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白鑫-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佟臭着脸:“既然知道感谢,就识相点赶紧散开!打扰夫夫亲近,你是屁股痒欠打还是怎地?!”

  “佟叔您老是不是到了更年期啦?”

  “更年期是什么鬼?”

  “人会变傻还健忘,严重了会出现尿床等不雅现象。”

  “滚!——”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到西江城,白鑫安安心心陪着长流水打理产业,偶尔复习复习功课。闲来练练功夫,学习兵法;或者领着黄仲瑛和公良子轩上年山“溜达”。

  每每溜达到深山断崖处,白鑫站在这头望向那头,总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在催促着他到对面的樊山禁地去。当他真的要有所行动,这种感觉又会消失。渐渐地,白鑫不怎么再上年山,阿金也出现得少了。但是白鑫知道,有事找它,它还是会现身的。

  到了年底,白宝夕定亲,白其顺和江氏为她相看了一户家境殷实的地主家长子。白鑫亲见过,感觉人还可以,有聪明劲儿。与亲家定好来年成亲的日子,江氏又接见了几位媒人。宝钱年纪比宝夕小两岁,江氏就不甚着急,先挑挑看。

  翻过一年,白鑫名下又多了一处田庄,百亩良田。

  入了军营的白宝书终于得了探亲假,赶在宝夕出嫁前回到白水庄一家团聚。憨厚寡言如白其顺,也禁不住激动地落了泪。长高不少的宝书,伸出肌肉明显的手掌,为老父亲抹去泪水。

  听白宝书说,他这次是因为在剿匪行动中,机智地察觉匪徒所设陷阱,帮助队伍顺利取胜,所以得到嘉奖。

  虽然他三言两语说得简单,白鑫也能得知其中艰辛。见阿父阿姆和两位兄姊都不在,掀开肚皮上的衣服,指着细小的一条划痕告诉白鑫:“这是和强人搏斗的时候,我力气小、没扛住,刀锋直接下来——幸好有兄长你送我的护身藤挡着!衣服都烂了,这里只有这么点小划伤,不仔细看都不知道。”

  说着宝书略显惭愧,“当初阿兄叫我时刻带着护身藤,其实我没怎么当回事。临出兵前,还犹豫要不要带上。现在想来真是愧对阿兄的帮助。”

  白鑫安慰地使劲揉乱他的丸子头,“以后要记着保护好自己!——你受伤的事,应该被其他人知道了吧,那藤条呢?”

  “潘将军过问,我就告诉他是你送我的,然后他没说什么,正式收我作他的亲兵。其他人也都不再盯着我。”

  “看来改日还得好好谢谢潘将军呐。”

  白宝夕出门,白鑫帮着送嫁。宝书心里舍不得,到底年岁小经事少,没忍住一路上在掉眼泪。旁人都道姐弟情深,确实如此。

  听闻江氏幼子得潘将军看中,这回还立了功,来参加婚礼的其中一位黄姓小吏主君,回家后便找媒人上门求娶白宝钱。之前也有媒人为他介绍宝钱,当时他不甚满意,总觉得宝钱家境差了一点。如今不一样了,万一后面宝书升官了,无形中抬高宝钱的身份,两家或许就门不当户不对,可不就得抓紧下手吗。

  后院谈婚论嫁,前面紧着空闲时间,白鑫教授白宝书几招防身保命法。白宝书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只觉得白鑫的功夫比军营里的人都厉害。

  转眼,八月初八,黄仲瑛迎娶公良子芳。两人不论才情还是相貌,皆十分登对。公良府出了三十二台嫁妆,沿途吹锣打鼓送入黄府。白鑫作为黄仲瑛的小伙伴之一,见此等热闹场景,心生艳羡,极为惋惜当年他和阿水的婚礼没有这么热闹。

  中元节过后,镇远侯府大管事林木长子-林欢喜突然到来。他来的冲匆忙,白鑫不禁往不好的方向猜想。

  谁知,林欢喜给他们的是天大的惊喜而非惊吓:中元节当日,恰逢太后小生辰,今上命当晚在宫内设宴,群臣纷纷献礼庆贺。林寻将白鑫带过去的极品正红菇和竹荪献给了太后,太后喜爱美食,自是高兴。又得知白鑫是林寻二子,甘愿在乡下老实当个地主种种地什么的,赞他忠厚,另有赏赐。赏的便是一块今上亲笔题写的匾额,上书“白水贡庄”,今后可为宫里提供正红菇和竹荪——当然不是免费无偿供应,宫中采办处自会支付相应的银两。

  白鑫激动地狠狠抱住长流水,在秦氏的瞪视下赶紧放开。又听得林欢喜说,一应赏赐都在来的路上,林寻吩咐他提前过了通个气,准备准备迎接天使,以免触犯了天家威仪。

  老佟和林大有接旨经验,连忙命下人采买所需物件,又请来裁缝量体裁衣,付了大价钱绣工一天之内赶制出了几套新衣。

  天使刚到西江城,城内大户人家基本都收到消息。知府大人出面接待天使们,得知是要去白宅宣旨,不敢耽搁,忙派出一队衙役带路。

  白宅大门开着,一家人都等在门口翘首以盼,身后正堂早已设好香案。主人们保持静默,下人更不敢吱声,有一人咽口水的声音过大,都被其他人给瞪了回去。就连一向大嗓门的隔壁曾家主君都安静如鹌鹑,躲在自家大门处,开了一条细细的缝偷看。

  天使赫赫仪仗缓缓进来,白家人动作刻画统一地行礼,转入内,又是整齐有序地跪拜。低着头,听得上面的宣旨天使念道:“奉天承运皇帝 敕曰:今有镇远侯林寻二子林绍鑫,忠孝诚实,勤勉尽责,朕欣慰之,特此赐下亲笔题写‘白水贡庄’匾额一块、黄金十两、贡缎十匹、玉如意一柄。敕命辰兴十一年八月十五之宝”

  白鑫高举双手接过白绫圣旨,暗自摸索上卷轴上的祥云纹路,一直含笑着与天使寒暄,赠上京都钱庄特制的百两银票数张。天使心中有数,非常满意,笑容真挚多了。

  送走天使,白鑫大手笔赏所有人月钱三倍。尤其是林欢喜,回京时带着白鑫送他的一车土仪。

  圣旨被恭敬地供在祠堂。

  白鑫握住长流水,挥斥方遒:“以后我就是今上亲封的地主,你是我的地主君,撒种播种是我们的任务!”

  长流水莞尔而笑:“你是不是又耍流氓?”

  “有么?我怎么不知道呢~”

  实际上林欢喜还带来的另一个消息:林寻设法让今上同意重开武科举,招揽将才为国效力。

  白鑫“偏科”有些严重。文试上不去,倒不妨走武科之路。以他的武力值,进入会试获得名次倒是没问题,关键是笔试项目会拖后腿。好在他有这方面的助力,起码不会拉下太多名次。

  正所谓“穷人读书,富人学武”,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将才,天赋与外在助力必不可缺。穷人只能靠自己,请不起武师傅、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文科举才是他们的出路,除非天赋异禀、或是另有奇遇。可以想见,未来参加武举,白鑫所遭遇的对手中大部分是富家子弟不愁吃穿的。

  如今的白鑫同样不愁吃穿,出门有代步,进门有奴仆。可人心真的难以控制,起初不在乎学习不重视科考;后来想奋发了,得个秀才功名好免地税;有了秀才之后呢,现在又想着拿下武举更上一层。

  欲壑难填,不外如是。

  但,如果只是白鑫一个人的生存需求,他并不要求这么多。而为了家人共同的安乐,他觉得,在没有伤害无辜的情况下、追名逐利,无可指摘。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瞎编乱造!不要当真!概不负责!
【划重点】完结倒计时,新文《土狗的“吃货王霸之路”》即将来袭,谢谢支持!
【真香预警】看完正文请及时点×,不要点开番外!不要点开番外!不要点开番外!被雷焦概不负责!






第105章 第 105 章
  大卫辰兴十一年,朝廷重开武科,设三年一试,经各地选拔出武秀才,参加乡试出武举子;又参加会试,出武贡士,最后由今上亲选武进士。

  其中,武秀才只是名称好听,算不得功名之身。武举人可根据个人评级授予相应的兵部官职,或者返乡为本地驻军效力。

  武科考试分和文科同样都分了三场,第一场比试武艺,考教弓马步箭、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第二场考教营陈,也就是军队的结营布阵;第三场考的内容则是在兵法、天文、地理三项中,选择自己熟知的一项进行阐述。

  会试第二场第三场均排名靠前的考生,已经有了直接领兵实操的水准。

  今年是武科第一年,海选出的武秀才并不多。其中有几位因为貌丑,差点被刷下去。考虑到头一年人太少不好看,主考官员们商量后便没有这么做。

  秋天,文科会试刚结束,官府抓紧派兵清理武科考场。秋风瑟瑟中,哪些武秀才是靠真本事,哪些是花架子,一目了然。文科生普遍体质弱,遂先让他们考完,武科生身体健壮比较能挨冻。

  白鑫在考生中看到了公良子轩,之前听闻他要来参加,还不信,凭公良家的势力,他完全可以在军营攒军功步步高升。白鑫倒是挺佩服他能够放弃捷径而选择这条路,看样子,人是有真本事的。

  两人的顺序排得比较近,基本上是前后脚考完试。出了考场,公良子轩同白鑫约定,到时候跟黄仲瑛两口子一起上京,参加明年的春闱会试。黄仲瑛靠文科,他俩靠武科,岂不妙哉。

  乡试结果还没出来,他倒是很有自信两人都能考中。白鑫哪有不同意的,在路上,长流水和秦氏还能跟他俩的家眷聊天解闷什么的。

  数日后,会试结果出来,两人榜上有名。白鑫竟然以第一场第一名、第二场第五名、第三场第二名的成绩,成为本届武解元!

  白鑫乐飘飘地想着:难不成要连中三元的节奏?

  然而并没有。

  林寻再次派林欢喜来送信,信里言辞凿凿地让白鑫暂时不要参加明年的会试。凭借现在的武解元,沉淀磨炼三年之后应该能得会元。倒时候经过殿试不出意外的话,一个状元跑不了,得个连中三元的佳话。

  林寻的理由很充分,不过白鑫并不太相信,因为这样的举措和他以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所不搭。

  故而,白鑫按照原定计划,得出会试结果后就上京。这次带上秦氏了,走的水路。不过公良子轩那里有点耽搁,他妹妹公良子芳传出喜脉,脉象轻微,有些不稳。公良子轩担忧她,索性和黄仲瑛再等几天出发。黄仲瑛即将荣升为父亲,一时激动差点要放弃明年的春闱。

  白鑫悄声和阿水闲聊此事,不敢叫秦氏听见,否则她老人家又要煲各种大补汤可怎么办。

  此次,林府提前派了车马到码头上接。林寻见到白鑫第一眼,很是欢喜:“我果然没猜错,你还是会过来。”

  白鑫没发现林寻被人掉包、林府遭遇危机等等,很是费解:“到底出了什么事?”

  林寻摇摇头,“涉及国法,我无法告知于你。你道为何今上能同意我的提议开设武科?可不正因现如今朝廷急需武将,特别是能人异士。你只需晓得,暂时沉静个两三年,如果问题不大,就能参加下一科会试。”

  他这语焉不详的,白鑫听得迷迷糊糊,仿佛想到从前他也曾这般嘱咐自己,那时是什么情况来着?——对了!那年是有外敌入侵。难不成如今又……?

  林寻给了他“你猜对了”的眼神,便扯开话题。白鑫都不知该说什么了,这个国家怎地如此多灾多难,老是被别的国家下手。

  “这次在家多住一段时间吧,”林寻有些不自在,“上次你走的匆忙,宁宁一直念叨你。”

  白鑫暗腹:怕不是您老人家也在唠叨我呢。

  虽然想体谅他“一片慈父心肠”,但还是要考虑秦氏的感受。一则,他跟秦氏在一起生活更久,感情相对会更深一些;二则,秦氏矜寡老人一个,不比林寻一家相对齐全,弱者更能引起同理心。

  秦氏与林老太君禀性很是契合,她十分欣赏老太君的做派,希望长流水能多得老太君教导关于“良子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当家主君”。偶尔老小孩脾气犯了,竟然吃起他俩的醋来,仿佛养了这么久的孩子即将被人抢走。

  后院一派和谐,前院汉子们闹得林寻脑仁疼。一个是自家老父,一个是多有亏欠的小子,再加上过了年就八岁的小女跟着瞎胡闹,林寻深感比领兵打仗还为难,唯有长子林绍祺令他放心。

  却不知,林绍祺在白鑫背后出了多少力,不然光白鑫一人如何能敌得过老太爷的恶作剧循环。闹得狠了,直接到老太君面前装可怜扮委屈,自有老太君出手收拾老太爷。

  秦氏见白鑫和阿水在林府待得高兴,心里酸酸的,主动提出留在京都过年。

  林府到底不算自己家,如何能比家里自在呢。更何况,老佟林大两位留守西江城并未跟来。

  不过秦氏心意已决,她想着总得让白鑫与血缘亲人团聚过个年,以免到老了想起来总觉有所缺憾。

  白鑫嘴上不说,脸上神态已然暴露出真情。前世是孤儿,今生年少坎坷。人活两世,亲情从来都是他缺失的情感。如果失去的又回来了,还不如失去了一直不曾回来过,那样就只有遗憾,不会纠结。

  没有在当时的情境中,没法作出绝对的判断。所以人生有打脸,但更多的是现在的自己在打过去的自己的脸。但但求无愧于心。

  在林府过了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年,白鑫还见到了最初给了他一块玉佩的那位聂大叔。他就是现任工部尚书聂淮山,聂景明之父。林老太爷膝下还有一良子,嫁与聂淮山生下聂景明。后面怀第二子时,因难产,体质大不如前,较少出门走动。两家人口一贯简单,没有那么多糟心事。

  拜年的时候,白鑫见到了那位身体不好的叔叔。他一个人静静坐在那,旁人不敢打扰,下意识压低音线。即便是林绍宁小豆丁都乖乖窝在他怀里不敢动弹,竟然就那么睡着了!

  京都十分寒冷,常有下雪。对于一直生活在南边从没见过雪的人来说,简直想住在雪里。长流水难得兴奋得像是林绍宁那般年纪,白鑫在后面追着帮他戴围脖头帽。聂景明带着林绍宁悄悄躲在结了冰针的松树盆栽后,暗搓搓地揉雪球偷袭他俩。白鑫闪躲及时,跳起来重点对聂景明施行惨无人道的雪球攻击。最后竟然变成白鑫一人扛他们两大一小,阿水无情地加入敌方战队。

  欢乐的时间过得飞快。来一趟收获几车礼物,怪道穷亲戚喜欢上富亲戚家打秋风,真真是富人家漏漏指头缝就够穷人家一年嚼用了。

  白鑫最擅长处理离别,因为他够果决,说走就走,不拖泥带水。在感性的人看来,这显得有些绝情。但是最有效率的。

  “若是有空闲,可以到我那白水贡庄玩玩,那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佟书来信说似乎发现了一口温泉,我回去瞧瞧可以怎么利用。”白鑫安慰道,说的显然是客套话。

  但事情往往不会朝着他的预期发展。彼时林老太爷一拍掌,决定道:“既然阿鑫都这般说了,那我们收拾收拾出发吧!”

  “哈?!”

  白鑫无语地盯着老太爷,发现他老人家不是在开玩笑。连忙求助般转向老太君——赫然发现他并不反对!

  这一刻,白鑫感觉有点顶不住,一身功夫白练了。

  林家人用实际行动,向白鑫展示了何为效率!

  这里面不仅仅是二老,还包括林绍祺、林绍宁和萧主君。林绍宁就不说了,完全不把自己当汉子了,最爱凑热闹。萧主君也这么冲动,应该要说不愧是能生下调皮鬼林绍宁的女子吗?!

  更可怕的是,林绍祺已经在朝为官,竟然占用了一个外派名额,把自己派到沽州一年——虽然这个名额除了他无人想要,可公办私事总是违规行为吧。

  聂景明过来窜门,对着林绍祺一脸艳羡。因他担心阿姆的身体,要留在家里侍疾,所以无法随行。

  于是乎,白鑫三人进京,回程带了一大家子,光护卫奴仆就能装满十数辆车。

  老太爷已经很久没出这么远的门,精神头有些过于兴奋了。过度兴奋后就是极为疲倦。一到西江城,白鑫命车队先回府,他去请雁回堂的金医师。中了武解元后,老佟便将“白宅”匾额换成“白府”。

  实际上,随侍老太爷身边的仆从多多少少都懂医理,便是老太爷自己也懂得些。总归还是让医师来把把脉放心些。

  诊脉结果出来,老太爷就是年纪大了经不住长时间的兴奋。也就是所谓按耐不住躁动的心,要缓缓放松下来。

  白鑫送走金医师,老佟忙问他:“我就不说你把家里一摊事情都扔给我,是有多可恶了。这老太爷老太君怎么回事,你是打劫了镇远侯府?咋把人都带回来了?!也就剩下老爷一人留在京中吧。”

  白鑫长吁短叹,“他每天要上朝的,根本走不开,况且京官无事不得私自离京。此事说来话长呀……”

  “那就长话短说!”

  “简单点呢,就是我们准备回来了,他们要过来玩。”

  老佟眨巴眨巴眼,停了一会,反应过来:“没了?!”

  “对啊,就是如此。”

  “唉……”老佟感慨道:“还真是符合老太爷一贯不羁的作风呢。”

  事已至此,好好伺候着,期盼他们早点玩够了早点回京。

作者有话要说:
【划重点】完结倒计时,新文《土狗的“吃货”王霸之路》即将来袭,谢谢支持!
【真香预警】看完正文请及时点×,不要点开番外!不要点开番外!不要点开番外!被雷焦概不负责!
【番外预警】番外是开文时就定下的基调,一直有在埋线暗示。





第106章 第 106 章
  随着朝廷对武科重视起来,西江学院现任山长在学院加几门有关武学的课程,正在招收先生。

  白鑫回到西江城,便拿着林寻的举荐信找到西江学院符山长。他既有武举人的功名,又有镇远侯的举荐信,符山长心里已经很满意,嘴上却说毕竟是学院初次开武课,让白鑫先试着授课,看看效果怎样。

  送走林府众人后,白鑫方才去学院报到,正式教学。

  起先,学生们图个新鲜,大多数人皆报名来上课。在白鑫和另外两位武课先生的折磨下,仅仅十来位在坚持的。对于这个数目,学院还算满意。

  又则得知白鑫在西江学院授课,白宝书找机会和潘将军提起,以白鑫的水准,完全可以来帮将军操练士兵。

  潘将军见过宝书从白鑫那学到的东西,对这个建议很是动心,自是派人请了白鑫过去相商,得到首肯,两人约定三日一练,白鑫还得了个名头唬人的虚职。

  由于白鑫要经常往返西江书院和城郊大营,每日要赶回白府,长时间奔波劳累,长流水干脆卷吧卷吧铺盖,陪他不时住在白水庄。

  有一日长流水回城处理事情,当晚未归。次日到白水庄,就见白鑫带回来一位女子。

  当时看到白鑫跟那女子熟敛谈笑的样子,长流水都呆了。守门的下人小声和他报告这事时,他还不相信。眼前这一幕——

  心里一赌气正要攀升,江氏从里面狂跑出来,顿了一瞬,下一刻用力将女子抱住,嚎啕大哭:“我的宝丽啊~~~阿姆可终于等到你了~!还好你没事!我的宝儿~~~”

  长流水心思起伏,气升气落的,差点没把自己吓噎住。走过去拉住白鑫,“那位就是——?”

  白鑫点头,看着白其顺和白宝钱将人带进去,方才说道:“回来路上见到她驮着一架板车,边走边行乞。车上躺着的是她丈夫石头,得了重疾,快不行了。我认出是她,便马上命人将石头送到医馆急救。稍后还得去看看能否把人挪回家。”

  白鑫心有戚戚。当年白宝丽对他多有照顾;他们在西江城安顿之后,一直留意地寻找她的下落。不知白宝丽和石头在外这几年都在哪里,怎么会弄成这样。但好在人还活着,如今总算是团圆了。

  石头身体恢复后,和宝丽两人先在白水贡庄做事。经由长流水考量过关,便打算让他二人日后帮忙照管另一处庄子。目前暂时还留在白水贡庄,与江氏二老共叙天伦。

  夏秋忙过,白其顺来找白鑫,说是他要回东西村一趟,给白老爷子和郑氏迁坟。就在这里买块地,作为白家祖坟。

  白鑫想起白老爷子,当即表示要随他一起回去。并取出一千两银子,让白其顺买祭田、建宗祠。老爷子就是白氏初代。

  白其顺不善表达,抹了抹眼睛,很是欣慰。

  随州、山县、桓鞅镇、东西村

  村子大变样,完全找不到以前的痕迹。聂家留给白家的青砖老宅,也经历了破坏、推倒重建。如果仔细一点一点去找,会发现老宅的青砖出现在村里大多数人的房子上,已经成为别家的一部分。

  看到白鑫一行人出现,村里人纷纷围了过来,却不敢靠前。瞧他们的穿着打扮,显然不是普通人,村民们只是警惕地围起来不让他们继续前进。

  白鑫他们的目标是村后的坟山,这会被村民们堵住,无法通行。白鑫落下马,环顾一圈,“这里的主事人是哪位?有没有保长或者村长?”

  人群中忽地有个疑惑地声音冒出来:“你,是白、白鑫?”

  白鑫循声望去,周遭人声起伏:“阿峰,你认识他?”

  “秦峰,这人谁啊?来干嘛?”“秦峰你怎么会认识这样有钱的老爷,别是瞎叫唤吧,哈哈!”

  常年地里刨食的,田地宽广,说话经常靠吼,久而久之,说话声音非常大,他们自以为的悄悄话,其实跟城里百姓正常说话的音调在同一高度。

  经他们提醒,白鑫想起了秦荔中有个侄子就叫秦峰,当年一起逃过难。后来他们没有跟着去西江府,反而说要回来。

  白鑫单独将秦峰从人群中拎出来,问他:“我是白鑫,你叔叔呢,可还在?”

  秦峰两眼一红,低声道:“当年叔叔为了保护我,去了半条命,如今只能躺在床上不得动弹。你们怎么回来了,保长去镇上了,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我看能不能帮忙。”

  白鑫见他不像从前那般混账,还晓得为叔叔秦荔中掉眼泪。遂想着好人做到底,对他说:“先去你家看看荔中叔吧。”

  今日过来,还只是先观察情况,所以来的人只有白鑫、林大和白其顺三人。他们跟着秦峰,一路走着,竟然是往山脚下那口池塘的方向走。那池塘边的一块泥地,原是白鑫开荒出来的。而今成了秦峰一家的了。

  秦家房子离池塘不远,有些偏离了村子。房子用碎石和泥盖得七扭八歪。见白鑫要进去,林大老父亲般心态发作,出手拦了一下,担心这房子塌下来。

  秦峰顿时涨红了脸,踌躇着不知该不该带他们进去,因为里面更糟糕。

  白鑫并不介意,他也是这么困难过的。

  房子盖了两间,一间秦荔中夫夫住兼做仓储,一间作为厨房,晚上秦峰就在草垛上铺席被睡觉。

  “阿叔!您看谁来了?”秦峰撑起笑脸走进去。

  秦荔中躺在床板上,剩下脑袋能慢慢转动、两只手做着无意识的颤抖,其余肢体皆瘫痪了。而他的郎君田芋,双目失明,一只耳朵伤残失去听力,比之秦荔中好不到哪去。他们进门时,田芋正摸索着为秦荔中按摩身子。整个屋子弥漫着一股腐烂味。

  “阿峰回来啦,灶头上还给你留着一块地瓜,我已经吃过了。”田芋的语气很是舒缓,没有过多的哀怨。

  “您不用每次给我留,我在外面还有加餐呢。”秦峰一面说着,一面到隔壁拿来几个小矮凳请白鑫他们坐。又取出田芋舍不得吃的地瓜过来,就着灶上剩下的热水喂给他。

  秦峰极为不好意思地解释:“家里没热水,就剩这点是早上煮地瓜的汤水,不便请你们喝。”

  白鑫摆摆手,表示不介意。他注意到,尽管屋子异常拥挤,人肉腐烂的味道挥之不去,秦荔中二人身上穿的盖的布料也只是破旧,却不脏。秦峰对这样两位亲人还能如此照顾,倒是很孝顺。

  得知白鑫三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迁坟,秦峰表示可以帮忙找人手。别看他家里这样,村里人反而更愿意与他打交道。所以他在这里的人缘还不错。只是为了照顾两位家人,以及请医拿药,赚到的那点银子根本扛不住。他又无法出远门,只能在附近打零工。

  白其顺心软,若是没有白鑫在、或者是他主事,他一定会直接掏银子给秦峰。

  此刻是林大取出十两银子,“这里是定金,你跟我们上山看看需要找多少人手。找好了让人明天就在村里等我们。事成之后,另有酬谢。”

  “那工钱是……”

  林大瞄了白鑫一眼,“按村里的工钱价格双倍给付,不算在给你的定金和酬劳里面。”

  秦峰激动得语无伦次,“谢、谢谢,太、感谢了——”

  后山的土坟们,大概是东西村保留最完整的存在了。

  白老爷子和郑氏并排,坟头被杂草灌木掩盖。白鑫和白其顺上去给二老磕了头,默默地除草。白其顺嘴里碎碎念着什么:阿鑫可有出息啦,现在算是官老爷了。我们宝书也入了军营得大将军看中;宝丽宝夕宝钱都在,宝钱明年就出嫁;重孙子暂时没希望,宝书还不到成婚的时候……

  白鑫决定,回去看到宝书就告诉他,他家二老这么早便殷殷期盼他的孩子出世呢。

  起坟当天,村里人纷纷站在远处围观。山坡上被秦峰找来的汉子们包围了,村民看不见内里,纯属瞎凑热闹。

  三名神汉分别冲四方神位焚香洒祭,嘴里念念有词;继而对着二老的坟头诵念经文。一人取出白绫熏上供奉之香,一人在手上套了白布包裹好,一人指挥汉子们开棺。棺盖开启的那一刻,最后那人迅速往里洒入香灰,并贴上一张鬼画符。三人又开始诵经,好半天方才收音。

  手上套白布的神汉恭敬上前,一块一块取出棺中物件放入白绫中。每取出一件便诵一遍经,直到全数取出。第一个神汉飞快将白绫缠绑紧实,放入粗肚细口瓦罐中,封好口。

  一次起两个坟,很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下面的村民有的回去吃过饭再来观看的,属于闲得无聊吃饱了撑的。

  起坟完毕,神汉们指挥帮工抬着两口瓦罐一路下山,沿途洒了不少纸钱和五谷。一直到白鑫雇来的马车上。请了几个愿意跟车的长工,连同神汉都是能跑长途的,这其中可花了不少钱。

  放了瓦罐的马车,有白其顺亲自驾驶。里面是他的阿父阿姆,他并不害怕。白鑫和林大骑马跟在他旁边,后面两辆马车,长工一车,神汉一车。神汉一路法事不断,轮流交替诵经。倒是叫白鑫佩服他们的敬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