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漂亮,这住着多舒心啊,真好。”韩运鸿看了,这个羡慕。
“这些年,我是别人不佩服,就佩服你们两口子,瞧你们两口子这日子过的,真舒心。”
“也没啥,这都是孩子们在外头见识多,特意帮我们踅摸的,也是费了不少工夫整回来。
哎呀,可别提了,铺这点儿砖可费事呢,人家都不会,还是老三写信回来教的,这才弄明白。”
曲维扬笑笑,把事情都推到儿子身上,嘉和在首都呢,见识当然比这边强太多,也有信服力。
“嗯,嗯,这就看出来了吧,还得是孩子出息了,到外面开眼界长见识了才行。
好啊,老曲兄弟,你这七个儿女都出息了,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往后你们两口子就跟着享福吧。”韩运鸿一番感慨。
那边张文广陈民生他们也都挺高兴的一起说笑,正好这时候巧莲端着茶水出来,给每个人都倒了茶。
“这是老三上次回来的时候拿来的茶,我也不懂好不好,来,大家伙尝一尝。
要是觉得好,我这还有,等会儿给你们都带回去点儿。”
这茶的确是嘉和带回来的,不过曲家没人喝,也就家里来人的时候待客用一用。
巧莲对茶没什么研究,喝不出什么好坏来,所以也不太用心。
倒是韩运鸿对茶比较喜欢,一闻那茶香,当即便说是好茶。
端起来品了一口,连连点头,“嗯,是好茶,哎呀,不错,比咱喝的那些可强多了。
弟妹啊,你家里要是有,等会儿给我包一点儿啊,我就好这口儿。”
韩运鸿跟曲家关系好,自然不见外,直接就要。
“成啊,这还有啥?等会儿我给你装一些就是了,难得你喜欢不是么?”
巧莲当即就笑了,毫不犹豫的答应。
“那就这样,维扬,你陪着韩大哥还有姐夫咱哥他们在这聊天儿,我跟琳子我俩去厨房忙活忙活。
中午弄几个菜,在家里热闹热闹吧,原本是想去饭店,不过今天搬家头一天嘛,不开火不好。”
说完,巧莲转身就去厨房忙活了。
第1082章 为孩子打算
巧莲提前预备了不少熟食,再炒几个热菜就行,并不麻烦。
林红帮着在厨房里忙活,不多时收拾上来两桌饭菜,东屋一桌外间一桌,大家伙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的挺热闹。
吃过午饭,众人又帮着把那个孩子玩的城堡收拾了,规整差不多。
风林开着车送父母亲人回大营,风荣风华又在这帮着嘉康里里外外归拢好了,等风林回来,一起返回运输队。
嘉康和美琳两口子没走,下午没车回东岗了,他们得明天中午坐车回去。
忙活了一天,总算安顿好,一家人总算松口气。
孩子们玩的城堡弄好了,雪晴、铭昕加上铭昭铭晖四个自然是高兴极了,来来回回就在上面各种跑各种蹦,满院子都是孩子们欢笑的声音。
巧莲和美琳看着眼前这情形,也都很高兴。
“这多好?孩子们玩的也开心,往后寒暑假都回来,也有他们的地方玩儿。”
当初选这么大的院子,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们。
家里有小娃的欢笑声,感觉就有了人气儿,要不然太没意思了。
“对了,琳子,你要不要把雪晴和铭昕转到县里来念书啊?
参场子弟小学外部条件看着还行,但是这个教学质量一般,我看着,不行的话你就让孩子们转过来吧。
县里小学的教学质量好,老师经常出去培训学习,眼界也宽。
我跟你说,老师的素质高低,对孩子影响很大。
我这边反正也照顾着铭昭跟铭晖,不如把这两个转过来,我一起给你照看着,也方便些。”
以前曲家没搬到县城,巧莲就算有心也没办法,如今既然已经搬过来了,孩子们也有地方住,还真得替孩子们考虑考虑。
城里小学的硬件儿设施,教师素质,怎么也比农村强。要不然那么多人都想往城里挤呢?
虽说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部分取决于孩子本身,但是外部影响也很重要,老师教的好不好,差别太大了。
以前没这个条件不好说什么,如今既然有条件了,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美琳有些犹豫,她知道婆婆这话在理,可要是俩孩子都转到县里来念书,就剩她跟嘉康俩人在家,多没意思啊?
“妈,要不然先让雪晴过来?她上四年级了,离着升初中不远,参场没有初中。”
参场只有子弟小学,没有初中高中,前几年也不重视,小学毕业了多数都不念初中,直接下来到参场干活。
这几年嘉康在参场,参场发展越来越好,他也比较重视文化知识,所以最近在跟东岗中学那边谈联合办校的事情。
就是参场出钱帮着东岗中学扩建,修教学楼,改善教学设施,然后参场子弟小学的学生,只要想读书的,全都可以进入初中读书。
东岗中学那头,初中高中是在一起的。
随着高考的恢复,人们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往后上学的人肯定会很多,所以中学那边也有意将初中和高中分开。
目前就在谈这件事呢,嘉康的意思,可以跟东岗联合办学。
从参场这边划拨一块地方,用作高中建校,这样一来,参场的孩子念初中和高中,都有特殊照顾。
不过这事情还在商谈当中,具体什么时候能谈下来,什么时候能把学校建好投入使用,暂时还不太清楚。
雪晴已经上四年级了,听说小学要恢复六年制,也就是说,再有两年半多,就该上初中。
与其等到那时候再选初中,还真是不如这时候就把雪晴转过来。
让她适应一下县里的学校,到时候直接升县里的中学,这样应该更好一些。
至于铭昕嘛,这小子是七一年九月出生的,今年秋天刚上一年级,在哪里念都一样,暂时先留在东岗也行。
巧莲点点头,“也行,这事儿你跟老大你俩商议吧,反正都这个时候了。
要转也得是明年开春,还来得及,慢慢商议。”
她就是给个提议,具体要不要让孩子来县里念书,那是他们两口子的事情,巧莲不会强求。
“也问问孩子们的意见,看他们怎么说,我这边是完全没问题。
虽然我工作忙一点儿,你爸清闲,我俩不像你们,一春一秋忙不开连孩子都顾不上。”
其实巧莲主要还是想替儿子儿媳分担一些。
嘉康两口子说是工人,干的就是老农民的活,一春一秋,尤其是秋天,那真是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
巧莲心疼孩子们,以前不上班吧,多少还能过去帮几天,现在她又跑县里来上班了,肯定没时间去帮忙。
要是能把孩子们转过来,最起码她能用心照顾孩子,不至于一到秋天就把俩孩子造的很没娘的娃一般。
“好,那得空了我问问嘉康,也问问俩孩子。”美琳笑着答应道。
她明白婆婆是一番好意,县里离着东岗也不算太远,反正她要是想孩子了,赶上周末坐车就能来看看,正好也能看望一下老人,还算方便。
当初钟翰轩提议让孩子们留在省城读书,美琳没同意,主要就是离着太远了。
这要是折腾一趟省城,来回两三天,也不能每个月都请好几天假吧?
再说了,那边不管是住在钟家还是住在徐家,孩子们都没有归属感。
钟家虽说处的好,可毕竟是外人,徐家那边,美琳二哥家的孩子住着呢。
要是美琳让自家孩子过去住,就怕嫂子们会说什么,为了娘家安宁,还是算了吧。
这边不一样啊,孙子孙女住在爷爷奶奶家,谁也挑不出理来,爷爷奶奶怎么管孩子,别人也没话可说。
虽说嘉和家那两个也在,但美琳相信公婆,能够做到对每个孩子都一样对待。
况且美琳觉得婆婆对孩子特别有耐心,不用说别的,光看婆婆培养出七个大学生来,这就足够了。
更不用说,雪晴跟着奶奶学写字,如今那字写的已经很好了。
孩子留在县里,比在他们身边,好处多不少呢。
美琳心里是乐意的,尽管有点儿舍不得孩子,可是孩子的前途重要。
于是晚间美琳就跟嘉康商议了这件事,嘉康一听,多少也有些犹豫。
他倒不是担心别的,就怕父母的身体,“咱爸今年五十一,咱妈四十八。
俩人看着倒是身体没啥毛病,可要是咱雪晴和铭昕都过来,老两口看着四个皮猴子,能行么?”
第1083章 老太太过寿
嘉康美琳都有工作,雪晴他们也都得上课,所以第二天一早,嘉康就领着妻儿要坐车回去。
结果铭昕这皮小子死活不肯走,非得喊着要住在奶奶家。
“我不走,我不走,我要在奶奶家。
奶奶家又大又宽敞,有好玩儿的,还有俩弟弟,我喜欢这儿,我不想回东岗了。”
嘉康美琳一看熊儿子这般,简直满头黑线,“混蛋,你还得回去上学呢,咋就能不回去了?
奶奶家已经搬到这边,又不会丢了跑了,你两个弟弟也会一直住在这边,等你放了寒假,我再送你来。”
“不要,我不要回去,我就要住在奶奶家。
爸爸,你和妈妈回去吧,我跟姐姐住在这儿了。”
铭昕这小子上来混劲儿了,不管嘉康怎么说,就是不肯走,气的嘉康恨不得踹他两脚。
难怪人家说七岁八岁讨狗嫌,这皮小子现在可不就是狗都嫌怎么?太烦人了,看着就想揍他。
“不行,你先跟我回去。
等着这学期上完了,我要是看你表现还行,下学期让你爷爷想办法,把你和你姐都转到县里来念书。”
嘉康没办法了,只好搬出这个理由,来说服铭昕。
铭昕一听这话,立时瞪起眼睛来了,“爸,你说的是真话?不骗人?”
小家伙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嘉康,生怕嘉康撒谎骗他回家去。
嘉康气的脸都青了,真恨不得给熊儿子一脚,敢怀疑他老子?真是欠揍了。
巧莲一看这样,赶紧把铭昕扯过来,“昕宝,不许跟你爸这么说话。
你爸没骗你,是我跟你妈说,想要让你们转到县里来的。
不过得等下学期了,下学期开学之前,把你俩的学籍转过来,你俩就直接留在县里念书。
昕宝,你要是回去乖乖听话,今年期末成绩不错,我就让你来。
你要是考的不好,还不听话,我就只让你姐来,听见了没有?”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九号了,离着你期末考试还有一个半月。
只要你这一个半月乖乖听话,我保证说话算数,挺懂了么?”巧莲很认真的跟铭昕说话。
铭昕皱眉,“奶奶,不是说好了,不叫我昕宝了么?这咋又叫啊?”小屁孩开始转移话题了。
“少在这儿给我打马虎眼啊,你就跟我说,能不能做到?
能,放了寒假你就来,住下以后就不走了,不能,那就算了吧,你还留在东岗念书。”
小屁孩,就你那点儿小心眼还能糊弄住谁啊?
铭昕瘪瘪嘴,“好吧,我答应奶奶,回去好好听话,好好念书,期末好好考试,这总行了吧?”
家里这些孩子,最听巧莲的话,他们敢跟爸爸妈妈耍熊,却不敢跟奶奶耍无赖。
就这样,铭昕雪晴两个,跟着嘉康美琳,一起坐车往回走,曲维扬和巧莲送了铭昭铭晖上学,俩人各自去上班。
搬到新家,住着又宽敞又舒适,铭昭铭晖放了学,也有地方玩儿了,每天都特别开心。
巧莲和曲维扬每天也没啥事儿,下班之后除了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就是陪着俩孩子玩。
给孩子们讲讲故事,陪孩子们读读书,有俩小娃的陪伴,日子过得温馨又惬意。
搬完家没几天,大营捎话过来,说是让巧莲他们十一月十七号回去,给老太太过生日。
陈家老太太是农历十月十七的生日,自打老太太过了六十六岁的生日之后,就没怎么操办过。
七十岁那年,老太太在外边呢,根本没回来,去年按说八十岁应该过,可老太太不同意。
不管大家伙怎么劝,都不肯,所以大家也就没怎么张罗。
没想到今年,老太太自己主动提出来,想要过个生日。
陈民生一听这话,赶紧就给巧莲、巧云、陈民丰送信儿,让他们务必都回来。
老娘这么大岁数了,一年就一回生日,那自然是应该过。
于是到了十七号这天,曲维扬、巧莲两口子都请了假,风林等人不用说,也都请假一起。
如今有从抚松往温泉跑的小客了,他们就坐着车小客到了仙人桥,然后从仙人桥再走着回大营。
等巧莲一行人到陈家的时候,巧云一家子,陈民丰一家子早就到了。
众人见面,自然又是一番热闹欢喜,然后大家伙高高兴兴的都进了屋。
老太太还是坐在东屋南炕上,盘着腿,脸上始终笑着。
见到众人回来,也挺高兴,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喊着巧莲坐下。
巧莲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在了老太太跟前儿。
“娘,这是给您买的点心、奶粉,这是我今早蒸出来的寿桃。”
县里的点心铺子现在还没有生日蛋糕卖,巧莲也不好从系统里换,所以就亲手蒸了个寿桃。
挺大的,中间一个大寿桃,周围一圈小的,都是用天然色素和面,做出粉红的桃子,嫩绿的桃叶。
中间那个大寿桃上面,还用棕色的面做了个寿字,看上去精致又喜庆。
寿桃用了个圆形的盒子装着,打开盒子往外一拿,大家伙都是眼前一亮。
“哎呀,二妹妹,你看你这手巧的,这寿桃蒸的可太漂亮了,真好看啊。”
王氏刘氏她们见了,也都连番夸赞,还是二妹脑子好使,她们怎么就没想到给蒸个寿桃呢?
老太太看着那寿桃,也是满心欢喜,“你看看,这得费多少工夫啊?你这一大早就起来蒸的吧?
咱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老人过寿也时兴蒸这个,我就做过一回,可没你这个做的好看。”
“我就是想你们了,总惦记着,正好赶上生日,就想着把你们都叫回来,大家伙一起热闹热闹。
你看,这还让你费劲巴拉的蒸寿桃,多累啊。”
老太太看着亲闺女,感觉闺女好像瘦了些,当即就心疼了。
“你这是不是工作太累了啊?我怎么看着好像瘦了呢?”
巧莲摸了摸脸,她没感觉出来啊,“可能是前一阵子累的。
之前不是榆树河口大火么?烧伤了不少人,再加上收拾房子预备搬家,的确是累了点儿。
没事儿,过一阵子就养回来了。”
“嗯,我听你大嫂二嫂说了,说你那新房子整的可好看了,地方也大,宽敞。
行,娘听了都替你高兴,住房子不管咋地,最起码也得宽宽敞敞的,心里头舒坦对吧?
可惜我这岁数大了,不爱动弹,不然还真想去看看呢。”
第1084章 送钱来了
陈家老太太过生日,儿女们都到齐了,除去曲家这几个在外面回不来的,其他孙子外孙子也都在跟前儿。
嘉康坐着上午的火车,也赶了过来,代表弟弟妹妹们,来给姥娘贺寿。
老太太看着这一屋子的人,格外高兴。
这辈子能亲眼看着陈家兴旺发达,儿孙满堂,果然是没什么遗憾了。
大家伙都回来,陈民生夫妻少不得要预备饭菜招待。
王氏林红领着小辈儿的几个媳妇都赶紧去忙活,巧莲她们也都过去帮忙,剩下男人们聚在一起聊天。
陈民丰和常文远都听说了曲家新房子的事情,一个劲儿喊着得空了要去县里看一看。
曲维扬当然是含笑答应,随时欢迎。
这边该忙着做饭的忙着做饭,该聊天的聊天。
正热闹呢,就听见外头孩子们在喊,“爷爷,奶奶,来人了。
有人来咱家了,就是上回来的那些人,还有汽车呢。”
万福家老二永新,这小子六三年出生的,今年十五了。
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啥事不懂啊?
看见外头进来的人,一眼就认出来了,是上回来家里那些人,于是急忙往屋里跑。
陈民生正在屋里跟兄弟还有妹夫们说话唠嗑呢,一听孙子的话,还愣了下。
“上回来的人?”稍微一思索,这才反应过来,是永成考上大学那回,家里来的那些人。
“呦,那咱赶紧去看看吧,他们倒是也会赶啊,正好赶在咱们家人都在的时候来。
上回是,这回还是,不知道这回是为了什么来的?”
陈民生说着,赶紧下地就往外走,陈民安曲维扬等人也跟着出来。
到外面一看,可不正是沈靖岚还有陈思平等人怎么?
不过这次好像陈念平和陈纪平没来,陈思平身边跟着的,是俩陌生人,带着眼镜,一副很斯文的模样。
“呦,沈家兄弟还有思平兄弟来了啊,快,赶紧进屋。
可是赶的巧啊,今天是家母生日,正好一家子都在这边呢,来,快进屋。”陈民生十分热情的招呼来人进屋。
沈靖岚和陈思平一听这话,倒是愣了下,“这么巧么?
哎呀,我们这也不知道是二婶过寿辰啊,早知道应该预备点儿寿礼来。”
沈靖安一脸歉疚,他也没想到会赶的这么巧。
“你们能来,那就是最好的贺礼了,还要什么寿礼啊?快,进屋吧。”
陈民安笑呵呵的接了句,忙将几个人迎进了屋子。
沈靖岚和陈思平等人进了东屋,规规矩矩给老太太行礼。
“二婶,不知道是您老人家寿辰,我们就这么空着手冒冒失失过来,实在是不好意思,寿礼改天补上。”沈靖岚满面笑容的说了句。
“不用不用,就是岁数大了想孩子们,找个名头把他们都喊回来聚一聚罢了,哪用什么寿礼啊?
来来,快坐,都坐下来说话。”老太太笑呵呵的招呼他们都坐下来。
那边,林红一看这样,赶忙去沏了一壶茶送上来,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
沈靖岚等人看样子是渴了,也没客气,端起茶杯来喝了两口润润嗓子。
之后,沈靖岚这才轻咳一声,“那个,二婶,是这么回事。
上次不是说了,我二叔带回来的那些钱,上级核实后会补偿给陈家么?
主要是当年情况很乱,想要核实这笔钱的去处非常麻烦,所以才耽误了这么长时间。”
沈靖岚说着,就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了几张支票。
“因为数目太大了,要是我给装这么多现金来,怕是得装吉普车一后斗子。
实在是不方便,所以特地把款打到了抚松的银行。”
这年月最大面额钞票是十块,一千块钱一捆。
陈家补偿的是一百万,就算全都是十块的钞票,也得一千捆,那得是多少啊?
再说了,如今想要直接弄一百万十块钱的现金,并不容易,这要是再加点儿五块两块的,那可不是一个吉普车后斗子都装不下怎么?
从首都到大营这么老远过来,要是拉着一车钞票,出了事情算谁的?所以就只能走银行账户。
这年月走银行对公账户也十分麻烦,沈靖安等人从首都出来,人都到抚松了,账目上的钱还没到呢。
今上午在抚松银行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算等到了这笔钱,钱一到账,沈靖安等人就赶紧来了大营。
“数额有点儿大,所以我做主,给按照十万一张支票划开的。
这个需要你们自己去县里银行,重新设个账户,然后把支票里的钱转到自己账户上。”沈靖安把一叠支票都递给了老太太。
“要是不放心,等会儿用我们的车,拉着大哥他们一起去银行,直接把钱转过来。”
沈靖岚是怕陈家人不信这些支票,所以特意解释了一句。
上回沈靖岚过来只说了有这笔钱,让陈家人签了字,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
陈家人都以为这事儿可能没影儿了,大家虽然也偶尔也惦记一下,但是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以前没有这笔钱,他们日子过得挺好,如今也一样,并不指望着这笔钱过日子。
有那自然是好,没有也无所谓,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是么?
没想到今天这笔钱还真能到,说实在话,陈家三兄弟都有点儿激动。
当然了,沈靖岚手里的是支票,看起来震撼力差一些,这要是摆上来一炕的钱,估计一屋子的人全都得目瞪口呆。
老太太伸手接过来那支票,数了下,果然是十张,一张十万,一共就是一百万。
老太太叹了口气,“这钱,要是没有也就罢了,如今给补了这么多,怎么分也是个麻烦。
既然这是给陈家的补偿,我既然是陈明德的妻子,也是孩子们的亲娘,该怎么分配,就得听我的,你们说对么?”
沈靖安和陈思平,还有陈民生等人赶忙点头。
“二婶,这本来就该您做主,您说怎么分就怎么分,别人都没有二话。”沈靖岚当即表示。
那边陈思平、陈民生等人也都纷纷表示,一切全都听老太太安排。
老太太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不管怎么分,陈民生几个都接受。
“好,那既然都这么说了,正好当着你沈大伯家的人,当着思平,我就做主,把这个钱分一下。”
老太太办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这么多钱,该分就分了吧,也省的大家都惦记。
第1085章 如何分配
“我这一辈子,生了六个儿女,以前我对闺女不待见,亏了她们。
可她们都没计较,一样孝顺我,所以这笔钱,闺女儿子都得有。
另外,我有四个孙子,这是陈家的血脉,也不能少了他们的份儿。”
老太太坐在炕上,目光虽然是看着那几张支票,可是却没有焦点,似乎是透过支票在看什么。
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笑呵呵的,反倒像是巧莲刚搬来大营那时候,老太太的那个表情。
一屋子的人,谁也没说话,静的恨不得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的见。
陈民生兄弟几个都有些紧张,不知道老娘会分给他们多少钱?
巧莲倒是无所谓的,她并不在乎那些钱,分了她也不想要,她手里的东西比那些钱可多太多,没必要觊觎娘家的这点儿财产。
至于巧娟和巧云,则是有些吃惊,她们是真的没想到,老娘竟然会考虑到她们,还打算分给她们一些。
老太太抬起头,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然后再次开口。
“三个儿子三个闺女,一家给十万,四个孙子,每人五万。
还剩二十万,单独留下,等我死了那天,给我发送丧事,然后你们想办法把你爹的尸骨接回来,跟我一起合葬。
这些钱足够了,剩下的存单独一个账户里,留下给永成管着。
家里这些孩子,以后不论上学还是婚嫁,都从里面出一份,就算是我这个太奶奶对他们的一点儿心意了。”
分配方案一出,众人都有些吃惊,谁也没想到还有闺女的。
可仔细想想,这些年巧莲姐妹三个没少孝顺老太太,陈民生他们这三个儿子,还比不上妹妹们照顾母亲多呢。
这么一想,心里也就没啥不平衡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三个岁数大了以后,想事情比以前开通了。
这要是搁以前,老太太这话一出,哥三个肯定就炸锅,还不得一跳老高啊?
儿子闺女同样多,但是孙子能拿一份儿,像陈民生家俩儿子,加起来就是二十万,这可就不少了。
陈民安和陈民丰家,也能分十五万呢,这么一想,还是他们占的多。
“娘,听您安排吧,我们没二话,您怎么安排就怎么办,都行。”
陈民生是长子,他必须第一个表态。“不管这钱怎么分,我们都会给娘养老送终,这一点您放心就是了。”
老大哥都发话了,陈民安陈民丰还能说什么?
这是母亲找到了父亲,人家那边才承认了他们,才得到了这笔钱。
要是没有母亲大老远寻夫,就算有这笔钱,他们也根本不知道。
别说十五万了,连十五块也没有他们的份儿啊,所以人要知足。
“对,娘,您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听。
咱这一家人亲亲热热多少年了,不能到最后,因为钱在打起来。
我们兄弟年轻的时候是混蛋,可现在不是都改了么?我们肯定不犯浑。”两兄弟都这么表态。
四个孙子都在眼前,也都各自表示,随老太太怎么安排。
至于巧娟巧云,她们根本就没想过还能分一份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能有意见?
“娘,您怎么分都好,我们都听您的。”巧莲虽然不在乎这十万块钱,也不打算要,不过这时候却没说出口。
一众兄弟姐妹都高高兴兴的等着分钱呢,她不能在这个时候扫兴,以后再说吧。
儿女们都没有意见,谁也没说不同意,这让老太太心里很高兴,还行,总算是没给他们的爹丢人。
这要是为了这些钱,一家子骨肉至亲闹起来,打了个头破血流,那可真就是让外人看了笑话,也给陈明德丢人。
“好,那既然是都没有意见,那就照着我说的办吧。
来,老大,你们家二十万,给你两张,等着去银行,让万福和万禄把那十万划开,各自存五万。
记住了啊,那是我给我孙子的,你可不许拿去。”老太太疼孙子,特意嘱咐了一句。
陈民生一听就笑了,“娘,瞧您说的,我的以后还不是他们的?
您放心吧,我不贪他们的钱。”说完,就过来拿了两张支票。
接着,老太太又给了陈民安陈民丰各一张,万祺万福俩人合着拿一张,等着他们自己去银行划开就行。
巧娟、巧莲、巧云,每人也分一张。
最后那二十万,老太太交给了林红拿着,让她替永成保管。
等着把支票都分完了,老太太长出一口气,“好了,这份儿钱全都分完,我也就没什么心思了。
你们拿了钱,也别穷吃胀喝,以前怎么过日子,以后还怎么过。
这笔钱,得留着,万一年头不好,得拿出来应急。再有,就是好好培养孩子们,孩子们出息了,比这些钱有用。”
老太太虽说是个大字不识的乡下老妇,可是她的眼光见识绝对不一般,知道要培养晚辈。
知道老陈家要想比现在辉煌,就必须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把陈家后辈都培养起来,才能让老陈家越来越好。
陈民生等人听了这话,都点点头。
从曲家几个孩子身上,他们也看出来了,孩子是要读书,读书考试算是这些孩子跳出农门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别看他们现在有这些钱,可是再多的钱都可能花光,但是学到了知识,抓住了机遇,就能改变身份改变命运,受用一辈子。
“娘,放心吧,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办事有谱儿,知道该干啥,不会把钱狂花了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