  晚间睡不着,嘉康就跟父母聊天,内容当然跟陈明德有关。
  嘉康对这位外公那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太厉害了,绝对的人才啊。
  就是可惜了,要是老爷子能赶在这时候回来,那绝对的前途无量啊。
  巧莲听了嘉康的话,也是分外感慨,三口人絮絮叨叨的聊了半晚上,也不知道几点才睡着了。
  睡到半夜,巧莲忽然就坐了起来,急急忙忙就要穿衣服。
  曲维扬睡的正香呢,被巧莲这样给吓的不轻,赶紧一把抱住了巧莲。
  “媳妇,你咋了?干啥呢?大半夜睡毛楞了?”这好好的睡觉呢,咋突然坐起来就穿衣服啊?吓死人了。
  “维扬,不行,我得回大营去看看,不对劲儿,我刚才做了个梦,梦见咱娘了,她说她要去找咱爹。”
  巧莲摸了摸脸上的泪水,她刚才在梦里哭了。那梦太真实,她有点儿担心老太太。
  “不能,你这是白天咱们聊咱爹,晚上你就做梦了。
  咱娘身体多好啊?你看她多精神,思虑事情多周到啊,都不像八十一了,放心吧,没事儿。”
  曲维扬一听这话,松了口气,原来是做噩梦了啊,简直吓死他了。
  “听话,躺下睡觉吧,你是做梦呢,不是真的。”曲维扬哄着巧莲,让她躺下睡觉。
  巧莲想了想,白天她看见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不管精神气色都还不错。
  一直以来她都很用心的给老太太调理身体,按说不会有什么事。
  “嗯,估计是白天想多了,晚上就胡乱做梦呢。”巧莲顺着曲维扬的手劲儿,躺下来。
  可是巧莲已经没了睡意,躺下之后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来回烙饼。
  就这么折腾了快一个钟头,巧莲是一点困劲儿都没有了。
  也不知道是几点,正想着打开灯看一下时间呢,忽然间就听见好像有人在拍打着他们家的大门,拍的很急,很用力。
  “维扬,有人敲门。”巧莲赶忙坐起来,穿上棉裤,披着棉袄就往外走。
  曲维扬也听见了,赶紧穿了衣裳跟出来。
  “谁啊?大半夜的敲门?”曲维扬喊了一声。
  “二姑夫,是我万祺,我奶老了,我爹让我来给二姑三姑报信儿。”
  大门外传来万祺的声音,而他说出来的话,让曲维扬和巧莲当时就傻眼了。
  “什么,你奶怎么了?”巧莲急急忙忙上前,敞开了大门,抓住万祺的衣裳领子问。
  “我奶走了,二姑。”万祺见到巧莲,当即就大哭起来。


第1091章 悲痛伤心
  巧莲身子晃了两晃,差点儿坐在地上,“怎么会呢?白天看着不是还好好的么?”
  这怎么可能啊?老太太明明一点儿问题没有,怎么就突然过世了?
  曲维扬一把扶住巧莲,“媳妇,你怎么样?没事儿吧?”可把曲维扬给吓坏了。
  巧莲这岁数也不算小,虽然平时看着挺健康的,可就怕她伤心过度,一下子承受不住母亲去世的打击。
  巧莲摇摇头,“没事儿,我没事儿,维扬,快,赶紧叫嘉康还有巧云他们都起来,咱得赶紧回大营去。”
  老太太去世,巧莲作为女儿必须回去守灵发丧。
  “我得去把铭昭铭晖叫起来,这俩孩子估计就得送到春桃嫂子那边,让她帮忙照看了。”
  他们都回大营,不能把铭昭铭晖留在县城里没人照顾。
  反正这俩才上幼儿园,也不怕耽误课程,就是带过去得有人照看,估计只能送去张文星家了,让春桃帮忙看着。
  两口子急忙往屋里走,曲维扬去敲了敲西屋门。
  “文远、巧云,快起来,咱娘老了,万祺来送信,咱得赶紧回去。”
  西屋巧云和常文远也听见外头的动静了,最开始以为是有人来找巧莲呢。
  巧莲是医生,以前就是经常有人半夜来找她,所以巧云两口子都没在意。
  结果这一听,是陈家老太太老了,巧云也是扑棱一下子坐了起来,“啥?咱娘怎么会老了?”
  话刚出口,眼泪就掉了下来,毕竟是亲母女,这些年感情越发深厚,得知母亲去世,巧云能不难过么?
  “巧云,你先别哭,赶紧穿衣服,咱快点儿回去。”
  常文远也是一个劲儿的叹气,谁能想到,岳母竟然会这么突然就去世了呢?
  明明岳母的身体很健康啊,白天见面的时候还那么精神呢,啥事情都能铺摆开,根本就一点儿也不糊涂啊,怎么会这么突然呢?
  巧云一听也是,赶忙起来穿了衣裳,那边雨泽两口子、雨潇全都听见了,也都急急忙忙起来穿衣裳。
  倒是雨泽家的孩子小,才两岁的娃,还没睡醒呢,就被妈妈折腾着穿衣服,小娃半睡半醒的不舒服,就一个劲儿直哭。
  哭也没办法,该穿衣服还是要穿,雨泽媳妇狠下心来,给儿子穿戴整齐了,然后让雨泽抱着。
  这个时候,跑去风林风华凤英家报信的万禄也过来了。
  “二姑、三姑,风林去运输队借车了,等会儿过来。
  到时候让孩子们做驾驶楼里头,大人坐后头车斗子吧,都穿的厚实点儿,这大清早的最冷了,可千万别冻着。”
  此时刚五点半,往温泉的小客七八点才发车,他们也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回去啊。
  可这么多人,还抱着孩子,要是走着回大营,也不行。
  所以风林一听说消息,就立即跑去运输队,借一辆车,拉着众人快点儿回去。
  “好,这边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可是孩子这么多,都坐在驾驶楼里,坐不开啊?”
  巧莲这边都收拾妥当了,一听说是要坐汽车回去,又赶紧回屋拿了一床被还有皮褥子暖水袋等东西出来。
  风林家仨孩子,风华家也是俩,凤英家一个,再加上曲家俩,常家一个,这九个孩子,能全都挤在驾驶楼里面么?
  坐不开的,肯定要把大的弄到后头车斗子里。
  十一月了,晚间气温很低,再坐着汽车上头,那得多冷啊?不得给孩子们捂严实了么?
  带着被和皮褥子,最起码防寒保暖,再给他们抱着暖水袋,好到不至于太冷。
  巧莲这边刚预备好,那头风林开着车就来到了曲家大门外,“二姑,三姑,快点儿上车。”风华在车上喊着。
  这边赶紧就让人上车,那头风林把自家三个孩子,海明、海波、海燕,还有风华家的海涛都叫出来,让他们去后头车斗子里。
  海明今年十四了,海波十二,海燕九岁,海涛九岁,都不小了。
  刚才特意让他们多穿一些,到后斗子里头将就一会儿也就到了,不然这么多孩子在驾驶楼里,哪能坐的开啊?
  把四个大的撵出来,驾驶楼里坐着风华家的老二海萍,凤英家的儿子吕庆阳,还有铭昭铭晖,这几个都不大,坐在驾驶楼的后排座没问题。
  “宝珠啊,你抱着锦成就坐在前头副驾驶这里吧。
  锦成太小,让他坐后头谁都不放心,你抱着他,省的他看不见你就哭。”巧云直接让儿媳妇宝珠,抱着孩子坐在了副驾驶上。
  锦成还没睡好就被折腾起来,正闹脾气哭呢,宝珠也真是不放心孩子,于是也就没跟大家客气,抱着孩子坐在了风林旁边。
  后头的人已经全都上了车,巧莲把皮褥子铺好,把被给四个大点的孩子们围起来,又把暖水袋塞给了四个孩子,让他们抱着。
  都安顿妥当了,这才喊着风林让他开车。
  于是风林发动了车,拉着一车的人,出了抚松直奔大营。
  十一月中旬天气已然很冷了,尤其是这一大清早,温度最低,车上又有风,即便是大家都穿的特别多,也还是冷飕飕的特别遭罪。
  幸好抚松离着大营不是特别远,开车比较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汽车停在了陈家门前,然后曲维扬等人从车上跳下来。
  曲维扬扶着巧莲,常文远扶着巧云,嘉康领着铭昭铭晖俩孩子,其他人也都跟着,急急忙忙就进了院子。
  进院一看,就在院子当中,灵棚已然搭了起来,老太太的被抬到了灵棚里,从头到脚蒙着。
  陈民生等人,正跪在灵前烧纸磕头呢。
  “娘,娘啊,您怎么一声不吭,就这么走了呢?”
  巧莲巧云俩人一见这情形,不由得悲从中来,两步扑了过去,跪在灵前放声痛哭。
  老太太早年是对她们不算好,可后来母女感情越来越亲密,巧莲巧云对老太太的感情非常深,这老太太无病无灾突然间就走了,她们怎么能接受?
  曲维扬和常文远也过来,跪在了灵前,各自扶着自己的媳妇,跟着也落泪。
  巧莲巧云这么一哭,原本已经哭一阵的巧娟,再次放声痛哭,那边王氏刘氏等人,也都跟着掉眼泪。
  “二妹妹,三妹妹,你们来了?唉,人死不能复生,都节哀吧。”那边,陈民生三兄弟过来劝道。


第1092章 问清缘由
  巧莲巧云哭了一阵子,在众人的劝说下,才渐渐停止了哭泣。
  巧莲擦了擦眼泪,抬头问陈民生,“大哥,这是咋回事儿啊?
  咱娘好好的,咋说走就走了啊?”巧莲百思不得其解,老太太这是怎么回事?咋就这么突然呢?
  陈民生一听,叹了口气,“唉,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儿。
  下午的时候咱娘不是说困了要睡觉么?躺下睡着了就没醒,我还特意让林红去看了,说是没啥,就是睡的挺香。
  我也寻思着,咱娘这是岁数大了,过生日挺累,再加上白天处理了那么多事情。
  可能是费太多精神了,那就让咱娘继续睡呗,都别打扰。”
  “晚间也没听见什么动静,三点来钟的时候,你嫂子起来去解手,不放心咱娘在东屋,就过去看了看。
  谁成想啊,过去一摸,咱娘人都凉了。
  吓得你大嫂赶紧喊,我们又赶紧去喊了医生来,结果就说,咱娘早就咽气了。”
  陈民生说着,眼泪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掉,“咱娘就是这么睡觉睡过去的。”
  陈民生也没想到,母亲会是这样的方式离开,真的是太出乎意料太突然了,他们谁都没法接受,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啊。
  巧莲一听也傻了。老太太这是睡着觉就过去了,倒是一点儿罪都没受,也没折腾到儿女。
  其实说起来,老太太这算是有福气的,比起那些被病痛折磨几个月或者几年才死的人,老太太这样真的算是很不错的结果。
  八十一了,在现在这年月里,能活到八十来岁的人,不算很多。
  虽然心里都明白,老太太这么大岁数去世,那叫喜丧。
  可知道归知道,感情上依旧难以接受。
  谁能想到昨天还跟大家一起说笑热闹的母亲,就这么干脆利落的走了啊?“娘,您就这么急着去找我爹么?”
  巧莲想起了之前她做的梦,梦里头老娘说,这些年她太累了,要不是为了等着给丈夫平反,老太太早就活不下去了。
  这些年她咬着牙坚持着活下去,就是为了等这一天。
  如今丈夫的冤屈被昭雪平反,孩子们一个个也都安顿好了,老太太没什么可牵挂的,是该走了。
  梦里面,巧莲听见母亲这一番话,就哭的不行,随即惊醒。
  如今跪在母亲灵前,巧莲更是泣不成声了。
  估计她做梦的时候,老太太就已经没有了,之后王氏察觉不对,赶紧打发万祺万禄到县里报信,让大家一起回来操办丧事。
  “娘,你操劳了一辈子,为儿女们费尽心力。
  如今父亲的冤屈昭雪,可以重见天日,咱们家又得了那么多钱,正是要过好日子了。
  您却就这么去找我爹,离开了我们,您让我们怎么接受这个事实啊?”巧莲跪在那里,眼泪又落了下来。
  其实她明白,这些年老太太表面上看着乐呵呵没愁没忧的,可老太太心里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和痛苦。
  等啊盼啊,等了这些年,总算等到了丈夫昭雪,儿女们也得到了大笔的补偿,以后生活无忧了。
  老太太一直绷着的这根弦终于松开,那股子精气神一散,自然就走了。
  可是明白归明白,却无法减轻心中的悲痛,亲人骤然离世的痛苦,换成谁也没办法接受。
  尤其是昨天老太太还跟她们有说有笑呢,今天就要接受母亲已然离开的现实,换成谁怕是也没办法接受。
  曲维扬一直在巧莲身边呢,见巧莲这样,自然心疼极了。
  “媳妇,你别这样哭,你这样,咱娘在天之灵也不能安心的。
  娘不在了,可接下来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啊,你不能光是哭。
  得帮着咱哥,把咱娘的身后事办明白,一切都按照咱娘说的去做,这才行。
  你要是这么一个劲儿的哭,伤心过度倒下了,咱娘知道不心疼么?”曲维扬不舍的劝说道。
  “二妹妹,维扬说的在理,咱娘走的这么安详,一点儿痛苦都没有,她定然也不想见到我们这么伤心难过。
  二妹妹,还真是有事情要跟你商议呢,你想打起精神来,别哭,咱一起商议商议接下来怎么办。”
  陈民生也难过,可他是男人,不能像妹妹们这般放声大哭。
  他是陈家长子,母亲的丧事,他必须得办的很隆重风光才行。
  巧莲听见哥哥这么说,就愣了一下,“接下来怎么办?”
  她这会儿脑子乱的很,一时间竟没明白陈民生说的是什么事情。
  “大哥说的应该是咱爹咱娘合葬的事情吧?”曲维扬毕竟是冷静一些。
  女婿嘛,跟丈母娘又没有血缘关系,虽然他也难过伤心,但是能更理智一些。
  “对,就是这事儿,咱娘昨天不是说过了么?以后要跟咱爹合葬,要把他们送回青山沟陈家祖坟去。
  这事情可不得商议商议怎么?咱啥时候去起咱爹的尸骨,啥时候送咱娘回青山沟。
  从咱这到青山沟那么远,不管火车汽车上,也都不可能让咱们带着母亲的棺木乘坐,那我们要怎么回去?”
  这些都是事儿,当然得好好商议了。
  “二妹妹,咱们家你是最有主意的人,这事儿还就得跟你商议,二妹妹,你看咱接下来要怎么办才行?”
  陈民生三兄弟刚才已经商议过了,可是讨论半天也没商议出个结果来。
  陈民生最佩服巧莲,巧莲也是陈家六个儿女里面最出息的一个,所以关于父母合葬的事情,他很想征求巧莲的意见。
  巧莲这时候也才回过神来,当即长叹一声,“大哥,我现在脑子里有点儿乱,你容我想一想。”
  她此时心烦意乱的,真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维扬,这事儿你看该怎么办?”巧莲扭头去问曲维扬。
  曲维扬沉吟片刻,然后才开口说道,“回青山沟合葬,这个其实挺不容易。
  要去找咱爹的尸骨,找到了怎么带去青山沟?
  这边咱娘已经不在了,停灵三天肯定就得入殓,冬天,咱可以晚点儿下葬,但是火车汽车的也不可能让一个死人乘车啊。”
  “大哥,要我说呢,不管父亲母亲的尸骨,都不能直接往青山沟那头送。
  最好,是找个地方火化了,咱们带着骨灰,到时候将骨灰下葬也就是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此,火化了,带着骨灰回去合葬,不然怎么办?难道要赶着马车拉着灵柩回青山沟么?那根本不可能的。


第1093章 操办丧事
  陈家老爷子陈明德,被葬在承德平泉下面的黄土梁子公社小龙潭沟村,那里属于冀、辽、蒙三省交界的地方。
  离着大营这边很远,离着青山沟也不近,到那边需要倒车好几回呢,很麻烦。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陈明德的坟还在不在了,迁坟合葬说起来,真的是挺困难。
  可这是老太太的遗愿,再者陈民生等人既然知道了老爷子葬在了哪里,不管多么难,也必须把老爷子的尸骨接回来。
  于是陈民生三兄弟,加上曲维扬等人抽个空就在一起商议。
  最终决定,等老太太停灵三天之后,先入殓装入棺椁当中,但是不送去坟地掩埋。
  陈民生和陈民安兄弟两个,领着万禄万祺前去黄土梁子,想办法寻找陈明德的坟地,找到之后往回发电报。
  如果那边找到了,就地将尸骨起出来火化,带骨灰直奔青山沟。
  这边接到电报,也把老太太火化,陈民丰还有万福等人,带着老太太的骨灰,动身也往青山沟走。
  到时候大家在青山沟会合,将陈家老两口葬入陈家老坟地去。
  这是大家在一起商议的最妥善方案,于是陈民生拍板,就照着这个来做。
  老太太是农历十月十八,公历十一月十八凌晨没有的。
  按照东北的习俗,这叫大三天,也就是十八、十九停灵,二十早晨出殡。
  往年十一月天气就挺冷了,有时候大雪已然盖上了地面。今年好像冷的晚一些,这两天也没有那么冷。
  也幸好是这样,灵棚搭在外头,守灵的人好歹不是那么遭罪。这要是赶着特别冷的时候,跪在外面守灵也受不了啊。
  陈家大门外已然挂上了烧纸,老太太八十一了,那烧纸挂了长长的一大串。
  公社里的人早起出来,一眼就看见了陈家门口的纸,当即明白,这是陈家老太太不在了。
  “哎呀,咋这么突然呢?昨天不是还好好儿的过生日么?这咋今天早晨人就没了呢?”街坊邻居一见,也都议论纷纷。
  “这生老病死的谁能说清楚啊?阎王爷叫走,旁人还能留住啊?
  陈家老太太八十一了,这么大岁数没了也正常,咱公社有几个活到八十一的?
  这就是陈家晚辈都孝顺,还有巧莲这个大夫照看着,老太太这些年没病没灾的,也算享福了。
  就是可惜啊,眼见着陈家这日子是越来越好,子孙后辈都成器了,老太太没能看着第五辈儿人啊。”
  也有人觉得,陈家老太太这么突然就走了,也是件好事情。
  这要是病上个三年五载的再走,把儿孙们也都折腾的够呛,自己遭罪。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那些跟陈家有来往有礼的人家,都纷纷前来吊唁。
  今年好像形势好一点儿了,再者又是在农村,反正也没人管什么,多数的人都是送烧纸,也有一些送了幛子之类的过来。
  陈家这边安排了专门的人接待写礼账,然后吊唁的人往里走,来到灵前行礼,孝子还礼之后,客人被请到一旁喝茶。
  这时候地里早就没啥事情忙了,粮食该脱粒的脱粒,就剩下苞米还没干透呢,等着干透了脱粒之后,就可以往上交粮食。
  春天受灾不轻,今年这些粮食交完公粮之后还能剩下些口粮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酿酒啊?
  至于土豆地瓜就更不用说了,口粮不够吃,得先紧着肚子,也不可能弄去做粉条了。
  作坊已经两年没能开工了,今年也不可能,大家伙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没有了作坊,到这个时节大部分人都闲着,既然陈家有事,不少人得到了消息就过来帮忙。
  一般来说在乡下,看一家人的人缘好不好,就看这红白喜事的时候帮忙的多不多。
  陈家兄妹六个,除了陈民丰和巧云没住在大营,其余的都在。
  张家曲家人缘都挺好,陈民生父子也跟不少人家关系挺好,所以前来帮忙的人也着实不少。
  陈家今年开春养了两头猪,到现在也长的不小了,家里操办丧事,陈民生就让人杀了一头猪。
  一头两百多斤的猪,再加上从县里买些其他吃食,倒是能凑出来差不多的饭菜,招待帮忙的人。
  老太太岁数这么大了,早几年的时候,陈民生就偷偷给老太太预备了寿材,至于寿衣,是老太太自己预备的。
  当然,那寿材还没有拢起来,谁也没想到老太太能走的这么急。
  于是赶紧找了公社的木匠赶工,将寿材拢好了,然后刷漆、画好。
  乡下办丧事各种规矩各种礼数,如今还不让太讲究,所以多数礼节都省去了。
  可即便如此,依旧是有好多事情要做,陈家上下都忙的不可开交。
  嘉康自然是没办法回东岗了,早起就打了电话给美琳,让她安顿好孩子,也过来。
  毕竟是外孙媳妇,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对美琳也不错,不管咋地也该赶过来送老太太最后一程。
  美琳那边接了电话,立即把孩子们安排到邻居家住几天,然后坐车赶了过来。
  “妈,你也别太难过了,姥娘这是心愿已了,没什么留恋。
  她这些年最想做的,应该就是去陪姥爷。
  您要是太伤心病倒了,嘉俊嘉和他们知道,怕是都难安心了。”
  美琳赶来时,见巧莲形容憔悴,跪在灵前不停落泪,美琳跟着哭了一阵子之后,便小声的劝巧莲。
  “琳子,这要是换成别人,我也会像你这样劝,我本身是个大夫,见惯了生死的。
  唉,只可惜啊,说别人都行,等着轮到自己头上了,才知道那是个什么滋味儿。
  你姥走的太急太快了,我们都一点儿心理准备没有,我跪在这里就在想啊,哪怕是让我们伺候几天尽尽做闺女的孝心也行。”
  巧莲知道儿媳妇是担心自己,可她心里这一股子悲伤就是怎么也过不去。
  当初老太太不待见巧莲,巧莲也跟母亲没多么亲近,可后来母女俩解开心结,越处越好,母女感情很亲密。
  以前住在石嘴子,工作在大营,巧莲几乎每天中午都能过来看看老太太。
  今年她搬去县里了,又在县里工作,半月二十天的也不能回来一趟。
  老太太这么突然就走了,巧莲就觉得心里特别难受,她都没能在母亲跟前好好尽孝心,心中万分愧疚。


第1094章 找到了
  前几年不让讲究封建迷信,好多规矩都省了,可是再省,有一些事情该做也得做。
  帮忙的女人们就在屋里叠金元宝银元宝,陈民生还找了公社里会纸扎手艺的人,给老太太扎了一头牛还有个牛童。
  巧莲等人白天都跪在灵前守灵,晚间换班留两三个人守着,其余人休息。
  到了十九这天晚间,一行人抬着牛和牛童,还有叠好的那些元宝以及一些烧纸,到了西边路口去烧了,这叫做送盘缠。
  送完盘缠之后,就不用再烧纸了,晚间留人守灵,其余人去休息。
  等到二十这天早晨八点,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帮忙,将老太太的遗体装入了棺椁当中。
  封棺的那一刻,陈家上下老老少少,全数跪在了地上,放声痛哭。
  之后陈民生将丧盆摔碎,一群小伙子抬着棺椁快步离开,直奔送陈家的自留地里。
  之前就商议好的,老太太暂时不入葬掩埋,但是也不能一直把棺椁停在陈家,那样太吓人了。
  所以陈民生就说,先把棺椁停在自留地里,等着他们去找到了老爷子的尸骨,到时候把两位老人的骨灰送回青山沟合葬。
  有那岁数大的人,看着老太太的棺椁,看着那几个健步如飞的小伙子,连连点头。
  “看见了么?这棺材飘轻飘轻的,就好像一点儿分量都没有呢。
  知道这是啥意思不?这就证明了,死者是急着走的,不像有人死的不甘心,那棺材,死沉死沉的,抬着可累了。”
  “得了吧,赵大叔,您可别说这些了,如今不让宣扬封建迷信。”
  旁边的人听了,忙打断那老爷子的话,不许他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