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天前回来的,大病了一场,现在还在医院住着呢。”巧莲冷不丁想起老太太回来的事情,赶紧跟曲维扬说了。
曲维扬一听老太太回来了,也是一愣,“啥?咱娘回来了?
我的天,这老太太也太厉害了,出门两年啊,回来了?
媳妇,咱娘在哪儿呢?快,我去看看咱娘。”
老太太在曲家住了那么多年,跟曲维扬一直相处的很好。
曲维扬一听说老太太回来了,高兴的简直不得了,立即扔下背囊,就要去看老太太。
于是巧莲就领着曲维扬父子俩,到了病房去看老太太。
这会儿老太太正好没睡觉,坐在床上,林红在旁边坐着,正给老太太削苹果吃呢。
那苹果是常文远带来的,大家伙当稀罕物,谁也没舍得碰一下,都留给老太太吃。
“娘,真的是娘回来了,刚才巧莲跟我说,我还不信呢。”
曲维扬一进病房,就快步来到了床前,蹲下来,看着老太太,也是满心激动。
“娘,你在外面都是咋过的?瞧你,老了好多啊。”
老太太正吃着苹果呢,一看曲维扬和嘉康来了,当时也是瞪大了眼睛,朝着曲维扬爷俩直点头笑,却什么话也不说。
曲维扬很敏锐的察觉到不对,扭头就问巧莲,“咱娘咋回事?怎么不说话啊?是哪里受伤了?”
巧莲摇头,“哪儿也没伤着,但是自从咱娘回来,就一句话都没说过。
我也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反正挺奇怪的。”到现在,巧莲也是闹不明白老太太究竟怎么了。
曲维扬目光一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于是点点头。
“娘,我回来了,明天我去上班,到时候给娘多买点儿好吃的回来补身体,看看娘都瘦了这么多呢。”
老太太比走之前真的瘦了太多,如今脸颊上都没什么肉了,皮肤也松弛的不行,比之前像是老了四五岁。
曲维扬看着老太太这样,不禁有些心疼。
老太太一听这话,立即摇摇头摆摆手,那意思是告诉曲维扬,不用买什么东西。
老太太伸出干枯的手,一手抓着曲维扬的手,另一手抓着巧莲的手,将俩人的手叠在一起,朝俩人笑笑点头。
“二姑,我奶这意思,是让二姑和二姑父都好好儿的。
之前我大姑和大姑父,三姑和三姑夫,奶都是这么做的。”那边,林红替老太太解释了一下。
其实不用林红解释,巧莲也能猜得出来老太太的意思。
这是希望女儿女婿能一直好好相处,互相扶持着一路走下去,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们的祝福。
“娘,我们都懂,都明白,放心吧,我和维扬会好好过下去的。”
“对了,娘还不知道吧?嘉康回来了,不在省城上学,现在在咱公社当财政助理。
夏天管着咱公社栽人参的事情,冬天管着酒坊和豆腐坊。
咱嘉俊现在在凤城了,就是维扬以前那个单位,嘉俊走了维扬以前的路子,去组织上磨练了,维扬这就是去送嘉俊,才回来。”
这几天一直忙,根本就忘了跟老太太介绍孩子们的情况了,这会儿才想起来,就跟老太太提一嘴。
老太太看了看嘉康,朝着嘉康也点点头,又竖起大拇指来,那意思是说俩孩子安排的都不错,挺好的。
巧莲一看这样,知道老太太无论如何也是不肯开口说话了,也只能叹气。
“娘,维扬和嘉康一路刚回来,还没回家呢,我这也连着六七天都没回家了,我得回家去看看。
娘在医院安心住着,再过两三天要是没啥情况,我就给娘办出院手续,回家养着。”
自从老太太进了医院,巧莲就一直在医院,一天都没回去,这些天了,也该回家收拾收拾。
眼看着离过年不远,也不知道这几天玉淑和佳莹在家都干啥了,既然老太太恢复的不错,巧莲也该回家看看了。
第773章 老家的情况
老太太情况好转,再加上身边也不缺人照顾,巧莲实在是惦记家里,于是就跟曲维扬领着儿子一起回家去了。
到家一看,家里收拾的干净利落,可见玉淑和佳莹这几天在家是没少忙活。
见到爸爸妈妈和大哥一起回来,家里这几个小的也满惊讶,于是一下子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曲维扬出门的事情。
曲维扬看着孩子们,心里高兴极了,赶忙从背囊里拿出来一些东西,这是他出门的时候,给孩子们买的。
“外头也没啥好的,反正就是遇见了随手买点儿什么,你们拿着吃去吧。”
曲维扬有话要跟巧莲说,故意支开孩子们。
孩子们都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馋吃的。
不过这几个也都满精明,一看老爸这样子就知道,肯定是有话要跟老妈说,不想让他们知道。
于是嘉康给弟弟们使了个眼色,示意弟弟们都出去。
嘉和领着嘉晟他们,各自去捧了一把吃的,然后笑呵呵的回西屋了。
“小妹,走,咱俩去做饭,咱爸和大哥出门回来,咱妈也好几天没回家了。
咱俩去做点儿好吃的,正好昨天嘉晟他们套的兔子,今晚上炖了吃。”
玉淑那么聪明哪可能看不出来?于是扯着佳莹出去做饭了。
孩子们都很知趣离开,东屋就剩下曲维扬两口子。
巧莲见曲维扬脸色不太好,便问了句,“咋回事?嘉俊去凤城不是挺顺当的么?
是咱老家那头不好?”想来想去,也只能是青山沟那边有什么事情了。
曲维扬点点头,“嘉俊去凤城很顺当,咱儿子那个精神头就适合在组织上,几位老领导一看就喜欢上了。
考核的时候,各种训练咱儿子都完成的非常棒,在组织里待一两年的也未必有咱儿子出色。
尤其是枪法,嘉俊的枪法比我还好呢,领导们能不喜欢么?当场就拍板留下来了。
至于档案什么的,那边会过来提,都不用咱操心。”
“我们在凤城就呆了两天,嘉俊安顿下来没啥事了,我和嘉康就往咱老家走。
我是真没想到,咱老家现在,比以前还不如了。”说到这里,曲维扬叹口气。
青山沟乡如今是青山沟公社,营匡子村变成了营匡子生产队。
按说,十几年没回去了,那边应该也发展的还行,可回去才知道,那头竟是比他们走的时候还差了。
“你忘了前些年大海给咱们来信,你给支招儿,说是让他们多种果树,尤其是栗子树?
大海听话,发动群众把营匡子村那些林子,大部分都种了板栗。
闹饥荒那几年,好歹有板栗救命,倒是没出了人命。
后来大海想办法跑销路,把营匡子的板栗往外卖,一年大家伙也能挣些钱,挺好的。”
“大海因为带动大家伙致富有功,就提拔到青山沟公社,当了副书记。
可是从去年开始,那边也乱了,而且闹腾的特别严。
你知道么?当初那个老顾家,联合了不少人各种闹,如今已经是宽甸一把手。
姜德喜抱上了顾家的大腿,这回成了青山沟公社的书记。”
“那姜德喜最不是东西,他一上台,就宣布营匡子村栽种果树和板栗是走资本主义,要割尾巴。
带着一群不着四六的混账玩意儿,动不动就去营匡子搅合。
我们回去第三天早晨,他带了一帮打手去了营匡子,连问都不问,直接上山就砍树。
大海为了维护营匡子大家伙的利益,跟姜德喜闹了起来,让姜德喜带人给打了,伤的不轻。”
曲维扬越说越气愤,他满心欢喜的回老家去探亲,看一看那些老邻居老朋友,不想却看到了那样的场面。
姜德喜带着那群混账东西,不依不饶,三番五次的去营匡子找麻烦。
大海兄弟几个,联合了大林、铁柱等人跟那些人打起来,不是人家对手,被打伤了好几个。
曲维扬看不下去,最后跟嘉康俩人出手,打退了姜德喜那些人。
姜德喜一看是曲维扬,倒是从心里打怵,没敢再纠缠,带着人赶紧跑了。
“咱家的林子,原本重新种上了,李大哥一家照顾的也挺精心,一年能出不少板栗,挺好的。
结果姜德喜那畜生,第一个就带人去砍了咱家的林子,李大哥他们没拦住,整片林子现在溜光,一点儿都没剩下。
幸亏房子是李家人住着,姜德喜倒是没敢怎么样,这要是一直闲着,我估计姜德喜也不能放过。”
当初曲维扬和巧莲回去那次,大海他们明确表示过,曲家的房子和林子,不管什么情况下,都给留着不动。
曲维扬夫妻觉得他们不在营匡子了,那些硬占着也不对,索性就把林子和房子都托给李家照管,也就等于是送给李家了。
这些年林子的出产,李家写信说是要寄过来,曲维扬两口子都没要。
毕竟他们已经走了,户口也不在那边,按说已经成立公社,那些就不属于他们了。
“姜德喜那个不是人的东西,我看他是欠收拾了。
维扬,你也别生气了,生气也没用,如今就是小人当道的时候,让他们闹吧,闹得天怒人怨,早晚有人收拾他们。”
巧莲听了曲维扬说的这些,也格外生气,可是再生气又能怎么样?
他们离着远,十多年才回去一次,能有什么用?
况且现在就这德行,大营安稳,那是因为有一群真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干部。
这些年韩运鸿等人经营的很好,那些个不着四六的混账东西该进去的都进去了,剩下几个也不敢蹦跶。
“你们打了姜德喜?没闹出大事儿来吧?那些都是小人,不好得罪,闹不好他们就要报复的。”
巧莲的心都提起来了,曲维扬说过,他们在老家那边多耽误了几天,闹不好就是因为姜德喜。
“嗯,那些人的确不是东西,姜德喜一看我回去了他们没能得手,第二天又纠结了不少人,还带着枪又去营匡子。
幸亏有人提前得了信儿跑去告诉我,李大哥胡大哥他们都劝我赶紧走。
毕竟我和嘉康人单势孤,不能硬碰,后来我俩翻山走的,绕了个大圈到桓仁,从桓仁回来的,路上耽误了两天。”
第774章 风暴要来了?
巧莲听了曲维扬的叙述,只觉得心惊胆战后怕不已。
幸亏当时她让嘉康跟着一起,也幸亏这爷俩见机早立即就走,不然的话,再次跟姜德喜起了冲突,那就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了。
“你说,姜德喜那伙没找着你,会不会想办法找麻烦啊?”巧莲有点儿担心了。
“应该不至于,这是两个省呢,姜德喜那点儿能耐,他还能跑到咱这儿来抓我?
他要真敢来,你看我不打的他满地爬才怪呢。”曲维扬不以为意。
在营匡子的时候,他们爷俩人少不能跟姜德喜硬碰,难道回来自己的地盘,还能怕姜德喜不成?
巧莲摇摇头,她却不这么想,姜德喜不足为惧,怕的是姜德喜背后的那个顾家。
“维扬,你别忘了顾家,要是顾家那边出头,或许还真能影响到咱们这边。”
顾家既然能顺势上位,肯定就有靠山,这时候一个个都红了眼,谁知道那群疯狗会咬谁?
巧莲这么一提醒,曲维扬还真是想起来一件事。
“对了,你不提这事儿我还忘了。
大海跟我说,去年,现在说应该是前年冬天,也就是咱娘离家出走前阵子,有人到营匡子打听过陈家的事情。”
“打听陈明德,打听当初陈明德跟三江好的关系,不过那之后又没动静了。
好像前阵子吧,又有人去营匡子打听了,好像还打听了陈家跟钟家的关系。
刚才在医院的时候我想起来的,照着咱娘这样子,保不齐那个报纸上的陈明德,还真是咱爹。”
曲维扬神情有些凝重,如果真的像他猜测那样,那后果可就非常严重了。
巧莲一听也是一个激灵,坏了,真要是老爷子当年没死逃出海外,然后又回来,那陈家这回可要遭殃。
这个年月来说,海外关系那就是大麻烦,会要命的。
“不能吧?大家伙不都说,老爷子当时没有了么?进了宪兵队还能逃出来?”
坏了,真要是那样儿,那可是大麻烦。
“大海跟我说,那些人去打听的时候,正好遇上他了。
大海当时留了个心眼儿,一问三不知,只说是年头太久了,知情的老人早都死了,没人知道当初的事儿,就这么把那些人给糊弄走了。
后来大海还特意找人开了会,有关陈家和咱家的事,一律不许往外说。
李家胡家那几家,也都把跟咱家来往的信全烧了,地址没留下,谁问就说不知道。”
“跟咱家好的肯定都不能说,可营匡子不少人家,还有那么些跟咱家有仇的。
我现在就担心,这一回得罪了姜德喜,万一又有人去查,这事情闹不好就要麻烦。”
到这会儿,曲维扬也是有些心烦。
夫妻俩坐在那里,都沉默不说话了,如果真的像他们猜测那样,那接下来怕是一场风暴。
关键问题是,老爷子当初到底死了没有?这一次回国的,是不是陈家老爷子?
可惜老太太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这可真是急死人了。
“唉,咱们现在这么自己吓自己也没用,走一步看一步吧。
或许没有咱们想的那么严重呢,对吧?
反正咱们把家里都收拾利索,一点儿犯忌讳的东西都没有,就算是真的有人来查,无凭无据的也不能拿咱们怎么样。
就算老爷子当初没死,这些年咱们也是都当他死了,根本就没有联系,咱们又没做什么危害社会的事情。”
巧莲这话,也就是让自己安心罢了。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已经非人力可扭转。
“算了,别去想,咱们就安心过日子,真有事情再说吧。
我就不信了,我还是立过功受过表彰的战斗英雄,咱们家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难道还有人能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不成?”
曲维扬性情耿直,不愿意把人想的那么坏,对于眼下的形势,还是抱有希望的。
巧莲长叹一声,却没说什么,她能怎么说?
可不就是有一帮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么?
眼下他们做什么都不对,只能静观其变,只能期盼那个回国的陈明德,不是陈家老爷子。
“这些事情,别跟孩子们提起,你也嘱咐嘉康,别让他跟弟弟妹妹们说这一次回老家的事,让孩子们一个个都规矩点儿别惹祸。”
眼下能做的,也仅止于此,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
两口子都存了心事,也就没心情再说别的。
过了一会儿,曲维扬才想起来背囊里有不少东西,都是这次回老家,大家伙送的。
板栗、山里红干、梨坨子、梨等等,营匡子那边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些都是朋友邻居送的,曲维扬也不好不要,于是就背回来了。
于是挨样儿的都从背囊里拿出来,收拾了放起来。
正好这时候玉淑和佳莹也把饭做好了,于是收拾上来饭菜,一家子坐下吃了晚饭。
曲维扬父子出门十几天回来,加上巧莲在医院里六七天没回家,所以玉淑和佳莹很用心的做了饭菜。
兔肉炖土豆,用的是嘉和嘉晟他们昨天傍晚套的兔子。
一只挺肥的大兔子,差不多有六七斤呢,添了点儿土豆炖上,足足盛出来两个小盆。
还有个酸菜炖粉条,曲家腌的酸菜挺好,用肥肉炒的,加上粉条一起炖出来,油水不小,吃起来味道也特别好。
主食是大黄米饭,今年各家都分了点儿大黄米,不算多,之前一直没舍得吃,今天焖了米饭。
今年曲家的饭桌上,明显比往年差了些,幸好男孩子们进山偶尔能有点儿收获,多少改善一下。
不过这两年进山的人不少,下套子这活也不难,所以这些野鸡野兔被抓的也少了,隔很久才能遇上一回。
难得遇上一只大肥兔子,玉淑和佳莹做菜的手艺又好,兔肉炖土豆滋味十足,所以孩子们都吃的满开心。
倒是曲维扬和巧莲俩人,心里存了事情,有些食不知味,随便对付着吃了一些,混饱了肚子就行。
或许是看出来爸妈都有心事,孩子们也都安静的吃饭,谁也没敢说笑。
大家伙吃完了饭,帮着把桌子收拾了碗筷刷洗干净。
然后该看书的看书,该做针线的做针线,家里挺安静,没人闹腾。
第775章 佳媛回家
曲维扬父子出门回来,已经是腊月十五前后了。
要是搁往年,这时节大家伙都忙着置办年货,再不然就是杀猪做豆腐忙活过年,家家户户都挺热闹。
可今年不让个人家里养牲畜了,谁家也没有猪,自然不能杀猪,没有了猪的哀嚎声,好像就少了点儿过年的味道。
好在公社养猪场这几年养的猪多,尤其是今年,韩运鸿特意猪场多养了猪。
腊月二十二这天,公社里给每个生产队分了五头猪,让生产队杀了分给大家伙过年。
算下来一家能分个十来斤的肉,也算不错,好歹算是有点儿肉过年。
社里杀猪分肉,还给每家分了一条鱼,另外也把作坊的分红都分了下来。
作坊这几年都挺红火,进项不少,不过今年酒坊和豆腐坊要差一点儿。
因为不让各家种小片荒,也不许在自留地种粮了,社员的口粮就只能从大田里出。
酒坊要用高粱,豆腐坊要用黄豆,社员口粮占比例大,这两项就只能减少。
倒是粉坊没受多大影响,因为韩运鸿跟大家伙想了主意,让各家各户在自留地里种土豆,然后土豆换口粮。
这样粉坊的原材料倒是没受到太大影响,依旧可以出粉条。
就这样,每户分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块钱,另外还有十斤肉一条鱼,反正有这些过年,也不算寒碜了。
各家手里都有钱,想要添点儿什么,就自己去买。
老太太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总算是恢复的差不多,于是出院回家继续休养。
巧莲巧娟等人,都少不得买了好些吃的送去,给老太太补养身体。
有大家伙送的东西,林红和王氏伺候的也用心,老太太的精神越来越好,可就是不肯说话,怎么样也不肯说。
不说就不说吧,也不能强求,只要老人好好的就行。
离着春节越来越近,陈家也忙着预备过年,就算今年不杀猪了,可也得收拾收拾卫生,蒸两锅馒头不是?
过年大家伙都回来,不管日子孬好,多少也得预备点儿吃的。
陈家忙,曲家也没闲着,曲维扬两口子都上班忙,家里就指着孩子们忙活。
嘉和领着嘉晟嘉祥,把家里重新粉刷了一回,玉淑和佳莹把屋里外头都打扫干净,又蒸了几锅馒头豆包,还做了一包豆腐冻在外面。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九,巧莲还没休息呢,依旧在医院上班。
昨天金山林场伐木出了事故,伤了好几个人,出事地点离着大营医院近,都送这边来了。
巧莲带着几个医生忙着抢救手术,一直到中午,最后一台手术才算做完。
累的巧莲出了手术室,连饭都不想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二姨,吃点儿吧,这是我妈中午特意包的包子,多少吃几口。”
中午巧莲和玉芬都没回家吃饭,巧娟知道这是又忙了,所以打发凤英送了饭过来。
姐姐费心包的,外甥女大冷天跑一趟给送来,巧莲哪好说不吃?
于是吃了俩包子喝了些热水,这才感觉到好像缓过来一些了。
“凤英,我吃不下这么多了,剩下的你带回去吧,下午我得睡一觉了,太难受。”
从昨天下午伤患送来到今天,巧莲就一直没下了手术台,实在是太累了。
凤英一看这样,也没再劝,赶紧收拾了东西,跟巧莲说几句话之后,就走了。
凤英一走,巧莲也不管那些了,直接到隔壁值班室,一头栽在床上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听见好像有人在喊她,可巧莲太困了,实在睁不开眼,索性继续睡。
睡着睡着觉得不对劲儿,又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结果一睁眼,就看见闺女佳媛还有沈星熠俩人,都坐在床前看着她呢。
巧莲还以为是她太困,睡迷糊了眼花呢,揉了揉眼睛,发现人还在,这才确认是闺女领着对象回来了。
“你俩咋回来了?也不提前来个电话还是拍个电报的,我好让嘉康他们去接你们啊。”巧莲又惊又喜的说道。
佳媛在省城上班,医院又忙,整整一年没回来了。
要说巧莲不想闺女,那是假话,亲生的闺女养这么大,能不想的慌么?
也就是这几年佳媛都在外面念书工作,多少的适应些了而已,得闲的时候,巧莲也是念叨。
“妈,我俩也是临时决定要回来的。
正好年假一直没休,沈伯父和伯母就说,让我们回来看看,陪家里人过个年。”
佳媛见了巧莲可高兴了,挨着母亲身边坐下,抱着胳膊不撒手,一副小女儿的娇憨姿态。
“瞧你,都多大了还这一副样子呢,也不怕星熠看了笑话?”
巧莲见闺女这样,也是满心欢喜,伸手将闺女揽在怀里,另一手摸了摸闺女的短发。
“这一年在省城怎么样?医院没受影响吧?”巧莲在家里,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虽然医院有沈靖安夫妻护着,按正理应该没事,可巧莲总归是不放心,所以见了面先问一声。
“妈,我在省城挺好的,有沈伯父和沈伯母照顾着,没人小瞧我欺负我。
沈伯母对我很好,亲自带在身边教导,我跟着沈伯母学到了好多知识呢。”
佳媛笑着看了沈星熠一眼,眉眼间尽是幸福的味道。
巧莲一看这样,总算放心了,“这回放假能休几天啊?星熠能在家过年不?”
巧莲以为,沈星熠是不放心佳媛自己回来,特意来送的,所以就随口问了句。
“婶子,我俩有七天年假,再加上过年的三天假,一共是十天。
我爸我妈说,让我留下来,陪着叔叔和婶子过个年。”沈星熠笑道。
巧莲听了这话,心里却是咯噔一下子,不对,好像不太对劲儿。
就算沈星熠有十天的假,大过年的也该在省城陪着父母,哪有还没结婚,就到对象家里来过年的?
如今这个年月,可不流行这个,相反,很多人讲规矩,过年家里不留外人。
沈靖安两口子可不是那不讲规矩的人,他们不会在没有征求巧莲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让沈星熠来曲家过年。
这不合规矩,认真说起来,算是很没礼貌的事情。
而且刚才听佳媛的意思,放假也是很突然的事情,之前佳媛一点儿都不知道。
会不会,是那两口子得知了什么,特意把孩子打发出来避一避?巧莲心头狂跳,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第776章 姐妹团聚
巧莲心里有不太好的预感,却又不敢表现出来。
这俩孩子看起来是一点儿也不知情,她还是什么也别说,或许只是她胡思乱想呢?
“哎呀,能有这么长的假期啊,那可真是不错。
好啊,那星熠就在家里过年,咱们一家团团圆圆的热闹一回。”
“几点了?你俩在这等我一会儿啊,我去安排一下工作,然后咱们回家去。”
巧莲站起来往外走,出去查了一圈房。
看一看昨晚和今天做手术的几个病人,都没什么大问题,又安排了晚间值班的人,然后重新回到值班室。
“走吧,咱们回家去,佳莹他们见着你回来了,怕是能高兴的上了天。”巧莲笑呵呵的招呼佳媛和星熠回家。
于是俩人背上背囊,跟着巧莲从医院出来。
巧莲来上班只有一辆自行车,幸好婉瑛的车子一直锁在医院呢,钥匙就在巧莲这儿,索性先用一下。
于是佳媛骑着车子带着巧莲,沈星熠骑着后头带着俩大背囊,三个人就这么一路骑着车回到了石嘴子。
“佳莹、玉淑,快出来,看看谁回来了?”一进门,巧莲就开始喊。
佳莹和玉淑正在屋里忙着蒸枣馒头呢,听见妈妈的声音,觉得奇怪。
这是谁来了?妈妈竟然高兴成这样儿?
佳莹毕竟是小,坐不住,于是一溜烟跑出来,结果就见到妈妈身旁一男一女。
“大姐?沈大哥?二姐,快出来,是大姐回来了,大姐回家过年了呢。”
佳莹一看见是大姐回来了,也不管那些,直接就扑过来。
“你等会儿,瞅瞅你这手上衣服上都是面呢,别沾你大姐一身。”
还没等佳莹上前抱住佳媛呢,就被巧莲给拦下来了。
原来是佳莹在屋里摆弄面蒸馒头,整的两手都是白面,围裙上也沾了些。
巧莲怕把佳媛的衣裳弄脏了,所以直接把小闺女拦下,不让她冲上来抱姐姐。
“妈,没事儿,白面也不是别的,拍打一下就掉了。”
倒是佳媛一点儿也不在意,伸开双臂,将小妹结结实实的搂在怀里。
“怎么样?想姐姐了没有啊?
哎呀,一年没见,又长个子了呢,再过几年,就跟姐姐一样高了。”
佳媛搂着妹妹,惊喜的发现,小丫头又长个子了。
佳莹过了年十二,这丫头个子也不矮,目前看起来快要一米五了,跟佳媛站在一起,到佳媛的下巴。
就冲着眼前这个子,佳莹这丫头应该也能长到一米七左右。
曲维扬和巧莲俩人都个子高,家里七个孩子长得都不矮。
“想,可想姐姐了,大姐也不经常回来。”佳莹很痛快的点头,那可爱的样子,很招人喜欢。
佳媛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这娃也是剪的短发呢,如今比较流行。
再加上巧莲也没那么多时间给孩子扎辫子,索性剪成短头发也好收拾打理。
对于这件事,佳莹一直很不高兴,她喜欢留辫子。
最近佳莹已经跟巧莲说了,她不打算再留短发,她要把头发留长了,自己扎辫子。
只要闺女自己能扎辫子,巧莲才不管呢,爱留就留呗,反正麻烦的是她们自己,又不是巧莲。
十二岁的姑娘,早就该学着自己扎辫子了。
“呦,是大姐回来了啊。”这时候,玉淑也从屋里出来了。
她刚才手上有活,正在那插枣馒头呢,不能停下来,等着枣馒头插好了,这才出来的。
“快进屋啊,这么冷的天,咋都在院子里站着?”玉淑笑着招呼大家伙进屋。
“看看,你们姐妹俩光说话去了,都忘了这是在外头,快,进屋,赶紧都进屋去。”
巧莲刚才也忘了,光看那姐妹俩抱一起高兴去了。
于是众人赶紧进屋,来到东屋一看,炕上摆着面板,面板上放着十来个已经插好大枣的馒头。
“呦,你们姐妹俩这是在蒸枣馒头啊,手艺不错呢,比我做的好多了。”
佳媛一看,枣馒头插的特别漂亮,估计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