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个小娃一看车走了,当即也傻眼了,哭了几声之后,发现奶奶手里竟然拿着好吃的糖糖。
于是三个娃一抽一抽的停止了哭泣,伸手一人拿了一块糖,小脸上还带着泪痕呢,就扒开糖纸,把糖放到嘴里去了。
“果然是小娃娃,有点儿好吃的就能哄住了。”
巧莲总算松口气,她还真怕这三个娃不依不饶的一个劲儿哭呢。
“快,把孩子领院里去吧,时候不早,我得回去上班了。”
这么一耽误,饭也没吃多少,这会儿也没了吃饭的心情,正好时间不早,巧莲转身就要回去上班。
“哎,陈院长,这位钟老,到底是什么身份啊?”
巧莲刚要走呢,那边看热闹的有人没忍住,张口问道。
巧莲回头看了看这些一脸好奇的人,当即就笑了。
“反正是省里的大人物,说的算的人,具体什么职务就别问了。”她才不跟这些人说呢,让他们猜去吧。
第962章 可爱小曈曈
曲家那个老钟头是个大人物,省里派了五辆车来接的消息,不用半天,就传遍了大营公社。
不少人都向嘉康美琳他们打听,都想知道这个老钟头到底是什么身份。
可嘉康美琳啥都不说,别人怎么打听就是一句不知道,可把这些人急坏了。
巧莲这一下午在医院,也有那好信儿的人过来探问,都让巧莲给撵走了。
“不管是什么身份,跟你们都没啥关系。
这大忙季节的不好好种地忙活地里的庄稼,跑我这里来打听什么?”巧莲没给那些人好脸。
那些好奇的人,在巧莲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少不得气呼呼的走了。
一边走,有人还一边嘀咕。“有什么了不起啊?就这点儿事情还藏着掖着的?
咋地?怕我们跟你沾了光是咋地?你们家有什么好牛的?至于这么看不起人么?”
“你可别这么说啊,曲家本来就挺牛,现在更牛。
那个钟老,省里能派那么多人来接,身份肯定不一般。
曲家养了人家三四年,吃穿用度都管着,还给钟老治好了病,往后人家能不多照顾照顾曲家么?
要我说啊,往后还真是不能得罪曲家了,人家往后肯定是飞黄腾达,可不是咱能得罪起的。”
旁边有人赶忙劝,拽着人就赶紧走了。
不管这些人说什么,巧莲只一心忙手里的工作,下午不算太忙,所以准时下了班。
然后巧莲去美琳那里接了暄宝,祖孙两个回到了石嘴子。
刚一进门呢,就见到玉淑抱着小曈曈在院子里溜达。
五月初的天气挺不错,这会儿阳光没那么刺眼。
小曈曈穿着薄棉袄,还包着小毯子,也不怕冻着。
玉淑抱着曈曈就在院子里溜达着玩,把小家伙乐的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呦,我们家曈曈出来溜溜儿了?来来,奶奶抱,让你妈歇会儿。”
小曈曈已经六个多月快七个月了,小娃长得很胖,小脸肉嘟嘟的特别稀罕人。
一见到奶奶伸手要抱她,竟然真的伸出小胳膊,身子也往巧莲那边使劲儿,那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奶奶抱。
小孙女这可爱的模样,惹得巧莲直笑,赶紧把孙女接过来抱在怀里,然后亲了亲小家伙的脸蛋。
“果然是我的好孙女,这么喜欢奶奶啊,来,奶奶抱着你在咱家院子溜达溜达。”
孙子孙女再多,也稀罕不够,巧莲抱着小孙女就在院子里转悠,可开心了。
那边,玉淑把暄宝从三轮车上抱下来,“妈,我听说钟爷爷回城了?”
这一下午,岂止是巧莲没得清闲啊?
就连玉淑在家里,也被一些人搅扰的不得安宁,要不然玉淑哪会抱着孩子在外头溜达?
小曈曈原本睡觉呢,愣是让几个婆子给吵醒了,一个劲儿的哭闹。
玉淑没办法了,才给闺女穿戴严实,抱着出来溜达。
“你在家都知道了?咋地,有人来咱家跟你打听了?
这些人可真是,一个个瞎打听什么啊?
就算知道你钟爷爷什么身份,他们还能去攀亲戚不成?可真是够无语的了。”
巧莲一听这话,立即就明白了,肯定是下午也有人来曲家打听了。
不由得有些生气,那些个三姑六婆闲着没事儿,就爱打听别人家那点儿事儿,咋就不知道把自家的日子过好呢?
“嗯,来了几个人,叽叽喳喳的把曈曈都吵醒了,后来我不乐意沉下脸来,把他们都给撵走了。”
那些婆子们分明是欺负玉淑年岁小面嫩,不好意思跟那些岁数大的婆子说难听的话。
所以在曲家磨磨唧唧的不肯走,非得打听钟家什么身份不可,后来气的玉淑变了脸,直接把那些人都给撵出去了。
“唉,咱家这又出风头了,估计不少人背后都琢磨呢。”
嘉康的丈人是省城汽车厂的厂长,就已经让不少人羡慕了,如今又得知曲家那个表叔不是一般人,可能是省里的大人物。
那些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连县长都没见过的人,当然是对曲家各种羡慕嫉妒,保不齐背地里都议论什么呢。
“算了,别管那些人,要是我不在家他们还来磨叽,你就直接往外撵。
别人爱说咱家什么坏话就说去,不怕他们瞎编排。”
巧莲就是这个性格,从来不怕别人说什么。
她又不能堵着别人的嘴不让人家说,那就只能随便了呗。
反正别人说说,曲家也不能掉块肉,他们夫妻立身正,不怕别人诋毁。
如今风向已然往好的方向发展,再过三年,这种压抑的日子就彻底结束了,往后更是不用担心。
别人爱说啥就说去吧,他们夫妻把自家的日子过好了就行,别人再眼气也没用。
“嗯,妈,我知道了。”玉淑笑笑,领着暄宝进屋去做饭。
巧莲抱着曈曈在外面转悠两圈,这娃估计是饿了要吃奶,就在那儿吭唧。
于是巧莲抱着曈曈进屋,把曈曈交给玉淑去喂奶,自己则是洗菜做饭。
这边刚忙活一会儿,三胞胎骑着车子回来了。
如今也没有高考,学校课业不重,更没有什么晚自习了,所以孩子们放学都早。
嘉晟嘉祥一放学回家,立即把书包往屋里一扔,背着背筐就进山了。
他们得趁着天色还算亮堂,薅点儿野菜回来,家里人都忙,也就指着他俩了。
至于佳莹,当然是帮着巧莲做饭去。
三胞胎回家没多久,曲维扬骑着车子拎了些排骨和肉和回来了。
“媳妇,今天副食品店里的肉不错,我割了一小块儿,还买了不少排骨。
明天你把排骨带去给美琳,让她炖了给六叔六婶还有孩子们吃。”
曲维扬还不知道钟翰轩回城的事情,他这还惦记着弄了好吃的给钟翰轩呢。
“维扬,六叔六婶回城了,今天省里派了好几辆车来接的。”
巧莲伸手接过了那些肉和排骨,叹口气说道。
曲维扬愣住了,“六叔他们回城了?这么快?我还以为,最少也得明年呢。
好啊,这是好事儿,省里能派人来接,就证明上面十分重视六叔,六叔这是老将又要出马了啊。
行,六叔要是真出山,咱省里的形势估计很快就能稳定下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心安稳,好事情。”
曲维扬反应很快,立即猜到了钟翰轩回城背后的意思。
“嗯,的确是这么回事,本来六叔还不想回去呢,是韩大哥劝着,才说动了的。”巧莲笑着把当时的情形说给了曲维扬听。
第963章 三胞胎毕业
钟翰轩回省城之后大概半个月,巧莲接到了冯翠英给她写的信,信里详细说了他们夫妻回到省城的事情。
原本钟家的宅子还回来了,这几年的工资、退休金也都全数补发。
损失的东西能找的找回来,找不回来的全都照价补偿。
钟翰轩回去之后就恢复了工作,如今是省里的一把手,主持各项工作。
鉴于钟翰轩夫妻年纪都大了,又无儿无女没人照顾,省里商议决定,给钟家配司机、勤务员、保姆各一名,另外还安排了两位家庭医生。
确保钟翰轩生活和身体健康,让老两口不用为了日常琐事烦心,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冯翠英在信里还说,他们回到省城没几天,就见到了佳媛和福宝喜宝。
两个孩子都长的很好,虽然分开了小半年,可是见到钟翰轩夫妻依旧那么亲近,冯翠英还留俩娃在钟家住了几天呢。
最重要的一点,冯翠英在信里提起了佳媛怀孕的事情,说佳媛的肚子很大,比一般女人怀孕六个月的肚子要大好多。
冯翠英怀疑佳媛怀的是双胞胎,毕竟有巧莲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万一佳媛也遗传了巧莲这个特殊体质呢?
巧莲看着前半截儿信还挺高兴的,等看到后面,这颗心可就提到嗓子眼儿了。
闺女怀孕肚子比正常大很多,真的有可能是双胞胎。
巧莲怀过双胎,知道怀孕的辛苦和危险,这下可就放不下心了。
于是赶紧给佳媛写信,告诉佳媛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又给佳媛寄去了不少营养品。
怀双胞胎跟辛苦的,容易营养不足。
为了佳媛也为了孩子们好,营养必须充足,光是食物肯定不够了,需要单独补充。
东西和信寄出去之后,巧莲还不放心,又往省城打了电话。
特意嘱咐了沈星熠,一定要好好照看佳媛,等着过一阵子,巧莲会提前去省城照看佳媛。
沈星熠知道丈母娘这是担心闺女,其实他也悬着心啊。
自从医院里医生检查,说是佳媛很可能怀了双胞胎的时候,沈星熠这颗心一直就悬着。
原本他就不赞成佳媛再生了,是佳媛非得要闺女,这回很可能是双胞胎。
沈星熠一想生双胞胎那么危险,就头皮发麻,他是真的吓怕了。
所以丈母娘说是要提前过去,沈星熠一个字都没反对。
丈母娘的本事他很清楚,佳媛生孩子要是丈母娘也能在跟前儿,他多少还安心一些。
当然了,沈星熠也少不得向巧莲保证,一定会照顾好佳媛,绝对不让佳媛出任何差错。
听了沈星熠再三保证,巧莲多少放心一些。
毕竟沈家都是学医的,佳媛就算有点儿不舒服,想来也不怕。
时间就在巧莲提心吊胆中一天一天过去,转眼间到了六月末,三胞胎总算考完试,高中毕业了。
跟三胞胎一起的同学,都被学校分派到各地插队。
只有三胞胎,因为曲维扬提前打过招呼,说是让三个孩子回乡务农去,所以没有安排他们插队。
不过学校说了,让曲家尽快把三胞胎的户口,都迁到大营公社去,不能继续留在县城了。
曲维扬当然是赶紧答应,眼下也别计较什么城市户口农村户口了,别让孩子插队才是要紧的。
因为之前整风的缘故,曲维扬也不好明目张胆的给孩子们安排工作了。
夫妻俩意见一致,先让孩子们在生产队干一段时间农活,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就这样,嘉晟嘉祥直接下田干活挣工分去了。
巧莲心疼闺女,舍不得闺女晒黑了,索性就哄着佳莹,让她在家帮着玉淑哄孩子。
玉淑的产假也快要到期了,原本说是嘉俊那边安顿妥当了,就打报告把玉淑母子都接过去。
可这些天玉淑写了好几封信过去催,都没有回信,估计嘉俊这是又去出任务了。
没办法,就只好耐心的等着,等嘉俊那边的消息。
“陈院长,这是邮递员刚送来的两封信。”小护士把信放在巧莲桌子上,然后转身出去。
巧莲拿起两封信一看,还真巧啊,嘉俊嘉和一起汪家写信呢,于是先拆开嘉俊的。
嘉俊信里写着,他前阵子出任务了,又立了功,这一回提了正职。
上级领导决定,让他去首都指挥学校学习进修,大概要两年的时间。
“得,玉淑又不用去凤城了。”巧莲看了信,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愁的慌。
高兴的是儿子在组织上表现很好,竟然能得到去指挥学校学习进修的机会。
这两年学习结束,嘉俊肯定还会再升级别,前途一片光明。
可愁的是,嘉俊这一去学习,玉淑就不能去凤城了。
这两年里,玉淑和嘉俊就得过两地分居的生活,直到嘉俊进修回去之后,定下来留在哪里,然后玉淑才能跟过去。
唉,没办法,谁让嘉俊这个身份不一样呢,那也就只能苦了玉淑,还能怎么办?
嘉俊的信看完,又把嘉和的信打开,一看嘉和写来的信,巧莲可就高兴起来。
于是赶紧抓起电话来,给曲维扬打电话。
“维扬,佳莹他们的户口你是不是还没迁回来呢?
你要是迁户口,先把老四老五的迁了落在大营就行,佳莹的暂时先别迁啊。
嘉和来信了,说是婉瑛也有了,刚检查出来。
婉瑛这反应也不小,嘉和的意思,想让佳莹去首都,帮忙照顾照顾婉瑛。”
“嗯,最主要的是婉瑛想带一带佳莹,把她安排到歌舞团去。”
巧莲最愁的就是老闺女这工作,她舍不得让闺女下田务农。
可暂时他们两口子真没啥办法给佳莹安排工作,没想到婉瑛那边早就琢磨了。
估计已经跟团里领导说的差不多,只等佳莹过去,领导看看佳莹的条件,合适就留下来。
曲维扬在电话那头一听说三儿媳妇有了,老闺女的工作有着落,也是非常高兴,当即表示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佳莹迁户口的事情他尽量先拖一拖,等到佳莹去了首都,那边真的落实了工作再说。
巧莲又把嘉俊要去首都进修读书的事情告诉了曲维扬,可把曲维扬给高兴坏了。
他儿子前程似锦,快要超过他当年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曲维扬那个骄傲劲儿就别提了,挂了电话,逢人就说。
第964章 佳莹要出门
晚间吃完饭,巧莲把两封信的内容说给了孩子们听。
“玉淑,看起来你还得在家住两年,等着嘉俊进修结束了,你才能搬去跟他一块儿。”
巧莲有些无奈,这计划没有变化快,谁也没招儿。
玉淑一听就笑了,“妈,我嫁给嘉俊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也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情况。
如今政策算是不错了,还可以申请调过去。
这要是搁以前,还不就是在家等着他一年回来探亲一次么?
没事儿,妈,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不怕。
再说了,家里还有爸妈和弟妹们呢,我又不是一个人过,怕什么?”玉淑倒是满豁达。
说起来如今已经很好了,虽然乱点儿,但是没有什么大型的战争,不过是分居两年也不算什么。
再说嘉俊寒暑假的时候总能回来一趟,也不是两年音信全无。
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她在家抚养孩子孝顺父母,这是应该的。
见玉淑这般开通豁达,巧莲也放心不少。
人生就是这样,处处都充满了选择,想要一个好前程,就得舍去陪伴家人的时间。
想要多陪陪家人,那就得舍去锦绣前程。
当初曲维扬选择了离开组织回家,陪伴家人,那也是巧莲一辈子的遗憾。
哪怕如今曲家的日子过得再好,每次想起当初曲维扬复员转业,巧莲都会心疼。
假如曲维扬没有回家来,如今怕是不比何绍增级别低了吧?
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生也不可能倒回去重新来过。
他们只能把握住眼前的时光,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
也正是当初那一份遗憾,所以曲维扬夫妻都不希望嘉俊还走曲维扬的路子。
他们都希望嘉俊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走下去。
“玉淑,你是个好媳妇,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嘉俊有你这样的好媳妇,是他的福气。”巧莲抓着玉淑的手,很是欣慰的笑道。
“妈,瞧您说的,我这算什么啊?咱家这么多人帮着我呢,我在家多享福啊。
妈当年又得照顾好几个孩子,还得种地干活,那才是辛苦呢,我可比不上妈能干。”
说起来,玉淑最佩服的还是婆婆,那才是能干又伟大的女人呢。
当然,她娘也很伟大,一个人拉扯孩子那么多年。
“就你会说话,成天把你妈哄的五迷三道。”巧莲听了玉淑的话,那个美啊,直笑的合不拢嘴。
说完了嘉俊的事,接下来就是佳莹。
“那个,你三嫂怀孕了,反应有点儿重,我这边过一阵子要去照看你大姐,实在是腾不出工夫去首都了。
佳莹啊,既然你三嫂点名说是让你去照顾她一段时间,那你就去首都一趟吧。
出去见识见识也好,比你在家务农强,是吧?”
巧莲没说婉瑛要给佳莹安排工作的事儿,这事不到真正定局,不能跟佳莹说。
毕竟这丫头岁数不大沉不住气,要是跟她说了,她高高兴兴去首都,结果工作又没成,那丫头还不得失望啊?
万一这丫头犯了小心眼儿,非得认为是婉瑛拿找工作的事情诓她,就为了让她去伺候婉瑛,那姑嫂俩人怎么相处?
工作的事情暂时只有曲维扬和巧莲两口子知道,等着佳莹到了那边,婉瑛真的帮着把工作落实了,佳莹会觉得嫂子疼她。
佳莹会从心里感激婉瑛,到时候还不得尽心尽力的照顾婉瑛么?
虽说自家闺女的品性应该不至于往歪了想,可有些事情还是要有所防范,都是一家人,最好别闹僵了。
这十六七的孩子都二着呢,别看平时说话好像挺懂道理的,可就架不住有心人挑唆,别人给个棒槌就当针。
为了家庭和睦,为了姑嫂搞好关系,曲维扬和巧莲意见一致,就是先瞒着佳莹。
到那边要是工作落实了,就当是个意外的惊喜。
要是工作没落实,佳莹之前不知道没有期待,也就不会太失望。
等着婉瑛生了孩子,佳莹在那伺候到孩子五六个月大一些了再回来,姑嫂之间也不会有什么矛盾。
“你三嫂怀孕了,反应有点儿重,你到了那边一定得勤快点儿。
多帮着你三嫂干活,家里的事情帮着多操心,让你三嫂好好养着。懂么?”巧莲多嘱咐了几句。
佳莹一听说可以去首都,高兴的都快蹿到天上去了,巧莲提什么要求,她一律点头答应。
“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三嫂的。
你闺女又不是懒丫头,在家里不也是我干活么?我三嫂总算有娃了,我当然得好好照顾三嫂。”
家里几个嫂子,玉淑是从小跟佳莹一起,感情深厚,这婉瑛跟佳莹相处的也特别好。
以前婉瑛在抚松上班,每次来曲家,都会给佳莹买好吃的,买衣服鞋子,姑嫂相处极好。
婉瑛怀孕了,佳莹也替嫂子高兴呢,当然会用心照料。
巧莲看见闺女这么高兴的模样,忍不住摇头。
“瞅瞅,十六七的大姑娘了,一有点儿事情就稳不住,都快蹦到天上了。
出门可不许这样啊,这要是让人看见了,觉得你没长大呢。”
老闺女,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就疼,不像佳媛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
哪怕是再懂事,终归还是不一样,这丫头性子天真活泼,比不得佳媛那么稳重。
“你自己出门我们都不放心,我明天跟你大哥大嫂商议一下,让你大哥送你一起去首都吧。
你二哥可能得下个月才去报道呢,你们赶不到一起走。”
十几岁的小姑娘从没出过远门,巧莲哪能放心让她自己去首都?
关键是巧莲接下来要请长假,实在是挤不出时间送闺女了,曲维扬那边也不行,腾不出工夫。
算来算去,也就嘉康还行,地里活都差不多了,请几天假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要是你大哥没时间,那就得你爸。
反正赶早不赶晚,尽量早点儿出发,你今晚上就收拾东西吧,定好了明晚上就坐车走。”
不知道婉瑛什么情况,巧莲挺着急,于是催着闺女去收拾行李。
她这边也赶紧划拉了不少孕妇吃的营养品,装了一大包,又挨样儿写了怎么吃怎么用,还有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
婉瑛这是第一胎,又在那么远,身边没个长辈照看,巧莲能做的也就这么多。
第965章 抵达首都
公社里近期活不是太多,嘉康倒是能腾出时间来。
于是请了假,七月十三号这天下午,跟佳莹两个坐火车前往首都。
这年月通化还没有直达首都的火车,半路上还要倒车,兄妹俩折腾了三天多,总算到了地方。
嘉和那边已经接到了家里的电报,知道大哥跟小妹回来,于是算计着时间在车站等着,果然接到了嘉康兄妹两个。
“大哥,小妹,真不好意思,折腾你们两个过来,这一路肯定晃悠的难受。
走,咱赶紧回家去。”嘉和见着大哥和小妹,高兴极了,赶忙上前来,接过佳莹手中的行李。
“哎呀,写信的时候忘了说,你啥都不用拿来。
行李被褥这边都有,衣裳更不用说,你三嫂那些衣裳你随便穿就是了。
她这怀了娃,那些衣裳肯定都不能穿了,你俩身材差不多,穿你三嫂的衣裳就行。”
嘉和一看妹妹拿了那么多衣裳行李,拍了下脑门儿,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佳莹一听三哥这话就笑了,“我也是这么说啊,可咱妈不让。
咱妈说了,我三嫂是歌舞团的演员,生了孩子就得慢慢恢复身材,她那些衣服往后还能穿。”
这话的确是巧莲说的,其实巧莲主要是嘱咐佳莹,告诉她怎么照顾婉瑛。
婉瑛跟别人不一样,她是要登台演出的,身材最重要。
所以照顾婉瑛就需要注意,不能一味的养胎长肉,而是要合理搭配饮食。
尽量做一些适合的运动,争取控制住身材,不要胖太多。
“咱妈就是想的多,我们的衣裳都是团里给发,你三嫂自己一年也做好几套呢,穿不过来。”
嘉和一听就笑了,他家老妈啊,向来是偏着媳妇,估计这是不放心佳莹,所以才特意嘱咐的。
其实没必要,一家人哪用得着那么见外啊?
“大哥,家里头咋样儿?咱爸咱妈还好么?小侄儿小侄女呢?
离着远我们也不能常回去,你家和二哥家的娃,都挺大了吧?
带照片儿了没有?带了等会儿记得给我看看。”嘉和去年忙,没能回家,一直惦记着家里呢。
“家里挺好的,咱爸咱妈身体也都挺好,咱姥娘也行,身子骨可硬朗呢。
几个小的都不错,暄宝现在在我家跟晴宝他们玩儿,曈曈快十个月了。
小丫头长的可胖乎了,白白胖胖的特别稀罕人。
哦,对了,你二哥好像过一阵子也要来首都,他要到指挥学校学习进修,两年呢。
到时候你们几个就在一块儿了。”嘉康想起嘉俊的事儿,随口说道。
嘉和一听二哥会来,高兴极了。
他跟嘉俊是双胞胎,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最深,这几年都长大了,各奔前程,已经很久没能见面,实在是想的慌。
“那可太好了,我还真是想二哥呢。
唉,婉瑛这一怀孕,今年过年我们又不能回去了。
等着吧,等着婉瑛生了孩子,到时候找个适合的时候,我们回家去,咱一家子好好聚一聚。”
兄弟们都成家了,各有各的前程,不像以前那样能成天在一起了,有时候想想也挺难过的。
“大哥,如今我跟二哥都离开了家,出来这么远,也顾不上家里。
辛苦大哥大嫂了,咱爸咱妈还得你们多照顾。”
嘉和觉得心里不太得劲儿,作为儿子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跑出这么远来,他这个儿子当的不合格。
嘉康腾出右手,捶了嘉和肩膀一下。
“你小子胡说什么呢?咱们是兄弟,哪还用分这些?
你们在外面有出息,这是好事儿,咱爸咱妈不知道多高兴呢,我跟你大嫂也觉得脸上有光彩啊。
多好?你俩一个在首都一个在凤城,都这么好的工作。
你回家打听打听,街坊邻居的,谁不羡慕咱爸咱妈啊?”
“行了,这些都不用说,一家人不说那些客气话。
走吧,咱这该坐那趟车?首都这么大,总不能走着去你家啊。”
嘉康虽然来过一趟首都,可这边公交车太多,他哪能记得住坐哪一趟啊?
“来,来,跟我过来,咱就坐这一趟车就行,正好到我们团家属楼。”
嘉和领着嘉康佳莹到站点儿,正好来的这趟车就能到他们那儿。
于是三个人拎着大包小裹的就这么上了车,直奔歌舞团所在。
车大概走了五六站,前面到了地方,于是三个人下车,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歌舞团的家属楼。
这年月的家属楼一般都是筒子楼,有着长长的走廊,公共的厕所和洗漱间。
每家每户的住房面积都不大,多数就是十几二十平,厨房一般就设在走廊里。
说实话,住惯了乡下的大房子,冷不丁进来,会觉得憋闷透不过气来。
好在歌舞团的这个家属楼是这两年才盖起来的,比较新,走廊还没被油烟给熏黑。
虽然也是摆着各家各户的厨具用品,有点儿乱,但好歹看着不算太脏乱,还算可以接受。
佳莹虽然听爸妈说过三哥住的地方,有心理准备,可一看这拥挤狭窄的筒子楼,还是有点儿吃惊。
都说城里好城里好,这么一看,也没好到哪里去啊。
还真是赶不上他们家呢,宽敞又明亮的五间大房子,住着多舒坦啊。
嘉和在前面领着,来到了三楼自家门前,敲敲门,婉瑛从里面敞开门。
“大哥,小妹,你们来了啊,快,赶紧进屋。”
婉瑛一看是嘉康和佳莹,也很高兴,闪身让他们进屋来。
一般的筒子楼,里头也就十几二十平,住的地方不大。
好歹歌舞团的家属楼还行,一般面积在二十几平,还有一些面积再大一点儿将近三十平的。
歌舞团分房子也是按照级别分,虽然婉瑛跟嘉和来的晚,但这夫妻俩在团里都挺重要,职务不低。
所以这房子还可以,大概能有二十四五平,两间卧室之外,还能有个小客厅兼餐厅。
“来,把行李都放这儿吧,大哥,小妹,快坐,我给你们倒水。
这一路上折腾好几天,肯定是又累又渴了。”
婉瑛跟曲家人相处的很好,见了特别亲,一看大哥和小妹到了,赶紧就去忙活着烧水沏茶。
“弟妹,你可别忙了,我们喝口水就行,不用沏茶了。
快,过来坐吧,你现在可得当心。
咱妈让我们带来的不少东西,我拿出来你收着放好吧。”
第966章 老妈不容易
七月份天气热,巧莲并没有给嘉和两口子带什么新鲜吃食,带了半路上就得坏,根本不行。
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