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曼听到这个消息就乐了,心里一阵的轻松。觉得特别开心。
她还打听到了顾城的消息。顾城同志倒是没退休,就是要调走了,要调去条件艰苦的地方继续奋斗。
苏曼开着车子就跑去省城顾家了。
孙琴看到她来了,高兴不已,“小苏,你怎么来了?你知道消息了?”
苏曼笑着道,“我一直偷偷打听消息。”又看到顾城比之前憔悴一些,但是好歹人还是好好的。
顾城看到她了,就道,“你这孩子,让你别来了。你还偷偷打听。”
苏曼笑道,“你们是勇士,我难道就是懦夫?我好歹也是你们身后的小兵。”
顾城闻言,仔细的看向她,打量一番之后,由衷道,“小苏,我感觉你不一样了。”
孙琴道,“我早就发现了,小苏好像精神了。”
“不止这个,我觉得小苏现在倒是有点儿女战士精神。不像以前,就是个小耗子一样,有事儿就钻耗子洞里躲着。”
“老顾,瞧你胡说的!”孙琴笑骂道。
苏曼倒是不生气,不客气的坐在顾城对面,“顾叔,那我现在像啥?”
“小狼狗,聪明又勇敢。”
孙琴生气了,“老顾,亏你还是个读书人,这都说的什么呀,不是耗子就是狗。小心小苏告状,老崔来找你算账了。”
顾城笑道,“我都要走了,他可找不到我了。”
苏曼道,“顾叔,你是要去西南那边吗,都准备好了吗?”
“没什么好准备的,两袖清风的走还比较轻松。关键是咱得带着自己的精神和信念走。放心吧,只要有精神和信念在。哪里都能干出一番成绩。”
“顾叔,我相信你。希望有一天你还能给我做领导。”
苏曼没有去送顾城。毕竟现在该避还是要避一避。
回到南平之后,苏曼就在县里找房子了。作为县长,找房子这事儿还是很简单的。很快就找到一户带小院子的青砖瓦房。一层楼的小平房。一间堂屋两间房。房子不大,但是环境还不错。因为南平这边单位都建楼房了,房主家里都是工人,住进了单位的大楼房里面,这房子也用不上了。
苏曼就买了,用的是崔向北给她寄回来的工资。证上写的是崔卫国的名字。
请了苏家三兄弟帮忙修缮房子和打扫卫生之后,苏曼就准备去首都接人了。
本来这种时候她是不该去的。可谁让老崔同志现在失业了呢,之前又登报和她和崔向北断绝关系了。这会儿估摸着也拉不下脸来投奔他们的。所以她还得去接人。
安排好了南平的工作之后,苏曼本来想提前给崔家那边打电话说一声的。可没想到电话打不通,再一想,人家老崔都已经失业了,电话费人家肯定不给供应了,电话那肯定也是要停机的。干脆也不打电话了,发了电报,就坐车出发了。
一路上,苏曼都在感受着这个让她觉得还算舒心的环境。心情不免有些愉快。
到了首都,苏曼就去了军区大院那边了。
李淑华他们已经提前收到苏曼的电报了。
还在家里给崔卫国做思想工作。
“老崔你再这样,我就扔下你不管了。真是的,不就是退休了吗,有什么丢人的。”
“可我是这种情况下退休的。总觉得抬不起头。”他这是被退休的!而且给的名义还是思想有错误。简而言之就是犯了错被撤职了。
李淑华道,“怎么,你还想去农场劳作?能有这个结果就不错了,你就当自己壮烈牺牲了吧,现在的你就是个糟老头子。咱就投奔儿子媳妇去了。这里是军区大院,虽然说退休也能住,可我觉得住着没意思。我想去南平了。”
其实也是想远离这些矛盾。虽然现在情况没想象中的那样艰难。但是一些争论还是存在的。这个不是一时半会的能解决的。现在老崔也退休了,干脆眼不见为净了。反正之前已经做了该做的,问心无愧了。
糟老头子崔卫国:“……”
两人还没说出一个结果来呢,苏曼已经在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老崔家门口了。
李淑华听到动静赶紧出来,看到是苏曼了。高兴的拉着她的手,“你真的来啦。”
士兵看到是认识的,就走了。
苏曼则跟着李淑华进了屋里。
崔卫国看到儿媳妇来了,还挺不好意思的。他之前都登报和他们脱离关系了。当时搞的挺壮烈的。
结果现在……
“爸,听说你退休了,我特意来接你和妈去南平生活的。可终于盼着你们退休,一家人可以在一起生活了。南平气候好,特别适合养老生活。”
绝口不提登报的事儿。
崔卫国道,“咳咳,其实在这里生活挺好的。也习惯了,不是那么想走。再说了,你在南平工作也忙。”
苏曼道,“那以后我和崔向北的孩子谁带,我爹娘带?爸,你的责任心呢?”
李淑华和崔卫国一听,都看向她。苏曼赶紧摆手,“我是说假如。”
“……”
李淑华是真的想走了。之前崔卫国遇着这事儿,她心里其实挺难受的。但是作为崔卫国的妻子,她当然是只能选择和他站在一起。现在事情结束了,她就想和崔卫国去过安稳的生活了。
崔卫国自己虽然有些不甘心,可是现在他无事一身轻,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留在这里,除了自己心里不痛快,也没别的好处了。
苏曼道,“我给你们在南平看好了一处小院,虽然比不上这里的二层楼,但是青砖瓦房,前面院子还有葡萄架,夏天的时候正好乘凉。院子里还有一颗枣树。另外,我还准备给你们养一只猫,或者一只小狗。对了,院子隔壁就是酿酒的。躺在院子里就能闻着旁边的酒味。”
崔卫国咳了咳,“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咱得给你们带孩子。”
李淑华听到他松口了,高兴道,“对,关键还是和你们一起生活。”
第275章
李淑华和崔卫国离开的事儿也没和别人说。
毕竟现在还需要避险,不能连累人。崔卫国自己也死要面子,觉得自己没能如同勇士与一般壮烈,反而灰溜溜的离开了,觉得有些丢人,也不准备和老朋友告别,
行李也不算多,家里的东西都是公家的,连衣服都是部队的。倒是有些崔向北小时候玩的小玩意儿收拾了一包。警卫员小吴坚持扛着给他们送到火车站。
崔卫国感慨,“小吴啊,你不该送我的。”
小吴红着眼睛,“首长您别这么说,我一直跟着您,您就是我的首长。”
崔卫国恨铁不成钢,“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这么实诚呢。你这么老实,是没出息的。”
苏曼笑了,要说实诚,谁能比得上老崔同志。这叫做什么人带什么兵。
这边小吴还红着眼睛舍不得走呢,几个老同志也穿着便服来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崔卫国要走的事情的,这会儿竟然还跑火车站来了。
“老崔,你不够意思啊,你就这么走了。也不和我们这些兄弟们打声招呼。”
崔卫国有些尴尬,“没办法,儿媳妇来首都接我去给他们带孙子。咱年纪大了,不就只能干这些事儿了吗?”
有老同志就打趣,“就你还带孙子,可别又带个小霸王出来了。”
其他人也跟着笑,然后和崔卫国拥抱了一下,“老崔,你去吧。以后总有见面的时候。也许我们以后也要回去养老了。”
崔卫国这会儿也放开了,笑着道,“好,那你们到时候来南平找我。我住那戴尔隔壁就是酿酒的,到时候咱喝个够。”
几个老同志又笑了,“瞧你这嘚瑟样。”
一直到上了火车,崔卫国还在和他们招手。
苏曼道,“爸认识这么多朋友,人缘真好。”
李淑华道,“都和他一样,一群大老粗们,整天不干正事,找着机会就喝酒。以前我给他看病的时候,他那会儿受伤,因为没有酒精了,一个老首长就把自己藏着的烈酒贡献出来了,结果他拿去之后直接给喝了,还说一点伤口用不上酒精,用火烫烫就行了。”
崔卫国道,“以前的事儿了,和儿媳妇说什么呀?”
“怎么还知道不能说了,我就得说。你这么把年纪了,得改改了。”李淑华笑着看他,又和苏曼道,“反正以后看着他。他那一身旧伤,不能碰酒。”
苏曼点点头,“您放心吧,那院子隔壁就是专门泡药酒的,外敷,专制跌打损伤。”
崔卫国:“……”
……
到了南平,苏曼也没带他们去苏家那边,而是直接带去了小院。
一家人到的时候,李春花两口子都在小院里面等着。
之前苏曼买的小院还有些乱糟糟的,这会儿规整之后,看起来特别整洁。屋顶上的瓦片也收拾过了,换上了新的瓦片。院子里还摆放了圆桌子小椅子,有点儿小资情调。还专门给崔卫国弄了一个可以前后摇晃的摇摇椅。
虽然还没住进来,但是里面已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李春花带着他们看了一圈房子,老两口满意极了。这比起他们想的回老家去盖个小院要好多了。环境要好,而且老家那边没熟人,这边至少还有亲家。
李淑华还要将买房子的钱给苏曼。苏曼没要,“崔向北的工资买的。”
李春花道,“给啥啊,儿子养老天经地义。”
两人也就不在这事儿上面纠结了。
有了老苏家的人帮助,李淑华两口子很快在南平安定下来了。别看苏铁山不是当干部的,可好歹是个老农民,而崔卫国也是喜欢种东西的,两人很快就能玩到一起了,每天都是琢磨着种点儿啥。知道苏铁山学会了做木匠,崔卫国也准备去那个什么木工学校去报名,学个手艺了。
至于李淑华也找到事儿干,她本身就是军区医院出来的,县城这边医疗人员少,苏曼就请她去医院里面帮忙了。闲暇的时候,也跟着李春花一起参加了表演队,平时也一起跳跳舞。
两人都觉得,这辈子也就这阵子过的最舒坦了。
解决好了心头大事儿,苏曼也静下心来搞工作。
如今的社会环境比之前要宽松一些。全国上下一心一意的搞发展。尽管在思想上面还是有些争论摩擦,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变动。但是对于底层人民的影响却没有那么深远了。下面的人依然安安稳稳的生活。
而南平养殖场如今也算是做出成绩来了。每个月都有牲畜出栏。
这些牲畜远销供应到外地,又从粮食产量丰富的地区换来粮食供养南平人民。大大的弥补了粮食上的缺陷。
以前南平老百姓只能吃个七八分饱,如今不止可以吃饱饭,还可以偶尔吃上一顿肉了。
苏曼又扩大了县里的食品厂,让食品厂这边生产肉罐头。
毕竟这会儿交通运输还是比不上未来,很多地区太远了,牲畜路上运输会很危险,所以做成这种可以保存的肉食,就能卖去更远的地方。
这种肉罐头做出来之后,崔卫国和苏铁山喜欢的不得了。两人买了一些回家里,然后约着一起去小公园里面吃罐头喝小酒。还别说,因为两人这么搞了几次之后,公园里那些退休老头也都养成了这么个习惯。喜欢拿着肉罐头去公园喝小酒,似乎不拿一罐肉罐头,就跟不上老伙计们的潮流一样的。
好在如今南平工人家庭多,家家户户都有工人。所以偶尔买一罐小罐头倒是买得起的。
崔卫国建议她把这肉罐头卖去部队里面。
“以前打仗的时候咱也吃过肉罐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太假了。香是香,可吃不出肉味。吃了你们这肉罐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肉罐头。”
苏曼觉得有道理。至于食材的问题也不担心。因为现在环境稳定了,其他县里也不搞事儿了,所以也开始按照之前的计划搞养殖工作了。
苏曼就准备和他们到时候提个协议,以后在他们养殖场那边购买肉食。
而部队这边的路子苏曼也是有的。之前南平家具厂可还找他们租车了呢,如今还有业务往来。苏曼拿着肉罐头去了部队里面走了一圈。那边周处长吃完之后,就特别喜欢,和食品厂这边签了协议,准备订一批,以后有战士出去搞训练的时候,可以带着方便路上吃。顺便还找苏曼这边定了一大批的牲畜。
周处长道,“离的这么近,干脆你们南平以后就专门给我们供应肉食了。”
苏曼都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快就谈好了,“你们之前供应的路线不用了?”
“以前都是上面管的,现在上面估计管不了了,我们自给自足把。”
苏曼明白了,这是上面还在争论呢,没时间顾及下面的人了。这才给了她机会。
苏曼觉得这确实也是个机会,现在是供应省城这边的部队,等以后还能有机会供应其他部队呢。以后没准他们县里还能搞几家军工企业。
于是南平县这边的食品厂也扩大了规模。一批又一批的老百姓成为了工人。
苏曼事业顺心,家里人也过的都挺好,唯一让人惦记的就是崔向北了。
一点消息也没有,人还在首都研究所那边,也不知道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到了年底的时候,第一场雪下来了。
整个南平老百姓都在兴匆匆的准备着过年的物资。苏曼也请了假,准备带家里人去省城买东西,结果就接到了湖江省省委领导的同志,让她和赵书记赶紧去一趟省里。
苏曼听到这消息就觉得吃惊。她平时也算是苟着的。没啥出挑的地方啊。也就是把地方上治理的不错。但是很少在领导面前晃荡。
吃惊归吃惊,还是得去。
和家里人说了一声,苏曼就开车带着赵书记直接往省委去了。
结果苏曼和赵书记才到省委呢,就被几个穿制服的人给直接带省委会议室去了。苏曼进去一看,发现里面一些穿制服的人,另外还有海书记林专员,还有省委李书记,和新任的胡省长。看到她来了之后,会议室的们就被关上了,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人严肃的宣布了一个消息。
国家要成立几个研究基地,而其中一个就设置在南平县。
之所以考虑南平,是因为湖江属于内陆,而南平这边多山,研究基地建立在山里比较安全。加上南平很多地区都有林场,经常有车子进出拉东西,这样也能具备一定的掩饰效果。
苏曼一听,顿时觉得这馅饼从天而降的感觉。
虽然说这也代表着麻烦,以后各方面安保工作肯定是要很注意的。但是有了这个研究基地,以后领导的眼光那就要看着南平了。作为南平的主管人员,她当然也会受益。
老赵更别说了,惊喜的满面红光。
这一次会议,主要是对这个研究所选址,以及保密工作如何开展进行研讨。顺便都签一份保密协议。
第276章
这次的研究所规模还不小,一群领导就子盯着放大版的南平地图在那边选址。
实际上在这场会议之前,地址已经由特殊部门勘测好了。如今让苏曼他们过来,就是让他们对着其中几个地方进行规划,要起到一定的掩饰作用。
在这个会议上,苏曼和老赵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有湖江的大领导还能说上几句。而苏曼和老赵则负责将这些安排记在心里,回南平之后要积极配合。
这件事情一直谈了一天一夜,把所有的分工和细节都商议清楚之后,会议才算结束。
也得亏苏曼如今身体好,熬个夜也无所谓。散场的时候还有些精神。
躺在招待所的是好,她心里就嘀咕这事儿。
历史上这些研究所有没有建立,苏曼并不知道,但是她总觉得,是不是和789有关。
虽然789在她手里是个鸡肋,没什么大作用,但是如果到了合适的人手里,也可以变成一个大杀器。
光是789那边可以购买到这个时期的生产链,就可以帮助国家很大的忙了。
购买这个时期,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生产链都可以购买到。很多都是禁运物品。
如果国家买了这么多东西肯定不会简简单单的只用来使用,肯定会进行研发的。
想到789,苏曼还有些惆怅。
这是陪着她最久的老朋友。然而直到卸载的那一刻,她才真正的信任789了。并且把它当做自己的伙伴。
可惜,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这会儿湖江省委办公室里面,外面警卫森严。里面穿制服的领导整合李书记还有胡省长谈话。
谈的还是这个研究基地的问题。
“到时候我们会安排驻军,这不是简单的研究基地。不要把它当做是湖江的那些研究所来看待。这是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李书记问道,“研发的是哪一方面的?”
“抱歉,无可奉告,这是我们的机密。但是我可以强调一点,这关系到未来国家发展。”
李书记吸了口气,觉得压力很大。
因为级别太低,苏曼和赵书记并不适合知道太多,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事儿,按照上面要求执行就行了。所以两人第二天起床就赶回南平为研究基地建设问题做准备了。
这事儿还要保密,所以对外也不能说是建设什么研究基地,而是说准备建设一些养殖场和林场,为了不让人搞破坏,还要禁止让人入内查看。
苏曼和老赵都没去两次,那边开始动工的时候,两人也被禁止入内了。
不过后面下起了大雪,工地那边似乎也没停工。看来对于这个研发基地很着急的样子。
崔向北这次又是在小年的时候回来的。
也没提前给家里打电话,回来就直接往苏曼单位跑了。
苏曼正在想着来年工作计划,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崔向北,还以为眼花了。
等确认真的是真人站在自己面前之后,她高兴的跑过去将崔向北一把抱住。
崔向北一脸笑容的回抱着她。
两人抱了几分钟才终于松开,“你怎么回来了,工作忙完了?”
崔向北神秘兮兮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苏曼道,“升职加薪了?”
“比这个还要好。”崔向北低下头,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苏曼顿时眼睛一亮。“我早就知道这事儿了,可我没想到你竟然会在这边。”
“嗯,我也没想到会在南平建立基地。知道之后就立马申请了。”
苏曼笑着道,“一申请就被通过了,看来你在单位还是挺优秀的。”
“还成,”崔向北有些嘚瑟。
“夸你两句还骄傲了,”苏曼捏了捏他的脸,“爸妈来南平了,你知道吗?”
“嗯,我离开首都的时候去过大院那边,听人说了。苏曼,谢谢你。”崔向北觉得,苏曼总是那么好,比他所知道的还要好。每次总能让他爱的更多。把命给她都觉得不够。
苏曼道,“谢什么,我也算是为我们南平引进人才了。走,带你去看看他们。”
两人直接开车去了崔家。
如今下着雪,老崔同志也会享受,升起来炉子,坐在堂屋里靠着火炉,哼着曲儿赏雪。过的像个地主老财主一样。
苏曼和崔向北进屋的时候,就看到他这模样了。
崔卫国看着自己儿子回来了,一脸惊喜,然后也不知道如何反应了。
毕竟之前可是断绝关系了……
李淑华倒是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了,看到儿子好好的站在满前,她跑过去一把抱住儿子。
之前总担心儿子受到连累,他们也没法打听消息。也不敢问儿媳妇,怕给儿媳妇增加负担。
现在看到人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了。这颗心才算是放下了。
崔向北笑着道,“我好好的呢。妈。”
然后又看向崔卫国,“爸。”
“咳咳,嗯,回来就好。”也不提那登报的事儿了。
因为崔向北回来,老苏家全家人也跑老崔家来聚会了。
崔卫国和李淑华如今也和老苏家的人特别熟悉了,家里人多也热闹。
李春花带着几个媳妇帮着李淑华一起准备晚上要吃的东西。
苏铁山和崔卫国则吃着花生喝着小酒聊天。
倒是崔向北被三个舅哥给围着了,问他咋这么忙,咋总是不在家里。妹子这结婚和没结婚有差别吗。
崔向北老老实实认错,并且保证以后每个月都会回来看苏曼一次。
没想到崔向北这么听话,三人顿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终于把这个不老实的妹夫给制住一次了。
等吃饭的时候,都拉着崔向北,要和他一起好好喝一口。
苏曼道,“别闹,他是搞学问的人,喝酒伤脑子。”
苏铁山和崔卫国:“……”
三兄弟挺同情崔向北了。老苏家的女人都不简单啊。瞅瞅,这管男人管的也特严格了。竟然连喝酒都不让了。
妹夫不容易啊,还是不能太亏待了。
好不容易一家人热闹玩了。全家人都回去了。崔向北和苏曼也回去了。毕竟老崔家没住的地方。
进了屋里,还来不及洗漱,苏曼就扯崔向北的衣服了。
崔向北克制道,“等等,我还没洗澡。”
“待会再洗。”
苏曼一下子亲了过去。
她这结个婚,还真要搞柏拉图了。
两人都年轻,体力好,一直奋战道深夜。
崔向北喘着气,“苏曼,你好像不一样了。”
苏曼躺在他怀里,“哪里不一样了?是变丑了还是好看了?”
“好看了,不过这不是重要的……体力好像好多了……”
以前苏曼开始的时候虽然热情,但是后面体力不济就犯困。这次不一样,两人缠着一直大半夜才结束,苏曼还这么精神。
苏曼摸了摸他的脸,“所以啊,你得好好的锻炼身体,别哪天不如我了。”
崔向北觉得这挑战到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
翻身就给人压下去了。
一直到第二天,两人才有功夫好好说话。
苏曼问起他单位的情况,“还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影响倒是没有了。教授他们都被安排在各个基地里面去了。那边环境很封闭。”
就算有些问题,消息传递不出来也没用。
苏曼就放心了。能够让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就好。
因为崔向北的回归,这个春节苏家和崔家都很热闹。
李春花瞅着老崔家挺不容易的,一家人离乡背井的来南平,平时崔向北还在苏家住着,老崔家两口子也没说有意见。这亲家挺好。她也投桃报李,想着过年让老崔家也热闹一下。就和李淑华商量着年饭就在老崔家吃了。
崔家这么多年,也是过的最热闹的一个春节。
因为人太多,堂屋还坐不下,还只能在院子里搭了个棚子,放了个订制的大圆桌。好在如今没什么冷风,天气还算好。
桌上放着李淑华和李春花,苏秋月,还有老苏家三个媳妇做的特色菜肴。
有鱼有肉,还有羊肉火锅冒着热腾腾的热气。
男人们没闲着,帮着搬椅子,摆放碗筷。顺便看着熊孩子。
孩子们则在院子里跑着玩。
小柱子一岁了,虎头虎脑的,看着哥哥姐姐跑着玩,扶着凳子歪扭着身子想加入,嘴里咿咿呀呀的发出声音。
苏曼拉着崔向北坐在一边,看着热热闹闹的场景。两人脸上满脸的笑意。
“崔向北,希望我们老年的时候,家里也能这么热闹。”
崔向北嗯了一声,还没反应过来苏曼说的啥意思。张嘴就道,“以后年纪大了,我们还是和哥他们一起过年。他们家孩子多,肯定热闹。”他决定以后还是要对舅哥他们好一点,以免以后年纪大了,他们不乐意一起过年。
苏曼看着他这样子,心里暗自笑了笑。也没准备和崔向北说清楚自己的打算了。
生不生孩子都顺其自然吧。她现在也想开了,不再担心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了。以前她总是顾虑太多,不乐意相信别人。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也想开了。
那样的大事情都过去了,人生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人不能被未知的恐惧打倒。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应该是随心所欲的。
就比如说当初被789坑到了这个物资匮乏,落后的时代来了,不一样能把日子过好吗?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还有番外。
番外在晚上九点。因为要更开始准备新文了,所以番外每天双更。
第277章 番外一
开了年,崔向北就要离开南平了。这边基地没做好,他还得先去湖江研究所参加别的研究工作。
现在国家缺乏研发人员。崔向北又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自然不可能轻松。
走的时候,他拉着苏曼的手依依不舍。
“去吧,等你下次回来,我和你商量一件事儿。”
崔向北立马严肃道,“什么事儿?你说,我听着。”
苏曼点了点他的脑袋,“先去忙吧,等你回来再说。”
她担心现在说了,崔向北去了单位得惦记着这事儿,到时候影响工作。而且崔向北的工作如果不在她身边,不能经常回家,那之前那事儿她也就想想,不会付诸行动。要不然以后生了孩子,缺少父爱,那可不行。
崔向北问道,“很重要吗?”
“也不是很重要,其实我做决定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崔向北就笑了,“那你做决定吧,我都听你的。你是咱家的一家之主。”
苏曼抿着嘴笑。
崔向北走了之后,苏曼也就将那事儿放一边了。安安心心发展南平。
如今的南平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而苏曼也希望通过畜牧业带动南平当地的工业发展。
比如如今皮革丰富了,苏曼准备在县里开皮革厂,有了皮革厂,又可以开皮具厂。规模不用太大,后期慢慢发展就好。还可以再搞一家奶制品厂。
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农村与城市互相支持的循环运转模式。
苏曼在开年的县委会议上提出了这个计划之后,得到了全县上下干部的一致支持。
当初苏曼搞畜牧业的时候,大伙儿都还悬着,结果收效很快。
特别是去年生产队也搞了养殖场,赚的钱补贴给农民同志。农民同志不止收入增加了,而且还多分了一些肉。年底都吃上了肉。
除了安排建厂之外,苏曼还安排农业局和粮食局这边去那些粮食丰富的地区换粮食回来。
现在县里赚钱倒是其次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吃,让他们吃饱饭。
这些任务只是几句话的事儿,可是办起来事儿不少。
所以从一开年,苏曼就忙碌起来了。
等一个多月后,终于不那么忙的时候,苏曼就发现自己身上的不对劲儿了。
自从调理身体之后,她的身体就一直很正常,例假也是按时来。这次竟然迟到了半个月。
苏曼觉得有问题就去检查了一下。还是李淑华亲自领着她去做的检查。
结果还真的出问题了。
都怀上一个多月了。算算时间,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