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亏如今粮食产量高,曲家八亩地的红利,好歹够交公粮和收购定额,可就是口粮没剩多少了,连一麻袋都没有。
“那啥,弟妹,你家要是粮食不够吃,就尽管开口啊,这哪行啊。
要我说社里也是太抠门儿了,跟着你家占了那么大的便宜,现在又翻脸不认人。
不管咋地,也该分给你家多点儿粮食啊,白给他们那么多种子了。”几个女人都为巧莲抱不平。
倒是巧莲并不怎么在意,只笑了笑,“没事儿,家里陈年的粮食还有。
再说我家孩子爸爸吃供应粮,他的供应不少,划拉划拉也够我们一家子吃了,不太要紧。
明年孩子断奶了,我就下地干活去,能挣工分就好了。”
巧莲自然不能说家里什么都不缺,只笑着含糊过去。
“对,对,幸亏曲兄弟吃供应,再说他还有本事淘澄点儿粮票什么的,咋地也不用太愁的慌。
就这一年紧吧点儿,等明年你回去上班就好了。”
大家伙纷纷点头,要不说还得是男人有本事呢,曲维扬有能耐,自然能养得起媳妇孩子。
说话间,众人就把粮食装到骡车上,一趟一趟的往回运。
曲家的粮食少,就放在最后一趟,跟赵家的一起装车上运回了家。
社里分了粮,基本上也就没其他事情了。
进了十一月开始陆续下了几场雪,忙了一年的人们,开启猫冬模式。
当然,大营乡的人还有活干,粉坊、豆腐坊、酒坊又忙碌起来。
唯一可惜的是,省里今年开始筹建林业局,各地方林政划分权利,往后这林业采伐,都交给各林业局。
张文广他们这些人,从今年冬天开始,慢慢就没什么活了。
好在粉坊酒坊都特别红火,尤其是酒坊,去年大营乡酒坊出产的酒在附近几个县城都打开了销路,大营乡出产的高粱酒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酒坊今年除了农忙时候停下来一阵子,其余时间也都在运行。
老韩书记的意思,冬天里尽量多生产,留库存。
到了夏天就集体忙地里的庄稼,有库存顶着,销售这方面也不用太担心。
所以今年酒坊特意扩大规模,多招了不少人,那些不能去进山采伐的壮劳力,就安排到酒坊、粉坊、猪场。
另外,乡里还弄了个运输队,专门往县城以及临江运送各类出产,这么以来,闲散劳动力全都有了地方安排。
几个作坊都红红火火,带动了合作社的经济发展,将冬闲变成了冬忙。
社里的人一个个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整个儿大营乡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老韩书记看着几个作坊的流水,自然也是高兴。
“要是能再琢磨几个作坊出来就好了,可惜我这脑子不够用,要是陈书记在,她肯定还能想出别的主意来。
你们几个也得动动脑子啊,不能什么事情都让我一个老头子来想。
我这都多大岁数了?再有两年我该退休了,往后这乡里的事情,还不得你们费心思么?”
老韩书记瞅着乡里这几个干部就愁的慌,一个个都跟榆木疙瘩差不多,脑子怎么就那么笨呢。
第438章 操办生日
接连几场雪之后,大地一片素白,五七年的冬天就这么来到了。
大营乡今年又是大丰收,各家各户都分了不少粮食和钱。
再加上合作社里几个作坊都很红火,年前肯定还能有一笔分红,大家伙都高兴的很,就盼着到年根儿了。
外面的事情,巧莲一概不理,她如今只安心在家里哄娃就行。
三个娃一天比一天长本事,如今已经可以在炕上来回爬了,真需要个人盯着,一个没留神,就能掉地上去。
“娘,大后天就是您的生日了,六十大寿,咱不是说好了要给您操办一下么?我过来接您回去。”
十二月五号这天,陈民生来到了石嘴子,接老太太回家。
老太太是农历十月十七的生日,今年闰了一个八月,所以阳历农历差了不少日子。
之前陈民生就跟弟妹们都商议好了,老太太一辈子就一个六十大寿,一定要好好庆贺。
虽说如今形势严不许请客大操大办,但是自家这些儿女们,必须聚起来给老太太贺寿。
陈民生提前好长时间就开始预备了,老二老三那边都写了信确认他们能回来,这几天家里也开始预备吃的用的。
“娘,既然大哥来接您,那就先回去吧,等着正日子,我和维扬领着孩子也过去。”
老太太六十大寿是大事儿,不能耽误。
巧莲也明白,这要不是为了给她看孩子,老太太今年就回陈家了。
如今陈民生比以前好很多,对老太太比以前更孝顺,跟老太太的关系更融洽。
尤其是林红嫁给万福之后,陈民生一直就想接老太太回家去养老。
要不是老太太惦记着巧莲家这三个孩子,估计也就回去了。
“大哥,这些东西你帮咱娘拿着,这是我给咱娘预备的衣裳鞋袜,还有一些吃的。
咱娘过大寿需要用的东西,也不知道你那儿预备的怎么样了,要是不够就尽管说话,我让维扬帮着买一些回来。”
经过万福娶亲还有孙家人的事情之后,巧莲跟娘家的关系也是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如今看起来,倒真是有一家人的意思了。
陈民生一看,好家伙,二妹妹可是没少给老娘准备东西啊。
崭新的棉袄棉裤大衣、帽子围巾、棉鞋棉袜,从头上到脚下都齐全了,包了整整一包袱呢。
另外还给准备了一些吃的,米面都是细粮,另外什么鸡鸭鱼肉的也都不少,光是这些,要值不少钱呢。
“哎呀,二妹妹,你看你这是干啥?
我都说了,咱娘六十大寿,全都我来操办。
你家如今孩子多负担重,全都指着维扬一个人养活呢,不好这么花钱。”
陈民生一看这些东西,当即便过意不去了。
他已经听说了,曲家今年没分多少粮食和钱,曲家今年的日子不算好过。
巧莲听了这话就笑起来,“大哥,家里还能对付,也不是一点儿家底儿没有。
咱娘就这么一个六十,我这个当闺女的,咋地还不得表示表示?
咱家这么大的家口,要真是让你一个人出钱出东西的给老娘操办大寿,我们这几个兄弟姐妹心里面也过意不去啊。
大哥,你就放心拿着吧,要真是家里缺什么了,我就跟大哥张口借,这总行吧?”
人与人的相处也就是这么回事,互相礼让敬重,关系就会越处越好。
陈民生的改变,巧莲看在眼里,再加上还有老太太的面子在,总得说的过去。
老太太在曲家一年半多,帮着巧莲伺候孩子出了不少力。
如今要过大寿了,巧莲要是出手太差,怎么对的住亲娘?
“行了,二丫头给的就拿着,那是她孝敬我的一份儿心意。”那头老太太说话了。
“二丫头,我就回去住几天,等着过些日子,我还回来帮你看孩子。
我这个老婆子如今啊,也干不了什么了。
就是你们这几个儿女,谁要是能用得上我呢,我就帮一把。
你大哥这头暂时没啥需要我帮忙的,就算林红以后有孩子,那也是你大嫂的活儿。
你这边三个娃看不过来,不管咋地,我也得帮你两年,等孩子们都大了再说。”
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挨个儿抱过来三个娃亲了亲。
“姥姥回家去住几天,等着过几天就回来看你们啊,别太想姥姥了。”
曲家这三个娃如今正是好玩儿的时候,特别可爱会逗人。
别看哄着三个娃挺累,可再累老太太也高兴,她还真是有点儿离不开这三个娃呢。
老太太早就打定了主意,回家去过了生日就赶紧回来,时间长了,她会想孩子们的。
三个娃从生下来就是老太太照顾伺候,跟老太太的感情很好。
虽然听不懂老太太在说什么,却一个个都朝着老太太笑。
看着娃们天真可爱的笑脸,老太太真是舍不得走,于是又亲了亲孩子们。
“二丫头,这几天你好好看着他们啊。
要是做饭什么的忙不开,就让嘉俊嘉和帮你哄着,千万别让孩子掉地上。
咱家地是水泥的太硬,可不是以前的土地,这要是掉下去摔一下,还不摔出个好歹来?
可千万注意。”老太太不放心孩子们,再三叮嘱。
三个娃都会爬了,成天淘气,有好几回都爬到炕沿上了,差一点儿就掉地上。
要不是巧莲和老太太及时抓住,真就摔了。
老太太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生怕巧莲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孩子,把孩子摔着。
“娘,你就放心吧,我有数,不会让他们摔着的。娘安心回家去住吧,这边没事儿。”
巧莲自然心里有数,前一阵子就开始准备了。
系统里有围栏,买了装上就行,前几天巧莲让曲维扬装模作样的干了几天木匠活,就是为这个准备的。
老太太又念叨了一番,那头嘉俊嘉和又过来粘着老太太好一阵儿。
直到老太太答应他俩,尽快回来,这俩娃才依依不舍的松手。
于是陈民生拿着东西,巧莲扶着老太太,送老太太到外面坐上爬犁。
“行了,天冷,赶紧回屋吧。快点儿回去看着孩子。
也就这几天,过些时候我就回来了。”
老太太坐在爬犁上,身上盖着狍子皮的褥子,回头朝着巧莲挥挥手,撵巧莲赶紧回家去。
巧莲朝着老太太点点头,“大哥,回去稳当点儿啊,路上当心。”
陈民生答应了一声,甩起鞭子,赶着爬犁走了。
第439章 看娃神器
老太太前脚刚走,巧莲就立即从系统里兑换了围栏出来。
之前她就想用了,三个娃会爬之后太淘气,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翻地上去,有个围栏护着,好歹安全些。
可是老太太在这儿,巧莲不好找借口往外拿。
如今老太太走了,巧莲趁着工夫赶紧换出来放到仓房里,然后喊了嘉俊嘉和俩娃,帮忙从仓房里搬进屋。
“嗯,对,就放炕上吧,等会儿帮妈妈组装起来,这样就不怕弟弟妹妹们从炕上掉下来了。”巧莲故意指使嘉俊嘉和干活。
嘉俊嘉和也有点儿懵,这些是什么东西?怎么看着有点儿像家里鸡窝的模样?干嘛用的?“妈妈,你这是要干啥?要在炕上搭个鸡窝么?”嘉俊没忍住,就问了句。
巧莲一听这话,愣了下,低头仔细看看那些围栏,这才明白儿子的话,当即大笑起来。
为了掩人耳目,她特意选的都是木质围栏,而没有买塑料的。
这木质围栏就是一些小板条制作出来的,别说,看着还真是跟家里的鸡窝有点儿像呢。
“不是鸡窝,是把咱家炕围起来一圈儿,让你弟弟妹妹们在里面玩儿。
这样妈妈做饭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掉到地上去了。”巧莲简单解释了几句,然后便动手开始组装。
系统里的围栏质量还是满不错的,都有卡槽接口。
基本不用多么费劲,按照自己想要的规格尺寸组装就行了。
曲家的炕不小,巧莲已经琢磨好了,就围着炕一圈儿。
尽量让里面的空间大一些,这样三个娃在里头玩也不会觉得憋屈。
晚间围栏也不用撤下来,有专门的小门敞开。
他们从小门上去,铺了被子睡觉就行,正好也可以防止小娃睡觉不老实掉地上。
巧莲早就算计过尺寸了,买的正好,于是动作快速的将围栏组装起来。
四周全都弄好之后,三个刚会爬的小娃这下就傻眼了,看着周围一圈的木栅栏,这是要干啥?
“嘉俊嘉和,你俩注意了啊,这是门,门上有开关。
记得出来的时候拴上,别让他们从小门儿爬出来。”
巧莲嘱咐了嘉俊嘉和一下,告诉他们这围栏门怎么打开怎么用。
嘉俊嘉和也觉得特别新鲜,当即来了兴致,俩娃脱了鞋上炕,进围栏里玩儿。
巧莲看了看,心中颇有些遗憾,这要是可以兑换个秋千啊、滑梯啊、海洋球池之类的多好。
俩大的领着仨小的在里面玩儿,估计一天都不会腻。
得,还是别想了,那些东西不属于现在,还是别嘚瑟了。
这木头围栏还好说,大不了就说是曲维扬在家做的,那滑梯秋千什么的就算了吧。
“行,你们在里面玩儿,哄着弟弟妹妹们,妈妈去做饭了啊。”
巧莲看着几个孩子在围栏里都还满适应的,这回总算放心,赶紧去厨房忙活着做饭了。
嘉晟他们现在大了,已经可以吃辅食,喂奶的次数就降下来。
再加上给他们都穿的纸尿裤,也不用担心拉尿的问题,所以巧莲放心的在厨房忙活,屋里几个孩子玩的也挺开心。
中午娘几个随便对付着吃了些,下午嘉俊嘉和在外面玩,巧莲搂着孩子们在家里睡了一阵。
嘉俊嘉和这俩娃大了,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睡午觉。
他们宁可出去玩雪,或者跟阿黄阿灰一起玩,也不肯乖乖睡觉。
巧莲没办法,也就只好随着他们去了,反正就在自家院子里,随他们吧。
一觉醒来已经下午三点来钟了,看着孩子们还在睡,巧莲轻轻起来下地,先去预备晚饭要用的东西。
等到屋里传出孩子们的声响时,赶紧回来看看,结果三个娃都醒了,正满炕爬呢。
于是赶忙去冲了奶粉,一人手里一个奶瓶,让他们自己抱着奶瓶喝,等着孩子们喝完奶,赶紧又给换了纸尿裤。
三个孩子忙活一圈,时间也就不早了,冬天了天黑的早,外头已经有些暗了。
于是巧莲喊了嘉俊嘉和进屋来,让他俩回屋暖和着,顺道陪弟弟妹妹们玩,自己则是去厨房预备晚饭。
巧莲这边正好忙活的差不多,外头脚步声传来,曲维扬和嘉康佳媛三人回来了。
学校里四点放学,骑着车子到家,就差不多五点。
“妈,我们回来了,今天外面真冷啊,风跟刀子一样,吹的脸生疼。”佳媛进了门就喊冷。
巧莲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来,看了看从外面进来的爷三个。
“炉子烧着火呢,你们烤烤身上吧。
这时候可不是冷怎么?要不然在县城里给你俩找个住的地方?这么大冷天的骑车子来回跑,也太遭罪了。”
县一中就读的大多数都是县里的孩子,少部分是外面乡镇的,目前还没有建宿舍。
外地的孩子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再不然就像嘉康他们这样,离着县城近,来回走读上学。
大冷天的这么骑车子来回,的确是不好受。
巧莲也怕孩子们冻得慌,所以才说不行就找个住的地方。
实在不行还有招待所呢,反正十二月二十号左右就放假了,也就是半个月的事儿。
“妈,不用了,就这么几天冷的时候。
再有半个月我们就放假了,坚持坚持吧,这时候还行,我们穿的也厚,没啥事儿。”那头嘉康一听,忙拒绝。
他们去一中读书,本身花费就不小了,再找个地方住宿,不是又要多花一笔钱么?
家里今年本来就紧吧,哪里还能再浪费?
“我听老师说啊,明年学校要建宿舍了,到时候看情况吧。
其实我们也不太喜欢宿舍,还是回家来方便些,反正一年也就这几天冷点儿,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妈你别担心,我就是吆喝两声而已。”那边,佳媛也不好意思了。
外面虽然冷,但是并没有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巧莲给曲维扬和孩子们预备的大衣,都是里面挂了兔子毛的,手套也是,还做了兔毛的护膝。
他们蹬着车子回来,身上其实不算冷,也就是脸被风吹的难受点儿,这个可以忍受。
“妈,我姥呢?怎么没见着我姥啊?
还有,这炕上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跟栅栏一样。
还别说啊,这东西挺好啊,嘉晟嘉祥他们这回不能掉地上了。”
佳媛一边说话一边推开东屋门往里看,结果一看之下就乐了,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啊,太有意思了。
第440章 没电不方便
“哦,那不是我前几天让你爸做的围栏么?
现在那三个小的会爬了,一眼看不着就往炕沿这边爬。
你姥一个人也盯不过来三个,索性做这么个围栏给他们围起来,我看他们还能怎么闹腾?”
巧莲早就想好对策了,前几天还特意让曲维扬干了点儿木工活,就是为了打掩护的。
“你姥让你大舅接回去了,大后天不是你姥六十大寿么?
你大舅接了你姥回去预备,等着大后天,咱一家都过去。
对了,大后天礼拜几来着?别赶着上课,那你们就去不成了。”
巧莲在家里也不怎么出门,成天哄着三个孩子,说实话真有点儿不知今夕何夕的意思了。
“妈,大后天正好是礼拜天,我们都不上课呢。”
嘉康进了东屋,脱下外面的大衣挂起来,然后去抱了小妹佳莹出来,哄佳莹玩。
佳媛也把大衣脱了,洗了洗手就去厨房帮巧莲忙活。
至于曲维扬,他就刚才进屋扎一头,立即就去外面劈柴禾了。
刚才进门的时候看见,家里柴棚的柴禾不多,得赶紧劈一点儿。
不然媳妇在家又哄孩子又做饭的,哪里还有时间劈柴禾啊?
娘两个在厨房里忙了一阵子,饭菜全都好了,于是端出来喊了大家伙吃饭。
曲维扬这时候才从外头进来,脱了大衣洗了手,领着几个大的在外屋吃饭。
至于巧莲嘛,她端了个小饭桌上炕去,把三个娃都抱到饭桌旁边坐好,给三个娃都带了小围兜,然后一勺一勺的喂三个娃吃饭。
孩子多了虽然哄着费劲,但有的时候也挺好,比如说吃饭,这三个在一起吃饭特别香。
正好一人一口轮一圈,嘴里的也就吃完了,再张嘴等着要。
于是巧莲就像捕食归来的老鸟一样,挨个儿喂这三个张着嘴等吃的小家伙。
娃们已经八个多月了,能吃的东西不少。
晚间给他们做的小米粥里面切了碎肉末还有些蔬菜末,三个小家伙吃的可欢实呢,高兴起来还拍桌子。
巧莲手里拿了个湿手绢,看见哪个嘴角或是脸上沾了饭,赶紧给擦一擦。
虽然小娃胃口不大吃不下多少,可毕竟是三个啊,喂他们三个吃一顿饭,也需要些时间。
还不等三个娃吃完呢,曲维扬已经吃完饭进屋了,一眼就看见这个围栏,当即点点头。
“嗯,这玩意儿确实不错,我就是没时间,不然这东西咱自己就能做。”
曲维扬脱了鞋上炕,接过巧莲手里的碗。
“你出去吃饭吧,我来喂他们,反正也没几口了。”
媳妇为了孩子们,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吃饭,也真是不容易。
之前都是老太太和巧莲俩人换班喂孩子然后吃饭,现在老太太回家了,曲维扬自然要接替媳妇的活,好让媳妇吃口热乎饭。
巧莲看着曲维扬喂孩子还挺熟练的,这才放心,下地去吃饭,留下曲维扬陪着孩子们吃饭。
等着巧莲那边吃完,屋里三个娃也吃饱了,于是一人一个水瓶喝水,吃饱喝足之后各自去玩,巧莲把小饭桌端走收拾干净。
佳媛这会儿工夫已经把碗筷全都刷干净了厨房收拾利索,然后回屋去看书写作业。
嘉康佳媛上了中学之后才发现,学校里优秀的孩子很多。
虽然俩人现在学习成绩还是不错在前面,可是压力不小,所以俩孩子回家来都特别用功,晚上要读很长时间的书。
“也不知道啥时候咱乡里能用上电,孩子们晚上这么看书也不行啊。”
巧莲收拾好一切,进屋来跟曲维扬嘟囔。
她是从系统里特意兑换的电池式台灯,里面装锂电池的那种。
但是现在没有电,不能充电,只能每次用完了就再从系统里买电池,真的很浪费。
“你之前不是跟韩书记提起过,要在汤河拦坝修电站么?我看着怎么也没个动静儿呢?”
提起这事儿,曲维扬也觉得挺别扭的。
如今城里多数地方都供电了,可是乡镇还不行。
县里发电量不够,只能供应县城,不能供应周边乡镇。
“能有什么动静啊?我当时提了,老韩书记倒是挺高兴的。
可乡里那些人都不乐意,嫌花钱多,修一个电站要不少钱呢,乡里哪有那么多钱啊?
说是再等几年,等乡里有钱了再说。
我看了,这些人脑子都顽固着呢,一个个都舍不得钱,等他们同意,有年月了。”
巧莲一想起这个来,就觉得恼火。
建水坝修电站,这是为了大家方便,可偏偏有人就是不乐意,就是不想掏钱。
全都指着国家给出钱修,那等着吧,有年月呢。
“维扬,我想着不行的话,我从系统里换一个风光互补发电机。
一整套的,到时候安上,咱自家用也方便点儿。
咱家离着村子远,再说这个就是晚上用来照明,小心点儿应该不至于让人察觉。
不然的话,我真担心孩子们这眼睛。”
巧莲觉得自己真的是很能忍了,来到这年月七八年,一直忍受着没有电没有网络的日子,这要是搁以前根本就不能想象。
这也实在太不方便了,别的都还好说,没有电视没有洗衣机这些都无所谓了,可是这照明,真的太无语,她真的接受不了。
“行啊,你看着弄呗,我明天再找找电工老刘,问问他这个发电机的电路,问明白了我回来帮你安装。”
曲维扬可不是乡下土包子没见识,他以前见过电灯电话,也曾经帮着架过线路呢。
这几年在县里上班,供销社的电路出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曲维扬帮忙解决,跟电工学了不少本事。
所以巧莲一说有风光互补的发电机,曲维扬当时眼睛一亮,要是真有这个,家里可就方便多了。
“行,那得空我就换出来,等你研究明白了,咱安上自家用。
这大冬天的太阳能估计差点儿,但咱这边风大,应该能带起来。
再说了咱也不干别的,就是晚上照明,应该没问题。”
以前孩子们学习没这么晚,巧莲也没怎么往这上面琢磨。
可如今孩子们学业越来越重了,晚上看书到八九点呢,光用电池太浪费了,必须得想点儿其他主意才行。
两口子商议完发电机的事情,正好时候也不早了,于是赶紧忙活了三个娃,给他们又吃了奶,这才哄着娃睡觉。
第441章 风光两用发电机
巧莲这个性子风风火火的,既然定下来要自家弄个发电机,第二天就找了时间换出来。
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控制器、蓄电池组、正弦波逆变器等等,正正好好买了全套。这
些东西可不少,巧莲也没费劲,直接把东西都放在了西屋稍间。
那间屋子没人住,就当成杂物间了,正好搁在那儿,也没人注意。
等着晚间曲维扬回来的时候,两口子对着各种零件个电路图琢磨了一阵,总算弄明白线路如何布置。
于是第二天曲维扬特意请假,不到中午就回来了,照着说明书上面,把各个组件儿都安好了。
太阳能电池板安到房顶,风力发电机装在西房山的房檐上。
电线顺着扯下来到西屋,屋里连上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等。
一切都安装妥当了,这边甩了线接了个插排。
巧莲和曲维扬商议了,暂时只在西屋扯电线和点灯,东屋不用。
如今整个儿大营乡都没有人家用电灯呢,他们家扯个电灯挂在棚顶,人家一看就有问题。
西屋一般没人去,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至于东屋,还是用原来的充电台灯就行。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孩子们学习,做饭都是下午趁着天还亮堂就动手,晚间没什么娱乐,大家伙也都睡得早。
至于巧莲,她现在也没时间看书了,光是照顾三个娃就够她受的。
针线什么的也都不会放在晚上做,白天有时间踩缝纫机多快啊?
暂时家里也没什么电器,所以只在嘉康那屋里安了一盏亮度很好的节能灯。
曲维扬倒是有心想买一台收音机,可两口子左思右想,决定再等等。
目前国家已经自主研制出了第一代晶体管收音机,也就是人家说的半导体。
这个不需要电源线,只需要安装电池就可以用了。就是价格有点高,还没有普及。
曲维扬估计着,再有几年抚松这边就该有了,到时候再说吧。
北方大冬天的风不小,尤其是石嘴子临近江边,江风大的很呢,风力发电机转的很快。
傍晚的时候巧莲特意试了试,西屋那灯还真是挺亮的,比以前那个强多了。
等到晚间嘉康佳媛学习时,也发现了不一样。
“妈,咱家西屋的灯你给换了啊?哎呀,这个很亮呢,比之前用的那个好多了。
妈,你这是怎么弄的啊?”佳媛高兴的喊巧莲过去。
“瞅瞅你,大惊小怪的,这还有啥?你爸找人从外地弄回来一套发电机,用风力和阳光带动的。
这不今天刚装好么?我还特意让你爸想办法再给你们弄了个瓦数大一点的灯,省的你们晚上看书祸害眼睛。”
巧莲看见闺女高兴地又蹦又跳那样子,忍不住就笑了。
“你俩这才上初中呢,也不用那么刻苦用功,差不多就行啊,当心你们的眼睛。
九点之前必须熄灯睡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白天精神十足的听课。
课堂上有效率的听课,比你们课后补强多了,一定要记住。”
巧莲怕孩子们有了新灯,晚间更贪恋着看书不肯睡觉,所以特地给他们定下了规矩。
嘉康佳媛俩人刚才还真是商议着要多看会儿书呢,结果一听巧莲这话,都立即打消了念头。
“妈,我们听你的话,九点之前一定睡。
妈妈,你和爸爸太厉害了,这么先进的东西都能弄到。”佳媛抱着巧莲撒娇。
“什么先进不先进啊,这不是没办法么?
我都跟你韩爷爷提了好多回,要在大营乡拦河修坝发电,可乡里这些人就是不同意。
我和你爸担心你们晚间用那个小灯看书,会看坏了眼睛,所以才想办法弄了这个。”
巧莲没忍住,又吐槽了一回。
“妈妈,我想就算是大营乡拦河修坝发电,咱这儿也未必能通电呢,太远了。
咱这离着大营乡十多里地,还就这么几户,供电耗费严重,不划算的。”
嘉康佳媛虽然才读初一,还没学到电路这些,可俩孩子早就把初中的所有书都看过了,多少也懂一些这个。
巧莲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只是乡里自行发电的话,肯定不能用高压电线传送。
低压传送的话,损耗严重,就算是石嘴子这边能通电,估计也比不上他们自家发电这么好用。
“得,照你这么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