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致富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得回深大一趟,学校很早以前就打了电报来催。”
那时候的通讯不发达,除了写信,就是打电报,就连电话也很少有人家有。
肖宇不会说谎,他说的应该是真的。
林芳想到了什么,把他叫住道:“肖叔叔,我也有事儿要跟你商量呢。”
“什么事儿?”肖宇站在原地,目光带着真诚看着林芳。
“是这样,我打算带着我娘,还有我弟,去镇上看看,有没有谋生的办法?”
“怎么?你也要去镇上?”
“是,这里没什么发展前途,我不想像我的父老乡亲们一样,靠在地里刨食过日子。
第260章找事做
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去外面更好地发展。”
听了她的话,肖宇欣慰地点点头,轻拍了拍小姑娘的还略显单薄的肩膀道:“林芳,你果然是很有胆识的姑娘。
你的想法,我很支持。
不过,你应该先去打听好了,去镇上可以做什么,再带着你娘和你弟弟一起去,不是更好?”
“你说得对,我的确是该先去打听好,总不至于带着他们,去镇上流落街头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
刘翠花却是一脸担忧道:“三儿,我们去镇上,能做什么啊?
我还是待在家里吧。”
“不,把你和弟两个人放在家里,我不放心。”
想想林大海和林大山这两个虽是自己父亲的亲兄弟,可真没帮到家里什么事儿。
她林芳还差点儿被他们强嫁了。
如今林大海家和他们家算是结下了梁子。
林霜霜如今的情绪时好时坏。
村里很多人说,她在那天晚上被打得太惨,又被张三娃儿那个傻子给吓着了,说不定连傻病都给传上了。
林芳觉得,林霜霜才不是那么脆弱的人。
很有可能,是装病才对。
所以,这样一来,她就更不放心把刘翠花和小强强留在家里了。
他们俩势单力薄,没有林芳在身边,真怕他们应付不来那些心怀不轨的。
林芳想好了,就像肖宇说的,她先去镇打听好了,可以做什么营生,再带着母子俩一起去。
这三合村,绝不再待。
主意打定,林芳很快就独自一人上路。
她坐上了去镇上的班车,大约上午十点的时候,就到了镇上的班车站。
下车后,林芳四处张望了下,发现河西镇和从前相比,热闹不减当年。
不过赶场的时间有限,等场散了,也就会冷清下来。
这个小镇,背靠一座小山,镇上还是有一些公职人员,还有两个不大不小的厂。
一个是造纸厂,生产那种一包一包的卫生纸,是八十年代初,常用的那种。
那时候的造纸不像现在工艺更精进,还加了很多什么漂白剂。
那时候的人们,也不会有现代人的各种技术,还能把纸造得细腻又白净。
那种卫生纸非常粗糙,拿着纸能看到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大多是一些谷草,用粉碎机粉碎了,采用传统的造纸工艺,制作出来。
造纸厂的工人们,工资也还能有保障。
还有一家丝厂,专门收集附近乡下人种的蚕丝,把蚕丝煮过以后,煮死里面有可能咬破蚕茧变成蛾子的蚕蛹。
将煮好的蚕茧用缫丝机把丝一点点拉长,再做成各类丝制类产品。
这家丝厂的女工比较多。
这两家厂子的规模不大,不过也帮镇上不少人解决了工作的问题,大家至少不会像农民那样只靠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林芳去这两家厂子打听过,人家里面的员工介绍来的招工人员就够多了,根本不会对外招工。
也就是说,她想要进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林芳从这家厂,走到另一个厂的时候,就路过镇上的中学。
第261章小饭馆儿
刚好是放学的时候,不少学生从学校里出来,人潮涌动。
他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
三三两两的,有说有笑。
他们大多穿着那个时代最流行的阔脚裤,肥肥大大的。
男孩会有一双军绿色的胶鞋。
女孩子则是黑色的布鞋,穿在脚上,稳稳当当。
那时候的高跟鞋都不会有太高的跟,也极少有女孩子穿高跟鞋。
就算是街上女孩子穿那玩意儿,也给人十分不正经的感觉。
毕竟,穿高跟鞋的时候,女孩子走路难免会扭腰摆那什么。
给人一种不正经的感觉。
林芳觉得,真正歧视穿高跟鞋的人,其实才是不正常的。
他们不会知道,再过十年,高跟鞋将是一个现代女性追求独立,时尚,自由的必备品。
不会穿高跟鞋,只会被同为女人的女同胞们给笑死。
根本不会有人觉得,穿高跟鞋的女人不正经。
这是时代的原因。
看到这些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样子。
想到自己也曾对读书抱有很大的希望。
可父亲的亡故,瞬间让她读书的想法成为泡影。
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日子过下去,想办法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来。
自己究竟想成什么样的人呢?
想到自己的上一世,也是有车有房,手下有着几十号人的饭店经理。
这一世,怎么也不能比上一世差吧。
林芳还记得,她出车祸前,见过的那两个人,怎么想,怎么都觉得,自己出事儿,和他们脱不了关系。
收回思绪,不知不觉,林芳又来到了那两家对着开的小吃店。
一家前进,一家红星。
红星的老板,依旧是那个叫熊三儿的。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情况,林芳走到他那儿时,就见他坐在餐馆外的桌前,长吁短叹。
屋里一个食客也没有,显然生意是真的不太好。
林芳走过去,轻唤道:“叔!”
这一声唤,总算是把熊三儿从沉思中唤醒。
他一抬头,看到是林芳,脸上总算是有了些笑容:“林芳?是你?你咋个来了嘞?
好久都没看到你了,最近在忙啥?”
熊三儿让林芳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伸手从桌上拿过茶壶和茶杯,给林芳倒了杯水。
转了大半个河西镇,林芳还真是有些渴了。
她也就不客气地接过杯子,一口气把水喝干了。
熊三儿见她渴得不行,便又要给帮她倒水。
林芳主动道:“叔,我自己来。”
林芳说罢,接过熊三儿手里的茶壶,一连替自己倒了三杯水,都是一口喝干。
可见她,是真的很渴。
“林芳,我看你这是走了很多路,走渴了吧?”
“是,叔,不瞒你说,我是来镇上找事儿做的。
可是,好像不太好找啊。”
林芳放下茶杯,有些苦笑道。
她原本以为,这镇上,应该是比农村机会更多的。
随便找找,也应该找得到事情做。
没想到,这么难。
熊三儿听说她要找事儿做,又是轻轻一叹:
“这河西镇,哪儿有大城市发展好啊。
第262章竞争
你要是真想找事做,还不如去县上。
反正县城离这里也不远。”
熊三儿说的县,自然就是指的西津县了。
林芳当然知道,从行政级别上说,县肯定是比镇更大,机会更多。
但是现在,她不是孤身一人,一个人怎么都好安顿。
她要安顿刘翠花和小强强,就不能去太远的地方,否则怎么都不方便。
等以后有机会,自然还是要去大城市的。
“以后再说吧。”
林芳答道。
这时,她才发现,自己不仅是口渴,肚子也很饿。
最后都发出抗议了。
听到林芳肚子骨碌碌叫,熊三儿试着问道:“饿了?”
林芳可怜兮兮地点了点头。
重生回来后,遇到的这位饭馆老板,对人其实还是蛮好的。
不过没看到他有家人。
于是,林芳大胆问道:“叔,你一直是一个人在这儿开店吗?”
“哪儿啊?我也是没办法,我爹让我开的。
这个店,就是他留下的。
可是,我现在开不起走了,想关门大吉。”
“这是为啥?”
“你是没看到嘛,对面又新开了一家,生意好得不得了。
我竞争不赢啊!”
林芳顺着熊三指的方向一看。
还真是。
对面前进的旁边,新开了一家门面钱十分光鲜的店,叫做翠芳饭店。
这名字一看,就像是谁的名字。
那店里有一对特别精明能干的夫妻,一个站柜台,一个在招呼客人。
门面儿看起来也比一般的亮堂,宽敞,自然食客也就比较多。
这河西镇本就小,没什么人愿意花钱下馆子。
如果开的店面太多,自然会形成一种竞争。
谁的门面开得越气派,菜味道越好,越能吸引顾客上门。
有限的客源,自然就会对其它门店造成影响。
一来二去,熊三儿这儿就变得冷清了。
林芳见熊三儿这儿只有赶苍蝇的命,对方两家都有客人上门,也替熊三儿捏了把汗。
这样做生意,迟早是要失败的。
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东西,怎么吸引客源来?
林芳不禁陷入沉思当中。
就在这时,熊三儿道:“先不说我的生意,你肚子饿了,自己去厨房煮碗面吧?
顺便帮叔也煮一碗。
你知道的,叔很相信你的手艺。”
说来也奇怪,同样的食材,调料,林芳做出来的面,也比常人好吃许多。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天赋吧。
反正肚子也饿了,都是要吃饭的,林芳便欣然答应着,去了厨房。
不用再像几年前,还需要在脚下搭小板凳儿。
林芳可以大方地站在锅灶前,打开蜂窝煤炉子,架上锅,倒入水,下起了面。
她替自己和熊三儿一人下了一大碗面,还加了一把青菜,葱,蒜,油辣子。
这样做出来的面,香味儿非常浓郁,吃起来也非常有食欲。
面刚端上桌,红红绿绿的,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熊三儿本是坐在那儿,长吁短叹。
可是一看到那碗面,闻着那香喷喷的味儿。
食欲占据了整个大脑,让他暂时忘掉了烦恼。
第263章她的打算
什么问题,都不是一碗面不能解决的。
如果还是不能,那就再来一碗。
熊三儿自己说道。
他迫不及待地从林芳的手里,接过了那碗面,从桌上的筷子筒里抽出一双筷子来,便大块朵颐起来。
他实在是太饿了,以至于吃东西的时候,有些狼吞虎咽。
那可是面,加上面汤,是很烫的。
林芳也坐了下来,不过吃东西可就没有他那么急躁了。
所以,她不得不提醒他道:“叔,你慢点儿吃,吃太烫了不好。”
熊三儿从热气腾腾的面碗上抬起头来,冲林芳笑得憨厚:“芳啊,你煮的面,实在是太好吃了。
如果你光是卖面,怕是都比叔卖酒菜挣钱啊。”
虽然说熊三儿的话有点儿夸张,但也是事实啊。
这时,林芳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她突然惊喜地对熊三儿道:“叔,不如你把这个店面转给我吧?我来经营,怎么样?”
“你?”
熊三儿也是一愣。
“你多大了?”
“快十六了。”
“那还没有成年吧,你能办到营业执照?”
林芳摇了摇头。
“还需要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还有各种证照。
你知道吗?”
林芳都一一摇摇头。
她是真的没有想到,还有这许多麻烦。
以她上一世的经验,自然是懂的。
只是她忘记了,自己现在这个年龄,有点儿尴尬啊。
突然,她又想到了一点:“没关系,我可以让我娘去办,然后我来开店。”
这的确是个办法。
熊三儿想了想,既然林芳比自己更适合开这个店,那当然最好就是由他来开咯。
“这样吧,你也别说什么转不转让,我就先租给你门面,你先开一段时间,开得走,我们就继续。
开不走,就还是还给叔,怎么样?”
熊三儿这个店面,是自己的地皮,自己的铺面。
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这家店的老板。
基于这店是他爹留给他的,熊三儿当然舍不得放手。
再说,他都几十岁的人了,自从十年前,他老婆过世后,他也没想过要再找。
一直经营着这家店,风雨飘摇。
如今有可以让把它发扬光大的人出现,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以前林芳可没少帮他。
这在熊三儿心里觉得,这女娃子,的确是能干的。
她现在想自己包下来做,熊三觉得,也没什么不妥。
但是开店不比打工,什么都要自己来。
从采购到上灶,到开门招呼客人,哪一个环节都要操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真难咯。
“林芳,别怪叔没有提醒你。
你想开店,我不反对。
但是你知道开店的流程,还有各种辛苦吗?”
林芳笑了。
她怎么会不知道呢?
上一世,她就是从包食堂开始做起的啊。
包食堂可不比开小吃店。
那可是大锅大灶。
给百十上千的人做吃的。
光是那锅铲,还有那口大锅,就大得惊人。
把一个小孩儿要是放在锅边,都怕滚下去烫着。
因为锅实在是太大了。
第264章开发小吃
不过那时候,林芳是负责人,并不是灶上的。
毕竟,那么大的锅,挥两下铲子,都会累得一身臭汗。
那铲子,足足有普通铲子的好几倍大,锅里完全可以蜷身蹲下一个成年人。
可以想见,有多大。
这会儿熊三儿问她,懂不懂流程。
她可是太懂了。
所以,她笑笑,对熊三儿道:“叔,我是这么想的。
不和对面那家正面冲突。
他们卖正餐,酒水,我们就卖点儿真正的小吃,你觉得咋样?”
“你这是什么意思?”
熊三儿有点儿闹不明白了。
“我的意思就是,我会做各种小吃啊。
我做小吃,卖给过往的客商就行啦。”
“小吃?”
熊三儿皱着眉头,一头雾水。
显然,他对小吃的概念似乎有些模糊。
林芳就提醒他道:“这赶场天,那些菜场旁边,最热闹的地方,一般都有啥卖?”
熊三儿就摸着下巴,仔细回忆了下,最后脱口而出:“凉粉儿?”
“对头,不单有凉粉,还有凉面,凉虾,凉糕,冰粉儿,味道很好,也就两三分一碗。
虽然赚得不多,但是人口流动大,吃的人也多,自然就会有生意。
我还打算扩冲经营,卖一些别人没有的。”
“你想卖啥?”
“我在去过的地方看到过一种小吃,叫做炸土豆。
总之,是很好吃的东西。
不信,我试验给你看。”
林芳说干就干,挽起袖子,对熊三儿道:“你这儿有蜂窝煤炉子吧?拿一个到店门口,再一口锅。
烧点儿热油,找点儿土豆来。”
熊三儿见她真的要做,半信半疑,就真的去把一个小型的蜂窝煤炉子给提到了店门口。
这蜂窝煤炉子只能放一颗煤,所以架的锅也不能太大,就一口小锅就可以了。
平时是用来给客人烧汤的,不需要太大,一碗汤就够了。
熊三儿在那口锅里,倒了些菜籽油。
打开蜂窝煤炉子下的火门,等火慢慢上来。
林芳则找到了厨房里放着的一些土豆。
这土豆,在所有蔬菜里,大概是最容易储存的一种。
只要不沾着水,放在干燥的地面,就可以存放很久,不容易坏。
林芳挑拣了几个体型比较大的土豆,把它们拿到水龙头下面,冲洗干净,刮掉皮,就用刀把它们切成条状。
当然,这种切法,让土豆条看起来,很没有特色。
林芳决定,如果这土豆条要是好卖,就做一些可以切成波浪条状的工具,让土豆条看起来更好看些。
把土豆条切好后,控掉多余的水分,以免放入油锅里面去炸的时候,会产生爆破声。
毕竟,水和热油,是不相溶的。
一旦热油里滴出水,就会把油给炸得溅起来,很容易伤到人。
林芳控了土豆条上的水,就把它们扔进了蜂窝煤上的那锅热油里。
很快,油锅中就传来欢快的油炸声。
那些土豆条在油锅里用漏勺反复翻滚,以免让它们受热不均匀。
林芳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熊三儿就在一旁专心地看。
第265章炸土豆
由于他们是在店门前做这件事情,所以不少路过的人们,也会围过来看。
“这是在做啥?”
“把洋芋(土豆)放在油锅里面炸?”
“好浪费油!”
“就是,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搞不懂,他们在做啥。”
人们品头论足,驻足一会儿,又离开。
没有人会想到,留下来尝一下。
难道大家对这个油炸土豆,没什么兴趣?
一旁一直观看的熊三儿,心里也没什么把握。
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家对消费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的。
大多数的乡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做餐饮,除非在企业比较密集,人口流动大的地方,否则,根本别想有生意。
林芳也只是想尝试一下,究竟能不能行。
虽然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的荷包都是扁扁的。
但是人就想消费,只要东西好,不怕引不来客人消费。
而且,她这个炸土豆,是独一份。
这河西镇上,绝对找不到第二家。
林芳对自己做的东西,有信心。
所以,她专心在那儿炸着土豆。
想想,还差些调料。
这炸土豆,可不光是吃这炸出来的油香味儿。
还有调料得加上呢。
因此,林芳把手里的土豆盆儿交给熊三儿,让他帮忙看着。
她却是去准备调料。
这油炸土豆要弄出来好吃,就必须要有重口的调料味儿。
身为川人,有几个不吃辣的呢?
不单要吃辣,还很会吃辣。
辣味儿一定要足。
因此,林芳准备了干辣椒面儿,还准备了香葱和香菜,酱油,白糖,醋,还有食用盐。
这些调料准备好后,林芳就把锅里炸得表面微黄的土豆,一一捞到一个小瓷盆里。
再把那些调料一鼓脑儿倒进盆里。
接下来,就是搅拌。
在这个搅拌的过程中,新鲜炸出来的土豆,会冒出热气。
那热气,把调料的香味儿一并掺和进去,飘向了远方。
闻到这香味儿的人,便聚拢了过来。
有大人带着小孩子,路过这儿的,便问道:“这是弄的啥?”
林芳便大方地笑道:“炸土豆,要尝尝吗?”
那个时候,没多少卖牙签的。
不像现在,这些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林芳就用筷子,夹了一块,让路过的大人带着的小孩子尝尝。
小孩子也能吃辣。
林芳的辣椒也放得比较适中。
那土豆吃到嘴里,香,麻,辣,简直味道绝了!
小孩子吃了一口,仰头对自己的爸爸道:“好吃!”
大人见小孩子喜欢,也拿筷子夹了一条放到嘴里。
慢慢品着那味儿,吃起来真是味道非常好呢!
大人的眼睛里也是不由一亮,连连点头,对熊三儿道:“好吃!”
林芳等的就是这句话。
熊三儿当然知道,林芳的鬼点子最多了。
做出来的吃的,真的是很受欢迎。
那小孩子吃完了,还想要,便央着他爹道:“爹,我想要吃那个炸的。”
当爹的也不好意思不给孩子吃吧。
于是,问林芳道:“咋卖?”
“不贵,三分钱一小碗。”
第266章他来了
林芳让熊三儿去厨房拿了些小碗来。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生产纸碗的厂家,也没有大量开发这类商品。
因此,只能用那种小土碗来装。
一听说是三分钱,其实也不贵。
这父亲也很大方,便对林芳道:“来两碗。”
于是,林芳便高兴地答应着,给这对父子一人盛了一碗拌好的炸土豆。
刚好是镇上中学中午放学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会出来觅食。
也有一部分是在学校食堂里面吃的。
一般能出来找东西吃的,也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
毕竟,八十年代,可不像七十和六十,人们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的。
八十年代的人们,相较于之前的人们,生活要宽裕一些。
对消费也不再抗拒。
所以,这对父子坐在那屋檐下摆着的桌子上,吃着炸土豆。
那香味儿就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出来。
这土豆,本来就可以当作主食,吃个几碗,就可以饱了。
比如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一口气要了五碗,加上孩子的,一共是六碗。
林芳便收他五碗的钱,把小孩子的那碗,当作是赠送。
这种薄利多销的办法,还真是吸引人。
那父亲吃完后,便对路过感兴趣的人们道:“这家的炸土豆,味道真不错。”
这就是口口相传的口碑。
熊三儿见做个炸土豆,生意也能这么好,真心佩服林芳的头脑。
她对人真诚,热情,做出的食物干净卫生。
最重要的,还是味道好。
所以,不少学生和路人被吸引了过来。
一人花三分钱,觉得吃这炸土豆,滋味真是太棒了!
这样一来,不过片刻功夫,林芳光是卖炸土豆,都卖出去几十份儿。
虽然钱没有挣多少回来,但是开张开得好啊。
这时,镇中学的方向,又走来两个人。
一男一女,都是学生模样打扮。
走近一看,才是高二年级的夏扬和顾维城。
这天中午,两个人恰好碰到一起,出来找饭吃。
夏扬本是打算回家去吃饭的。
毕竟,她家就在镇上。
她爹在镇政府上班,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在回去的路上,刚好要路过红星小饭馆。
见很多人围在那儿,不知道在做什么。
鼻端还闻到一股股油炸的香味。
夏扬也跟着馋了起来。
她问一旁的顾维城道:“那边好像有什么好吃的,不如去看看?”
顾维城没有跟夏扬一起吃饭的打算。
不过他也闻到了那好闻的味儿。
更重要是,他仿佛透过人群,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于是,顾维城不由自主朝人群走来。
人们围在林芳的油炸土豆锅前,等着新鲜的油炸土豆出锅。
三分钱就可以吃上一碗,人们都觉得,这东西,物美价廉。
最重要是,好吃,还能填肚子。
林芳的摊子前,围满了人。
熊三儿打下手,又去厨房里,帮她切了很多土豆过来。
用一个大盆子装上,还泡了些水。
目的就是,不让土豆所含的酸性物质,遇空气氧化变黑。
不过在下锅之前,一定是要控水的。
第267章早点儿娶她
因此,这道工序也是十分繁忙。
熊三儿不停地切土豆,泡土豆,再把水控掉。
而林芳,就负责炸土豆,再把土豆用调料拌出来。
就在林芳忙得不开交时,却听到头顶传来一个好听的男声:“你什么时候来这儿的?”
一听那声音,林芳浑身一僵,立即辩认出来,这是谁的声音。
可是她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在这儿和顾维城相遇。
夏扬就不同了。
很久没跟林芳联系,一见到她,激动地声音都在发抖,大声道:“林芳,你怎么来啦?”
林芳抬头,在两个老同学脸上来回扫视,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微笑。
其实,她是真的觉得有些尴尬。
他们现在的身份,真是大不同啦。
以前是同学,可是现在,他们是高中生,而她,沦为了一个卖炸土豆的小贩。
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顾维城曾经问过她的那些话。
林芳当然明白,他在想什么。
可是,她有什么资格给他什么承诺呢?
她现在,有点儿自身难保。
“你在这儿做什么?”
夏扬走过来,扬着青春洋溢的小脸,好奇地盯着林芳手里的漏勺道。
“没什么,做了点儿小吃,卖给大家。
看来,还挺受欢迎的。”
对林芳来说,她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做出各种可口的食物,吸引食客们来吃。
赚多赚少,也不要紧,关键就是人气旺。
夏扬被那炸得表面金黄的土豆吸引,便问道:“多少钱一碗,我也要吃。”
林芳白她一眼:“你要吃,未必我还要收你钱?”
“可是,我吃得比较多,你也请我?”
夏扬厚着脸皮,笑道。
林芳也笑:“当然,你吃多少,我都可以送你吃,绝不收费。”
顾维城对吃不感兴趣。
他只想知道,林芳为什么会在这家小店。
以前来在这儿遇到过她。
后来,每次顾维城路过这家小店,也曾期盼着,林芳有一天会再次出现。
没想到,竟然真的实现了。
也不知道是林芳跟这家店的缘分比较好,还是顾维城和她的缘分。
总之,现在看来,都算是一种缘吧。
林芳让夏扬去桌前坐着,等她忙完这一拨的生意,就去跟她说话。
夏扬就真的乖乖去一边坐着等了。
顾维城则想上来帮林芳:“我来帮你。”
“你不会,你也去和夏扬一起坐着,我一会儿来招呼你们。”
顾维城不甘心,他就站在林芳旁边,并不打算去桌前坐着。
但这样,对林芳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她只好扔下漏勺,直接上手,把顾维城直接推向了夏扬的那张桌子,并对她道:“帮我看着他,别让他捣乱。”
顾维城闷闷坐在那儿,目光却是盯着一直在忙碌的林芳的。
夏扬都能感觉到,恋爱中的酸臭气。
不由撇撇嘴道:“你不用一直这么看着她吧?
她又不会长着翅膀飞掉?”
顾维城这才回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夏扬道:“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啊,你要真这么喜欢她,不如早点儿把她娶进家?”
第268章真爱
夏扬这绝对是开玩笑的话。
想想他们才多大,又正是读书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谈婚论嫁。
所以,顾维城的脸色更难看了,看夏扬,跟看仇人似的。
她是别人哪里痛,她就专戳哪里啊。
怎能不让顾维城憎恨。
夏扬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她明明就是在开玩笑,但顾维城显然不喜欢别人拿他跟林芳开玩笑。
“好好好,当我什么也没说,你怎么这么经不起玩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