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佳媛姐俩做好了饭菜,喊巧莲夫妻出去吃饭呢。
  于是夫妻俩从屋里出来,大家伙一起围坐在桌边,桌子上已经摆了饭菜。
  一盆咸芥菜缨炖土豆,一盆白菜,一大盘切好的萝卜配着一碗酱,再加上一盘咸菜。
  东北的大冬天里,很少能见到绿叶子的菜蔬,基本上就是萝卜白菜土豆。
  勤快的媳妇夏天晒一些干菜,秋天腌两缸酸菜、咸菜,就这么配着吃。
  往年公社里有作坊的时候,冬天里还有豆腐和粉条,大家伙做饭也能多添两个花样儿。
  如今连人吃的粮食都不够,作坊根本就没有原料,早就停工不干了。
  所以大家伙这饭桌上,也就更加单调。
  四个菜,主食是饼子,金黄的苞米面饼子,一看就蒸的很好,特别暄腾。
  如今这年月,还能吃得上纯苞米面饼子的人家,那都是极少数。
  纯粮食的饼子带着甜香,吃起来比白面大馒头还香的感觉。
  “妈,吃饭吧,家里也没别的了,就这些菜。
  等明天炖酸菜吃,咱家今年腌了三大缸酸菜,这阵子也吃的不少,还剩下不到一缸了。”
  佳媛一边递过来碗筷,一边说着。
  “咱家就算不错了,这时候还有纯粮食的饼子吃。
  我们之前在学校,学校食堂里黑饼子都限量,后来我听说也开始掺米糠麸皮呢。”
  听见闺女这话,曲维扬夫妻都忍不住叹气。
  是啊,如今这个年月,能吃到纯粮食不掺野菜米糠麸皮的饼子,就已经是最好的生活了。
  幸好巧莲有个系统在,幸好前些年他们一家子辛辛苦苦努力,存了很多的积分,到如今总算是派上用场了。
  最起码家里人不挨饿,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嗯,你们都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缺了吃的。
  没事儿,有我和你爸呢,不管怎么样,也能供你们吃饱了饭。”
  巧莲叹口气,赶在这样的年月里,她也只能尽力给孩子们一点儿好的条件。
  但是像之前那样的生活,肯定不能保证了。
  毕竟别人都吃不饱呢,他们家要是还成天大米白面鱼肉不断,会让人怀疑的。
  “来,快吃饭吧,吃完了饭没啥事就早点儿歇着,明天小年了。
  不管咋地,今年是玉淑来咱家里第一个年,咱们一定要好好庆贺庆贺。
  明天咱包饺子吃,也算庆贺你们妈妈学习结束,给妈妈接风。”
  曲维扬不想多提及这些事情,于是赶紧转移话题。
  “对,对,都赶紧吃,咱家这是多亏了你爸和玉淑有供应,好歹的都能吃饱。
  来来,都动筷子吃饭,吃完饭了妈妈陪你们说会儿话。”
  巧莲也不太喜欢这些沉重的话题,于是顺着曲维扬的意思,换了个话题。
  “佳媛,玉淑,你俩这饭菜做的倒是不错啊,饼子蒸的挺暄腾,菜也炒的好吃。
  行啊,这都历练出来了。”巧莲借机会夸奖了闺女几句。


第571章 团团圆圆
  巧莲学习结束回了公社,虽然已经快过年了,可还是要去卫生所上班。
  公社的人知道巧莲回来,也都纷纷过来看望。
  刚回来的两三天,卫生所里人来人往,看病的在少数,多数都是来找巧莲说话的。
  好在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也都忙。
  尽管日子过得清苦了些,也没什么好预备的,可毕竟要收拾收拾家里,打扫卫生。
  故而两三天之后,卫生所就恢复了正常。
  借着这次去学习的名头,巧莲又给卫生所里添了不少药物和书籍资料以及多种器械。
  临近年根,卫生所里不算忙,巧莲就指导着雪梅玉芬学习使用。
  巧莲教的认真,俩女孩学的也用心,年前的日子,就这么很快过去。
  转眼二月十四号腊月二十九除夕,这天一大早,曲家就开始忙活。
  曲维扬领着儿子们把院子里的积雪都清理了出去,然后在院子当中竖起了灯笼杆,挂上红红的灯笼。
  巧莲则是领着佳媛玉淑俩闺女,把家里外头都收拾整理了一遍,各处贴上了对联窗花福字。
  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终究是过年嘛,总要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才好,
  佳媛玉淑俩丫头心灵手巧,剪的窗花挂钱比巧莲还好。
  母女三个欢天喜地的将各处窗户门上都贴好,一眼看去,曲家小院里一片红火热闹的景象。
  “我看往后这些活都用不着我了,你俩现在比我强。”
  巧莲看着俩闺女干活那个灵巧劲儿,高兴的不得了。
  “行啊,妈,那往后就都交给我们吧。
  妈妈上班本来就够累了,家里这些小事儿,我和大姐都能干。
  往后妈多休息,一切都有我们呢。”玉淑听了立即接话道。
  这娃来到曲家大半年了,从一开始瘦瘦小小的小可怜,到如今已然是大变样儿。
  不光是外表变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不少,没有了以前的卑微怯懦,变得自信又活泼。
  见着玉淑的人都说,这孩子还真像曲家人。
  巧莲伸手揉了揉玉淑的小脸蛋,稀罕的不得了。
  “还是闺女贴心,果然是小棉袄呢,那往后妈妈可就要偷懒了哦,这个家就交给你们打理了。”
  娘三个在外面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把院子里都收拾一新,接着便进了屋,去收拾做下午的年夜饭。
  如今日子不如以前,年前没做豆腐没杀猪,几乎连点儿过年的意思都没有了。
  曲家也没置办太多的年货,只有巧莲带回来的那些吃食。
  当然,家里孩子勤快,夏天弄了不少野菜蘑菇晒干,到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夏天采了半开的黄花菜,开水焯了晒干,这时候拿出来泡开搁调料腌一下,裹上面炸出来,香甜又酥脆。
  秋天晒的茄子干,里面夹了肉馅外面裹上面,下锅一炸,香喷喷的茄盒就出锅了,馋的娃们一个个直咽口水。
  还有秋天捡的蘑菇,一样也可以裹了面炸出来,鲜香可口。
  家里孩子多,一只鸡炖出来没多少根本不够分,索性剁成小块儿也裹了面炸出来,做成糊涂鸡。
  一只鸡就可以炸出来一盆,谁也分不清酥脆的面里裹着是哪一块儿,反正吃起来又香又美味,还可以浇上汤,味道更加鲜美。
  如今不吃食堂了,巧莲也有心情琢磨做吃的。
  虽然物资不是那么充足,可巧莲还是变着法儿的做吃食,争取让年夜饭看起来更丰盛一些。
  巧莲领着佳媛玉淑在厨房里煎炒烹炸,一阵阵香气从厨房里飘了出来,惹得屋里那三只小馋猫一个个口水直流。
  “妈妈,什么东西这么香?莹莹想吃。”
  佳莹最终还是忍不住了,敞开厨房门,探头进去,深吸一口气之后嚷道。
  “你个馋猫儿,饭菜还没好呢,就嚷着要吃,等会儿吃饭估计又吃不下了。”
  巧莲看着闺女那一脸馋样儿就笑了,再看看小闺女背后,老四老五那俩娃也是口水三千尺的样子,更觉得好笑。
  “那,这些先端着出去吃,你们三个分着吃啊,不许争抢,等会儿就吃饭了,别吃太多。”
  过年,过的就是孩子,也只有孩子们盼着过年。
  这两年日子不算好,孩子们也吃不到太多好东西,馋是难免的。
  巧莲疼孩子,于是各样炸货收拾了一碗,递给了佳莹,让他们三个分着吃。
  三个娃欢天喜地抱着碗进屋了,由老太太看着哄着,三个娃你一块我一块的分着吃,倒是谁也没闹腾。
  厨房里煎炒烹炸热火朝天,曲维扬和嘉康嘉俊爷几个,这时也满头大汗的从山上拖了柴禾回来。
  柴等于财,大过年的往回家捡柴禾,那就等于是进财。
  曲维扬每年除夕的时候,都会领着孩子们进山去捡柴禾,主要也就是为了图个吉利。
  当然,也是为了锻炼孩子,增进跟儿子们的感情。
  爷四个拖着柴禾进了院子,便赶紧抬了锯架子过来,嘉俊嘉和抬着大肚子锯,将木头锯开。
  那边曲维扬和嘉康就抡着大斧子,将锯好的木段儿劈开。
  也不用劈太细,就劈成大块儿,留着晚间烧炉子用。
  除夕的夜晚很冷,晚间家里的炉子要不断了烧火才好。
  烧炉子不好全都用干柴,正好放一棵树,湿劈柴混着烧,热的长久些。
  外头爷四个忙着劈柴,厨房里娘三个忙着做饭,屋里屋外一起忙活着。
  等到下午两点半多,柴禾劈好了摞起来,饭菜也全都做出来摆在东屋炕桌上。
  “好了,快洗手吃饭,吃了年夜饭,还得炒瓜子花生,晚上还要包饺子呢,快点儿。”巧莲招呼曲维扬父子进屋吃饭。
  于是曲维扬领着孩子们进了屋,脱下外面大棉袄,摘了帽子。
  去厨房洗了手之后,一家人全都进屋,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准备吃饭。
  “来来,今年是玉淑来咱家的第一个年,姥姥今年也在,咱们家今年最热闹了。
  不管日子过得咋样,只要你们几个娃都能平平安安长大,姥姥能一直健健康康,我们夫妻俩就心满意足了。
  日子过得苦些不要紧,只要咱一家人齐心协力,再苦再难也能过去。
  来,都把杯子端起来,咱一起喝一口,庆贺新的一年到了,你们又都长了一岁。”
  曲维扬端起自己的酒杯,孩子们杯里是果汁,大家伙一起举杯庆贺新年。


第572章 孩子们的新年
  丰盛的饭菜,鲜香美味的饺子,好吃的糖果瓜子。
  尽管这个冬天各处物资匮乏,可曲家的春节,在巧莲的尽心张罗之下,依旧充满了热闹和幸福的味道。
  除夕夜的饺子刚刚吃完,嘉康就领着弟弟妹妹们,集体给老太太还有曲维扬夫妻拜年。
  巧莲依旧照着往年的惯例,给每个孩子都发了红包,里面是一块钱。
  玉淑看着眼前的红包,有些犹豫。她真的没想到,过年竟然还有红包拿,而且是每个人都有一份,她也有。
  “妈,我在家里有吃有穿,也没什么花销,压岁钱我就不要了吧。”
  玉淑觉得有些不踏实,曲家养着她,给她吃穿,供她念书,已经很好了。
  再拿压岁钱,是不是不好啊?
  “接着吧,留着放起来。
  你们几个大了,念书上学少不得要买个本子买支笔的。
  有时候我未必在家,你们自己手里留点儿钱,用的时候不着急。”
  巧莲看着玉淑那一脸吃惊的模样,笑了。
  “咱家年年都有压岁钱,没多少,一块两块而已,他们几个都攒不少钱了呢。
  今年你是第一回 ,往后你也能攒下。”
  巧莲伸手摸了摸玉淑头顶,她是真心把玉淑当亲闺女,跟自家孩子没有两样。
  巧莲对玉淑真心实意,玉淑自然感受得到,更是让她感动不已。
  在曲家这大半年来,曲家人从来就没把她当成外人。
  那真的是从每一个小细节里都能体现出来,曲家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接纳她。
  “好,那我就收下,谢谢爸爸,谢谢妈妈。”
  人家没把她当外人,她要是再矫情,岂不是伤了爸爸妈妈的心?
  玉淑灿然一笑,欢欢喜喜接了红包,然后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
  看见玉淑那满心欢喜的小模样,曲维扬夫妻也很开心。
  这孩子懂事早熟,比较敏感,为了让她尽快融入家里来,夫妻俩也是费了不少心力。
  如今看来,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玉淑这娃,算是彻底接受了他们。
  曲维扬夫妻给了孩子们红包,那头老太太也掏出红包来,一人给了一个。
  可以拿两份红包,孩子们欢呼不已,就连还不懂钱怎么花的三胞胎,也跟着傻乐。
  过年之前,巧莲特意塞给了老太太二十块钱,应该说每年过年的时候,巧莲都会给老太太钱。
  老太太手里攒了不少,她又没什么地方花用,再说过年嘛,图个喜庆,没有什么比孩子们开心更重要的事了。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的模样,老太太也忍不住跟着笑。
  “就是孩子才盼着过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红包拿。
  到了我这样的岁数,就不盼着过年了。
  瞅瞅这一屋子的孩子,多好,一个个都长大喽。
  再过几年,咱嘉康就该说媳妇了呢,也不知道咱嘉康能说个什么样的媳妇?
  到时候你可得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着,给嘉康找个好的。”老太太感慨一句。
  “娘,娶什么样的媳妇,那都是缘分,命里注定的事儿,我再仔细看也没用。
  如今不是以前了,得人家自己看得上才行呢。”巧莲摇头。
  她自然是希望儿子能找一个会过日子能干的媳妇,但更重要的,是儿子喜欢。
  儿子喜欢什么样儿的,那她就接受什么样儿的,只要小两口感情好,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巧莲绝不会干涉。
  “再说,嘉康才十六,离着说媳妇还有几年,也不急,他还要读书呢。”
  嘉康成绩还行,只要没什么大差错,应该能考的大学出去。
  这么一算,估计五六年之内,嘉康不可能娶媳妇,所以巧莲不急。
  饺子也吃了,红包也领了,孩子们都熬不得夜,玩闹一会儿就全都困了睡觉去。
  老太太如今岁数大了也不好熬太久,再说这年月也没啥娱乐,干脆大家伙各自回屋睡觉。
  一觉到天亮,赶紧起来张罗了早饭,还没等早饭吃完呢,赵家几个孩子就过来拜年了。
  赵大宝去年冬天结了婚娶了媳妇,二宝今年十七了,早就不念书在家跟着务农。
  倒是三宝在县里念初中,四宝五宝在念小学。
  大宝成家了,领着媳妇一起来的,巧莲见了大宝媳妇,赶紧扯过来坐在炕上说话。
  “我这去年正好出去学习,没在家,你们俩人结婚,也没能过去喝喜酒。
  听说大宝找了个好媳妇,今天一看,还真是出众。”
  赵大宝的媳妇不是大营本地人,是东岗那边的,经人介绍嫁到了大营公社来。
  “早就听爸妈还有大宝说起来,曲婶子能干利落,还是公社卫生所的大夫。
  之前一直也没能见着面儿,今天正好大宝要过来拜年,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今天见了婶子才知道,叫婶子都有点儿亏了,婶子看上去真年轻,倒是跟我姐姐差不多呢。”
  大宝媳妇本以为曲家那么多孩子,曲家婶子的年纪也不小了,保不齐就跟她婆婆差不多,是个乡下妇女的模样。
  可今天一看还真是挺吃惊的,这位曲婶子看上去也太年轻了吧?
  好像就二十来岁的模样,皮肤白嫩一点儿皱纹也没有,穿着打扮也不像乡下妇女。
  别看穿的很简单,可就是透着一股时髦的味道。
  这位曲婶子,要说是城里人也一点儿不为过,根本看不出来是七个孩子的妈。
  “哎呦呦,娘,你快听听,这大宝媳妇多会说话啊。
  让她一说啊,我还真以为我是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呢。
  我这都三十多了,嘉康都十六了呢,哪里还敢说是谁的姐姐啊?”巧莲一听大宝媳妇这话,笑的眉眼弯弯高兴不已。
  女人,谁不喜欢旁人说她年轻啊?巧莲也是俗人一个,自然也不例外。
  最初来这里那几年,巧莲还真是不太注意保养,反正仗着年轻底子好不怎么注意。
  还是曲维扬回来之后,时时提醒着她,巧莲这才慢慢开始保养的。
  系统里那么多护肤品,巧莲随便兑换几套,就比这年月的雪花膏强。
  再加上巧莲也不怎么出力干活,以前当干部坐办公室,现在当医生也不怎么出去。
  不用风吹日晒,皮肤自然好,要说是像二十出头那是瞎说,但是比一般三十几岁的女人显着年轻倒是真的。


第573章 县里出事
  赵大宝的媳妇是东岗公社的人,那边以前都是参农,现在还成立了国营一参场。
  巧莲对种植人参挺感兴趣的,加上大宝媳妇能说会道,倒是跟巧莲很投脾气,于是俩人就多聊了一会儿。
  赵家几个孩子都过来拜年,石嘴子这几家第一个来的曲家,别家还没走动呢,自然要去别家转悠转悠。
  于是赵大宝只能咳嗽一声,提醒媳妇。
  “那个,婶子,我们这才刚出来转悠,没来得及去王大伯他们那几家呢。
  这样,得空了婶子上我家坐坐,我妈天天都念叨婶子,说不知道婶子啥时候回来呢。”
  巧莲和大宝媳妇一听,都笑了起来。
  “看看,咱女人啊,就是能说,好像感觉没咋地呢,他们就不耐烦了。
  侄媳妇,这大过年的也没啥事儿,你要是得空了就过来坐坐,和你妈一起来。
  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到赵嫂子了,想的慌呢,这两天得空了,我就过去串个门。”
  巧莲自从来石嘴子开始,就跟赵嫂子相处的不错,这么多年了,还真是有些感情。
  年前太忙,也没时间去赵家坐坐,得空了,还真该过去找赵嫂子唠唠呢。
  时候的确是不早,大宝媳妇也不好一直留在曲家说话聊天,于是便笑着站起来。
  “好,那就等婶子不忙了,到时候我和我妈都过来。
  婶子,你别下地了,这都不是外人,也不用婶子下地送,我们先走了啊。”
  大宝媳妇见到巧莲要下地,赶忙伸手拦下。
  巧莲是有意出去送送,可大宝媳妇这么说了,她再下地就不太好,于是喊了佳媛和玉淑出去送送。
  这边佳媛玉淑跟着送赵家众人出门,家里阿黄阿灰俩狗子已经老的不爱搭理人了,趴在窝里根本就懒的动弹,所以赵家人就这么来到院子往外走。
  还没等走到大门口呢,就听见一阵很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接着就见到大门被推开。
  “佳媛,我二姨呢?快,县里来电话了,让我二姨赶紧去县医院。”
  从外面跑进来的,是风林,估计是一路从大营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说话断断续续的。
  佳媛一听就傻了,“咋?让我妈去县医院?发生什么事情了?”
  佳媛立即转身就往屋里跑,“妈,风林哥来了,说是县里来电话,让你赶紧去县医院。”
  巧莲在屋子里隐约也听见外面的动静了,赶紧穿鞋下地出来。
  “风林啊,怎么回事?你慢慢跟我说。”
  “二姨,是韩大伯找的我,让我赶紧过来通知你。
  县医院打的电话过来,说是昨天半夜,咱县里的米粮加工厂起火了。
  制米车间和发电厂房全部被烧毁,值班的工人烧死了好几个,救火的人烧伤好多。
  县里医生忙不开了,紧急调各公社医生到县医院帮助抢救。”
  风林这会儿多少缓过来了,于是一口气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巧莲一听这话,叹了口气,立即回屋去换了件衣裳。
  “维扬,县里出事了,县医院调我赶紧过去帮忙,我得赶紧走。”
  说着,也顾不上其他了,出门抓起自行车,推着就往外走,到了外面便骑着车,直奔县城。
  巧莲有点儿着急,估计这一次米粮加工厂的事情很严重,弄不好受伤的人很多。
  要不然,县医院不能紧急调了他们这些卫生所的医生过去帮忙。
  紧急抢救,人命关天的时候,巧莲哪里能耽误?车子蹬的飞快。
  二月中旬了,外面天气转暖,路面上白天化雪晚间上冻,就像镜子差不多。
  好在巧莲骑车子多年还算稳当,即便这样,也有两次差点儿滑了摔倒。
  巧莲骑车一路飞奔,不到五十分钟,就赶到了县城,来到了县医院。
  到了医院也顾不上锁车了,随便把车停在了车棚的位置,便直接往里面跑。
  大年初一,本该是大部分医护人员放假休息,医院里寥落冷清,然而此刻,却是忙乱不已。
  一群哭着喊着的人,时不时发出痛苦的哀嚎声,应该是受伤者和家属。
  另一边,是身穿白大褂不停奔走的医护人员,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接诊更多的病人。
  这一次起火很严重,烧伤人数也很多。
  县医院已经把所有医护人员全都召集回来了,所有科室的人手都尽力过来帮忙抢救。
  可即便是如此,也还是忙不过来。
  巧莲一看这个样子,知道情况很严重,于是立即找到院长。
  “报告,大营公社卫生所医生,陈巧莲报道。”
  县医院的院长此刻就在急救室外面指挥呢,一看见巧莲,也顾不上说别的了,直接点点头。
  “快,去换衣服消毒,立即帮忙急救。
  这一次烧伤了上百人,重度烧伤将近七十人,咱们医院差不多的大夫都过来参与抢救了,可还是人手不够。”
  巧莲也没说别的,立即到旁边医务室换了件白大褂,然后洗手消毒。
  从里面出来,领着一个护士,赶紧指挥着家属,将一命伤患抬到了治疗室。
  烧伤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等级,一度烧伤局部发红、肿胀和轻度疼痛。
  二度烧伤分浅二度烧伤和深二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损伤达到真皮浅层,可有水泡。
  水泡破裂后露出潮红创面,有渗液,局部肿胀,疼痛剧烈。
  深二度烧伤,损伤达到真皮层,有水泡。
  水泡底面苍白色,其中有红色小点,局部肿胀,疼痛不太剧烈,易引起感染。
  三度烧伤,损伤波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甚至达到肌肉、骨骼。
  局部干燥失去弹性,色苍白或焦黑,疼痛不剧或无痛,易发生感染。
  巧莲接诊的这个,已经达到深二度烧伤的地步了,烧伤面积也很大。
  可能是耽误了一段时间,创面开始有水泡。
  “先肌肉注射安痛定一支,强心定一支,然后静脉注射葡萄糖维持患者体液平衡。”
  巧莲给患者检查了一下,立即让护士先注射止痛剂和强心剂,防止病人因大面积烧伤的疼痛而造成休克。
  护士给打针的同时,巧莲这边拿剪子将患者身上的衣服全都剪开脱下来。
  幸亏这年月都是纯棉的衣裳,起火之后不会一下子全都糊在身上,这要是化纤的衣服,烧伤会更严重也更难处理。


第574章 累瘫了
  烧伤的急救处理很麻烦,需要充分暴露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及周围皮肤,用注射器抽去水泡中的疱液。
  然后用油纱布覆盖创面,外用消毒纱布、棉垫包扎。
  正常来说,头面、躯干等处的烧伤应该采用暴露疗法比较好。
  可这时候天气冷,伤患体温无法维持,所以除了头部的创面之外,还是要包扎起来比较好。
  烧伤非常容易感染,清洗伤口消毒、敷药之外,还要立即注射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合用,防止感染。”
  这年月多数都是用这两种药物合并治疗烧伤感染,虽然巧莲可以从系统里兑换更好的抗生素,但是她没有好的借口,根本没法拿出来。
  眼下只能用现有的办法,如果接下来感染真的严重了,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
  一旁的护士听见巧莲吩咐,立即去配药注射,分秒必争的抓紧抢救,以免耽误了伤患。
  按说最少应该有两个护士在旁边帮忙,可现在医院里人手根本不够用,巧莲只能跟护士尽力配合,两个人完成伤患的急救。
  巧莲与护士在诊疗室里急救,患者家属在外面焦急的等待。
  直到一系列急救错失全部做完,患者也因为药物起作用之下,痛苦略微缓解。
  巧莲这才松口气,让家属立即将人抬到了相应的病房去。
  这一次受伤人数众多,医院也是开通了绿色通道,特意腾出来好多间病房。
  这边抢救完成,那头就可以直接安排床位住院。
  巧莲这边也顾不上休息,跟护士俩人赶紧收拾了诊疗室,接着外头又抬进来一个人。
  巧莲正要给这个治疗时,佳媛雪梅玉芬三个,从外头急匆匆走了进来。
  “妈,我爸让我们也过来搭把手帮忙。”三个姑娘骑着车子赶来,累的都出汗了。
  “去换衣服消毒,然后进来帮我。”这时候多一个人手也是好的。
  雪梅玉芬是卫生所的卫生员,虽然没经过正经培训,但是在巧莲的指导下,基本医疗操作不亚于医院的护士。
  有的方面甚至比护士还强一些,有她们帮忙,巧莲能轻松许多。
  三个女孩一听,立即去换了衣裳消毒之后回来,然后雪梅玉芬配合着巧莲,开始给伤患清洗伤口打针敷药。
  “佳媛,拿笔记下来方子,立即找人取药熬药。
  外面还有一些烧伤症状轻的,一时半刻又等不着输液,赶紧配了药,让他们喝下去,维持体液平衡、避免电解质紊乱。”
  情况紧急,目前能够治疗的都是重症伤患,还有一些略轻微的都在外面忍受煎熬。
  巧莲的意思,赶紧配制口服药,只要还能服药的,立即让这些人先口服药品减轻痛苦,然后等待治疗。
  “银花一两、车前草二两,水煎后加碳酸氢钠0。6克、乳酸钠0。6克、复合维生素b液50毫升,水加至五百毫升。
  这是一份的量,快去药房。”巧莲手上不停的给伤患清理创面,一边吩咐了佳媛赶紧去配制银车烧伤饮。
  佳媛拿着笔赶紧记了下来,然后一溜烟去药房。
  药房那边又不认得佳媛,哪能直接就给配药?
  佳媛费了不少劲解释清楚,药房那边又赶紧去请示了院长。
  院长拿了药方看了下,觉得没问题,赶紧点头同意,于是药房的人赶紧去配药。
  佳媛帮忙熬药,不多时药配出来,分给了轻症伤患先服用。
  佳媛只是跟着巧莲学了一阵子,但她不是卫生员,这个时候可没有帮忙的资格,也只能是来回的听巧莲吩咐跑腿办事。
  当然,多了佳媛这么个人,还是方便不少。
  每一个伤患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都需要针对伤势辨证治疗,县医院里所有的医生护士,全都投入到了这一场分秒必争的抢救当中。
  从早晨六点多钟开始紧急抢救,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所有的伤患全数经过治疗安排住院。
  这一次的事故非常严重,米粮加工厂的工人当场死亡好几个,送到医院救治的过程中,又有两人因伤势严重死亡。
  其余还有五六人三度烧伤,情况很不好,医院里紧急治疗,但是病人陷入昏迷,看情况也是不太好。
  除了这些之外,其余还有二度烧伤五六十人,一度烧伤三四十人。
  这其中大部分是米粮加工厂的工人,少部分是附近居民和救火人员,这一次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县里紧急派人调查起火原因,核实损失,只是一场大火把加工厂烧的一干二净什么都没剩下,想查也不太容易。
  县医院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尽数取消假期回医院参加抢救,附近几个公社卫生所的医生和卫生员也积极赶过来帮忙。
  巧莲和玉芬雪梅抢救了七八个伤患,都是深二度烧伤。
  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