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霉素不能口服,胶囊类的不属于这个年代,最终挑选了头孢氨苄片。
  对于抗生素还没有泛滥的年月来说,这个药已经非常好用了,每次一片足够。
  “对了,你对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不过敏吧?”
  应该是没问题的,这家伙受了好多次伤呢,肯定会用到青霉素。不过巧莲不敢大意,还是问了句。
  曲维扬摇头,“没事儿,不过敏,我之前在战地医院打过针,都没事儿。”
  巧莲这才放心了,递给曲维扬药片,然后倒了杯水,让他喝了药。
  “行了,也没啥事,你休息会儿吧,当心伤口啊,别压着,不行就侧着睡。”
  曲维扬前胸后背都受伤了,也就右肩还算好点儿,估计只能侧着睡了。
  曲维扬摇头,“不困,也不想睡,还是坐着跟你说说话吧,陪着俩孩子玩会儿也挺好的。
  对了,你不吃药么?你的伤好像也不轻呢。”曲维扬有点儿担心巧莲,赶忙提醒她。
  巧莲这才想起来,她也受了伤呢,“嗯,对,我也得吃一片儿。”说着,自己倒了水,也吃了一片药。
  天气很好,俩人也没什么事儿,就坐在院子里的木头墩儿上,看着嘉康佳媛满院子来回跑,踢沙包。
  “这边孩子少,他俩没人玩儿,也寂寞的慌,等明年去问一问,看看学校收不收七岁的孩子?
  要是收,就让他俩去上学吧。”曲维扬随口说着。
  巧莲摇摇头,“估计够呛,他俩农历九月里生的,明年秋天还不到六周岁,估计学校不能收。”
  如今这时候没有学前班幼儿园,小学都是最少六周岁才能上,有的要七周岁才行。
  “再说,这边离着乡里小学太远,我也担心他俩上学来回的不方便。还是再大一大吧,大点儿我也放心。”
  从石嘴子到大营,来回二十多里地呢,孩子小,每天走那么远,巧莲心疼的慌。
  曲维扬一想也是,这边离着乡里太远了,“要不然,找机会搬到乡里去?
  如今天气暖和了,跟乡里申请一块宅基地,咱自己盖房子就是。我带回来不少钱呢,盖房子足够了。”
  曲维扬说着,从腰间解下了那个布包,递给了巧莲。
  “昨天要给你,你不收,这回该拿着了吧?
  这里头是一千块,在大姐家有个兜子,里头还有一些钱,我分开装的,就怕路上有啥事丢了。
  等着大姐夫给送来,你都拿着,家里不管干啥都不愁,钱咱有。”一千块可不是小数目,如今最大面额的钞票是十块,一千块就是一整捆儿。
  幸亏曲维扬的军装比较宽大,加上这时候天气还不算热,围在腰间倒算安全。
  巧莲想了想,还是接过来了布包,“你咋有这么多钱啊?当兵的能挣这么多?”巧莲有些怀疑,不是说当兵没钱么?
  曲维扬笑笑,“没建国之前,的确是津贴不多,不过我没啥大花销,吃穿部队都给发,我又不喝酒不抽烟,多少能攒一点儿。
  等着建国之后,我就升了营长,营长的津贴不少,之前是一个月八十几,现在又涨了一些,我都攒着这回全带回来了。”
  正营级干部,跟乡镇科级干部等级相同,拿的津贴也跟正科级干部的工资一样,属于十七十八级,在这个年月来说,也不算低了。
  巧莲拿着手里沉甸甸的布包,心头一阵发酸,这人在外面,肯定时刻想着回家,连津贴都舍不得花,竟然能攒下这么多钱。
  从建国到曲维扬回家之前,总共才多少个月?满打满算十七个月,曲维扬竟然能攒下了一千来块,几乎就等于是他分文没花,全都留下来了啊。
  “曲维扬,你这些年,吃苦了。”千言万语,最终只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曲维扬满不在乎的耸耸肩,“哪里就吃苦了?部队的生活比家里好。
  之前离着太远了,我也不敢往家里写信寄钱,就这么一直攒着,正好这回回家,就想着把钱都带回来,到时候家里也能宽裕些。
  你别想了,我不是说了么,昨天之前的事情,咱俩谁都不再提了,我在外面不容易,你在家更辛苦,就这样吧,扯平了。”
  “从今天开始,咱们俩都是崭新的自我,谁也不计较过去,咱们都一心往前奔,过咱的好日子,好么?”曲维扬看着巧莲,柔声说道。
  巧莲心中感动莫名,差点儿没忍住又要掉眼泪,“好,从今天开始,咱们都是赞新的自我,过去那些事情,全都忘了才好。”
  是啊,这是他们新的开始,她和曲维扬的开始,从今往后,他们两个要好好过日子。
  “嗯,不用往乡里搬了,我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嫌闹。这边挺好的,依山傍水,想吃啥弄点儿啥的也都方便。”
  巧莲可不想搬到乡里去,那头住户多,各家各户的离着都近,家里做点儿好吃的,香气就飘到了大街上,巧莲还怎么给孩子们改善生活?
  再说了,这边多好啊,林子里出产多,春天各种野菜,秋天还有各种野果,都能卖给系统换积分呢。
  更不要说林子里冬天还可以下套子打猎,河里头一春一秋还能抓蛤蟆,多好的地方?在巧莲眼里分明就是风水宝地呢。
  她可不要搬走,搬走了她去哪里弄那么多积分?乡里人多,在旁人眼皮子底下,她就没办法捅咕这些了,太不方便。
  “等着孩子们上学,或者我可以在乡里找个工作,也或者我可以买个自行车,早晚的接送孩子们。
  等他们大一些就不怕了,来回的我也放心。没事儿,不用搬了。”巧莲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是不想搬家。
  曲维扬一听,这话也有道理,“嗯,那也行,都听你的,咱家你说了算。”


第109章 养伤
  曲维扬留在家里养伤,第二天张文广送来了曲维扬的衣裳行李等东西。
  曲维扬又把垮兜里三百块钱都给了巧莲,让她好好放起来,留着家里过日子用。
  巧莲拿着钱,心里沉甸甸的,这每一张钱,都是曲维扬对家人的一份心。
  一千三百块钱可是不少,在这个年月的农村,家里有一千多块钱,那简直就是土豪。
  当然,这也分情况,曲维扬在外面五六年没回来了,也没往家里寄钱,所有的钱都攒着,自然就多。
  一般人家来说,就算当兵有津贴,可大多数人的负担也不轻。
  就像曲维扬,上面有爹娘,下面有一双儿女,再加上巧莲,一家六口除了石家沟那点儿地的出产,不就指着曲维扬的津贴过日子么?
  这么一算,他那些津贴如果始终往家里寄,其实也剩不下多少。
  幸好如今家里孩子少,巧莲又有过日子的门道儿,花不着曲维扬的钱,这些钱倒是可以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你自己也留一些吧,别都给了我,你在外面也别苦着自己,人情来往什么的花销也不少呢。”巧莲想把这三百万塞给曲维扬。
  曲维扬不收,“不用,回去的车票钱我已经单独留出来了,我回到部队也没什么花销,再说还有津贴呢,你不用愁着我没钱花。
  倒是你和孩子,千万别苦着,这时候到秋天粮食下来,还有很久呢。
  我看家里粮食也不太多了,你们还得吃喝呢,都留下吧。”曲维扬不要,全都塞给了巧莲。
  巧莲没办法,只得收下,转身放到了箱子里,实际上是收进了随身仓库的一个货架上。
  她特意换了个皮箱,里头装着家里重要的东西和那些钱。
  曲维扬的伤不轻,巧莲这回不许他干任何活了,就让他好好养着。
  曲维扬没办法,每天就领着俩孩子在附近转悠着玩儿,给嘉康做了弹弓,教嘉康怎么用弹弓打鸟。
  再不然就是领着俩孩子去河边,教着嘉康怎么拦河坝怎么抓鱼,反正俩孩子有曲维扬陪着,玩儿的可开心了。
  这边发过去电报四天之后,曲维扬接到了部队打过来的电报,电报上写的也很简单,允许曲维扬晚回去一个月。
  也就是说,曲维扬可以在家里待一个半月了,嘉康佳媛听说了这个好消息,乐得直蹦,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
  曲维扬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好,加上巧莲给用的药好,还换着法儿的弄了好吃的伺候,伤口愈合的很快,没感染恶化,已经结痂开始长肉。
  除了左肩不太方便之外,整个人生龙活虎,一点儿也看不出受过伤了。
  又过了几天,曲维扬实在是在家里呆不住了,就喊着巧莲一起,要去乡里领结婚证。
  “走吧,咱们领证儿去,领了证置办酒席,咱俩就算正式结婚了。”
  曲维扬眼中透着火热的看着巧莲,这些日子养伤,俩人一个炕头一个炕稍,中间隔着俩娃,啥事也做不成。
  曲维扬心里虽然着急,却也不敢有什么举动,巧莲那脾气他太了解了。
  既然说是从头开始,那就得正儿八经的重新把程序都走一回,要不然,巧莲才不肯理他呢。
  也正是因此,受伤十来天之后,曲维扬就迫不及待的催着巧莲,去乡里领证。
  巧莲被曲维扬那火热的目光,给看的浑身不自在,这人真是,当着孩子的面儿呢,也不知道收敛点儿。
  “你的伤养好了么?伤筋动骨一百天呢,当心你的肩膀。”巧莲不知道该说啥,低着头也不看曲维扬,就拿曲维扬的伤势当幌子。
  曲维扬趁着俩娃出门的工夫,一伸手搂过来巧莲,在巧莲脸颊上亲了一口。
  “早就没事了,你没看我成天生龙活虎的么?
  好媳妇,走吧,咱们赶紧去领证儿,领了证办酒席,咱俩就是合法夫妻了,也能干点儿别的事儿。”
  灼热的呼吸拂过耳畔,巧莲原本就红透的脸颊更加灼热起来。
  “你这人不想别的了,就想着那点儿事儿,没出息。”巧莲扭着身子,想要挣脱曲维扬的怀抱。
  曲维扬抱得更紧了,“两口子之间,那点儿事儿最重要了,哪个男人不想?我家小媳妇这么俊,我可是天天都盼着呢。
  好媳妇,你就听我一回,咱早点儿领证吧。
  我的假期可没多少了啊,再有一个月,我就得回部队了,咱们俩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得抓紧啊。”
  曲维扬脸皮厚,不管巧莲说啥,就是缠着巧莲同意不可。
  这时候,屋外的嘉康忽然喊了一句,“爸爸,你不是说今天要领我们去乡里么?走啊。”说着,脚步声从远而近,眼看着就要进屋。
  巧莲赶忙用力从曲维扬的怀抱里挣脱出来,脸上还是红红的,看着一脸期待的嘉康,回头瞪了曲维扬一眼。
  这人,为了达到目的真是不择手段,连儿子都利用呢。“走吧,既然你都答应了孩子,那还在家磨蹭什么?”
  巧莲有点儿不好意思,率先迈步出了屋子。
  曲维扬一听这话,高兴极了,扯着嘉康从屋里出来,跟巧莲佳媛母女俩汇合,锁了门,离开石嘴子往大营乡走去。
  农历三月末,阳历已经是五月初,处处春光明媚,路边的野花开的正好,林子里鸟儿叫的那叫一个欢。
  曲维扬心情好极了,一边走一边给孩子们唱着歌,要不是巧莲拦着,他就要把嘉康扛在脖颈上了。
  “你啊你,怎么疯起来比孩子还厉害啊?
  你也不看看嘉康都多大了,六岁啊,这么大的孩子又不是小时候,随便架在脖子上,他多沉啊,再说你的伤还没完全好呢,可别闹腾了。”
  巧莲看着一脸喜色的曲维扬,忍不住训道。
  “唉,我错过了俩孩子的成长,这些年没能尽父亲的责任,总觉得愧疚的慌,想补偿他们。”曲维扬有些遗憾的说道。
  “是啊,孩子大了,六岁的娃,再过几年就成小伙子了,哪里还能架在脖子上?
  媳妇,你再给我生几个娃吧,我得把错过的重新找回来啊,咱们多生几个,给嘉康佳媛他们生几个弟弟妹妹,以后家里也热闹。”
  曲维扬灼热的目光盯着巧莲,一脸期盼的说道。


第110章 领结婚证
  一家四口步行来到了大营乡政府,直接找到了民政助理,跟人家说要领结婚证。
  那民政助理认得曲维扬和巧莲啊,一听这俩人要领结婚证,当时就懵了。
  “你俩不是才打了离婚证明没几天么?这咋又要领结婚证了?”
  曲维扬略有些尴尬,咳嗽两声,“以前离婚是因为父母包办,提倡婚姻自由。如今结婚,也是因为婚姻自由。
  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我俩要一起过日子,就想走正常的程序,领结婚证重新结婚。”
  那民政助理还是有点儿蒙圈,关键他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啊,没敢直接答应给发结婚证,而是去找了韩书记。
  韩书记一见是曲维扬和巧莲来了,得知这俩人来领结婚证,真是哭笑不得。
  “你俩这是作的什么妖儿?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要离婚。
  离了婚十来天又重新来领结婚证,你们是觉得乡里民政一天闲着没事儿干了是吧?”
  曲维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解释,韩书记听了曲维扬的话,看了巧莲一眼。
  “巧莲啊,大叔可得跟你说清楚了,小曲是军人,你们这是军婚,军婚可是受法律保护的。
  之前你俩没领结婚证,不受保护,如今要是领证了,以后可就不能随便说离就离。
  军人保家卫国,为了稳定后方,军人的配偶不可以做出任何破坏家庭的事情,否则那就是犯罪,要被判刑的。”
  面对严肃的韩书记,巧莲嫣然一笑,“大叔,你放心吧,这些我都懂。
  我是真心要嫁给他,我嫁的就是如今这个当兵的曲维扬,他娶的,也是我这个敢反抗包办婚姻争取自主权的陈巧莲。
  我们俩的婚姻,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一切都化为云烟。
  我既然决定嫁给他,自然要忠于婚姻,忠于革命感情,一生一世都不会后悔,更不会做出任何对不住他的事情。”
  巧莲的话,更像誓言,韩书记看见巧莲一脸严肃的模样,知道她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意思,当即也收起了怀疑的态度,点了点头。
  “嗯,你俩只要都考虑清楚了就好,孩子都这么大了,哪怕是为了孩子着想,也不能再胡闹。
  得,既然你俩已经想明白了,那就去领结婚证吧,这是好事儿,祝你俩夫妻和睦,共同进步。”
  韩书记是个很好的人,立即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谢谢韩大叔,那个,我们打算找个时间办酒席,正正经经的结婚,到时候大叔可一定要到场,大叔给我们做证婚人。”
  曲维扬向韩书记提出了邀请,“对,还有民政的同志,给你添麻烦了,到时候一起去热闹热闹。”
  韩书记和民政助理倒是没有驳了曲维扬的面子,都点头答应了会去。
  之后韩书记就回去工作了,民政助理给曲维扬和巧莲,发了结婚证。
  巧莲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年月的结婚证呢,不像后世两个红本本,这时候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粉红中透着黄的纸。
  分成上下相同的两部分,都印着国徽和红旗,两份的格式相同,只是男女名字一上一下不一样而已,内容倒是跟后世结婚证上的差不多。
  有了这张纸,曲维扬和巧莲就是合法夫妻,受到法律的保护了。
  曲维扬接过结婚证,拿在手里仔细的看了看,然后交给了巧莲,“好好放着啊,留着以后给孩子们当纪念品。”
  巧莲伸手接过来,小心的揣到了兜里,实际上已经放到了仓库中。
  俩人领了结婚证,今天来乡里的任务就算完成,想了想没啥事,二人就打算去供销社转一转,预备些办酒席要用的东西。
  “媳妇,给你扯块颜色鲜灵的布做件衣裳吧,咱俩结婚,你得打扮的越水灵越好。”
  曲维扬一进供销社,就被那边的布料给吸引了,非得扯着巧莲过去,想要给巧莲买块好看的布。
  “这个好,粉嫩嫩的还带着碎花,做件上衣或者连衣裙都行,肯定好看。”曲维扬看上了一块花布,扯着就要给巧莲买。
  巧莲赶忙摇头,“别,太鲜艳了,我穿不出去,你可别忘了,爹娘才过世一年,哪好穿这么新鲜的颜色?”
  巧莲是怕别人说闲话,她已经受够了流言蜚语,不想再出风头了。
  曲维扬愣了下,然后摇摇头,“没事儿,你之前已经给爹娘戴过孝,算是尽了心。
  你别忘了,咱俩离婚了,你已经不是爹娘的儿媳妇,咱们结婚的酒席还没办呢,之前的都不算数了。”
  这么一说,曲维扬忽然想起来,巧莲这也算是新嫁娘了,应该穿红衣裳啊。
  “别跟我犟了,就买这个,然后再买一块红布回家做件红衣裳,咱办酒席的时候穿。这个粉色碎花的,平常日子穿。
  还有嘉康佳媛,也给他们买点儿布,回家做衣裳,这都啥时候了?早就该给孩子换衣裳呢。
  别心疼钱,该花的就得花。”曲维扬不光想着巧莲,还惦记着俩孩子。
  曲维扬张嘴就要喊售货员过来,按照巧莲的身材扯布,吓得巧莲赶紧把曲维扬拽到了一边去。
  “别买,布匹咱家里有,我去年过年的时候赶大集买的,比这里的便宜。
  你可别花钱,咱家那点儿钱看着多,实际上不禁花,有那些钱,不如买点儿实用的。”
  这时候的布匹很贵的,一身纯棉的制服需要十五六块钱呢。
  像曲维扬刚才看的花布,七八毛钱一尺,幅面还不算宽,巧莲做一身衣裳估计需要五尺布,那就是四五块钱呢。
  两身衣裳再加上孩子的,那得多少钱?
  系统里有的是好看的布匹,也有跟这个类似的,而且是七八个积分一米,贵的也不过十来个积分一米。
  要知道一斤大叶芹都能换十几个积分呢,就等于是一斤大叶芹换一米布,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傻子才跑到供销社来买布呢。
  曲维扬看着巧莲,有点儿不信巧莲的话,“你不是糊弄我呢吧?家里真的有布?”
  他有些不太相信,这娘三个当初可是一无所有离开的石家沟,就算是有钟书记给的和姜家赔偿的,这点儿钱也不够干什么啊。
  娘三个吃喝花用不少,哪来的钱去买布?


第111章 通知娘家人
  “真的有,没骗你,我没告诉你,去年冬天我在林子里下套子抓了不少野鸡和野兔么?挺大一部分都让我拿去跟人家换钱换粮食了,有的也换布匹。
  城里不像咱乡下,咱还能养头猪过年杀了,城里全凭着供应,肉少不够吃,过年了都爱拿东西来换。”
  “我可不光是套着了野鸡和兔子,还抓了只狍子呢。
  没敢让孩子们知道了,直接就弄去跟人家换了钱和东西,要不然家里的日子哪能这么宽裕?
  有些事不能声张,不然让别人知道了,往后咱指着什么过日子?”巧莲硬是把曲维扬拽了出来,低声的向曲维扬解释。
  曲维扬打量着他家小媳妇,对于巧莲的话,曲维扬并不怀疑,他相信巧莲,真有那个本事弄来猎物。
  那么大的一只黑熊都让巧莲砍了一刀呢,她能弄到很多野物也算正常。
  没有这个能耐,曲家的日子哪能有现在这么自在?对于这一点,曲维扬真的很佩服他这个小媳妇。
  “行,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就不买了,回家你找出布匹来,做几件好看的衣裳穿。
  那咱不买布了,买点儿啥回去?给你买双皮鞋吧,就那种三接头的皮鞋,我看着挺好的,买一双你出门穿。”
  曲维扬觉得来一趟供销社,啥都不买哪行?必须给巧莲买点儿什么。
  “你要是真想买,咱明天去县城吧,咱弄的那张熊皮,还有熊胆什么的还都没卖呢,去卖了那些,然后买东西。
  县城的东西比咱这儿好,样式也多,去了转一转看看,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巧莲想了想,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我最想跟你还有孩子们,去照几张像,咱俩领证也没能照一张结婚照,孩子们长这么大都没照过相呢,咱们去照几张吧,留着是个念想儿。”
  相比于买衣服买鞋,巧莲更喜欢能留住的纪念。
  衣服会穿破,鞋子会旧,可照片却能一直保存,留住最美好的回忆,也留住他们的青春年华。
  曲维扬一听这话便眼睛放光,“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咱们是该照相呢,往后我回部队,想你们了还能看看照片啊。
  行,那咱明天就去县城,这样,咱现在去大姐家,跟姐夫借他家的车,明天我赶车拉着你们娘三个,一起去县城逛逛。”
  曲维扬被巧莲说动了,决定不在乡里买东西,去县城。
  “那咱们去买点儿糖和点心吧,顺道去看看娘,你自从回来,还没见过娘呢。
  咱俩要重新结婚,不管咋地也得让娘家人知道。”
  巧莲想了想,又扯着曲维扬重新回了供销社,到了卖糖果点心的柜台,称了二斤好点心,二斤糖块儿,糖块儿留一半儿给巧娟家,剩下一斤给陈家。
  就这样,一家四口离开了供销社,先是去了张家,正好张文广在家,曲维扬一说要借车去县城,张文广二话没说直接就答应了。
  巧娟一听说曲维扬和巧莲重新领了证儿,也十分高兴,非得要留这四口在家吃午饭。
  “大姐,姐夫,我们先去陈家一趟,不管咋说,咱娘还在呢,这事儿得让咱娘知道。
  前些时候大嫂他们去我那儿,因为我说要跟曲维扬离婚,惹得他们都不高兴了。这回过去说一声,也省的咱娘生气。”
  不管陈家老太太对巧莲如何,有这么个娘在,巧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顾全着母亲的脸面。
  要是她跟曲维扬摆结婚酒席,不清娘家人,那就等于是打了娘家人的脸,传出去,对巧莲也不好。
  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巧莲办事也比较圆融,不过是些许的东西,能跟娘家维持表面上的和气,总比闹僵了好。
  巧娟一听,也是,娘家再不好也得有,女人没有娘家撑腰,在婆家就直不起腰杆来。
  “嗯,你说的对,那就去咱娘那儿看看吧,别管哥哥嫂子们说了什么,你一概不理就是了,中午回来吃饭。”
  陈家人什么德行,巧娟还能不清楚?那都是一毛不拔的主儿,根本不可能留巧莲几口吃中午饭,所以巧娟特意嘱咐一句。
  就这样,曲维扬和巧莲领着孩子们,拎着糖块和点心,去了陈家。“娘,你在家么?”巧莲见到院子里静悄悄的,忙问了句。
  这时节天气暖和了,窗子都敞着呢,陈家老太太坐在炕上纳鞋底儿。
  听见动静往外探头看了一眼,瞧见是巧莲和曲维扬来了,忙应了一声,“在家呢,进来吧。”能让老太太出声,也算难得了。
  一家四口进了屋,见到屋里只有陈家老太太,巧莲便问了句,“娘,我哥和嫂子他们呢?”
  “去地里照看庄稼了,地里的庄稼刚出苗,今年撒的种子不太好,有的地方苗没出齐,你大哥他们去地里补苗了。
  你嫂子她们不知道去哪儿了,一个个都跟走马星似的,她们能闲着在家?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串门子扯闲话了。”
  陈家老太太不待见闺女,同样也不待见儿媳妇,家里三个媳妇她哪个也看不上,以前在石家沟的时候,三个媳妇没少受她的磋磨。
  如今换了新社会,老太太有点儿压服不住媳妇了。
  再加上岁数大了,往后需要儿媳妇伺候,这才表面上看着和气了些,背地里也是没少嘀咕儿媳妇的坏话。
  巧莲没接老太太的话,只将手里的糖块放在了炕上,曲维扬也把点心递到前面。
  “娘,我和维扬过来看看你,他回来也有些时候了,我俩一直闹别扭呢,才和好了,来看看娘。”
  巧莲知道,哥哥嫂子们回来肯定没少说她的坏话,她也懒得多解释,只淡淡的说了两句。
  听见这话,陈家老太太好像想起来了什么,皱着眉头看了看巧莲跟曲维扬。
  “你俩不是闹离婚么?这怎么又和好了?你个傻丫头想明白了?”老太太对巧莲的态度,似乎有所缓和,不像以前那么冷淡了。
  “娘,我俩是离了,连离婚证明都去乡里开了。不过后来又和好了,今天重新去乡里领了结婚证。
  维扬说,要找个日子摆酒席,就当我俩重新结婚一回,我们过来,也是想跟娘说一声,到时候过去坐坐。
  娘还没去石嘴子那边呢,正好过去认认门儿。”


第112章 态度转变
  听了巧莲的话,老太太没忍住,又用眼剜巧莲,“你就作吧,可劲儿作,你再作,维扬这样好脾气的也让你作走了。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这个性子呢?都是维扬给你惯的,臭毛病。”老太太像模像样的训了巧莲两句,抬起头看着曲维扬。
  “维扬啊,这死丫头脾气坏性子拧巴,你别跟她一样儿,也别惯着她。
  两口家过日子,哪有说分就分,说和就和的?就是欠揍了。”老太太对曲维扬的态度倒是满亲切,含笑招手让曲维扬坐下。
  多长时间不笑了,一笑满脸都是皱纹,习惯了老太太板着脸耷拉眼皮的模样,冷不丁看她笑,还真是有点儿诡异。
  曲维扬和巧莲心里明镜,老太太这是知道曲维扬如今的身份了,知道巧莲有了丈夫做靠山,往后日子好过。
  所以才会改变态度,想要跟曲维扬夫妻打好关系,往后跟着沾点儿光。
  对于这一点儿,夫妻二人看破却什么也没说,毕竟是巧莲的娘家,关系太差了不好,既然陈家主动示好,他们也不妨平常心看待。
  “娘,巧莲挺好的,脾气倔性子刚强也是好事儿,不然这些年我不在家,她哪能挺起家把孩子拉扯大?
  是我欠她的太多了,往后我俩会好好过日子,娘放心就是。”
  曲维扬对陈家老太太也很客气,毕竟是巧莲的娘嘛,看在巧莲的面子上,曲维扬也不至于恶言相向。
  “好,好,你俩能好好过日子,我就放心了。你看看,还买这些做什么?这些玩意儿不少钱呢。”
  老太太明显很高兴,竟然还打开了包糖块的牛皮纸,抓了两块塞到嘉康佳媛的手里。
  “姥姥也没啥好东西给你们,那,吃块糖甜甜嘴。”
  嘉康佳媛俩娃见着这样的姥姥,还真有些不习惯,俩娃不敢要糖,都去看巧莲。
  巧莲一见这样,便笑了笑,“姥姥给的,就拿着吧,记得要谢谢姥姥。”
  孩子很懂规矩,巧莲满欣慰的,老太太难得大方一回,不要白不要。
  “谢谢姥姥。”俩娃高兴的向老太太道谢,然后拿着糖放在了兜里,谁也没吃。
  “娘,我们过来就是说说要办酒席的事儿,日子还没定,等着定了日子过来告诉你。
  家里没啥事儿吧,要是没啥事儿我们就先回去了,得忙活不少事儿呢。”
  巧莲不太喜欢陈家,每次来也只是坐坐就走,不会久留,故而说了几句话,便起身要离开。
  “这么快就回去啊?别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