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防唐知综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天不亮冯灿英就起床收拾行李,亮晃晃的灯光照得樊文忠眼睛不舒服,他拉起被子盖住了头,“干啥呢?”
  每次唐知综他们上来冯灿英就来事,樊文忠说都懒得说了,家和万事兴,珊珊是他姐姐唯一的闺女,自己又从小养到大,和亲生的没什么分别,就冯灿英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冯灿英只装了两套衣服,“妈病了,我回去看看。”
  她想把樊文忠也叫回去,唐知综脸皮厚,没钱谁都敢开口,樊文忠也走了看他怎么办,然而樊文忠躺着雷打不动,冯灿英了解他的性格,想了想,没有叫醒他,自己关上灯出去了。
  这时的她还不知道自认为聪明回家能躲清闲,却给唐知综钻了空子,他不仅拿着自己的钱去外边买房子,还怂恿樊文忠拿了邮局的存折,去邮局更改了账户名字,连密码都改了。
  当然,那是后话。
  冯灿英出门时,看黑漆漆的天空下,路灯照得道路明亮,她是很高兴的。


第157章 高考
  冯灿英不在家,气氛特别和谐,樊刚和苏姗姗专心备战高考,唐知综则专心带孩子,拿着冯灿英给的钱又去买了套房子,过完户给门换钥匙就碰到有人想租他的房子,价格给的高,唐知综索性给租出去了,其实,市里很多人都感觉到政策慢慢放松了,租房买房不像以前卡得严,人口多有钱的家庭自然愿意拿钱换大房子住,不知是不是换房的人多的缘故,房子并不便宜,唐知综以为买了房子会剩下点钱的,到头来差点不够,就这样还有两拨人跟他抢。
  城里的氛围明显在变化,等樊文忠回家,唐知综探他的口气,樊文忠多的没说,但透露省里会有大变动,各个市都持观望状态,故而没有过多约束人们私底下买卖的事情。
  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傍晚出门散步的人多是年轻男女,广场会播放音乐,到处都是男女扎堆聊天的背影,自从有天晚上唐知综带悦悦出去过后,悦悦就喜欢晚上出门,酒幺更是夜生活爱好者,出门必玩到半夜,等广场最后对情侣都走了他才舍得回家的那种。
  眼看高考越来越近,到挖红薯的时候了,唐知综决定带钱大他们回去,他是生产队队长,收红薯不好不回去看着。
  不过走之前他做了件大事,问樊文忠把苏老爷子的存折要了回来,刚开始樊文忠不肯给,唐知综苦口婆心的劝了好多次,他和苏姗姗毕竟结婚了,能撑起家自己过日子,这么大的人没钱总问冯灿英要不太好,况且又有几个孩子看着,多丢脸啊。
  樊文忠就回房间找抽屉的钥匙,结果没找着,还是唐知综机智,直接去外边找了个开锁匠把抽屉打开的,抽屉除了存折就是钱,唐知综自认还是有良心的,拿了存折,钱给樊文忠留了点,感激他们全家把苏姗姗养大的辛苦费了。
  樊文忠死活不要,还是唐知综劝他才收下的。
  冯灿英回来势必是要闹得死去活来的,他给樊文忠留点钱,樊文忠会感激自己,他日冯灿英闹起来,樊文忠肯定会帮自己的。
  在看人方面,唐知综还是有眼力的。
  有了存折,唐知综赶紧和苏姗姗去邮局重新开户,把存折里的钱全转到新户头上,户头写的是他的名字,唐知综瞄了眼金额,别说买房子,买地都用不完,苏家祖上到底是干啥的啊,不会是清朝皇帝啥的吧,他比对过物价和存款,这辈子是真不用辛苦也能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豪车开的那种了。
  以前他还想着买房子增值,眼下手里有钱,他反而不着急了,欢欢喜喜带着钱大他们回生产队去了,路过金铭县,他特意去转了圈,比起市里逐渐开放的生活,县里没什么变化,顶多就是穿红衣服的人比以前多,等他回公社,变化就更小了,人们照样逢日子赶集,买完必需品就回家干活,半刻不多待,唐知综回生产队看了看,地里少有看到知青们干活的身影,多是本地农民,看到唐知综,他们很开心,说今年的红薯块头比去年大,又是个丰收年。
  唐知综在生产队守着,等收了红薯,挨家挨户分了些他才动身回市里,这次他的拖拉机坐满了人,都是去市里参加高考的,生产队的知青们几乎都报了名,拖拉机载的人有限,有些动作慢的就只能自己结伴去县里坐车。
  风呼呼吹着,哪怕坐车,知青们也捧着书在看,你考我问题,我考你问题,抢答争论得热火朝天,不知道谁想到唐知综高考也报了名,就考唐知综了道鸦片战争历史题,对唐知综来说,天文地理就没他不懂的,他学的历史要比他们都详细,随便掰几句话都比他们绞尽脑汁想的要接近答案。
  最后,他的回答虽不够准确,不过用词那些和标准答案差不多,知青们惊呆了,“唐队长,我们从没见你看过书,你怎么还能回答得出来啊?”
  生产队的村民对唐知综寄予厚望,认定唐知综能考上大学,但知青们看来,唐知综报名是闹着玩的,从没见过不复习也能考上大学的,更别说今年报名高考的有上百万人,唐知综初中文化程度,在生产队混得开是回事,跳出生产队,他的能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读书光是靠死记硬背没用,还得靠天赋,有句话你们听过吧,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啥叫灵感啊,还不就是天赋。”唐知综脸上尽是得意,心想在他生活的年代他高考考不好,退到70年代他还考不好?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防他们信心受挫,唐知综耐心鼓励他们,“和我比你们是差了点,不过你们彼此间的差距没多大,好好努力做最后的冲刺,考上大学的希望还是有的。”
  众人不信邪,又问唐知综几个问题,结果还是那样,唐知综的答案不算绝对准确,但有沾边,考完历史题又考唐知综数学题,数学题的答案没有沾边的说法,唐知综回答得又快又准确,不禁令知青们震惊,连续几道题后,不得不相信唐知综是真有天赋,否则几何数学那样难的题他怎么张嘴就来啊。
  在知青们的震惊中,拖拉机到市里了,考场周围几条街的旅馆明显多了起来,唐知综把他们放到街上,提醒他们考前注意事项,晚上别出门,别吃不干净的东西,提前熟悉去考场的路,之后他就带着刘春玲回了小洋房,刘春玲头次来,站在门外畏畏缩缩的浑身不自在,唐知综打开门,示意她进屋,刘春玲局促的搓着手,和唐知综商量,“老幺,要不我和李怀玉她们住旅馆吧。”
  苏姗姗说过她们和舅舅舅妈住,刘春玲觉得她来的话不方便,如果只有苏姗姗她们两口子就算了,还有其他长辈。。。。。。
  “旅馆晚上会断电,冷得很,你来市里不住这住哪儿啊,进屋啊。”唐知综率先跨进门,朝楼上喊,“珊珊,珊珊,五嫂来了。”
  这年代的人朴实,走哪儿都喜欢找熟人住亲戚家,任由刘春玲住旅馆的话,少不得会有人闲言碎语,唐知综不是个在意名声的人,但那种无中生有的闲话能不惹就尽量不惹。
  樊玉兰也回来了,她比苏姗姗先下楼,看到刘春玲她就忍不住翻白眼,“姐夫,你五嫂啊。”满脸都带着嫌弃,唐知综嗯了声,听得出她的意思,说道,“是不是穿着和你很像,你每次下乡回来穿得就这样。”
  犹记得樊玉兰下乡插队回来给樊文忠过生,满脸被晒得通红,梳着个马尾辫,身上的衣服脏得看不出颜色,唐知综硬是把她认成了冯灿英娘家的姐妹,又丑又脏的,让人不忍直视,哪怕过了两年多,唐知综仍忘不了樊玉兰的那个形象,他记得他当时还点评了句,“表妹啊,冲着你这形象,你们公社该给你颁个劳动模范啊,晒得这么黑,一看就是认真干活了的。”
  比起樊玉兰,刘春玲算不错的了,身上的衣服旧了点,气色还是不错的。
  经唐知综提醒,樊玉兰就不痛快起来,她和冯灿英怄气,偷偷下乡插队去了,她看苏姗姗成天跟着施工队的东奔西跑也没晒黑,护肤品啥的通通没带,哪晓得农村条件那么艰苦,刚去两天脸就被晒掉了层皮,恐怖的是她不会洗衣服,就两套衣服来回的换着穿,穿到后边都看不出颜色了。
  那段历史是她特别想抹去的,想想就脸热没法见人。
  如今唐知综旧事重提,她哼了声,跺脚就回了楼上,刘春玲打量着屋里摆设,更显得局促了,唐知综请她坐着休息会,别拘束。
  苏姗姗和刘春玲关系素来不错,几句话就让刘春玲消除了不自在,还给刘春玲分享她自己做的资料,是她总结归纳所有复习资料认为会考的题,同样的知识点出现次数越多,考试的几率就越多,因为这些复习资料不仅仅是市里高中学校流出来的,还有省城高中老师们整理的,比较来看,知识点重合的地方确实更重要。
  家里五个年轻人都是要高考的,唐知综让樊文忠请个人来家里煮饭,伙食关系到大家伙的考场发挥,必须要干净。
  樊文忠没有多想,直接从政府食堂里找了个厨子,问唐知综要吃什么列个单子出来,厨子照着买就行。
  唐知综就把以前想吃觉得贵舍不得买的通通写在单子上,厨子看得嘴角抽搐,问唐知综是不是太过丰盛了,光是唐知综点的菜,在国营饭店能卖不少钱了。
  “你照着买吧,考试消耗大,我们都得好好补补,没钱的话问我舅舅要,他是个好官,不会坑底下的人一分钱的。”
  厨子嘴角再次抽搐,心想哪儿好意思问市长要钱啊,市长日理万机的,自己如果因为点钱去问,自己成什么人了?
  市长他是不敢问的,只能问市长夫人了。


第158章 过年
  冯灿英是高考结束后回来的,为的就是不想看到唐知综全家,唐知综在公社任职,高考结束没理由继续待着,而冯灿英在娘家也住腻了,娘家侄子结了婚,媳妇心思多,见天的想把娘家兄弟往城里送,让樊文忠在单位给他们找个工作,冯灿英烦不胜烦,她们也不想想,樊文忠真要那么好说话,冯家人不得全弄到城里去了啊。
  事实并没有,冯家人仍住在乡下,顶多条件好点,比城里就差远了。
  她们天天在耳朵边念叨,冯灿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眼看高考结束两天,她赶紧找借口回了家,哪晓得,家里热热闹闹的,跟过年走亲戚似的。
  令冯灿英冒火的是,客厅里的人她根本不认识,男男女女席地而坐,手里捧着试卷交头接耳,硬是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的,冯灿英快疯了,抓狂的扔了箱子,怒吼,“唐知综。。。”
  声音尖锐,客厅的喧闹声戛然而止,地上坐着的人不约而同的抬起头,眨眨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认识冯灿英,继续聊,“数学第四道题考的什么来着,我问题和答案都忘了,你给我看看那张数学试卷啊。”
  “最后道题你怎么做的,太难了,我直接没做。”
  “历史试卷呢,其中有道题问辛亥革命的影响,我都没复习到那,直接乱答的。”
  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没人搭理冯灿英半句,考试结束他们已经在旅馆和其他人对过答案了,但很多题的答案不统一,根本不知道谁说的是正确答案,今天在广场碰到唐知综,他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不知谁又聊到考试题,于是又热火朝天的对起答案来。
  地上坐满了人,下脚的地都没有,冯灿英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咬牙切齿的喊唐知综。
  “喊啥呢,姐夫和陆叔出去买菜了。”厨房里,守着烧开水的樊刚满脸不耐烦地探出半边身子,嘴里小声嘟哝,“回来就回来呗。”又刚回来就凶巴巴的找唐知综麻烦,樊刚真不懂唐知综哪儿得罪他妈了,唐知综外冷内热,相处久了,就知道他是个特别好的人,为人热心,爱乐于助人,就说他处对象这件事,刚开始和冯灿英透露点那个意思,冯灿英当即骂他不务正业,又骂他对象是狐狸精,看上他家的钱云云,骂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只有唐知综支持他谈恋爱,事实证明,唐知综没害他,他过得很开心,而且多亏他对象爸爸给他补课,要不然根本考不了多好。
  虽说眼下考试成绩没出来,但樊刚有把握自己能考上大学。
  真要听冯灿英的话和人家掰了,心情受到影响无心学习不说,更找不着人帮自己补课,由此可见,冯灿英的眼界过于狭隘,针对唐知综也是她小人之心作怪。
  他睨了冯灿英两眼,继续盯着锅里的水,等水沸腾后,他熄灭炭炉里的火,拿出碗柜里的碗,又拿出准备好的茶叶,给客人们泡茶,冯灿英愣了会,看到的就是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子乐呵的给别人端茶倒水,冯灿英怒火攻心,“小刚,你干啥呢?”
  “你有眼睛不会自己看啊。”樊刚觉得冯灿英是越来越不懂礼貌了,来者是客,这些又都是唐知综学校的老师,给他们泡茶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有什么好值得大呼小叫的啊。
  冯灿英气得直跺脚,踢开脚边的试卷,垫着脚赶紧上楼,问樊刚,“唐知综呢,他人呢。”
  “出去买菜了。”樊刚冷冷的回了句,请老师们去沙发上坐,然而都不乐意,说他们在旅馆住了几天没洗澡,害怕弄脏沙发,樊刚不好再劝,只得蹲着陪他们看试卷,高考结束的第二天书店就有卖高考试卷的,好多考生都买了,太想知道自己成绩如何,精力好的直接重新做了遍请人看看准不准确,樊刚是读完整个高中的,和高考无缝衔接,他懂的知识要比丢了书本几年的知青们多,他扫了眼试卷,能肯定的题都直接说答案,惹来其他人嗷嗷大叫,“你怎么算出来的,我听到有几个人说的答案也是这个。”
  樊刚就拿笔算给他们看。
  而楼梯上的冯灿英像个外人,完全插不进去话的那种,她愤愤不平的回到房间,房间里乱糟糟的,樊文忠的脏衣服脏裤子哪儿都是,冯灿英刚坐下就闻到股脚臭味,低头看,是樊文忠的袜子,冯灿英烦躁的踢开,随后坐到床边,待心情平静点了再慢慢收拾屋子,樊文忠不会做家务,她走了这么久,梳妆台上已经落了层灰,她不想下楼,直接拿干毛巾擦了擦,到擦衣柜时,鬼使神差的,她打开衣柜门看向带锁的抽屉,冯灿英不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抽屉有多少钱她从来没细数过,家里每个月开销多大也从不细算,因为她有钱,不缺钱,只管往外花就是了。
  此刻不知怎么回事,她竟然想数数抽屉里的钱,于是拿钥匙打开锁,轻轻拉出抽屉。
  只见满满当当的钱就剩下两沓在那,存折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她惊叫声,只感觉胸口喘不过气,身体直直躺了下去。
  冯灿英晕倒还是樊文忠发现的,他回家时间晚,吃过晚饭就上楼,推开门看冯灿英躺在衣柜边,身体冷冰冰的,以为人死了,吓得他双腿颤抖不止,惊恐万分的喊人,樊刚最先跑到门口,比起樊文忠的恐惧,他显得异常淡定,“又作什么妖啊。”
  樊文忠:“。。。。。。”
  樊刚进屋,弯腰扶冯灿英,感觉她软绵绵的没力气,这才意识到严重性,扯着嗓门喊唐知综,然后唐知综开拖拉机把人送去了医院,据医生说,没啥大问题,就是晕倒的时间太长,屋里冷,得了感冒。
  醒来的冯灿英像疯子似的要找唐知综拼命,不问她也知道存折和钱是谁拿了的,唐知综,除了唐知综不会有其他人,她躺在病床上,整个人像得了精神病,不是捶胸口就是蹬腿,眼神凶狠得像要吃人,樊刚心里害怕,不敢在病床前守夜照顾她,央求樊玉兰去,樊玉兰也怕说什么都不去,还是樊文忠在医院守到天亮的。
  晚上有樊文忠,白天没人啊,姐弟两商量后,决定让陆厨子帮忙照顾冯灿英,大不了给他工钱,无论如何,不让她们姐弟去就行。
  厨子好不容易以为自己煮几天饭就解脱了,等到市长夫人回来就能拿到钱回食堂,哪晓得市长夫人又病了,市长事情多,市长儿女又不懂事,想要拿到钱,除了帮忙他也没别的办法,就是每天去医院送饭看到市长夫人那张愤怒的脸心里毛毛的,以致于市长夫人出院回家,他也没胆子问市长夫人要钱。
  哎,这年头,要债的也不容易啊。
  唐知综以为冯灿英会找自己麻烦,想方设法把钱要回去,结果并没有,听说她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就回家修养了,安安静静的,简直像另外个人,唐知综想找机会回市里看看,奈何年底生产队事情多,先是号召大家伙分粮食,接着是运猪去外县卖,他卖猪的事县里和公社都知道,不过睁只眼闭只眼没人吭声。
  今年唐知综不准备自己去了,他有存折犯不着冒着长痔疮的危险开车,他让唐知福带几个村里的汉子去,去的汉子每人给20元补贴,卖猪得来的钱要分给每家每户的,卖的价格越高,分的钱就越多,唐知福有刘春玲那么个好心肠的媳妇,不努力挣钱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因此,唐知福没有拒绝唐知综,而是问唐知综怎么和人说价格,他们生产队养的猪肥,价格要比外县猪肉贵,这也是唐知综凭本事抬起来的,唐知福担心嘴笨,别人讨价还价怎么办。
  “你别想太多,你只要记着,他们降1分钱,你儿子就会少很多零食,降得太多,你儿子别说零食,连米饭都没得吃,相反,你把价格抬得越高,你儿子就有钱买零食买奶粉,想吃啥都有,五哥啊,你争口气啊。”唐知综语重心长。
  唐知福握紧拳头,黝黑的额头青筋跳了跳,“是啊,不能让他过我这样的苦日子,猪肉价格不能降。”
  每头猪大概多少斤唐知综大概估算了下,能卖多少钱他心里也有数,他要唐知福拿好卖猪的钱,他抽点成,其余的都给村民们分,左右最迟明年就搬到市里去了,临走前多给村民们点好处吧,让自己光荣退休。
  唐知福负责钱,李建国负责开拖拉机,还有其他几个老实的汉子跟着,苏卫军嚷嚷着也要去,说不让他去就要到公社举报唐知综拉帮结派搞孤立,唐知综话都懒得说,快过年了,他得想想学校明年招老师的事情,知青们考大学走了,老师们人手不够,得重新招人。
  虽说这两年坚持扫盲,老百姓知识水平提高了很多,但能站上讲台教书的却是寥寥无几,看来得去县里招老师,大不了多给点工资啥的,学校是他的,不能砸了自己招牌。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还会更,明天就完结


第159章 倒数
  经常和秦爱国打交道,唐知综了解点县里小学的情况,县里共两所小学,校长是从其他公社升上来的,模仿未来小学的模式,将学生成绩直接和老师工资挂钩,学生成绩好老师涨工资,成绩不好老师扣工资,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很多老师的潜能都被工资激发出来,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他们若能来桃花村教书,又是快招牌。
  县里小学已经放寒假了,只留下守门的门卫,唐知综买了包烟给对方,向他打听学校优秀教师,门卫收了礼烟,笑得见牙不见眼,“你家小孩要读书了是不是啊,多问问是好的,这个学校的老师教得好,比东小要好,我孙子孙女以前在东小读书,成绩不好,老师管也不管,期末考试考20分就顶天了,换到这边,成绩看着往上涨啊。”
  成绩关系到老师的工资,因此每个月都会考试,成绩再差老师都会管,而且成绩越差老师管得越紧,还会抽放学时间给学生补课,以前大院里的人都说他家人读书成绩不好是遗传,怪不得孩子,如今没人敢这么说,为啥啊,还不是成绩有长进。
  唐知综靠着门卫室,悠悠望着萧瑟的校园,问道,“你孙子孙女这学期考了多少啊。”
  “孙子语文49,数学35,孙女语文53,数学41,每人整整提高了二三十分,把我们全家给激动的啊。”想到拿通知书那天自己看到成绩单时的惊讶和惊喜,门卫大叔张嘴哈哈大笑。
  唐知综:“……”都是不及格的成绩,值得这么开怀大笑吗?在他们学校,这种成绩全年级倒数,老师会找学生单独谈话,有问题的还得到学生家家访,结果到县里直接成全家欢庆了,还是要求太高,就该把孩子送到未来小学读书,保管成绩突飞猛进。
  不过他是来打听老师情况的,招生不在他的计划内,他问门卫大叔,“你说哪个年级的老师教得最好啊,不打听清楚不敢把孩子送来啊。”
  “你孩子读几年级了?”
  “我家孩子多,除了我自己的4个娃,还有亲戚家的,如果老师教得好,全部转过来读书。”唐知综叹气,“光是学费加起来就不少,不问清楚钱打水漂怎么办啊?”
  门卫大叔感同身受,他热心道,“有啥不清楚的,学校共20个班,每个年级的老师都有教得好教得不好的,我孙子读3年级,他班主任姓柳,管得严,教书也教得好,你家娃读3年级的话就送到2班去,我孙女是2年级的,别看她长进大,听说另外个班的成绩更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门卫大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先讲教得好的老师,再讲他们的作风,顺带聊点老师间的八卦,唐知综时不时附和两句嗯啊就和他聊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别说老师了,校长文化程度如何性格咋样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唯一不够完美的是没有家庭住址,门卫大叔只知道对方住哪个片区,具体的位置他也不了解。
  想要挖墙脚,还得挨个上门拜访,没有地址是不行的,思来想去,唐知综去了县委大院,自从发电厂建起后,凭着收电费,县里收入比往年有所增加,韩涛张罗着把县委大院的门修了修,看着宏伟气派了很多,唐知综直接朝秦爱国办公室走,结果里边没人,问隔壁办公室的人,说是去市里开会还没回来。
  学校老师的档案教育局有存档,想要打听老师的详细地址,看教育局的档案室是最省事的,秦爱国不在,他又去找韩涛,谁知韩涛也不在,方腾冲和郑江海也不知道去哪儿了,问底下办公人员,人家不肯借档案,说是不合规矩。
  就在唐知综准备离开时,外边传来叮叮叮的声音,韩涛他们骑着自行车由远及近,看得出来,几人很高兴,高兴得脸颊通红,看到他更是兴奋的喊了出来,“唐知综同志,你是卡着点来的吧,市里刚把高考成绩公布下来你就来了,正好,把你们公社的成绩带回去…”
  韩涛率先跳下车,拿车兜里的文件袋,方腾冲直接冲了过来,“唐知综啊,咱们县考得不错,考上大学的占全市比例的百分之四十呢。”那是什么概念,全市共有几千名考生,最终考上大学的不到100人,成绩不理想,然而想想金铭县就占了差不多40来人,够给他们脸上增光的了。
  唐知综这才意识到这两天是出成绩的时候了,他紧紧盯着韩涛手里的文件袋,“我媳妇考上了没?”
  苏姗姗报考的是首都大学,竞争力肯定更大,唐知综不由得紧张起来,他考不考上没关系,苏姗姗能考上就行,这关乎到他下半辈子是做暴发户还是富豪,暴发户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钱但没啥文化,富豪就不同了,大多富豪拥有令人羡慕的学历,令人望尘莫及的头脑。
  暴发户通过买彩票就能实现,富豪不同,富豪要通过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以及无数人从否定到深信不疑的过程,富豪是极具含金量的。
  想到他以后被冠上富豪的标签,唐知综手心冒出了汗,抓住方腾冲的胳膊,“方县长,我媳妇考上了没?”
  方腾冲摇头,看唐知综变了脸,急忙解释,“我们也没来得及看呢,我们刚去市里把文件拿回来,走走走,我们去办公室说。”考试成绩都在文件袋里,他们还得按照公社重新写份文件,送到各公社张贴起来,方腾冲缩着脖子,寒风吹得他瑟瑟发抖,但那双眼比任何时候都亮,他搂过唐知综,“唐知综同志,别的不说,咱们县的教育是全市最拔尖的,走走走,去办公室,我也想看看到底哪些考上了。”
  听说高考成绩下来了,其他办公室里的人纷纷出来凑热闹,方腾冲骂他们,“事情做完了是不是啊?”金铭县不再是从前那个落后贫穷的小地方了,金铭县是全市各方面成绩名列前茅的大县,学生多家禽多公路多粮食产量高,故而对各个部门的人员要求也多了起来,以前找关系就能在县政府混口饭吃,现在不行,必须要有真本事,没有的话后期学也行,但那种啥也不懂还不学的人是留不下来的。
  县城要发展,需要的是人才,混吃等死的人县里坚决不要。
  故而听方腾冲问他们事情做完了没,众人立刻识趣的回办公室忙自己的去了,年底要整理很多资料,每个人都不轻松,哪儿敢往领导身边凑。
  唐知综等不及了,夺过韩涛手里的文件袋,哗的声撕开,方腾冲不住提醒他,“轻点轻点,小心把里边的文件撕碎了。”
  文件袋是密封的,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悄悄撕开篡改考试结果刻意报复,哪怕刚恢复高考,省里和市里就针对这类事做了严肃警告,就说这个文件袋,要各个部门的领导都在方能打开,否则出了问题就是韩涛和方腾冲的责任,唐知综将其撕开,里边厚厚的十多页纸,只有最后两页是名单,他屏住呼吸看去,从第一个看到最后一个,他瞳仁渐渐收缩,“方县长,你们是不是漏了人啊。”
  怎么没有苏姗姗的名字,怎么会没有,苏姗姗明明那么努力,怎么可能没考上。
  他眨了眨眼,再次挨个挨个名字看,方腾冲纳闷,凑过去盯着看,还真是没有苏姗姗的名字,不过唐知综的名字在上边,他安排唐知综,“好在你们两口子你考上了啊。”
  在方腾冲眼里,两个都考上大学就更好,考上一个也不错,唐知综夫妻俩算不错的了,多的是两口子都没考上的。
  “我考上有啥用啊。”唐知综手指着名单,又挨个挨个看,韩涛扫了眼,沉吟道,“你媳妇是市里户口,又经过市里街道办报的名,成绩自然不会显示在金铭县考生名单上。”金铭县的考生都是下乡把户口迁来的知青,苏姗姗户口都没迁下来,咋可能。
  唐知综歪头,“有这个说法?”
  韩涛无语,“不然呢?”
  “你就没帮我问问?”
  韩涛:“……”他和方腾冲开会后拿着文件袋就急忙坐车回来了,哪儿想得起其他事。
  方腾冲猛地拍脑门,“对哦,忘记帮你问问了,也是太高兴了,完全没想起这茬,不过问结果还不简单,你打个电话去市里问问啊。”韩涛办公室装了电话,打去市里问问就知道,问成绩比领文件简单,几句话就解决的问题,方腾冲拔腿往韩涛办公室跑,“走走走,我帮你问问去。”
  跑到门口,想起办公室的门锁着,他又停下,韩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