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跑道上-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脚伤出问题了?
  陈焕之想起半年前查看她状态时看到的中度损伤,这半年来也没见她什么时候停止训练过,顶多就是每天都理疗,时不时来次针灸,可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吧。
  正想着,徐指导过来找她,“小陈来,央五记者来拍个赛前准备花絮,你来做几个热身动作。”
  陈焕之“哦”了一声,下意识回头看苏方方,她才是女子田径这块最大的明星,旗帜性人物,一般这种谁都可以的赛前赛后花絮都是主要拍她,陈焕之她们只是作为背景演员出现,很少有机会直接上去就做示范,可是这一次徐指导进来了苏方方也没抬头,徐指导也一眼都没往那边看。
  所以说,果然是脚伤出问题了吧。
  央五这次来拍的记者姓谢,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似乎还是个新人,陈焕之在国内就被她采访过几次,后来世青赛预赛也是她,跟她也算是认识了,但是重要的决赛半决赛赛前赛后采访则是另一个资格比较老的记者,那位大姐一看就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和这个一头披肩长直发的清秀姑娘不走一个路线。
  两人都不是热情的人,见面不过点头一笑,等摄像记者大哥准备好了,陈焕之规规范范地尽力做了几次,谢记者比个OK的手势,和摄像记者一块回放了一边看了没问题,等摄像记者先出去后,她突然又跑回来,拉着陈焕之轻声说,“你和方方姐好好准备比赛,外面的事不要管,谁问也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陈焕之满脑袋雾水,“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谢抿了抿嘴,细声细语说,“台球队出事儿了,要是有记者问你,别管谁问的,都说不知道、没看法,别表态。”
  陈焕之疑惑,“台球队的事儿怎么会来问我和方方姐,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小谢恨铁不成钢般看着她,“你表态了不就有你的事儿了?”
  虽然陈焕之还是不明白,不过她也乖乖点头了。
  小谢这才满意地走了。
  陈焕之回去场地上正好看到徐指导和苏方方两个人说话,虽然听不到说什么,但两人的表情、气氛都不太对,陈焕之咳了一声,徐指导抬头看到她,瞬间恢复威严又慈祥的表情,“小陈啊,现在感觉怎么样?”
  陈焕之点头,“挺好的。”想起来刚才谢记者说的话,问,“我听说台球队出事了?”
  提起这个,徐指导有点烦躁、还有点微妙的不知道冲谁去的不屑,但说出的话可不是那么回事,“专心准备比赛,别打听那么多,今天晚上队里开会说这个。”
  陈焕之只好耸耸肩,哦一声。
  等徐指导走了,陈焕之把刚才谢记者的话跟苏方方说了,又说,“真好奇啊,到底什么事儿啊,为什么会有人来问我们呢。”这种时候陈焕之真的很怀念再过几年才有的智能机和更以后的穿戴设备,比赛间隙上个网刷个微博,天下风云尽在掌握,也不用像现在一样两眼一抹黑,谁都来打机锋。
  苏方方想了想,“一会儿如果有人问你比赛无关的事情,别管什么,一律回答不知道,有的记者很爱在问题中设陷阱,抓住一点就肆意歪曲大做文章,有时候脏水都泼满身了自己还不知道呢。反正你还小,别人说什么一律装不知道吧。”
  她说完顿了下,又说,“继续热你的身,累了就歇着,别想无关的事,现在最重要是好好比赛。”
  陈焕之一愣,瞬间笑得花一样,“嗯,知道了方方姐。”
  多哈时间18:15分,女子100米决赛即将开始。
  以前预赛、小组赛的时候运动员们都自己从备战区直接走通道上跑道,几分钟就跑完拉倒,晋级还是淘汰一目了然,超级刺激,然而也没什么铺垫。但决赛的出场方式就与众不同了,原本的运动员通道被设了一道华丽的拱门,运动员们按照小组赛成绩在解说念到名字的时候依次出场。
  因为预赛第一的陈焕之小组赛保留了实力,所以第一个出场的是肯尼亚裔的巴林选手弗罗拉,她热情地向观众们招手,不过保守的西亚男人们似乎对穿背心短裤的女运动员有点适应不良,只有外国的观众们配合地发出了高分贝的欢呼声。
  陈焕之第二个出场,她一出来就看到了看台上一大片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聚集区,每个人都疯狂摇动着小国旗呐喊着。
  这得有上千人吧,女子100米可并不是什么热门项目啊,这中国助威团数量真是惊人。
  而且在卡塔尔的华人本来就不多,估计得有好多人是专门过来看比赛的。多哈的亚运村和各体育场馆都远离主城区,每到晚上都漆黑一片,各体育场馆就像是一个一个亮着灯的孤岛似的,如果不是为了看比赛没人会专门从富丽堂皇的市区大老远跑到这里来的。
  陈焕之真的觉得有点感动到了。
  她一个小新人尚有如此待遇,苏方方出场的时候整个华人观众区更是沸腾了。
  这时候坐在观众席前方视野最好的位置却不为所动的几个人就格外显眼了。
  这几人正是田径队的领队罗主任、冯副主任以及徐指导。罗主任看着选手们一一介绍出场,忽然问,“老徐,这块金牌稳不稳?”
  徐指导说,“八九不离十了。”
  罗主任一击掌,“好,那咱们就是亚运三连冠了。看谁还能对咱们女子100米不服气!”罗主任虽然是行政出身,并不是专业的体育人,但他也是知道上上届李雪茹统治亚洲女子短跑期间的威风的,而同样亚运夺冠的苏方方却在亚锦赛、东亚运动会上败北,因此只能算国内的短跑女王,国际威望远远不如。
  看一眼场上,罗主任又问,“你看小苏小陈谁希望比较大?”
  徐指导犹豫了一下,目光在苏方方身上一滑而过,回答道,“陈焕之,她预赛的成绩是亚洲本赛季最好成绩第三,而前两名都是上半年做出来的,状态跟她没法比。”
  冯副主任教练员出身,对于苏方方陈焕之这样的重点运动员的训练报告他每份都看,而且都能看明白里面的问题,“老徐,苏方方这场不像是要弃权啊?”
  徐指导深吸一口气,“是这样,虽然说陈焕之状态特别好,但我们也得以防万一,还是让苏方方全力以赴,陈焕之发挥好了,我们能包揽前两名,发挥不好,我们还有苏方方一道保险。至于4X100,如果苏方方顶不下来,就让陈焕之上。”
  冯副主任微微皱眉,“这可跟原来的决定不一样,这么大的事儿,你也不汇报一下?”
  徐指导说,“是,这个决定太仓促了。我刚才中间去备战区看到巴林的弗罗拉跑全程了,她状态也非常好,我临时下了这个决定,来不及汇报。”
  罗主任插话,“老徐做得对,还是100米比较重要。”
  冯副主任叹气,“唉,陈焕之都一个多月没练交接棒了,还是苏方方上吧。”又说,“等这次回去,一定要加强她的接力训练了。”
  这时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发令员一声枪响,陈焕之再次第一个冲了出去,快速反应时间过去又秒开初级速度,感受到了敏捷加成对步频带来的提升,硬是在前三十米咬在了苏方方的身后、没有落后太多。到了四十米左右她果断取消初级速度开启了中级冲刺,步频虽然有所降低,但强大的爆发力带来强大的蹬地力量,她的速度瞬间又升了一个档次。
  “……比赛开始了,苏方方排在第一位,起跑反应非常快!她一般在前三十米就能确立自己的优势,跟后面选手拉开距离,这样对后程发力的选手来说当她们加速的时候往往发现就没有足够的距离让她们追上苏方方……陈焕之!陈焕之爆发了!她追上来了……超过去了!苏方方被超越了!还有最后二十米……冲线!”
  沈文斌盯着屏幕上的数字,“11秒22!陈焕之第一!”他似乎也被这代表着新老交替的一幕震住了,足足过了两秒钟,才继续道,“让我们恭喜陈焕之,获得了她运动生涯的第一块亚运金牌,同时正如她自己赛前所言,再次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全国青少年纪录。也让我们恭喜苏方方,11秒24,她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状态,她仍然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女子100米选手,之一。”
  四年前的釜山、11秒25,四年后的多哈,11秒24。
  苏方方再次证明了自己,只是不再有金牌。


第45章 45
  各种语言解说们的惊呼声、看台上华人区火山爆发般的欢呼、蒸腾出一种热烈的气氛,媒体区中的摄影记者们扛着摄像机冲上来的将她团团围住,几乎是360度地拍摄。
  这不但是陈焕之在亚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也是她在所有成年组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她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已经超脱了她的年龄,她终于不再被人认为是一个天赋过人、未来前程远大的孩子——她现在就已经站在亚洲之巅了。
  陈焕之冲线的惯性慢慢消失,她停了下来,这时候赛场广播才开始正经地依次播报着各赛道的成绩。她侧头听着,不知怎么的有点心不在焉,之前她视之为大敌的、生怕对方超常发挥的对手们,不知怎么的,现在她突然不在乎了。
  因为她知道只要跑出自己真正的实力,这些人再也不能对她造成威胁了。
  陈焕之双手叉腰站在原地,看着自己周围的摄影师们,有点迷茫,所以,这就是站在山巅的感觉吗?
  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
  旁边突然伸出一只大手将她拉到怀里,弗罗拉意图不明地用力拍打着她的背部,大声说,“恭喜你!陈!你太厉害了!”说完扶着她肩膀放她出了自己怀里,打量了她一下,又拍拍她肩膀,“高兴傻了?去找你教练要国旗呀!”
  陈焕之这才反应过来,反手拥抱了弗罗拉更加用力地拍了两下,“谢谢,也恭喜你,你也很棒。”
  “没有你棒。”弗罗拉对她的报复毫不在意——或者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小小的报复——摊了摊手,去找别的选手拥抱庆祝了。
  陈焕之先去找苏方方,她冲线过后没跑几步就停下,这么半天一直站着没动。
  “方方姐?”
  苏方方左脚站着右脚略踮起倚靠在左脚上,看似很放松随意的姿势,可她这个姿势已经保持了好几分钟了。
  苏方方微笑着张开了手,陈焕之跟她拥抱在一起。
  “让我靠会儿缓一下,有点疼。”陈焕之耳边传来细细的声音,她吓了一跳,拉开距离一看,苏方方的嘴都有点发白了。
  可是那十几个摄像记者仍然不离不弃地跟在她前后左右一米的地方,不阻挠她的任何动作,可也不离不弃。
  陈焕之犹豫了一下,打开了系统面板,亚运会决赛的出场费是100W、金牌是1000W,加上之前剩下的113W多,她现在足足有1213W经验值,但现在也没时间体验暴富的快感,她先用了5W看了一眼苏方方的状态。
  中度肌肉损伤。
  但看她现在的样子,和半年前同样中度损伤的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也许就像陈焕之上次累积了半年的疲劳一样,虽然是轻度疲劳,可她整整休息了两天又给自己来了两发消除疲劳才解除了不良状态。
  苏方方看起来都成这样儿了还是中度损伤,那得伤成什么样才是重度啊。
  正想着,陈焕之眼前的系统面板上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目标状态为中度肌肉损伤,是否使用技能轻伤修复?”
  陈焕之吓了一跳,猛地后撤了一下,眼前的对话框也随之不见了,苏方方本来靠在她身上,一时没了支撑,不由得趔趄了一下发出了“嘶”的一声,陈焕之赶紧再次伸手抱住她肩膀,一副队友情深的样子。
  刚才的对话框便又弹了出来。
  陈焕之默念了下我有1200多万,还是用下吧。
  然而苏方方的状态还是中度肌肉损伤。
  “我缓过来点了。”苏方方说着站直身体,“行了,你去观众席,肯定有人带国旗,我回去了。”
  陈焕之还是扶着她,“真的行了?”
  苏方方“嗯”了一声,伸手指指运动员通道,“看,刘大夫在那儿等着我呢。”
  好吧,既然她不想让人知道。
  陈焕之带领着自己的摄影团队跑到看台边,刚跟第一排的两个领队打了个招呼,前几排忽然就扔出来一块叠好的国旗,她伸手接住,抬头看去,正好看到那天送饭的年轻人跟周围其他观众一起疯狂地冲她摆手。
  打开国旗披在身上,陈焕之按照摄像记者们的要求摆了几个POS,终于开始履行她冠军特有的权益,她沿着看台的边沿跑了起来。
  华人聚集的看台给了她最热烈的回应,而其他席位则略显冷漠,尤其是穿着传统白色阿拉伯服饰的观众们,不过谁在乎啊。
  陈焕之的庆祝足足持续了十分钟,直到男子100米决赛开始,而这一次并没有中国选手进入决赛。
  在采访区,央五负责田径的专项记者姓崔,她先是惯例的恭喜、问感想、感谢谁、展望未来之类的,然后又问,“你来到国家队多久了?”
  “算上国青队时期就半年多了。”
  “你感觉队内氛围怎么样?”
  陈焕之突然想到了谢记者说的有人想搞个大新闻,她微笑,“非常好啊,因为我年纪小嘛,大家都很照顾我,不管是队友还是教练都是。”
  “是哪方面照顾呢?”
  嗯?“训练的时候啊、在食堂啊,有时候我去晚了教练和队友会帮我跟食堂的大姐说帮我留饭这样。”
  “那就是生活中各方面都对你很照顾,一定感觉很亲切吧,毕竟自己这么小孤身一人来到北京。”
  “对,很亲切。”
  “那你明年就满18岁了,有没有想过以后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呢?毕竟你在田径队接触到很多队友,我们知道田径队有很多帅哥的,有没有想过以他们为标准?”
  嗯嗯?“没有啊,我还小呢,感觉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的。”
  “那长这么大一定有人追过你吧?毕竟长这么漂亮。”
  嗯嗯嗯?越问越不像话了嘿。陈焕之的视线越过崔记者,她身后的小谢记者背着双肩大背包,手里拿着纸笔疯狂速记,面无表情一点也不觉得这问题有什么不对的样子。
  陈焕之收回视线,“崔姐,我好冷,先去穿衣服哈,下次再告诉你吧。”
  说完也不管其他人什么反应,立刻跑去备战区找自己被志愿者收起的衣服了。穿上长裤外套,她在理疗室里找到了其他人,苏方方坐在理疗床上,徐指导、刘大夫都弯腰捏着她的脚踝到小腿部位,一个比一个表情严肃,苏圆圆眼圈红红的,苏方方侧头小声安慰她,表情倒是很平静,不太像为自己担心的样子。
  “方方姐怎么样?”
  苏方方对她笑了下,“没事,刚刚谢谢你。”
  徐指导没理她,扭头对陈焕之说,“小陈,这两天你和圆圆她们练习一下,接力你上。”
  陈焕之楞了一下,再一想苏方方刚才都差点站不住,好像也只能她上了。亚运会允许接力比赛上替补队员,但是替补队员必须是申报了的参加亚运会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也就是说哪怕她现在交接棒技术再烂,也只能靠她了。
  但是她那个技术,按照刘鑫源的评价,绝对是拖后腿的存在啊。
  “我?那我跑第几棒啊,我弯道速度损失很大的……”
  “第一棒弯道稍微少点,”徐指导叹了口气,“你起跑不错,跑第一棒吧,圆圆,你去给韩英小元打电话,到旁边训练场集合,12号接力,还有三天,练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吧。”
  苏圆圆赶紧跑出去打电话,刘大夫抬起头来,“初步检查还行,没有想象中严重,当然,接力绝对不能跑了,她要是后边都不比赛,我建议现在就让她回北京开始治疗。”
  苏方方忽然抬头,郑重地说,“徐指,对不起,我太任性了。”
  徐指导一瞬间看起来是要爆发了,但他最后只是恨恨地说了一句“去给韩英她们说!”就甩手就走了。苏方方又对陈焕之说,“谢谢你,焕焕,幸亏有你在。”
  陈焕之摇头,“接力我实在是差得远,恐怕这块金牌飞了。”
  苏方方“唔”了一声,摸着自己的小腿又低下了头,可她看起来也不像是后悔的样子。
  当晚七点半,陈焕之和苏方方一起领了奖牌后,苏方方回了亚运村,而陈焕之被徐指导带到了训练场,她必须争分夺秒地和另外三人练习配合交棒。
  苏方方本来因为弯道技术过硬跑的是弯度最大、距离最长的第三棒,而苏圆圆是原来的第一棒。现在陈焕之要加入就必须调整顺序了。
  一三棒都有弯道,二四才是直道,但第二棒需要交棒也需要接棒,对陈焕之来说出错概率太大了,第四棒只需要接棒,本来是最合适的,但原本的第四棒韩英她的弯道技术也不好,元绘云各方面都还行,各方面都不太突出。
  徐指导站在场边看着陈焕之一次次犯错,一会儿因为冲劲过猛跑得比起跑的接棒人员快、一会儿是接棒的时候启动过早后面追出了交接区,跑弯道的时候速度下降就算了,偶尔还踩线,愁得他头发都快抓掉了。
  一直练到九点半,徐指导才大手一挥,“走吧,回亚运村,今天队里开个会。”
  回程大巴上陈焕之突然想起来,问旁边苏圆圆,“对了,今天有出什么事儿吗?”
  苏圆圆立刻说,“有啊。”
  今天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女子800米银牌的获得者,印度选手卡琳娜被宣布因为性别测试不过关,奖牌将被收回。
  这个消息太劲爆,陈焕之都忘了问第二个消息了,“性别测试什么鬼?她男扮女装吗?不可能吧。”
  苏圆圆也不大了解,“听说有人举报,觉得她像男人,然后亚组委抽血测了她染色体,说是含有Y染色体,睾酮素也高于正常值什么的。”
  “还有举报这种的?亚组委居然也真测。”
  陈焕之觉得挺玄幻,不过如果没有做过变性手术的话,这分明就是天生的间性者吧。
  在多年后,政治正确的大潮下,这种间性者将会拥有自由选择自己性别、并不受到他人异样目光的权力,她们当然也能以自己选择的性别参加比赛,但是关于这一项政策争议也一直都存在:睾酮素对运动表现有明显提升,因此一方面争议她们参赛对其他女选手是否公平,但另一方面如果她们选择做女性却不能以女性身份参加比赛,这对她们又是否公平呢?是否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呢?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本来应该是她的绝对隐私,比赛组织方是否有权利强行检查并昭告天下呢?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还很保守的地方,一个天生的、全国皆知的间性者,她以后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呢?
  “是啊,如果让我跟她一组比赛,我也会觉得有点不公平啊。不过她真的很可怜,”苏圆圆也叹了口气,“听说她家里很穷的,政府刚刚给发了奖金,结果奖牌就被收回了,而且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了,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对了,还有个什么事?”
  “你知道台球队的李欣雨吗?”苏圆圆见陈焕之摇头,“她很厉害的,我之前跟她一起打过台球,昨天她被队友性骚扰还被打,今天半决赛淘汰以后就跟记者说了这件事,现在台球队都爆炸了。”
  前排徐指导回过头,“注意你的叙述顺序,是她跟记者说,她被队友性骚扰和殴打,但是具体情形你也没见到,不许带有倾向性,而且你们私下讨论不许让任何人听到,听见没有!”
  苏圆圆赶紧比了个闭嘴的姿势,但是等徐指导坐正了,她又再次跟陈焕之八卦起听来的种种细节,最后义愤填膺作出结论,“我看女生练台球就太没力气,打个架都输,你看我……”她再次在徐指导冰冷的目光中闭嘴。
  倒是陈焕之若有所思,“怪不得今天记者一直问我很奇怪的问题啊,有没有人追,喜不喜欢队友们之类的。”
  那她要是傻乎乎地说,队友们挺好的,以后以此为标准找男朋友,会被怎么报道?不过央五的记者诶!不应该很团结严肃活泼吗?居然也像小谢说的,想搞个大新闻。
  苏圆圆倒是一副老道的样子给她解释,“人是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就算同样是记者,也有喜欢我姐天天给她报纸上说好话的,也有逮住她一个语病恨不得黑到死的,你这次得了金牌就出名啦,以后采访你的人多了你就习惯了。”
  田径队晚上开的队内会一个是强调绝对远离兴奋剂——因为亚运会上各个项目国家已经查出来三个了,虽然没一个中国的,不过作为兴奋剂的传统重灾区,罗主任认为他有必要再次警告所有人。第二个就是不许对台球队的事发表任何言论看法,这本来就是小球中心的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那边现在是媒体眼中的暴风眼,谁要是因为私人关系什么的不长眼睛自己冲上去堵抢眼,把舆论焦点引了过来,那可别怪他不客气。
  头一天晚睡,第二天还要早起继续去练接力,陈焕之的棒次仍然没有定下来,徐指导想让她像世青赛一样跑第四棒,可是韩英习惯了从苏方方手里接棒,现在跟元绘云的配合节奏就凑不到一块儿,而她跟陈焕之的交棒更是一场悲剧。
  在陈焕之再次掉棒后,徐指导终于忍不住起身走了。他去给刘大夫打电话,“方方真的不能上了吗?”
  刘大夫很肯定,“比我们先前预想的好,但是不能。”
  徐指导焦躁地走了两步,“打封闭呢?打支撑带呢?”
  刘大夫不吭声。
  徐指导怒,“看看她干的这事儿!”
  刘大夫这回忍不住了,“什么事儿?怎么了?我就看不惯你们这样,她跑100米和跑接力对她肌腱的负担来说是一样的,她怎么就不能选择自己要跑哪个啦?现在还想让她硬跑,腿不要了?后半辈子不过了?”
  “是,她有权力选择跑哪个!可她就完全为了她自己!明明陈焕之就能得金牌,她跑了又怎么样,有用吗?现在接力也黄了,我就不说国家荣誉咱们田径队的成绩之类的了,反正我给她在领导面前糊弄过去了,可是她妹妹、元绘云、韩英,看看她对得起谁,韩英可赶不上下一次亚运会了!”
  徐指导怒挂电话。
  “徐指……”陈焕之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要不,等后天再让方方姐试试?我觉得我这个……真不行。”最多再给她花两百万经验值,再多说什么也不行了。陈焕之心中的金牛座特性哭泣着说。
  徐指导叹了口气,“练你的吧,她那个脚真不行。以后退役还得嫁人呢。”
  陈焕之发自内心感叹,“徐指,你真是个好人。”


第46章 46
  既然必须得上,那就得想点办法了。
  中国女子4X100接力在亚洲赛场上最大的对手是日本队,但即使对日本队,原本以苏方方为首的配置,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现在苏方方不上换成她,另外三个位置对位优势无疑,她要做的就是尽量不在交接棒上拖后腿,以及发挥自己的速度优势。
  陈焕之扒拉扒拉自己的经验技能,先花了520W经验把中级冲刺从80升到100级,这样技能效果就是提高爆发30点,持续9秒。这个技能持续时间在百米中也许是溢出的,因为她还要起跑、加速、调整重心,但在接力中这一连串动作都是在接棒之前完成的,因此接棒后只需要直接跑就行了,能跑多快跑多快,甚至还不够她覆盖全程。
  不过中级冲刺升到100级以后又提示需要技能点升级了。上次虽然升了中级,数值来了个□□,但持续时间却重置了一部分,重新在1级时的3秒+1秒的基础上开始升级,因此她也只能暂时到此为止了,还得为剩下的经验值找个去处。
  接力与100米不同,除了第一棒外,另外三个人都省略了起跑和加速跑的过程,全程都能以最高速的途中跑来完成,因此一个配合完美的接力队,一个能够在最高速时交接棒不用减速的接力队,她们的成绩应该是远远小于四人百米成绩相加的。
  比如苏方方韩英四人,因为苏圆圆刚加入这个队伍也已经快一年了,她们的配合日趋娴熟,在训练中的成绩能达到44秒4以内,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才11。1秒,这是她们在百米跑中谁都做不到的。
  之前和她们一起训练接力时,陈焕之就对四人的配合默契程度感到惊叹。20米的接力区加上前后各10米,总共40米的区域,在交接棒练习中,四人中任何两人配合都能在4。4秒以内通过,如果是苏圆圆交给元绘云这种固定顺序组合练习,则时间甚至能提高到4。25秒以内。
  而哪怕以陈焕之刚刚创造的最好成绩11秒22,平均速度8。91M/S,通过40米区域也需要将近4。5秒,而除了苏方方外的另外三人,实力都不过是在11秒4左右。
  这就是完美配合交接的威力。
  陈焕之在系统里翻了一下,觉得还是快速反应这个技能可能对完成交接棒有所帮助,当然了,就算她敏捷灵活各加100点,没有配合没有练习也是白搭,只能说在练习不足的前提下,能多少有点帮助。
  眼看着上午过去了一半,徐指导终于定下了棒次,“苏圆圆第一、韩英跑第二棒、元绘云第三棒、陈焕之第四。”
  既然棒次都变更了,那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重测标志点。
  4X100的接力是在每一百米的前后十米也就是20米的区域内进行,称之为接力区,接棒人的起跑是在接力区前十米,因为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在25…30米区间能接近自己的百米最大速度。
  而标志点就是当接棒人回头,看到交棒人跑过自己标记的标志点的时候,他就要立刻起跑的一个标志。这个距离是根据交棒人的冲刺速度和接棒人的起跑加速速度计算出来的,确保他们能在接力区的16…18米之间顺利达到速度接近相对静止、距离在1米左右,能够顺利地交接棒。
  因此当棒次顺序改变的时候,后三棒所有人的标志点都得重测。
  因为没带翻译,徐指导去帮苏圆圆和韩英测标志点,而加里教练来负责元绘云和陈焕之的标志点。
  老先生端着下巴在旁边看了半天了,这时候就说,“陈的起跑加速比平时慢,是因为害怕掉棒吗?”
  陈焕之摇头,“不,只是回头看着再起跑不适应。”
  加里评价,“你太缺乏接力练习了。”不过现在练也来不及了。他给元绘云和陈焕之做好了标志,让她们短距离练习了几次,不由得摇头,“元、不要减速,最后不要减速。”
  元绘云就不减速试了几次,要练这个每次交棒人连加速带交接棒得跑60米,几次后她的速度就保持不住了,都出了交接区还没追上陈焕之,看得加里大摇其头,“休息吧休息吧。”
  休息一会儿再跑,陈焕之又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