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下来,七八百斤的猎物就齐了。
因为大桥湾大队的那头野猪,程书记果然高兴不已,还连带着夸了苏曼两句。
“果然是能培养出小苏这样的人才的大队啊,连打猎都拔尖。”
苏曼倒是也没想到队里能有这个成绩,不过野猪数量不会多,后续可能就没这么多了。
下午苏曼从公社回来的时候,就听到李春花在院子里夸奖着自家的两个儿子了。
这可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苏曼进屋里,李春花就拉着他说起了自家两个儿子在山里打了野猪的和事情。由她讲起来,那就更精彩了,中间添加了一些动作描写。听的苏曼还以为自己在听武侠小说。
“肯定是你哥他们打的,城里来的知青见到野猪就要跑的。你哥刚都说了,他们当时打野猪时候可英勇了。反而崔知青比他们跑的快。”
苏曼看向自家两个哥。
哥俩心虚的笑了笑。他们可没说谎,崔知青确实跑的比他们快。他们追都追不上。
讲完故事,李春花又问闺女,这送上去的猎物,啥事能换东西回来。啥时候他们能吃上粮食和猪肉。
苏曼道,“今天送过去过称,明天早上就能拉东西回来了。估摸着最迟后天就能分到大队。
”哎哟,这可真是太好了。”李春花高兴的喜形于色。没啥比吃饱肚子要幸福的事儿了。
不止老苏家人好奇,队里其他人家也来找苏曼打听换东西的事儿。
苏曼就将对李春花说的情况又说给其他人听。知道这么快就能换东西下来,大伙儿心里更期待了。
郭队长可答应了,等换了粮食和肉下来了,可是要让大伙儿吃顿饱饭,要是肉够,队里一人能吃一口肉呢。
这会儿县城服装厂也是一片热闹。
好些职工的家属都跑服装厂来看这些野味了。
他们偶尔也能从黑市上面弄上一两只吃,但是毕竟是犯法的事儿,机会很少。一年半载都遇不上一次。甚至很多人就没看到过野味。所以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野味都很稀奇。
特别是这次还能够自己挑,那可就更让人高兴了。
家里的老人担心年轻人不会挑,亲自出马,要挑那肉多的,别光挑骨头架子的。
最好是野鸡。野鸡炖汤可好喝呢。平时他们吃猪肉多,鸡可吃不到多少。连蛇肉都稀罕,毕竟这东西补而且平时还没地方买的,好些人喜欢买了回家给家里人补身子。
零零散散的野味分完了之后,又分野猪。
野猪的味道是比不上猪肉的。皮糙肉厚。
但是架不住它比猪肉便宜啊。外面的猪肉八毛钱一斤,厂里这猪肉只要五毛。而且还可以用粮票抵。甚至还可以拿家里的粗粮细粮来换。
年轻人不会做猪肉的,就买一两斤,家里有老人会做熏肉的,顿时恨不得买一条后猪腿去。将家里的粮票肉票全拿来换。
朱厂长的媳妇就买了一条后猪腿回去,准备请食堂的师傅给熏制了,等过年的时候切点儿熏肉用油纸一包,拿去送人,那也是稀罕的东西。
这将近一千斤的猎物最后压根就不够分的。很快就干干净净的没了。本来朱厂长还准备留一些换给厂里食堂,给吃食堂的同志们换换口味的,结果压根就不够。
买不到肉的人,立马就找厂领导问,“啥时候还有啊,咱这一口都没换上呢。”
“就是,家里好久没吃肉了。”
“咱这吃食堂的一口都吃不上。”
厂领导也被逼着没办法了,赶紧和朱厂长反应。
朱厂长嘚瑟的抽着烟,“急啥,要是没我,你们一口都吃不上。等着,明天和人家联系,再送一些过来。都好好回去坐吃的,吃饱了有力气搞生产。”
当天晚上,整个服装厂大院里面香喷喷的肉味。
其他厂区的大院闻着味儿了,也有认识服装厂的就跑过来问,“咋都开始吃肉了?”
“咱厂里弄的,说是和下面公社换的。”
这下子可把其他厂给馋着了。
……
第二天一早,苏曼在家里人期盼的目光下出了门。
不止苏家人,其他人也都眼巴巴的看着她,似乎觉得她能将那些粮食和肉带回来一样。
苏曼笑着道,“都别急,公社那边催着呢,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回头大队就会安排人去挑东西呢。”
“咱都准备好了。”年轻的大后生举了举自己的胳膊。脸上带着点儿兴奋的神采。
看到大伙儿的眼神,苏曼心里突然触动了一下。
789:“宿主,我刚刚有一瞬间感应到了你的善意值!”
苏曼道,“是吗,可能是错了。”
789道:“……”
苏曼没继续理它了,她不觉得自己刚刚是什么善意,她只是有些感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虽然容易因为一只鸡蛋就打架,但是也能因为一口吃的,而感觉幸福和满足。
紧紧是感慨而已。
走到打谷场的时候,崔向北正坐在草垛上面叼着草,竟然没训练。
看到苏曼了,他跳下草垛蹭的一下就跑过来了,“小干事同志,等等等等。”
苏曼想着他打了一头猪,也该给点儿面子,就站住了,“知青同志,有事儿吗?”
崔向北眼睛打量了她一下,“打猎的事儿,是你提的?你知道我做的那些事儿?”
“嗯哼。”苏曼点点头。“说起来,我要感谢你给了我灵感,要不然我还真想不到能打猎换东西呢。对了,听说你还带头打了一头野猪,同志,恭喜你,你的思想觉悟提高了。”
崔向北:“……你知道那事儿的时候,就一点想法都没?”
苏曼故作不知道,“啥想法?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让大伙儿堂堂正正吃肉。给老百姓谋福利,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同志,你觉得我会有啥想法?”
崔向北默默的摇摇头。
他觉得自己在这小干事面前真的很像个孩子一样。
苏曼鼓励道,“同志,继续保持。争取多为人民群众打野猪。发挥你的特长,做一个扎根农村的好知青。”
第66章
崔向北压根就没想过做扎根农村的知青。
他来这里完全是因为一时热血上头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家里的专制者撕掉了,非得要他走那条安排好的路。觉得他没有录取通知书了,就只能按照家里安排了。
但是他崔向北从来不是受人胁迫的人,直接走了第三条路,下乡。
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但是他当时挺痛快的。
可等下乡之后,他就发觉这条路可能也不是那么适合自己。
有时候想想觉得挺没意思的。
也不知道这小干事怎么就这么精神,每天忙忙碌碌的,说话一套一套的。明明年龄都没自己大,想法倒是挺多。
看着苏曼那精神奕奕的背影,崔向北撇嘴,“真是个奇怪的小干事。”
教育完了崔向北之后,苏曼就得到了5个能量点。路上就用这能量点给自己买了个早餐吃掉了。
这种好事也不是随便就有的。对象一定要是思想上有些叛逆,不符合时下价值观的同志。
苏曼觉得自己要不是在其他地方有了大笔进项,还真能每天逮着那小知青多灌几口心灵鸡汤。
现在嘛……当然是没兴趣和小伙子走太近的。
她毕竟是要干大事业的人,瞧不上那几个圣母点了。
一大早到了公社里面,苏曼就对上了程书记那张笑的满脸褶子的笑脸。
程书记道,“小苏啊,咱都不用去县里忙活了。服装厂那边已经帮咱们都宣传出去了。刚刚朱厂长打电话过来,说好多人都找他打听哪里来的野味呢。还说厂里还要定一批。”
苏曼听到这消息,心里也很是欣喜。“程书记,正好趁着这几天多打一点儿。我建议不要打太小的,要保证可持续发展,要不然开春了都没猎物了。”
程书记道,“我也是准备这么交代下去的,不合格的,咱也不收。”
苏曼也就放心了。这些干部们比她更懂这些道理。要不然荒年那么困难,都要饿死人了,依然不会把粮种吃掉。就是因为明白有了种子才能有希望。
服装厂那边办事效率高,当天下午就将前一天慌的粮食和肉都给拉过来了。
满满一拖拉机的东西哟。
看的公社的干事们眼睛都直了、
这可算是白来的呢。
通讯员赶紧儿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去各个大队去送信去,让他们有空来公社这边领东西。
运来的大部分都是粮食,猪肉只有一百斤,按照队里的贡献分,平均每个队也能分几斤猪肉了。就算不能吃个够,总算有油水了。
最重要的是粮食。城里工人喜欢吃细粮,所以这次送来的大部分是粗粮。而粗粮又是最便宜的,所以送来的数量很客观。光是大桥湾大队,都能分一千斤粮食了。
得到消息的生产队也不等第二天了,当天下午就安排队里的壮丁来挑东西了。
郭队长也过来了,带来了几个力气大的社员,其中就有苏二柱同志。
看到那堆满的东西,苏二柱一脸惊奇。看到自家妹子从办公室出来,跟着公社的干部们一起给他们分东西,他顿时一脸骄傲的样子。挺直腰板走过来,“小妹,你啥时候下工,待会儿和咱们一起回去?”
苏曼道,“不用了,我还要等我嫂子呢。对了,她现在在县中学那边做衣服,你要不要去看看。”
苏二柱想说有啥好看的,不过他又挺好奇这婆娘在外面到底是做啥的。于是点点头,又仰着脑袋跑县中学那边去了。苏曼觉得要是给他装一条尾巴,过着这会儿能翘上天。
公社这边倒是还热热闹闹的。
程书记趁着大队的队长们都来了,就干脆当面下发了通知,让他们继续去安排人打猎。而且要保证数量大。
他现在很有底气了,要是县城吃不完,就去省城。那边的工人更多,吃的起的人也更多。
只要能一直给公社拖来粮食,他就觉得这事儿该做下去。
听到这消息,下面的队长们又是一阵乐呵。
“程书记,我咋觉得这日子越发红火了。咱过着心里有盼头啊。”
“是啊,要是能一直这么做,以后队里社员都要吃饱肚子了。”
程书记嘴角微微的翘着,“好好干,都能吃饱饭。”
一直忙活到快天黑了,这粮食才算分完了。
其中对工分,对肉的数量,粮食数量,花了不少的功夫。
正巧苏二柱也跟着宋玉华从学校回来了。晚上没有灯,伤眼睛,所以天黑都不让做衣服的。
两口子一起过来,跟着队里人回去。
苏二柱愣愣的跳着粮食,在大伙儿都一脸喜悦的时候,他就心不在焉的看了几眼自己媳妇。
看到自己媳妇正在和自己妹子笑着说话,心里又想起之前在学校看到的场景。
几个女同志围着自己媳妇,不懂的就凑过去问她,还要让她看自己做的好不好。看样子挺招人看重的样子。
苏二柱从来没见过自己婆娘这个样子。总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仿佛才刚认识自己媳妇一样。
他就没想到,以前那个被自己磋磨的媳妇,竟然在外面是这样招人看重的。
“二柱,好好走路,干啥呢?!”
宋玉华见他挑着粮食都这么不认真,立马提醒一声。“这要是摔着咋办,别把粮食给摔了。”
苏二柱:“……”
一群人回到生产队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但是社员们却一直在等着他们回来。都跑队里广场上等着。亲眼看着队伍回来了,看着他们带回来的肉和粮食,一个个的眼睛都冒光了。
特别是看着那肉挂了起来,粮食挑进了仓库里面。之后,这心里就开始惦记了。
郭队长看着他们这德性,道,“急啥,明天吃。明天都吃饱饭。咱吃一顿干的。打了猎的小伙子都带大盆来,回头别装不下。”
听了这话,人群里面的年轻人欢呼一声,“好嘞!”
其他人也是乐呵呵的。
崔向北是跟着牛婶儿一起出来的,跟着大伙儿热闹之后,又跟着牛婶儿一起回去。
住长了时间之后,牛婶儿觉得这小伙子除了不服管教之外,其他的挺好的。
就嘱咐崔向北,“明天拿大碗,你有吗,要不我给你洗个干净的盆?”
崔向北道,“不用,我那碗够吃的。”
以前都只装半碗当然吃不饱,要是真给装满了,那就够了。
他又回头看了看那些不愿意散去的社员,心情略微有些复杂,“他们怎么都这么高兴?”
牛婶儿乐呵呵道,“当然高兴啦,多久没吃饱饭了。吃饱饭多舒坦啊。”
崔向北没法理解。因为来了这里之后,他就开始自己给自己开小灶,没怎么体会饿肚子的感觉。
不过因为越是没法理解,他心情就越复杂。
当他为了争一口气的时候,农民同志们正在为了吃饱肚子而奋斗。又想起苏曼,自己一个人吃肉的时候,人家小干事都开始让所有人都吃饱肚子吃肉了。
这思想觉悟也差太多了。
……
第二天,整个北河公社的社员们都比平时吃的多了一口粮,有些打猎打的多的公社,比如大桥湾公社,是真正的吃饱了一顿饭,而且还吃上了一口肉。不是肉末,是真正的肉块。
吃进了肚子里之后,大伙儿才觉得,原来进山里打猎物真是一件真真实实的大好事啊。
于是下午队里再安排人进山的时候,这些狩猎队的人更热情积极了。
北河公社这事儿当然瞒不住其他的公社。
现在的北河公社太出名了,旁边的公社眼睛都朝着这边看呢。有些生产队隔壁就是别的公社生产队了,看着他们提前下工就去了山里,动静还挺大。就知道是在打猎了。
再听那些老乡说打了东西就去换粮食,其他队里就坐不住了,赶紧往自己公社那边报,也问这换粮食的事儿。
于是其他公社的电话就这么打过来了。
程书记并不想这事儿闹的到处沸沸扬扬的。毕竟没上面牵头,要是做这件事情的人多了,后面出了什么问题,他可不敢负责任。作为一个公社书记,他顶多就负责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询问,一律都是敷衍过去了。
结果下午,县里林书记又打电话过来了。
这可敷衍不了了。
林书记让他亲自去一趟县里,把这事儿给汇报一下。
程书记在办公室里面想了想,然后下意识的就找苏曼。
“小苏,你说林书记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咋样,电话里他也没细说。语气也是不冷不热。”
苏曼想了想任主席的为人作风,想着两人是两口子,应该差不多,就认真道,“换的东西,咱公社一口没留,都进了社员们的嘴里了。程书记,您还有啥担心的?”
程书记一听这话,脑子里就松了许多了。
“对,咱一口没吃。咱问心无愧。咱不拿人民一针一线。”林书记就算不认同他的做法,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处分他。
有了底气之后,程书记就骑着自行车往县里去了。
林书记下午没出门,就在县办公室里面等着程书记过来。
第67章
从听说了北河公社用猎物换粮食给老百姓吃之后,林书记心情就一直很不错。
甭管对农民同志到底有多大的帮助,这行动是真真实实的将老百姓放到了心里啊。
这要是心里没有老百姓,哪个干部愿意这样大费周章的搞这些活动?
所以昨晚上林书记还难得的喝了半杯酒。喝完之后,今天就惦记着找程书记来聊聊,看看这事儿在其他公社有没有可能推广。
南平县下面毕竟还有不少公社呢。这些公社既然不积极,那他这个当书记的就给他们安排任务了。
所以等程书记忐忑的到了林书记办公室里的时候,就看到林书记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他这心顿时就落在肚子里面了。
林书记笑着道,“程春平同志,请坐,坐下谈。”
程书记脸上也是十分舒心的笑容,坐在林书记对面。“林书记,那事儿我是准备和您汇报的。就这两天才刚做,情况都没整理清楚,担心说不清楚就没过来。”
林书记当然知道他们这下面的干部们的想法,就是担心做的过了,会被上面批评。
就安抚道,“没事,我也是无意中知道,心里好奇就找你聊聊。”
说完之后,脸上就严肃了几分,“春平同志,换的粮食都给到队里去了?”言下之意是,你们公社没从中拦截吧。
这事儿他以前可是发现过的。什么物资,公社都要拦截一部分。倒也不是说自己贪了,下面的人也没这个胆子。就是习惯了留一点儿以后救急用。
但是林书记是不赞同的,这下发的物资都是按量来的,你现在拦着点儿,老百姓现在就缺一口。
程书记立马点头,“发了发了,都发了下去了。当天你就让队里过来了。我们这发下去也特别公平,老百姓说不出别的话来的。”
说着就从自己破旧的公文包里面拿出了分配的方案和记录本。上面都有各个大队的签字。
林书记拿过来看了看,看完之后,脸上的神色又温和了,“这样好啊,老百姓们都实实在在的受益了。”他又看着程书记,“春平同志,你们公社是做实事啊。”
“都是为了让大伙儿吃饱肚子,咱也就这个想法。”
对于程书记这表现,林书记心里更加满意了。以前吧就觉得北河公社那边挺能办事,挺热闹。但是那都是精神层面上的。现在能够让老百姓吃一口饭,这才是最实际,也是最让他满意的。
他又聊起了自己的想法,“你说,这要是整个县里,能推广吗?”
这话可把程书记给问住了。
他压根就没想过在全县推广啊。就这么大的县城,再不济就是省城。要是整个县里都换野味了,他这野味还能换出去吗?
这年头大伙儿也不是说特别爱吃这东西,就图个新鲜。因为数量少,所以稀罕。这要是数量多了,人家吃了一两回也不会稀罕了,宁愿去买猪肉,羊肉。
他犹豫着没说话,林书记也猜到他的想法了,“春平同志,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尽量找出对大家都好的办法。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人。”
话都说这份上了,程书记还能咋说呢,可让他真的说不出来啊。他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会儿让他说,他也就只能憋出一句,“咱县里认不认识其他省城的人?要不送到更远的地方去?”
林书记仔细想了想。他倒是认识一些外省的人,但是这个东西运外省去,不说油费啥的,就说这肉质变坏了,那就是个大问题啊。“太远了,肉运送过去,就容易坏。”
这个问题程书记就没辙了。哪怕是冬天,这种野味也不能放长了时间啊。抓活的,它容易掉肉,弄死了,那个味道就不好了。
抓了抓脑袋,程书记就想到了苏曼了。
这小苏脑子好啊,啥事儿到她脑子里过一圈,就能找到办法。反正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的事情,好像就没她想不出来的。
“要不,我回公社找同志商量一下?我们公社小苏同志还是很有想法的同志,我回去找她商量商量。”
林书记倒是对小苏这个称呼不陌生,他媳妇也念叨过北河公社妇联的小苏,“妇联那个?”
“对啊,就她。年轻人脑子好着呢。”
林书记道,“不用等明天了,让她今天就过来。等过阵子天冷了,这事儿就办不成了。”
程书记:“……”
为了节省时间,程书记直接用县里的电话联系上了,让公社那边用拖拉机送苏曼过来。
因为程书记交代要快点过去。所以拖拉机师傅终于再次享受到了风驰电掣一般的行驶速度。在土疙瘩路上扬起了一阵阵的灰尘。
等苏曼到了县里的时候,灰头土脸……
“哎哟小苏来了,还挺快的。”程书记笑着把苏曼迎进了办公室里面。
他现在可不完全当苏曼是个小干事了,而是当做一个可以给他出谋划策的左膀右臂。
他都已经决定了,下个月积极分子评了之后,苏曼工资和级别都要提。
苏曼规规矩矩的笑了笑,“林书记,程书记,让你们久等了。”
林书记笑道,“小苏啊,坐坐坐,我和你们程书记刚刚还聊到你了。”
又让秘书去给苏曼倒水。
苏曼客气的说不用,不过人家秘书科不敢客气,还是帮着帮着苏曼泡了一杯茶。这茶叶林书记自己平时也舍不得喝,这会儿拿出来招待人,完全不心疼。
苏曼意思的抿了一口,规矩的捧着茶杯,眼睛看着两位领导,等她们发话。
林书记见她状态稳定了,这才开始聊公事。
将刚和程书记说的那个想法和苏曼也说了一遍,“听说这次打猎,也是你提的好意见。所以就找你过来咨询咨询。”
这话说的十分客气,让苏曼心里对这领导好感度蹭蹭蹭的往上面升。这放啥时候都是好干部啊。
大领导这么客气,苏曼当然也要把工作做好。毕竟她这人也是有职业素养的。
好歹也是在未来的商业圈里面混过的,苏曼对于商业模式当然是很了解。林书记说的这问题,其实就是商业问题。
区别在于她所经历的商业圈都是私人商业圈。而现在都是公有制的。
苏曼通过在这个时代这么久的摸爬滚打已经了解这个时代的个性了,就是只要不搞私有制,一切为公,高举共产主义大旗帜,就是符合这个时代的规则的。
见苏曼没说话,林书记和程书记也没追问,就等着她思考。
其实也没准备说今天就能说明确方案出来。就是当面说清楚这个问题,然后正式的谈谈。
不过苏曼很快就给他们答复了,“其实有些手艺可以将这些肉进行加工制作。比自家买回去做要更好吃。更香。这也属于一种地区的特产。咱们自己可能不稀罕,但是拿去外地,那就是高档货了。比如说葛根粉,在某些地区属于特产,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到了咱这边,那就特别稀罕。买都不好买。如果县里可以弄一个小型的加工厂,专门做这个,外销去其他地方,可能比单纯的野味更加好。”
林书记还在思考,程书记就道,“可是,这东西也是有个季节性的,咱也就农闲做做,农忙的时候,那可是很忙的,没工夫搞这些。”
上头的思想可是尽最大的努力增加农村劳动力呢。
林书记也道,“这野味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量无法保证。”
苏曼道,“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做野味加工,其实咱这里还有其他的特产,比如说一些大酱,去了外地也很稀罕。还有一些野菜经过加工之后也好吃。什么野山菌晒干之后炖汤,很营养。这些都可以做。我之前看上面给咱们下文件,说让一些地区自己搞代食品,咱这也差不多。”
林书记微微点头。
上面让搞代食品是因为某些地区粮食缺少严重,为了吃饱肚子,让农民自己发掘能吃的东西代替,比如啥洋槐花,还有一些能吃的叶子晒干了吃。只要能吃下肚子的东西,都给发掘出来。
他们县里倒是没这么严重,所以之前也只意思意思的搞了一下。现在搞野味加工,也算是一种代食品了。就是这个代食品的档次比较高。
话说到这里,林书记心里已经有些计划了,只不过到底是大事,所以要和县里其他干部们开会商量一下。
“这个食品加工的事儿,小苏你回去给个报告上面,能想到什么就报告什么,我们到时候再一起总结一下。”
程书记一听就道,“林书记,您觉得可行?”
“可以参考一下。咱县里没什么好的资源,现在几家厂子也养活不了整个县里的人,县城有些人家生活也不算好。要是真能多一家厂子,那也很不错。”
程书记:“……”所以这是连县里也照顾到了?
出了办公室之后,程书记和苏曼就坐上了拖拉机回公社去。
“小苏,你觉得这事儿真有那么好吗,那些东西能卖出去?”
苏曼对此当然有信心,这才多少东西啊,不要小看我们国家的购买力。咱贫穷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但是只要物价合适,国内购买力还是很强的。要不然那些服装厂为啥工作量那么大,不就是因为供不应求吗?
不过她不能和程书记说这么多,只能认真道,“我也是就是从咱们综合服务厂这边得到的想法,但是我觉得县里这边来做,肯定会有更好的安排。
程书记觉得也是,县里人多力量大,物资也多。路子更加广。他们要是想开一家厂,肯定比公社要强。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第68章
县里动作快,为了赶上这一波,林书记第二天一早就开了个会,把这件事情给定下来了。
至于要找手艺人的事儿也好找。
发个通知,来面试的人多的是。还能从里面挑出比较合适的人。挑个手艺最好的,安排当厂里的生产主任,专门负责盯着制作流程。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来安排。
因为林书记的作风雷厉风行,下面的下属自然也是随着他的作风,都讲究效率。
才两天时间就把这些事情处理了。一开始也没开多大大规模,从个小作坊开启。招聘了二十个临时工来做。取了个名字教南平县食品加工厂。
然后让北河公社这边将野味往县里送。算是先用北河公社这边试点吧,等作出一批产品之后,再正式下发通知给其他的公社,大规模的搞这个。
这可让程书记乐坏了,毕竟县里的厂子那边也消耗不了多少。吃个新鲜,后面就不需要了。现在有了县里这个食品加工厂,这个就好了。
以后就算是下工了,还能阻止人去山里弄点野山菌啥的,这不都是收入吗?
他笑嘻嘻的应了,转身就给厂里打了电话了,唉声叹气的说这是县里的安排,他们作为下面公社也没辙。
南平服装厂这边接到程书记这边通知,就不乐意了。
这以后就没供应了?
虽然他们现在也比较饱和了,不需要多少量了。但是万一哪天有想要了咋办?
程书记安抚道,“哎哟,这有啥问题,到时候东西到了县里食品厂,你们还不是要多少就找他们订?比咱这还方便。你们县里都是工人兄弟,好说话。”
厂里一听这安排,又觉得也对。反正离的这么近,回头和食品加工厂那边关系好了之后,一切都好办。
安排好了这事儿之后,程书记就准备在北河公社大刀阔斧的搞起来了。要趁着县里还没把好处分给其他公社之前,尽量占大头,给自己的社员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当然,下通知之前,他还特意将这个好消息和公社的干部们说了。
公社的干部们听到这消息也是乐坏了。
以前公社除了种地还是种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