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学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谦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对不起啊晚晚,我看书一不小心忘了时间,我们这就回去。哎,小姑娘,这是……”

    于谦终于看到了,孟时身边还坐着一位老人呢。

    孟时一笑,“这是我外公。于教授,既然您还有事,那稿子留给您,我们就住在南门附近的旅馆里,您看完之后,我再来找您,如何?”

    于谦更惊讶了,“你们住在旅馆里,从外地来的?哦,听你们的口音,是H省的吧。专程过来的?”

    孟时点点头,“是。我想往R国投稿,但是找不到投稿渠道,因为知道于教授也是推理小说迷,还是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我想您一定有往R国投稿的途径,就冒昧来找您了。”

    孟时说话实在是太不像个小孩子了,于谦和苏晚都很惊讶。

    苏晚说道,“那就一起来家里吃午饭吧,外甥从B市过来,我做的菜有点儿多。”

    “不了不了,您有客人,不好打扰。”

    “别推辞了,不多你们两位。我也是糊涂了,一看就入了迷,都没看到老人家也过来了。实在是失礼了。”于谦直接说道,“别再说了,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稿子回去吧,也别找我帮忙了!”

    孟时和外公都很无奈,于谦这话太实在了,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推脱不了。

    “那就打扰了。”外公点头。

    于谦教授家住在学校内的教师宿舍楼,三楼。

    孟时扶着外公上楼,看准了于教授家的门牌号,送外公进屋之后,又笑道,“我先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说完之后,孟时不等于谦教授夫妇说什么,就直接推门出去,跑下楼。

    这里距离学校东门很近,东门外就有卖水果的。

    孟时挑了品相很好的苹果买了一大兜,又挑了一把完整的香蕉,一大串新鲜的葡萄,还买了一个现在内地还比较稀少的金黄的哈密瓜。

    装了四个大大的塑料袋,很重!

    孟时提起来,还真是费劲,苹果差不多八斤,香蕉也有七斤,葡萄一串就是四斤多,哈密瓜五斤,真重!

    卖水果的阿姨给她多加了两个袋子。

    孟时提着,刚开始不觉得太重,但到了上楼梯的时候,就不行了。

    虽然在家里做习惯了农活,可这不代表她的力气就很逆天。

    上到了第一层的拐角,孟时的手实在是勒得疼得很,走一步停一步。又怕把水果给压坏了,小心翼翼的。

    这时,她身后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来人走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她身后。

    楼道比较窄,她和四个袋子,几乎就占据了全部楼道。

    “不好意思挡住路了,我往边上挪一下,你再上去吧。”孟时一边说着,一边挪自己的水果袋子。

    “你——小丫头?”

    一听这声音,孟时立刻回头,瞬间,她的脸就黑了,韩承。

    18岁的韩承,一点儿不像是二十年后功成名就时那么沉稳,这会儿的他,看起来还很是跳脱。

    “哈,还真是你呀,可真巧。走吧,我帮你提,去哪儿?”韩承不由分说地从孟时手上抢过了装水果的袋子,大长腿轻轻松松地跨上一层层台阶,毫不费力!

    孟时这会儿反应过来了,刚才,于教授的妻子不是提到了她外甥和阿承这两个词么,当时她没注意,反正名字里有承或者成字的人多了,这会儿看来,应该就是韩承了。

    孟时很无奈,世界可真小。

    “小丫头你倒是走啊,再不走我把你水果抢走了啊。哎你这小丫头也真是的,明知道自己提不动,怎么还拿这么多水果?谁让你买的啊,你家大人呢?”韩承毫不客气地问道。

    孟时撇撇嘴,“谢谢帮忙。”

    说完,她直接越过韩承,往三楼走去。

    韩承一愣,接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喂小丫头,你还没说去哪儿呢。”

    “于教授家。”

    “哦。”韩承点头,可紧接着就啊了一声,“于教授,于谦教授?”

    “嗯。”

    “你去于教授家干嘛?去他家还提这么多水果……你又不是求他给你改分数的学生,喂,你到底要找于教授干什么呀?”

    “有事。”孟时不咸不淡地说道。

    “有什么事?”

    孟时无奈了,回头看着韩承,“你问那么清楚干嘛?”

    韩承哼了一声,“我可是抓到你了,你这是在行贿哦,赶紧给我封口费,不然小心我揭发你。”

    “随时欢迎。”

    “……”

    韩承咬牙,“你这小丫头怎么防备心那么强?”

    “防备心不强的话你侄子就被人贩子带走了。”

    “……好好,我不问了还不成么。鬼精鬼精的鬼丫头!”

    孟时气结,谁来告诉她,这个跟小孩子吵嘴吵这么开心的二货,到底是怎么进化成后来那个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的?

 第017章

    斗嘴归斗嘴,孟时和韩承还是很快就到了三楼。

    韩承敲了敲门,很快,门就打开了。

    开门的正是苏晚。

    看到韩承之后,立刻笑了起来,可是紧接着又看到了韩承手里拎着的那几个大袋子。

    苏晚一脸疑惑,“这是怎么了?”

    韩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小姨,我可没想着给您买水果,反正您也嫌我不会挑。这都是这个小丫头买的,真是不自量力,买这么些却提不动,我过来的时候,她正一个人挡住全部楼梯呢。您外甥就做做好人好事啦,帮这小丫头提上来。”

    苏晚这才看见了被韩承和几个大袋子挡住的孟时,不禁有些无语,“哎你这孩子,买这些做什么呀?”

    孟时很有礼貌地笑笑,“路途有点儿远,坐车又不太方便,我跟外公也没什么好带的,一点点水果,不值什么。您和于教授盛情招待,我们很过意不去……”

    “噗嗤——”

    孟时还没说完,韩承就绷不住笑出声来,一边笑还一边说道,“喂,我说你这丫头还真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啊,刚才凶我的那个张牙舞爪的小狮子是谁?这会儿又成乖巧的小绵羊了,变得真快!”

    孟时立刻就黑了脸。

    苏晚则是伸手打了韩承一下,“阿承你怎么说话的!礼貌教养都哪儿去了?还不快跟小妹妹道歉!”

    韩承撇撇嘴,“小姨,这小丫头鬼精着呢,我又没冤枉她……哎呦,您别打了,我道歉还不成嘛。小丫头,对不起了,我刚才说话不经大脑,你别生气了。好不好?别生气我给你买糖吃!”

    孟时:“……”

    进屋之后,于谦正在跟外公聊天。

    一见屋内还有外人,韩承立刻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收起了浑身上下不羁的姿态,很是谦卑有礼地跟于谦打招呼,顺便问清楚了外公的身份,又热情地跟外公打招呼。

    对于这样有礼貌懂事举止得体的孩子,外公自然是最喜欢的。

    韩承偏偏嘴巴也会说的很,把水果放到了厨房之后,就跑出来开始讲起了上次在Z市的时候,孟时救了他侄子皮皮的事情。

    这么一说,于谦和苏晚立刻就更加热情了。

    上次皮皮遇到的事情,他们自然是听说了,尤其是听说救了皮皮的还是个小姑娘,他们就更感兴趣了。不过,谁有曾想过,还能再碰上?所以虽然大外甥韩临那儿有这小姑娘的信息,苏晚他们却是不知道的。

    很快就摆上了饭。

    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吃得很欢畅。

    吃过饭后,又泡了茶,于谦才开始跟孟时说起她最关心的事情。

    “稿子我虽然还没看完,但就前面一部分来看,已经是非常棒的稿子了。时时,你想往R国投稿,想过翻译的事情了吗?”于谦问道。

    “我想用中文投稿,只在稿件前面附上一份日文的简介。如果对方感兴趣的话,自然会翻译。而且R国也不缺精通汉语的人。”

    于谦点点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时时,你看这样行不行,这稿子我来给你翻译。毕竟这是推理小说,让普通的翻译人员翻译,很可能出来后就没有那个味儿了。我日语还行,看的日系推理也比较多,应该不会糟蹋了你的作品。”

    孟时一脸惊喜,“那可真是太麻烦您了。我之所以想用中文投稿,也是怕在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有于教授,我当然放心。至于翻译费的问题,我……”

    “这个就别提了!这么精彩的一篇故事能让我先睹为快,已经是最好的了。再说了,你还是皮皮的救命恩人,我也不差你那点儿钱!”于谦毫不犹豫地说道。

    苏晚也笑了起来,“是,你于叔叔这样说了,你就别再提钱的事儿了,不然你于叔叔可是要翻脸了。”

    孟时只能感激地笑笑。

    于叔叔……这个称呼可亲近不少啊。

    韩承很是沉稳地听完了大家的话,才笑着说道,“时时你还会写小说呀,快给我看看,我可是小说迷。能被姨夫不要翻译费也要帮忙翻译的作品,肯定很不一般!”

    “你这小子!我都还没看完呢。”于谦笑骂道。

    不过说归说,于谦的态度却不太明朗。

    单独把孟时叫到了书房,于谦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时时,你……你怎么写出这种小说的?”

    是呀,这的确太惊悚了一点。

    这样的作品,根本不像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写的!

    孟时笑了笑,“我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把那些什么童话书全都给看过一遍了。后来,也尝试过写小说,写了很多,但是发表的很少。”

    “发表过了?”于谦立刻就来了兴致。

    “嗯。那些不是推理的,是……科幻的。发表在《科幻世界》上,长篇连载,两篇,我没带样刊,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学校的期刊室里找找看。我可以大致跟您说一下那两篇的内容……”

    ……

    书房谈话的过程不知道,结果很满意。

    最终,稿子留在了于谦那儿,孟时和外公在W市只住了两天就返回了N市D县。

    临走的时候,苏晚非装了一兜子的好茶叶、烟,以及一些在国内买不到的零食,比如巧克力。孟时推辞不过,就接了过来,对苏晚再三感谢。

    而于谦则是拿出了厚厚一摞的推理杂志,有R国的,也有M国的Y国的,最难得的是,于谦还对一些他非常喜欢的,做了翻译!

    这对孟时来说可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啊,英文的她对着字典还能看,可是日文的,她就完全一窍不通了。有了于谦的翻译,看起来就顺畅多了。

    来时空着手,回去的时候提都提不走,真是无奈。

    韩承自告奋勇地送孟时和外公去车站,临走的时候,还留给了孟时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一个B市的座机电话。

    孟时收了起来,却并未打算打。

    回家后,孟时就又去学校上课了。

    四年级,对于孟时来说跟三年级比,也没太大的差别。

    但是很让她蛋疼的是,语文课老是要总结什么中心思想。而且吧,这中心思想还不能自己胡编乱造,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需要把那些标准答案给背下来!

    无语也不行,还是要老老实实地背。不得不说,有时候填鸭式的教学,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学生们的基础都打得很牢。

    孟时是年级第一名上来四年级的,自然是受到了老师的瞩目。

    老师们表达喜爱和关切的方式就是,提问。

    上课根本不敢胡乱走神,不然的话,老师点到名字,根本就不知道问的啥问题……

    果然学霸也有学霸的苦逼之处啊。

    不过好消息是,十月初的时候,给于谦打电话,于谦说稿件已经全部翻译完毕,并且寄到了R国,投的是报纸。

    孟时心里舒畅了。

    不过同时,她也问了于谦一个问题,“于叔叔,R国今年有没有什么最新的灵异悬疑奇幻类的小说?”

    “你指的是什么?”

    孟时思索了一下,还是直说了,“我听说有一本叫《午夜凶铃》的,您看过了吗?虽然不是正统推理,属于奇幻类的,听说很好看。”

    “是吗?我待会儿问问。有个朋友在R国工作,就是出版行业的。我问问,你怎么忽然想看奇幻小说了?”

    孟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科幻世界》那边在催稿,我一时间不知道要写什么题材的,想看点另类的,找找灵感。”

    “别管那么多,灵感又不是随时都能有的。催什么催呀!”于谦立刻毫不犹豫地说道。

    孟时不禁笑了起来。

    当然不可能是因为她说的这个原因。

    真正的原因很简单,于谦给她的那些书,都是近期的期刊,其中不止是推理的,还有R国的灵异和奇幻的,可是她看全都看完了,竟然没发现那本大名鼎鼎的《午夜凶铃》。

    她隐约记得,《午》貌似就是89年出版的啊,难道是她记错了?

    要知道,《午》这一系列作品,可是摇钱树啊,如果至今还没出版的话,那她岂不是有机会了?

 第018章

    想归想,孟时也必须要确认。

    大概是因为《龙眠》的故事,以及孟时救了自家亲戚的缘故,于谦很是尽心。

    很快,孟时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的确没有《午》这本书。

    孟时的心思活泛起来,一条大肥鱼放在自己面前,不吃……才怪!

    这次的故事写的就非常快了,这本应该归类到奇幻的小说里,其实也蕴含了不少的推理悬疑,不过,相对于严密的推理小说来讲,这算是比较好写的。

    再加上《午》的电影,孟时看过很多次,也看过原著,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写起来并不难。

    第一部,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

    将手稿寄过去给于谦,于谦看完之后……很无语。

    或者也不能这么说,于谦先是对她的故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紧接着,又从侧面规劝她,有写推理小说的天赋,还是要好好写两本正经的推理小说出来。

    别说,于谦的思想其实还颇有些像西方某些推理爱好者们,认为推理小说中不要掺杂魔幻奇幻,更不要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还有,推理就是推理,就要靠推理破案,而非是主角的直觉啊运气啊等等的,那样就不纯粹了。

    这些论点,有支持者当然也有反对者。

    很好理解,虽然说大家都很爱推理,可是推理中也要适当添加一些正常生活的调剂么,不然的话,搞得像是那些侦探都是木头人一样,多无趣!

    孟时完全没有这些想法,她的理解很简单,读者爱看的,就是好的。

    文学啊纯粹啊或者是高大上啊,全都不适合她这个土鳖。

    这次,于谦没有自告奋勇翻译《午》,而是直接将书稿寄去R国,让他那位在R国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帮忙。

    于谦的朋友叫姜宿,现就是在R国一家出版公司工作,经验丰富,对R国民众的喜好也颇为了解。

    看到《午》的稿子之后,这位姜宿,立刻就拍板,这绝对是R国人喜欢的风格,太有味儿了,商业性太强了。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不用孟时操太多的心。

    有于谦的关系,姜宿也不可能会说坑她,合约定得相当不错。当然,这也是因为孟时已经有了一篇《龙眠》的稿子,正在DJ日报上连载,且人气颇旺的缘故,不然的话,就算是有一点儿关系,新人也不好要价的。

    对于《午》的稿费,孟时不是太在意,只要其他的版权都在她手中就OK了。

    《龙眠》被DJ日报看中发表,给的稿费也不低,差不多是相当于人民币每字4角。这个价格,可真是不低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高。

    也就是在R国的报纸连载,才能给到这么高的稿费,换做是杂志连载都不可能给这么高。而且出单行本的权利,还在孟时的手上,算是一稿多卖了。

    以诡话为笔名发表的《龙眠》,开始比较平淡,但是到后面,越来越扣人心弦,再加上另类的推理风格,细腻的感情描写,以及小说反映的社会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篇小说,就连DJ日报的销量,也有所提高,甚至这篇小说还被很多读者评为是近些年来DJ日报连载的小说中,最好的一篇!

    这些孟时也听说了,于谦把姜宿的联系方式给了孟时,让两人直接联系。这些消息也都是姜宿告诉她的。

    十一月过半,差不多是《龙眠》连载过半的时候,姜宿告诉她,说是DJ日报那边想要另外一篇差不多类型的小说,指明还想跟“诡话”合作。没办法,原本有些没落的DJ日报,因为《龙眠》,销量逐渐回升,现在的报纸销量距离DJ最辉煌的时候还差很远,但相对于低谷时,已经提升了很多,也让DJ看到了希望。整个DJ都很支持继续引进优秀的连载小说!

    孟时想了想,其实《午》用来做接下来的连载小说,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既然已经把《午》给了姜宿所在的出版公司旗下的奇幻杂志,那就只有另外再选一篇了!

    另一篇,她早就想过了,必然是《生化危机》。

    最早的时候,《生化危机》是出的游戏,非常火爆,然后又改变成电影,火爆了全世界。不过现在,她要先写出小说来!

    因为《龙眠》已经连载过半,接下来的,就算是DJ日报小段小段地连载,也不够支撑一个月,意思就是,孟时必须要在二十天内,写出一本新的小说来,预留的十天时间,是翻译。

    语言不通真苦逼啊。

    不过孟时还是接下来了,理由么……很简单,DJ日报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给诡话开出了高价。

    《龙眠》还只是4角每字的价格,而接下来的书,他们直接开到了8角每字,甚至还约定,如果新书能让DJ日报的销量提升3个百分点的话,稿费再翻倍!

    这些稿费看起来好像是很多很多了,相对于国内的来说,也绝对是足够多了,可是事实上,如果真的因为小说,让报纸的销量提升几个百分点的话,光是广告费,DJ就赚翻了,这点儿稿费,真可谓是九牛一毛!

    为了钱,怎么能不干呢?

    孟时答应了,但是姜宿反倒是担心了。

    “那么短的时间,你真的能完成一片高质量的小说吗?”

    这个疑问,再正常不过,小说灵感又不是吃饭喝水,随时都有,灵感之所以是灵感,就是因为它是偶尔有感!

    孟时认真地说道,“一定。”

    姜宿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跟孟时说起了稿费的事情。

    姜宿要把她的稿费直接邮寄给于谦,再让孟时去跟于谦拿。

    孟时拒绝了。

    开玩笑,现在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很低,但是接下来,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现在一百日元只能换两块七毛钱人民币,但是再过四五年,到九四年九五年的时候,一百日元就能换八块多人民币啊!

    孟时让姜宿帮她在R国办理一个账户,钱先存着。

    接下来,孟时就进入到了苦逼的全线工作狂模式。

    半个月的时间,硬是用笔把《生化危机》给写了出来,然后又仔细地修改了几遍,最后重新定稿,誊写!

    辛苦了半个月,孟时累感不爱啊,这种活以后还是少干为妙。

    稿子,果然很惊艳,或者应该是构思很惊艳,很新奇,很对R国的胃口,DJ日报简直是欢天喜地。

    才拿到稿子,还没发表,就准备预订她的下一篇稿子。

    只可惜,孟时不答应了。

    赚钱不是这么个赚法,她可不想当纯粹的码字机,疯狂过后就要平静一段儿。

    再说,她这半个多月的状态,可是把爸妈给吓坏了,而且也没有好好学习!

    尤其是,某天早上,早读,老师让背最近学的几篇课文的中心思想,重点段落的段落大意,还有课文需要背诵的部分时,孟时华丽丽地因为晚上熬夜,在早读上睡着了。

    这些早读需要背诵的东西,老师会抽查几个,其他的学生,则需要在每组的小组长那儿背过,小组长到学习委员那儿背。

    背过了才能回家,背不过是要留校的,不准回家吃饭!

    孟时,就是学习委员,苦逼的,她也是被老师重点关照的对象,抽查当然就抽中她了。

    她没背下来……

    华丽丽地被留校了。

    虽然说从前上学的时候,也不是没经历过被留校事件,但是这着实打击到了立志要当学霸的孟某人的小心脏!

    不行,她的目标是要当学霸,码字机什么的,绝逼不能误了正业啊。

 第019章

    小说的步伐暂时放慢,孟时全心开启学霸模式,只在闲暇之时,慢慢地写个人设啊什么的。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孟时总算是松了口气,还行,依旧是年级第一,虽然全年级就俩班,不到一百个学生,那也是第一不是。

    这时候的小学课程,还是比较死板的,数学就是简单的数学题,语文就是教科书上的那些课文,翻来覆去地默写语句段落、作者、课文的中心思想,生字生词等等的。

    如果换做是二十多年后的小学,她可不敢这么应付。

    二十多年后,小学从三年级就要开始学英语,话说这时候,小孩子拼音只怕是才刚刚搞懂呢。而且,那个时候小学已经有无数的课外阅读,像是简爱啊什么的,考试还要考到!

    话说,小学生看简爱真的好吗?

    没吐槽太多,反正孟时知道,只要考试拿了第一,她自己心里就有谱了,而且家里人也不会太管她了。

    农历十一月初一,孟时的生日。

    跟曾经一样,小姨因为要说婆家了,就从打工的地方回来了。

    孟时的生日跟小姨同一天,所以买了蛋糕,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

    第一次吃蛋糕,孟翔飞吃得开心极了。

    当然,孟翔飞也上一年级了,因为孟时之前的提前辅导,孟翔飞的成绩也很不错,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三,这让孟时觉得很欣慰,从小监督,弟弟应该也能变成一个好学生的吧。

    一切都好像是很顺利。

    可是开心的日子没过两天,孟时又不开心了。

    很简单,大舅鲁英鹏,已经有媒人说好,要带姑娘来家里看看。

    这是本地的习俗,先是媒人给两边说和,说说各自家里的情况,让男女当事人先见上一面,如果双方都觉得可以的话,女方就会来家里看看,男方要给女方红包。

    如果女方愿意的话,就收了红包,事情就算是成了。

    孟时也知道,外婆一直都在给大舅张罗着见人,她心里一直忐忑,什么都没说。

    这会儿,女方终于要来家里了。

    孟时很有些紧张,她其实是有些拿不准到底要不要插手的。

    大舅是个性格软弱的人,俗话说就是老好人一个,人长得很高也白净,这在农村人里边可不多见,很讨姑娘喜欢。

    前世,大舅母是一个非常刻薄的女人,强势、尖刻,外婆的死,跟大舅母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当时若非是大舅母跟外婆吵架,还不给外婆饭吃,外婆怎么会气得想要跑去小姨家?

    而外婆当时已经中风过了,脑子还清醒,但是说话不方便,不知道怎地,走错了路,寒冬腊月里,一个人在夜里跑到了几十里外的水渠上,冬日的水渠干了,只有边缘处还有一小片的水洼。

    偏偏,外婆就从渠岸上摔了下去,摔在那一片浅浅的水洼中……硬生生冻死。

    孟时从来都不敢多想外婆的死。

    每一次想到,她就觉得浑身彻骨的寒意。

    寒冬腊月的夜里,北风如刀,冷得冻死人,外婆穿的单薄,手里拿着半个干硬的馒头,一个人在旷地里,走了几十里路……最终,冻死。

    不知道她在那一路上,拼命都走不出的夜时,是什么心情;也不知道她摔在那浅浅的水洼里,两手不断地抓着水渠侧壁,却只能抓到荒芜的草根,怎么挣扎都起不来,硬是在冬夜里被寒冷一点点侵蚀生命,又是什么感觉……

    不敢想!

    孟时深吸口气,虽然她知道,外婆的死也不能全怪大舅母,外婆当时毕竟是已经中风过,所以才会在去小姨家的路上,阴差阳错地走岔路。

    可是,她依旧无法原谅大舅母。

    更何况,还不止这一桩。

    外婆去世了,当然不可能有人说怨大舅母,人都已经去世了,还能再叫大舅过得不安生吗?

    可是后来,妈妈无数次地跟孟时说,她好后悔,后悔当初怎么就选中了大舅母当弟媳。

    在有了第一个女儿之后,大舅和大舅母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去外地打工,想要生个男孩。但是连续要了两个,都是女孩,一个送人了,一个给小姨家养了。

    那时候打工的工资也很低,大舅和大舅母又很节俭。

    高一那年,第一学期,大舅打工回来,给她买了复读机让她学英语,然后又去打工,结果她第一学期还没上完,就传来噩耗,大舅猝死。

    爸妈赶紧赶去了大舅打工的地方,问舅母经过。

    舅母只说,大舅去外面洗衣服晾衣服,提着一桶水回来,忽然倒地,人就不行了。

    医院的结论是,劳累过度,猝死!

    其实这也算是两方面的原因,可是……妈妈还是忍不住怪罪大舅母。

    理由很简单,洗衣做饭甚至连打扫卫生,都是大舅在做,还要去工厂上班加班,不劳累过度才怪!

    两条人命,叫孟时如何能够释怀?

    无论如何,她已经改变一部分的历史了,那就接着改变,又能如何?

    于是,就在人家姑娘来家里看的那天,孟时也去了外婆家。

    孟时其实是早有准备的。

    她听妈妈说过,大舅第一个见的,并不是大舅母,而是秦庄的一个姑娘,姑娘的父亲跟外公是朋友,姑娘人稍稍有点儿黑,但是模样不错,而且,这姑娘很喜欢大舅!

    没办法,谁叫大舅长得又高又白净,在农村真的少见,那姑娘倾心也是自然的。

    孟时从妈妈口中听来的是,这秦家姑娘人太实在了,没啥心眼儿,来男方家里相看,中午吃饭的时候,外婆给她盛了一大碗的饺子,姑娘吃不完,却还是硬着头皮吃下了,因为不好意思剩饭。当时外婆也太挑剔了,就说人家姑娘不懂转弯,吃不完就在拿到碗的时候,先拨出来几个,非要全部吃完吗?

    然后,外婆觉得这姑娘太实在了,大舅本就老实,俩木头人在一起,怎么过呢?

    结果,外婆倒是挑到了心眼儿多人伶俐的大舅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