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粥喝起来特别清新、爽滑。
吃过粥,大家出发去镇上整理货架。唐爸则骑自行车去菜市场去找大伯商量进猪肉卖的事情。
唐家超市开张那天,想进四分之一只猪在超市卖。看卖得怎么样,唐家再决定以后进货量。
大伯欣然同意。他的猪肉多是卖给饭店,单位饭堂。本来宰一只刚够。现如今,唐爸临时临急多要四分之一只。那只能那天再宰多一个。只是他一时半会没找到人手,他需要唐爸帮忙。
第51章 超市开张
唐杏大伯在村边有一个“屠宰场”。屠宰场呈L型,一边是烧水的厨房和临时休息的卧室,另一边是两间猪栏。猪栏临时住着那些买来待宰的猪。屠宰场边上是荒废池塘。猪的排泄物和杀猪时的污水排入池塘。
池塘就是一个露天的厕所。冬天还好,气味没有扩散开来。一到夏天,可不得了。臭气熏天,苍蝇漫天飞。边上的村民怨声哀道,纷纷抗议。强烈要求大伯将屠宰场搬走,不搬,就要砸房子。
大伯仗着自己有钱,理直气壮地不同意“我自己的房子,做什么不行,要你们管。我就不搬,咋啦?”
村民本就火气大,大伯这么拽,这不是火上浇油吗?附近几家人同仇敌忾,争吵中,双方起了冲突。
站在一旁的爷爷看情况不妙,赶紧扯着大嗓门,一边喊“杀人啦”一边跑到唐家寻求帮助。爷爷凄厉的喊叫声,引得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奔向屠宰场。
唐爸鞋子也不穿,就抄起扁担直奔屠宰场。唐爸到时,双方已经分开了,大伯抹着嘴角的血,忿忿不平地狠狠盯着对方。
唐爸走到大伯身边,问到“不严重吧”
“还行。哼,他们仗着人多,要不,我才不怕他。”大伯说到。
对方站出一个人。那是与唐金一起救落水女童的虾仔的爸爸。他心平气和地对唐爸说“阿富,你来评评理”
唐爸说到“怎么说?”
“你看看,一个杀猪场搞的这里臭气熏天的,我们几家都忍了这么久了,今天过来跟你大哥说,要他搬走。他不同意,还拽拽地说,不让我们管。不同意搬走。”
唐爸还没出声,大伯冲口而出“那是我自己的房子,凭什么要我搬”
“那你们也不用出手伤人啊”三叔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他说到。唐爸四周环视,发现几个兄弟都来齐了。每个人不是带着扁担就是锄头。
虾仔爸爸说到“不止他受伤,我们这边也有人受伤,他出手还更狠”
只见对方一个人痛苦地抬抬手,挽起袖子,露出手臂狰狞的伤口。伤口渗出丝丝鲜血。
唐爸有些不忍道,“那你们想怎么样?”
“搬走”
“当然是搬走”
唐爸注视着大伯,询问他意见。大伯忿忿道“我不搬”爷爷也在一旁喊到“不搬”
唐爸不管他俩,他与几个兄弟围着商量,三、四、五叔都觉得在人家边上开屠宰场有些不地道,提议大伯给些补偿。
大伯一开始不同意,几个兄弟都说了,大伯不同意,他们就不管了。
最终以大伯每年补贴附近居民每户一百块钱他们才罢休。
。。。。。。。。。。。
唐家超市开张那天,唐爸三点多就起床去屠宰场帮忙。
唐爸到时,大伯已经烧好一大锅沸水。
其中一间猪栏里头有五个猪在烦躁地团团转,不时发出猪叫。旁边的另一个猪栏,较干净,两个帮工在里面杀猪。一个拉住猪尾巴,另一个在猪前面,用尖尖的弯钩,从猪嘴巴伸进去,穿过猪颈脖,钩住猪脖子往外拉。猪不停发出绝望而凄惨的喊叫声。帮工握住弯钩柄,使劲朝外拉,温热的猪血撒了一地。
唐爸与三人打声招呼,就过去帮忙捉住猪后脚,推倒猪并按住。捉尾巴的帮工赶紧放开尾巴,与唐爸一起用力按住猪。大伯拿着杀猪刀,熟练地捅进猪脖子。温热的猪血喷撒进地上放着的装有盐水的塑料盆。
一连杀两头猪,唐爸已经累的不行。看着唐爸喘大气的样子,大伯奚落到“你之前还说要杀猪卖,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才忙了这么一次你就累啦,你能行吗?”
两个帮工也哈哈笑了起来。唐爸坐在小板凳上,闻言不甚在意,笑了笑。
…………
唐家超市规模不大。主要是分日杂品、蔬菜肉类和文具三类。
日杂品种类繁多,针头线脑、袖套、围裙、火材、打火机、拜神用的纸钱、香;香皂、洗发水、卫生巾、厕所纸、衣架、洗衣粉、肥皂。林林总总,东西虽多,但唐家分门别类摆放,方便顾客选购。
厕所纸是论斤卖的,一块五一斤。纸张较大,用的时候,要自己撕成一小片用,很不方便。唐家超市出售的厕所纸,是唐妈预先裁剪成巴掌大一块块的。
厕所纸厚且皱巴巴,有一定柔软性,吸水性强,容易掉纸屑,摸起来滑滑的。村民都在传这些草纸是用白泥做的。
90年代卫生巾种类繁多,日用、夜用、药用,旅游。
卫生巾有进口的,唐家却没有进。都是进些国产的,如恒安集团的安安乐,安尔乐等。小县城够买力小,卫生巾使用普及率相对大城市还有距离。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卫生巾,有些村民还在用纸呢。
…………
唐家超市就在一阵噼里啪啦炮仗声中热热闹闹开张了。
很多村民手拿着传单,大清早就过来排队。按唐家传单所说的,村民可凭传单免费得一沓厕纸和一个打火机。这些东西虽不值钱,但是免费的,谁会不要?一时之间,唐家超市挤得满满当当的。好不热闹。
唐爸看着这热闹情景,脑海却浮现的是那天小弟过唐家说的事。
那天小叔兴奋地到唐家,告诉唐爸一件高兴事。他兴高采烈地说,“农业银行可以贴息贷款给农民了,用于支持农业发展。”
唐爸不解问到“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小叔恨铁不成钢,说到,“你不是跟祁教授学过种地吗?教授还给了你农业秘籍呢。种菜卖不一定比开超市挣得少。”
“种菜危险,又累”唐妈说到。
“做什么不累。你们进货也要大清早去啦。”小叔说到,“这是个机会,贷款买设备养猪。或养鸡也不错。”
“贷款不是要有个人关系吗?农村合作基金会,也是乱。也不知道能不能贷呢。”唐妈说到。
“会贷的,报纸上都说了,全力支持农民开展农业发展。养牛养猪可以先贷款。你开小店能挣什么钱。”
第52章 收废品
“老板,结账”
村民很朴素,不会心安理得地领免费的礼物,多多少少都会买些东西。这不,这位大婶就买一盒火柴。
唐爸回过神,笑呵呵地收一毛钱,再递给对方一个红色塑料袋,塑料袋装有一沓厕纸和一个打火机。大婶将火柴一起放进袋子,高兴地提着袋子走了。
既然已经决定要跳出农门,就一门心思开超市吧。做事最忌讳三心两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然而到底心有不甘,总觉得辜负了祁教授的期望。那个老头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是不是在埋头写“农科秘籍”?怪想他的。唐爸深吸口气,打起精神来应对顾客。
。。。。。。。。。。。
农业银行贴息贷款,唐爸没有去申请,相反四叔去了。
四叔前几年在海南岛当兵。退伍回来,在乡政府当个计划生育干事。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四叔不愿意得罪人,索性辞职不干了,回来种地。村民还是会尊称他为“干部”。干部干部地叫,很多人都忘了四叔本名,小一辈的甚至以为干部就是他本名。
四叔除了种地,还会打井(当兵时候学的)。农闲时,就会去帮人打井,收取些许佣金。四叔手艺好,价格便宜,生意倒是好。然而有什么用。价格低得很,收入少。五个兄弟,人人都已经建新房子了(小叔是爷爷建的),就他还住在那春夏漏雨,冬天漏风的破烂小平房。小平房连个完整的窗户都没有,平日用一个蛇皮袋当窗帘,遇到刮风下雨天,蛇皮袋不顶用,该进水的还是进水。
这样下去可不行,四叔一听说有贷款这事,就麻溜地去市区农业银行申请贴息贷款。
贷了八万块,在屋前的农田上搭个大竹棚养鸡。自此走上了与前世不同的道路。
前世时,四叔发现打井没啥赚头,就一门心思开始研究种菜。就种一种蔬菜——菜心。经过两三年的专心研究,还真给他琢磨出方法来。他种的菜心嫩,甜,长度适中。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高手。很多饭店抢着跟他定菜心。种菜,虽说很辛苦,年老还容易得一身风湿病疼。四叔好歹给两儿子建了两栋乡村别墅。
90年代,做事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唐梅这方面做的不错。她不去想东想西,安安静静写自己的小说。前几天,唐杏看过唐梅的存折(唐梅已经17岁,今年年初七去照了身份证照片,这不身份证已经下来了,存折也办下来了。)当时唐杏惊呆了,“可以啊,不声不响,大姐居然存了5万多块钱。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咬人的狗不响?”
做事最忌讳三心两意。唐桃到现在还摇摆不定,开小吃店有挣头但是累,写小说太枯燥了。手上的钱不见多,还慢慢变少了。
…………
唐杏家的超市自开张以来,生意还行。外婆在唐家待了几天,也观察了几天唐家众人身体状况,没发现有印堂发黑之类,觉得在那片地开店,也没什么影响,也就放心了。约定好十一月份过来将豆豉作坊开起来就准备和周浩表哥一起回家。十一月份秋高气爽,雨水少,正是做豆豉的好时候。
外婆回家时,唐家人依依不舍,唐妈抓着外婆的手,叮咛到“妈,爸就不要走街串巷挑担子叫卖了。您二老就专心地在家做小零嘴。做做背带、袖套、虎头鞋、婴儿帽子这些。做好后就让阿浩带过来,放超市卖。”
外婆知道这是女儿怜惜贴补她,自然欣然答应下来。
。。。。。。。。。
唐家超市自有人看店,唐杏又开始她的朝九晚五上班日子。
上班头一天,她就去找曹瑞,告诉他,已经想好怎么应对家电行业淡季对塑料行业的影响。曹瑞听了,沉默思考了老半天,说到“降低成本还行,开辟新的行业,目前公司条件来说,有点风险。”
唐杏点点头,赞同道“那行吧,就降低成本,具体怎么做我再想想。”
曹厂长赞赏地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可不简单,你那三同学,还真给他们代理出去一批货,数量不大,那也够了不起的。昨天,那个莫聪来找过我说,他想开个废品回收站,回收的塑料想卖给我们宏兴。我答应他了,他收再多,我宏兴还是可以吃下的。”
唐杏听了,心里暗道“那小子可以啊,才来上班一个月左右,就让他知道了回收塑料的利润,发现了商机。连我这个重生人士都忽略了,不错不错。那爷爷也可以开啊,省得他闲着给别人送钱(买码),有事做多好。”
“厂长,您财大气粗哦,回收料是不是多多益善啊?那要是我也搞个回收站,回收料您也要吗?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哦!”唐杏玩笑到。
“好好,都收都收。”曹瑞爽快地答应了。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吓厂长一跳呢。有点小期待。
唐杏不愿意面对爷爷那张脸,她干脆借用曹厂长的电话,往大伯家打电话找他。
铃声响了一会,就听见爷爷和蔼的“喂”传来。但是一听说是阿杏,语气就淡下来,不咸不淡地说“啥事呢?说吧。我一把老骨头等下还要下田干活呢。”
唐杏简单地说到“爷爷,要不你在镇上开个废品站?很轻松的。你就坐那称重就可以了。废旧塑料我已经帮你找到买家了。”
电话那头爷爷首先想到的是“那丫头,有好事会想到我?该不会是想我自己挣养老钱,好减轻阿富的负担。不行,收费品也太丢脸了,我之前好歹还是干部,临老了,还要自己挣钱。”
“不做!”爷爷斩钉截铁地说到。
唐杏噎了一下,到嘴边的话给吞了回去。
“臭丫头,不要想这些丢脸的事,我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还养不了我?笑话。”爷爷的气愤,隔着电话机,唐杏都能感受到。
唐杏不知道说什么,匆忙道声“再见”就挂电话了。
唐杏深深吸口气,缓一下,接着打电话,这次他是给正在上班的舅舅打电话。舅舅家没有装电话。要找他,只能往他单位上打。
“喂,你好,我找周华福,您就说是他外甥女找他,谢谢!”唐杏熟门熟路地自报家门。
“又是你小丫头,等下吧”话筒声音停顿下,继续传来微弱的声音“周工,过来接电话,是你家的外甥女。”过一会,传来踏踏的脚步声,话筒声音陡然大起来“哈哈,是阿杏吗?”
“是我,舅舅真厉害”唐杏嘴角上扬,轻快地说到。
“说吧,啥事,舅舅忙着呢”
“舅舅,告诉你一个商机,要不给外公开个回收站?我都跟曹厂长说好了,回收的塑料都可以卖给他,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唐杏邀功道。
“哈哈,我外甥女就是好,有好事都想着外公。好吧,我回去告诉他们一声,要怎么做,回头在告诉你。”舅舅道。
“好吧,记得说啊,再见了,就不打扰你了”唐杏说到。
“今天主要是忙,改天再聊,再见了,下班早点回去,不要在外面闲逛。”舅舅叮咛到。
“知道啦”真是温暖的啰嗦!
第53章 小婶婶落胎?
爷爷握着话筒,暴跳如雷,“死丫头,居然没听我说完,就敢挂我电话,跟她那爸爸一样讨厌。”
放好话筒,蹲下,往实木沙发一坐,只感觉到一阵锥心疼痛从屁股传来。爷爷冷吸一口气,直呼倒霉,“跟他家接触准没有好事,生来就是克我的。”
爷爷气鼓鼓地坐在那里,“辛苦一辈子,正是该享福的时候,临老了,还叫我去开什么回收站,说得好听,不就一收破烂的吗?自己家开超市,我就做收破烂的?哼,这么丢脸的事,我才不做。”
越想越生气,不行,得让大家看看他阿富是个什么样的人。爷爷蹭的站起来,气冲冲地往外走。在通往村头的窄小昏暗的小巷拐弯处,差点撞上回家的三婶。三婶胸前抱着一大捆通心菜,通心菜微微挡住了视线,看不清是谁,张口就开骂“带眼不看路,赶着投胎啊”
“怎么跟你公公说话的,是我,哼,平时骂别人我不管,骂到我头上就不行。”爷爷一听,脸更加黑了,板着脸冷哼道。
三婶四川变脸般,切换自如,放下通心菜,露出她那张恭敬奉承的笑脸,“哎,大水冲了龙王庙,我当是谁啊,是您老人家。公公,您消消气。”
“哼,下次小心点。通心菜不会用簸箕挑回来啊,非得抱着回来,一身毛病。”爷爷消气了,但是语气还是不善。
“怎么还不消气,气性有那么重吗?”三婶婶暗暗忖道,她眼珠一转,突然脑袋灵光一闪,“不对啊,该不会是那位二伯又惹老家伙生气啦,他这是牵怒。”三婶继续放低身段,更加低声下气地说到“公公您消消气,告诉你一件事,村里都传开了,去年二伯家买股票赚翻了,足足有二十万呢,要不他们怎么能一栋又一栋地建房子。”
“哼,你大伯想买一个铺位,找他要钱,还在我面前哭,可恶。今天那个三背奶打电话给我,叫我开个什么废品回收站。我呸,好歹我之前在政府工作,怎么能做这种丢脸的事。我看,他们就是见不得我闲,又不想养我,想法子让我自己挣钱。”爷爷咬牙切齿地说到。
“收破烂,真能挣钱?能挣钱也不算丢人”三婶心里想着,嘴里吐出的话却是:“公公,谁不知您最有福气,那丢脸的买卖就让他自己做去,咱不用。我们家阿康(三叔)常常说,爸辛苦一辈子,该享福了,他还说,要接您到咱家住,连那稻谷都不用种了,您和妈坐着,就可以了。”
这番话,听得爷爷很动容,他脸上的怒火,慢慢消失,笑容如菊花般绽放。他笑着点点头,“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事”
三婶奸计得逞,抱起通心菜,一笑三回头,摇摇摆摆地回家了。
爷爷走到村头大榕树下。榕树下,坐满了劳作归来休息的村民。村民纷纷调侃道“什么风把您老人家吹来啦?”
“哎,别提,我过来跟大家唠嗑唠嗑下,说说那没良心的二儿子。今天那个三背奶,打电话给我,叫我去收破烂,亏她说的出口,年纪轻轻的,这么狠心。”爷爷摇着头,痛心疾首地说到。
要是唐杏在场,肯定大呼冤枉,天地良心,她真的是纯粹好心。哎,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再说,是开回收站,又不用他亲自走街串巷地回收。
村子里还是有明理的人,唐伟爷爷就说到,“或许你错怪三背奶了,那孩子,我看着是个好的,出门进村看到我,都笑眯眯地问我。”
“是啊,我可听说,隔壁村那个收废品的阿怀又要建房子了,都两栋了,还建。可见,收废品应该有赚头”村民甲羡慕地说到。
“真的假的?”爷爷说到。
“要是还能建房子,估计收废品真有赚头。我说,你怎么老是看阿富家不顺眼”唐伟爷爷一脸疑问。
爷爷有些不自然,他梗着脖子,说到“哼,就算有赚头,他阿富也不会是好心,他就是不想我和他妈成他的负担,想我自己挣养老钱。”
一旁的人听了,有些人暗暗摇头。有些人为唐家叹息。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农家孩子多,总有父母看不顺眼的孩子。
吃过中饭的小婶婶,顶着个大肚子,迈着企鹅步慢慢踱过来,村民看到了,冲小婶婶喊道,“都那么大肚子了,快生了吧,还出来做什么?”
小婶婶和蔼地回答到“卫生站的医生说的要多运动,吃饱了,出来走走”
“公公也在啊,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走进人群的小婶婶这才看到爷爷。
爷爷瞄了眼小婶婶的肚子,说到,“没事瞎逛什么啊,回家吧”
“好吧,那我走了”刚到没一会的小婶婶只能转身回家。
小婶婶慢慢地走,耳边断断续续地传来爷爷激动愤怒的话语“超市。。。有鬼。。。嫌命长。。。谁买谁晦气。。。真的。。。克人呢。。。你们不知道。。。邪门的很。。。”
小婶婶听不下去了,转身快步走向人群中的爷爷,伸手拉面前爷爷,背对着小婶婶的爷爷,说的正起劲,看也没看,用力一甩。小婶婶站立不稳,一踉跄,摇摇欲坠落地的一瞬间,小婶婶双手往地上一撑。顺势趴在地上。万幸,肚子差一点就着地。
村民冷吸了口气,真是惊险。爷爷回过头,一看,不得了,原来他甩的人是她,他慌张地赶紧拉小婶婶起来。小婶婶跪着慢慢挣扎站了起来。爷爷看了看地上,幸好,没有落红,他抢先骂到“你怎么回事,大肚子,就不要过来拉我。”
小婶婶苍白的脸直冒冷汗,苦笑道“回家吧,公公,扶我回去”
村民七嘴八舌地问到,“没事吧”“慢点走”“要不要喊接生婆啊”
小婶婶摇摇头,她不能让公公落人话柄,传出什么公公害儿子媳妇落胎之类的闲话,她强忍着,一步一步慢慢挪着。。。。。
第54章 吃人肉
小婶婶一步步挪着回到家里。胸口硬挺着的气,突然宣泄掉,忍受不住了,坐下来,不顾形象葛优般瘫坐着。
爷爷厌恶地撇开视线,蹙着眉头,问到“阿静,你到底有没有事?没事我就走了”
小婶婶苦笑地道,“公公,你去找婆婆过来,我有点不舒服。”
“娇气,摔一下就这样啦,你这样的,在战争时代活不过一天。好了,你好好休息,我去叫你婆婆过来。”爷爷摇着头回去了。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打仗时,大肚婆哪有什么好待遇,全玩命地在枪林弹雨中狂奔。跌倒了,立马爬起来跑。哪像她。哎,好啦,认命吧,小儿子摊上这么个婆娘也是糟心。
爷爷回到家,端碗米汤,悠哉悠哉地坐着喝。喝完,用枯瘦的手背往嘴巴一抹。将碗随手递给站立在一旁的唐杏奶奶。对奶奶说到“你去看看阿静,她摔了一跤。”
“啊,你这人怎么这样啊,现在才说。赶紧地,要是出啥事,小心小儿子怨你。”奶奶也不等爷爷回话,就跑出去。
大伯家在村子中间。小叔叔家在村头,离唐杏家不过百米。
奶奶跑到小儿子家,看到让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凳子上有一小摊血。阿静不知去向,奶奶慌张了,四处张望,她大喊“阿静,阿静,你去哪里啦?不要吓我啊”
边喊边推开小儿子房门,不见阿静。跑去厕所看,还是不见。她更慌了。她扯着嗓门,大喊“阿静,阿静”
“婆婆,我在这”天籁般的声音从离那摊血最近的房间响起来,哪怕它很低沉,很微弱。
奶奶松口气,拍着胸口,快步进去。
只见小婶婶阿静躺在床上,正痛苦地哼哼,身上的衣服都汗湿了,头发粘成一撮一撮的。
奶奶扑过去,双手哆嗦地扒阿静的裤子。裤子褪去,奶奶探头一瞧,果然,羊水也破了,慢慢渗出。奶奶强作镇定,她安慰到“阿静,别怕,听我的,慢慢呼吸,慢慢呼吸,我都生了七个孩子,有经验。别怕。我先煮碗红糖鸡蛋你吃。”
奶奶安稳好小婶婶,跑到隔壁四儿子家。四儿子一听,二话不说,赶紧去乡卫生站找接生婆。唐杏四婶挺着五个月的身孕快步疾走过去帮忙。
四婶婶在厨房煮红糖鸡蛋,奶奶则握着小婶婶的手,一直安慰她。
…………
四叔骑着那辆全身响,就铃铛不响的破自行车,硬是给他骑出摩托车的速度。到镇上路过唐杏家超市,远远就大喊,“二哥,二嫂快去小弟家,出事了。”
正在整理货架的唐妈,扔下手上的东西,窜出去。只感觉一阵风刮过。四叔已经骑远了,只剩下一句“快去小弟家,出事了”
唐爸已经放下卷闸门,锁好。推着自行车走到唐妈身边,走吧。
唐妈跳上车尾,唐爸一路使劲蹬,自习车哐当哐当地疾走。唐妈紧紧抓住车鞍,车太快了,她怕。
旁边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唐爸羡慕地道“够快,哪天我也要买一辆。”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这心思,专心点。”唐妈用手往唐爸后背拍了一下。
唐爸吃疼,专心地骑起来。
到小叔家,唐爸唐妈才知道原来阿静快要生了。唐妈接替四婶,接过碗,一勺一勺慢慢喂小婶婶。小婶婶苦笑地挣扎坐起来,想自己端着吃。唐妈笑着到“我喂你吧,我生阿梅那会,也是疼得死去活来,遭了这遭罪,往后生就快了。别怕,四叔去找接生婆了。”
早几年生小孩都是请接生婆来家接生。医疗改革,接生婆给整编到乡卫生站当医生了。但是,还是很多人习惯叫她接生婆。
小叔、四叔、接生婆是一起到的。
接生婆穿着一件泛黄的白大褂,肩膀挂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木箱侧面是一个红十字标记。
小叔紧张地拖着医生进屋看小婶婶。
小婶婶看到小叔回来,眼睛一亮,艰难地露出个大笑容。她说“我没事,你不用担心,哪个女人都会经这么一遭。”
唐妈,奶奶站到一边,让开路。小叔叔赶紧松开拉着医生衣服的手,大跨步走到床沿,蹲下,握住小婶婶的手,“嗯,我不担心,医生经验很足,你也不用担心。”边说边将小婶婶额头上汗湿的头发给拨到一侧。小婶婶温柔看着他。
“赶紧让医生看看,儿子你先出去。”奶奶出声了,真受不了年轻人,用得着这么含情脉脉吗?又不是演戏。
小叔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着“别怕”就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
小叔的归来,小婶婶像找到主心骨了。在医生的教导下,积极配合,很快,就听见一声声低小的婴儿哭声传来。
门外的众人松了口气。小婶婶终于生了。是个白胖的小男孩。
接生婆简单擦拭下小婴儿,将孩子用尿布(不要的裤子,沿档位拆开,就成了两条宽布料,农村习惯用这种东西来包裹孩子。)将孩子包裹起来。
接生婆将小孩抱出门口给大家看一眼。就又抱回房间。接生婆还有事情要做。她要等胎盘的脱落。
胎盘学名叫紫河车。传闻,胎盘煮汤,小孩吃了可以增强体质。
婴儿就躺在小婶婶身边,小婶婶温柔地看着头,不知不觉地笑了。
看了好一会儿子。小婶婶对医生说:“医生,那个胎盘你把它给二嫂吧,三背奶是早产的。吃它好。”
接生婆笑呵呵地道“没问题,你好好休息吧”
奶奶留下来照顾小婶婶。
…………
唐杏一回到家,唐妈就热情地端来一碗满满的汤。口渴着的唐杏自然一口喝了下去。
一家人闲聊,唐杏才知道小婶婶生了个小堂弟,唐杏很高兴,想着明天再去看。想必,小婶婶也累了,需要休息。
突然唐杏想起来了,前世小婶婶生堂弟时,她吃过小婶婶的胎盘。那么,刚才她吃的不就是——胎盘吗?天啊,唐杏又一次吃人肉了。
第55章 别人家的孩子
人肉?唐杏艰难地吞咽着,只觉得胃液在上下翻腾,像是要喷涌而出。唐杏强压住,不停地在给自己心理暗示“这是药,药”“真他妈矫情,后世,多少人吃它美容呢。乖,吃过饭就去睡个觉,明天起来,又会是个艳阳天。”
还真有效,慢慢地唐杏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一家人吃过饭,唐杏趟在床上,脑海里不断回放与曹厂长交谈的情景。羞愧懊恼,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去感受。
情景是这样的:
曹瑞坐在椭圆形办公桌正上方,翘着二郎腿,腿在悠哉地晃动着。心情正是愉悦,还没到半年,销售额已经多一倍了。“感谢国家发展,感谢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感谢人民群众购买力上升。这才有了咱宏兴厂塑料的大量销售。”曹瑞暗爽着。
他瞄了一眼办公桌一边正襟危坐的唐杏。慢慢悠悠地打开合同,像个老狐狸地指着乙方唐杏大名,狡黠地说到“小娃娃,你还是嫩了点,你都没有成年,这合约其实是废纸一张。我要是狠心点,你还真是一毛钱都拿不到。当然拉电话的钱小意思不算。”边说边得意地晃动着脑袋。
唐杏一听,猛地拍脑袋,糟糕,签合同时,下意识地忘了自己年龄,还以为是35岁呢。唐杏懊恼地看着曹瑞。
曹瑞笑眯眯地继续说“我当时想着死马当活马医,也无所谓,权当试一试。成了当然好,不成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权当无聊陪一个小娃娃玩呢。现在我发现你很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