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亏他以为唐知综吹牛,没想到自己看错了人,唐知综心里还是有点墨水的。
  唐知综嘿嘿笑了两声,“你猜。”
  黎翔:“。。。。。。”
  “发电机的事你就帮我问问呗,也不是帮我,而是帮我们县,发电机不能用的话又得花钱买,金铭县多穷你又不是不知道,能省则省,我相信人民群众会感谢你的。”说完,唐知综继续吃晚饭,感觉时候不早了,要苏姗姗别等他,回屋睡觉,碗筷留着明早洗。
  他和苏姗姗仍然是分床睡的,为啥呢,他不习惯,好不容易摆脱3个孩子的纠缠他能霸占大床,怎么着也要多享受一段时间,况且钱大和权二和自己同屋,苏姗姗搬过来不方便,故而苏姗姗带着酒幺睡隔壁屋。
  关于这件事,两人好像很有默契。
  苏姗姗抱起趴在桌上打瞌睡的酒幺回屋,钱大给她端着煤油灯,走路小心翼翼的,黎翔道,“钱大都比你懂事。”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有妈疼,他没有,他能不比我懂事吗?”唐知综理直气壮。
  黎翔:“。。。。。。”什么歪理从唐知综嘴巴里说出来就特别有道理,黎翔不想和他争辩,而是问起另外一件事,“听说钱大亲妈从农场回来了,她找你复婚怎么办?”
  普通人肯定会表明自己对复婚的立场,而唐知综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低着头反问,“听谁说的?”
  黎翔噎住,“我问你呢。”
  “你帮我问问发电机的零件我就和你说。”
  黎翔:“。。。。。。”
  这件事他是偶然听苏卫军说起的,苏卫军年前不是找了个县里的有钱人吗,经唐知综插手搅黄后,苏卫军的新屋没有盖瓦就空置下来,随即苏卫军就消失了,这两天又回村了,问爹妈拿钱说要娶媳妇,他没想偷听,奈何那位老人家情绪很激动,嚷着没钱,要苏卫军踏踏实实过日子,别肖想不属于自己的,那人想和唐知综复婚,他是没希望的。
  想和唐知综复婚,不就是那个前妻吗?
  担心苏姗姗被蒙在鼓里,他和苏姗姗提了两句,结果苏姗姗说她在县里碰到那人了。
  黎翔觉得不放心,得问问唐知综是啥意思,结了婚和前妻藕断丝连的不行。
  “你怎么想我不管,珊珊受到伤害我不会放过你。”黎翔警告唐知综。
  唐知综迅速保证,“伤害是不可能伤害的,但是你得给我搞零件啊,你不答应我我就要珊珊天天缠着你。”
  黎翔气得脸红,“你他妈能不能要点脸,这种话是你做丈夫的该说的吗。”村里人得知唐知综和苏姗姗领证,盯得特别紧,平时哪个男同志和苏姗姗多说两句,周围的人比唐知综还紧张,生怕苏姗姗跟人跑了似的,托唐知综前妻的福,村民们都留下心理阴影了。
  就是施工队的人在苏姗姗跟前都不像以前自在了。
  不过很为苏姗姗高兴,终于摆脱了禁锢她的牢笼。
  唐知综也察觉到自己说的话有歧义了,“你就替我问问零件,大不了你和牛雯雯同志结婚时我多随两毛钱,怎么样?”
  黎翔:“不稀罕。”
  “行,那就少随两毛。。。说好了啊,我少随两毛钱,你帮我问问零件的事。”
  黎翔:“。。。。。。”话是这么说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这文没多少内容了,下本写老祖宗重生到子孙身上考科举,考官变考生振兴家族的故事,性格和这个男主完全相反,属于正直得不能再正直的人哈哈哈
  待开励志文《家祭无忘告乃翁》
  德高望重的文渊阁大学士病重,在子孙科举前夕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喟叹后闭上了眼。
  哪晓得子孙不成器,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
  痛心疾首的他从棺材里爬了出来,
  从此,振兴家业成了他的使命!!
  《家祭无忘告乃翁》手机版链接https://。jjwxet/book2/4186248〃)>


第136章 新知青
  论不要脸,唐知综算黎翔认识的最不要脸的那个,是人或多或少有自尊心,唐知综没有,任你如何讥讽挖苦,他通通不理不睬,做事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单说他不要脸不足以形容他内心的坚定,就像发电机的零件,黎翔明白,自己不答应他,他总会想到办法要自己开口。
  遇到这种人,除了自认倒霉别无他法。
  黎翔识时务,“过几天回市里我帮你问问,待我结婚,你的份子钱得多两块。”
  和唐知综待久了你会发现,该谈条件得谈条件,哪怕是虚无缥缈的承诺也比啥也没有要强,唐知综没有犹豫太久,“行,多两块钱就两块钱。”下回碰到方腾冲,先把两块钱报销了再说。
  后半夜石磊才开着货车回来,傍晚睡过觉,听到外边车子声音他就醒了,点着煤油灯给石磊开门,苏姗姗也醒了,他去检查货车里的水轮机,苏姗姗去灶房给石磊弄吃的,时间太晚,唐知综让石磊不回家了,挨着黎翔挤挤,顺便问起他去市里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比如有人半路拦车抢东西啥的。
  别看日子太平了,村里小偷小摸的不少,石磊开着货车目标大,假如遇到抢劫的,双拳难敌四手,唐知综是后来的想到的,有点后悔没多喊几个人跟着,出了事也有个照应啥的。
  石磊真饿了,苏姗姗给他煮的面,上桌后就大口大口吸起来,如实说,“路上没遇到什么,就是找人帮忙搬水轮机时,好几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问东问西,我啥也不懂,没怎么搭理他们,幺叔,不会有啥问题吧?”
  路上时,他担心碰到舅婆她们,他看得出来,苏姗姗舅妈瞧不起他们,说话趾高气扬的,还忐忑了小会,哪晓得他想多了,凑上来的都是不认识的男同志。
  “不会有啥问题,吃了面就回屋睡觉,明早多睡会儿,我找人把设备搬到发电厂的厂房去。”
  清晨,天边露出鱼肚白时他就醒了,估计是这段时间忙,养成了生物钟,他在床上翻了翻,不想起床,倒是钱大和权二睁开眼后就麻溜的换衣服叠被子,完全没有赖床的意思,唐知综瞅着外边,提醒他们,“还早得很,再睡会吧。”
  回答他的是钱大愈发迅速的动作,好像生怕慢了会被唐知综托到床上去似的。
  唐知综:“。。。。。。”这个儿子真是半点不像他,还是酒幺可爱,继承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风格。
  唐知综又在床上睡了会儿,直到施工队的人过来吃饭,吃完饭嚷嚷着开工他才慢条斯理的爬起来,指挥十多个少年把发电机水轮机搬到厂房去,让其他人去知青房收拾行李顺便搬过厂房去住,20多个人守着,不怕进贼将东西偷了。
  发电厂的厂房有职工宿舍,作为建筑老本行,唐知综设计的四层楼建筑宿舍,两间卧室的套房,采光布局不输市里任何住宅,主要的是房子够多,就唐知综来看,发电厂运作后,工人们住在附近最好,若整日两头跑铁打的人都吃不消,尤其离家远的人,将来自然是要在这安家的。
  四层楼的建筑在农村人眼里算非常气派了,就是楼层高用水不方便,整天挑上挑下的麻烦,短时间内这个问题是没法是没法解决的,得等,等将来条件好了买个抽水泵直接把水抽到楼上去。
  尽管这样,也够少年们兴奋很久了,对他们来说,有个自己的房子太不容易了,别说还是四层的,背着行李过来时,沿着楼道上蹿下跳挑选自己的房间,唐知综说了,他们日后就要住在这边,自然要挑自己喜欢的屋子。
  唐知综站在院子里,身旁种了株洋槐树,厂房建成那天找人种下的,他仰头望着耀眼的光,吆喝他们住楼下,尽量从底楼住,生活方便点。
  看了遍新鲜,少年们就听话的下了楼,发电机搁在地上,阳光穿透云层洒下来,整个发电机都在发光,少年们又凑到唐知综身边来,他们来自各个公社,参加扫盲班上过课,学过点知识,看发电机上许多地方贴着数字和拼音,嘀嘀咕咕议论起来,活力四射的脸上尽是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发电机搁在设备房锁好后,钥匙由唐知综和领头队长杨阳拿着,杨阳是杨路明本家亲戚,听唐知综说发电厂有前途,硬把人塞了来,看杨阳做事沉稳,性格还算老实,唐知综就提了他做队长,平时有什么事要他多看着点。
  杨阳家条件普通,是车间里的学徒工,工种不好,要转正的话得熬个五六年才有希望的那种,得知来这边后以后直接是正式工,学习很是用功,收了钥匙后就转身整理包袱行李了,周围几百米内没有其他房屋,面前又是条河,环境清幽雅静,微弱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响亮。
  安顿好他们,唐知综开着拖拉机回生产队,村民们全身心的投入弄活中,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姹紫嫣红的花染遍了山头田野,给人的感觉很美,除了刚来的几个知青,按他们的想法,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唐知综应该好好款待他们吃顿饭,介绍乡亲们给他们认识认识,结果人家压根不搭理他们,要穆丽丽带着他们挖土。
  穆丽丽说挖土是最简单的,没啥技巧,有力气就能干。
  为此他们很不爽,整个上午都在地里生闷气,别人挖土挖老远了,他们还在原地打转,村里人不会说什么,有两个知青看不下去,找穆丽丽,“你没教他们怎么用锄头?”
  照他们的进度,不是来浑水摸鱼的吗?
  穆丽丽也觉得没面子,几个知青性格野,没她们来的那会好管教,整个天不怕地不怕似的,跟城里的少爷小姐似的,穆丽丽不好意思道,“我给他们做了示范,他们说会用我就没再问,要不我再教教?”
  五个知青进村后的态度所有人都看着,住进知青房,先是嫌房间小,床太硬,然后又嫌水不够用,知青房就两个大水缸,储的水有限,他们嚷嚷着要洗澡,储的水不够就在堂屋里发脾气,搞得所有人都很难堪,女知青对穆丽丽说道,“你去干啥啊,没准又得罪人家了,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怎么了,来乡下就好好干,脾气那么大有啥用,不想来就别来啊。”
  说话的知青是最先下乡的知青,是抱着建设祖国农村的美好理想来的,他们吃得了苦,不怎么抱怨,不像后来的知青们,每年来生产队要适应很长时间,尤其今年的这几个知青,嚣张得很,穆丽丽去不管用,得让队上的老把式好好教教他们。
  知青让穆丽丽去找唐四斤,唐四斤眼里容不得沙子,看到他们干活懒散肯定骂人,唐四斤骂人很凶,就该给新来的知青看看厉害。
  穆丽丽觉得可行,当即就去找唐四斤了,唐四斤在田里除草挖田,周围没有养牛的人家,生产队的田都是自己挖,比挖土累人得多,听说新来的知青动作慢,不乐意干活,他瞬间炸毛了,唐知综忙着建发电厂,生产队的事要会计和他们几个长辈盯着点,今年埋头干,争取提高粮食产量,多养几头猪,年底多分点钱。
  新知青懒懒散散不是拖生产队后腿吗,唐四斤没法容忍这样的行为,站在田里没动,直接扯着嗓门就骂山头凑堆的几个人。
  新知青是懵的,不知道远处田里的人在骂谁,还是旁边人提醒才知道骂的是他们,用的是农村土话,几个人听不懂,个子最高的男知青怒了,“他骂的啥,你们听得懂不,我爸妈都没骂我他凭啥骂我,不会是个神经病吧。”
  隔得远,加上人上了年纪音色模糊,新知青们真听不懂,但看周围人专心干活的劲头,想来是很难听的话就是了。
  高个子哪儿受过这种气,杵着锄头,昂起头颅就和唐四斤对骂起来。
  声音响彻整个生产队,唐知综想不听到都难。
  难得有点空闲,本来想去学校看看的,听到双方骂得热火朝天,他不管不行的,人有亲疏远近,在和打过照面的人比较,唐知综的心自然向着唐四斤,因此他走向山头,质问地里的新知青,“干啥啊,声音很好听是不是,眼瞎看不到对方是个老人家啊,尊老爱幼学校没教过你吗?”
  高个子骂了几句喉咙已是干得难受,见唐知综不由分说的偏袒对方,顿时被惹毛了,虎着脸走向唐知综,唐知综后退了两步,声音高了起来,“干啥啊,说你两句要打架是不是啊。”说话间,他四下张望两眼,看施工队的人离他最近,喊黎翔,“黎翔同志,过来替我收拾他,祖国派你们来农村是搞建设的,不要打架的,不听指挥不服从安排的通通给我走,生产队不需要你这种言行不一做事散漫随意拿人民撒气的知青。”
  感觉黎翔他们没动,唐知综自己往那边跑去,模样滑稽,黎翔忍俊不禁,明明是只纸老虎,嘴巴上硬是不饶人,他搁下工具,配合的往唐知综走,刚走到唐知综面前,就见唐知综跳起来躲到自己身后,双手揪着自己衣服,“黎翔同志,新来的知青不听指挥,你得保护我的生命安全,我要出了事,珊珊就得守寡了。”
  黎翔想说守寡也不错,你的财产都是他的。
  又怕黎翔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忍了忍,没有打趣他,而是冲面色不善的男知青说,“唐队长是你们队长,批评教育你们是他的本分,你们如果要和他对着干,他写份材料报告上去有你们罪受的。”
  是啊,他是生产队队长,知青不服从安排,直接写材料交上去,记过或给他们处分存进他们的档案,将来回城都找不到好的工作了。
  有了依仗,他胆子顿时大了起来,推开黎翔,昂首挺胸的站在高个子面前,盛气凌人道,“刚来就闹事,必须向公社如实反映你们的情况,思想觉悟不够的就去上思想教育课,上完课再来。”


第137章 请客
  刚刚吓得撒腿就跑,这会自己又耍起横来,狐假虎威,黎翔嫌丢脸,转身回去清理土里的线缆,最迟明天就把生产队的线牵完,该装的电表箱也装得差不多了,照理说沿着县里牵线过来,进丰田公社后也该从沿着距离远近来,唐知综不讲规矩,硬要先牵桃花村生产队的,金铭县领导也是这个意思。
  黎翔懒得同他们讲理,就由着他们的安排做。
  也就是说,还有两天,桃花村生产队就能用上电了,晚上看书想看到几点就看到几点,虽说唐知综家不缺煤油灯,煤油灯始终没法和电灯比。
  黎翔不装电表箱,都是要那些少年装,叫张大勇他们盯着,不出差错就行,故而清闲不少。
  高个子知青叫王建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下乡体验生活来的,来之前他听身边很多人讲过兄弟姐妹下乡的事,或条件艰苦,或日子轻松,提及民风都说很淳朴,说农村人朴素热情,没读过书,和渴望与他们说话,因为在他们眼里,和读书人说话是很光荣的。
  来了过后,他发现桃花村生产队的村民和他想的完全不同,他们并没展示迎接贵客的热情,语气平平淡淡的,好像他们来与不来都没多大关系。
  王建斌自尊心强,哪儿受过这种侮辱,因此进村后脸就臭得很,无缘无故挨了骂,火气更甚,质问唐知综,“我做错什么了,你是队长就能滥用职权吗,信不信我去公社举报你威胁知青,偏袒村民,往我身上泼脏水啊。”
  有黎翔在身后站着,唐知综底气十足,双手叉腰,左腿得瑟的抖着,“举报我?我告诉你,我就是公社干部,要举报我得去县里,你以为我怕你啊。”也是黎翔提醒他了,他不仅仅是生产队队长,更是个公社干部,虽说不咋去公社晃悠,也是在公社挂了职的,举报他?呵呵。
  “你是公社干部?”王建斌嗤鼻,想说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公社干部,看面相就是个贪官,恐怕没少压榨百姓,不过他还有点理智,自己既然来了桃花村生产队,就得待到回城,说些似是而非的话污蔑人对他来说没有好处,故而他露出不屑的眼神,并没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唐知综踮着脚,双腿都在兴奋的颤抖着,“是啊,怎么滴。”
  黎翔在旁边看不下去了,都是成年人,吵架跟小孩子似的,尤其是唐知综那掩饰不住的显摆,他说高个子,“知青下乡是响应政府号召,你们既然来了就该收起在城里安逸享乐的心思,踏踏实实干活,唐队长是个很不错的人,相处下去你们就会看到他的优点,村民们整天在地里干活,全年无休,最看不起偷奸耍滑的人,你们还年轻,更该比他们努力勤快,要不然就活该被他们骂。”
  几十岁的老人们尚且起早贪黑的忙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有什么资格偷懒。
  农村建设靠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共同努力奋斗,不怪唐四斤骂他们,他们的行为落在劳碌大半辈子的人眼里就是不对。
  他本意是为唐知综说话,尽快结束谈话各自忙各自的事,结果唐知综不买账,回眸气冲冲的望着他,“什么是很不错的人,明明是很优秀,承诺我优秀有那么难吗?”
  黎翔:“。。。。。。”他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不过经过黎翔打岔,唐知综情绪平静了很多,朝新知青摆手,“回地里干活去,手脚麻溜点,不懂的就多看多问,不懂为什么挨骂就好好想想,那么多知青没挨骂就是你们挨骂了,为啥啊?”说着,他朝远处田里喊,“唐四叔耶,骂得好啊。”
  新知青们:“。。。。。。”
  因为这件事,唐知综在新知青眼里的形象很差劲,之后和同期知青们聚会,没少说唐知综坏话,不过那是后话了。
  处理好这件事,唐知综去了学校,学生们多,老远就听到读书声,任何时候,学生们的声音是最激励人的,声音稚嫩,纯粹又夹杂着希望,去年学校只开设了语文数学课,这学期唐知综找老师们开会,增加了两门课,思想品德课和体育课。
  思想与身体素质并进,学生们的成长才是健康的。
  多增了几个班,学校明显更为热闹,唐知综踏进操场时下课铃声就响,教室里的学生们涌了出来,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的衣服打了很多补丁,皮肤黑黑的,但个个笑得很开心,见到他会恭敬的打招呼,唐知综不自觉得挥手笑了起来,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办公室里老师备课的氛围也高涨起来,看到他,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来。
  最近手头事情多,是有很久没来了,唐知综问他们,“最近各个班的情况怎么样?”
  学生多了,难免会出现打架的现象,唐知综坚决反对校园暴力,叮嘱老师们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动静,不能出现群殴排挤的现象发生,莫欺少年穷,谁也不知道这帮孩子将来会有怎样的成就,态度好点,多关心他们总是没错的,没准等学生们长大后成才了回来探望母校会捐钱,逢年过节给自己送点礼啥的。
  虽然那时候他可能在市里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了,但没人会嫌别人的东西臭,尤其是钱。
  故而他人不在,心还是在的。
  李怀玉上课还没回来,佟秋岩先说,“没啥事,我经常强调团结友爱,禁止打架斗殴,班里还算和睦,就是有些住得远的学生家庭作业情况完成得不好。”
  这学期刚开始那段时间没出现这种情况,是这几天才出现的,他问过情况,说是回家后要煮饭喂鸡没时间,佟秋岩寻思着和要不要搞个家访,孩子既然送到学校来就该把重心放到学习上,家庭作业是必须要完成的,他问唐知综。
  唐知综沉吟,“搞个家访还不够,过几天开个家长会吧,我来和家长们聊聊。”
  这时候,刘春玲和李怀玉挽着手来了,刘春玲和唐知福在村里摆了酒席,请的人不多,但在农村人看来两人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私底下刘春玲跟着唐知福喊唐知综为老幺,在学校里,她喊,“唐校长。”
  唐知综喊了声春玲老师,问李怀玉知不知道佟秋岩反映的情况,李怀玉眉头皱了皱,瞅着外边活蹦乱跳的学生们,声音低了下去,“是有这种现象,比起这个,还有更严重的,班里女学生的家庭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家长想让她们退学,理由是成绩不好。”
  “退学?”唐知综纳闷,“学费都交了退学多不划算啊,家长们咋想的?”
  李怀玉搁下课本,在自己位置坐下,说道,“正月报名是碍于面子,周围的人都把孩子送来读书,他们不送来害怕被人指指点点,送来后又后悔了,故而萌生退学的念头。”
  桃花村生产队重男轻女的思想淡多了,因为唐知综请知青们给村民们扫盲时多灌输些男女平等思想,多解放村民们的封建思想,生男生女不是女的能决定的,男的基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平常还会科普许多其他知识,摔倒在地的人别急着爬起来,吃了饭不要立刻洗澡等等,村民们心境开阔了许多,比如唐老四和夏月英,年前还唯唯诺诺抬不起头来,如今腰板挺得直直的,走风脚下都带着风。
  普及思想是有效果的,但仅限于桃花村,在其他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
  唐知综歪头想了很久,问李怀玉,“其他生产队还在搞扫盲不?”
  “搞着呢。”
  “那这事我去县里反映,要秦局长召集生产队队长开会时和他们说说,扫盲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文盲,解放思想也是扫盲的目的之一,那些咱暂时别管,等开完家长会再说。”唐知综又问学校还有没有其他事,刘春玲倒是想起一件事来,“唐校长,丽华村小学不是开不下去了吗,听那边校长的意思是把学生送过来,丽华村目前就几个学生,上课麻烦得很。”
  “学费怎么办?”人过来不是问题,学费呢。
  刘春玲低下头去,唐知综拧眉,心头升起不太好的感觉,只听刘春玲说,“丽华村小学收来的学费全交到公社去了,要回来是不可能的。。。。。。”说到这,刘春玲没声了,李怀玉侧目,抵了抵她,“接着说啊。”
  唐知综心下咯噔,扬手制止,“不用不用,我了解情况了,学生是丽华小学的学生,这学期就要他们自己教吧,不教书老师校长哪儿来的工资。”
  他太懂刘春玲了,刘春玲没说出口的话绝对不是什么好话,能不听就不听。
  唐知综又和老师们聊了很多,未来小学年前成绩好,很多学校的老师们都想来听课,目前为止,好几个学校的老师们都来过,李怀玉问唐知综她们要不要也去其他学校听听其他老师们怎么上课的,取长补短。
  这件事有点麻烦,去学学其他教学方法肯定有好处,伙食费怎么算啊,唐知综给老师们开的工资不低,再要他拿出差补贴他是不干的,“别每个学校都去,县里有两所小学不错,有机会你们去听听。”去县里听课只能吃食堂,吃食堂的话要粮票肉票,唐知综手里没那么多,就只有靠他们自己解决了。
  想到此,唐知综拍板,“要去就去全县最好的学校,县里吧,他们校长如果不答应我找教育局局长说说。”
  在场的老师们只以为唐知综眼光长远,并没猜到他是不想给补贴,因为其他学校过来听课吃饭的伙食费是学校出的,而他们学校的钱全在唐知综口袋里,要唐知综拿钱不是比要他命还重要吗?
  怎么说也是国外名校毕业,唐知综不急着走,而是挑了几个老师去听他们上课,刘春玲上课的风格是温柔细腻,令人如沐春风。。。昏昏欲睡,李怀玉上课的风格是逻辑严谨。。。令人心生肃然,唐知综还听了牛雯雯的课,在唐知综眼里,牛雯雯是个认死理的人,她上课的风格肯定死板严肃,然而课堂气氛很不同,牛雯雯语言幽默风趣,爱以农作物举例,都是学生们所认识熟悉的,故而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连着打了两节瞌睡的人都不由得聚精会神的听着。
  走出教室,他就一个感受:黎翔捡到宝了。
  方腾冲和韩涛去省城买设备去了,发电厂的事暂且搁置,唐知综去了趟县里找秦爱国,要他多多引导生产队队长解放村民思想,心思放长远点,别整天惦记着生儿子,即使惦记也别厚此薄彼虐待家里的女孩,人人都想生儿子,人人都如愿光生儿子的话,几十年后社会就该乱套了,社会发展追求的是和谐发展,不是偏轻偏重发展。
  他讲道理一套一套的,秦爱国想学都学不来,索性要他到时候代替他发表讲话,唐知综不肯干,“干活就要我帮你,领工资怎么不让我帮你啊。”
  秦爱国没话反驳,“成,过两天我找他们开会说说,对了,听说你结婚要摆酒席了,准备摆多少桌?”秦爱国虽说来县里了,他对唐大壮和唐知综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或许在他眼里,他们都算自己阵营的人,唐知综结婚的消息是他听别人说的,没邀请他。
  今日遇到了就问问。
  摆多少桌唐知综不清楚,由高翠华和余秀菊在忙,趁此机会,他正式的邀请秦爱国,“下个月初八,你和韩书记他们也来啊,农村结婚不兴写请柬,我也没准备,就口头通知你们了。”
  杨路明结婚时他参加了,在饭桌上邀请了杨家所有人,魏家人他也邀请的不少,只要有钱的,出手大方的,不认识他都邀请了的,他又和秦爱国说,“你在金铭县的朋友们都叫上啊,沾沾我的喜气,你要知道,我这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错过这个机会就只有等下辈子了。”
  下辈子他是个男的或许找个年轻漂亮的富婆愿意结婚,他如果是个女的,再有钱的富豪要娶她她都不答应的,他知道,如果一个富豪能看上她,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富豪也看得上他,骗男人的钱比骗女人的钱容易多了,他要投胎成女的,不结婚照样能骗到钱。
  秦爱国没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兀自有些感慨,自己对唐知综的印象还停留在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酒鬼,谁知道转眼唐知综就成了县里的名人,还找了个媳妇。
  “结了婚就好好和人家过日子,言行举止收敛些,你要记住,你是公社干部,别整天流里流气的像个流氓。”
  唐知综低头扯了扯自己衣服,又顺了顺自己乌黑柔顺的头发,不满,“哪儿流里流气了,你别以为自己多端正刚直似的,没有我咱们先能建发电厂?”
  光是发电厂的事就够他吹一辈子牛了,谁敢说他流里流气啊。
  秦爱国不想和他瞎掰扯,“成了成,到时候我会来的。”
  “生产队队长开会我就不来了,作为新郎官,我也该准备准备了。”走出秦爱国办公室,他又去干事办公室,挨个邀请大家伙去村里吃酒席,从教育局到财政局到交通水利局,所有人都在他的邀请名单里,连守门的大爷都没放过,其他人作何感受唐知综不清楚,守门大爷特激动,特兴奋,握着他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唐队长,唐队长。。。。。。”
  说着说着,竟然热泪盈眶,情绪激动得一直喊他。
  唐知综:“。。。。。。”他就想多收点份子钱,没其他意思,老头子是不是想多了,他这表情,比他老娘还炙热。
  “我在呢,那天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