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来,这都是佳媛的手艺,快尝尝。”
  有了沈星熠的加入,年夜饭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大家伙都很高兴,别看是果汁,也喝出了酒的气氛。
  众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顿饭吃了一个来钟头,直到最后谁都吃不下了,这才停了下来。
  吃过团圆饭,大家伙把桌子收拾下去,休息一阵之后,巧莲领着闺女们开始预备晚间的饺子。
  沈星熠觉得总闲着不好意思,听见厨房里干活,非得去帮忙剁肉馅儿。
  巧莲拧不过沈星熠,于是只好把刀给了他。
  于是沈星熠剁肉,佳媛剁菜,俩人就把厨房的活包圆儿了。
  巧莲一看这样,只能去和面,等到肉和菜都剁好调味,外面天色也暗了下来,于是一起动手包饺子。
  曲维扬、沈星熠、嘉康、嘉和,都会包饺子,于是都洗了手过来帮忙。
  一家人动手包饺子,自然快,没用多长时间,就全都包好了。
  如今这时候可比不上前些年了,三十晚上不许放鞭炮,也不让熬夜守岁。
  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是八点多钟就煮了饺子,吃完之后稍微坐一会儿休息一下,然后就各自睡觉了。
  虽然是沈星熠在这儿,可曲维扬和巧莲也不敢胡来。
  这石嘴子住户是少,正因为少,就更要谨慎,不然这边鞭炮声一响,大家伙都知道是曲家的动静了。
  如今这年月,还是能小心就尽量小心,别惹麻烦比较好。
  所以曲家也没敢放什么鞭炮,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煮了饺子。
  幸好饺子里面肉不少,味道也非常棒,大家吃的都很开心,也就忘了其他的事情。
  吃过饺子还不到九点呢,大家在一起嗑瓜子吃冻梨,随便闲聊,十点左右,各自都回屋睡觉了。


第781章 都是为了孩子
  一觉醒来就是大年初一,依旧是吃饺子。
  吃过了早饭之后,石嘴子这边几户人家的孩子都互相走动,各家串门拜年。
  这些人刚走了,万福领着永成,还有万禄万祺万喜几个一起过来。
  巧莲一见这几个大侄儿小侄孙,也是满心欢喜,于是端出来一些吃的,招呼孩子们都坐下。
  “这是佳媛的对象儿,今年来咱家过年了,你们几个好像都没见过吧。
  星熠,这几个都是我的娘家侄儿,佳媛的表哥表弟,来,都互相认识认识。”
  沈星熠前次来的时候,只见过万福,其余这几个都没见着,所以巧莲招呼众人过来认识一下。
  万福见过沈星熠一面,于是帮忙介绍,沈星熠也很客气,表哥表弟叫的满亲切。
  都是年轻人,不多时就熟悉了,反正随便聊着,气氛倒是挺好。
  万福几个在曲家坐了一会儿就走,巧莲本想留他们吃饭,几个孩子都不肯,说是出来走一圈了,该回家去。
  巧莲干脆打发了自家孩子们,连同星熠,一起跟着去大营。
  以前老太太在曲家,大初一都是万福他们过来,如今老太太在陈家过年了,巧莲不到初三不能回去。
  可孩子们应该去看望一下老太太,尤其是佳媛和沈星熠,这俩人必须得去。
  佳媛已经听说了老太太回来的事情,昨天就想去看望姥娘呢。
  于是二话没说,拎了些东西,跟沈星熠等人一起就去了大营。
  陈家那边,陈民安陈民丰兄弟都回来过年,陈家一大家子团圆,热热闹闹的挺好。
  老太太经过这些日子的休养,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脸上看着也长肉了。
  可就是有一样,不管咋地就是不说话。
  哪怕是见到了佳媛和沈星熠,也只是笑呵呵的可就是不说。
  老太太伸手扯过来佳媛的手,又扯过来沈星熠的手,将两人的手叠在一块。
  意思是祝福俩人能早日结婚,互帮互助相亲相爱一起走下去。
  佳媛和沈星熠也都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姥,您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佳媛好的。
  这次我回家,就跟我爸妈说一声,找个时间订婚结婚。”
  沈星熠早就惦记着要把佳媛娶进门了,只是这两年事情多,加上佳媛才到医院工作,还没安定下来,所以就没敢提。
  老太太一听这话,更高兴了,笑呵呵的连连点头,并且朝着沈星熠竖起大拇指。
  那意思自然是赞同俩人的婚事,觉得沈星熠这孩子不错。
  那边陈民生等人一看老太太不开口,也都忍不住叹气,看出来了,老太太这是真的不打算说话了。
  唉,不说就不说吧,还能有什么办法?
  佳媛等人既然回了大营,那几家相处好的总要去转一圈,所以在陈家也没久留,陪着老太太坐了一会儿便起身要走。
  王氏要留几个孩子在家吃饭,孩子们都没留下,只说还要去张家韩家等地方转一转拜个年。
  王氏一看留不住,也就没再强留。
  孩子们出了陈家又去转了一圈,该走的都走到了,这才返回石嘴子。
  大冬天的一般都吃两顿饭,初一更是如此,所以等孩子们到家了,众人一起动手做了晚饭,吃完了休息。
  初二巧莲要去上班,于是一大早就骑着车子走了,曲维扬则是在附近几家溜达了一圈,然后就跟孩子们在家玩。
  到了初三,是约定好一起回陈家的日子,众人拎着不少东西就去了陈家。
  陈家三兄弟一看曲维扬两口子回来领孩子回来了,也都高兴万分,很热情的过来说话。
  巧莲一家还没等坐下,张文广夫妻也领着孩子回来了。
  大家伙见面,又是一番热闹寒暄,然后才各自坐下说话聊天。
  “那个,大妹夫,有点儿事情想跟你商议商议。”
  男人们聚在东屋北炕上,有的下棋有的喝茶聊天。陈民安凑到了张文广跟前儿,一脸笑容的找张文广说话。
  张文广看了眼陈民安,觉得奇怪,他这个二舅哥自打去煤矿当了工人,可很少笑成这个样子,这是有事儿要求人了?
  “二哥,你要是有啥事儿就直说吧,但凡我能帮上的,我肯定帮。”
  张文广也有些奇怪,陈民安到底有什么事情想求他?
  陈民安搓搓手,有点儿不好意思,咳嗽了两声之后,这才说道。
  “是这么回事儿,我想搬回来,还回公社。”
  这话一出,不光张文广吃惊,陈民生等人也有点儿惊讶。
  “不是,老二,你寻思啥呢?
  你好不容易当了工人,在煤矿上也混了这些年工资不低了,这咋又想着回来种地了?”
  陈民生不解,不明白二弟怎么想的。
  一听陈民生这话,陈民安便哭丧着脸,“大哥,我是真害怕了啊。
  现在矿上基本都停工停产,最近工资也发的少了,这还在其次,关键是不消停啊。
  你不知道这一年多闹的那叫一个凶,三天两头就打起来,打一回就有死伤,太吓人了。”
  “万祺听了她二姑的话,哪一派也不参与,不管那些人怎么拉拢都不去。
  可这也不是长远的事儿啊,我看最近有几个小子总来找万祺。
  这要是万一没看住,万祺让人拽走了,往后不得惹祸么?”
  “我算是看透了,眼下也就咱大营最安稳。
  这煤矿工人我也是干的够够儿的,下井提心吊胆,不下井不挣钱。
  唉,大安那煤矿条件差,下井作业真的是脑袋拴裤腰带上。
  不行,这样真不行,我看还不如回来大营,老老实实种地。
  就算日子过得苦了点儿,也比这么成天闹哄强。”
  陈民安这是吓怕了,大安煤矿这一年多来闹的特别凶,陈民安最怕就是万祺被人拉拢过去。
  万一哪天跟人打架伤着了,那日子可就真的不用过了。
  “大妹夫,你看,这事儿你能不能帮帮忙,跟韩书记说说,让我们一家子回来啊?”
  张文广叹气,“二哥,你既然开口了,咋地我也得帮你想办法。
  你这么想也对,为了孩子,的确不能继续在那边了。”
  张文广想起了自家儿子,风林在家养伤快一个月了。
  别的伤还都在其次,可那左胳膊还一直打着石膏呢。
  伤筋动骨一百天,就算有巧莲给的好药,也得五十来天啊。
  张文广最怕的,就是儿子恢复不好,留下后遗症。
  都是当爹的,哪个不心疼儿子?既然是为了孩子,就算再难,也得试试。


第782章 另谋出路
  陈民安为了儿子,宁可工人的身份不要了,只想搬回大营来种地。
  这一份心意,倒是让张文广等人都挺感动。
  是啊,人这一辈子为了个啥?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
  陈民安就只有万祺一个儿子,要是万祺出了什么事情,那可真是日子都不用过了。
  “行啊,搬回来就搬回来吧,暂时先在家里住着。
  等着天暖和了,找个地方批一块房场,你们自己再盖三间房子也就够了。
  老老实实在家务农种地,比矿上强。”陈民生说着,也是忍不住叹气。
  “那煤矿上的活啊,真的是不好干,回来务农就务农吧。
  万禄啊,你看你二叔都这么说了,不行你们两口子也搬回来吧。
  说实话,我和你妈也是成天提心吊胆,晓燕儿更是动不动就哭一回,就怕你在矿上有啥事儿。”
  陈民生扭头,瞅了瞅二儿子,一脸担忧的说道。
  万禄的媳妇晓燕又怀孕七八个月了,之前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胎像稳定了才回大安的。
  晓燕在家的时候,动不动就哭,成天就是惦记万禄。
  陈民生和王氏也是成天担惊受怕,就怕万禄也卷进去。
  晓燕其实跟万禄提过好几次了,说眼下这情况,的确是不能继续留在大安了。
  不管是回大营务农,还是去东岗跟着老安家种参,都比在矿上强。
  万禄一直犹豫,毕竟他出来当工人也挺不容易的,挣的钱不少。
  这要是回家务农,不吃供应粮了,往后那可就是靠天吃饭。
  辛苦受累不说,万一有个天灾人祸,就得饿肚子。
  今天一听二叔说是要回来,万禄也是有所触动。
  二叔家那可是一家三口都挣钱呢,人家都舍得回来,他还有什么不舍得?
  “爸,这事儿你让我琢磨琢磨。”
  万禄是想跟媳妇商议一下,要是离开了煤矿,究竟是留在大营,还是去东岗。
  眼下来看,大营的确不错,那么多的作坊都挣钱,到了年底能分不少。
  不过万禄始终担心,万一政策再有个什么变化,又不让开作坊了呢?
  倒是东岗那边,老丈人曾经说过,可以帮忙给他们落户到公社参场,跟着一起种人参,一年也不少挣钱。
  虽然大营也开始种人参了,可毕竟才刚刚开始,十年八年的还发展不起来。
  万禄觉得,倒不如领着媳妇到丈人那边落户比较好,有前景。
  再说了,他们两口子结婚的时候就是在外头,这要是再搬回来,一家子搅合在一起,就怕天长日久的闹矛盾。
  还不如别处落脚安身,得空了回来看看,兄弟之间妯娌之间,还都觉得亲香。
  万禄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明确表示会考虑,陈民生也算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嗯,你要是想明白了,我就跟你韩大叔说去。”
  万禄回来比陈民安一家容易,毕竟万禄在这边还有家,也就是万禄的户口迁回来就行了。
  曲维扬在旁边听着,也是感慨不已,他们这些当爹的,为了孩子也真是费尽了心思。
  不管儿子多大,也别管娶没娶媳妇生没生孩子,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孩子,必须为他们多操心。
  “嗯,二哥这主意可行,如今这时候,大营还算安稳的,要说啊,也该回来。
  那个大安煤矿我去过,也了解,说句不好听点儿的话,条件太差了。
  再者,也不是什么太大的煤矿,煤层储备量其实也不大。
  提早准备也好,保不齐再有个十年八年的,那煤矿也就产不出多少煤了。”曲维扬帮着陈民生,敲了敲边鼓。
  “对,对,还是妹夫有见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所以还是提前打算吧。”
  陈民安接连点头,他在煤矿上工作这些年了,大安煤矿什么样儿,他还能不清楚?
  所以他才想着借机会赶紧回来,趁着现在他们手里还有些钱,回来安家落户的也容易。
  别等着再过几年煤层都采完了,工资也发不出来,那时候再想挪地方,可就不容易了。
  男人这边议论着大安煤矿,议论着如今的形势。
  大家伙都挺佩服曲维扬,能把孩子们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二妹夫,要我说呢,你应该给嘉和也安排个好点儿的工作,我听说咱小学不是招老师么?
  不行的话,你让嘉和去考一下试试呗?
  你说嘉和那孩子,让他成天下地务农挣工分,真是可惜了。”
  张文广忽然想起来这件事,于是提议道。
  曲维扬闻言摇摇头,“这事儿巧莲知道,之前也问过嘉和了。
  嘉和不乐意,他说他没那个耐心哄孩子。”
  巧莲就在大营医院,也是消息灵通的地方。
  大营小学这几年扩建,教师不够,冯校长曾经找过巧莲,想让嘉和去教书来着。
  最开始巧莲也觉得不错,就回家问嘉和,可嘉和不同意。
  他说他不喜欢跟一群小孩子打交道,太烦,孩子王可没那么好当。
  再说当老师还得备课写教案,还得批改作业的,这样太耽误他写作。
  巧莲一听儿子的理由,也没话可说了,反正家里不缺嘉和挣工资。
  再说嘉和下田干活、务农挣工分也不少,既然他不乐意,也就没必要强拧着了。
  “哦,他要是不乐意,那就没辙了。
  也行,嘉和在生产队里挺能干的,一年到头挣了不少工分,既然他不喜欢当老师,那就算了吧。”
  张文广只是姨夫,又不是亲爹,嘉和不乐意,他还有什么办法?于是便转移话题,不再谈论这事儿。
  “我看佳媛跟沈家小哥儿俩人相处的不错啊,咋样儿?啥时候给他俩办喜事啊?
  咱佳媛都二十三了吧?老姑娘了,还是跟沈家那头商议商议,早点儿结了婚省心。”
  在大营这边,女孩子大多数都是过了十八就说亲结婚,一般最多不过二十。
  像玉芬当初那么晚结婚的都少,齐家跟着受了不少议论。
  佳媛这都二十三了还没结婚,要是在大营,那些三姑六婆的,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呢。
  张文广这么说,那也是为了佳媛好,曲维扬当然明白。
  可沈家如今到底啥情况一点儿都不知道,他找谁商议俩孩子结婚的事?
  “没事儿,大城市里现在流行晚婚了。
  再说佳媛才在医院上班一年,还没站稳脚呢,这时候不好急着结婚。”曲维扬只能这么说。


第783章 儿女都愁人
  男人们在一起议论各种事情,女人那头也一样。
  巧娟、巧莲、刘氏、周氏,这几个的岁数也都不小了正是为儿女婚事操心的时候。
  “哎呀,我现在就愁着万珍,愁死了。”刘氏坐在炕上,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
  刘氏跟陈民安,只生了万祺和万珍俩孩子。
  万祺好歹前年开春跟松树镇徐家的闺女相看成了,秋天的时候结了婚,如今媳妇也有了身子。
  可万珍的婚事,到现在还没着落呢。
  原本万珍跟煤矿上一个小伙子俩人处着呢,双方家长都见了面,就等着订婚结婚了。
  结果那小伙子掺和到一场斗争当中,在打斗的过程中被枪打死了。
  万珍知道之后哭了个死去活来,之后不管谁说,就是不肯再相看。
  刘氏为了万珍的事情,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可万珍就是走不出阴影,不管谁说,就是不肯嫁。
  万珍不肯相看,加上如今矿上乱的很,刘氏怕出事就让万珍在家陪着徐氏。
  万珍都不出门,也不接触外界,更没处找对象啊。
  二十一的姑娘还在家呆着呢,可把刘氏愁的够呛。
  一样二十一的,还有万喜和风华。犯愁的,自然也有巧娟和周氏。
  “二嫂,你这还不算啥,等着万珍想明白了,怎么也能嫁出去。
  可你看俺家万喜,那才是愁人呢,简直要愁死我了。”那头,周氏忍不住吐苦水。
  万喜在通化钢厂当了工人,跟钢厂里一个女学徒俩人看对眼儿了。
  这原本倒是件好事儿,可人家女方说了,结婚要三百彩礼,要三大件三十六条腿儿。
  而且,还不跟老人住在一起,要让万喜另外找房子住。
  这条件要的也太高了,不说别的,陈民丰和周氏只有一个儿子,光是这不跟老人一起过,这一条周氏就不能同意啊。
  更何况那什么三大件儿三十六条腿儿的,陈民丰两口子就算把这些年攒的钱都拿出来,也不够儿子娶媳妇用的啊。
  周氏不同意这亲事,可万喜偏偏就让那闺女给迷上了,不管咋说就非得娶回来不可,这可是把周氏两口子给愁懵了。
  巧莲在旁边听着,也是忍不住叹气。
  周氏掐尖要强成天瞎搅合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这两年有所改变倒是比以前好多了。
  没想到这回遇上了一个比她还能搅合的儿媳妇,这下行了,让人家闺女给制住了吧?
  说实话呢,巧莲听见周氏吐槽这些,还真有些想笑。
  要不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呢,周氏这样的婆婆,遇上那么个厉害的儿媳妇,还真是不知道谁输谁赢。
  要说啊,这都是惯的,周氏跟陈民丰就一个儿子,成天惯的不像样。
  要星星不给月亮,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人家闺女就非得要,万喜就不管咋地非得娶,看你们两口子能咋办?
  要巧莲说,遇上这样儿的,先暴揍万喜一顿,就让他分手。
  咋地?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遍地都是?
  这才啥年月啊?一张嘴就三百块钱彩礼,三大件外加三十六条腿儿?
  省城里现在也不敢这么要吧?这不是诚心逼陈民丰两口子砸锅卖铁么?
  当然,巧莲也只是心里头想想,她可懒得管这些破事儿。
  周氏两口子啊,也让他们吃点儿苦头吧,让他们这些年蹦跶的欢,这回知道糟心,晚了。
  “大姐、二嫂三嫂,你们就别当着我来说这些了。
  你们家的才二十一,我们嘉康都二十三了,连个对象的影子都没有呢,我说啥了么?”
  巧莲实在是忍不住,说了这么句。
  巧莲一句话,这几个全都住了嘴。
  可不是么?嘉康都二十三了,比万珍万喜他们还大两岁呢,目前连个对象都没有,更别提结婚了。
  “得,咱们啊,啥都别说了,这养儿养女,就是给他们当牛做马为他们操心受累。
  说啥都白扯,谁让咱摊上这样儿的呢?”巧娟叹口气,他家风林也没对象呢,不想找。
  巧娟这话,说到几个女人心里去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
  都说养儿防老,咋就不说养儿要替他们操一辈子的心呢?
  到了这会儿,刘氏周氏才体会到,当初老太太的不容易。
  她们一家才一个儿子就这么闹心了,当年老太太养了六个儿女,那得是费多少心血?
  “说起来,咱们都赶不上咱娘,也赶不上咱大嫂。
  咱娘能干,一个人就能把闺女儿子的终身大事全都安排好,比咱们强多了。
  咱大嫂有福,那几年咱娘还明白,亲自把关给万福万禄选了媳妇,没用大嫂费半点儿心。
  你看这俩媳妇多好?林红那孩子,谁见了不稀罕啊?”
  周氏忍不住感叹,然后又心酸起来,这要是老太太还好好的该多好,也帮她掌掌舵拿个主意。
  可如今老太太一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见了谁都笑,半点儿不操心。
  她们就算是想要征求一下老太太的意见,老太太也是什么都不说,就是笑。
  以前总嫌老太太管的多,什么事情都要管着,可如今老太太啥都不管啥都不理。
  周氏才算明白,老太太多重要,有这么个长辈在后面撑着,她得省多少心啊?
  可惜,现在才明白已经晚了,老太太现在可是万事不理,谁说什么,她也不管。
  “是啊,咱们这些人,估计除了二妹妹,哪个也没有咱娘能耐。
  二妹妹家里八个孩子呢,比咱娘养活的孩子还多。
  咱们这些人里头,估计二妹妹操心最多了。”周氏刘氏等人一起感慨。
  话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巧莲头上,巧莲也忍不住苦笑。
  “我啊,我现在也是什么都不管,由着孩子们自己去吧。
  老大说了几回不听,我也懒得说了,早晚有他着急说媳妇的时候。
  反正佳媛已经有了对象,看情况,今年要是差不多,就给俩人把婚事办了。
  底下几个还早,嘉俊去了凤城,三年五载的轮不到他结婚。
  也就是玉淑,再有一两年,也该找着对象了。”
  至于嘉和,那就得看他跟婉瑛俩人了,俩人要是有这个缘分,再过几年就操办结婚。
  要是没那个缘分,过两年俩人断了,嘉和再另找也不算晚。
  底下那几个还小呢,暂时不用费心。


第784章 供销社出事
  巧莲巧娟她们在屋里聊天各种吐苦水,而林红万珍佳媛等姑娘媳妇们,则是在厨房里忙活着。
  小辈儿的都长大了,就连佳莹也能搭把手干活,有林红领着,众人该做什么一点儿也不乱。
  没用多长时间,饭菜也就预备妥当了。
  饭菜收拾上桌,大家伙热热闹闹的一起吃饭。
  今年常文远有事,不能带着巧云母子回来了,所以大家也没等,直接吃饭。
  老太太生了六个儿女,如今万福万禄家的孩子都大了,这可是正经的四世同堂,人自然不少。
  于是东屋南炕北炕都放了桌子,大家伙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喝说笑。
  老太太坐在炕上,看着眼前这景象,也不知道怎么了,忽然就落了泪。
  “娘,您怎么了?这大过年的咋还哭了呢?”
  巧莲就坐在老太太身边,正好瞧见了,忙伸手握住了老太太的手。
  “娘,不管你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这不是已经回来了么?
  往后咱就安安生生的在家过日子,之前那些糟心事儿,就全都忘了吧。”
  其实巧莲一直都想问,老太太出去这两年里,是不是找到了那个陈明德?
  而那个陈明德,到底是不是陈家老爷子?
  然而每次看到老太太笑呵呵的模样,巧莲都没法问出口,她怕老太太心里难受。
  老太太好不容易回来了,养了这么长时间总算好些了,她要是再问,无异于是提醒老太太经历过什么。
  这么大岁数的人,经不起,所以只能忍着。
  老太太伤感也只是一时,闺女劝着也就过去了。
  于是拍了拍巧莲的手,笑笑,然后松开巧莲,示意巧莲去吃饭。
  巧莲一见这样,也就不再纠结什么了,帮着老太太夹了好多软烂的东西到碗里,哄着老太太多吃。
  初三陈家团聚,总体来说是很圆满的。
  如今陈民安陈民丰兄弟也不像以前那样傲气了,跟大家伙说话都很客气。
  刘氏周氏更不用说,也都有所改变,所以气氛很好。
  大家吃吃喝喝说话聊天,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这才各自回家。
  过了初三,巧莲就正常回医院上班了,曲维扬那边能多休息两天,正好在家陪着沈星熠和佳媛。
  结果巧莲刚到医院坐下,就听说一个消息。
  正月初三晚间,开往松江河的二四零九次沿零列车,在途经大安煤矿的时候被劫,丢失了六十吨白面。
  仙人桥车站这边昨晚也乱了起来,派了人过去支援,闹的很厉害。
  得知这消息,巧莲也坐不住了,赶紧就去了陈家。
  到陈家一看,陈民安一家子还在,没走,当时就松了口气。
  “幸亏你们没回大安,昨晚大安又出事了。”巧莲就把她得到的消息跟陈民安还有万禄等人说了。
  陈民安一听,吓得脸色发白,手都哆嗦。
  “坏了坏了,这些人这是要作死啊,这么闹,上面能不来查么?
  不行,我得去找韩书记,大安那边我是不回去了,赶紧搬回来吧,哪怕种地呢,也比在那边强啊。”
  万禄昨晚也跟晓燕商议过了,这还没等做出决定呢,就出来了这件事,吓得他也赶紧说,不回大安了。
  就这样,陈民安一家还有万禄,都没有按时回大安上班。
  而是过了几天之后,直接回去办了手续,从大安煤矿退出来,带着户口返回了大营,陈民安一家直接落户到大营。
  至于万禄,在跟陈民生两口子打了招呼之后,万禄直接带着晓燕和闺女,搬到了东岗去。
  在晓燕爹的安排下,在东岗落了户,从此,成了东岗公社的一名参农。
  曲维扬在得知消息之后,也不放心供销社。
  供销社一天的销售不少,现金都存在会计室里,大库里更是很多物资,这要是出点儿事,他这个主任就不用干了。
  曲维扬初四当天就返回了县里,带着保卫科的人,直接住在了宿舍,晚间两班倒巡逻,生怕供销社也出点儿什么事情。
  可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初五这天晚间,曲维扬正带着人巡逻呢,一帮人就冲进了供销社抢劫。
  对方人不少,可曲维扬也不能就由着他们把钱和东西抢走啊,于是带领保卫科的人跟对方打斗在一起。
  别看曲维扬已经四十多了,可身手依旧矫健,一个人就能打对方十几个。
  保卫科的人一看主任都拼了命,他们哪能退缩?于是一个个都嗷嗷叫的冲上去,红着眼睛跟对方打。
  那一伙人虽然多,却也没想到会遇上这么强的抵抗。
  打斗之中,被曲维扬等人给打伤了十来个,愣是被供销社的人撵着跑。
  那些人还没吃过这样的亏,被人家撵着跑呢。
  其中一个人来了火气,不知道怎么就掏出一枚手榴弹来,扯下拉环就往后头扔。
  曲维扬眼尖,在那人掏东西的时候就发现了,于是大声喊让人散开。
  众人听了立即往四周散开,可有一个小伙子腿受伤了,跑不快,曲维扬就拽着他跑。
  眼见着手榴弹正好落在他们不远处,曲维扬直接将那孩子扑倒护在怀里,然后,就听见一声炸响。
  这一声,惊动了县城,惊呆了那帮人,同时也激怒了保卫科的人。
  众人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曲维扬,全都红了眼,“主任,主任。”众人大声喊。
  要知道,曲维扬在县供销社这么多年,对手底下的人特别好,大家都非常尊重爱戴曲维扬。
  曲维扬为了护着别人,自己倒在血泊里,那些年轻人见到这情形,能不愤怒么?
  这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打死这些狗娘养的,给咱主任报仇。”
  接着,保卫科所有人都冲了上来,发了疯一样的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