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现在开砖瓦窑,大伙儿都挺高兴。哪怕烧点儿黄土砖也好啊。只要能起房子,让家里人住的松快点就好。
  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还有人跑苏曼家里来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得到确定答复之后,就问啥时候开砖瓦窑。烧出来之后是个啥价格,要是钱不够,能找队里赊账不。
  郭队长也挺关心这事儿,代表队里来找苏曼问具体情况。
  苏曼道,“是准备开了。但是我们还要安排人去学技术。有了好技术才开始烧。至于后面赊账问题,也要看着个砖瓦窑的产量如何。反正咱这次做,就要力求做到更好一点,把质量提上去。”
  郭队长叹气,这年头干啥都要技术了。
  通过程书记的牵线搭桥,公社这边终于和县里的砖厂约定好了,可以去学习技术。
  说起来也算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任何东西都是供不应求状态,所以砖厂压根就不怕一个公社的小砖瓦窑抢了生意。反而还希望这砖瓦窑开起来,给县里减轻点儿压力。
  所以要学技术,二话不说就让安排人过去学。至于安排人过来指导,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砖厂也缺人才。
  公社就选了几个砖瓦窑之前有经验的人去学技术。
  苏大柱同志没能摊上这个好机会,因为脑子不大灵活,去了耽误事儿。
  原本是想着这些在砖瓦窑干过的人好歹也有些经验,学起来也容易。
  结果这些人去了之后当天就回来了。
  几位老同志都是半文盲状态,看不懂那些砖厂的学习材料啊。
  人家那啥数据,温度,还有一些公式……不懂,完全看不懂。
  有一位老师傅十分感慨道,“他们那的技术员是大学生!”
  大学生烧砖,好稀奇的事儿啊。
  老师傅们算是开了眼界了。
  别说他们了,就是苏曼看那些资料,有些也有点儿看不懂呢。她毕竟念的是文科。要她仔细去学,去钻研,当然也是没问题的。可也不能啥事儿都让她来办。
  不过不用担心,这会让他们也不缺知识分子。
  苏曼道,“咱公社不是有一批积极的年轻知识分子吗?这会儿可算是用在刀刃上面了,安排他们去学呗。”
  程书记就让综合办公室那边将知青们的资料调了出来。
  北河公社这几年接受的自愿下乡的知青同志也不多。零零总总的也才十来个人。
  高中以下学历的要过掉,学文科的,要过掉。最后挑选出了三名高中生,都是男青年。其中就有崔向北。
  郭队长接到通知之后,麻溜的来找崔向北了。
  这可是一件光荣的事儿,崔向北毕竟是自己队里的知青,要是学会了技术,以后还能教队里人呢。
  他到养猪场这边的时候,崔向北正在煮猪食。别的事儿他都让苏二柱办,唯独这件事儿他不放心,担心猪吃坏肚子。
  郭队长看他对猪这么用心,心里对他之前不服管教的印象也淡了点儿,和颜悦色道,“崔知青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公社那边要开砖瓦窑了,要选优秀的知识分子去县里学习烧砖技术。公社选中了你和另外两名青年一起去。”
  “我忙着养猪,没时间。”崔向北道。
  这要是换做别人,郭队长早就一鞋底抽过去了。但是对崔向北,他就有些不想下手了。毕竟打肯定是打不中的。
  于是苦口婆心的劝道,“哎哟,这事儿你就吩咐好苏二柱干就行了。你就交代清楚。去几天的事儿。早点学完就早点回来了。再说了,砖瓦窑也是苏曼负责的,好歹也是咱队里的干部,你和苏二柱关系挺好,是不是也要照顾一下?“
  崔向北闻言,一脸惊讶,“她不是要养猪吗,怎么又烧砖了?”
  “没啊,公社没说要养猪啊,苏曼说了养猪风险大,不着急。先烧砖。”
  崔向北:“……”


第82章 
  在郭队长一番思想教育之下,崔向北同意了抽出时间去学习烧砖技术。所以养猪场的工作,自然就交给了苏二柱一个人。
  苏二柱在这几天里面就不用下地了,好好的伺候这几头猪。
  听到这消息,苏二柱又乐了,反正那些活半天都能干完,剩下半天还不是就在哪里看着猪就行了?
  结果崔向北出发之前就给他弄了新的工作表。
  工作确实还是半天的工作,但是上面安排的是,上午下午都要将苏二柱之前工作的事儿做一遍。也就是猪圈一天清理两边,小猪要一天洗两次澡,粪便更是一天清理两次。最好是有脏的就清理。对此崔向北给出的理由是,之前苏二柱没干活的那半天,他自己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他要去学习了,苏二柱也要将这活接下来。反正上午下午都甭想休息了。
  “……”
  县里的烧砖厂范围也不算特别大,但是每天产出的砖块质量却还不错。毕竟是县里搞起来的,配置方面还是不错的,里面技术指导员除了烧了一辈子砖的大师傅,还有大学生技术指导员。
  跟着崔向北一起过来的,还有另外两个男知青,都是从生产队过来的。
  他们和崔向北一样,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年纪稍微大点的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也是头两年陆续分下来的。
  而且两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反观崔向北,人高马大的,为了洗头发方便,还理了个十分短的板寸头。也不像人家那样谦逊礼貌,看着就不像个文化人,倒像是个乡村混子。
  所以人家指导员教导的时候,就安安心心教导那两个斯斯文文的,反而让崔向北落在后面。
  崔向北也不爱凑过去,拿着资料文件跟在后面走,耳朵听着人家讲课,眼睛盯着那些烧砖的炉子。
  这里没有粪便异味,技术指导员也穿的干干净净的。工作环境让人觉得挺舒服的。
  他心里就觉得烧砖这个技术学了好啊。要学好这个技术,回去当技术指导员去。
  至于大队那几头猪,他平时抽时间看着,指点苏二柱干就成了。
  打定了主意之后,他就安安心心的搞学习了。
  这些资料上涉及了很多数据层面的东西。
  人家指导员将的也算是比较仔细了,学的人也听的认真。毕竟这到时候要竞争的。就公社那个十几个人的砖瓦窑,完全不需要三名技术员,最后只会选出一名来。
  所以三人学完了之后,也不互相交流,自己私下里再继续找人学,或者复习。
  这些资料上的东西,崔向北是看得懂的,他偏科严重,当初也是靠着理科成绩才考上的大学。哪怕有些超纲了,琢磨琢磨也就会了。
  私下里他就没和另外两人一样抱着笔记本啃,而是去帮人家工人干活。
  就像之前在省城养猪场干活一样。他觉得这学东西学再多,不如干点儿活。就比如说挑猪崽,书上描写的那些东西只能靠想象,真正的看到猪了,你还不一定能懂人家书上的描述和实际有什么差别。说白了,要理论结合实践。
  这些烧砖厂的工人看这小伙子过来帮忙了,虽然不大爱说话,但是干活力气还挺大的,干了两天活也熟悉了。等崔向北问他们问题的时候,他们知道的也会回答一声,不知道的,也会帮着问别人知不知道。
  通过这种书本结合实践的方法,崔向北慢慢的就入门了烧砖这门学科了。
  ……
  苏曼看几个知识分子去了没回来,心里就放心了。心思就放在了砖瓦窑这边了。
  现在砖瓦窑这边已经收拾出来了。以前的设施设备都还在。苏曼跟着以前烧砖的老师傅过去检验了一下。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一定要确保工人安全。烧不烧得出来这是其次,工人安全在第一位。在开工之前,让有经验的人开个会,把安全方面的隐患总结一下。回头我再找县里要一份。”
  有了苏曼的安排,这些烧砖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做好准备工作。就等着技术指导员回来之后,开第一窑砖了。
  不止他们盼着技术指导员回来,苏二柱也一直盼着崔向北回来。
  为了养好这八头猪崽子,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了。
  虽然崔向北给他安排了工作任务。可是这养猪就和养孩子一样,安排的再好,它也会出些小问题啊。
  比如突然闹脾气了,两头小猪打架了。
  生怕它们伤着对方了,苏二柱匆忙的跑进猪圈里面拉架,小猪脾气还挺大,拉开了继续干架。闹的苏二柱一下都没休息。
  等晚上下工的时候,又听一头猪打喷嚏了。他这个心就提起来了。赶紧给这小猪烧热水洗了个澡。
  崔向北走的时候可交代过了,要是回来之后发现这些猪掉了一根猪毛,就和他算账的。
  为了不出问题,苏二柱睡到半夜都要爬起来看这些猪有没有出事儿。
  干了这些活之后,他再也不嫉妒人家饲养员的工分高了。这简直就不是人干的事儿。
  在大伙儿的期盼之下,崔向北他们为期半个月的学习终于结束了。
  苏曼和程书记亲自去县里烧砖厂那边。当然不是为了接人,而是为了进行入职前的考验。
  虽然是安排三个人过来学习,但是实际上他们只需要一个技术员。当然要挑一个最好的技术员了。一定要技术过硬。
  等他们到了之后,程书记和苏曼就去找烧砖厂的领导,打听这三个人的学习情况。
  “倒是都认真学了。不过呢,那两位戴眼镜的同志学的比较勤快,整天都在看资料。学习态度很认真啊。至于另外一位叫小崔的吧,也勤快,但是他主要是帮着干活。”
  言外之意就是,知识分子似乎学的比较认真,另外一位对这个好像没啥兴趣,更喜欢干体力活。
  苏曼一听倒是觉得有些好笑。说起那两位认真学的,这领导还只说得出人家戴眼镜。可说起崔向北,竟然还知道人家叫小崔。
  这说明崔向北在这厂里混熟了。
  程书记一听崔向北的名字就摆了摆手,“咱不能指望都学好。”当初让崔向北过来,他就觉得不靠谱,只是过来凑个人数而已。
  那小子不打架不闹事儿就成了,不指望。
  考试的题目是厂里自己出的题目。他们之前招技术工人就是做的这些题目。
  三人拿到试卷之后,就开始答题了。
  写了半上午的试题之后,厂里的指导员就给评分。出乎意料的,崔向北竟然还得了个第二名。竟然不是垫底的。
  程书记和苏曼嘀咕,“这小子念书倒是还行。不过得亏了不是他第一,要不然我还真不放心把砖瓦窑交给他。”
  苏曼道,“程书记,咱这还要考,还要让他们三个去和厂里的老师傅交流指点。再让那个老师傅给个评分,最后看综合平均分才行。咱这毕竟是要一回去就能用得上的人,可不能纸上谈兵。”
  程书记对这个提议表示支持,“你想的周到。我就怕他们回去了,那些社员听不懂他们讲啥。”
  于是苏曼他们又请了烧砖厂这边帮忙安排经验老的师傅帮忙进行考研。
  进行一场实践模拟。
  就是让崔向北和另外一名知青孙家亮扮演技术指导员的角色,在准备新烧的砖窑面前进行技术指导。
  烧砖厂还是头一次这么考验工人的。觉得挺有意思。
  烧砖厂到了领导笑着道,“这样好啊,以后咱也用起来。看看哪些人有真材实料。”
  两人是轮流进行考验的。同一个老师傅对他们进行考核。
  孙家亮是第一名,第一个进行考核。
  他理论知识花了很多时间,学的还不错。可到了这边和老师傅交流之后,就出问题了。
  比如说过火砖,色深,敲击声脆,变形大……这个色度要多深,这个生意要多脆,变形大是有多大,没有参与实践,所以完全说不清楚。
  等孙家亮垂头丧气的走过来之后,程书记惊讶道,“这……不行?”
  再看看崔向北那个不靠谱的样子,程书记心里总觉得有些担心。
  苏曼心里也有些担心,不过她也没觉得气馁,反正总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的。要是觉得技术实在不行,就再安排在这里按部就班的好好学。
  出乎意料,崔向北考察完了之后,走过来的时候步伐轻松,走路带风。
  看着他这样子,程书记问道,“考的咋样?”
  崔向北看了眼小干事,很是自信道,“还成吧,感觉考的挺简单。”
  程书记:“……”
  等第三个人考完之后,老师傅就将成绩交过来了。
  程书记看到上面的成绩之后,问道,“……老师傅,你没记错?”
  “没记错,小崔这娃确实学的挺扎实的。这阵子都和咱一起干活,这些东西他都自己亲自看过的。”
  苏曼看完成绩之后,脸上一脸高兴,难得对崔向北露出真心的笑容,“崔知青,好样的。你这趟没白来啊。”
  崔向北咳了咳,“也没啥,我这人学东西就是快。”
  “这个我承认,之前你那养猪技术听说学的也不错。我去猪圈看过了。养的挺好的。之前知道你竟然愿意养猪,我就觉得你是一位思想觉悟的好知青。果然没看错啊。”
  崔向北:“……”
  最后评分成绩出来之后,崔向北是三人里面分数最高的。以后就是公社烧砖窑的技术指导员了。
  另外两位也算不错。但是现在砖瓦窑还不大,不需要三个人,所以暂时无法安排。但是苏曼也和程书记提议,说作为备选人才。等砖瓦窑规模扩大之后,还是要让他们过来。
  这话倒是让两位落选的知青心里好受了一些。
  他们之前确实没经验,学漏了。这不代表他们比别人差了。
  只要有机会,他们也能把这门技术学好的。
  回去的路上,程书记就一直盯着崔向北看。
  再想想初次见面的那个样子,心里想着,当初还以为是个刺头,现在人家学会养猪,现在还学会烧砖了。以后能帮公社做贡献了。这变化挺大啊。
  他感慨的和苏曼道,“小苏啊,你们大桥湾果然是出人才啊。”这要不是现在不能搞封建迷信了,他都要说一句风水宝地啊。


第83章 
  崔向北这个饲养员的职位才当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撤职了,现在成了北河公社砖瓦窑的技术指导员。
  因为砖瓦窑属于综合服务厂的业务,所以崔向北是拿工人工资的。除了苏曼之外,他算是第一个综合服务厂的正式员工了。
  本来程书记还说给他在这边安排宿舍的,觉得这样方便他工作。
  结果崔向北二话不说就拒绝了,“我那一窝猪还没长起来呢。我得每天回去看看。”
  程书记:“……你现在不用管那边了,你现在是这边的技术指导员。”
  崔向北态度坚定。“我这人不喜欢半途而废,我起的头,得要有个结果。我晚上回去看,也不耽误。”
  再说了,他这学的一手养猪的技术,还没得到检验呢,这样放弃,他心里憋屈的很。觉得那一个冬天遭的罪是白费了。更憋屈。
  这事儿必须有始有终。
  程书记见他这么坚决,也就没管他了。爱住哪里就住哪里,别耽误事儿就成了。
  办好了调动手续之后,崔向北就跟着苏曼一起去砖瓦窑这边看了看。
  崔向北看了一圈之后,就指出了这砖瓦窑的诸多弊端。
  这个砖块烧的好不好,除了和土质以及烧砖时候的温度有关之外,还和这个砖瓦窑的设计有关。
  这砖瓦窑是最老的那种了,而且很多地方还要修补。
  看着这个砖瓦窑,再想想县里烧砖厂那个砖瓦窑,崔向北觉得这任务可真没想的那么简单。就这个破砖瓦窑够折腾的。
  “小干事,这都要改动。”崔向北严肃道。
  苏曼道,“崔指导员,作为厂里的工人,你得喊我一声苏主任。”
  “……行吧苏主任,这都要改。必须改,要不然砖块都烧不好。”
  苏曼跟着看了看,一些地方却是坑坑洼洼的。
  她看着崔向北道,“你会改?现在公社没多余的钱来搞这些。咱也买不到砖块来搞。要不这样,你先烧一批砖块出来,到时候你想怎么改都自己做主吧。”
  言外之意就是要钱没有,你自己搞定。
  崔向北:“……”
  这小干事……小主任是想空手套白狼啊。
  他抓了抓自己的小短发,围着这砖瓦窑看了一圈。觉得这地儿真的很差劲。和他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但是现在都走这条道了,也不可能放弃。
  而且他也不想在小主任面前认输,显得自己很怂。“我先烧一窑砖。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咱不讲究那些,你们随便搞个仪式就成了,想啥时候开工都成。”苏曼已经准备当甩手掌柜了。她管着一个厂,那么多的业务需要她管理,她不肯能啥事都管着。现在崔向北既然也算有点儿能耐了,交给他就行了。“回头我就把这砖瓦窑的工作制度给你一份,你按照制度执行就行了。”
  崔向北:“……”
  下午下工之后,两人是一起回去的。路上苏曼又说了一些砖瓦窑的工作问题。
  崔向北其实不大会和女同志聊天,但是聊到他擅长的东西,那就是问啥答啥。
  说的一些东西,苏曼自己都听不大懂。但是觉得有些不明觉厉。对崔向北倒是有些改观。之前只觉得像个乡村古惑仔,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还不错,学东西挺快。现在都算是自己手底下能用的技术人才了。
  “崔指导员,砖瓦窑可交给你了,希望你不要让大伙儿失望啊。不过我对你还是有信心的,看你那猪圈,我就知道你这人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
  崔向北:“……嗯。”
  苏曼又好奇的问了一句,“说起来,崔指导员,你之前是咋会突然想着养猪的?是有啥考虑吗?”
  崔向北看着这当事人一脸无知的问这个问题,顿时心里憋了一口老血。让他讲实话当然是不可能的,也是闷声道,“……可能是因为我想吃肉。”
  “原来是这样啊。”苏曼点了点头。这倒是符合崔向北的想法。毕竟山里的猎物被打的差不多之后,没肉吃了,就想着自己养猪。没毛病。很符合他自给自足的作风。
  再想想这小年青如今也算是自己手下的骨干了,她就道,“崔指导员,你好好把工作做好。回头我去县里了,帮你带猪肉回来吃。肉钱从里工资里扣。”
  崔向北:“……”
  到了队里之后,苏曼又顺道和崔向北一起去猪圈那边看猪崽子。
  她对崔向北养的这一窝猪也很关注。就等着看看这一窝猪养的好不好。如果养的确实不错,她就准备在公社里面搞大型养猪场了。以后公社农民都能吃上肉,还能销往外地。那就是一大笔收入了。
  队里养猪场这边,苏二柱正在小心翼翼的拿着刷子给小猪洗澡。边洗边忍着没一脚踢过去的冲动。
  觉得这真比自家娃还要金贵的。这样比起来,自家小米粒还真是过的挺不好。自己这个当爹的太不称职了。把猪养的这么好,还没给小米粒洗过澡呢。
  他朝着外面看了看,就看到崔向北的身影了。
  确定是崔向北回来的那一刻,他一下子从猪圈里面翻了出来。“崔知青,崔知青你可算是回来啦!”
  苏曼看着这场景,也道,“崔指导员,你和我哥这感情可真不错。”
  崔向北莫名其妙的看着他那激动的眼神,手臂上起了点儿鸡皮疙瘩,“你干啥?”
  “我高兴啊。”苏二柱一脸笑容道,“你可算是回来了。”
  崔向北完全接受不了他这个态度,觉得头皮都有些发麻,嫌弃道,“可千万别这么高兴,我不习惯。对了,我的猪养的咋样。”
  “养的好着呢。”苏二柱道,“你看看,每天都按照你交代的养的。我这可算是好好交你手里了,”
  是崔向北仔细瞧了瞧这几头猪,然后戴上手套将猪颠了颠,“养着不错,看来你挺适合干这个的。我和郭队长推荐人的时候,就推荐你做咱们队里的饲养员了。”
  苏二柱:“……那,那啥,饲养员不是你吗?咱队里一个饲养员就够了吧,我还是去干农活比较合适。”
  苏曼看着苏二柱这个怂样,就知道他又不想干这活了。这可不行,老苏家可不能有拖后腿的。不干也得干。
  笑着道,“二哥,现在崔知青已经是咱们公社砖瓦窑的技术指导员了,以后大队养猪这事儿,他就顾不上了。以后这任务,还是得你来。这是好机会,你要感谢崔知青。”
  苏二柱顿时看向崔知青,心里嚷嚷我感谢他个猪头!
  这饲养员工作谁爱做谁做,他苏二柱一个大男人,坚决不做这种伺候猪祖宗的事儿!
  因为明天崔向北就要去公社砖瓦窑那边指导工作了,这边的工作需要人来接替,所以崔向北回家里就把行礼放下,直接去大队部找郭队长谈这事儿了。
  郭队长当然也听到崔向北当了指导员的事儿,心里也挺高兴的。毕竟这是队里的骄傲。可是想到一那一窝猪,他又发愁了。这科学养猪他不懂啊,按照老方法,万一又养坏了咋办?
  结果崔向北竟然主动的说要继续管着这一窝猪,每天下工回来照看一下。从旁指导。郭队长这颗心就放下啦。又听崔向北说苏二柱干这个活还挺趁手。这阵子把猪养的也不错,所以推荐苏二柱接他的位置。
  郭队长比他还干脆,“我也去看了,照顾的是挺仔细的,你开了这个口,那当然是没问题的。”
  毕竟能把猪照顾的和自家崽子一样,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晚上的时候,郭队长就亲自上了一趟老苏家,通知苏二柱明天不用下地,以后就是队里的饲养员了。
  老苏家全家人,除了苏二柱之外,都高兴的不得了。
  饲养员这个工作对于老农民们来说,可是一门好工作呢。不止拿工分拿的多,年底分肉都分的多呢。
  李春花高兴的拍自己儿子的胳膊,“我们家二柱子可真是有出息了,之前我还说他啥都不会,这不就出头了吗?”
  宋玉华也难得的对着自己男人笑道,“他最近在养猪场那边干活确实挺用心的。”
  苏二柱不想去,又不好直接说,就一脸担心道,“队长,我,我万一养不好咋办?”
  “这个不用怕,崔知青说了,他每天回来回去养猪场那边指导你的工作的。这一窝崽子毕竟是他去挑的。他可比你还要担心呢。”
  听到自己以后不止要养猪,崔知青还每台都要去检查他的劳动成果。
  苏二柱顿时郁闷的不得了。
  这要是崔知青每天都去检查,他以后岂不是连偷懒的机会都没了。
  崔知青每天都要去颠颠猪的重量的。真是当他猪儿子养了。
  现在人家自己不养了,请自己去当奶妈子养猪崽子了。
  可他也不敢反抗。家里人这么高兴,媳妇难得对他笑了笑,肯定他的能力。老娘也夸了他。这要是说自己不干,日子肯定不好过。不止要做,还要好好做,要不然要被崔知青打。
  崔向北倒是应挺负责,除了交代给苏二柱的养猪任务之外,第二天一早还跑老苏家来,将自己买的几本关于养猪知识的书籍拿过来给苏二柱看,让他一定要好好学,别到时候把猪给养坏了。
  宋玉华感激的不得了,立马保证自己一定会看着自己男人好好看书学习,一定追求进步。
  苏二柱抱着书一句话没说。
  崔向北交代完之后,就看了看屋里,“小……苏主任没起来?”
  宋玉华道,“早走了,我家小妹说现在天亮的早,要早点出门了。公社那边事儿多。”
  “……哦,”崔向北转身就走了。心里想着,还说这顺道过来送个书,要是遇上了,就顺道一起去上工呢。


第84章 
  憋着一股劲儿,崔向北对砖瓦窑的事儿也很上心,想要让小主任对他刮目相看。
  第一天上班,就联系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开会了。
  有经验的也不多,也就四五个人而已。其他的都是如同苏大柱这样没啥经验的人。
  不过这个砖瓦窑这么小,工人也够用了。
  崔向北的意思是先烧出砖块来,好歹也要先将砖瓦窑这边修补修补。要不软就这个破落样子,真不好办事儿。
  他已经在现成的砖厂那边有了和人家老师傅沟通的经验了。双方沟通了一番,他就发现这些老师傅们虽然经验已经不适用了,但是好歹沟通起来挺方便的。于是就准备着手把手的,和他们试着烧出第一批的砖块。
  也没挑选日子,当天下午就开始开工了。
  等苏曼这边忙完了,就听人说砖瓦窑那边已经冒烟儿了。
  她连忙过去看了看,就看到这些人热火朝天的忙活着,一个个的都成了大黑脸了。
  特别是崔向北那张脸的,都要认不出来了。
  不过她倒是也没笑话人家,这种为了工作献身的精神很值得认可,于是严肃道,“崔指导员,这是开始了?”
  崔向北这会儿心情有些复杂。
  他本来觉得做指导员就该和人家转县里砖厂那样干干净净的。可真的干起来了,发现真的是万事开头难啊。一开始沟通的挺好。烧起来之后各种故障百出,这些人都指着他,他就自己去动手。结果一通忙活下来,灰头土脸的。
  他指了指砖瓦窑,”明天晚上能出来了。”
  “明天晚上?”
  她也是了解过这个时代的烧砖技术的,要二十四小时出来。
  崔向北一听她嫌弃慢了,就道,“砖瓦窑不行,得改进。这和技术没关系的。”
  苏曼也知道这个时代各方面都不算稳定,技术层面以及设施设备都有影响,也就没多要求了。毕竟人家这都忙的灰头土脸了,正是该夸奖的时候,她笑着道,“崔指导员不愧是学了技术回来的人,就是懂的多。行,这改进技术的事儿咱就交给你了。这专业的事儿交给内行人来做比较合适。”
  听到苏曼这么夸奖,崔向北这小心肝顿时有些飘。也不好在人家小姑娘面前太骄傲,就强忍着,抿了抿嘴,“学以致用而已,这技术活,我在行。我还准备继续研究改进。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要不断试验,就能找到最好的方案。”
  很好,就是应该这么积极主动。
  苏曼点点头,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可。这才是咱厂里需要的技术骨干。
  等她离开砖瓦窑之后,崔向北就戴着口燥,跑砖瓦窑旁边继续研究起来。他崔向北一口吐沫一个钉,说出来的话看不能做不到。
  另外一边,苏曼从砖瓦窑出来之后,也好奇的问789,“这个崔向北是不是改进了?”
  789道,“我正觉得奇怪呢,你们人类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他内心没做变化,行动却变化这么大。”
  苏曼道,“那也不奇怪了,可能他是真的太想吃肉了。”
  789顿时感慨的不得了,如果它出生的那个时代,人类也能因为一口肉就做好事,那就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