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赵喜宝刚一离开车站,那边一个角落里,巧莲走了出来。
  她刚才在外面吃饭呢,刚吃完还没等结账,就看见喜宝急匆匆的往车站跑,便猜着喜宝是来找她的。
  所以巧莲就没露面,直到喜宝走了,这才出来。
  不是她非得躲着,怎么说呢,主要是她身上秘密太多,有时候她真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喜宝。
  所以俩人除了合作之外,最好不要有过多的牵扯。
  这一次她能顺利找到那套丛书,挺感谢喜宝的,可喜宝不肯收钱,她总得表示表示啊。
  正好临近过年了,干脆送一些吃的用的,不管喜宝是自己留着还是送人走礼,都挺好的,也算她一份心意了。
  巧莲做事向来随心,也不在乎别人谢不谢的,方才要是跟喜宝见面了,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
  她是嫌啰嗦,往后要是还有见面的机会,再说吧。
  反正她和喜宝这些年走到哪里都能遇上,也算是缘分,保不齐以后还能在哪里遇见,或者是哪天她又有事找喜宝帮忙了呢。
  喜宝没找到巧莲,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家里,翠翠一看丈夫这样,也只能好言相劝。
  “来日方长,保不齐什么时候还能遇上咱姐。
  你想啊,你从临江搬来省里,走在路上都能遇见,这是多大的缘分啊?以后肯定还有机会的,放心吧。”
  “唉,可惜不知道姐的家是哪里的,往后也只能是她来找我,她不来,我想见她,还真是挺难。
  得了,那些东西收拾起来吧,匀一半儿给咱爸咱妈送去。
  马上就过年了,咱家也没这些好东西,借花献佛吧,不然我也愁着给咱爸咱妈送点儿啥。”
  翠翠的爹妈对赵喜宝很好,就像亲儿子一样,每到逢年过节,喜宝都愁的慌,不知道往丈人家送点儿啥好。
  巧莲送来这些大米白面,又是鸡蛋又是肉的,正好送给老人补养身体,这些紧俏物资,那可是最招人喜欢了。
  翠翠一听这话挺高兴,“哎,行,那我就分出来一些明天你跟我一起送回家去。”
  她真是没嫁错人,喜宝对她爸她妈可好了,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第1032章 复印资料
  巧莲这边晚上坐了火车往回走,第二天早晨到通化倒车,然后下午总算是到了仙人桥车站。
  一下车,就发现嘉晟嘉祥俩人在车站外等着呢。“你俩这是干啥?等我啊?”
  “嗯,我爸说妈应该今天最晚明天就能回来。
  我俩反正也没别的事儿,就过来等妈,没想到妈还真是今天就回来了。
  妈,咋样儿啊?你这回出去办成了么?”
  嘉晟嘉祥其实也挺好奇的,老妈那么大的本事,也有办不成的事儿?还非得去一趟省城?
  巧莲含笑点头,“嗯,办成了,给你们淘澄来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最有用的复习资料。
  只要好好看书复习,做习题,高考应该问题不大。”
  这套书的名气可不小,巧莲以前听过好多次呢,就是时间太久了,两辈子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没有人提醒,她根本就想不起来。
  嘉晟嘉祥一听说这套书,当时也瞪大了眼睛。
  “妈,你太厉害了,我听大房子小学那个校长提起来过。
  他手里就一本代数,我看过一点儿,是挺好的,我管他借,人家不肯借给我。”
  嘉晟一听就高兴起来,他还真是听说过这套书呢。
  “走吧,咱赶紧回家,我就淘澄来一套书,还得想点儿办法在弄出两套来,给佳莹一套。
  今年让她也好好复习,争取你们三个都能考上大学。”
  巧莲笑笑,有这高考复习利器在手,孩子们又提前这么长时间复习,应该没问题的。
  就这样,嘉晟骑车带着巧莲,娘三个就这么回到了家里。
  到了家,巧莲也没那个时间去哄孩子们,直接一头扎进东屋里间,从随身仓库里取出不少东西来。
  电脑、扫描仪、打印机,一箱子打印纸。
  巧莲照着说明书,把这些东西都连接好插电,然后试着把书扫描打印。
  这是个很费时的活,一套书十七本呢,一页一页的扫描,需要很多时间。
  于是第二天开始,巧莲也顾不上看着孩子们练字了,只给他们布置了任务,然后就钻进东屋里间开始干活。
  玉淑婉瑛他们都特别好奇,不知道老妈这是在捅咕什么。
  可巧莲已经发话了,不许任何人在她忙活的时候进去,没辙啊,他们就只能在外面。
  巧莲白天晚上的忙,一共忙了三天,总算把十七本书全都给扫描打印了出来,有的稍微模糊一点儿,但是不影响学习做题。
  “嘉晟嘉祥,你俩来帮我,一本一本的都装订起来,千万别弄错了。”巧莲指着箱子里那些打印完的纸。
  她已经整理好了,一叠就是一本,两套书一共三十四本,比原装的书要大不少。
  巧莲从系统里换了最大号的订书机,教儿子们使用,小伙子手劲儿大,厚厚一叠纸用最大号的订书钉也完全可以钉透。
  先把每一本钉起来,再找了专用的书皮纸装订一下,就跟买回来的书差不多了。
  娘三个又忙了半头午,总算把两套书都弄好了,跟原装的书对了一下,确定没问题之后,巧莲把原装的那一套给了佳莹。
  “你年后要回首都,这套就留给你吧,毕竟小一些没那么沉,路上方便点儿。
  回去记得一定要认真看书做题,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只要今年有消息恢复高考,就赶紧报名参加。
  妈希望你也能考上一所大学,好好的进大学里去学习一下。
  孩子,上过大学和没上大学,正经考上大学,和工农兵学员,那可是两个概念,绝对不一样。
  可千万别错过了好机会,知道么?”
  妈妈一番好意,佳莹哪能不知道啊?回来这些天,老妈已经跟她说了好多次,让她复习参加高考的事情。
  在佳莹印象里,母亲素来做事都很靠谱,既然母亲费尽心思给他们找复习资料,那就肯定会有结果。
  佳莹也不甘心就这么在歌舞团一辈子,她也想再继续深造读书。
  可歌舞团里人才济济,每年这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却只有几个,别人挤破了头也要抢名额。
  佳莹岁数小进团里时间也短,抢不过人家,只有眼馋的份儿。
  这要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那就不一样了。
  佳莹当然会努力,她还要往更高的学府发展呢,要是以后能出国看看,那就更好了。
  就这样,兄妹三个也不管什么过年不过年了,各自捧着一套书,都去啃书。
  还别说,这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还真是不错。
  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点全面概括,而且讲的很直白浅显,哪怕是没多少数理化基础的人也能看懂。
  更别提佳莹他们原本学习都挺好了,很容易就上手,每天看书做习题,长进都很快。
  这时候再回头看嘉康他们的书,很多原本不懂的地方,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兄妹啥也不干只看书做习题,家里人也都有志一同,谁也不去打扰他们。
  腊月二十九,嘉康和美琳回来,曲维扬领着儿子,把家里那两头猪都杀了。
  这回也没管那些,丁点儿都不卖给供销社了,巧莲打算做一些能存放时间久的腊肠腊肉等,到时候给嘉俊嘉和他们带着。
  于是媳妇和闺女们又都忙了起来,按照巧莲的吩咐,做了不少的腊肠和腊肉。
  当然,北方冬天不适合做这些,拿到外面就冻了,屋里也不行通风差而且热气多有些潮。
  好在巧莲的随身仓库里,有专门的地方。
  巧莲把烘干室调了温度,想办法保持通风干燥,那些腊肠腊肉就挂到里面,过一些日子就能做好了。
  玉淑婉瑛美琳她们就算再傻,这么长时间也察觉出不对来了。
  上一回凭空就变出来书,这一回费心做了那么多腊肠腊肉,一晚上全都消失了。
  跑哪里去了?婆婆给收起来了?收起来放哪里了呢?
  屋里没有,外头仓房也没看见,婆婆也太会藏了吧,她们咋都找不到呢?
  媳妇们心里有疑问也不好直接问巧莲啊,就跟各自的丈夫们念叨。
  嘉康嘉俊他们一听,得,还得帮着老妈圆全,唉,他们容易么?
  忙忙碌碌的,除夕也就这么到了,大家伙热热闹闹欢喜团圆,吃了正经的团圆饭,然后一起包饺子守岁。
  巧莲和曲维扬除夕夜吃完饺子,还给孩子们每人发了红包,哄的孩子们别提多开心了。


第1033章 都走了
  七七年的春节,算是曲维扬夫妻过的最开心的一年了,儿子闺女都在身边,孙子外孙子十几个也都在跟前儿。
  一大家子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幸福和乐的一家人,这感觉真的是太不一样了。
  初一嘉康兄弟几个,领着孩子们挨家去转了转。
  初二佳媛和沈星熠就回来了,初三一大家子人去陈家热闹,到了初四又把张家陈家人都请过来,在曲家这边好一番团圆。
  今年过年晚,正月初几外面就不冷了,趁着太阳好,一大家子人就在外面安排好,照了一张大全家福。
  几家人将近百口,哎呦这个热闹劲儿可就别提了,后来光是照相,就照了俩胶卷。
  大家伙都说,洗照片的时候多洗点儿,各家都留作纪念。
  欢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今年过年晚,年后十二就开学,福宝喜宝晴宝都得回去上学呢,所以初六这天,沈星熠夫妻领着四个孩子,就要往回走了。
  福宝喜宝在姥姥家还没住够呢,都舍不得离开,蓉蓉薇薇更是不用说,抱着姥姥的腿不肯撒手,非得喊着不回家。
  巧莲一看这样,心里不知道多难受了,可她什么也不能说啊。
  孩子们在家住了这么久,总得回去不是?她还能把孩子们留在身边一辈子?
  再说了,沈靖安夫妻也想孩子啊,这么长时间不见孙子,人家能不惦记?
  没办法,只能好好哄着,给孩子们带了不少好吃的好玩的,又承诺了夏天一定去看孩子们,然后一大家子送沈家六口到了车站。
  “你们两口子领四个孩子,路上一定要当心点儿,回去了给我来个电报,或者给你爸打个电话,让我们放心。”
  巧莲舍不得闺女和外孙们走,扯着外孙的手,殷切叮嘱闺女和姑爷。
  “妈,您放心吧,福宝喜宝都大了,他们都听话能照顾自己了。
  妈,还得谢谢您啊,这一个多月让您费心了,福宝喜宝的字大有长进,比以前好看了太多,幸亏有您指点他们。”
  沈星熠对这位丈母娘,那可真是从心里感激。
  这才不到俩月的工夫,俩孩子写的字跟以前那就是天上地下,看得出来,丈母娘那是下了功夫教孩子。
  而且这次临行前,丈母娘还给孩子们带了厚厚的一份手写描红字帖,让孩子们回去之后也别耽误了,每天一页照着练。
  这份心意,实在是让人感动。
  巧莲一听这话就笑了,“自家孩子,说什么谢啊?
  这就是时间太短,我能照看的机会少,要是再坚持练一两年,孩子们的字往后都不会差。
  行啊,回去你们看着,让他们每天坚持写一篇儿,别停下来,慢慢也能有长进。
  等着今年寒假的时候,再把孩子送回来,我给看一阵子就是了。”
  福宝喜宝这俩孩子其实很聪明,学东西也快,只是大人没用心,孩子自己又不懂。
  如今也算领进门了,往后只要坚持不懈,会有成果的。
  “你们两口子忙,这个我知道,可是再忙呢,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来,关注一下孩子的学习。
  小孩子一转眼就大了,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对你们的关注太少。
  幸亏你们几个都争气,如今一个个也出息了,不过每回想起来啊,终究还是觉得有些遗憾。
  你们别学我,工作是一辈子都忙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只有这一次。”
  其实这年月来说,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都不怎么关心。
  每天为了工作挣钱糊口就已经很累了,谁还有心思去管孩子学习怎么样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放养的,从小就得学会自己学习。
  当然这样也有好处,孩子没有依赖性,可也有一些弊端,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对性格上或多或少会有影响。
  沈星熠夫妻一听这话,颇有些触动,于是各自点头,表示回去一定抽出时间多关心孩子。
  正好这时候开始检票了,嘉康嘉俊他们帮着沈星熠,把几个大背包送上了火车。
  火车缓缓开动,曲维扬等人朝着沈星熠夫妻所坐的窗口不停挥手。
  火车上,福宝喜宝都哭了,不停的朝姥姥姥爷挥手,嘴里还喊着让姥姥姥爷有空去看他们。
  蓉蓉薇薇看见姥姥姥爷没在车上,这下子可就不高兴了,哇哇大哭。
  闹的沈星熠和佳媛两个手忙脚乱,不知道费了多少工夫,才算把俩孩子哄好不哭了。
  初六上午送走了沈星熠和佳媛,下午嘉康美琳也领着孩子回东岗去了。
  初八这天,嘉俊玉淑、嘉和婉瑛、佳莹,他们也动身离开。
  曲维扬夫妻真的是万般不舍,好不容易团聚一回,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可再舍不得也没辙啊,孩子们都有工作,今年这就不错了,能休假这么长时间,在家里住了将近俩月呢,该知足了。
  “行,你们一起走,路上有个伴儿还能照顾照顾,挺好的。
  回去了都安心工作,家里啥事儿也没有,放心就是了。
  我和你爸往后要是有时间了,就过去看看你们,等孩子们放假了,就把他们都送回来,我给看着。
  孩子们挺喜欢回家的,我也喜欢他们。”
  巧莲最舍不得孙子孙女们了,可也没办法,总不能把孩子们都留在身边啊?
  跟父母分开的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巧莲毕竟只是奶奶,无法替代父母的位置和作用。
  她只能短期的陪着孩子们一阵子,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
  “暄宝,回去要好好念书,知道么?
  你是曲家的长孙,就要有个哥哥的模样,要像你大伯那般,给弟弟妹妹们起带头榜样的作用,可不许再调皮捣蛋惹妈妈生气了啊。”
  巧莲对大孙子可是寄予厚望呢,这娃聪明,脑子好使,就是皮了点儿。
  玉淑要照看三个孩子,有时候顾不过来,多少也是忽略了这孩子。
  这些日子巧莲跟暄宝说了不少,小家伙看起来都能听的进去。
  巧莲也希望,曲家长孙将来能出息,当然,她对每一个孙子孙女,都是寄予厚望的。
  这些娃们个个聪明机灵,单看家长怎么引导。
  “你们都一样,工作再忙,别忘了孩子。
  玉淑啊,你伺候三个孩子辛苦了,妈离着远也帮不上什么,但是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哪怕每天晚间你抽出十分钟的时间,问一问暄宝在学校的情况,关注一下孩子的学习,会有收获的。”


第1034章 舍不得啊
  分别之际,仿佛有千言万语说也说不完,可时间不等人,火车不等人,该走的还是要走。
  好在嘉俊嘉和他们回去的时候还是一起,到沈阳之后,嘉和他们下车倒车往首都走。
  五个大人照看五个孩子,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
  巧莲再三叮嘱,让嘉俊他们都当心,千万看好了孩子。
  “妈,你放心,回去吧,我们到家了就给我爸打电话,您和我爸也多保重,有什么事情记得给我们发电报。”
  嘉俊抱着曈曈,背着好大的背囊,跟玉淑等人一起,就这么上了火车。
  送走了儿女们,看着火车跑的没了影子,巧莲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唉,下次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了,孩子都出息了,好也不好。”巧莲忍不住叹气。
  “有时候还真是羡慕你赵大婶,几个孩子都在跟前儿,孙子孙女也都在身边,一家人成天热热闹闹的多有意思?”
  当然,这也就是想一想罢了,总不能为了自己开心高兴,就把孩子们都绑在身边不让出去吧?
  大营这小地方能有什么发展?别说大营了,就连抚松甚至通化、省城,也没法跟外头的大城市相比啊。
  为了孩子们的前程,就必须舍得,世间的事就是这么难以两全,总要选择一样。
  “老四老五,你俩一定得努力用功,争取将来你们也都能到大城市落户安家。
  等你们有了孩子,大多数就可以在家附近考学工作。
  将来不会像我和你爸这样,俩人守着个空房子,成天等着盼着孩子们回来热闹。”巧莲一时有些感慨,扯着俩儿子唠叨两句。
  “妈,不管我们将来在哪儿,我们都会经常回来看您和我爸的。
  不管儿子走多远,有您在的地方才是家。”嘉晟安慰巧莲道。
  “现在说的好听,恐怕以后娶了媳妇,就该忘了娘了。”巧莲故意这么说道。
  嘉晟嘉祥俩人都被老妈一句话闹的不好意思了,“妈,哪能呢?就算我们以后娶了媳妇,也一定和现在一样孝顺爸妈。”
  巧莲瞅着俩儿子那模样,忽然心情就好了许多。
  不管孩子们在哪,也不管他们往后能不能陪在身边,只要孩子们一个个都有好前程,那就足够了,她知足。
  “得了,咱回家吧,趁着现在生产队的活不忙,你俩还是赶紧看书做题复习。
  眼下什么都不重要,最要紧的就是考试,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
  儿子,努力拼这一回,将来你们不会后悔的。”
  高考,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尤其是今年明年的高考,那真的是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
  巧莲希望,自家三个孩子,也在被改变的行列当中。
  二十一岁,正是青春年华最美的时光,这时候不努力拼一把,难道要等将来老了后悔么?
  “嗯,妈,我们知道了,我们不会辜负爸妈对我们的期望。”两兄弟异口同声说道。
  巧莲很高兴,跟着儿子一起从车站出来,然后娘三个骑着自行车,返回了家里。
  热闹了俩月的家,随着孩子们的离开,再次恢复了平静。
  曲维扬自从调到经济局,每天忙的很,经常回来很晚,这个巧莲倒是也理解。
  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手里还那么大的权利,整个儿县里的经济发展经济计划,各部门的生产协调,都得曲维扬去操心费神,他能不忙么?
  尤其是又赶在这个时代变革刚刚开始,一切都茫然无序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发展的时候,曲维扬忙,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这些事情,巧莲帮不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按时做了饭菜,照顾好嘉晟嘉祥。
  至于那些向她发出邀请的医院,巧莲全数都推拒了,她今年唯一的目标,就是俩孩子的高考。
  在两个儿子没考完试之前,她哪里也不回去,就在家守着儿子。
  当然,大营医院这边几次三番请巧莲复出无望之后,附近生产队的人生病了,索性不去医院,直接来找巧莲。
  别人来求,巧莲也不好拒绝,反正一般的毛病她就给治,严重的她就让人家送去县里。
  毕竟她家不是医院,没那么多器械,也没有适合的地方,没法治疗严重的病人。
  一转眼冬天过去,春暖花开,今年的春耕又开始了。
  新的领导带着人,按照上级的要求调整了种植结构,安排新一年的农业生产。
  可是今年的调整有点儿大,高产粮食作物占比例小了,反倒是一些产量低的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几个生产队的队长开完会,对今年的种植计划分配都不怎么满意。
  不让种小片荒了,也不让自留地里种粮食,结果大田里还非得种那么多黄豆之类产量低的作物。
  这样一来,秋天能打多少粮食?到时候大家的口粮从哪里来啊?
  这些生产队长多数也都是韩运鸿的亲信,众人偷摸的聚在一起商议了,最终决定,还是按照往年的种植比例来,先确保社员能吃饱再说。
  反正这新领导来了之后也很少下到各生产队,就会在公社里指挥,底下这些人也根本就不在乎他,糊弄着就是了。
  春耕大忙时节,嘉晟嘉祥也不能还窝在家里看书复习,不然让人知道了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闲话来,所以哥俩农忙时节,都到仙人桥生产队去干活。
  石嘴子隶属于仙人桥嘛,嘉祥也不是公社的干部了,就是普通社员,当然要在仙人桥生产队干活。
  仙人桥生产队的队长还是李春雨,他跟曲家关系很好,对嘉晟嘉祥也很照顾。
  再者嘉晟嘉祥干活都很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哥俩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晚间继续复习功课。
  俩人一起看书一起复习,有不会的地方互相讨论,进步还是非常快的。
  巧莲每天都很关注儿子们的学习,每天都做一些有营养的饭菜,晚间还给他们加一顿宵夜补充体力。
  所以嘉晟两个虽然干活又复习,每天都很累,却依旧精神十足的复习功课,一天也没落下。
  “妈,我今天听说,住在牲口棚的那些人,最近有一些都离开了。”
  这天下午放工回来,嘉晟把他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巧莲。
  “对了,管牲口棚的丛大叔,今天也走了。
  是大嫂的父亲派人来,接走了丛大叔,说是让他去汽车厂给看大门打更。”


第1035章 好消息来了
  巧莲听说老丛被接走了,还真是挺惊讶的,可惊讶之余,却也替老丛还有徐崇璟高兴。
  老丛没有家人,就是个老轱辘棒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管是在公社还是去省城,都是一个人过,哪里没啥区别。
  可是在公社牲口棚,老丛每天要干好多活呢,铡草喂牲口,收拾牲口棚,清理粪便,这些活都得他干。
  一年到头也就是混个年吃年用,也剩不下什么。
  而且这公社牲口棚,也没几年了,过两年一旦承包到户,牲口也就分给个人家了,那时候老丛能干什么?
  他岁数不小了,当初还伤了手,难道还能自己种地过日子?
  要是没了牲口棚,他就连个养老的地方都没有了,晚年还不知道怎么难过呢。
  幸亏有徐崇璟,这下把老丛调去了汽车厂看大门,晚间打更,这多好啊?
  活不累很轻松,一个月领着工资,吃饭可以去食堂,轻松养老一点儿也不用愁。
  “这是你丛大叔心好,对那些在牲口棚改造的人特别照顾,从来也不为难他们,这是他的福报。
  当然,也是遇上你徐伯伯这样的好人了。
  你徐伯伯这是记着老丛的恩情呢,所以给老丛找了个养老的地方,挺好的,这么安排再好不过了。”
  巧莲很高兴,不光是为老丛,也是为了徐崇璟。
  徐家都是知恩图报的人,人品好,不管做多大的官儿,人品好才能走的长远。
  “快了,这一两年啊,牲口棚的人会陆续都离开的。
  这些人每一个都不简单,他们在大营公社没受什么委屈,会惦记着一份人情,往后就算是不报答,也绝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来害人。
  这就挺好的,最起码大营公社算是结了一份善缘,对吧?”
  “你们也得记住了,往后不管到哪里,能帮别人一把就尽量帮,结一份善缘总比结仇要好。
  当然,善良也是要有棱角的,对什么样的人可以帮,该怎么帮,这都需要你们仔细琢磨,别好心帮了人,却养出白眼狼来。
  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准则,有底线,不能一味的当老好人,那样就会吃亏。”
  估计是岁数大了,巧莲这唠叨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得了机会就跟儿子们唠叨一阵子。
  好在嘉晟嘉祥并不觉得烦,反而觉得老妈这些话很有用处,俩人都牢牢记住了老妈这些话。
  随着牲口棚那些人的离开,在集体户的那些下乡青年们,也开始人心浮动。
  不少人趁着春耕结束的机会,都请了假回城去,想要通过家里找找门路,尽快回城。
  蒋梦依也找了机会回去一趟,让她爸去找徐崇璟,看看能不能弄两个招工名额,让蒋梦依和柳慎宏回省城。
  虽然美琳之前跟蒋梦依说过了会有高考的事情,不过蒋梦依学习一般,再者扔下课本这么多年了,现在想捡起来真的不容易,还不如找找人招工回城快当些。
  以前大营公社好的时候,还不着急,可如今公社已经是一落千丈,这时候还不走,往后日子怕是更难了。
  汽车厂当然有名额,以前徐崇璟是想给美琳留着的。
  可美琳现在跟着嘉康发展的挺好,根本就不想回城,正好蒋梦依的父亲过来找,徐崇璟就把名额给了蒋梦依和柳慎宏夫妻。
  给他们开了介绍信,让蒋梦依回来办手续,回城。
  蒋梦依带着介绍信回来,直接去找了公社领导,结果公社这头却各种事情卡着,不想放人。
  没办法,蒋梦依和柳慎宏只好给人家送了些东西,这才勉强同意了,给回城手续上面盖了章。
  之后,蒋梦依和柳慎宏夫妻俩,领着三个孩子,收拾了东西,就这么动身返回省城,到汽车厂工作了。
  蒋梦依夫妻离开,给大营集体户那些人不小的刺激,好多人原本就是有这个念头,如今都纷纷想办法。
  托关系找人,就是想尽快回城。可不是所有人都有关系有门路,大部分的人,只能眼睁睁瞅着别人回城,他们还得继续在大营公社干活。
  当然,这么一闹腾,集体户那边人心浮动,多数人都不想好好干活,只想找关系回城。
  不光是大营公社,其他公社也多是如此,一时间各处都纷纷扬扬乱七八糟。
  尤其是那些已经跟当地人结婚有了孩子的,更是闹腾的厉害,这边想回城,那头死活不让,一天不知道多少人家为了这些事情打起来闹起来。
  到了九月份,另一条消息传来,让所有下乡的青年,全都为之沸腾。
  那就是废除了好多年的高考,今年要重新开始了。
  上级下令,七七年冬天恢复高考,只要身体健康,年龄在三十岁以下,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毕业,都可以参加高考。
  这消息一出来,不光是集体户的那些小青年儿们高兴欢呼,生产队里那些不甘心一辈子务农的年轻人,也有好多人都跃跃欲试。
  “妈,快看啊,真的有消息了,真的要恢复高考了呢。快看,咱省里的高考是定在十一月份了,还有俩月就要考试了。”
  嘉晟嘉祥拎着一份报纸就跑回家里,高兴的向老妈宣布这重要消息。
  巧莲其实在收音机里已经听说了,不过此时看到俩儿子如此激动,巧莲也很高兴。
  “嗯,我知道了,咱们终于等来这一天了。
  儿子,好好复习吧,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我希望你们两个,都能考出个好成绩来,不辜负这大半年你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