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咒迷城(弄堂)-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磨砺,早绝了复国的念头,但当年老祖宗在关外留下的宝藏,却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就像当年在自家后院里埋的宝贝,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便更加纠结,更加抓狂。青龙堂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地下组织,唯一的目标就是寻找当年老祖宗埋在关外的宝藏。虽然官方、正史都认为满清关外宝藏的传说,不过是民间戏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他们仍始终坚信,宝藏就埋在关外某处,等待着他们去开启。
老者名叫艾龙,表面上是一富家翁,不问世事,实际却是掌控着国内公司的幕后老板,城府颇深,不露声色。中年人名叫叶荣,负责国内公司的日常运营,温文儒雅,一付海归大老板的举止做派,眼镜片后面的眼神,却流露出狡诈、阴险、诡计多端的个性。恭力,则是具体负责青龙堂的一干事宜,寻查关外宝藏的线索,为人狠辣、凶悍。从查出八宝琉璃镶金砚的蛛丝马迹,到抢夺砚台,几易其手,从江南到漠北,从大都市到穷乡僻壤,一路打打杀杀,全凭公司提供的财力支撑下来。周旋于民间形形色色的玩家、藏家和寻宝组织之间。民间寻宝者不乏武术高手、阴阳风水师、熟通五行八卦之辈,亦或亡命之徒,让恭力吃尽了苦头,眼看着八宝琉璃镶金砚已运送到京城,刚松了口气,转眼间就被有着小时迁纠号的吕宋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几次辗转,又和国外几支赏金猎人寻宝队伍发生了数次冲突。
此时,艾龙神气淡漠,眼神冰冷,“我不止一次提醒你们,要慎重!千万不要被政府、警察抓到了把柄。恭力为人莽撞。你怎么不多提醒提醒他。先是在二环路上打打杀杀,又在赫图阿拉和什么国外的赏金猎人火拼,损失了大量人手。这次又在潘家园搞出这么大的事情,青龙堂几乎全军覆没。你们……”
“龙叔,国外那些赏金猎人就是冲着宝藏来的。本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上次在二环路上他们突然进来一脚。我们也没料到,他们竟然雇了退役的佣兵,以至于在赫图阿拉损失惨重。这次突袭潘家园,是恭力擅自行动,当时,我正在香港谈生意,事先并不知情。”叶荣说。
“其实,也怪不到你。公司生意上的那些事,就够你忙的了。”艾龙无奈地说。
“龙叔,阿力的事情,要不要再疏通一下关系……”叶荣问道。
“我试过了。没有用。”艾龙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这件事情,闹得太大,已经通了天,谁也保不了。虽然有人替恭力顶罪,短时间内还是出不来。也好,挫挫他的枭气!”
“是。我明白。”叶荣说。
“全军覆没呀!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手尽是些什么人呐?!”艾龙问道。
“龙叔,根据阿力的情报,对手有三个。一个是民间那些隐藏的高手,寻宝、盗墓那些人,这些人无影无踪,无迹可寻。往往杀出来,不乏有亡命之徒,防不胜防。一个是传承衣钵的盗墓世家,有很深的背景,家族和政府有些渊源,根基难以撼动。一个是国外那些赏金猎人,装备先进,财力雄厚,雇佣军和特种部队退役的士兵也受雇于他们。这次,赫图阿拉天生异象,青龙堂就在他们手里吃了大亏。”叶荣说。
艾龙深思着,把玩着手里的八宝琉璃镶金砚台,问道“潘家园那三个人呢?!”
“他们不过是小人物。一个纠号半仙,开了个‘松涛轩’倒腾个旧书。一个纠号鬼子,专门倒腾假文物。一个纠号大胜,开出租车的。最近那个叫大胜的,捐出了件文物,又搞了个什么民间文物协会,和警察、官方打得火热。”叶荣说。
“哼!倒是挺有头脑。这八宝琉璃镶金砚里面,十有**就是那张传说中的藏宝图。阿荣,依你看,这藏宝图可能在谁的手里?”艾龙问道。
“这……。”叶荣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长年在商界的历练,只一瞬间便恢复了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色,顿了顿,冷静地分析道,“赫图阿拉一战,赏金猎人的组织基本被打残了。留守京的只有3个人,想去买下松涛轩,后来也被阿力灭了口。而且,他们也是发现天有异象后赶到赫图阿拉,这晚了我们一步。应该不会在他们手里。”
“这个砚台多则两、三个月,少则一个星期,便会换了主人。见过砚台的人,没有活下来的。为它丧命的人不知有多少!没有办法判断到底在谁的手里拿走了里面的藏宝图。”
“不过,唯一接触过砚台而活下来的,只有潘家园那三个人。而且,他们消失的这段时间,正巧是赫图阿拉天生异象的日子。难道说……”
“唔,唔。他们疑点最大!”艾龙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说。
“龙叔,现在那个鬼子躺在医院。半仙和大胜在松涛轩。不如我安排人,今晚将他们绑了,严刑拷打,不信就撬不开他们的嘴!”叶荣目露凶光地说。
艾龙转过身来,眼睛盯着叶荣,眼神冰冷冷的……
☆、第六章 第二节 破解宝藏图之灵异
“胡闹!”艾龙用力地将手杖往地上顿了顿,说,“这个紧要关头,想让警察盯上吗?!”
“那……龙叔,原来青龙堂的人基本打散了,其他的也让警察警察抓光了。要不要再招些人手进来。”叶荣问道。
“不行!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特别是现在,我们更不要轻举妄动!阿荣,安排人手盯紧他们,留意他们的的一举一动。”艾龙说,“你还是打理好公司的业务,等这阵风头过了,把阿力弄出来。到时候,我亲自出马!”
“是,龙叔。我明白。”
“这次收购GTMN公司做的漂亮。我们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的股票涨了13个点。阿荣,好好干。你是我们皇族里的栋梁之材啊!”艾龙拍着叶荣的肩膀,说“我老了,以后,这付担子还得你来挑啊!”
“谢谢龙叔栽培。没什么事,我先告退。”叶荣恭恭敬敬地冲艾龙微微鞠了个躬,转身走出别墅,脸上流露出一丝不甘的神色。
望着叶荣远去的背影,艾龙不经意地摸了摸胸前内衣里面巴掌大小的玉佩,叹了口气说,“阿锐,你去查一查。这次潘家园的事,蹊跷的很。恭力再蠢,也不会让自己所有的手下都被一网打尽!”
“是。龙叔。”隐身于屏风后的艾龙贴身保镖阿锐,一身黑色西装,剪到贴着头皮的板寸,身材匀称,骨骼清奇,一付打小就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貌。听到艾龙吩咐后,转身消失在厅堂里。
鬼子幸无大碍。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便叫嚷着要出院,要回家过春节。
都说吃啥补啥,对鬼子这样的肉食动物来说,肉长的快,身体恢复的也快,实在匪夷所思。
我开车去接鬼子出院,一进病房,见鬼子的床空着,人却不见了。平时负责保护的警察也没了踪影。心里顿时一惊,冷汗立刻就淌了下来。
“这床的人呢?”我忙询问同一病房的人。
“他呀!去‘串门’了。估计这会儿肯定在护士站呐!这屋里面只有你这哥们儿和护士熟络的很呐!”同病房的人笑着说。
正说着,鬼子哼着小曲,一手拎着吊瓶,晃晃悠悠地拧进了病房。
“约,胜哥,啥时来滴。一天不见你我就想呐!”鬼子一脸****地瞧了瞧我的脸色,说,“咋这眼神瞅我呐?大神呐。我还没死呐!”说着,躺在床上,勿自哼着小曲。
“爷,你身板比我还硬朗呐。拜托您老儿没事别乱逛。我有几条命也经不住您吓呐。”我没好气地对鬼子说。
“别人宅在家里面,我宅在医院。天天除了吃就是睡,一躺就一个月。虐心呐!时间就像杀猪刀……”鬼子不情愿地嘟囔着。
“呵呵,词倒是挺多的。和小护士学的吧?快跟哥坦白,追到了几个护士。”我说。
“切,一般人可入不了哥的法眼。‘百花丛中转,片叶不沾身’。哥哥可是有野心滴人。”鬼子说。
“别那么谦虚。一会儿带两个护士回去。正好回家护理你。”我说。
“嘿嘿,哥……哥现在还只是个传说。”鬼子红着脸说。
“刚才我问过医生了。建议你在将养一段时间。我吧。也觉得你应该再在医院多住上一段。一定可以彪悍到可以胸口碎大石。”我故意说。
“别介呀!胜哥,我每次看到你和半仙,都觉得你们们浑身都闪着人性的光辉。”鬼子生怕我不接他出院,就开始贫嘴了。
“别闪瞎了眼睛。我帮你收拾收拾东西。车在楼下呐。”我说。
出去买烟的小警察也刚回到屋里,问明情况,和警局又打了招呼,帮着我们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了!”鬼子咧着嘴笑嗬嗬地,一脸喜色地对同病房的人说,“各位朋友,哥们儿先闪人了。也祝大伙早日康复啊!”
同病房的病人和陪护少不了一番寒暄,一付“病房外交生态图”。
临出门时,鬼子还念叨着,“一个月呐,也不知道潘家园那些见利忘义的货,还记不记得我了……”
“爷,您早就名震江湖了!现在您是潘家园里响当当的人物。”我说。
“不刻薄我,你会死啊!”鬼子冲我翻了翻白眼。
鬼子说要住在松涛轩,正合了我和半仙的意。大家在一起更方便交流更主要的是安全和保密。半仙将二楼收拾出来,我和鬼子便堂而皇之地住了进去。
“半仙,修炼的如何了?啥时羽化飞升啊!”鬼子戏谑地对半仙说道。
半仙微笑不语,掩上门,在我和鬼子面前轻轻展开染血的藏宝图。
羊皮纸绘制的藏宝图还是那么清晰,血迹并未腿去,而是凝成了星星符号般的红色标记。我数了数,一共有12个标记。
“这标记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分开埋藏宝藏的地点?”鬼子疑惑地问道。
“不对!应该是与宝藏相关的物件,就像玩游戏,集齐了这些东西才能组合成开启宝藏的钥匙。”我说。
“大胜和我想的不谋而合。”半仙说,“我查阅了古今大量的地图,反复对照、核对,基本确定了大致的地点。这些标记1个在山海关,4个在赫图阿拉附近,其他7个分别在当年的盛京、建州、叶赫、哈达、乌拉、辉发、野人女真各部。”
“再看看这些隐藏起来的文字”半仙指着力图上几行血字说,“这些满族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法王佑天之明珠,战魂之刃,神龙之眼,圣如意之钥,八旗之至宝,石尊者之门,巴鲁图之勇,守护七灵之锐,启世之奇宝,铸天下大业,保江山永固,享万世清平。’”
“啥意思?”鬼子寻思半晌,翻了翻眼睛,问半仙道。
“法王佑天之明珠,应该是说,满清信奉的萨满大神至高至上的法王,保佑天之明珠。这天之明珠,就应该是埋藏宝藏的地方。”
“战魂之刃,神龙之眼,圣如意之钥,八旗之至宝,说的应该是开启宝藏所需要的东西。”
“石尊者之门,巴鲁图之勇,守护七灵之锐,应该是指守护宝藏的护法。这巴鲁图,在满语里面,是指勇士的意思。”
“最后一句‘启世之奇宝,铸天下大业’就不用多解释了。无非是美好的愿望。”半仙说。
“对了,我们从赫伯神庙里取来的鬼头圣如意,是不是这藏宝图里面说的圣如意之钥。”鬼子说道。
“应该是。”半仙拿出黑漆漆的鬼头圣如意,端详着说,“还记得那本《县志》吗?圣如意乃天外陨铁打造,锻为神兵,名为战魂。余之铸为圣如意。战魂刀、神龙眼一定就在赫图阿拉。我记得那里有座山,寸草不生,当地人称为‘柜石砬子山’。在大清时,那座山称为战魂冢。附近的清永陵,供奉着巨大的大清神龙。我想,应该在这两个地方。”
“八旗之至宝?”我瞅了瞅鬼头圣如意柄上八个小洞,说,“我猜,这八旗之至宝,应该是每一旗的旗主会有一个类似于宝石、玉珠之类的,镶嵌在圣如意上。”
“神龙之眼,也就是要镶在这个鬼头上喽。”鬼子说道。
“呵呵呵,‘三个臭皮匠,顶个储葛亮’。这些合在一起,就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一把开启宝藏的钥匙,两个物件。”半仙笑着说,“再看这把藏宝图,赫图阿拉的4个标记中,应该分别是战魂冢、神龙眼、圣如意。余下的一个标记,再加上7个分散在各个部落的标记,正好八个。应该是分散在八旗中圣如意上的‘至宝’。山海关……”
“是另半张宝藏图!”我和鬼子异口同声地说。
“哈哈哈”半仙兴奋地猛一拍桌子,“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
“半仙,我们啥时出发?!”鬼子迫不及待地问道。
“不急。大胜,东西准备得咋样了?”半仙说。
“订的货一多半已经到了。还有一部分货,没有定下来,现金不够了。如果那个玉狴犴不捐出去就好了。”我说。
“呵呵呵”半仙淡然一笑,“等鬼子的伤好利索了,我们还是先南下,筹措一些银子。另一方面,也避开青龙堂的眼线。还有几件东西,正好趁这次南下,要向老朋友讨要来。”
“哟,这么有把握。好像很多金元宝放在那,等你去取似的。”鬼子说。
“伤不起,伤不起……”我的手机响了,赶忙接下接听键。
“大胜,什么事?脸色这么难看!”半仙关切地问道。
“警局来的电话,说青龙堂的恭力越狱了!”我说,“就是穿皮大氅、对鬼子开枪的那个人。”
原来,青龙堂的马仔想替恭力顶罪,由于鬼子、半仙和我的指认,还有半仙在松涛轩隐蔽处安装的摄像头清楚地记录了下了当时的一切,恭力没有逃脱死刑的判决。眼看出狱无望,于是,青龙堂施展浑身解数,协助恭力越狱。同时越狱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叫“清风”的光头,一个是叫“飞影”的黑瘦汉子,都是当时曾在松涛轩里面出过手的,功夫了得。据说是清朝光绪年间武状元的后裔。
松涛轩里的空气凝固了一般,瞬间降到了冰点……
☆、第六章 第三节 带头大哥
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
如果大家有时间,随手冲冲咖啡、收藏一下。弄堂有风就很满足。
朋友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谢谢大家。
此次南下探宝,颇为招摇。半仙以“为国家寻找民间遗失文物”的名义,大力招徕人手。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也少不了一番采访、炒作。用半仙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名声闯出去,声势造起来,弄得天下尽人皆知才好。
选了个黄道吉日,打着“寻找民间文物协会”的大旗,三十余辆各色车辆、一百余人的队伍出发了。
半仙被大伙尊为“带头大哥”。其他人有潘家园的“善男信女”们、有慕名而来的民间收藏者,也有想从中渔利的坊间混混,警局两个小警察开着辆二手的“探路者”,也以古玩爱好者的身份加入了队伍。鬼子瞅了瞅车后紧跟着的“探路者”,不满地嘟囔着,“天知道,是监视我们,还是真想盗一回墓!这么多人,保不准里面混进来青龙堂的人。”
“爷,你就消停消停吧。祸从口出呐!”我说。
鬼子郁闷地瞅了瞅我,没吱声。
青龙堂总部。
豪华别墅中,一处中式古典装修的房间内,艾龙端坐在红木太师椅上,背后站着木桩般笔挺、沉默不语的贴身保镖阿锐。旁边站着一脸晦气、衣衫不整的恭力。
“这次,把你‘弄’出来,几乎动用了我们所有的‘资源’。下次可不能再莽撞了。”艾龙平淡地说。
“是。龙叔。”恭力说。
“听说,潘家园那三个跳梁小丑,现在大张旗鼓地南下了!我去新仇旧恨一起报!”
“啪!”艾龙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顿在桌子上,“胡闹!你还不嫌这几个月惹的祸不够嘛!”
“龙叔,我……”恭力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国外那些什么赏金猎人,又能要卷土重来。他们的在香港转机,停留两天。记住,要干净利索!不留活口!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什么时候轮得到这些洋鬼子沾手!办完事后,带你的手下直接去东北,广布眼线,听我的消息。呵呵呵,什么南下寻找民间文物,分明是欲盖弥彰。既然他们愿意做螳螂,我们也不介意做个黄雀!”艾龙老谋深算地说。
“是。龙叔……这一次,怕是要重新招些人手,钱和装备……”恭力小声地说。
“钱的事,不用为难。装备嘛,阿锐会转交给你。可惜,你手下的人都和你一样莽撞,连个懂风水、术师的都没有。有些事,不是单靠有枪有钱打打杀杀就办得了地。记住!千万不要再打草惊蛇!”艾龙说。“阿锐已经安排好人手随他们的南下了。哼!谅他们也逃不我的手心!”
“龙叔深谋远虑……”恭力拍着马屁说。
“好了。我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艾龙说着,端起茶杯,看着恭力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随手放下有些凉了的茶,说,“阿锐,我让你打听的事,有什么进展?”
“龙叔。近来一系列的事情,包括潘家园的行动,都是力哥手下一个叫‘三英’的人筹划的。此人办事谨慎,足智多谋,深得力哥赏识。后来我查到,‘三英’是荣哥安排的。”
“哼!他现在哪?”艾龙问道。
“他……潘家园行动以后,‘三英’被荣哥灭了口。”阿锐说。
“哼!”艾龙沉默了半晌,淡淡地说道,“太心急了……”
半仙拟定的南下路线,是从京城出发,先抵达陕西省,在咸阳市驻留数日,再转往四川,终点设在四川彭山县城。
之所以拟定这条路线,半仙解释说,是因为关于乾陵和清初张献忠宝藏的传说。
陕西咸阳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有中国第一帝都之美誉,历史文物不可胜数。当年打井的农民都能无意中挖到兵马俑,随便挖个坑保不准也能碰上个秦鼎汉玉什么的。特别是乾陵更具吸引力,帝后合葬的陵寝竟从来未被盗过。
而四川彭山县城,据说当年大西王张献忠兵败后,曾在此埋藏宝藏。至今在民间还有“石牛对石鼓,黄金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的童谣在传唱。据说,“石牛对石鼓”就是张献忠藏宝地的标识。据《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运送财宝的船队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江口遇袭沉没。几百年间,来此寻宝的人络绎不绝,大都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但仍传闻有附近百姓,偶尔会从江中打捞出金锭、银鼎等物件。
民间传闻,四川还有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宝藏。当年石达开率军出走时带了大批金银财宝。战败前,将军中财宝隐蔽起来。传闻当年还留有一张藏宝图,图中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语。至今也无人曾找到这被称之为“中外军事史上十大宝藏之谜”的财宝。
这些传说至今流传已历经百年。信奉禅宗的古人,一直秉承事以密成的信条,陵寝建成或宝藏埋好后。知情人往往被屠杀殆尽。其间一段段波云诡谲的关于宝藏的传说、野史,让大伙更坚信了“带头大哥”的判断,且热情高涨,群情激昂。
半仙思虑周密,显露无疑。但一路上完全意料之外的,是爆棚般的广告效应。往往是车队还没有出发,下一个途经的城市、乡镇的人们便提前一周或几周开始准备了。或翻腾家里的陈旧物件,或到农村老家去翻箱倒柜,也不乏从商场里买来簇新的铜人铁马,撒泡尿沤在自家后院地里,祈盼半仙瞎了眼睛、或是猪油蒙了心,当成文物高价给收了去。
每到一地,都是夹道欢迎,人山人海,都会展示出摆满了整条街道的唐宋元明清的古玩、玉器、字画,求鉴赏,求收购,求收藏,求做为文物,场面热闹,盛况空前。
“关中父老莫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过如此吧!”望着热闹的人群,鬼子莫名其妙地嘟囔了一句。
“哟。文化人呐!哪本书里的?”我问道。
“记不住了。看着这场面,突然脑袋里蹦出这么句话来。”鬼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以迎王师?呵呵,亏你想得出来。你瞧瞧,他们蒙了多少人!”我指着紧张、认真收罗“古玩”的同行人说,“这时候送来的东西,看都不用看。没一样是真的!都是赝品!”
“啥时候的东西是正品?”鬼子问道。
“晚上来敲你门的,能有三成是正品,就烧高香了。”我意味深长地说。
做为这支寻宝队伍的“带头大哥”,半仙被整日围在身边,刚送走一群又围上一群的“献宝”者,搞得焦头烂额、不胜其烦。不得已,只好装病躲进我和鬼子的车里。
“瞧瞧这阵势,不管怎么说,安全上是有保障了。”半仙摸了摸粘在手上的棉签说。
“半仙,真有你的。整日价手上粘个棉签,刚才完点滴?!要不要一会儿我去捡两个吊瓶摆在车上。”我打趣地说。
“哈哈哈,大胜这主意不错。”半仙笑着说。
“当当当……”
晚上,刚躺在床上,门口便传来有节奏的、轻轻的敲门声。
肯定是手里面有正品的藏家来了,或是“献宝”,或是“鉴别”。其中,不乏收藏中的真迹、极品。
同行一干人,大多收获颇丰。
白天半仙避而不见,晚上就躲不过去了。而且,有个别来访的是地方官员、黑道势力,也许是受了贿、黑了人家的东西,又见不得光,都是有头有脸的,晚上清你鉴别鉴别,也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于是,几乎每天都会折腾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踏实。
我打开门。来者普通穿着,说姓李,是某集团老板秘书兼司机,请“带头大哥”品茶。
来意大家心知肚明。三人出了宾馆坐宝马,大约二十多钟,车停在一豪华别墅前。
别墅里只有三个人,“老板”气质儒雅、文质彬彬、精明强干;“老板娘”仪态不凡,气质高雅。见我们到了,很客气地把我们让进客厅。感觉的确是事业成功人士。倒是二十左右岁的孩子,一身名牌,举止浮燥,一付纨绔了弟的作派。“富不过三代呀。”我没由来的在心里感叹着。
李秘书端来一付茶具,洗茶、冲泡、沏烫,一连串的动作颇为娴熟。
“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老板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半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两年前的明前龙井。味道还不错。”
“哟,‘带头大哥’不止是鉴赏专家,还深谙茶道啊。”老板精神一振地说,“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这里呢,这些年有些收藏。我呢,是个门外汉,还请‘带头大哥’鉴赏鉴赏。”
说着,李秘书送过来一幅画。在我们面前轻轻展开。
画轴有些发朽、裱纸略微发黄,昭示着年代的久远。画上画的是竹子、兰花,画中以枯笔淡墨劈石,浓墨勾兰划竹……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兰竹图》……”老板不无得意地说。
半仙举起画向着灯光瞧了瞧,拿出放大镜看了看题跋,又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将画轴轻轻放在桌上,淡淡的说,“这幅水墨纸本七天前才画完,三天前又放在烟上熏过,烧的是柏木,加上了檀香。写题跋和作画的是两个人,这个写题跋的,还是个左撇子。如果没有其他需要‘鉴别’的,我们就不打扰了!”
说完,半仙转身就要往门外走。
“请留步!实在抱歉,刚才一定是李秘书拿错了!这个……这个应该是孩子没事画着玩的。请多包涵!”老板狠狠瞪了李秘书一眼,面有愠色。
随后亲自从楼上取下来三样物品,一一摆在桌子上。分别是一个画轴、一把古剑、一个是铜炉。
“‘带头大哥’,您请看,这三件分别是郑板桥的真迹《兰竹图》、秦始皇的定秦宝剑、明代的宣德炉。您看……”
“初次见面,试探一下也是常理。”瞧着老板颇为诚恳,半仙给出了一个台阶下,然后仔细去鉴别三件东西。我和鬼子则和李秘书东拉西扯闲唠。
一个多小时时间,半仙放下放大镜,燃上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慢慢吐出一团团烟雾,缓缓地对老板说,“定秦宝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据说是秦始皇的尚方宝剑,有记载剑身镶嵌三十颗绿松石和四颗红宝石,雄浑大气,古朴典雅,剑鞘上有五条金龙首尾相望。”
老板拿起古剑仔细瞧了瞧,又失望地放回桌上。
“宣德炉,直口方唇索耳。黄铜质,包浆自然入胎,胎体厚重,炉腹浑圆,线条自然。”半仙说。
“那,我这个……”老板捧着手中的宣德炉仔细端详着,一脸不甘的神色。
“估计是晚清时期的仿制品。不过,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半仙说,“郑板桥《兰竹图》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巨石峥嵘突兀。你这个所谓的真迹……也是赝品。”
“哈哈哈,专家就是专家。我本来就是收藏着玩的。看来以后要向老大哥多多学习啊!”老板爽朗地笑着说,脸上竟没有表现出一丝遗憾。
李秘书用托盘送来三个锦缎小盒。
我拿过一个随手打开。
是一尊小金佛,看样子,怎么也得万把块钱。有不成文的规矩,给人鉴别古玩,不问对方姓名单位,不问东西来源价格,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正品还是赝品,“润手费”是必须付的。像今儿半仙一个鉴别,只给半仙一人就成,没想到,在他全部藏品被半仙鉴别得一文不值的情况下,还如此豪爽。
“大家交个朋友嘛。我这可是在商场里买的。肯定不是赝品。发票一并奉送。”老板说道。
“看来,这人城府真是深不可测。要是以后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得多长十个心眼。”我心想,不过,我还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场面上的应变力。
“哈哈哈,老板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半仙说,“家有万千宝,感叹无人知。”
“老哥,不太高深了。有什么兄弟能办到的,您就直说……”
“我是说那个……”半仙指着老板孩子手中把玩的皮球大小的石头雕像说。
“老哥开玩笑了。那个石头是我从澳洲带回来的工艺品。老婆前几天还吵着要扔掉。我感觉也没啥用,又重又没地方放,雕像也没啥情趣。也不知道当时怎么脑袋一热就买了回来。”
半仙将石头稳稳地放在桌子上。忽然拿起定秦宝剑,凌空狠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