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爱维尔海的人鱼-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芙爱维尔海的人鱼》作者:不能发芽的种子

文案
一个关于小人鱼从辛格(Single)海搬到芙爱维尔(Forever)海的故事
cp是人鱼X人鱼,主视角为路人甲(研究人鱼的学者)
人鱼是真·人鱼,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不·是·男·性·会·生·子·的·那·种

内容标签:幻想空间 现代架空甜文
主角:费伦 ┃ 其它:人鱼,无生子


第1章 
  月,费伦·D·海尔曼跟着他的人鱼离开了辛格海。
  他走得很匆忙,过去八年积攒下的笔记都只能留在驻岛,等着被助手们搬回研究所。值得庆幸的是,费伦提前准备好了船和补给,微型发电机和记录仪也在当天早些时候被搬进了船舱。
  准备工作算不上充分,毕竟谁都没想到爱莎会在这个季节把自己的孩子赶走。
  爱莎是辛格海的主人。她是一位极其凶悍,也极为美丽的单身妈妈,如果不是那条鱼尾――还有过分凶悍的性格――恐怕驻岛上的小伙子们早就向她求爱了。
  是的,爱莎是人鱼,她的孩子们也是。
  八年前,受伤的爱莎被海浪卷到了人工岛上,虽然在昏迷时甜美得如同最不可思议的梦境,但当她醒来,费伦立刻就明白了同事在交接离岛前对他的警告——“不要靠近人鱼!”
  爱莎的左侧肋下被鲨鱼咬出一个很深的伤口,伤情严重,但她砸烂手术室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以为自己要完了。费伦和助手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让爱莎明白他们没有恶意,这之后,大家就在对麻醉剂免疫的人鱼的冰冷注视下,冒着冷汗完成了缝合手术。
  术后,爱莎没有接受休养的安排,她用暴力和刺耳的尖叫表达了回归大海的要求。
  费伦本以为她是因受伤和环境而焦虑,可当他们把人鱼运回海边,费伦惊讶地发现,不远处的海面上浮着四个小家伙。
  那是费伦第一次见到未成年的人鱼:那些精致的小东西以快要哭出来的委屈神情望着爱莎,呜咽地轻哼,其中个头最小的那个更是冒冒失失地向岸边游了过来。
  爱莎严厉地叫停了他,然后用那双美丽却冰冷的眼睛瞪住费伦。
  人鱼很聪明,短暂的接触之后她已经找对了人类中的决策者。爱莎充满戒备的目光让因为见到小人鱼而兴奋的费伦有些狼狈,他匆忙把爱莎送回海中,并试图把岛上捕到的活鱼送给她。
  爱莎没有拒绝,但她显然对人类也没有什么感激之情。在抓住那条蓝鳍金枪鱼之后,她就头也不回地带着孩子们离开了。
  只有那个最小的小可爱,在看到爱莎手中的鱼后,抬头冲着费伦轻快地唱出几个音节。
  明快、跳跃,充满愉悦的上扬——费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那是人鱼表达谢意的曲调。
  但随着对人鱼歌声的不断记录,费伦还是弄清了那个小节的意思。
  “金枪鱼”,或许还得加上个爱心符号。
  这个结果让费伦简直哭笑不得。
  爱莎在伤愈之前很难捕到足够的食物,作为辛格海的主人,她毫不客气地每天向人工岛上的外来者们索取租住金:鱼,还有帮助伤口愈合的外用药。一开始小人鱼们并不跟来,但好奇心是幼年生物的天性,岛上的监控拍到这些小家伙在附近探头探脑的次数越来越多,爱莎为此似乎发过火,但小淘气们并不肯老实听妈妈的话,最后爱莎只得在前来取食时把他们带在身边。
  小人鱼们的到来使得岛上的研究工作有了突破。这些小家伙不像成年人鱼那样沉默寡言,使用的词汇和短句也更加简单,大量的音频记录让翻译变得可行。
  为了区分记录,费伦给每个小人鱼都起了名字。由于性征发育还不明显,大家对小人鱼的性别主要还是靠猜,在争论几天之后,最终的共识是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最小的那个是男孩儿——费伦叫他迪伦。
  人鱼的男性十分少见,有记录的男性人鱼都是在远洋独居,很难获得有价值的音频资料。
  迪伦的存在让岛上所有人都很激动,在安排任务时,资历最深的费伦观察和记录的重点当然就是迪伦。
  作为爱莎一家最小的孩子,迪伦并没有获得妈妈和姐姐们的过多关照,事实上爱莎在很多时候对小儿子的要求远比对女儿们更加严厉。这样的教育方式印证了学术界一直以来的猜想:人鱼中的男性会很早离开母亲独立生存,男性的生存技能比女性更强,所以才能在更加远离陆地的海域建立自己的领地。
  对于母亲和姐姐们的冷淡态度,小迪伦似乎没什么异议。这是个活泼的孩子,甚至连费伦都觉得他有些太活泼了:他会主动撩拨有毒的水母群,然后从触手丛里惊险地钻过去;他还喜欢躲在浅水处,猛地拍打尾巴,把水溅到岛上的人身上(这个人经常是费伦)。
  迪伦不惧怕人类,或许是因为岛上的人救了爱莎,小家伙对人类的戒备也远不如爱莎。这让费伦感到矛盾:迪伦愿意和人类接触,显然对他的工作更加有益;但看到他缺乏防备的样子,费伦又总忍不住为他担心。
  并不是所有人类都对这些美丽的海洋精灵充满善意。类似费伦所在驻岛的人工岛,在各个有人鱼活动记录的海域都有,这些人工岛并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在遇到危险时,它们也会对人鱼实施保护——无论这个危险是来自自然,还是人类自己。
  费伦不希望用粗暴的手段教会迪伦,于是他想到了交流。
  人鱼的音域比人类更广,但在电脑的帮助下,想要模拟出人鱼的歌声并不困难。模拟程序在几年前就已经装到了各个人工岛的电脑上,但不能翻译人鱼歌声的含义,这些程序也只是摆设。
  “我们现在收集到的音频资料应该可以支持简单交流了,”费伦当时是这样说服同事的,“如果那些小家伙能够回应,我们就能让他们教我们‘唱歌’。”
  第一次实验性交流选定的对象就是迪伦,这倒不是费伦要求的,只不过大家一致认为几个小人鱼里迪伦回应的可能性最高。
  为了不吓到小家伙们,实验当天只有费伦带着设备坐在海边。
  爱莎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收取租金的事似乎已经被她当成了惯例。对于经常见到的费伦,爱莎已经没有当初那么警惕,但她依旧不让孩子们靠得太近。
  费伦把装着鱼的桶递给爱莎,爱莎以一种慵懒的姿态捞出里面的鱼。
  小迪伦在不远处兴奋地张望,嘴里发出一连串细碎的音节。
  费伦猜他是在问“什么鱼”。
  出于恶作剧一样的心理,费伦迅速调出了一小节旋律——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迪伦面对金枪鱼唱出的旋律。
  “金枪鱼。”
  轻快的旋律让人鱼们明显怔愣住了。
  费伦忐忑又期待地等待着回应。
  费伦的等待没有落空,但他得到的回复却有些……难以形容。
  答话的人不出意料的是迪伦。
  小家伙在短暂的呆愣之后就一脸兴奋地去看爱莎手里的鱼了,然后,他不开心地皱起了脸,嘟嘟囔囔地哼着。
  有了这样的表情,费伦不需要翻译也能理解他表达的意思——“骗子,不是金枪鱼。”
  费伦忍不住笑了。
  距离爱莎受伤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辛格海早就进入深秋,这个季节的辛格海是没有金枪鱼的。


第2章 
  人类用工具模拟人鱼语言的事并没有招致爱莎的反感。虽然她自己没有和人类交流的意思,但她也没有阻止费伦和其他人引导小人鱼唱歌的行为。
  人类已经向海洋深入得太多,他们在研究人鱼,而人鱼们也在了解这些陆地上的邻居。学习是相互的,岛上的外来者们在翻译人鱼语言的同时,也会把人类的语言和文化教给人鱼——爱莎是位聪明的母亲,她知道什么是对孩子们有益的。
  得到了爱莎的默许,小人鱼们在人工岛附近停留的时间更长了。岛上的研究人员会给他们展示各种实物、图片,或是音频资料,以期从小家伙们那里获得对应的发音。为了保持小人鱼们的交流兴趣,大家还绞尽脑汁准备了各种讨他们欢心的小礼物:大部分是小家伙们喜欢但爱莎觉得麻烦而懒得去抓的小型海产(鱼、虾,或者贝类),还有少部分则是确认对人鱼无害的人类文明制品。
  这些难以预料的小玩意儿让小人鱼们每天都兴致勃勃,甜美稚气的歌声不断充实着岛上的资料库。
  所有人的工作进展得都很顺利——除了费伦。
  发现小迪伦在记仇是第一次试验后的第七天。那时候迪伦的姐姐们已经敢于在妈妈的保护下从各自的研究员那里接受礼物了,而小迪伦却依旧无视费伦拿在手里或抛到海面的任何物品,也不再对着费伦唱歌。
  “人鱼原来这么记仇吗?”同事在看到迪伦的状况后,十分同情地拍了拍费伦的肩,“我只能说,祝你好运,海尔曼。”
  费伦在尝试过手头所有能充当礼物的东西之后,终于联系了外援。
  两天后,一架小型飞机降落在了驻岛上,飞机里装着从芙爱维尔海运来的蓝鳍金枪鱼。
  人鱼不吃死去的鱼虾。空运来的鱼已经没什么活力了,费伦在收到鱼后,立刻来到海边,用扬声器反复播放那段让小迪伦记恨至今的旋律。
  “金枪鱼!”
  “金枪鱼!”
  不久,爱莎带着孩子们过来了,迪伦显然并不乐意,慢腾腾地落在最后。
  水箱里的鱼状态不好,费伦有些焦急。和以前送给爱莎的幼鱼不同,来自芙爱维尔海的这位客人虽然也没有成年,但体重却已经达到了160公斤。费伦和两个助手用吊臂把鱼倒吊出水箱,让人鱼们能够看到那显眼的蓝色背鳍。
  “金枪鱼!”
  充满惊喜意味的熟悉歌声立刻响起,伴随歌声而来的,是小迪伦闪电一样的身影。
  费伦一直都知道人鱼的游速很快,但小家伙们也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倒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该不会直接撞到岸上吧?”小迪伦不管不顾的冲刺让费伦不由得担心。
  可小家伙一个甩尾回旋,就稳稳停了下来。
  “金枪鱼~”
  迪伦双眼发亮地看着那条比他还大鱼,歌声因为激动而略微发颤。
  费伦把鱼放了下去。辛格海带着寒意的水温让外来的客人明显不适,它挣扎着甩动,但缺氧让它的动作显得笨拙而无力。
  这个重量级别的金枪鱼应当不在爱莎的捕猎范围之内,但人鱼妈妈并没有迟疑,她干净利落地划开鱼腹,切出柔软的肉块分给了孩子们。
  小人鱼们浮在水面,哼出愉快的鼻音。
  迪伦捧着自己那块鱼肉游到费伦面前,停了片刻,突然弯起鱼尾,用力拍击水面,整个身体高高跃起,又扑通落回海中。
  巨大的水花溅了费伦一身。
  “好吧,看起来是不再生我的气了。”头发和衣服都湿透的费伦想。
  费伦的礼物让人鱼们很满意,但这条鱼毕竟太大了,爱莎和孩子们只挑拣了最可口的部位吃掉,剩下的都被回收进了岛上的厨房。
  爱莎似乎明白这样的礼物对人类来说也很难得,她没有在日后收取租金时要求过金枪鱼,也禁止孩子们主动索取。
  这顿美餐之后,辛格海的人与人鱼关系更加融洽了。
  快到圣诞节的时候,小人鱼们已经分清了研究员们对他们的称呼,三个女孩儿还开始模仿人类的发音叫各自研究员的名字。
  费伦也向小迪伦反复教过自己名字的发音,但这个聪明的小家伙明明看得懂他的意思,却故意装作不明白;如果费伦执意要他出声,他就坏笑着对着费伦唱“金枪鱼”。
  后来,在迪伦的影响下,不光小人鱼们,连爱莎也开始这么称呼费伦了。
  “名字就是个代号,不要太在意,”幸灾乐祸的同事们这么安慰费伦,“至少这段旋律还是很好听的。”
  费伦很无奈,但除了名字的问题,小迪伦在教他“唱歌”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每当费伦展示海洋中的物品时,迪伦就会唱出它的称呼,等费伦记录下来之后,他就要求费伦用人类的语言也说上一遍。费伦不知道他是真的在记忆这些物品的对应名称,还是只是觉得这样比较公平:我说过了,你也要说。
  在辛格海的日子里,费伦从未听到迪伦说过人类的词汇。迪伦的姐姐们倒是偶尔会用一两个单词,但她们没有人类这样系统的数据库,对于陆地上的事物或者抽象的东西,她们即使知道读音,也很难正确使用。
  互相学习的时光过得很平静。因为进展顺利,岛上的研究员们都拒绝了四年一次的轮换。长期的相处让爱莎终于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前来——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小人鱼们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足以自保的程度——时间也让女孩儿和男孩儿的区别渐渐开始明显。
  爱莎的女儿们并不十分像她,这些漂亮的小姑娘发色比母亲更深,是姜红或是栗色,倒是小迪伦继承了母亲的浅金色头发和海蓝眼睛。
  人鱼的寿命一直是个谜。普遍的认识是,人鱼比人类活得更久。许多专家猜测,人鱼在青壮年期停留的时间相当长,所以古传说中才存在人鱼长生不老的说法;而人鱼的发育期和衰老期却可能和人类差不多。
  大海并不是个温柔的家园,它催促着自己的孩子成长,又冷漠地看着他们衰弱。
  没有人发现过衰老期的人鱼,而记录到小人鱼们的成长,这也是首次。
  太多的疑问和猜测在陪伴这些小家伙们长大的日子里得到了答案,但后面还有无数的新问题等待着解答。
  费伦在辛格海的第八年,全岛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小迪伦什么时候会离开。


第3章 
  分别注定会发生,唯一没有明确的只是时间。
  因为缺乏人鱼生长周期的相关信息,岛上的研究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小人鱼们的年龄,只以身体上的可见变化来说,爱莎的孩子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如果人鱼的发育期确实和人类的周期接近,那么这些小家伙差不多已经是14岁左右了。
  这是一个微妙的年纪,身体的发育让两性的差异明显拉大,而性的逐渐成熟也改变了人鱼们的生活模式。
  费伦和助手们发现,从两年前开始,爱莎对小迪伦更加严厉了:她刻意减少了分给迪伦的食物,并在迪伦自己捕食时禁止女儿们去帮忙;在遇到恶劣天气时,爱莎也经常先安排女儿们躲避好,然后带着迪伦冲进咆哮的风浪中。
  如此针对性明显的教学让岛上的研究人员很快就明白过来:青春期,这个在人类看来还很稚嫩的时期,就是男性人鱼告别庇护,独自面对海洋的时期。
  这样的加强版教学持续了两年半。
  夏季到来时,爱莎似乎已经没什么可教给小儿子的了。她以一种近乎放任的态度任由迪伦自己打发时间,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女儿们的身上。
  这样的态度预示着什么,岛上的每个人都心中有数,但大家都不知道迪伦自己是否明白即将发生的事——他看起还是和以前一样活泼,没什么烦恼,还因为终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而兴奋不已。
  七月的一天,迪伦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条活的小旗鱼,炫耀地展示给费伦看。
  那条鱼有半条手臂长,被迪伦掐着鱼腮,徒劳地挣扎。
  “我自己追到的!”小家伙得意地昂着头,连歌里也加进不少花哨的修饰音。
  费伦笑着赞叹:“真厉害!”
  他没有碰放在一旁的平板电脑——这样简单的交谈并不需要动用它。八年的时间,足以让专业的研究员听懂人鱼的日常短句,也让人鱼们记住人类的一些常用词。
  不过,长一些的句子还是得靠电脑帮忙。
  费伦把电脑放在膝上,犹豫了一下,还是调出了之前就准备好的一段旋律。
  像是在弥补之前少掉的游戏时间,迪伦最近一直在玩,单是费伦自己就有好几次看到他追着飞鱼群不断跃出海面。迪伦没心没肺的态度让岛上看着他长大的人都忍不住忧虑起来:迪伦的发育情况比姐姐们缓慢了不少,最显著的一点是,小迪伦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变声的迹象。
  成年男性人鱼的声音普遍比女性低沉,这种音域上的不同在人鱼的幼年时期并没有表现,那么差异的形成就只能是和人类的情况一样——变声期。
  迪伦没有变声,那么其他身体发育呢?他的身体强度是否真的足以支持他独自面对残酷的海洋?
  岛上的研究员们比爱莎还为这个注定最早离开的孩子操心。
  但人鱼的生存法则并不是人类能够随意干涉的。
  无法阻止,那么提前知道一下分别的时间,总不算过分吧?——带着全岛的共同愿望,费伦轻轻敲了一下屏幕。
  带着些微电子音的旋律流淌出来:“爱莎有没有提起过让你离开的事?”
  “离开?”迪伦用尖利的指甲划开鱼皮,看起来是打算完整地把它剥下来,“离开哪里?”
  “辛格海。”
  迟疑的鼻音被迪伦哼了出来。他停下手里的动作,回头看着自己生长的这片美丽海域。
  费伦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却没有看出什么异样。
  看海的迪伦显得很安静,嘴唇轻松地带出微笑的弧度。“这是妈妈的海。”他突然开口,低柔的曲调几乎融化在湿润的海风里。
  “我会永远记得它,但它不是我的海,我会有自己的海。”迪伦侧过头,清澈的眼睛看着费伦,“如果我应当离开的时间到了,妈妈会告诉我的——大家都是这样的。”
  他看起还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样子,但有了小迪伦这些话,费伦和同事们似乎也没有先前那么担忧了。
  人鱼有他们的生存方式,作为旁观者的人类,还是继续保持旁观就好。
  “不过,小迪伦离开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派人跟着他?”在那次交谈之后,人工岛上开过一次例会,会上有人如此提议道。
  毫无意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全票支持。
  之后,大家就开始为小迪伦的离开做准备。
  男性人鱼选择领地往往会远离自己的出生地(这其中是否有繁衍方面的考量还有待研究),而他们选定领地的理由却不得而知。小迪伦还没有想好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费伦倒是向他展示过世界地图,可无论怎么解释,小家伙都不能理解那个扁圆形的图和他所在的海有什么关系。
  因为目的地未知,船只规格和补给品的准备也变得有些麻烦——倒是跟着迪伦的人选毫无争议,就是费伦。
  七月在焦虑、慌乱、等待和期盼中过去了,而八月的分别则匆忙到连感伤的余地都没有。
  那天,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的时间里,爱莎和女儿们没有像往常那样来到人工岛,只有迪伦自己一脸懊恼地游了过来。
  费伦和其他人还没来得及问,小迪伦就唱出一段节奏极快的曲调。
  “妈妈让我现在就滚蛋——可是我刚发现金枪鱼的鱼群!它们不大的,我自己就能捉!她说那现在是她的鱼群了,让我去自己的海里找!”
  小人鱼的连串的抱怨让大家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迪伦也不管有没有人搭理他,径自唱着:“我现在要走了——我要到一个有好多好多金枪鱼的地方去!连冬天也有!”
  他撑在岛边,一脸期待地看着费伦:“你上次给我们的大金枪鱼是从哪里来的?”
  费伦被他的模样逗笑了。
  “芙爱维尔海。”费伦说出了它在人类语言中的叫法。
  “那是哪里?怎么去?”迪伦追问。
  费伦用电脑敲出回答:“很难解释给你……如果你愿意让我跟着,我可以领你去那里。”
  “好!我们现在就出发!”迪伦兴奋地拍打着尾巴,丝毫没有对辛格海留恋不舍的样子。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费伦和几个充当船员的同事登上了船,起航出发。
  辛格海在阳光的照射下粼粼闪动,迪伦紧紧跟在船后,不时跃出海面。
  迪伦的兴奋似乎也传给了船上的人类,直到工作八年的人工岛变成视野中模糊的一片,才有人想起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芙爱维尔海……那不是坏脾气的埃尔罗伊的领海吗?”


第4章 
  在已发现的人鱼中,埃尔罗伊是最为出名的一个。
  根据芙爱维尔海研究员们的记录,这位成年男性人鱼有着非同一般的领域意识,以及与之相衬的战斗能力——实际上,埃尔罗伊最初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是因为一起由他制造的海难。
  当时,一艘追踪着抹香鲸的非法捕鲸船闯入了埃尔罗伊的领地,并在那里进行了血腥的捕杀。鲸鱼临死前的哀鸣引来了人鱼,也带来了捕鲸者们的末日。
  在事后寻回的船长日志中,人们看到了埃尔罗伊是如何折磨这些闯入者的:
  首先,是恐惧和焦躁。极度的、不明缘由的惊恐让船员们出现了应激反应,这直接导致了一场哗变的发生。船长和大副不得不杀掉了一部分船员,并用枪把剩下的人逼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然后,心悸、耳鸣、恶心和眩晕开始缠上他们。很快,生理上的痛苦让剩下的人失去了继续驾船航行的能力。
  捕鲸船在未受任何损伤且燃料充足的情况下,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他们在芙爱维尔海随波逐流,食物和淡水日渐减少。
  “恶魔!这是恶魔的诅咒!”船长的字体变得凌乱,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在写下这些单词时的恐惧和绝望。
  在补给耗完的那个夜晚,芙爱维尔海的主人伴随着月光,出现在船员们的眼前。
  “他用冷漠的眼神看我们,如同看着尸体——我们被国王宣判了死刑。”
  这是船长留下的最后一行文字,字迹被淹没在干涸的血液中:他吞枪自杀了。
  但其他人都活了下来。
  就在人鱼现身后的第三天,一艘路过的客轮被海豚群引了过来,幸存者们获救了,折磨他们许久的生理症状也悄然消失。
  人鱼的存在随着幸存者们的叙述被传播开来,船长的日志也让人们很快明白了这起海难的缘由:肆无忌惮的捕鲸者们惹怒了芙爱维尔海的主人,于是他们遭到了惩罚。
  这场海难造成的影响极大,其中最受冲击的是学术界。
  人鱼能够发出次声波,这件事早就不是秘密,甚至“人鱼使用次声波作为武器”、“人鱼的次声波可能造成人类死亡”的论题也十分常见;但埃尔罗伊对次声波的精准运用还是超出了所有学者的想象。
  船长的日志明确记录下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精神上的恐慌来自次声波造成的大脑共振,而生理上的痛苦则是源自脏器的震荡。不同的振荡频率和显然不是巧合的两个阶段,展示出的,是埃尔罗伊对人体的可怕了解。
  “人鱼是危险的可怕的,他们可以轻易杀死人类”,这样的论调被提了出来,但出乎意料的,它并没有什么市场。
  埃尔罗伊没有直接杀死任何一个人,而且后续的调查显示,海豚群引来客轮的举动很可能是出自埃尔罗伊的授意。
  人鱼和人类一样有着善恶观,他们拥有屠杀的能力,却不会滥用——从这点上来说,这些海洋里的邻居比人类更加和善。
  充满神秘色彩的人鱼和超能力英雄一样的事迹让世界沸腾了。大批的游客涌入芙爱维尔海,试图见到这位严酷又悲悯的领主,但埃尔罗伊却隐藏了踪迹,就像这片海域从未有过人鱼一样。
  不断累积的失望击退了热情的观光客,当热潮退去,芙爱维尔海又恢复了平静。
  唯一的改变,或许就是多出来的那座人工岛。
  费伦曾在交流会上遇到过芙爱维尔海的研究员,那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对人鱼充满激情。他询问了许多关于小人鱼的问题,并在看到小迪伦和姐姐们的照片时露出了令人不忍直视的傻笑。但是,当费伦问起他们的人鱼时,这位对人鱼的爱意几乎从眼神里溢出的年轻人却换上了一副愁苦的表情。
  “那家伙实在是……”他强行咽下了某些似乎不太美妙的形容词,然后叹息道,“真希望那些傻乎乎把他当成正义化身的家伙们能来我们岛上住几天。”
  “坏脾气的埃尔罗伊”,这个私底下的称呼随着这一年的交流会被传到了各个人工岛上,与之相伴的,是芙爱维尔海人鱼的各种颠覆大家认知的事迹。
  “我在四个岛上待过,从没见过这样的家伙!”一位刚刚轮换到芙爱维尔海的老研究员抱怨道,“他讨厌一切外来的、有常驻打算的事物——你知道他对我们的驻岛做了什么吗?他把附近海岛上的鸟全部都赶了过来!听见我说的吗——‘全部’!你能想象那样的场景吗——有十几万只鸟在你的头顶拉屎!”
  “他还弄断过我们的海底电缆——天知道他是怎么认出那玩意儿的!”
  “还有水母群!虽然不是有毒的品种,但是被那么多水母包围的感觉糟透了!”
  最后,他说:“珍惜你们的人鱼吧,以及,不要相信轮换调令上的任何说辞——‘温暖的气候’只能带来更多的鸟屎!”
  被遗忘的忠告终于敲响了费伦和同事们心中的警钟,船还未驶出辛格海的范围,他们就有了返航的念头。
  “海尔曼,”一位同事不确定地问费伦,“你觉得我们现在告诉迪伦芙爱维尔海的金枪鱼都死光了,他会改变目的地吗?”
  费伦沉默地看着他。
  同事痛苦地抱住了头:“为什么我们会忘了埃尔罗伊的事?!”
  船上的气氛变得沉痛。大家不约而同来到船尾,看着对芙爱维尔海一无所知的小迪伦,忍不住劝说:“迪伦,我们从这里改变方向,可以到维纳尔海。”
  “可是我们已经决定去有金枪鱼的那片海了,不是吗?”迪伦疑惑地用歌声回应。
  “维纳尔也有金枪鱼。”
  “为什么?”小人鱼好奇地问,“为什么突然改主意了?”
  “因为芙爱维尔海已经有主人了。”费伦决定实话实说,“而且那里的人鱼不太欢迎外来者。”
  人鱼并不是刻意追求独居的生物。在一些面积很大的海域,如果食物充足,人鱼并不介意自己多出位邻居,有繁殖需求的人鱼更是会主动前往其他异性的领地寻求伴侣。
  在这样的认识下,迪伦显然不太理解研究员们的担忧,他没有转变方向的意思,反而安慰起忧心忡忡的人类:“我们会好好相处的——只要食物够多。”
  和缓的曲调充满安抚人心的意味,只是它的听众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心。


第5章 
  从辛格海到芙爱维尔海,即使途中不折往任何港口停靠,也需要航行将近二十天,而在并不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的费伦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整个航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