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六零种大米-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姜家一直都觉得陆冬是爱重他们家小闺女的,不然不能这么惯着宠着。
是以姜家更是得意,认准了陆冬心里头有姜丽,非姜丽不行了,不然那次也不能那么趾高气昂的拿乔,还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家闺女撑撑腰,压那陆冬一压,叫他以后对姜丽能更好些。
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陆冬会和姜丽离婚,及至陆冬上门时,他们还得意着呢,憋了这么久,临了还不是熬不住,屁颠屁颠的上门求来了。
正准备为没看到陆老爷子过来发难,就听陆冬说要离婚。
姜家都疯了,怎么可能呢?
明明上次来还求着要接小闺女回去,怎么突然的就要离婚呢
接下来自然是好一通闹,陆冬任他们怎么闹,就是不动摇,铁了心的要离婚。
姜家见胡搅蛮缠没用了,又开始掉眼泪、说好话,各种哀求,姜丽也不拿乔了,在陆冬跟前哭着认错,哭到双眼红肿,只说以后不敢了,求陆冬不要离婚。
陆冬还是不松口,却也被姜家吵的烦,便撂下一句,“我已决定,再无转圜,你们现在同意我还能给姜丽一笔钱,若是拖着,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便走了,陆冬一走,姜家就乱了套,姜大嫂一个劲儿的讽刺姜爸姜妈和姜大哥,不知自己斤两的瞎折腾,又说这下好了,家里多了个吃白饭的,还是个离了婚的,以后就是想嫁也嫁不出去了,总之就是各种难听话。
姜大哥疼小妹,给姜大嫂一顿揍,赶回屋里去了。
至于姜丽,痛哭之余就是埋怨姜妈和姜大哥,非要折腾,折腾的如今陆冬气跑了,还要跟她离婚。
总之家里头是闹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最终姜家为了那笔钱,还是离了婚。
年底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南边沿海城市和农村。
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说农民们种出来的作物不再由队里分配,除了承包开支,剩下的不管种出来多少,全属于自己。
最大的变化是,城里头慢慢的开始有了小摊子出现,卖各种自家田里的出息,或者一些小杂物,新鲜又便宜,服务态度还好。
供销社和农副食品供应站的生意直线下降。
79年,开放了四个出口特区,南边涌进许多国外的时兴东西,迅速繁荣起来。
80年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京城的小摊位也开始越来越多,有很多都是从南边倒货过来卖。
柳三月坐不住了,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这时候的物流和信息传递还没那么快,南边涌入了太多新鲜东西和信息,北边却很难接触的到,只要你敢跑,倒过来的东西就不愁没销路,就不愁没钱挣。
而时机也就只有这两年,过了这两年,各行各业步入正轨,信息彻底交融,再跑可就来不及了。
柳三月干脆跟家里头说了一声,然后趁着周末,再请了两天假,坐火车往南方跑了一趟。
这个时候做生意还是个很见不得人的事儿,是个说不出口的事儿,上学或者是进厂才是正经之道,柳三月心里头明白,她不想改变她的目标,也不想将来再掰扯,便趁着这次去南方,直接跟家里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陆老爷子心里头对这个事儿是不大舒服的,女人嘛,就该老实在家待着伺候男人、带带孩子,等以后毕业了找个稳妥的、轻松的工作做着,万事都该以家里头为重,怎么能一个女人家天南地北的到处跑,还想着做生意呢。
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差什么,根本就不需要,更何况传出去也不好听的。
陆老爷子也没直接跟柳三月说什么,倒是把陆淮叫过去训斥了一顿,想叫陆淮去跟柳三月传达他的意思,毕竟也没有公公拉着儿媳妇教育的道理。
但柳三月早跟陆淮说过自己的想法,陆淮也是没意见的,所以当下就跟陆老爷子争取了几句,并且表达了自己怕媳妇儿,不敢去跟柳三月说的意思。
陆老爷子来气,大老爷们儿怕媳妇儿,像个什么样子,又给陆淮一顿教训,偏陆淮混不吝,油盐不进的,又护媳妇儿,陆老爷子也没辙,气了仰倒,最终到底是不了了之。
而柳家那头,柳妈是觉得为人媳妇儿,这样约摸不大好,想劝劝柳三月来着的,但是柳爸觉得孩子们未来的路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走的好,他们不应该过多干预,毕竟做生意虽被他人瞧不上,却真又不是什么坏事儿。
柳妈向来什么都听柳爸的,便也转而表示支持了。
这趟南方之行,柳三月去了经济特区之一——新安,到了哪儿可真是大开眼界。
她只隐约知道这时候流行喇叭裤、□□镜,别的是一概不知,来了这儿才发现,不光是喇叭裤、□□镜,还有各种文化衫、休闲装、霹雳服什么的,总之款式种类可是多的很。
颜色也极为鲜艳,大红大紫大绿,各种撞色混搭。
走在大街上,一片色彩的海洋,裤子一个赛一个的奇形怪状,穿喇叭裤的,裤腿底下的喇叭,恨不能宽大到拖着地走,看的柳三月是眼花又缭乱。
柳三月手头没什么钱,就琢磨着什么是这边没有的,稀缺的,好变出来卖了钱进货。
想来想去的就想到了北边的山货,比如人参什么的,这种药材她可以变,想要多大的就有多大的,价格还上的去。
于是她变了一根人参和一朵灵芝,都是那种年岁大的,像这种也不用多变,一样一个指定也就够了。
变出来后,柳三月费了不少的劲儿才找到门路销出去,挣到了一千块钱,用这一千块,她进了各样流行的衣服、鞋、墨镜、饰品等货物。
这时候正值思想改变阶段,人们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渴望改变、渴望新鲜、渴望不一样的欲望非常强烈,像这种服装、饰品的生意绝对是最好做的。
进了大批货物,柳三月给送去走邮政物流运回京城,自己则新鲜够了,也赶紧的坐火车回去了。
学业肯定是不能耽误的,所以柳三月并没有时间去摆摊,得招个人来替她摆摊才行,这个人还得够稳妥。
到处问了问,正好柳时夏那边有个同学,家里头太穷,今年高中毕业就没读了,现正待在家里等着父母帮他找工作。
这个时候知青允许回城,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情况,京城里正乱着呢,工作最不好找的,他父母又是一辈子的老实人,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
柳时夏跟他虽不同年级,关系却不错,而且跟柳三月拍胸脯担保这个人的人品绝对信得过,跟他爸妈一样,特别老实。
柳三月便就抽空见了一面,小伙子今年刚好满十八岁,名叫程鹏,细细瘦瘦,小鼻子小脸儿,看着确实不错,就是有些畏缩。
这样的出去摆摊其实不太合适,只是进来的货都在家堆着呢,她自己又确实没空,一时半会的也没什么合适人选,只能是就定下程鹏了。
好在程鹏高中毕业,不是不识字的,柳三月连夜把进来的货分类标记,然后制定价格,这些东西绝对好卖,所以价格就是定死的,不给砍价空间,主要是柳三月看程鹏的模样,怕能砍价他会懵。
然后又趁着周末,正好陆淮在家,柳三月和陆淮,带着安宝和程鹏,在京城里转了一圈。
外城海淀区,离着柳家不远的一条窄街,近段日子被各种摆摊的包围,成了小摊一条街。
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衣服的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都有,柳三月观察了一会儿,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又假装看东西,不经意的和几个摊主聊天打听了一下。
打听到这边很早之前就开始有摆摊的了,后来摆摊的多了,政府派了人员管理,如今想摆摊就得交摊位费,一个月五块。
五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边摆摊的了不少,看来如今摆摊还是相当挣钱的。
第126章
定下摆的位置后; 柳三月便把所有事项彻底交给了程鹏,她只隔几天看下账本、点下货就行。
这些东西是真心好卖; 即便不能砍价也大有人来买; 小一千块钱的货,愣是才半个来月就卖完了,收益翻了十多倍,净挣一万多。
程鹏每天收钱数钱,人都是傻的,这钱来的也太快太容易了; 拿在手里都觉得各种不安心。
柳三月想过好挣; 却也没想过会这么好挣; 半个月时间竟就叫她成了万元户; 这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第二次上货; 柳三月带上了程鹏一起,让他跟着学习学习; 这样以后就可以只程鹏自己跑; 她也好专心学业。
就这样转眼到了81年夏天,这一年柳三月和柳白露大学毕业,而柳时夏则是高中毕业; 并且收到了国北的录取通知书。
而且他的钢琴技艺愈发精进,柳妈已无法再教他什么。
柳时夏是真心喜欢钢琴; 付出了莫大的精力,平日里除了学习基本上就是在弹钢琴,也不出去玩; 能似如今这样弹的一首好钢琴那也是应该的。
柳三月便同柳爸、柳妈商量着,是不是可以把柳时夏送去国外进修。
若柳时夏学的是国乐,比如古筝、二胡这种,那自然是在国内学习更好。
可他学的是钢琴,那就得去国外见识见识才好呢。
这时出国不容易,不过有陆老爷子这层在,想来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
至于学费以及花销方面,这一年柳三月着实挣了不少,也是不成问题的。
柳爸就曾出国留学过,若是能出去走走,多见识见识,确实也是好的,所以他并不反对,只看柳时夏怎么想。
柳时夏自然愿意,他做梦都想能见识更好的钢琴老师。
既然家里头都同意,柳三月便开始着手安排,通过陆老爷子的帮忙,给柳时夏申请到了维也纳音乐大学。
柳时夏去了维也纳,柳三月也不再摆摊,摆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找到了一处门面,内里将近一百平左右,很是宽敞明亮,用来卖衣服饰品倒是合适,便租了下来。
这一年来程鹏锻炼的不错,如今瞧着不再畏手畏脚,大方的很,进货什么的也能独立的一手抓,基本不用柳三月操心太多。
新店柳三月便就交给了程鹏,程鹏任店长,她又招了两个小姑娘,三个人看店,足够了。
而柳白露终于敞开心扉,在学校里又谈了一个对象,只不过这对象不是她同学,而是国清大学食堂里的一名员工。
平日里负责打杂和给学生打菜。
柳三月见过后,非常费解柳白露是怎么看上这人的。
倒不是说这人不好,就是看着太沉郁了,普通模样、普通身材,头发留的老长,长到了肩膀,中分着。
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怎么笑,瞧着却也不是紧张的模样,他的眼神就是沉的,死气沉沉,没有一丁点儿活力,真的是越看越奇怪。
后来聊天才知道这人从小便父母双亡,是在□□中被邻居亲戚百般折辱双双自杀而没的。
只留下小小的他和爷爷相依为命,但许是爷爷受到的打击太大,才不过一年也跟着去了。
那时他才十几岁,周边的亲戚邻居根本就没有能容的下他的,他扔下那边的所有,一座小土房和小土房里的所有家什,独自一人辗转来了京城。
到了京城流浪几个月后,认识了一位寡居的老爷爷收留了他,老爷爷是个厨子,家人全无,收留了柳白露这个对象后,两人相依为命。
老爷爷烧菜手艺极好,却没教他,倒是教他学起了画画。
然后没两年,老爷爷也去了,他便补了老爷爷的缺,进了国清食堂,只因没有烧菜手艺,只得做起了打杂打菜的工作。
经历了这么多,也难怪瞧着没什么活力了。
这下子,柳三月就更费解了,听说还不是那人追的柳白露,还是柳白露主动追的他,死缠烂打追了好久才追到手的。
所以她妹到底是看上了这人哪儿啊?悲惨的身世?
后来柳白露和那人走了后,柳三月才听柳妈说,那人闲暇之余喜欢坐在学校里的水池边画在水池边的学生。
有一次正好就画到了在水池边看书的柳白露,然后又被柳白露发现,过来看了他画的画,聊了几句,然后就看上那人了。
……
这是说的认真的?
这样也可以?
也是服了。
不过柳爸、柳妈都不是那种会控制孩子或者是看中家世的人,只要闺女找的这个人品行没问题,他们俩就不会有什么意见。
于是柳白露和那人也就继续处着了,柳三月这边的服装店也渐渐的步入正轨,生意越来越好。
手头上挣的钱多了后,柳三月又有了新的想法,也是因着南边那里好几家一直合作着的供货商都大大小小出了不少问题,一天一个想法,折腾的柳三月心烦。
正好京城这边不少国企经历时局变化都经营不下去了,倒闭了好几家厂子。
其实厂子没问题,厂里技术设备也没问题,有问题的只是人工和管理。
上头领导经不住时代变迁的诱惑,都越来越心浮气躁,而下头的人也开始浑水摸鱼,再加上厂里头盘根错节的关系,养着的闲人越来越多,赶上下海热潮,经济模式大改变,不思改变,开不下去只是早晚的事儿而已。
可真就这么倒闭了又确实可惜,毕竟厂子和技术设备是无辜的啊,柳三月便想接下一个经营不善的工厂,自己生产,自己做自己的供货商,成本节约了不说,以后还不用再跑来跑去还得受各种闲气。
说的容易,真要去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低下多少人盯着、等着呢,好在柳三月陆家媳妇儿的这个身份还是挺有用的,跑了个把月后,总算是顺利接了一家纺织厂。
柳三月刚一接手,第一件事便找陆大姐和陈圆圆帮忙,三人一起四处暗访厂子里的员工们,这些员工背后多多少少都连着各种关系网,而且不少人嘴碎的很,根本藏不住事儿,随便一打听,便基本弄清楚了厂里的所有人事关系。
哪些人是确实有能力有技术的,哪些人是扎扎实实干实事的,又哪些人是老油条、是蛀虫的。
然后便是大刀阔斧的裁人,就这么个小小的厂子,足足养活着两千多人,再加两三百正好凑个三千整,就这样的倒闭也是活该。
更可怕的是,这三千人里真正有能力干实事儿的不过就七八百人,而有能力却特别油的又占了两三百。
像这种有能力却特别油的,即便他能力再大,就算他是厂里的支柱,那柳三月也不敢留,她宁肯再多费些辛苦出去到处再找新的,也绝不敢用这种仗着自己有本事而心比天大的员工。
及至最后被裁人数多达两千二百多人,能够留下来的仅仅只有三百一十七人,完全不够支撑厂里的正常运转。
这几乎就等于是抱团同归于尽,就没人敢这么办事儿的,可想而知在厂里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抗议的、哭闹的、撒泼的,威胁要吊死在厂门口的,真的是一波接着一波的各种闹腾。
多少人大半辈子都耗在了这座厂子里,就指着这铁饭碗过日子养家养老呢。
好家伙,你这宁肯不运营也要把人都给裁了,这不是疯了吗?
柳三月可不管她们,淡定的很,任你闹去,反正厂里人员不够没法开工,至少还得筹备一个月以上,有本事你就天天跟这儿闹,反正浪费的也不是她的时间。
她还得忙着规划、招人、培训,而且柳三月寻思了,既然自己的生产线都有了,那就干脆做个自己的品牌出来,总不能费劲八力的生产了,卖了,却没卖出个名堂来。
柳三月给自己的品牌取名汉唐韵,听着有国味儿,她脑子里有未来二三十年的大致流行方向,就不信做不出个名声来。
柳白露对象画画不错,柳三月还请他帮着画了个汉唐韵的商标。
既然要做服饰品牌,那就得有设计师,柳三月脑子里头是有大致流行方向,可是她只能靠嘴说个大概,让她去设计,去画,却是没辙了。
而国内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基本上还没冒头,在国内找估摸着难了,柳三月干脆赶了个时兴,决定跑趟国外,反正她外语学到现在,英语和法语的普通日常交流都不成问题。
到时候直接去艺术院校即将毕业的学生里头找,学校里顶尖优秀的招不来,中下等的总是没问题的吧。
只要脑子里有想法就行,她要求也不高咯。
最终定的是巴黎,时尚之都,时装院校不要太多。
本来柳三月是打算自己去的,谁知正好赶上陆淮这一段时间不忙,夫妻俩这两年各忙各的,各自都忙到飞起,几乎就没单独好好相处过,虽说十多年的老夫老妻了,可偶尔也需要浪漫浪漫不是。
于是两口子办了护照签证,孩子一个也不带,全交给陆大姐,甜甜蜜的飞去了巴黎。
两人在巴黎足待了整十天,柳三月工作找人,陆淮跟在一旁玩乐,最终也只招到了一个人。
真找起来的时候,就没有柳三月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了,成绩优秀的、即将毕业的,人家根本不愁找工作,早就有了前路。
而中等的,有的已经有门路了,有的没有门路,却也看不上柳三月,真正来说他们是看不上柳三月背后的国家。
没办法,这个时候的华夏才刚刚走上发展之路,一切皆是起步阶段,经济以及建设等各方面都还不算厉害,除非是了解华夏、喜欢华夏文化的,不然还真是少有人愿意来华夏发展。
而下等的学生里,要么他们看不上柳三月,要不就是真的很差,柳三月看不上他们的,再加上柳三月在这陌生的国度,没有门路也没有认识的人,找起来真可谓是困难重重。
唯一找到的这个,还是因为他是亚洲人,对华夏印象并不差,再加上他成绩不是很好,临近毕业,在巴黎这边无依无靠,也没找到出路,去华夏工作还能离家近些,所以才答应的。
而柳三月之所以能看上他是因为他的基础知识很扎实,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成绩不好却是因着她的思想到底不够大胆不够前卫,太过保守守旧。
巴黎这边的环境氛围自然也就没有她的发展余地了。
可是对柳三月来说,却是没什么问题,可以用。
华夏目前虽处于思想解放的爆炸阶段,可骨子里到底还是温婉含蓄的,况且未来会流行什么,她心里有数,只要这人基础知识没问题,到时候两人合作着来,还是可以的。
这位设计师还有一个多月才毕业,柳三月便先同陆淮回了国,工厂里她早已安排好各项任务,选出来的几个新的管理层正有条不紊的负责招人以及培训着。
柳三月去厂里转了转,又开了几次会议,然后便忙着注册公司去了,她给自己的品牌注册了一个公司,然后以公司之名给远在巴黎还没毕业的韩承基发去了职业邀请。
一个月后,韩承基凭借着柳三月公司的职业邀请办理了签证抵达京城。
而柳三月这边工厂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完成,至于那些折腾闹事的,有耗不起的早早撤了的,剩下的都是厂里的赖头蛇,最是无赖流氓,也不怕消耗时间,就跟着柳三月死磕到底了。
柳三月也不惧的,反正人数不多,不会造成什么太大影响,她便直接报了警,警察就把这帮人给处理了。
然后柳三月和韩承志一起讨论了几天,也顺便跟韩承志介绍了一下工厂、店面以及公司的情况。
紧接着两人合作着先画出一批衣服图样交给工厂去生产,生产指导则交给了韩承志。
柳三月转而又忙着招人去了,最近她好像一直在忙着招人。
厂里头人员还是不够全,店铺那边生意太好,程鹏他们三个明显是不够用了,而这边刚刚成立的公司,除了柳三月和韩承志,是一个人也没有,真的是到处都好缺人。
柳三月首先就把主意打到了陆大姐身上。
跟陆大姐相处这么久,柳三月发现陆大姐算账理帐绝对是一把好手,可能也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管家锻炼出来的吧,于是柳三月就把公司的财务交给了陆大姐。
这个在家里都能处理的,也不影响陆大姐带孩子,大宝、小宝即将满十八,安宝也满了十岁,又懂事的很,需要费点儿心的也就是调皮的喜宝和总被喜宝欺负的小可怜乐宝而已。
而陈圆圆则是自己主动要求想进公司的,她家里条件好,又受宠,大学毕业后家里头也舍不得她出去工作,后来和陆生结婚,也是一直在家待着,竟是从来没有工作过。
陆生忙的很,性子又冷,陈圆圆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很,偏这么多年,连个孩子都没有,也是想找个事儿忙着能解解闷。
陈圆圆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也是名校毕业,且当初成绩还不错,柳三月便让她去跟着陆大姐,先学着,学会了也好以后就跟陆大姐一起管财务。
财务方面。自然还是自家人用着比较放心,而且陆大姐和陈圆圆她也是信得过的。
店面里的招人事项,柳三月实在忙不过来,就暂时交给了店长程鹏,然后她则忙着招人事去了,等有了人事班子,以后招人她就不用愁了。
就这么忙着、忙着,公司慢慢的步入了正轨,柳白露毕业后没多久就进了一家研究所,并和她对象王杨提起了结婚的事儿。
对,没错!连结婚都是柳白露先开的口,她喜欢王杨喜欢到就是有人说他一句不好都不行,当场就能炸毛。
可其实柳三月不大看好两个人,总觉得两人以后结婚了不一定能过得好。
柳三月隐约觉得,王杨应该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虽柳白露不说,可家里人关心她,都看着呢,还能不知道?
经常的,突然之间就找不到人了,这时候也没有手机,连bb机都还没出来,说找不到,那就是真的彻底的一点儿音信都没有。
又或者是好好的说着话或者是做着什么,突然就沉默的躲一边去了,你怎么跟他说话,都没有任何反应。
又或者是从来都不主动,也从来都没有为柳白露做过什么,这段感情本来就是柳白露强求来的,继续这样下去,她怕是以后会有的辛苦。
柳三月觉得,王杨应该是曾经经历的那些,身边重要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他而去,没人理解他、没人关心他,慢慢的就变成了这样。
他是真的很无辜、很可怜,可是人都是自私的,柳三月也是,柳白露是她的妹妹,她自然希望柳白露能过得更好。
不过她想是她想,家里头也不是没有跟柳白露聊过这个,若是跟王杨继续下去,未来的路必定就会非常累,可柳白露不在乎,甘之如饴,也是没办法。
没多久,柳白露到底是和王杨结了婚,柳三月想了很久后,去跟柳白露说想送王杨出国去学习。
他有画画的本事,就学习服装设计。
柳三月是觉得,王杨现在可能也是工作方面的不如意,有点儿那种怀才不遇的意思,出去见见世面,学习学习,又能学到个跟画画有关系的专业,以后回来能够大展拳脚,忙于事业,说不定他的情况就能好一些。
虽然会暂时分离,但是为了美好的明天,也是值得的,况且柳白露闲暇之余,也可以飞去国外看看王杨。
柳白露才是最了解王杨和她自己的人,自然知道这个主意对她和王杨来说都是最好的,便也就同意了。
说起来,若是王杨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后学成归来,正好柳三月这里缺设计师,还能一解她燃眉之急。
于是,王杨也被柳三月安排着送去了国外,就是巴黎韩承志所读的那所设计院校,希望他以后能更好吧。
这边柳三月公司三个方向都慢慢步入正轨,发展起来出奇的顺利,不到半年,挣钱真就跟印钱似的挣,大把大把的进账,收益蹭蹭蹭往上涨,涨到陆老爷子都有点儿被吓到。
陆淮更是哀怨,老婆太能干,他似乎倒变成小白脸了,要知道他目前一个月收入还不到一百块。
而且柳三月跟陀螺似的,忙到溜溜转,偶尔陆淮回京待上两个月,能有一个半月都见不到柳三月。
因为柳三月最近在忙着买地的事儿。
前不久,全华夏第一座小区建成并且投入售卖,就在南边的经济特区。
这意味着地产开发开始冒头。
未来京城的房价会疯长成什么样柳三月一清二楚,这个机会她能放过吗?绝对不能啊。
反正她现在又不差启动资金,而且银行那边还经常主动问她要不要贷款来着,所以柳三月就决定了,她——一个曾经没房没车的屌丝女,现在要盖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区。
到时候她想要哪套房就要哪套房,想要几套要几套,装修成不同风格换着住,想想都激动。
柳三月知道自己肯定是啃不下这个硬骨头的,毕竟这里可是京城啊,好在如今陆老爷子对她经商的事儿没什么太大意见了,甚至有几次还开了金口夸了她。
于是柳三月就把这事儿和陆老爷子商量了,陆老爷子帮着她打通了各项关卡,最后柳三月成功拿下了朝阳区的一块儿地。
要盖起一座小区,要忙的地方真心多,柳三月自己根本不可能顾的过来,后来连陆淮都暂时休假帮着跑去了。
有了陆淮就轻松许多,毕竟其实挺多事儿还是男人做起来更容易些的,比如跟承包商的那些糙汉子们打交道。
柳三月在银行贷了款,她自己也不差钱,这小区就是按着高档住宅区盖的,盖成后自己家里肯定都是要入住的,必须得往好了盖。
才盖到一半,就引起了各方注意,不少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托关系找到柳三月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礼,表示一定要给他留一套。
完全不用愁销路的。
而为着这个小区,柳三月挣得的那些钱也是消耗的非常快,即便有银行贷款,仍是扔进去不少钱,看着每日的进出账,给柳三月心疼的心都要碎了,这些都是她的血汗钱啊。
等盖成了一定要定个天价!
小区盖到临近尾声时,柳爸找上了柳三月。
最近国家被侵略时遗失的那些国宝级文物,有一件顶顶珍贵级别的古画在纽约那边冒了头。
要于一个月以后的一个拍卖会上进行拍卖。
国家这边负责这个的某博物馆为了迎回这幅古画进行了筹款,想去拍卖会参加拍卖,争取迎回国宝。
这幅古画柳爸知道,并且蹭深入做过研究,简直爱到不行,他是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的珍宝流失海外的。
可柳爸得知,筹款进行的并不顺利,最终也只筹得一百二十八万。
那副古画二十多年前就被拍卖过一次,那时是拍卖了五百八十万,这次又过了二十多年,可想而知一百二十多万根本起不来任何作用,一点儿希望都没有。
可是博物馆方面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