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这一上午没干别的,光照相就照了差不多一个胶卷,众人这才过了瘾。
  “行,等明天我就去县里一趟,找照相馆给咱洗出来。
  到时候咱挑好看的,再给咱加洗,一家留一套作纪念。”
  嘉和学过怎么安装和取胶卷,这些还真是难不倒他,于是小心翼翼的把胶卷收起来,等着去洗相片就可以了。
  忙活了一头午,孩子们早就没耐心了,这会儿一个个都穿戴好,一窝蜂跑出去撒野。
  今年冬天雪大,外头的雪下的挺厚,这下孩子们可开心了,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的,玩的那叫一个嗨皮。
  嘉晟嘉祥不放心,都跟着出去照顾小娃们,巧莲生怕这些孩子们玩的太野,忙不迭的叮嘱了几句。
  “老四老五,可千万别领他们去河边啊,现在河面还没封严实呢,小心点儿别掉冰窟窿里了。”
  这里是汤河的下游,虽然温泉的水到这里早就凉了,可是河面冰封的时间多少还是要晚一阵子,现在还没有封严实。
  巧莲担心孩子们冒冒失失的跑去玩,万一不小心掉河里可就坏了。
  “妈,你放心吧,我们就在附近玩,不去远处。”嘉晟嘉祥都二十了,这点儿事还能不晓得么?
  曲家照完相了,三宝四宝没啥事也要走,巧莲一看,赶忙挽留人家。
  “着啥急回家啊?嘉俊嘉和他们都回来了,在这多坐会儿,中午在这一起吃饭吧。”
  三宝四宝跟嘉俊嘉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如今也都各自成家了,只是没搬出去。
  赵家那边也扩建了房子,几个儿子都在跟前儿,挺好的。
  “不用了,婶子,我妈还等我们回去呢。
  今天元旦,难得休息放假,我们也回去好好歇着。”三宝笑呵呵的拒绝了巧莲的好意。
  赵家这几个孩子念书都一般,不算太好,又赶上了之前那时候,所以都没能出去上学上班,都是在家务农。
  好在兄弟几个都能干,身强力壮的干什么都能挣钱。
  今年公社的作坊不开了,他们就在火车站给人家抬大木头。
  冬季里林业采伐,都是用牛马爬犁拉到山下,运到火车站附近,然后雇当地人往火车上装木头。
  自打有了火车以后,仙人桥车站每年往外运大批的木材,三宝等人今年就是给人家抬木头挣钱。
  巧莲一看三宝哥俩不肯留下,赶紧翻出来两包点心,给他们拿着。
  “这是嘉和从首都捎回来的,原本我该亲自去你家一趟。
  可你看看家里这大大小小的也是忙,那就拜托你们哥俩,捎回去给赵嫂子和赵大哥吃吧。”
  三宝四宝有些不好意思,“哎呀,婶子,这哪行啊?嘉和从首都带回来的肯定很贵呢,婶子留着吃吧。
  我们这些年跟着婶子家里没少沾光儿,就是来给照几张相,摁那么一下的事儿,婶子不用这样儿。”
  “三宝,你拿着就是了,我带回来不少呢,就是打算分给亲戚朋友的。
  要不然我也得给赵大叔送过去,这样你俩就帮我带着回去给赵大叔,我就不跑这一趟了。”
  那边,嘉和也过来帮着劝说。
  三宝四宝一看这样,就接了那两盒点心,“那就谢谢曲婶子,谢谢嘉和了。
  成,那我们回家去了,曲婶子你们快忙吧。”
  三宝四宝看着那精致的点心盒子,很小心的拿了,就这么从曲家出来。
  一路回到自家去,把点心送到了父母面前。
  “爸、妈,这是嘉和从首都带回来的,让我们捎回来给爸妈吃。”三宝笑呵呵的说道。
  “哎呀,这么好看的盒子呢,里头的点心不知道多精致。”
  赵长生媳妇一看那点心盒子,高兴极了,忙敞开看一看。
  “哎呦,快看看,这里头都是什么?咋这么好看啊?你瞅瞅这一个个的,看着都下不去嘴,太好看了。”
  盒子里各种颜色式样的糕点,十分精致小巧,让人看着都舍不得吃。
  “孩子娘,这可是金贵东西,要不然留着过年走礼吧?”
  赵长生一看那些点心,忍不住缩了缩肩膀,太精致了,这玩意儿肯定不便宜,自家吃了可惜。
  赵长生媳妇瞪了他一眼。“走礼?往哪儿走礼用这么金贵的东西?往你那些死鬼兄弟那儿送啊?
  三宝,去,把咱家小辈儿的都喊来。
  这好吃的分给孩子们尝尝,还能解解馋呢,才不给那些狼心狗肺不是人的东西。”


第1023章 敞开了吃肉
  曲家众人照完了相,差不多也就快十二点了。
  冬天一般都是两顿饭,下午三点来钟吃,这会儿也该开始预备了。
  毕竟家里人多,要吃啥总得提前预备出来。
  “妈,咱今天是包饺子还是做菜啊?都做啥?您吩咐了,我们几个去做。”美琳笑着问巧莲。
  “今天咱不包饺子了,包饺子太麻烦,咱今天吃火锅咋样儿?
  这大冷天的,涮个热乎乎的锅子,吃起来还舒坦。
  想吃烤肉不?我再给你们弄个烤肉炉子,咱一边烤肉一边涮肉,暖暖和和热热闹闹的吃一回。”
  自打她买了火锅和烤肉炉子,就没吃几回。
  这玩意儿人少了不值当张罗的,平常日子又舍不得吃那么多肉,基本上也就过年能用一用。
  这十年日子不好,也不让养猪了,再者也怕外人说什么,所以过年基本上也不用,就在那闲着呢。
  这回孩子们都回来了,索性拿出来,大家伙一起动手,热热闹闹的吃一回。
  嘉康佳媛他们几个岁数大的,对火锅和烤肉还有些印象,佳莹都有些记不太起来了。
  至于美琳婉瑛她们更不用说,自打进了曲家门,还没吃过呢。
  当时一听,大家伙就高兴起来,忙问怎么弄怎么吃。
  “这玩意儿简单,先切一些肉搁材料腌上,等会儿烤肉吃就行,等会儿再切一些肉片儿,留着涮锅子。
  家里有白菜、酸菜、木耳、粉条、冻豆腐,这些都能涮锅子。
  正好嘉俊从凤城还带回来什么虾仁、紫菜、蚬子干儿之类的,留着熬火锅汤底挺好,很容易。”
  巧莲一看媳妇们个个跃跃欲试的模样,也笑了起来,于是指挥着闺女媳妇,进厨房忙活去了。
  切肉、腌肉、摘菜、洗菜,泡发木耳、蘑菇、粉条、海带。
  因为家里还有孩子,玉淑又和面擀了些面条,巧莲那头还特意给孩子们做了些肉丸鱼丸之类的吃食。
  反正婆媳几个一番忙活,把该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
  然后巧莲找出来火锅和烤肉的炉子,生了炭燃着。
  地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并排放着火锅和烤肉炉子,炕上放一张桌子,留着给孩子们吃饭用。
  到时候做熟了什么就往炕上匀,这样也免得孩子们被烫着。
  一切预备停当,也差不多两点了,于是喊了外头玩闹的孩子们回来,都休息一下缓缓。
  “都坐好休息一会儿啊,等下咱们要吃火锅还有烤肉呢,你们没吃过吧?
  告诉你们,可香了,来,都去把大衣脱了,洗洗手,上炕休息,不然不给他吃。”
  巧莲一边往炉子上放鸡翅,一边招呼孩子们。
  这些小家伙们那见过这样的阵仗?一个个都好奇极了。
  听见奶奶这么说,麻溜去脱了衣服洗手,然后规规矩矩都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坐了一圈儿。
  晴宝很有长姐的模样,把曈曈、蓉蓉、薇薇都扯到自己身边坐下。
  那边福宝暄宝也不错,将铭昭、铭晖、铭晗招呼到跟前儿来照看着。
  大人们在地上坐着,男人们在炕对面,女人们挨着炕,这样回头给孩子们送吃的比较方便,一扭头就行了。
  那圆形烤肉炉子不小,巧莲先烤了一些鸡翅。
  一般来说,孩子们都爱吃这玩意儿,大概每个孩子能分俩。
  等鸡翅烤好了端给孩子们,这边火锅才开始往里下肉和菜,巧莲那头开始烤肉。
  嘉晟嘉祥他们在家也不是光看书,时不时的进山去弄点儿野味。
  所以家里什么鹿肉、狍子肉的不缺,还有猪肉、鸡腿之类的,方才都切了腌好,挨样儿的放在炉子上慢慢烤,香气一会儿就飘的满屋子。
  “咱妈做吃的,可真是有一套。
  哎,媳妇,你说,就咱妈这手艺,就搁首都,找个地方弄个馆子,是不是得老多人了?”
  嘉和闻着烤肉的香气,馋的口水直流,别看他们是在首都,生活也算过得去,可也没机会这么敞开了吃肉。
  更何况这还有鹿肉狍子肉呢,这玩意儿不住在大山里,可是吃不着。
  婉瑛一听就笑了,“咋地?你还想鼓动咱妈去首都开馆子不成?
  别说现在不让,就算让,咱妈都多大岁数了?你忍心让咱妈再去操心受累的整个馆子?”
  开一家这样的馆子,肯定挣钱,可一来是目前不允许,二来是没有合适的人手。
  老妈岁数不小了,好好的工作都不要,还能受这个累么?
  他们就更不用说了,都有工作的人,难道还能工作不要了跑出来开馆子?
  “咱妈不行,咱们可以啊,这玩意儿只要把店里的人手培训好了,腌肉的秘方控制在咱手里,你怕啥?
  就是现在没听着有风声,这要是有动静儿啊,我还真打算整一家试试呢。”
  嘉和不以为然,他倒是觉得开个这样的馆子肯定可以,能挣钱。
  “得了,你可别胡闹啊,咱都有工作的人,扔了工作不划算。
  咱要是一边上班,一边还搞着副业,你就不怕别人知道了,上领导那儿告状去?”
  婉瑛白了嘉和一眼,觉得自家男人有的时候就像小孩。
  嘉和耸耸肩,他倒是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错。
  他的工作轻松,平常在单位就是写写文稿,团里有要求的时候,或者别处来求什么剧本或者歌词之类的时候,他会忙一些。
  他虽然还有不少创作梦想,可眼下这形势不太明朗,他也不敢动笔写。
  毕竟他住的那个地方,可没有老妈安全,万一文稿让别人发现,闹不好要惹麻烦。
  要是政策允许了,他还真想整个馆子,找几个适合的人管理,他自己不出面,到时候坐等红利就行了。
  当然,这事儿眼下肯定是没影儿,也就是想想而已。
  “来,媳妇,你也吃,难得吃一回这么香的肉呢,你多吃点儿,回家了就别控制饮食,胖一点儿也没啥。”
  嘉和一边说着,一边往婉瑛的碗里夹了不少肉片儿。
  “也不知道咱妈都用什么材料腌的肉,味道这么好,而且还特别嫩,真好吃。”
  婉瑛要演出,一般时候都特别注意身材,如今回到家里,有这么多好吃的,要说一点儿不馋那根本不可能。
  本想着吃点儿解解馋就行,多忙活忙活俩儿子,结果嘉和不停的给她夹肉,不知不觉中,婉瑛就吃了不少。
  “哎呀,这才刚回来呢,等着年后咱们回首都,我不得胖十斤啊?”婉瑛一边吃一边哀嚎。


第1024章 舒服得劲儿
  这年月能敞开了造一顿肉,那还真就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就连沈家,甚至于钟家,可能也做不到像他们这么吃法儿。
  沈星熠等人都觉得新鲜,一会儿夹片儿烤熟的肉,蘸着调料吃,一会儿再去火锅里涮点儿肉片或是菜或是干豆腐之类的尝尝。
  这下把他们给美的,直喊着这么吃得劲儿,舒服。
  沈星熠不喝酒,曲维扬也就没好意思张罗要喝,至于嘉康他们虽然有心,老妈老爸不发话,他们也没敢吱声儿。
  于是大家伙谁也没提喝酒的茬儿,就这么开开心心的涮着锅子吃着烤肉。
  孩子们就更别提了,他们就没这么吃过饭,一个个啃鸡翅鸡腿,啃的嘴上脸上手上全都是油。
  再沾上点儿调料,好家伙,一个个全都跟花猫差不多了。
  孩子们毫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肉肉特别好吃,今天吃的特别开心。
  巧莲约莫着孩子们吃的差不多了,于是在火锅里给孩子们下了面条。
  筋道爽滑的面条带着火锅汤的鲜美,拌上混着芝麻酱、红腐乳、韭花酱的调料,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娃们一个个吃的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就连几个小的,都吃的特别起劲儿。
  铭晗那小嘴儿可会了,咬住一根面条往里吸,那样子别提多可爱。
  当然,要忽略他脸上和胸前的酱汁,还有那双沾满了调料的小手才行。
  “幸亏你奶奶有先见之明啊,给你带上个小护襟儿。
  好歹罩着你的胸前,没把衣裳给造埋汰了,不然你说你这棉袄可咋洗?”
  玉淑看见儿子那一身,哭的心都有了,赶紧找个布巾,给儿子擦擦手。
  “暄宝啊,你倒是给你弟弟擦手擦嘴啊,妈离着远,哪有你在跟前儿方便?”
  玉淑忍不住说大儿子,可一看大儿子那脸,咳咳,也跟花猫一样,好歹就是身上没弄脏。
  “玉淑,你管他们做什么?难得开心,让他们随便吃就是了。
  大不了就是洗几身衣裳嘛,没啥,我给洗。”
  巧莲也看见孩子们的模样了,在她眼里,孩子们不管什么德行,都是可爱的。
  其实这些娃都算规矩了,这么好吃的烤肉,他们也没说是上去疯抢。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各自都吃自己那一份儿,吃完了就等着,不去抢别人的,这就很好。
  至于卫生嘛,小孩子吃东西,哪能指望他们干干净净?大人也不可能保证一点儿不脏呢,何况孩子?
  “对了,嘉和,首都是不是早就有洗衣机和冰箱卖啊?
  你们买没买?要是没买,回去就买一个算了。
  婉瑛成天工作挺忙的,弄个洗衣机,那俩皮孩子的衣裳扔里面洗,也省的她还得费劲手洗,方便些。
  冰箱也挺好的,吃不上的东西放里面,几天不会坏掉,尤其是夏天,买回来肉什么的,能多放几天。”
  说起给孩子洗衣服,巧莲忽然想起洗衣机和冰箱了。
  冰箱这东西其实很早就有了,民国末期一些达官贵人家里就有,都是从国外买来的。
  五六年,第一台国产雪花冰箱问世,不过产量很少,而且价格也非常高,一直没有普及。
  这几年估计大城市里能够看得见了,就是购买需要票,还有工业券,想买一台冰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洗衣机,巧莲记得好像七十年代末,也有洗衣机出现,但是具体什么时间,她不太清楚,所以就问嘉和。
  嘉和在首都嘛,别处没有,首都应该能有,要是首都没有,那别的地方就更没有了。
  “妈,冰箱洗衣机倒是都有,电视也有,但是一般人买不到,那些都是在友谊商店才能看见的东西。
  那可不光是有票和工业券就行,还得有侨汇券,拿东西除非家里有人在国外,往回汇钱才给。”
  嘉和苦笑,海外关系前几年还是要命的事情呢。
  这侨汇券可是非常难淘澄,估计也就是那些驻华的外国工作人员才有,一般人弄不到。
  “哦,我还以为有票有工业券就行呢,闹了半天还得要侨汇券啊。
  得了,那你们暂时就先别买了吧,等着过两年估计就能放开了,到时候再买。”
  过几年,别说是什么侨汇券了,连各类票也会退出市场,那时候商品就可以自由买卖,不用这么多约束了。
  “听听,咱妈多厉害啊,在家里呆着,就知道洗衣机和冰箱。”
  那边,佳媛和佳莹俩人一边吃东西,一边笑呵呵的议论着。
  “我从小就知道,咱妈比一般人知道的多,说起来,咱妈知道的东西,比咱们这些人都多呢,不服是不行啊。”
  “是啊,老妈最厉害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佳莹这辈子最崇拜的就是老妈。
  巧莲听见俩闺女的话,也不在意,只笑笑,“多读书多看报,多出去走走,该知道的就知道了。”
  这才哪到哪儿啊?她知道的多着呢,可惜不能告诉你们。
  肉好吃,可吃多了也会撑的慌,这一顿饭大家伙都没少吃,到后面也渐渐就吃不动了。
  于是一人捞了点儿面条拌着酱汁吃些,差不多就快吃撑了。
  “哎呀,今天这顿吃的真过瘾,好久没这么吃了。
  你们继续啊,我可不敢再吃了,岁数大了脾胃弱,可不敢跟你们比。”
  曲维扬吃了八分饱,不敢再继续吃,于是摆摆手,退了下来。
  巧莲也没吃太多,她大多时候都在忙着烤肉呢,这烤肉的油烟闻多了,也就不想吃了。
  于是吃了点儿面条,也就算那么回事儿。
  倒是嘉康他们这些年轻人,消化力好,又吃了一些,这才停下来。
  “舒服,过瘾,妈,今天这饭吃的真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觉得好,得空再来一顿,反正只要你们喜欢就行,你妈从来都不心疼吃的。”
  巧莲笑笑,只要孩子们高兴就行,吃的随便,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她不在乎这些。
  “一顿就行,挺好了,好吃的也不能总吃,总吃就不觉得香了。”那边,沈星熠笑道。
  “妈,您这手艺是真好,就像嘉和说的,这要是不开一家馆子还真是白瞎了。
  可惜现在不让,再说我们一个个都有工作,也没人能张罗这事儿,不然弄一家馆子,肯定特别挣钱。”
  沈星熠也很赞同嘉和的说法,岳母这手艺真不错,不开个馆子真可惜。


第1025章 教娃们练字
  团聚的日子是欢乐的,但也是短暂的。
  嘉康美琳、佳媛沈星熠,他们都还有工作,只请了几天假。
  所以元旦过完之后,二号去大营看望了老太太,又在那边热闹一天。
  一月三号一大早,都收拾了东西准备要离开。
  佳媛嘉康要走,巧莲夫妻自然舍不得,可也不能为了这个,就让儿女们耽误了工作啊。
  好在嘉康佳媛他们回去,福宝晴宝都留在了曲家。
  就连蓉蓉、薇薇,也喊着不想跟爸爸妈妈走,非得留下陪姥姥,把巧莲高兴,搂着俩外孙女这个亲啊。
  “妈,福宝喜宝他们难得回来一趟,我们临来之前就跟爸妈说好了,今年让孩子们在这边过年。
  当然了,要是他们住在这边不习惯,非得回去,您随时给我们发电报,我们过来接。
  要是他们能安心住下来,就等年后初三四,我和星熠再来接他们回去。”
  佳媛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临出门之前,跟巧莲说道。
  今年闰了一个四月,所以过年比较晚,二月十七号才是除夕呢。
  所以正月十一就是二月二十八号了,年后接了孩子们回去,不用几天就得开学上课。
  反正孩子们都小,福宝也不过是才上二年级而已,假期里没有多少作业,所以佳媛很放心让他们在家里住下。
  “好,好,你放心吧,孩子在我这儿肯定没问题,咱家孩子多,他们一起玩儿不会想家的。
  要是他们真的住不下,我肯定给你们发电报。”
  巧莲哪会让孩子们走啊?家里那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一群孩子成天疯闹哪会无聊?
  巧莲只担心年后快开学的时候,这些娃不肯回家。
  “孩子的功课也不用担心,我会适当注意的,这个你们放心就是了。”
  二年级的小学生而已,那点儿功课巧莲还不至于辅导不了。
  再说了,家里还有嘉晟嘉祥呢,他们都行,没问题。
  关于这一点,佳媛还真是不担心,老妈能教出他们这么多孩子,还怕摆弄不了福宝喜宝那两个小屁孩儿?
  那头,嘉康美琳也打算要走,他们倒是没啥可嘱咐的,到时候他们回来过年就是了。
  只是叮嘱了晴宝和昕宝要听话,要多帮着奶奶照顾弟弟妹妹们。
  “妈妈,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乖乖听话,不惹奶奶生气。”
  晴宝这小丫头,长了一张巧嘴儿,什么都说的可好听了。
  该说的都说了,纵然再不舍,该走也得走。
  佳媛星熠是上午十点来钟的车,嘉康美琳是下午两点来钟的车。
  巧莲给他们都准备了不少吃的东西,满满几打包,于是嘉和嘉俊兄弟上午去送佳媛沈星熠,下午又去送嘉康美琳。
  佳媛嘉康他们都走了,曲维扬自然也不能还在家里休假,于是也骑着车子回县里去上班。
  家里还有嘉俊玉淑、嘉和婉瑛、佳莹他们陪着,巧莲自然不觉得孤单。
  白天四个儿子结伴进山,打猎、捡柴禾,反正有事情可以做。
  嘉俊这些年本事越发长进,枪法更好了,进山几乎不走空,每次都有收获。
  巧莲领着媳妇闺女在家,倒是也不闲着,收拾家里外头,拆洗被褥等等,反正提前就进入了预备过年的模式。
  没办法,家里孩子多,事情也多,就得提前干活,免得到年根儿了忙不过来。
  这一群娃聚在一起,大的小的都有,也不能让他们全都疯玩不学习。
  所以巧莲就在西屋里间挂上黑板,给孩子们准备了课桌和书本纸笔,教几个大的写字。
  主要是巧莲看见了福宝和暄宝的作业本,那个字写的都有点儿难看,这才动了教孩子们写字的念头。
  巧莲那可是写了一手好字,她最看不惯写字难看的人了。
  孩子们这时候是练字最好的时期,从小打好基础了,长大不用费力就能写出一笔好字来。
  巧莲在东岗住的那三个月,每天都辅导晴宝作业,教晴宝写字,晴宝的字就写的特别好。
  估计是沈家四口都忙,邱敏华一直喊着要退休都没退成,蓉蓉薇薇满一周岁之后,邱敏华就回医院上班了,到现在也没退休。
  家里大人忙,没人注意孩子写字,福宝那字就写的跟蜘蛛腿差不多。
  喜宝明年也要上小学了,在学前班学着写字,那字也不怎么好看。
  至于暄宝不用说,玉淑要照顾曈曈和铭晗,没多少时间顾及暄宝的作业,那个字写的也是不咋地,就跟鸡爪子扒的差不多。
  巧莲看见孙子、外孙那字,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了,于是重点照顾这三个,一笔一划手把手的教他们写字练字。
  晴宝的字多少有点儿模样了,不用手把手教,只要在旁边听了,用心写就行。
  至于昕宝,他还小,巧莲也教,但是并不做太多要求,只要昕宝能耐下性子来写,做到横平竖直就可以了。
  好在孩子们都懂事,福宝喜宝暄宝也都明白,姥姥、奶奶这是为他们好,一个个都挺认真。
  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练习,几天之后,字就有了改观,最起码怎么运笔都明白了,再过几天,越来越好。
  巧莲看见孩子们的进步很高兴,适当的也给予奖励。
  比如谁写的好,就给好吃的,这么一来,孩子们也没把写字练字当什么难事儿,一个个都可有劲头学习了。
  “妈,还是你厉害,哎呀,我这一天天忙着,也没多少时间注意暄宝的作业。
  再说我写字普通,嘉俊那字就别提了,不比儿子的好到哪里去,说实话我俩还真是教不了孩子练字。
  我看暄宝跟着您练了这些天,真是很有长进,那字写的规规矩矩,干净多了。”
  玉淑特别佩服老妈,摆弄孩子可真是有一套,不管大的小的,对特别听话。
  “你们忙,哪有我这些时间跟孩子们玩儿啊?
  这也是你们都在家,家里的事情不用我管,我就负责孩子们,当然他们听我的。
  行啊,这一个来月我给带一带领上路,等着回去的时候给他们带几本字帖,照着慢慢练,往后那字也差不了。
  唉,当初我忙,没时间管你们,现在就只能帮着你们带一带孩子,让孩子们都能写一笔好字。”
  巧莲叹气,当初她太忙了,也没顾得上儿女们,所以几个孩子除了嘉和,其他的字都一般。


第1026章 婆媳融洽
  有玉淑婉瑛佳莹在家,这些收拾家务洗衣做饭的活,都不用巧莲伸手,她只要管着孩子们就行了。
  上午领着几个大的练两个钟头字,巧莲不教孩子们其他课程,什么算数之类都不管,只管孩子们练字。
  主要是怕跟学校里老师讲的不一样,孩子弄混了不好。
  再说一二年级学的课程不难,这些小屁孩一个个都聪明着呢,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根本没问题。
  巧莲可不希望孩子们提前学了,到上课的时候不听课溜号,还是让他们回学校学去吧,这个她不管。
  两个小时的字,到后头就是谁先写完谁可以获得奖励,还可以出去玩。
  这些皮孩子们为了好吃的好玩的,一个个都瞪起眼珠子写字。
  巧莲看着,不许他们糊弄,必须一笔一划的认真写了,任务完成之后,才让他们休息出去撒野。
  大的完事,再哄着小的们学两首儿歌,背一背古诗,基本上就到中午了。
  冬天多数都是吃两顿饭,不过曲维扬还上班,回来的晚,所以中午孩子们多少要吃点儿,不然他们扛不住饿。
  至于大人,反正家里有煎饼有其他零食,谁饿了就啃点儿,下午一起吃饭。
  中午煮点儿面条或者小馄饨,哄着孩子们吃饭,吃完之后再玩一会儿,几个小的就困了。
  于是把他们都弄到东屋炕上,随便讲两个故事哄着睡午觉。
  孩子们睡着,巧莲则是到西屋去,找出来布料,给孩子们预备过年的新衣裳。
  往年不在家过年也就罢了,她管不了那么多。
  今年既然都在家过年,就一定要给孩子们都做套新衣裳,也算她这个奶奶、姥姥的一点儿心意。
  “妈,你做的衣裳样子就是好看,比首都那些裁缝做的都好呢。
  你说我们几个也都是您教出来的,咋就学不会您这手艺呢?”
  婉瑛玉淑看着婆婆给孩子们做出来的衣服,喜欢的不得了,同时也羡慕的不行。
  婆婆好像什么都特别拿手,同样的布料让婆婆做出来,就比裁缝铺里做的好看,穿在身上特别合身还精神,真是不服不行。
  “这有啥,就是多琢磨呗,你们喜欢,等着我给你们扒几套衣裳样子,等你们自己做衣裳的时候,照着样子裁了做就是。”巧莲笑笑。
  她的手艺跟别人没啥不一样,关键是年月不同观念不同。
  这年月的一般人有几件衣裳?做一件衣裳恨不得穿好几年。
  春夏单穿,到了秋冬套毛衣棉袄穿,那衣裳就得肥大一些,不然套不上棉袄啊。
  这衣裳一肥了,能好看么?
  巧莲手里不缺布料,做衣裳都是按照季节来,比较合身,光是这一点,就能显出不同来。
  再加上她特别注意整体搭配,款式上也多少有些变动,小细节处理的好,这衣裳自然就好看。
  玉淑婉瑛都会踩缝纫机,也会用锁边机,所以巧莲基本上负责裁剪,婉瑛锁边,玉淑缝,然后佳莹负责把做好的衣裳熨烫。
  娘几个合作,那做衣裳还不快么?趁着孩子们睡觉的工夫,就能做出好几件来。
  “这要是政策好了,咱娘几个是不是能开个裁缝铺啊?瞅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