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_辛夷坞-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个竹编的螳螂,手工极其精细,还被上了油绿色的漆,乍一看仿佛活物一般,立即就要挥舞着刀臂往她身上跳。祁善的脸由灰转白,最后只剩下苦笑。她平生最怕的东西就是螳螂,可竹编的精致工艺品又是她热衷收藏的小玩意之一。这些周瓒都知道。他连一个小小的生日礼物都要让她喜忧参半,百爪挠心。
  正当祁善为如何处置盒子里的“螳螂”而皱眉时,紧闭的窗户发出了异物敲击的轻响。她没有动,那响声又一次传来。
  祁善推开窗。周瓒一见她出现在窗台就笑了,扔掉碎石子说:“我以为你睡了。”
  “那你还来捣乱?”
  周瓒不以为意,抛起另一只手上的小玩意又接住,说:“我来谢谢你送我的礼物。”
  祁善送了周瓒一枚寿山石印章,石头是从她爸爸那里拐来的,那个“瓒”字是她亲手所刻。出于对首件作品的重视,祁善从画图样到在替代品上试刻,前后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送出之前还为自己的稚嫩工艺而惴惴不已。
  这已成为她现在极后悔的一件事。
  祁善藏在沉默背后的情绪没有逃过周瓒的眼睛。
  “生气了?”他退后一步,拉开距离,以便更好地打量窗边的人。
  祁善漠然问:“我为什么要生气?”
  “我也不知道。”周瓒笑吟吟地朝她招手,“下来说说话。长发姑娘,既然今天你不打算垂下辫子。”
  他并不是第一次这样调侃她。以前祁善并未抗拒,那毕竟是个浪漫的童话故事。然而现在她不禁想,如果她是长发姑娘,周瓒就是她遇到的第一个爱冒险的少年。她欣然解下长发接纳了他,日复一日等待,他却来去自由,从不久留。也许她也不是生而为他的,只是周瓒出现得比任何人都早,而祁善又接受了太多的心理暗示。
  沈晓星怀孕在冯嘉楠之前,按说祁善是比周瓒要大两个半月的。可谁都没料到冯嘉楠会在七个月时早产,祁善过了预产期一天才呱呱落地。长辈们开玩笑说:“小善是天生的慢性子,她在等着阿瓒呢。”
  后来那个“命有双子”的预言也是一样。
  他们说得多了,祁善就信了,并且渐渐习以为常,甚至意识深处也根深蒂固地默认了她今后的人生会与周瓒密不可分。
  可这是谁的保证?谁来为她的一颗心负责?
  为什么她要从娘胎里就等着他?又凭什么因为瞎子的一句话,她就傻乎乎地以为自己是他命定的人?
  他说他们只是“好朋友”,那就只做“朋友”。
  前十八年祁善的人生轨迹与周瓒交织得太过紧密,但是到了该分道而行的路口,他们也可以挥别,慢慢学着放下牵绊。
  “下来啊,发什么呆?”
  周瓒在楼下催促,像过去无数次他习惯的那样。仿佛他丝毫不曾记得,就在不久前他还罔顾祁善的意愿,做了一次“红娘”。
  祁善说:“周瓒,你把那个印章还给我吧。我把‘瓒’字刻坏了。”
  “送出去的礼物泼出去的水。我不嫌弃你!”
  “可是我嫌弃。”
  周瓒终于慢慢收起了脸上的坏笑,再一次试图从祁善的眼里窥见她的心思,“还说不是生气……说说,是因为朱燕婷的事,还是因为张航?”
  他这样聪明的人,总在最浅白的问题上扮着糊涂。祁善关上了窗户。
  周瓒是在看到祁善送他的印章后立即想要去找她的。以他俩从前的关系,身边物件的交换不可谓不频繁。小至一块橡皮,大到某一年的压岁钱,谁若急需,就可拿去。他们甚至也不把这些当作馈赠,你来我往,家常便饭。正因为这样,每年生日他们给对方的礼物都敷衍得很,只是应个景,一个蛋糕或一句祝福便可充数。
  那块寿山石是祁定的私藏,他宝贝得很。周瓒有一次看到定叔拿在手里把玩,觉得黄油油如冻蜡一般的石头十分有趣,就讨来看看。祁定怕他心浮,连叮嘱了两次“拿稳些”。周瓒起了玩心,故意拿了块雨花石要跟定叔换,气得祁定吹胡子瞪眼。周瓒后来当作一件趣事在祁善和沈晓星面前提起,她们母女俩都笑了。沈晓星戏言祁定这几年越来越像葛朗台,那块石头要想让他割爱,除非以后给了小善做嫁妆。
  相对于石头本身的完美而言,那个篆体的“瓒”字刻得认真,但刀工生涩。要是让定叔看到,只怕心都要疼缺一块。周瓒得偿所愿把它握在掌心,即使无人在旁提醒,他也不禁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不能负荷。
  周瓒没料到祁善会给出这份“厚礼”,而自己准备的东西就显得太过草率。有次他经过闹市区天桥,看到一个乡下老头在卖竹编工艺品,有昆虫、动物,也有日常器具,手艺相当精细。周瓒让老头另给他编了个小匣子,拳头大小,正好放得下祁善的一件小玩物,可以让她随身带着。东西不值钱,一共才花了二十块,只是等待的时间有点长。周瓒在五月初烈日暴晒的天桥上蹲了大半个小时,满头满脸的汗。为此老头格外送了他“赠品”,他挑了个草编螳螂,打算拿来吓唬祁善。
  竹编的小匣子原已被周瓒放进礼物袋里,可当冯嘉楠不由分说把祁善当作半个“女主人”在生日聚会上推出来,周瓒心中不喜,鬼使神差地在礼物送出手前,将小匣子换成了草螳螂。反正他妈妈连那块羊脂玉都肯给她了,他送什么都不重要。
  周瓒去找祁善时,身上揣着那个小匣子。她最好还没有拆开礼物,若已被吓了一跳,那他就得另想个办法圆过去。然而,祁善那天一反常态的冷漠让周瓒铩羽而归。
  从那以后,周瓒能感觉到祁善对他态度的微妙改变。倒也不是说她生气不搭理他了,那还好办些。她也不像过去冷战时那样故意对他回避,两家人的聚会她都参加,周瓒跟她说的每一句话她回答如常。冯嘉楠给了他们两张某教育机构开设的高考前心理讲座门票,祁善欣然与周瓒结伴前往,回来后还把笔记和心得与他分享。
  她再也没有在他面前碎碎念地说教不休,惹他不高兴的话一概不提。他缺课,家人问起她只说不知道,他要抄作业,她也任由他去。他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胡混,她不再关心过问,相应的,她最近做了什么,得了什么好东西也很少在他面前提起。
  周瓒快忘了自己已有多久没有看到祁善对他翻白眼。她面无表情对他讽刺奚落的样子,曾经再熟悉不过,如今也已生疏。他讨好的伎俩,她照单全收;他故意欺负,她也一笑而过。她在他面前彻底成了“邻居家的好孩子”祁善,温和、认真、得体……无可挑剔。他的软硬手段都如同重拳击在棉花上。
  进入六月以后,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拨动表盘,日子快得不合常理。临近高考最后的关口,学校对考生的管束反而放松了,不再整日逼迫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老师的讲课基本已停止,同学们都自由复习,确有需要,晚自习也可申请在家自学。
  祁善就在家里为周瓒做最后一次知识点归纳,这是周瓒爸妈交给她的“任务”,她执行得一丝不苟。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前三年物理试卷中都有这个知识点,平均速度的几个推论你现在能灵活运用吗?”祁善征询地望向周瓒,发现他正用笔轻轻敲着下巴,目光掠过了试卷,停留在她身上。她就事论事道:“你再这样下去,很难够得上G大最低录取分数线。”
  周瓒像没听见她说什么,问:“喂,我给你那个竹编的匣子你用了吗?”
  “用了,装那个螳螂正好。”祁善说,“你干吗不等明年生日再给我?”
  “明年?谁知道明年会怎么样?”周瓒玩着手上的笔。
  “也对。”祁善随口赞同了一句,又接着往下讲题,“初速度为零的变速运动……”
  她面前的试卷忽然被人抽走,正想问他又要干吗,周瓒却半举着试卷,定了定神说道:“祁善,我为上次替张航约你出来这件事道歉。对不起,是我不对!”
  祁善眼里闪过讶然,很快回应道:“哦……好吧。下次不要这样了,都是同学,免得见面尴尬。”
  “说完了?”她回答得如此官方。周瓒紧紧抿着唇。
  “过去的事别提了。试卷还我,我还没讲完呢。”祁善问他索要试卷。
  “我的话也没讲完。”周瓒把她手里的笔也一并抽走,和试卷一块扔到了书桌对面的床上。他的话也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祁善,少跟我来这套虚的!不就是为了朱燕婷那点事吗?你不想我和她走得近,直接说啊!有气就撒出来,有必要让大家都憋死吗?别不承认!我知道你对我……”
  他急狠了,连最后那层遮羞布都不给她留。
  祁善咬了咬下唇,沉下了脸,却没有再为自己遮掩,“我不想你和她在一起,你就会考虑我的感受?是,周瓒,我嫉妒过她,你满意了?”
  她这样,他反而无话可说,定定注视着她有些发红的眼睛。
  “我前一阵心里很难过。”祁善坦坦荡荡地说,“后来我想了很久,你说得有道理,我的确太没出息了,一点主见也没有,别人说什么都当真。我只是太习惯我们在一起,从来没想过有别的可能。这是我的问题,以后不会再这样了,你放心!”
  祁善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两人的心结似乎被解开了,周瓒只得“放心”。
  高考前一天,两家的大人特意聚在一起吃了顿饭,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周启秀为了让儿子放轻松,难得地对他开起玩笑来,说:“阿瓒,加把劲啊!就看这几天了,你要是连个正经的学校都考不上,小善能看得上你才怪!”
  周瓒翻了个白眼,还不等他开口,祁善放下筷子正色道:“阿秀叔叔,你们以后都不要再开这种玩笑。我们又不是小孩,再听下去要尴尬了。我和阿瓒以前是好朋友,以后也是。”
  周启秀没料到祁善会有这样的反应。不过她从来都是这样,话不多说,但说出一句,就是一句。
  “你看你,开玩笑也不分场合。”冯嘉楠瞥了周启秀一眼。
  她已很久没用这种语气与周启秀说话,看似挖苦,实则亲昵。周启秀心中一动,连连说:“好好好,是我说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提就是了!”
  祁善笑笑,继续埋头吃饭。
  周瓒默默看着自己紧捏着筷子的手。他一直都反感大人们拿他和祁善的事做文章,想尽办法拒吃这个“强扭的瓜”。可这样的话第一次从祁善嘴里光明正大地说出来,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怪异。连同之前心里的郁郁不快都找到了答案。
  就好像……是祁善先抛弃了他。

第十六章 自私的人比较坚固
  那一次的聚餐,后来想想,是周瓒最后一次与他爸妈同坐在一张饭桌上。那家粤菜馆有周瓒眼里最正宗的腊味煲仔饭,然而直至七年后这家菜馆因经营不善悄然倒闭,他再也没有光顾过。
  高考第一天,天阴沉沉地在酝酿一场暴雨,气压低得蚊子都飞不高,人置身其中,像把自己放在一个加了盖的蒸锅里煮。考生们都在候场,祁善靠在花圃边缘,不断扇着写字垫板,企图为自己带来一丝新鲜空气。她手边放着一大瓶水,已经喝了大半。才放下水没几分钟,她又忍不住将瓶口凑到嘴边。
  眼看甘霖即将入口,瓶子被人强硬地夺了去。
  “祁善同学,再喝下去,等会儿开考,你打算把时间都用在跑厕所上?”周瓒举高了她的水瓶。祁善有个毛病,当她心理紧张时,就会不停地给自己灌水。
  “别闹了,把水给我。”祁善板着脸说。
  周瓒轻易避开她讨要的手势,笑吟吟道:“还说是好朋友,都要进考场了,也没听见你送我几句勉励的话。”
  “说什么?‘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云’?”祁善敷衍道。
  “谢谢‘善夫子’……不对,是‘宝姐姐’!”周瓒调笑道。
  周瓒也不是第一次将祁善戏称为“宝姐姐”。他虽坐不住,但《红楼梦》却看过大半。那是因为祁善“哄”他,说和《金瓶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把书扔开后,除了记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之外,他就抓住了一个精髓:祁善在他看来和宝钗颇有几分相似,都是识大体、守规矩、稳重平和,易讨长辈欢心的女孩。
  这话在祁善听来可没那么顺耳。宝钗再“贤”,宝玉心念的也是乖张小性的林妹妹,她的“借词讽谏”在宝玉那里只是“混账话”。再说,他还真把自己当贾宝玉了?
  祁善道:“你可别乱叫。虽然从胚胎发育上我比你健全,但你落地早,我才不是你‘姐姐’。”
  周瓒乐了,听祁善一本正经地讽刺打击对他来说是桩趣事,总比对他不闻不问强。
  他干脆也抽走了她的垫板,谄媚地替她扇风,嘴里附和道:“是,你其实一点都不像‘宝姐姐’。我现在发现了,你长着妙玉的样子,里面是三姐的心!”
  祁善狐疑地看向周瓒,不由得细细寻思他话里的意思。他这是赞她还是骂她?
  等到进入考场的铃声响起,她才回过神来,发现周瓒晃着水瓶得意地朝她笑。原来他胡说八道不过是想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顾不上灌水罢了。
  祁善低头收拾东西。周瓒和她被分在不同的考场,她走在他身后,忽然说了一声:“喂,好好考,加油!”
  周瓒回头,朝她微笑。祁善考前虽有些紧张,然而等到试卷发放下来,她一心沉浸在答题里,也顾不上思虑其他。写完最后一个字,距离交卷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检查试卷之前,祁善揉着脖子,无意望向窗外,不禁愕然。周瓒已经从隔壁考场出来了,正沿着花圃间的小径往外走。
  往后的几场考试,周瓒无一不是提前出场。据祁善留意,他完成得最快的一门考试是化学,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就交卷了。祁善不相信周瓒在他最讨厌的一门学科上也有如神助。
  祁善心中有忧虑,可是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周瓒立刻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玩得没影没踪。祁善见过嘉楠阿姨几次,她好像也有心让周瓒放松几天。祁善漫不经心地问起周瓒考试的情况,嘉楠阿姨欣慰地说:“阿瓒说你考前猜题准得很,他发挥得比以往都好。小善,你真是阿瓒的福星!”
  祁善听了,更加感觉怪异,但也不好说什么,反正考得好与不好,高中三年里最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已尘埃落定。
  到学校交志愿表那天,祁善才见到周瓒。他约她回家的路上去老太婆的甜品店吃东西。“老太婆的甜品店”没有正经的招牌,开在学校到他们家的必经之路上,只有小小的一个门面和三张矮桌,周围不是汽修店就是洗车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甜品店终日只有一个老太婆在经营,五年前周瓒都觉得她老得快走不动了,如今她还颤颤巍巍地每日照常开店。听说老太婆是孤寡老人,脾气不太好,周瓒常说,恐怕买一百碗甜品也换不来她一个笑容。可因为祁善喜欢这家店的桂花红豆沙,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光顾一次。
  周瓒坐在他最不喜欢的那个门口的位置,身体有一半暴露在太阳下。小凳子很矮,他只能蜷着腿,还要忍受一旁的梧桐树不时落叶的隐患。但他今天没有抱怨不休,老太婆一如既往的冷脸也被他忽略了。
  祁善默默将自己的那碗红豆沙喝了大半,用缺了口的勺子搅着剩余的部分,开口问道:“听说你第一志愿填了G大的经管学院,嘉楠阿姨很高兴的样子。”
  “高兴就好。” 周瓒的红豆沙基本没动,却张罗着给祁善再添了一碗。
  “不用了。”祁善摆手道。
  周瓒不管她的推辞,自作主张地从老太婆那里又捧回一碗红豆沙,放到祁善面前,说:“既然高兴,不吃白不吃……就当替我庆祝!”
  “庆祝什么?”祁善一头雾水,就算他对志愿表上的目标信心十足,也还没到庆祝的时候。而且这实在有违周瓒的风格。
  “你快吃!”周瓒催促。
  他把手掌搁在膝盖中间,对犹豫着的祁善说道,“我爸妈今早上正式离婚了,终于!难为他们熬到我填完志愿,一天都等不下去了。这是好事,大家都解脱了,包括我。”
  祁善慢慢放下勺子。她能猜到这个结局,但想不到这么快,而且临头来,她这个局外人也难免伤感。她能用什么言语来劝他呢?祁善想,周瓒今天把她叫来也不是为了要听那些陈腔滥调吧!她静静地和他一道坐着,老太婆在店门口的另一端拍打苍蝇,依旧苦着脸,却也没有催促。隔壁洗车店流水声哗啦啦地响,周瓒的脸有一半在阳光里,一半在背阴处,高树上的蝉了无兴味地嘶鸣。
  祁善后来偷偷听她爸妈谈话才得知,高考结束那天晚上,冯嘉楠“心血来潮”去“探望”加班的周启秀,结果在办公室里撞见与他姿态亲昵的李小姐。冯嘉楠勃然大怒,当即提出离婚。
  事实上周启秀和李小姐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至少被撞见那一刻没有。他们确实在商议下周招投标的细节,只不过李小姐爱娇,依偎得紧密了一些。
  冯嘉楠以婚内出轨相挟,周启秀居然也默认以过错方的身份签署了离婚协议。即使冯嘉楠之前已为儿子充分争取到了权益,他仍在最后的财产分割上尽可能满足了她的需求。周启秀心知这一次已无可挽回,冯嘉楠需要的只是个理由。真正的结局在她得知子歉认祖归宗之时已然落定,又或许比这更早。是周启秀心存幻想,自欺欺人地将冯嘉楠之前的种种苛刻要求当作挽回婚姻的条件,然而在她眼里,那只是分道扬镳前的清算。
  随着高考成绩的放榜,另一个坏消息随之而来——周瓒的分数低得不可思议,别说G大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就算是二本线都差得很远。他学习不甚上心,但依仗着几分小聪明,平时成绩勉强处于中游。他们所在的是一所一本上线率87。5%以上的重点高中,这绝不是他正常发挥的水平。祁善很难不把这一切与他早早走出考场的身影联系起来。
  冯嘉楠很快也想通了其中的缘由。她不是逼着他听话吗?他依言填了她中意的学校和志愿,只是“成绩发挥失常”,这又有什么办法?
  周瓒似乎没有被成绩所扰,每天都在外玩到很晚才回家。
  这天他摸黑上了楼梯,按亮自己房间的灯,纵使他胆大,也差点被坐在书桌旁的妈妈吓了一跳。
  冯嘉楠适应了房间灯光的变换,招了招手让儿子来到自己身边,她像是没有闻到周瓒身上浓烈的烟酒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周瓒吊儿郎当地站在一旁,等着迎接平静过后的暴风雨,但冯嘉楠定定地看了他一会,便把书桌上的东西推到了他的面前。
  “……语言学校?你肯让我去加拿大,一个人?”周瓒看着手里的申请书和担保函,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在他的设想里,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是他妈妈大发雷霆,将他禁足一个暑假,切断他的经济来源,再找最好的补习学校,让他准备来年高考。
  冯嘉楠点头,说:“你想离我远一点,那就去吧,越远越好。”
  这完全出乎周瓒的意料,他一时心乱如麻,“我要是不去呢?”
  “不去也可以。”冯嘉楠面色平静,仿佛早料到他有此说法,“你已经满十八岁了,你要的自由,我现在可以给你。我不会再事事约束你,你要肯去,我会替你安排好。你先把语言关过了,同时重修部分高三的课程,明年把大学申请下来。我有个表姑在那边,她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但你要开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不肯去……我也不勉强,原本打算用来做担保金和生活费的钱,也都归你支配,以后过得好或不好,你都不要再来找我了。当然,你爸愿意管你,那是他的事。”
  周瓒一动不动,眼睛像是要把薄薄的一张申请书看穿。
  冯嘉楠离开他房间时留下话:“世界上的路是有很多条,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横冲直撞,你总得选定一条好好地走。你要是还把我当妈,就再听一次我的话。”
  周瓒签证办下来以后,冯嘉楠调往公司香港分部的申请也得到了准许。一连几天,沈晓星一下班就忙活着帮好友收拾东西。她们相伴了半辈子,分离在即,虽不是永别,但彼此脸上都有戚色。
  冯嘉楠整理好最后一个皮箱,长嘘口气,直起腰来。沈晓星也累得够戗,倒在一旁的沙发上,感叹道:“同是女人,我也不能理解你为什么需要那么多衣裳!”
  “难怪小善她爸在你的熏陶下变得越来越不讲究。”冯嘉楠报以反击。祁定从前就住在与她们两家相邻的一条街上,虽不熟识,打小也并非是生面孔。他父亲是颇有名望的学者,当地书香望族之后,备受折磨地死于“文革”。祁定是幼子,成长过程中受过不少磨难,但父亲平反后,政府出于对名人之后的抚恤,将祁家一部分祖产和收藏品归还家属。祁定的两姐一兄均已在海外,所以严格来说,祁定是一个主要收入来源于房租和拆迁款的“知名”画家。
  沈晓星笑,“他现在不是更有亲和力吗?”她与丈夫相识于微时,相比他从前苦大仇深的模样,她更愿意看到他穿着睡衣去买豆浆。
  冯嘉楠也不顾形象地坐在皮箱上,说:“你还记得吗?上学的时候,你笑我拿筷子的姿势离筷头太近,以后是要到很远的地方生活的。后来我嫁给启秀,又住在你家隔壁,我还当你说得不准,原来是要到现在才应验。”
  沈晓星听出了冯嘉楠话里的怅然,她说:“你从小比我有主意,想到什么就要去做,比我走得远也不奇怪。我还在左思右想的时候,你已经做成几件事了。”
  “可我搞砸的事也比你多。”冯嘉楠毫不隐藏对自己的嘲讽,“晓星,启秀是你介绍给我的,我知道你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可就因为你认识他在我之前,我心里一直憋了口气。女人啊,就是这个德行。即使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事事想压你一头。嫁的老公比你的有前途,收入比你高,还生了个儿子……现在想起来真可笑,我才是最大的输家!”
  “说太多丧气话都不像你了。以后的事谁知道,你看上去比我年轻不止五岁,也许还有更好的桃花在后面呢?至于阿瓒,他迟早会懂事的。”沈晓星安慰道。
  “我一直以为我们会成为亲家……现在想想,你冷处理他们的关系是对的。阿瓒他配不上小善……可惜了!”
  “阿瓒就像我的儿子。不做亲家照样可以退休后一起去逛街吃饭,你负责买,我只管吃!”
  好友刻意缓和气氛的言语让冯嘉楠收起了嘴角的苦涩,笑了笑,说:“但愿有这么一天。”
  这时有敲门声传来,祁善站在房间门口,她看到妈妈也在,脚下不由有几分迟疑,一路想好的话也不知该怎么说起。
  “妈妈,嘉楠阿姨……”
  沈晓星站起来说:“小善,你陪嘉楠阿姨说说话。我去书房看看她不要的书里有没有可以捡漏的。”
  祁善这才走进来,环视四周,到处都是女主人打包好的私人物品。
  “嘉楠阿姨,你真的要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目睹这样的场景,祁善才头一回体会到书里常说的离别况味。沈晓星是个好妈妈,但她总是太过理性,祁善也是个稳重温暾的脾气,她反而更喜欢和果毅决绝又极度自我的冯嘉楠偶尔说说小女生的心事。
  “等我在那边安顿好了,你去找我不是更好?”冯嘉楠瞧见了祁善泛红的眼角,勉强笑道,“傻孩子!”
  祁善黯然,把手伸到冯嘉楠的面前,摊开掌心,低声道:“嘉楠阿姨,我今天是来把它还给你的。”
  冯嘉楠接过祁善手中的羊脂玉吊坠,它被系在了一条菩提子珠串上。
  “这样搭配真好看。”冯嘉楠用拇指轻轻蹭过玉坠上的文字落款,若有所思地对祁善说:“小善,你是半个行家,一定听说过‘无绺不遮花’的说法。”
  祁善一愣,随即点了点头。玉坠上那句“浮情当戒,此心可寄”引人遐思,但浑然天成又品相绝佳的光白籽玉相当难得。好玉不雕,哪怕是名家的落款留在其上也有暴殄天物之嫌。嘉楠阿姨并非不识货的人,祁善确实为此而产生过疑惑。
  “这块玉是我外婆留给我的,我贴身戴了很长时间。阿瓒五岁那年,有一次,你阿秀叔叔……在外面的一些风言风语传到我耳朵里,我们大吵了一架,头一次动了手。他一直在躲,被我逼急了,推了我一把。我脖子上的挂绳松脱,这块玉磕到地板上,当场就裂了一条细缝。”冯嘉楠回应祁善投向玉坠的惋惜眼神,说道,“当时我哭了。你阿秀叔叔很少见到我那个样子,他也清楚那块玉对于我的意义。后来他拿着这块玉去找了很多玉雕名家,在裂缝上留一道特制的落款是掩饰瑕疵最好的办法,所以才有了这八个字。我也把它当成你阿秀叔叔对我的承诺,他说他再也不会让我掉眼泪,我原谅了他……我没有再为他掉过眼泪,不是他改变了,而是我后来才明白,眼泪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祁善垂头不语。嘉楠阿姨和阿秀叔叔的事她多少听说过一些,可无论阿秀叔叔在这段婚姻里充当了什么角色,他在祁善面前依然是个可亲的长辈。这么赤裸裸地听闻他的不堪,多少让祁善有些尴尬。
  冯嘉楠焉能不知祁善的心思,她笑了起来,又说道:“你阿秀叔叔对我来说不是个好丈夫,可说到底,他不是个坏人,甚至有很多优点,聪明、温和、善良……”
  祁善很难想象,像嘉楠阿姨这样的女人在描述令她伤透了心的男人时,嘴角依然有温存的弧度。她难得冲动了一回,脱口而出道:“嘉楠阿姨,你以前一定很爱阿秀叔叔吧!”
  冯嘉楠将那块玉收拢在掌心,沉默了片刻,才道:“我现在也爱他。吃惊了?这么说吧,小善,如果眼前面临生死关头,我和他只能活一个,说不定我宁愿死的那个人是我。我相信换作你阿秀叔叔,他也会拼死保全我的。他心里一直都有我,我从没有怀疑过。可是现实人生里哪来那么多危机关口,更多的是一天又一天的消磨。太辛苦的过程会拖垮所有的美好。到头来,爱或不爱,是否有苦衷,谁付出得更多都不重要,让人记得的只有受伤时的痛苦,还有对再次受伤的畏惧。我和他就像一对齿轮,明明是契合的,只可惜材质不同,迟早有一个人要被对方磨损。小善,比较自私的那个人总是更坚固!我过去盼着你和阿瓒能在一起,老想着你只要熬过去,就一定是最能驾驭他的那个人。其实你离他远一点也好,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
  祁善闻言蓦然抬头,一脸的无措,“不,我没有……我已经……”
  “小善,你比我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