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过去[金榜]-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孩子都有点怕黄茂行,闻言都不敢再闹,吸吸鼻子纷纷走下去。
  等他们出去后,黄蓁蓁连忙扑过来,泪流满面地低声道:“哥,你可回来了,救命啊,小孩子我搞不定!”
  天天烈日下面打篮球,皮肤晒黑了很多的黄敏行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放心,交给我,保证一个都不敢上来找你!”
  黄茂行人缘堪称是全镇最好的人,上至八十岁老头老太,下至光屁股流鼻涕的小屁孩儿,全都能和他玩得起来。
  她连忙将房间反锁上,钥匙揣口袋里,不仅如此,她将爸妈房间,黄茂行房间都给锁上了。
  黄茂行将小孩子轰下去之后,就下去给一个枣,每人发了一根冰棍。
  黄蓁蓁不能再窝在房间不出来了,站在楼下像个吉祥物一样供人瞻仰,脸都笑僵了。
  黄爸爸和敏行爸爸商量,“这些人都来了情,总不能不请他们吃饭,不如这样,我们两家并在一起,就请他们去国顺家酒店搓一顿!”他财大气粗道:“饭钱就我来付!”
  敏行爸爸不同意:“那哪行?这么多人过去,一桌两百块钱,这起码得开三五十桌,加上酒水得上万了,怎么能都让你掏钱?”
  黄爸爸道:“都是兄弟,难道以后我就不在你家吃饭了?以后说不得还要你来照顾。”
  “那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都一样!”黄爸爸推心置腹道:“你和我走的路子不一样,你走官场,马上就要升了,本来就较为敏感,你要是也和我一样辞职下海经商,那我二话不说!你要是不掏钱我都不乐意!”见敏行爸爸还要说,黄爸爸不高兴道:“行了行了,你我兄弟之间还算这么清,就当我给敏行的贺礼成不成?我们俩从小一块儿长大,几十年的交情了,你再这样我可不高兴了啊!”
  敏行爸爸被黄爸爸说的没话说,他工资虽然不低,但和黄爸爸确实不能比,也就没再推辞。

  ☆、第121章

  敏行爸爸会答应黄爸爸一起付倒不是什么贪小便宜,而是两人达成某种默契。
  他毕竟是体质内的,一些消息的来源速度肯定比早已经脱离体制内的黄爸爸要快速准确的多,即使黄爸爸还有很多人脉留在体制内,但又怎么比得上和敏行爸爸的关系?如果市里有什么政策或消息下来,他得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黄爸爸,黄爸爸安排及时先人一步的话,或许能因此避免许多损失,或者多赚许多钱。
  敏行爸爸接受了黄爸爸的好意,说明他愿意将自己的一些资源和黄爸爸共享,如果他拒绝,潜台词中,不说拒绝资源共享,起码也要打上很多折扣。
  而敏行爸爸也知道,黄爸爸人缘好人脉广,他手中握有的人脉,在他的仕途关键期,也可能会帮他一把,有时候哪怕很小的一点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晋升。
  比如这次,敏行爸爸私底下就和黄爸爸说,黄家镇可能要被划分到市里去做经济开发区,到时候黄家镇周围的土地必然要水涨船高,还有房屋拆迁的事,这消息外人都还不知道,黄爸爸提前得知了这消息,趁现在土地价格未涨,再购置一大批土地的话,反手一转,就可能赚个几百万。
  加上房屋拆迁的事,黄爸爸现在在闹市口这个带有三间门面的五层楼房子当然不会拆,但后面还有他家的老房子,到时候是按家中人口算的,黄蓁蓁的户口单独转到了势力,她户口不在家,到时候就要少分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这些消息的价值,根本就不能用金钱衡量,更别说这么一点饭钱。
  所谓投桃报李,不外如是,而两人又是同一个老祖宗传下来,一起长大的老同学老朋友,不论是血缘上,还是感情上,两人关系又不是别人能比的,且两人一个从商,一个从政,没有利益冲突,完全是合则两利的事,自然形成同盟。
  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并不存在什么占便宜。
  成年人的世界毕竟要复杂一些,感情固然是能维系两人关系的一个原因,中间也离不开利益。
  轰轰地热闹了一回,晚上一群人在酒店吃饭的时候,黄蓁蓁和黄敏行和是坐在主桌上和族里有名望的长辈们坐在一起,两人从族长开始敬酒。
  族长年轻时候当过黄家镇的书记,相当于黄家镇的一把手,在镇上相当有权威,然后敬三房在隔壁黎溪镇当镇长的五伯。
  黄爸爸和敏行爸爸小时候就是跟着镇长五伯屁股后面长大的,对五伯很是尊敬,五伯已经四十多岁,继续晋升的机会已经不大,敏行爸爸正当壮年就已经在正处级位置上待了好几年,马上又要升职了,望着意气风发的黄爸爸和沉着稳重的敏行爸爸,不禁感慨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往后再向我敬酒我都不敢接了。”五伯开玩笑地说:“不过现在我还是能受的起的!”
  黄爸爸和敏行爸爸连忙道:“五哥你说这样的话,那是没把我们当你弟弟啊!来来来,罚酒罚酒!”
  再往后面敬酒,被敬酒的人连忙说:“应该先敬你们的父亲!”
  敏行爸爸已经是他们镇上官职最高的人,马上就要到副厅级,黄爸爸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他们虽然在族里有些名望,但到底不敢托大。
  黄爸爸和敏行爸爸都是商场官场混出来的,都表示:“先敬长辈!先给长辈敬酒。”
  桌上的人见黄爸爸和敏行爸爸都这么给他们面子,嘴上虽然不说,气氛却更加热切了。
  主桌酒刚敬完,族长的儿子就从其它桌子来到主桌:“今天你们大喜,我先来给两位状元郎敬酒。”又对主桌上的长辈们说:“老大人们先原谅则个,今天两个小的最大,一会儿我们再给长辈敬酒!”
  桌上的人都哈哈大笑。
  黄爸爸和敏行爸爸都表示:“你是哥哥,还让你给他们敬酒?应该是让他们给你敬酒才对,快快快,回到座位上去,敏行,蓁蓁,你们两个去给大哥大嫂敬酒!”
  大哥大嫂的年龄实际上和黄爸爸黄妈妈差不多大,但是他们辈份小,是以叫哥哥嫂子。
  镇上的人对黄爸爸、敏行爸爸客气,黄爸爸和敏行爸爸也投桃报李,分外给他们面子,让黄敏行和黄蓁蓁主动去向他们敬酒。
  不知道黄敏行有没有感觉,反正黄蓁蓁是感觉,两人就像新婚夫妻在婚礼现场给长辈们敬酒似的,一人拿着一只大容量的高脚杯,里面装着橙汁,向别人敬酒的同时接受他们的祝福和恭喜。
  来的基本上是大房和三房的人,二房只有想和黄爸爸、敏行爸爸交好的一些人才过来,即使如此,酒店的大厅里也满满当当挤了三十多桌。
  等他们讲三十多桌酒敬完,大家酒席都吃完了,但所有人都还留在座位上,等着他们敬酒,从七点开始吃,一直闹到九点多才结束。
  回去后他们还有多少感慨酸话不提,黄蓁蓁第二天睡到了七点。
  昨天她就打了电话到牙医那里,预约了今天上午九点去摘牙套,明天要去千江中学拿奖金,虽说两年时间她已经习惯了牙套,但新的学校,新的同学,她还是不想以牙套妹的形象出现,而且牙套已经戴了整整两年,里面歪掉的牙齿已经扶正,被压住的牙齿也被牵引的长出来,不需要再戴牙套。
  正式进入夏季之后,非典的梦靥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除,这时候去医院,已经没什么问题。
  黄蓁蓁在医院摘牙套的时候,黄爸爸也没有闲着。
  这时候对户口管制的尚且不严,只要有关系,再办一个户口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黄蓁蓁市里的户口还没有迁回来,黄爸爸在这边又给她办了一个户口,如果以后要办身份证的话,就是两张。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几年后必然要消去一个户口的。
  黄蓁蓁虚岁已经十五,她摘了牙套之后,黄爸爸又过来接她去派出所,顺便将她的身份证给办了,大约三个月之后就能领到。
  做完这些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黄爸爸开车在路过一家制作印章和锦旗店的时候,居然停下车,思索了一下大步朝印章店走去。
  黄蓁蓁以为老爸要刻什么印章,哪知道跟着进去之后,就听黄爸爸问:“我现在制作两面锦旗,明天早上能不能拿到?”
  店老板面露为难之色,“这都要至少提前一周来订,哪有这么快的?”
  黄爸爸抽出一支烟递给老板:“价格方面好商量,能不能赶下工,哪怕多加几百块钱都没事。”
  店老板一听价格好商量,就问,“那你要做什么样的?我让他们先把手上的东西缓缓,先做你的,你明天什么时候要?”
  “明天早上七点左右。”黄爸爸笑道:“这不是我这姑娘中考,在省城考个市状元,明天去学校领奖,我打算给她学校送一面锦旗嘛。”
  店老板眼睛瞪大了,特别客气地说:“真没看出来,你姑娘年龄看着不大,想不到读书这么厉害,拿到省城的市状元,那是要送一面锦旗,这是为我们吴山市争光的好事,别说价钱,就是不加钱,你这锦旗我都先给你做好喽!”
  “那不行,钱还是要加的,不能让老板你折本做生意啊!”
  老板豪气地说:“就当我给这小姑娘的贺礼了,两面锦旗给六十块钱,我也不赚你钱,以后有生意到我这里来就行!”
  黄爸爸道,“正好我公司员工制服也要做衣服上的图标文字,价格合适的话到时候就订在你家。”
  老板一听有大订单,高兴地问:“大概多少衣服?要什么样的?已经订了吗?如果没定的话,我认识个成衣厂,批发价格,绝对给你最优惠!”
  黄爸爸给刻章店的老板留了名片,并提笔在本子上留下两行字:桃李三千承雨露,兰芝四季吐芬芳。
  “就写这两句话就行了。”然后是两个学校名字,及‘市中考状元家长黄建国’。
  店老板拿着这两行字夸赞道:“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好字!”顿了顿,“只是上面写十四个字,怕是得要大锦旗才行。”
  黄爸爸笑道:“这些都没事,只要锦旗做得好!”
  店老板估计想做成黄爸爸后面的大订单,咬牙道:“好!那你明天早上来取,我一定给你做好!”
  黄爸爸看他这么干脆,也先把钱付了,“那明天早上七点十分,我准时来取。”
  次日早晨六点多,黄蓁蓁就起床,吃了早餐七点整从家出发。刻章店老板早早在门口张望,见黄爸爸开车过来,连忙将两面金字红底的锦旗送了过来,黄爸爸道了谢,两人就赶紧开车带着她去了省城的千江中学。
  还没下车,就看到千江中学大门的上面挂着一条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校毕业生黄蓁蓁同学荣获2003年市中考状元!
  黄爸爸停车的时候,黄蓁蓁发现,不光门口挂了这样的横幅,连两边的校园院墙上都挂了。
  此时正值暑假,照道理说,学校应该没有什么人才对,没想到学校不仅有学生,还有扛着摄影机的记者在。
  黄爸爸停车的时候看到有记者,下车前还特意把后视镜打开,看看自己的发型和衣服,整理了一下,又看了看女儿的头发和衣服。
  黄蓁蓁头发已经及背,夏天热,她将头发扎成马尾束在脑后,别样的青春可人。黄爸爸看着自家女儿,真是越看越爱,越看越美,简直觉得天下间就没有比他女儿更漂亮更可爱更乖巧更可人的姑娘了。
  他忍不住赞叹道:“还是我们家蓁蓁长得好,遗传了我和你妈的优点。”又忍不住自恋道:“也是我和你妈长得好,才能把我闺女生的这么好看!”
  黄蓁蓁:==|||
  黄爸爸拿了包和锦旗,下车还不忘提醒黄蓁蓁,“外面太阳大,把伞打上。”
  他上身穿着一件白色polo衫,下身是浅咖色休闲裤,身材高大挺拔,面容俊秀儒雅,虚岁已经四十岁的人,看上去就跟三十二三岁的人似的。
  他身边站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穿着一件纯色的浅蓝色的棉质裙子,露出一双修长白皙的腿,肌肤水嫩,身量苗条,长的和高个男子有五分相似,打着精致的太阳伞。
  两人站在太阳底下,就像一道光,吸引着众人目光。
  那些记者早就和黄爸爸父女俩打过交道,一年前就采访过这两人,看到自然是熟悉。
  蔡校长是第一次见黄爸爸父女,也不觉得被闪到,暗赞一声这对父女好风姿,客气地迎向黄蓁蓁说:“黄蓁蓁同学你好,我是千江中学校长蔡健康。”又对黄爸爸说:“这位就是黄蓁蓁同学的家长了吧?你好你好!”他大约是觉得黄爸爸气势卓然,客气了一句,“看到黄蓁蓁同学的家长,我总算明白黄蓁蓁同学为何能生的如此钟灵毓秀了。”
  蔡校长这么客气,黄爸爸自然也不落后,也笑着恭维回去:“都是你们老师教得好,孩子放在学校,多亏了你们老师平日的谆谆教导啊,老师们都辛苦了。”
  蔡校长一听黄爸爸的话,大乐,不禁感慨黄爸爸是个妙人,两人之前的气氛就更加热切了。
  周围已经有记者在拍了,黄爸爸正要拿出锦旗,旁边的摄像师说,“等会儿等会儿,你们站到这个地方来,我正好可以把学校的名字一起拍下来。”
  蔡校长有些尴尬,黄爸爸脸上却半点异色都没有,十分配合地走到摄像师指定的位置,拿出锦旗,情真意切地对蔡校长说:“没有学校的栽培,也没有我女儿今日的成绩,感谢千江中学,感谢所有辛勤的园丁,大家都辛苦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唯有这面锦旗……”
  黄爸爸双手握着锦旗滚轴的两边,旗面哗啦滚了下来,露出它的全貌。
  摄像师连忙将镜头对准锦旗上面的字,在锦旗上面停留了好几秒,让人务必能看清锦旗上面写了什么。
  蔡校长简直喜的合不拢嘴,他将黄爸爸当成所有普通的家长,完全没有想到黄爸爸居然是这样绝顶的一个妙人,这一出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握着黄爸爸的手也深情地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教得好,也和你们家长平时的教育工作分不开啊!”
  黄蓁蓁在一旁看着,简直佩服死自己老爸了,影帝啊有没有?她根本没有在这学校上过一天学好吗?说的好像没有千江中学的培育就没有她的今天似的。
  黄爸爸是做生意的,心思活络,在看到这些记者的瞬间,脑子里就有了想法,手拿着锦旗站在镜头前,自豪而富有激情地说:“其实这次不光我女儿黄蓁蓁是中考状元,我本家的侄子,也拿了中考状元,是我们吴山市的中考状元,这次我们是一镇两状元!”
  有些人面对摄像机或许会怯场,平时能说会道,一到摄像机就说不出话。
  黄爸爸刚好相反,他是那种场面越大反而越来劲的人,就比如刚才,他就特别能抓住机会,给这些记者透露爆点,以此吸引他们去黄家镇再采访一次,以此来给自家珠厂和珍珠粉厂还有猪场再来一次曝光,免费打广告。
  一镇双状元,多好的爆点,他就不信这些记者不心动。
  这记者有他电话,他也有记者电话,都心里有数地相视一笑之后,开始盘算后面的事。
  蔡校长没想到他们一个镇上就拿了两个市状元,心里极度吃惊,面上却是笑容满面的引黄爸爸到办公楼前就坐,办公楼三个烫金大字的下面也挂着一条横幅,上书:省城市千江区千江中学暨2003届中考状元颁奖仪式。
  暑假期间,学校居然还来了几十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整齐地坐在下面热烈鼓掌。
  黄蓁蓁简直不想坐到上面的位置上去,而她不光要坐上去,还得坐中间,上面除了蔡校长,还有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区里的领到。
  先是区领导发表了讲话,然后是蔡校长。
  蔡校长讲完话,一旁的政教处主任拿着话筒说:“下面请我们的市中考状元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考试经验。”
  考试经验?她可以说,她能考上市状元是因为重生一次加金手指吗?
  下面的学生本来被太阳晒的额上冒油,都快睡过去了,此时看到黄蓁蓁精神又振作了。
  中考状元长得真好看啊,皮肤真白,眼睛真大真亮,嘴唇看着就很软很q。
  黄蓁蓁一点准备都没有,就这样被突然袭击,赶鸭子上架,坐在扑着红布的桌前,看着下面几十双昏昏欲睡的眼睛,尴尬地说:“考试时,平静的心态很重要,我平时上课都会很认真的听讲,有针对性的做好练习巩固工作。另外,保证睡眠时间很关键,我每天晚上十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五点多起床,从未熬过夜,从而保证了第二天的充沛精力,上课更能集中精神。”
  他们又问她关于暑期生活的安排,黄蓁蓁有个屁的安排,但她不能这么说,只好笑的眉眼弯弯,“本来是打算把车学一下,考个驾照,但我还未满十八周岁,不能考驾照,只能等三年后了,或许,我会出去旅游一趟吧。”

  ☆、第122章

  几位老师领到听了都不禁想:人家这么大的学生还在玩游戏看电视,她都想着考驾照了,难怪人家是中考状元。
  发表完讲话,政教处主任拿着话筒说:“现在由千江中学校长蔡健康同志,给黄蓁蓁同学颁发由美特斯邦威赞助的奖学金三千元,以及美特斯邦威特别赞助的运动服一套!”
  下面又是一阵啪啪啪鼓掌,黄蓁蓁以为奖金可能是用红包装的,没想到,居然是一块半米长三十厘米宽的泡沫板,泡沫板最上面是美特斯邦威的logo加他们的品牌标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下面是小字,写着‘奖给:中考状元’,中间用大号黑体字写着‘奖金:3000元’,最下面是‘千江区千江中学’。
  校长特别庄重的端着那块三千元奖金的泡沫板,十分郑重地递到了黄蓁蓁手上,还有一包包装好的衣服。
  校长特意把衣服打开,从里面拿出有美特斯邦威logo的秋装外套,要给黄蓁蓁穿上。
  正值炎炎夏日十点多钟的时候,天气热的能把人烤熟,饶是黄蓁蓁相当配合蔡校长做宣传了,在他拿出校服外套一样厚的秋装外套要给她穿上时,她依然忍不住囧了,囧囧有神地看着蔡校长,笑容都僵了。
  蔡校长估计也觉得太为难她了,但是找赞助的时候说好了,要中考状元穿着他们的衣服拍照,他低声劝黄蓁蓁,“就拍个照,你就披上拍个照。”
  这照片要流出去,估计别人都会以为她有病吧?
  黄爸爸在一旁看到连忙说:“这天气太热了,学校里有没有装了空调的房间?”
  蔡校长闻弦歌而知雅意,说:“那一会儿去我办公室,那里有空调,空调温度低,吹着空调总会冷的嘛!”
  黄蓁蓁满头黑线,她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一位年轻帅气的中学生推了一辆粉色自行车出来,自行车的龙头像古代驴子一样,戴了一朵大红花。
  政教处主任的声音适时地响起:“这是由健牌自行车赞助奖励给中考状元的自行车一辆!”
  又啪啪啪鼓胀,黄蓁蓁接过自行车之后,双手扶着自行车的把手,咔咔拍了两张照片。
  之后便是合影,先是所有领导并黄蓁蓁合影,然后是黄蓁蓁和校长合影。
  蔡校长长的圆滚滚跟弥勒佛似的,笑的也像弥勒佛,据说这照片是要挂起来,以后放在荣誉墙上的。最后一群人又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在校长办公室里,穿着美特斯邦威赞助的衣服,站在校长办公室墙壁前,咔咔拍了几张照片。==
  散场的时候,黄蓁蓁看着自行车困扰地问黄爸爸:“爸,这车该怎么带回去?”
  黄爸爸说:“就放在后备箱里。”
  黄蓁蓁握着黄爸爸的手深情地说:“爸,不容易啊,您整天在外面应酬,面对这样的场面脸部肌肉还能这么收缩自如笑的如此自然而不僵硬,真是不容易啊!您!辛苦了!”
  黄爸爸道:“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黄蓁蓁困的要死,整个人往座位上一趟,将座椅放倒,“爸,我睡会儿,到家叫我。”
  “要不要去房子里看看?房子装修好你还没去看过吧?顺便把自行车送过去,你开学正好可以骑,那辆旧的就不要了,我拿到厂里给员工去,省的我再买了。”
  “那你开车,我眯半个小时。”
  “要不要放点音乐?”
  “嗯。”
  这时候最流行的音乐就是刀郎的《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上一世的零三年暑假,黄蓁蓁去四川玩了一趟,当时因为洪水导致黄爸爸欠了很多债,经济并不宽裕,她完全是穷游,坐的是汽车,三十多个小时,一路上司机都在放刀郎的歌,当时她晕车晕的天旋地转,一下车就吐的昏天暗地,从此之后,她是一听刀郎的歌头就晕。
  此时黄爸爸车子里放的就是刀郎那如同白刀子插进沙漠里摩擦一样沙哑的歌声,听得黄蓁蓁一阵恶心。
  赶紧说:“爸,求您了,不能放点好听的音乐吗?”
  黄爸爸道:“这歌不好听吗?那我给你换一首。”
  他按了下按钮,歌声的第一句就是:“你是我滴情人~~~~~”
  黄蓁蓁无力地说:“算了,你还是把音乐关了吧。”
  “你这孩子真是不懂欣赏,这是今年最红的歌,刀郎,你知道吗?你听听他的声音,多么有磁性!”黄爸爸对自己还能赶得上流行感到很得意,这说明他还年轻啊。
  黄蓁蓁说:“爸,下次我给你刻个盘,告诉你现在年轻人喜欢听什么。”
  黄爸爸就喜欢年轻人的东西,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和儿子女儿一点代沟都没有。至于这张被女儿嫌弃的一无是处的碟片,黄爸爸已经决定将它压到碟片包底,或者谁爱听就送给谁去,反正现在流行嘛。
  千江中学到他们的房子也没有多少路,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黄爸爸吃力地将自行车搬上了六楼。
  黄蓁蓁见状道:“以后每天都这样搬上搬下爬六楼,不得搬累死啊。”
  黄爸爸也这样觉得,但目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再想办法。
  原本破旧的房门已经换成了崭新的铝合金门,外面还安装了防盗门。
  打开屋子,顿时眼前一亮,让黄蓁蓁意外又惊喜。
  实在是原来的房屋看上去太旧了,东西都是近二十年的老物件,现在里面全换过,除了厨房和洗手间,其余地板全部换成了木地板,墙面都贴了米白色暗纹墙纸,客厅放着一张两米多长的沙发,沙发上还乱七八糟的扔着几件球衣,估计是黄茂行留下的,沙发前的木质有暗抽屉的茶几,上面凌乱地摆放着几灌喝完的啤酒瓶。
  黄爸爸看到装修好的房间还没向女儿邀功,就被儿子弄的这么乱,顿时怒道:“这小兔崽子,住完走也不知道收拾!”
  房子里还没有买垃圾袋,好在茶几上有超市袋子,将超市袋子里的几包花生米火腿肠拿出来放到茶几下面的抽屉里,啤酒瓶子全都装到袋子里,“一会儿我们去超市,看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添置的,一起都买上,省的你来住的时候没有。”收拾垃圾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垃圾桶,“垃圾袋、垃圾桶要买几个。”
  黄爸爸在收拾黄茂行弄乱的屋子,黄蓁蓁跑到厨房去看,原本厨房和客厅之间是没有门的,现在按上了一扇磨砂玻璃的推拉门。
  厨房原来被油烟熏得黑漆漆的墙面已经没有了,清一色贴上洁白的瓷砖,上面打了一排储物柜,下面是抽油烟机,中间是灶台,上面是两用的煤气灶,煤气灶旁边有两个不锈钢水池,底下一排也是柜子。
  她打开煤气灶下面柜子的第一个抽屉,里面是不锈钢丝分成的一块一块放碗碟厨具的区域,黄蓁蓁提高了声音对正在收拾房间的黄爸爸说:“爸,我们还得买锅碗瓢盆,筷子、洗洁精,还有洗衣服洗手液,菜刀砧板!”
  在房间铺床的黄爸爸闻言喊道:“缺哪些东西,都拿笔记下来,一会儿去超市一次买齐了,省的你下次来再买!”
  黄蓁蓁拿着笔和本子,将需要东西都写上,“还得买个冰箱吧?不然菜没地方放,就买个二手的吧?二手市场很多这样的冰箱,七八百块钱就能买到!”
  “既然买就买新的,多少钱都花了,还在乎这几千块?”黄爸爸的声音从卧室传来,空调倒是装好了,不过只安装了黄蓁蓁的卧室,阁楼和书房都没有装空调。
  因为房间实际使用面积只有八十平,客厅只有一个,没有餐厅,卧室和客厅面积挺大,里面一张一米八的大床,上面铺着冰丝凉席和两个枕头,枕头还是买冰丝凉席的时候送的,上面盖着冰丝凉席的枕套。
  床外面是粉红色的公主蚊帐,繁复而华丽。
  黄蓁蓁瞅着那粉嫩嫩华丽丽的蚊帐嫌弃地说:“爸,这是你选的?”
  黄爸爸站在空调风口前吹着冷气,满脸的‘快来表扬我’的表情,得意地说:“老爸亲自给你挑的。”
  “和房间的颜色不搭配啊,米色会不会好点?”
  黄爸爸‘求表扬’的需求没有满足,恼羞成怒道:“你小孩子懂什么?还米白色,那是什么颜色?一点都不吉利,红色多喜庆?你们小姑娘就应该用这些亮一点的颜色!”
  “是是是。”黄蓁蓁不管他,打开壁橱,“还得买衣架和洗衣机。书房得备个可以拉开当做床的沙发,这样你和妈妈要是过来的话也可以睡,我去阁楼上看看。”书房现在只有一个书桌,一把椅子,一张书架。
  “行,你都记下来。”
  通向阁楼的楼梯非常窄,这么面是承重墙,不好拆,只将墙壁都粉刷贴了墙纸,原来踩得咯吱咯吱作响的木楼梯给拆了,换成水泥楼梯,上面铺着一层和木地板一样颜色的地板砖,踩在上面也没了咯吱咯吱的声音。
  阁楼也被粉刷一新,原来这里留下的破旧的木头床和里面的杂物全部被扔了出去,换成一张一米二宽的折叠床和一个类似于书架一样的木架,黄蓁蓁觉得,到时候可以在上面摆放一些盆栽,再买一个鸟巢式秋千吊椅放在这里,周末的时候可以坐在这里晒晒太阳看看书,再摆放一个桌子。
  阳台原来都是老水泥铺就,现在全部换成了地板砖,到时候可以在这里种植一些植物花草。
  大致需要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两人去附近的市场采购。
  床单、空调被、一整套餐具、刀具、饮水机等等,后备箱塞的满满的,又叫超市的工作人员将洗衣机和冰箱给送过去。
  两人又去配了两把钥匙,一把给黄爸爸带回家,剩下两把留下来做备用钥匙。
  虽然大部分体力活都是由黄爸爸在做,可等所有东西都采购齐,黄蓁蓁还是觉得自己都快要累瘫了。

  ☆、第123章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暗中说酸话,说黄爸爸是想女儿考状元想疯了,在省城日报的记者和电视台记者再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