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似乎什么都知道,对于这些人的出现,一点儿都不惊讶的样子。
看着儿女们还都是一头雾水的模样,老太太叹了口气。
“你们不知道,当初那个报纸上,回国的陈明德,就是你们的爹。
可惜,他回来的时间不对,刚一回国还没等怎么样呢,就被人给扣下了。
说他是外国的间谍,说他是叛徒,就把他关起来了。”
陈民生等人一听这话,更傻眼了,他们的爹不是早就死了么?
被鬼子宪兵队抓走的,进了宪兵队的人还能活着出来?这根本不可能啊。
而且,父亲要是真活着,也不可能这么多年一点儿消息没有啊,还跑到国外去了?这听着怎么就跟天方夜谭一样啊?
“娘,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您好好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听不懂。
我爹当初不是死了么?这怎么又冒出来了国外回来的爹啊?”陈民生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问道。
“这应该是民生大哥吧?义母岁数大了,说太多话不合适,这样,前半段我们来说。”
那三个人里头,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的,径自开口说道。
“义父当年是进了宪兵队不假,也是受了严刑拷打,可惜义父咬住牙关,愣是没吐露半个跟抗联有关的字。
鬼子恼羞成怒,下了狠手,动刑把义父给打死了,让大牢里的人,拖到乱葬岗去埋了。”
“可谁也没想到,当时义父并不是真的死了,只是受刑太重,一口气没上来而已。
大牢里的人将义父拖到乱葬岗,还没等埋呢,发现义父这一口气缓了上来。
那人挺好,见义父没死,就赶紧想办法弄走,请了郎中给治伤,还真是养好了。”
这人说话口音里带着国外的强调,不过吐字还算清楚,大家都能挺懂他说了什么。
原来陈明德在宪兵队大牢里没死,被人救了,躲在一个破庙里养了两个月的伤。
等伤好之后,他也不敢露面,更别提回家了,于是想了办法就逃到别处去,一路辗转,最终跑到了国外。
陈明德本身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又认识了某一个帮会组织的头目。
于是就跟着人家混,借助对方的势力发展,慢慢地在海外有了根基。
等到那位头目死了,陈明德就取而代之,成了那股势力的领头人。
那时候,国内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明德顾忌自己的身份,觉得自己这样回家去,会让人看不起。
所以一忍再忍,带着手底下的人,将帮会转变成正经的商业组织,在国外创建了商业公司,陈明德也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到了这个时候,陈明德真的忍不住了,他想念祖国,想念家乡,更想念家中妻儿。
于是毅然决然,带着大笔的资金,想尽办法回国。
却是没想到,他刚一回国就赶上了国内那么乱。
头两天还上了报纸,说他是爱国人士海归华侨,没出几天呢,就说他是什么国外的间谍、什么出卖国家的叛徒,直接就被抓起来了。
“二叔回国的时候,我父亲正好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休养,根本就不知道。
后来就更是不用说了,我父亲也被隔离了起来,接触不到外界。
好不容易解除隔离,才在跟六叔的书信往来里,得知了二婶离家出走,去找二叔的事情。”那边,沈靖岚接着往下说。
“我父亲暗地里找人多方打听,可那时候各处都乱,相关的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根本就打听不到。
没想到前些天,这三位来了首都,找到了相关部门,查问从海外归来的陈明德下落。
我如今就在这个部门里面,一听说消息,立即跟他们接触,然后才知道,他们来找的,就是当初回国又消失的二叔。”
“我父亲十分重视这件事,动用了关系,彻查当年的事情。
查了好些时候,才知道,二叔当年被下放一个挺偏僻的地方,后来死在了那里。
得知二叔已经死了,我父亲十分难过,二叔是有功之人,他不是什么间谍,只是个思乡心切的海外游子。
这件事,已经有了定论,这是相关的文件。”沈靖岚拿出来一叠文件,递给了陈民生。
陈民生虽然认字,但是这些公文他看不太懂,于是赶紧递给了曲维扬和常文远。
这连襟俩翻看了一下,文件内容主要就是给陈明德平反,证明他是冤枉的,算是给陈明德正了名。
同时,陈明德带回来的那笔钱,上级也会给予补偿。
“巧莲,你看一下,真是没想到,爹这一辈子,竟然这么有这么离奇的经历呢。”
曲维扬看完那一叠文件,也是感慨不已,这位从来没见过面的老丈人,厉害啊。
当然,老太太也满厉害的,照着目前的情况来说,当时老太太真的是找到了陈明德。
估计她失踪的那段时间,就是跟陈明德在一起,照顾陈明德呢,等到陈明德死了,老太太这才又回家来。
为了怕儿女们追问,为了保住丈夫的秘密,老太太就这样,咬着牙,将近十年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愣生生的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哑巴。
第1070章 太了不起了
“我那时候离开家,费了好大的劲到了首都,想方设法打听陈明德的消息。
那么大的首都想要找个人,哪有那么容易?我带的钱没几个月就花的七七八八了。
没办法,就想辙去给人家当了老妈子帮佣。
说来也巧了,那家的男人是个官儿,就是管这件事儿。
我从他那里,打听着了你爹他的消息,知道他被当成间谍关了起来,受了不少罪,后来又被送到一个地方去改造。”
这时候,老太太那边幽幽开口,说起了她离家之后的事情。
“我就想方设法的,也跟到了那里,真的找到了你爹。
我俩当时见面,他都不敢认我了,我也不敢认他,当年你爹多俊的一个人啊,变成脏兮兮瘸着一条腿的脏老头子。
要不是他脖颈子上的那块胎记还在,我是真不敢认他了。”
一想起当时夫妻相见的情形,老太太忍不住悲从中来,眼泪哗啦哗啦的就往下掉。
“我就装成个要饭的,在那个村子落脚,成天东家讨一口,西家要一口,就这么混着日子,就在那陪着他。
他在那边日子苦,那么大岁数了还得出工干活,动不动就有人把他弄走一顿教训,回来脸上身上就有伤。
那年刚入秋的时候,他又被带走了,回来的时候伤挺重,高烧不退。
我偷摸去看他,想办法帮他退烧,可都没用,就那么挺了几天,没熬过去,死了。”
说起丈夫的死,老太太伤心极了,哭的更凶。
“你爹临死前,拽着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要好好活着。
活下去,等什么时候有机会了,要替他伸冤。
他让我忍着,一定要忍着,对谁都不能说这些事情,一定要忍到改天换日的时候,才能说出来。”
“我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他被埋在了那个山坡下面,连个墓碑都没有。
还是我偷摸的想办法,在他坟前立了块木头牌。
从我离开你爹那墓前的时候,我就告诉我自己,从那时候起,我就是个哑巴了。
什么话也不能说,不管谁问我,我都不能说。
我身上没几个钱了,就这么一路要饭,一路往回来。
到后来没有买车票的钱,就只能扒火车,好不容易,活着回来了。”
回想起那几年的事情,老太太也是痛苦不已。
人没有逼到一定程度,是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当时她只有一个念头,活着。
活着回家去,一定要活着回家,回到儿女身边。
等,等着时机到了,哪怕不能给丈夫伸冤昭雪,也要让儿女们,去吧丈夫的尸骸运回来,好好安葬。
这些年,她等啊盼啊,一直等到了现在,好不容易盼着外面太平了。
可她还是害怕,怕这个太平是暂时的,她还想再等一等。
那天一听说重孙子考上大学了,老太太就想起了死在外面的丈夫。
就这么几年啊,丈夫没能等到,没能看到陈家兴旺发达,儿孙成器,光耀门楣的这一天。
所以那天她哭的那么厉害,其实那时候,她就很想把真相都说出来。
可她醒来之后想了想,暂时还是不能说,还得再等等看。
这些年她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她是真的害怕,她要是说出来了,儿女们肯定有所行动。
万一形势再有点儿变化,那不就是把这一大家子都给害了么?
她能等,她必须再等等,丈夫的冤屈是重要,可这一大家子几十口将近百口人,更重要。
她不能为了一个已经死了的人,祸害了这一家子。
没想到,今天会有人找过来,也没想到,沈家人会出头,带来了给陈明德正名的文件。
也就是说,现在她真的不需要顾忌什么了,她可以把想说的都说出来了。
老太太一边哭着一边说,说到最后,已然是泣不成声。
“明德啊,明德,你终于盼来这一天了,终于等着了。你若是真的在天有灵,也该闭眼了。”老太太喊着丈夫的名字,大哭不已。
陈民生兄妹几个,这时候也都哭的不行。
谁也没想到,老娘不肯说话的背后,是因为背负了这么多的秘密和伤痛。
谁能想到,回家后成天笑眯眯的老太太,内心里竟然是承受了这么大的痛苦?
这个秘密藏了将近十年啊,十年里,老太太一个字都没说,就跟哑巴一模一样。
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和决心,才能让一个好好的人,就这么闭口不言,一个字都不再说了?
“娘,你吃了那么多的苦,咋就不跟我们说啊。
你要是早说,我们也能早点儿把爹的尸骨给接回来啊。”巧莲姐妹几个抱住了母亲,放声痛哭。
老太太搂着闺女们,伸出干枯的手,摸着闺女的头发,“不能说啊,不能说,说出来就害了咱这一家子了。
你爹当时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都没说出来咱家的事情,我哪能说啊?”
陈明德当初回来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儿,只说自己当初是因为鬼子肆虐而出国的,并没有提起以前的事情。
只说是在外多年思念家乡,想要为祖国为家乡出一点儿力。
好在他是这么说的,所以后面出事,没有牵连到陈家。
当然,也有人在查他的身份,后来就有人去了青山沟,只是陈家早就搬走了,青山沟那边当时也乱,就没能查出来什么。
这要是当时陈明德实话实说,说出了自己的身份,那陈家跑不掉要被牵连,这一家子,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儿呢。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沈家那边想方设法的打听,也没能打听到相关的消息。
“我还以为,这秘密要留到我死的那一天才敢说出来呢,没想到啊,他们竟然找来了。
这个坠子,你爹当时跟我见面之后,就偷摸的塞给我了。
说是他想尽办法才藏起来的,说是这东西有大用处。
将来要是有人来找,拿出来这东西,对方才能承认我们的身份。”
老太太拿着手里那块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牌子,眼泪依旧不停的往下掉。
“老头子啊,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十年啊,这十年我太累了,我拼着这一口气不敢咽下去,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啊。
不容易,总算在我死之前,让我等来了,老头子,我没有辜负你啊。”
第1071章 大笔遗产
陈家众人哭了一阵,渐渐平复下来。
老太太也缓过劲儿了,抬头看着那三个人,“你们三个,应该是叫思平、念平、纪平,对吧?
明德跟我说过,他在外面收养了三个孤儿,让他们跟着陈家姓,给起了名字。”
说起这名字来,老太太又忍不住落了眼泪,这三个名字都是有含义的,因为老太太的名字叫秀平。
陈明德给义子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思念妻子。
别看老夫妻俩当年是媒妁之言,可感情不错。
陈明德只身流落海外,最惦记的就是家人,觉得对不起妻子,每每想起都愧悔难当。
故而他在海外并没有再成家,只收养了这三个人。
陈思平,也就是三个人里稍微大一点儿的那个,忙点了点头。
“义母说的没错儿,正是我们。
义父当初把我们从街头流浪儿里面带走,让我们读书,教我们本事,没有义父,就没有我们今天。”
“当初义父执意回来,我们是要跟着的,可义父不允许。
他说那些产业都需要有人打理,那是他的心血,所以让我们都留下,他只带着两个人回来了。
出事的时候,义父和其中一个人被抓了,另一个好不容易跑了,辗转多地,费了好多周折,前年才回去。”
“当初我们就不赞同义父回国,可义父说,他已经年纪不小了,不能让自己客死他乡。
就算死,他也得死在家乡,再不回来,他怕他就没机会回来了。
义父一走就再也没了音讯,之后我们多方打听,得知国内非常乱,根本没有义父的消息。
当时义父的那些产业也出了些问题,我们也没办法回来。
直到前年,跟着义父回国的那人重新出现,我们这才直到义父的情况。”
“当时我们就想回来找义父,可当时形势很紧张,回来很难,只能一等再等,直到现在。
义母,这些年您受苦了。”
陈思平是三个人之中年岁最大的,当初被收养时已经十岁了,今年四十一了,另外两人,比他都小几岁。
三个人几乎同时被收养,这么多年的相处,感情颇深,就跟亲兄弟一样,两个弟弟很尊敬他。
“二婶,我父亲很重视这件事,特意派我来看望二婶和家人。
另外,当初二叔带了大笔的资金回来,出事后那笔钱被没收了。
现在上级领导决定将钱返还给陈家,这里,是返还资金的文件。”
那边,沈靖岚解释了几句,然后又拿出一叠文件来,直接递给了曲维扬他们。
曲维扬等人接过文件一看,也是大吃一惊,好家伙,老爷子当年厉害啊。
那个年月,能带了上百万回国,真不是一般的人呢。
老爷子老太太都很有本事,只可惜,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随父母的。
“娘,父亲当初带回来了一大笔钱,折成咱们现在的钱,大概有一百万。
这笔钱,会全数补偿给家里,这些是文件,需要家里人签字,然后上级才能把钱拨过来。”
这么一大笔钱的返还,手续肯定很麻烦,陈家人这边,要全都签字确认才行。
老太太之前听丈夫说起过,知道有这笔钱的事儿,当即又落下眼泪。
“签吧,老大,你们兄妹六个都签,娘不会写字,等会儿我最后按手印儿就行了。
这是你爹带回来的,是咱家的东西咱就得要。”
虽然陈明德当初回来带着那笔钱,有回乡投资的意思,可如今陈明德已经死了,老太太有权利做主,她要把这笔钱留给儿孙。
陈家当年要不是为了支持三江好,不是为了支持抗联,本来是可以过好日子的。
可结果却是闹的家破人亡,不得已背井离乡,老太太想起以前的苦日子,就心酸的慌。
既然这是陈明德留下来的钱,那他们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拿着,这是他们应得的。
“思平啊,这笔钱既然是你义父留下来的,也该有你们一份儿。
这些年你们在明德身边照顾他陪着他,你们就是陈家的儿孙,该有你们的,一点儿也不能少。”
老太太这人办事最清楚明白,别看年纪大了,却一点儿都不糊涂。
这三个人对陈明德尽心尽力,要不是他们回来,就算老太太说出当年的事情,估计也顶多就是把陈明德的尸骨接回来,至于其他的,连想都不用想。
老太太很感激这三人,也愿意承认他们的身份。
不想,那边的陈思平三兄弟却笑了起来,“义母,您怕是不知道吧?义父名下的财产不止这些,还有几家公司呢。
这几年我们兄弟三个用心经营,比当初扩大了很多倍,我们几个得到的,比家里这些多。
所以这些钱,我们就不参与分配了。”还是陈思平开口。
“义父当初回国前,已然立下了遗嘱。
这一次我们就是来找义父的家人,不知道能不能找着,所以没带遗嘱前来,下一次我们会把遗嘱和律师都带过来。”
陈明德对他们三人有养育之恩,也给他们留下了大笔的财富,他们还不至于连这点儿钱也觊觎。
陈思平的话,让屋里这些人都傻眼了,陈民生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对于他们这些一年能挣几百块钱就很不错的人来说,百万的财产已然是天文数字了。
可是没想到,父亲竟然还有更多的钱,这可真是不敢想象,父亲当初到底是做什么的?竟然能攒下这么大笔的财富?
相比于陈民生等人的不敢置信,巧莲多少还好一些,当然,吃惊也是有的。
巧莲真的是挺佩服父亲,只身到海外,也能混的风生水起,真的是太厉害了。
只是,巧莲有些担心,这么一大笔钱突然砸到陈家人头上,对于陈家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些年,陈家踏踏实实干活,本本分分过日子,总算有了如今的光景。
可要是有了这笔钱,陈家的子孙,往后会不会心生懈怠,不再勤奋努力?每天就等着坐享其成?
钱再多,如果不好好经营,早晚也有败光的一天,那样的话,这笔钱可就等于害了陈家。
巧莲担心,却又没法说出口,毕竟她是出嫁女。
在目前来说,世人多数都认为,出嫁女是没有权利管娘家的事情,。
明德留下来的这笔钱,跟她们姐妹三个没关系。
第1072章 留客招待
不管钱怎么分配,不管这笔钱会给陈家带来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陈民生兄妹六个,都在文件上签了名字,按上手印。
最后,老太太让巧莲代签,然后她在自己名字上面,按了手印。
文件都签字之后,重新交还给沈靖岚的手里,沈靖岚小心的收好了那些文件。
这都是要回去上报的,没有这些,陈家拿不到那笔补偿。
“二婶,既然这边的事情已经结束,那我就不在这边久留了。
我得赶紧回首都去,想办法尽快将这笔钱返还回来。”
沈靖岚这是公务在身,事情既然办完了,当然要尽快回去。
“哎呀,哪能来了就走啊?今天正好是家里大孙子考上大学,摆酒庆贺呢。
那不如,就留下来一起吃顿饭吧,这大中午的,哪好让各位空着肚子就走啊?”
那头,陈民生一听,连忙出言挽留。
“是啊,大老远让你们跑一趟,哪能就这么走了?留下来吃顿饭吧,这都不是外人。
明德当年跟你父亲生死之交,两家这些年来虽然没什么来往,可当年的情意还在。
留下来吃顿饭吧,不然回去了,你父亲还不得说我小气?
侄儿登门,连顿饭都不管,这可说不过去了。”老太太此时已然完全平静下来,朝着沈靖岚笑道。
沈靖岚一听这话,还能说什么?
他虽然不是沈三江亲生儿子,这些年也听说了不少关于当年沈家和陈家的交情。
更是知道父亲对当年没能从鬼子手里救出来陈二叔,一直愧疚于心。
如今沈家既然跟陈家重新见面,他们这些后辈就算不能重续两家当年的情意,可也该好好相处才对。
“好,既然二婶这么说了,那侄儿就厚着脸皮,留下来叨扰一番,正好喝一杯陈家的喜酒。”沈靖岚含笑点头,答应了下来。
巧莲姐妹一听这话,立即出去张罗。
沈靖岚这一行人不少,除了屋里这几位主要的人,陈思平他们还带了几个人随行,沈靖岚也带了些工作人员呢,于是赶忙又张罗出来两桌酒席。
幸好各样饭菜都预备的多一些,两桌酒席很快就端了上来。
沈靖岚和陈思平一行人各自坐下来,陈民生赶紧安排了曲维扬还有常文远作陪,目前也就这俩人的身份还够用,勉强能陪着人家说话。
院子里这些人,在外面隐约的听了些,大概知道了,就是陈民生等人的爹当初没死。
老爷子挺能耐,好像是留下了不少东西,如今人家找来了。
众人都感慨不已,谁能想到,老陈家竟然还有飞黄腾达的一天,厉害了。
众人对沈靖岚一行都很好奇,尤其是那几个穿奇怪衣裳的人,乡下人家哪里见过穿西装打领带的人啊?
看着人家一个个西装笔挺,皮鞋亮的能照出人影,再看看他们这些老农民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不由得对那些人更加好奇了。
好在沈靖岚等人并不在意这些,很是平静安然的坐下来吃饭。
乡下的饭菜虽然简单,味道却很好,沈靖岚也吃过苦,丝毫不觉得饭菜简陋。
陈思平他们虽然长在海外,回来这些时候,倒也适应了这边的饭菜。
而且陈家今天这是摆酒席,饭菜很丰盛,鸡鸭鱼肉的都有,比外面吃的还好。
所以众人都挺满意,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也挺热闹。
陈思平兄弟三个,少不得要打听一下这边的情况,曲维扬和常文远就把陈家的人和事都说了些,简单的做了介绍。
陈思平三人,这回重新跟陈民安三兄弟,还有巧娟巧莲姐妹都见礼,按照年龄排序,称呼兄长、姐姐。
要是搁以前的规矩,干儿子也是要上族谱的,就像亲生的一样。
虽然新社会了,已经没有族谱这回事儿,可陈家老太太刚才已经认下了这三个义子,陈思平等人以后,就是陈家人,称呼兄姐一点儿也没错。
当然,出了陈家,对方还认不认这门亲,那都是后话。
至少眼前,双方都是承认彼此的,哪怕不能当成一起长大的兄弟,最少也能当一门亲戚走动。
陈民生兄弟都很热情,陈思平三个也满亲切,大家在一起相处很融洽。
陈思平索性招呼了陈民生三人,也都挪到这边来,大家伙一起热热闹闹的说话聊天。
当然,头一回见面也没多少话可聊,就是陈思平他们打听陈家这边的情况。
陈民生等人,也少不得问一问陈思平他们在国外都干什么,说的最多的,还是陈家这边的事情。
“没想到二姐家里孩子这么多啊,而且还个个有出息呢,二姐夫好福气。”
陈思平态度很亲切,直接管巧莲叫二姐,管曲维扬叫二姐夫,这称呼让人听着,就觉得格外熨帖。
“真可惜,义父没能看到陈家兴旺的这一天。
当初义父在国外的时候,成天就是念叨着,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不知道他这一出事,家里会落得什么结果。
要是义父知道,陈家如今子孙兴旺,孩子们个个都有出息,肯定特别高兴。”
陈思平在了解了陈家现状之后,不由得感慨起来。
“是啊,陈家虽说是没有大富大贵,就是平常的庄户人家,好在儿孙们都争气。
一个个不敢说多么出息,可好歹都踏踏实实的干活挣钱,一心往好日子奔,这就挺好了。
比我们兄弟那时候强太多,陈家到如今,说实话我是知足的。”
陈民生看了一下自家这些儿孙们,欣慰不已,不管有没有父亲留下来的这笔钱,陈家一样都能过好。
应该说,陈民生兄弟这些年的经历也算是不少了。
从一开始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到后来慢慢改变,脚踏实地努力生活,真的是变化很大,心态上也不同于以往。
这要是搁在二十年前,要是得知父亲留下那么一大笔钱,陈民生兄弟三个早高兴的恨不得飞天上去。
如今嘛,对于他们来说,有钱自然是更好,可以让儿孙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也可以少受点儿累。
但是没有这笔钱,对他们也不会影响太大,日子还是一样过。
孩子们都有手有脚,只要勤快肯干,好日子还会远么?
陈民生三人的态度,让陈思平他们颇有些意外。
在他们看来,这里真的很穷,要是得知自己将得到一大笔钱,应该高兴疯了才对,结果并没有。
陈思平也满欣慰的,至少义父的儿孙们看起来,都是正经人,这就很好。
第1073章 各自议论
曲维扬在那边陪着沈靖岚等人说话,这边佳媛佳莹婉瑛等人,也挨在母亲身边,小声的嘀咕。
“妈,照这么说,姥爷当年没死啊。
姥爷太厉害了,一个人出国闯荡,竟然还能闯出名堂来,真是了不起。”
佳莹她们在外面大概也听的七七八八,自然是万分感慨。
“姥娘也很厉害啊,原来她当时出去,真的找到姥爷了。
而且为了隐藏住秘密,这十年来就真的一句话都不说,唉,姥娘这辈子,真的是不容易啊。”
提起老太太来,佳莹等人更是感叹不已。
老太太这辈子,真的是不容易,折腾了一辈子,本该安度晚年,没想到那么大岁数还受了那么多的苦。
“是啊,谁也没想到,你姥爷姥娘他们,竟然都有这么不凡的经历。
上天还算可怜他们,真的让你姥娘找到你姥爷了。
不管多苦多难,好歹你姥爷最后的那段时间里,是你姥娘陪着的,他们也算是团圆了。
等着事情都安顿妥当了,我得跟你们三个舅舅商议一下,想办法去把你姥爷的尸骨接回来,或是葬在这边,或是送回青山沟去。”
相比于父母这些传奇的经历,巧莲更在意的是,父亲的尸骨该如何处置。
按说既然已经知道了父亲葬在哪里,他们就该去把尸骨接回来。
陈家的后人都在,不能还让父亲的尸骨埋在他乡,最起码逢年过节,陈家后人应该去墓前祭奠。
可是眼下来说,这事情也不太容易办。
别看现在是安稳了,不像之前那么乱,可要是大张旗鼓的去起尸骨重新安葬,也怕被人说是封建迷信。
要是被人举报了,也不太好办。
看起来,这件事还得等着大家都闲下来,好好琢磨商议了再办。
“对了,佳媛,我听说你考了医科大的研究生啊?秋天开学?”
父亲尸骨的事情,主要还是母亲和兄长做主,巧莲就算琢磨再多也没用。
于是不再去想,而是转移话题,询问佳媛上学的事情。
“是啊,之前您不就一直劝我们,让我们多学习么?
去年太突然了没准备,今年提前准备了复习,然后就考上了。
我跟星熠一起回去念书,反正我婆婆这回退休了,可以帮忙照看蓉蓉和薇薇。
她俩大了,再过一两年就可以上小学,有瀚宸和瀚宇帮着,问题应该不大。”佳媛点头。
她其实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