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白鑫-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鑫不认识她,多半是村里的谁,对他说话还算客气,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在她说话都没什么力气体弱多病的样子,白鑫没跟她废话,说着:“林叔在里面吃饭”,便冲屋里喊一声:“阿叔!”

  林大叔应声而出,十分诧异,他来东西村后,只跟保长以及几位辈分高说话份量重的长者有过往来,面前这位从未见过。“您是?”

  秦氏面带笑容好声好气说道:“林当家的虽说没见过老妇人,却是见过我那不懂事的外孙——长流水。老妇这次是来谢谢你的。”

  “啊呀,原来是您啊。”林寻恍然大悟,“那天的事情不要紧,小孩子嘛,偶然想岔了而已。我看的出来,他确实是个好孩子,您别太在意。”

  秦氏又道:“也是老妇没教好孩子,叫他给你添麻烦了,还有那只母鸡——”

  林寻笑着打断她:“真要说起来,得谢谢阿鑫!鸡是他要我给的。”

  白鑫配合地发出傻笑,然而秦氏只是讶然地给了他一眼,便转向林寻:“总归是你的东西,自然还得感谢你这位主人。家里没什么好物,只有些时令菜,想着说你现在没有,就送了些过来,聊表歉意!”

  早就看到秦氏带过来的篮子,但上面盖了层蓝布。此时,白鑫勤快地把里面的菜倒腾出来——有四季豆扁豆白菜,篮子还给秦氏,得到她一句赞:“阿鑫现在倒是乖巧。”

  林寻紧接着她说:“我去开荒地的时候碰上他的,挺勤快的一个孩子,大中午还在太阳底下扛锄头,就觉得这孩子好。今日八月节喊他过来跟我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

  秦氏这才真的好好打量白鑫,以往的村中小坏蛋如今居然有人说他是好孩子?!——仔细一瞧便发现白鑫长得挺端正俊俏的,过去一见觉得阴气沉沉,现下只感觉这笑得有点傻啊,还脸红。

  白鑫脸红纯粹是被盯着看逼出来的,以及他自己脑子里面七想八想比如丈母娘相看女婿。也不想想自己才多大,对长流水不过是好感而已,还谈不上喜欢甚至婚嫁,更别说这位“丈母娘”已经打算相看但压根没考虑到他。

  秦氏真心对白鑫劝道:“现在这样挺好,好好做事,好好做人,过好日子。”

  白鑫也诚恳地点头答应。

  “老妇该回去了,谢谢林当家的啊,你们继续吃饭吧!”

  “让阿鑫送送你。”

  白鑫先一步去开院门,秦氏说:“送到门口就行,不用那么麻烦。”

  离开林家,秦氏半路上遇见一位交情不错的中年郎君卢海,但听他悄声说道:“你家前头的吴氏说你们家阿水要招赘?你可得注意了啊,要没这回事,被她这么一传,阿水将来还怎么嫁人啊;要有这回事,叫她七嘴八舌胡说八道没有的都说有,那更糟糕!”

  “真谢谢你提醒啊!”

  “没什么,互相帮忙嘛。”

  秦氏真是被气着了,若耽误了孙儿的大事,那她拼了这条老命也不让吴氏好过。

  长家,秦氏刚进门,长流水就来扶她,“您还虚着呢,有什么事情留着等我回来。”

  “我去林家道歉了。”

  “叫我去不就行——”长流水突然反应过来,对着秦氏,嘴巴微张却说不出话。

  秦氏面无表情地说:“今日我给林家送菜,看到他家厨房外头有个篮子挺眼熟,篮子里装着冬瓜莲藕——都是你喜欢吃的,另外林当家的不知道你没说实话,稍微试探就能听出真相。那天你是偷了林家的猎物吧,你告诉我时,眼珠子却紧张得多转了几下。”

  “爸爸……”长流水羞愧难当。

  “唉,这该怪我生什么病,花光积蓄,叫你不得不动起歪心思。但是——”

  长流水看看秦氏,自觉跪下来。

  “但是你不该隐瞒我,幸而只是隐瞒而非直接撒谎,否则你就跪祖宗牌位去。”秦氏不禁长叹,“长家祖训‘不妄言’,跪着把这三个字写在地上,这次罚轻点,写上一刻时,但是这几日老老实实呆着家里,有事出去得我同意。”

  长流水只能一一答应。

  长家在施行家法,林家气氛和谐,林大叔倚老卖老各种逗弄白鑫,逼得白鑫恨不能把饭菜全部带回去叫他没得吃。

  而白家,等郑氏几人回来后,便要做芭乐糕。土豆米炒熟用石碾碾碎加入糖做馅料;地瓜蒸熟压成泥,加一点糯米粉和成面,捏出一小圆团包上做好的馅料,然后用手掌稍微压扁,再拿芭乐叶子盖住,放入蒸笼蒸。村里老一辈的长者都会做,每到八月节都要吃这个。

  白鑫先与郑氏到家,把带回的好料给了宝丽等人。之后便有幸见识到芭乐糕是怎么做的,宝书扒住他脑袋跟他咬耳朵:“糕糕好吃!”

  但,宝书显然还不到能很好控制住声响的年纪,一家人全听到了,很久没回家的宝贵哼了句:“爱吃鬼!”宝书瞪大眼睛表示他非常生气。

  村里大部分人都穷,穷人家的孩子就格外期待逢年过节,只因每到节日,皆要做些特色的吃食祭拜祖先神明。今年白家有意外的大收获,故此,今年的芭乐糕做得多、糯米粉和糖放得多,蒸熟后每人都能提前吃一个而不用担心不够晚上拜月时做祭品。白鑫咬了一口就喜欢上了,唯一缺点是里面包的土豆米碾得不够碎,容易塞牙缝。

  不过到了晚上的团圆饭,白鑫即没多少胃口了,一看宝丽几个的表情便知道是同自己一样的心情,宝花撅着嘴但不敢作声。只听喝粥的声音不断响起以便于压住口水。今日这粥还真的是粥,往日只有地瓜干条煮汤,今日在汤里面放了白米,味道可真香。

  两张饭桌正中间均摆了一盘海鲜。一听是海鲜,白鑫还想着郑氏今日挺大方啊。等菜端上来,只觉得瞧一眼就整个人都像泡入盐水中咸死了,口水不断分泌,一点夹菜的念想也没有。这道菜叫咸泥螺,关键正是咸,越咸越好,放很多盐,所以能保存一段时间。穷人家吃不起荤腥,便买一些咸泥螺,能吃很久。

  由此,从海边的渔村传来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阿姆家里实在穷,买了半斤咸泥螺回来拿绳子吊在饭桌上方,阿姆对两个孩子说:“看一眼吃一口饭,知道?”结果大儿多看了一眼,小儿立马向阿姆告状:“阿姆,阿兄多看了一眼!”阿姆劝小儿说:“没事,咸死他。”

  后来知道这个故事的白鑫不得不服气了。

  饭后的拜月不繁杂,搬一张饭桌摆到院子里,上面摆一个小小的香炉、炉中插上三根香,以及一碗芭乐糕、一碗地瓜粥、一碗土豆米;白家老少排得整整齐齐,拜三拜,便完事了。

  完全出乎白鑫的预料嘛,竟然准备睡觉去了!唉……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说一下,某是农村的,以前也种过地,所以文中很多东西都是原生态再进行改编的。
芭乐糕的土话不知道怎么翻译成普通话,就这样吧,某只吃过一次就记住十几年,现在会做这个的很少很少,好多传统美食传统手艺没能传承下来,好可惜。o(︶︿︶)o 唉





第17章 第 17 章
  八月节一过,天气转凉,即便偶尔有所回转,但每次下雨之后必定比前一次下雨更冷。

  白鑫在林家养鸡养鸭——在他的“提议”下,林大叔还抓来一群野鸭子同野鸡混合——攒下来不少蛋蛋,拿到集市卖了不少钱。因他不时会带点好料给白家二房的几个孩子,江氏便帮着他遮掩,不叫郑氏傅氏发现以免增添麻烦;白鑫存放在她那里的家当也给藏得好好的。

  然而白老爷子不知从何看出白鑫在林寻那混得开,林寻会打猎这件事已经被村里人知晓了——村子小消息传得快,林寻多次从山上提溜各种猎物回来被人瞧见,一问一说,可不全都知道了。老头不声不响地给他备了一些用具包括锄头镰刀柴刀之类的。白鑫这才想起曾经在灶下帮忙烧火时烧过一根长得像弓的木柴,可以想象老头默默地试着做出弓箭,结果失败了把废料仍去烧火;他不大管事说话,可心明如镜什么都瞧在眼里。白鑫感动之余很怀疑老爷子是不是闷骚。

  九月二十九,白家出了件大事:大房白宝元的郎君万春晖孕子七个月要生了。

  即将出世的是白家长重孙,郑氏为此亲力亲为鞍前马后,指挥一杆小辈准备热水布巾剪子,又催人去梅家看看有蜂蜜没有、给万春晖备好几样吃食。郑氏最后吩咐老爷子将育婴草拿出来泡汤随时等着用,她自己便进去为万春晖接生。

  白鑫实在好奇良子是怎么生的,不过这种事哪里能告诉他,他的任务是当保姆照顾宝书。站住外面不时能听见万春晖压抑不住的大叫声,大人们来去冲冲神色紧张肃穆。宝书似乎有些被吓着了,白鑫便抱着他去瞧瞧老爷子干什么,瞧瞧育婴草是什么。

  老爷子在他和郑氏的房间翻出一个香樟木制圆桶,内深外厚,底部有四个脚支撑。桶中放着三个药包,老爷子将其中两包另外收好,剩下一包连同圆桶一起抬出去。白鑫抱着宝书两人表情同步,好奇极了,老老实实跟在后头。

  白老爷子只是把桶洗干净,药包里面的草药放进去,倒入热水——水量刚刚没过草药即可,再盖好盖子,就在产房外头等着里面郑氏的吩咐。

  “阿公,这里头放的就是育婴草?”白鑫仔细看过,可惜药材是晒干切碎的,根本看不出原样。等老爷子倒入热水一冲,没等药舒展开,便盖严实看不到了。

  白老爷子轻声告诉他:“对,头三天用的是育婴草,后面再添其他辅药。”

  听得白鑫更好奇了:“那什么是育婴草啊?”

  老爷子没马上回答,认真关注着屋里的动静,盘算了下时间,没那么快生完,这才跟白鑫一一道来,什么都不懂的宝书只当他们在说奇奇怪怪的故事。


  事情还得从良子的由来说起:往上细数好多个朝代之前有个神医——医术神奇脑子神经,神医偶然遇到一位大肚子的男人——既有男性部分又有女性部分的双性人。

  神医突发奇想到:双性人能生孩子、女人能生孩子,那么这两种结合生出来的后代会不会出现能生孩子的后代,于是他丧心病狂的圈养了一些双性人——美其名曰能叫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不被外人歧视,然后又找来一些身世悲惨的男子女子与他们住在一起,在某个深山谷地真的过起了隐居生活,此谷被后人称之为良人谷。之后神医暗中设计让三种人相互结合产出后代。

  很多年后,神医所做的事情被他的徒弟接手,徒弟手段更残忍。

  再之后被外人发现了,为防人种混乱,朝廷下令将谷中人全灭。可惜,神医徒弟早已将一些谷中出生的孩子放到世俗间。至此,渐渐的出现良子这种能生孩子的男人,他们之中极少数能让女人孕子,故此,到如今良子也是要嫁人的。

  “阿公怎么知道这些啊?”白鑫忍不住插一嘴,毕竟这样历史久远的事情,不像是一个安稳度日的山野老农能知道的啊。

  白老爷子撇了他一眼:“阿公年轻时候也是在外头闯荡过的。”

  白鑫摸摸宝书的脑袋嘿嘿笑了,老爷子的眼神里是嫌弃的意思啊。

  再来讲育婴草的来历:当年神医建造的所谓世外桃源被灭,尸体就地掩埋,没曾想,山谷里长出一种紫色的、地面上的茎叶似人形的植株。那时,良子所生的胎儿大多活不下来,住在山谷附近的一户人家娶的是位良子,当家的想到既然起源于良人谷,或许救命方法也在里面。他去了之后便发现了育婴草,因为长得奇特,遂采了许多带回来,育婴草自此被人得知。

  良子孕子期五月份到七月份肚子差不多大,六七月生出一个表面被一层膜包住的小胎儿,必须放进加入育婴草浸泡的药桶里,泡上三天后,情况稳定没有出事,再添加辅药慢慢泡上一个月等膜脱落,胎儿长成正常大小。

  育婴草有官府免费发放五份,前三天一天用掉一份,剩下两份与各种辅药混合着用,也够用到一个月了;再想要就得自己出钱。

  据说幼儿用育婴草泡过的比没泡过的身体好,此话一传开,一度导致育婴草疯狂涨价供不应求。直至宫里的医士们试验过后证实:女子生的幼儿没有胎膜,单靠胎儿自己吸收不了多少药性,育婴草起不了多少效用。当然,富人们不必考虑划不划算,要用就买。为保护育婴草,良人谷早已有朝廷派兵驻守,改朝换代也不能动那块根基;外面另有官方在各处栽种的育婴草供应。

  总之,这是一个疯狂神医引起的人类变种事件。白鑫听完却特别在意良人谷,不知何因。

  故事讲完,孩子还没出生(当然,半个时辰前万春晖才发动的)。在其他人忙碌不停的时候,祖孙三人竟坐成一堆发起呆,宝书呆不住干脆睡着了。

  正常情况呢,良子进了产房一个时辰就差不多生了,但是万春晖是特殊情况——肚子里揣着两个呢。早前地动时候的事情叫郑氏乃至白家众人纷纷认定两孩子是有大福气的,果然,万春晖继续努力了一个时辰,一前一后生下两个包着胎膜的胎儿。傅氏不等郑氏叫,着急慌忙地跑出来喊白老爷子:“生了生了!育婴汤在哪?!”

  老爷子一个激灵站起身,抬上圆桶跟着傅氏进房。白鑫想进去看看刚生下来的长什么样,却被送热水的江氏眼疾手快拦住了:“阿鑫别闹!这不是你能进的地方,居然还带着宝书一起,快走快走!”

  白鑫这才反应过来,怀里的宝书睡眼迷蒙傻乎乎抬头问:“要吃饭饭啦?”

  白鑫摸了摸他的小脸安慰道:“再等等就能吃饭了,别急。”

  屋里,老爷子掀开桶盖,先倒入一部分热水,再兑一部分凉水,用手指头试探看看水温合适不。两个胎儿此时并不能分清性别,傅氏将他们抱着,好让郑氏拿绸布轻轻地擦拭胎膜,抬眼见到郑氏脸色有些勉强,她微微抖了下手。

  “老头子,”万春晖已经睡着了,郑氏也没压住音量,“双生子可没见过有这样的。”

  白老爷子黑着脸说:“你才见过几个啊,别的地方又不是没有一胎同膜的。所以老话总说女人见识少还老爱想七想八。”老爷子亲自把胎儿抱过来放进药汤里,“要不怎么说咱太孙是福星呢,一生出来就跟村里人不一样。且看着吧!”

  听他这么一说,郑氏心里琢磨:还真是这样的道理,福星肯定跟一般人不一样啊,哪里是别人能比得了的。老婆子复高兴起来,凑近了看孩子。傅氏暗中放下心来,去照顾万春晖,想着要给他做什么吃的补身子,一口气生下两个孩子可真是大功臣。

  白家第四代出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东西村,不过郑氏忙着照顾胎儿没空出去跟人炫耀。而宝书又交给白鑫带,他便给带到了林家。

  将宝书放到林大叔怀中,白鑫去清理鸡鸭的卫生状况。徒留林大叔手足无措地抱着软萌三岁小孩。

  宝书一见到林寻就好奇地揪他胡子,“大阿鑫?”

  “什么?”白鑫仿佛听见在喊自己,便安抚他道:“宝书让这位林叔陪你玩一会,等我干完活计就陪你,啊!”

  却不知林寻真真被吓了一跳,哈哈笑着掩饰过去,说道:“你叫宝书是吧,叔叔带你进屋吃糖。”

  说到吃,白宝书就什么都忘记什么都不好奇了。林家大厅有几个放置东西的木柜,其中一个塞满各式小吃食。完全想象不出林寻家里会出现这样的东西。

  等到白鑫来接宝书回家,他已经把林大叔储存的小吃食解决掉,拍着小肚子一个劲说饱了,害得白鑫日后再也不主动带他过来林家。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边写边回头修改,然后看着自己的设定感觉自己好奇葩,想出这种东西啦!
看文的亲们请不要把这些奇特的设定当真哈,不然我就罪过了哈哈哈





第18章 第 18 章
  两个新生儿一直放在万春晖的房间里,村里的规矩并未规定儿媳产子不能在两口子的屋子里,除非是女子良子在父家要生了,这才另外辟出一个地方而不能待在父家的房间内。譬如白鑫的生姆白其君,当年正是在白家的厨屋隔壁(如今养鸡鸭的地方)生孩子的。如此说来,白鑫如今能睡在放柴草的土台子上面,待遇大大的提高咯?!

  育婴汤的温度要时时有人注意着,因此泡汤的圆桶下面才多了四个支撑柱,方便在底下放置火盆。良子孕子后可到官府领取五份育婴草、直到孩子生下后再次有孕才可以再次领取;至于双生儿能领取十份药量。

  连续换了三天的育婴草,两胎儿情况稳定,郑氏和傅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她二人这三天紧张得几乎不睡觉,就守在那,而正主万春晖却因下不了床只能干巴巴地看着人家各种忙活。

  过了头三天,家里开始储存鸡蛋。等到一个月孩子正式出世的那天,即称为“出胎日”,把鸡蛋一煮滚上红粉,就挨家挨户给全村子发红蛋。在外面打工的白宝元得了消息赶回来,正好让他发。宝元挑着担,阿鑫随着走,一个分一个发。傻父亲走哪笑到哪,孩子脱了胞膜出来,是两儿子、纯汉子,村民们无不羡慕嫉妒恨。

  走到长流水家,秦氏的身子已经大好了,早早地闲不住开始干活。流水也在家,趁宝元跟秦氏闲聊的功夫,白鑫多塞给他两个鸡蛋;见他肯收,便忍不住高兴起来。等他们离开去了别家,长流水把鸡蛋交给秦氏:“爸爸,不是说生了两个么,怎么他给了四个蛋?”

  秦氏因问道:“是他给的,还是他家给的?”

  长流水不解其意:“不都一样么,他什么也没讲,直接拿了四个。”

  秦氏若有所思:“哦。”

  白宝元跟白鑫分完鸡蛋,但发现少了两个。生一个孩子分一个鸡蛋,两个孩子即是两个蛋,很有几个十分抠门的人家,生了女儿却把红蛋切开,一户人家分半个,很是讨人嫌。鸡蛋是郑氏煮的,她一个一个数的清清楚楚不多不少刚刚好,结果现在还有一户村民家没去,可鸡蛋没有了。

  白鑫没料到事情会这样,挠了挠头发,十分抱歉地说:“大兄,都是我的错。”

  要是换做以往,宝元肯定跟郑氏告状,不过今日是他的大喜事,自然不会跟阿鑫计较,“回去再煮两个给隔壁阿婶送去,少了的就说是我心情好多发了。”村里红白事分发东西自来便是按照从远至近的顺序来的,最后一户正是白家隔壁,因而省得白鑫再跑一趟。

  之后白宝元果然那么一说,郑氏不过念叨他一句:“汉子就是大手大脚。”

  有了太孙子,郑氏放在别人身上的眼光是大大减少。这意味着白鑫挨骂的次数大大减少。因而,白鑫除了随白老爷子、白老大下地干活,偶尔带带宝书,时常去林家玩。

  林寻在白鑫的指导下种了不少菜,养了一群鸡鸭(当初被白鑫一把土块砸晕脑洞的黑黄大山鸡,如今俨然成了鸡鸭群的头头,幸亏它不会游泳,不然就逆天了)。两人一起种在山脚下水塘边的地瓜,因为种得晚了,别人家的开始结果,他俩的还在努力长藤,等别人家的开始采收,他们怕是得等到来年才能吃上自己种的地瓜。地瓜苗种上到地瓜长大期间,要给它松几次土、洒肥料,白鑫原先不太清楚,是随白老爷子下地学到这些,再回头带着林大叔一起做的。林大叔除了做饭好吃,整理家务还行,其他农活真的是完全新手。
  夏去秋来,白家小太孙出胎日过完即将迈向满月日,秋收来临。收割水稻、采摘土豆,富余一些的人家还种糯米、黄豆、小麦。白家种的是稻米和土豆。生了孩子的与孩子们留在家里,汉子们出去干活。赶早去的,一人带一把镰刀,一人分管一片稻子的收割。老爷子开动前特意嘱咐白鑫要小心手脚,离镰刀远点。长家前头的吴氏之小女孙刚把自己的脚割掉一块肉,当场喷出一股血水染红一地稻子,吴氏一向不喜欢她,要不是孩子立时就晕死过去,指不定吴氏能说出什么话来,活没干着,反倒要贴进去不少医药费,也不知道这人会不会留下毛病。一时村民们都尽量不叫孩子来帮忙。

  上一世生活在平原地区,地广人少,请几台机器开上一天,包收包脱谷还带去杂质,既快且好。而今在此处,东西村是丘陵地形,多山多水多人少田地,在村里一块田能有个半亩就算大的了,基本是东一田西一块地。挥舞镰刀割稻子对于来说白鑫真是头一次,因他人小个子矮,弯下腰边看不见人了,只听见他那里“唰、唰、唰”的声音,稻秆豁然消失一片,白鑫渐渐地完全沉浸此中。老爷子直起腰版稍作歇息的时候才发现异常。原以为白鑫小人一个速度肯定慢,于是将他安排在田地另一头,而老爷子和老大在一起。哪里能预料到,阿鑫一人就割完大半,他俩老头合伙都追不上。

  白鑫站住老爷子面前,裂开嘴角得意地笑:“阿公,我厉害吧!”

  老爷子很是赞同地点头:“没错,有出息!但是,稻秆子没摆放齐整。”

  但见白鑫身后乱七八糟地倒下一片稻子,不像其他人那样一剁一剁排得规规矩矩的。

  白鑫:“……”

  收完就要脱粒,但是村里只有两架脱粒机——木质的架子,中心装上铁制的滚筒、滚筒上延伸出密布筒身的铁条,底下有脚踏板,不停地踩动踏板,转轮带动滚筒转动,伸进去一把稻秆,铁条便能将谷粒刷下来。这样一架跟一头牛差不多价钱,牛能耕地能驾车能下崽,可它唯一能做的就是脱谷粒、十分笨重两个大人才能扛起,经村民们商量过最终集资买了两架,出钱多的可以先用。

  想当然的,白家出的钱少,得排很久等到机会。靠着阿鑫的神速,白家早早就收好稻子。这般异常的速度,老爷子默不作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白老大也不觉得诡异,便很奇怪了。

  其实,在白鑫不知道的背后,傅氏看着两个男孙一日一日长大,遂动起了心思,某夜睡觉前跟丈夫说道:“阿福二福一日一个样,长得快,现在还能放宝元他们房里养,马上就不够地方了;还有宝贵也该婚娶,他的房间也只能住到孩子没出生之前。咱们是不是该另外盖个房子搬出去住了?现在盖起,差不多宝贵成亲有新房、阿福二福能睡上自己的房间。不然跟你弟弟他家商量一下,让他们搬出去?”

  白老大听到这里不乐意了,冲傅氏哼哼道:“别胡说!”

  傅氏把他压下去:“你们早就成家有孩子了,今年你连孙子也有两个,现在不分什么时候分!听我的,分!主要就是咱们搬出去还是二房搬出去?”

  老男人不吭声以示反对。傅氏继续跟他分析:“你看,二房只有宝书一个承家的,其他几个都得外嫁。但宝书才三岁,二房根本不着急用房子,咱们走他们留下,那好多房子得空着根本用不上,咱们还得在外头盖好几间,这不是浪费钱嘛,还不如把这钱补贴给二房呢你说是吧。”

  傅氏没要他回应,又道:“既然要分家,那白鑫应该是跟老人一起过,就是说他也留在老宅,不是白白便宜他啦?!”

  白老大忍不住说:“讲什么呢,阿鑫又不是白吃白喝白住,他干活利索能帮不少忙。”

  傅氏闻言狠狠地掐了他一下,疼得老男人猛地起身,喝道:“作甚呢!疼死我了!”一看手臂,指甲都陷进肉里掐出血丝来。

  “你忘记他那次是怎么欺负咱阿花了啊?!女儿的胸口是能随便摸的?!还说什么偷他东西,他自己要放在那里叫人看到的,哪个拿不得啊?!”傅氏一直记恨着,在她看来,白家养着白鑫,他的钱就算是白家的;就算这钱不是白家的,他放在那里的,拿了又怎样,门口种一棵树结了果,谁走过去不会顺手就摘一把呢,有什么要紧的?!【亲们注意:作者是反对这种想法而不是赞成,见到好东西就说是自己的、是大家的、想拿就拿、还特么表现得理直气壮,真是夭寿啊】

  白老大简直不能理解她哪里来的鬼怪想法,可他被傅氏钳制习惯了,不晓得如何反抗,故而气呼呼地蒙上脑袋睡觉去。

  之后傅氏并未表现出异常,她打算找个合适的日子再把事情说开。

  再说回秋收,稻子收完,接着收土豆。秋土豆产量少,但是土豆比地瓜值钱,所以这一季种的人家还不少。地面太干的话,豆秆不好拔,容易把根或者部分土豆断在土里。为此,收土豆要么趁早晨有露水的时候土层湿润,要么趁下雨天;若是等雨后再去拔土豆,很可能土豆已经在里面发芽而不能吃了。

  土豆快成熟的时候就不须要锄草,而这个时候有一种竹草容易长出来。竹草茎叶如剑草搬细长,刚长出来的看着嫩绿嫩绿的,兔子最爱吃,白鑫采过几次,还颇受鸡鸭们的欢迎。因为要赶早上田,白鑫必须更早爬起来准备好鸡鸭饲料。林大叔发现后就跟他讲:“这几日你先忙家里的事情,这边叔叔自己来。”

  白鑫嫌弃地对他说:“您可是连草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呢。它们天天看到我,要是几日不来,会不会不下蛋啊?!为了每日能拿到十来个蛋蛋,我可以稍微勤快一点。”

  林大叔无语地把他赶走,眼不见为净。

作者有话要说:
猜一猜:白家种高粱是来干嘛的?
嘿嘿嘿~~~~





第19章 第 19 章
  早上拔出土豆后,若是天气晴朗,便放在田垄上小晒一下减轻水分以便于将之担回家;着急的话,直接就在地上把土豆摘了。

  白家家里有小劳动力,没大人管着就不便上田,因而白鑫负责把土豆秆弄回来,宝丽打头的几位孩子负责把土豆从秆子上摘下来,秆子另外晒干可以喂牛或者烧火。

  摘土豆全靠手指出力,宝丽年纪大有经验做过这些事情,不像其他几个弟妹很少动过这些农活,摘了不到一篮子花生就把拇指磨出一层茧来。宝钱动作慢稍显笨拙,手指被土豆根茎戳破了皮,小家伙忍着不叫疼。宝花瞧见了,心里本就不情愿磨磨蹭蹭的,这下更受不了了,急忙翻出两手仔细查看是否伤到皮。按照她干活的速度,当然不会弄出伤口来。

  自从阿福二福出世后(万春晖生下来的双生子,大名未起,先叫着小名),宝花的日子是越来越舒坦。本来傅氏就偏疼她,郑氏也爱她的讨巧嘴甜,如今郑氏忙着照顾福生兄弟两,不怎么约束孙儿们做针线,加上大房的地位陡然升起一个高度,她时常躲懒,最近老喜欢往外头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