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没想到,曈曈出生之后,暄宝就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忽然就懂事不少。
不再像以前那么横冲直撞又喊又叫了,反而学会了轻手轻脚,连说话声音都小。
而且每天回来,都要坐在炕上陪着曈曈很久,真的很有哥哥样儿呢。
玉淑伸手,将暄宝抱在了怀里,亲了亲暄宝的脸颊。娘俩就这么坐在炕上,静静地等着曈曈睡醒。
还没等曈曈醒呢,外头又有动静,接着曲维扬和三胞胎从外面进来了。
爷四个都穿的特别厚,捂的很严实,进了屋赶紧都脱衣服摘帽子围巾,曲维扬直接进厨房,看见媳妇在忙,赶紧接手一样儿。
“回来了?稍等一下啊,马上饭菜就出锅了,咱们就吃饭。”
巧莲瞅了一眼曲维扬,发现曲维扬好像有心事的模样。“咋了?看你好像有什么事儿啊。”
“嗯,我在县里听说,上级有命令,之前插队下乡的那些干部和医务工作者,要调回原单位了。
你这有没有消息啊?要是星熠两口子还没动静,我看不如往省里打个电话。
让亲家那边想想办法,把那俩孩子调回去吧,留在这边没他们施展的空间。”
曲维扬是担心沈星熠夫妻俩呢,这边毕竟条件不行,他们在这边就是浪费人才。
“这边也接到指令了,星熠和佳媛要在元旦之前必须返回原单位。
我已经让他们回去收拾东西了,还是快点儿回去吧,他们在这头两年多,亲家两口子想孩子都要想疯了。
咱也不能说是舍不得孩子走,就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对吧?”巧莲一边忙着,一边回应曲维扬。
曲维扬一听点点头,“对,还是尽早会去比较好。
俩孩子在咱这儿耽误了两年多,早点儿回去,争褥适应,对他们有好处。
你说的对,人家星熠的爸妈成天盼着孩子回去呢,这事儿咱不能拦着。”
孩子们大了,各自有各自的家庭和前程,他们夫妻不是那糊涂的家长,非得把孩子拴在身边才行。
孩子们都在身边陪着固然是好,可是前程更重要。
佳媛夫妻能在这边陪了他们三年,已经很不错了,谁家闺女出门子了还能回来?知足。
“嘉俊回凤城了,嘉和留在了首都,佳媛也要回省城。
往后就看三个小的能什么样儿吧,也是愁人,明年夏天就毕业了,你说毕业他们能干啥?
现在也没有高考了,毕业了回家来种地?”巧莲一边往外盛菜,一边念叨。
这几年学制改革,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比以前少上两年。
三胞胎明年十七,就已经高中毕业,接下来该怎么安排,也是挺愁人的。
这三个的户口跟着曲维扬,按理算是城里人,他们毕业了是要下乡插队的,可巧莲哪能放心他们往别处去?
“这事儿你还真得提前琢磨一下,找人安排安排。
不行的话,就让他们回来务农吧,暂时先回来,就在咱大营,好歹都熟悉大家伙也能照应着。
这要是被分去大老远的偏远地区,再遇不上好人,孩子们肯定遭罪。
我啊,宁可他们暂时回家来务农,也不希望他们离家太远去遭罪,那三个小,从小没怎么吃苦,我是真舍不得。”
“再说了,务农也不耽误什么。
你看嘉俊嘉和他们,最开始不也是在家务农干活么?如今不是也都各自有各自的前程?
最起码在咱公社,往后真是有什么安排都容易,这要是到别处插队,那往后想走就难了。
为了孩子着想,这事儿必须提前打算。”
巧莲这些话,也说到了曲维扬的心坎儿上,“是啊,是该提前打算了。
行,那我抽空找他们老师,跟他们老师说,不用安排咱家三个下乡,他们直接回家来务农就行。”
第950章 舍不得姥姥
既然上面来了命令,让沈星熠夫妻返回省城,俩人自然不好拖延。
于是在家收拾了一整天,把能带走的都打包收拾好,其余的东西则是留在这边。
等着让嘉康找个车,都拉到石嘴子那边给家里留着用。
十二月八号这天下午,曲维扬和巧下午都请了假,在家做了不少好吃的。
喊了沈星熠夫妻、嘉康夫妻都抱着孩子回来聚一聚,算是给沈星熠夫妻践行了。
没想到沈家四口刚一进门,福宝就抱着巧莲的大腿开始哭。
“姥姥,福宝不走,福宝不要回城里,福宝要留下来。”
这娃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啊,眼泪哗哗的。
巧莲当时就愣了,赶忙抱起来福宝,抬头看沈星熠两口子,“这是咋了?你俩怎么把孩子惹成这样儿?”
在姥姥心里,外孙子哭了,那就是孩子爸妈惹的,所以巧莲怒瞪闺女和女婿,质问道。
“妈,不是我们。
哎呀,就我们昨晚上跟他俩说了,明天要坐车回省城去,这俩孩子当时就不干了。
福宝哭着喊着不想走,说他舍不得姥姥姥爷,舍不得弟弟妹妹们。”
佳媛一脸无奈,她真的没招惹儿子好么?
“今天没把他俩送我大嫂那里,这一上午在家就跟我不乐意,闹腾着要去找弟弟妹妹们玩。
哎哟我的妈啊,我都愁死了,这回去可咋整?”
佳媛刚说呢,怀里的喜宝看见哥哥哭,这小子也哭了起来,伸着手直喊着让姥姥抱。
福宝眼看着快四周岁了,小家伙长得壮,很沉,巧莲抱一个都够累的,哪还能抱得动小喜宝?
幸好厨房里忙着做菜的曲维扬听见外孙们哭,急忙跑出来,接过去小喜宝哄着,巧莲这才松口气。
“这是咋了?谁惹咱们福宝喜宝了啊?”
曲维扬那么疼孩子,一看俩孩子哭成这样儿,那还了得?简直心疼坏了。
“宝宝不哭啊,乖不哭,姥爷给你拿好吃的。”
一边说,一边赶紧抱着孩子往屋里走,从抽屉里翻出来几块糖果,分给孩子们。
可福宝哭的狠了,根本就不要糖果,只一个劲儿搂着巧莲的脖子,就是不肯撒手,好像一松手,就要被带走了差不多。
巧莲忍不住叹气,这孩子出生几个月就跟着爸妈来了大营,在这边住了三年多,跟曲家这边十分亲近。
尤其是这一段时间,跟晴宝暄宝他们玩的又好,这冷不丁说是要走,也难怪孩子接受不了。
“福宝,你听姥姥跟你说,爸爸妈妈是工作调动,要调回省城了。
福宝从小就没有跟妈妈分开,当然也得跟着妈妈一起回省城对不对?
那边还有你的爷爷奶奶呢,他们成天都在盼着你们回去。
爷爷奶奶特别疼福宝喜宝,每年都会给你们寄来好吃的好玩的,你们都知道的对吧?
听姥姥话,福宝长大了,过完年该上学前班呢,到时候会有好多同学跟福宝玩。”
巧莲也没办法,只能慢慢跟福宝谈。
至于喜宝还小呢,他不懂什么,就是哥哥干啥他干啥,只要劝好了福宝,喜宝也就不哭了。
可是不管巧莲怎么说,福宝就是紧紧搂着巧莲的脖子不撒手。
福宝从小就在这边,除了跟钟翰轩夫妻亲近,就是巧莲和曲维扬了,这血缘关系可了不得。
“福宝跟着爸爸妈妈回省城去,等着过一阵子姥姥不忙了,就跟姥爷一起去看福宝,好不好?”
巧莲抱着福宝一阵子,累的她腰疼,没办法只好抱着孩子坐在炕上。
给福宝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又亲了亲福宝的小脸蛋。
“听姥姥话,晴宝暄宝他们要是有时间了,也可以去省城找你玩。”
“对啊,福宝,等着过年的时候,舅妈领着晴宝昕宝去省城看你好不好?”
那边美琳也抱着昕宝放在了炕上,一边给昕宝脱大衣,一边说道。
“你看,舅妈都说了吧?到时候领着晴宝去看你呢。
晴宝的姥姥姥爷就在省城,到时候你们就能在省城见面了,多好啊?”
巧莲赶紧顺着美琳的话说,为了劝好福宝,也别管那些了,先许了愿再说吧。
福宝闹腾一天了,中午连觉都没睡,本来就困的够呛。
这会儿被姥姥抱在怀里,听着姥姥和舅母柔声细语的劝说,小家伙终于抵抗不住困意来袭。
一手搂着巧莲的脖子,另一手揪着巧莲的衣襟,就这么慢慢闭上眼睡着了。
喜宝跟着哥哥也是闹了一天没睡觉,这会儿哥哥没动静了,他趴在曲维扬怀里,抽抽噎噎的一会儿工夫也跟着睡了。
俩孩子都睡着,众人总算都松了口气,佳媛赶紧上炕铺上褥子,然后巧莲和曲维扬把孩子放在炕上。
福宝还不肯松手呢,没办法巧莲握着福宝的手,轻轻哄着,这才睡的踏实了。
“妈,你看看这可咋整啊?我都快愁死了,明天上车他俩还这么闹可咋办?”
佳媛坐在炕沿上,瞅着俩孩子脸上的泪痕,叹气不已。
“我跟你爸已经商议了,你爸请几天假,送你们回省城。”巧莲叹口气,她太忙了,不然也该一起才对。
“嘉康也跟着一起,顺道给你丈人和丈母娘送点儿东西过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咋样?免得美琳总惦记。
美琳这边不行就让你钟爷爷钟奶奶过去,陪你几天。”
巧莲本来也就跟曲维扬商议,让曲维扬请假去送送姑爷一家子。
如今一看俩外孙这样,还真得有人送呢,不然沈星熠两口子肯定忙不过来。
“嗯,也好久没去省城了,是该去看看亲家。
媳妇,那你一会儿给收拾点儿东西,给亲家捎过去,这样就不用年前再往省里寄年货了,正好一路捎过去。”
曲维扬也瞅着闺女回城这一路上太折腾,有他和嘉康去送,多俩人帮忙,好歹那些行李啥的有人帮着拿。
“爸,妈,这又得给你们添麻烦,还得劳烦我爸和大哥送我们。”那头,沈星熠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丈人一家对他们真的是没话说,要不然俩孩子怎么会跟姥姥姥爷那么亲?
“瞧你,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这都是应该的。
这回你们回去,亲家可该高兴了,好不容易盼着儿子孙子都回去团圆,今年能过个热闹年了。”
将心比心,巧莲知道,沈靖安夫妻这几年一直盼着孩子们回去团圆呢。
第951章 姑爷一家回城
福宝闹腾的累了,这一觉睡得可是不短,等俩娃再醒来时,饭菜已经全都好了。
或许是食物诱人的香气治愈了孩子的伤心,俩娃倒是没再哭闹,而是高高兴兴的跟大家一起吃饭。
晚饭过后,福宝非得要留在姥姥家,没办法,沈星熠跟佳媛只好跟着嘉康他们离开。
晚间福宝喜宝暄宝三个小家伙都在东屋炕上,跟曲维扬两口子睡一起。
三个小家伙闹腾了好一阵子才睡实,曲维扬和巧莲两个这才关了灯安心睡觉。
第二天一早,巧莲骑着车子带着三个娃,曲维扬步行,就这么一路到了火车站。
等了一阵子之后,嘉康和沈星熠两口子大包小裹的总算来了。
巧莲已经跟福宝说好了,告诉福宝姥爷和大舅会跟着他们。
好歹的福宝这回没哭,很开心的跟在曲维扬身边。
曲维扬背着不少东西,一手扯着福宝,另一手还拎着个包,就这么检票进站。
火车呼啸而来,进站停车,沈星熠背着行李抱着喜宝,佳媛嘉康都是连背带扛,总算把行李物品全都带上了车。
巧莲领着暄宝站在下面,不停的朝车里摆手。
等到火车开走了,巧莲这才抱着暄宝出了车站,骑着三轮车,把暄宝送到了美琳那边。
沈星熠和佳媛回城,钟翰轩两口子都岁数大了不能没人照顾,巧莲跟曲维扬商议过,打算把老两口接到自家去。
玉淑还在休产假呢,有她在家陪着钟翰轩夫妻,正好互相做个伴儿,巧莲也能放心。
所以巧莲到了大营,把暄宝交给美琳看着之后,就去找了钟翰轩两口子,跟他们说了一下。
钟翰轩两口子虽然岁数大了些,可这两年有巧莲的精心照料,身体倒是还不错,精神、气色都非常好。
当然,精神再好,体力已经不行了。
乡下过日子,劈柴烧火挑水的,都是体力活,老两口体力不够,单独过日子很显然不适合。
再者,两位老人岁数大,谁也不敢说出现什么意外,总得有人照顾才行。
也正是基于种种考量,巧莲才想着把钟翰轩夫妻接到自家。
巧莲刚开始跟他们商议,老两口还有些犹豫,觉得住到曲家去,太麻烦巧莲一家了。
巧莲好说歹说,老两口这才点头,同意搬走。
“要不然我们这几天先住到嘉康那儿吧,你不是说嘉康出门送佳媛回省城了么?
那我们就过去给美琳做个伴儿,不然美琳一小媳妇领着俩孩子在家,晚上终归是不踏实。
有我们俩老家伙在,虽说帮不上什么,好歹能安心点儿。”冯翠英想了许久,最后说道。
巧莲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别看大营公社治安不错,可也不能让美琳一个年轻媳妇领着俩孩子在家啊。
“那敢情好,我也愁着这事儿呢,原本打算我住过来,可家里玉淑还不行,孩子小没人帮忙照看。
要是六叔六婶过去给美琳作伴,我也能多照顾照顾玉淑母女俩。”
不管是住在嘉康那,还是石嘴子,总比老两口单独住着强。
钟翰轩夫妻一直跟沈星熠两口子住,除了两床被褥和一些衣服之外,就没啥东西了。
于是巧莲找了人帮忙,把东西都抱到嘉康那边,然后搀扶着钟翰轩夫妻走过去。
这边收拾一下,东西都归拢了下午送去石嘴子就行。
巧莲去找了韩运鸿,把房子还给公社,一切都安置妥当,这才回医院上班。
美琳对人很好,再说她知道钟家跟曲家的渊源,对钟翰轩夫妻很是敬重,处处照顾。
钟翰轩夫妻见美琳挺忙,也尽量帮着照看孩子们,所以老两口跟美琳相处的很不错。
几天之后,曲维扬父子从省城回来,带了不少沈家和徐家送的礼物。
“佳媛他们回去,还住以前的房子,亲家给照看的挺好,提前就收拾干净烧了火。
亲家两口子看见福宝喜宝,亲的不得了呢,亲家母还说,她想提前办退休,在家哄孩子呢。”
曲维扬回来,就跟巧莲说起了省城的事情。
巧莲一听就笑了,邱敏华过了年才五十,离着退休还好几年。
她是医科大妇产科的专家,想提前退休,可没那么容易。
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邱敏华两口子有多么喜欢俩孩子了,为了哄孩子,宁可提前退休。
“美琳爸妈也都挺好的,亲家一回去就恢复了职务,原本的宅子也还回来了。
当初搜走那些东西,能还的还了,还不回来的折了钱赔偿,又给补发了四年多的工资。
另外,美琳的两个哥哥,也都恢复了原本的工作,说是今年过年,都能回家团聚。
亲家的意思,让嘉康美琳,过年的时候回去,一家人聚聚,也让嘉康见见舅哥。”
曲维扬在省城见到了徐崇璟夫妻,也把徐崇璟夫妻现在的情况说给了巧莲听。
“还有,亲家母回城以后,自己去找了个代课老师的工作,还是教语文。
她在这边教学生习惯了,在家现在不舒服。
反正现在家里也没啥事了,她去上个班,跟孩子们相处,一天忙忙活活的还挺好呢。”
提起蒋云秀,曲维扬也觉得有意思,大半辈子在家当家庭妇女,没想到岁数大了,反倒对教书育人感兴趣了,也挺有意思的。
“嗯,这样挺好,家里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就两口子过。
美琳爸爸这一回去,还不得忙的脚打后脑勺啊?
云秀姐成天在家待着也挺寂寞的,找个工作别管挣多少钱,成天跟孩子们一起,心情好。”
巧莲倒是觉得,蒋云秀这么做再正确不过。
都这个岁数了,不用再为儿女操劳,是该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了。
“既然你们爷俩回来了,明天就把六叔六婶接咱家来吧。
嘉康那头地方没咱家大,白天还有孩子们闹哄着,不太方便,还是咱家这头住的宽敞些。
让六叔六婶住东屋里间,佳莹跟玉淑住,正好帮着玉淑照看曈曈。”
曲家五间房子呢,钟翰轩夫妻过来,怎么也能安排开。如今嘉俊不在家,正好佳莹住过去,这么安排最合理。
巧莲和曲维扬打算的倒是不错,可没想到钟翰轩夫妻跟美琳处的挺好,俩人住在嘉康那挺开心的,反倒是不想来曲家了。
美琳跟钟翰轩夫妻住这一阵子,从两位老人那里学挺多,也舍不得二老离开。
于是,钟翰轩继续住在嘉康家里,没有再往石嘴子搬。
第952章 学霸佳莹
嘉俊佳媛相继接到命令返回原单位,原本热闹的曲家变得有些冷清。
这几年已经习惯了孩子们在跟前,冷不丁好几个都走了,巧莲和曲维扬还真是不太习惯。
每每总惦记着闺女儿子,惦记着两个外孙。
好在十二月二十几号,三胞胎放寒假了,有三胞胎在家闹哄着,气氛比之前好了不少。
这两年允许种小片荒,自留地也允许种粮食了,曲家少不得多种了些粘苞米、大黄米、小豆之类。
所以巧莲在三胞胎没放假之前,就泡了米,等着三胞胎一放假,赶紧弄去磨房推了磨,回来煮了小豆馅儿包粘火勺。
包粘火勺可是个需要人手的活,巧莲轮休加串休,得了三天时间。
那边嘉康也把美琳和钟翰轩夫妻俩送过来凑热闹,钟翰轩别的做不了,能帮着看一看几个小娃。
冯翠英和巧莲领着美琳、玉淑、佳莹在屋里包。
嘉晟嘉祥俩小子不错,一人看着一个锅,在厨房里烙粘火勺。
还别说,这俩男孩干活特别像样儿,粘火勺烙的火候正好,大家伙都夸。
曲家人多,再说如今这年月,粘火勺也是好东西,包了总要分给亲戚一些,所以巧莲特意多泡了不少米。
这一包,就包了三天,到最后把佳莹累的又开始耍熊,使劲儿往里面包豆馅儿。
“你个死妮子,小时候就这样,长大了还玩这一手。
你再给我往里头可劲儿装豆馅儿,等会儿馅儿不够了,我就把你包里头。”
巧莲一看见闺女又开始攥豆馅儿团子,就知道这丫头在琢磨什么了,于是气的直嘟嘟。
“妈,你说你非得泡这么多米做什么啊?
哎呦,可真是要命了,这三天我就没干别的,就坐在炕上了。
我的屁股啊,都快让炕给烙熟了。”佳莹苦着脸故意装可怜。
东西两个锅不停火的烙粘火勺,这炕能凉了么?自然是热的烫人。
“别在那跟我吹呼了,都坐在炕上,别人怎么没嫌烫屁股呢?
就剩这最后一点儿了,将就这面子和豆馅儿匀溜的包完就行,你别再给我出幺蛾子啊,不然我真给你包进去。”
巧莲瞪闺女一眼,这皮孩子干别的活都还可以,唯独就不爱包粘火勺和烙煎饼。
每次一干这些,她准耍熊整幺蛾子不可。
佳莹被妈妈训了,也不生气,只笑嘻嘻的把豆馅儿团子再捏开,一个分作两个包在粘面子里头。
“妈,你出去打听打听,谁家像咱家似的,包这么多粘火勺啊?”嘴上还是不闲着,故意跟老妈抬杠。
“那你咋不说咱家多少口人呢?
你大哥大嫂那边自己包不划算,一起包出来分给他们一些就省事了。
你大姐那头指着供应,吃不着粘火勺,不得想办法捎一些过去给他们?
还有你二哥,虽说是吃住都在单位,好歹捎过去一点儿,让大家都跟着尝尝也算那么回事儿啊。”
“更不用说,你沈大伯家,徐大伯家,不都得送一些过去么?
前次你爸回来,人家给咱捎回来那么多稀罕东西,咱有啥玩意儿给人家?不就咱地里产出来的东西么?
这人情往来就是越走动越亲近,别管给啥,那都是咱的一点儿心意,懂么?”
巧莲一边干活,一边给佳莹讲这过日子的道理。
曲家不缺粮食吃,所以小片荒和自留地里多数都种的粘苞米和糜子,就是为了冬天里换个花样吃饭。
如今这年月来说,粘火勺那就是好东西,可以算正经细粮的,走亲戚串门子送几斤粘火勺,比啥都让人喜欢。
毕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像曲家这样,敢种这些产量低的作物,很多人家为了吃饱饭,都愿意种高产的苞米和高粱或者地瓜。
巧莲解释了一下,佳莹这才明白老妈为啥每年都包这么多粘火勺了。“哦,我知道了,妈。”
这边母女里一边干活一边打嘴仗,那头冯翠英和美琳玉淑俩人就抿着嘴直笑。
“终归还是个小丫头,这人情往份儿上懂得太少。
往后跟着你妈好好学吧,过日子的门道儿啊,多着呢。”冯翠英笑呵呵的说道。
“不过啊,我看着你这丫头将来也不是能在乡下呆着的人,保不齐以后去城里安家了。
到时候啊,你妈每到冬天还得再多包一些,找人给你捎去呢。”冯翠英笑呵呵的打趣佳莹。
佳莹倒是也不害臊,一听这话就笑了,“奶奶,我往后肯定不在乡下呆着。
等明年我毕业了,就让我爸帮忙想想办法,我找个工作上班去。”这丫头看样子是早就有打算了。
“寻思的美,这几年你爸给你二嫂、凤英、你风华嫂子都安排了工作。
你以为你爸多能耐啊?还能再给你找工作?
我看你明年毕业了,先老老实实在家呆着下地挣工分吧,别成天净想美事儿了。”
那头,巧莲故意打击闺女。
以曲维扬的能力来说,给自家闺女安排个工作,这倒是不难。
可巧莲就是看不惯闺女这一副理所当然,老爸肯定不会不管我,一定会给我安排妥妥当当的态度。
巧莲故意这么说,就是想让佳莹明白,不要以为你老爸在供销社当主任,你就可以比别人高一等,你就能随便找工作上班。
那消耗的都是曲维扬的人脉关系,有一些人情,动用了往后可就再求不动人家。
“你要是想找工作啊,凭自己的本事去考,可别指望你爸给你张罗安排。
除非你爸退休,你去接班,不然啊,你的工作就得自己想辙。”巧莲故意给闺女出难题。
这年月的确有接班一说,就是父母在那个单位上班,等着退休了之后,可以从儿女里面选一个出来,进入这单位上班。
如今曲家前面几个大的都各有前程,唯独三胞胎还前途渺茫,就算是曲维扬有一个接班的名额,这边三个孩子呢,给谁?
所以巧莲提前就给闺女打预防针,别等着到时候工作安排不下,这丫头又哭又闹的。
佳莹一听老妈这话,撇撇嘴,“考就考呗,这还有啥了不起的?你闺女什么时候怕过考试啊?
放心吧,别管那个单位招人,我这学历肯定都没问题,我就不信了,考试我还能考不过?”
佳莹从上一年级开始,那就是稳稳的第一,这个记录一直维持到现在。
今年期末,还是佳莹的成绩第一,所以佳莹并不担心。
她高中学历,本来就符合招工条件,就不信她还能没工作?
第953章 去省城过年
十二月末,天气已经很冷了,正好三胞胎也放了寒假,于是巧莲就不再带着暄宝去大营,而是留他在家玩。
反正有三胞胎哄着,家里再预备一些有意思的玩具,这娃倒是也能安稳的留在家里玩,没说是吵着闹着非得要出去。
嘉晟嘉祥两个一放假几乎就不闲着,每天都往山里钻,捡柴禾、打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家里人费心。
至于佳莹不用说,跟玉淑在家照顾着俩娃,洗衣服做饭,倒是省了巧莲很多事儿,不用一下班急急忙忙回家来做饭。
有孩子们在家帮忙,巧莲和曲维扬也都能松快些。
正赶上年前忙的时候,夫妻俩一天忙的晕头转向,下班也比平常晚不少。
忙忙碌碌之中,腊月就过去了大半。
腊月二十一公社捞鱼,二十二杀猪,各家各户分了钱还有鱼、肉。
再加上这两年允许各家各户搞点儿家庭小副业,大营公社的年味儿,比任何地方都要浓许多。
“妈,我跟美琳商议着,今年想去省城过年。
美琳的哥哥嫂子不是回来过年么?美琳这好几年没见着他们了,说是想回家去,跟家里人过个团圆年。”
嘉康帮忙把曲家分的鱼和肉还有分红送到,之后犹犹豫豫半天,最终冒出这么两句话来。
“回省城去过年?”巧莲正低头写报告呢,一听这话,抬头看了嘉康一眼。
“嘉康,徐家那边没啥别的讲究吧?
我和你爸倒是不介意,你跟美琳结婚好几年了,美琳想回家去陪一陪家人,跟哥哥嫂子见见面,我肯定没意见。
但这事儿你最好问清楚徐家那边的意思,知道么?”
一般来说,出嫁女是没有回家过年这一说的,很多人家都介意这个。
曲家倒是不管那些,佳媛这几年都是在家过年,一大家子团圆又热闹,比他们小两口带着孩子自己过年气氛好多了。
曲家不介意,并不表示别人不在乎。
就因为佳媛已经结了婚还回娘家过年,大营这边不知道多少人都劝巧莲,说这个犯忌讳,对家里不好。
就连王氏还有巧娟,也背地里跟巧莲说过好几回了,出门子的闺女,不到送完年,不好回娘家的。
在巧莲看来这些都没必要,过个年而已,什么婆家娘家?不都一样么?
美琳好几年没回家了,之前都是徐崇璟两口子跟着大家一起过年。
今年这两口子回省城了,徐家俩儿子也要回来,美琳想回去跟哥哥嫂子团聚,那也是人之常情。
巧莲哪能说不让?只是问一句徐家的意思,免得徐家有什么讲究,这两口子冒冒失失带着孩子回去,反倒闹的不乐呵。
“妈,徐家那边没什么讲究,这就是美琳爸妈提出来的,所以我才来跟妈商议。”
嘉康笑笑,他又不是冒失鬼,徐家那边不提,他哪能来找老妈商议?
巧莲点点头,“嗯,既然徐家那边没啥讲究,你就回去准备准备,跟美琳定好了日子走就是了。
作坊那边年前不干活了是吧?那就早点儿走吧,美琳也能多跟父母住几天,正好帮着你丈母娘忙活忙活预备过年。
对了,准备好往省城捎什么东西了么?难得去一回,多带点儿年货。”
“要不然等会儿我下班,你跟我回去,我再给你划拉点儿吧。
虽说咱乡下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是这吃的用的毕竟多一些。
前两天嘉晟他们打了两只狍子一只鹿,都分开冻着呢,这时候天气冷,你们捎着,到时候给佳媛送去一些吧。”
其实前阵子曲维扬已经找人捎给沈家和徐家不少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