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贪财萌宝俏娘亲-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玖儿,明日就施粥吗?以谁的名义?相府的名义?”
    “不,以娘你的名义,当然,娘你是相府的主母,相府也会跟着一起沾光。”
    “哼,那岂不是好了你父亲,好了相府那一众莺莺燕燕和庶子庶女。”令柔儿轻哼一声道。
    “恩,他们也一会一起沾一点光,但谁是施粥者?还不是娘亲你,对吧?娘你说过相府是玖儿和你的家,你得为我们守着呢!你负责守护着相府,玖儿负责守护着娘。”
    “哦。”令柔儿心中感动,却又是一副心不甘的样子,“那告诉所有的人,是玖儿你施的粥,玖儿你是相府的女儿,更是未来的璃王妃。”
    周玖失笑,扳着令柔儿的肩膀,“娘,我这么做不仅仅是可怜老百姓,更是为了你,你现在需要这些个名声,而我……并不需要!”
    令柔儿瞪眼看着周玖,明白了女儿的意思,相府的主母以前是秦氏,如今她回来了,需要加固自己的地位,若是让百姓知道了,是她这个相夫夫人在施粥,那些人自然而然就忘记了秦氏那个人,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包括得益的朝廷都会站在她这一边,想通了其中关键的令柔儿,心中感动得紧,女儿这是步步为自己策划,让秦家没法再动她啊。
    周玖见令柔儿不再反对,侧首对李妈妈道:“李妈妈,你现在就去找一下陈管家和陈管事,还有小泉他们三个,让他们准备着明天施粥的事,告诉他们:第一,先要寻个妥当的地方搭起蓬子来;第二,准备锅灶,府中有现存的就用府中的,府中没有明日立马去买;第三,我们这几个人人手不够肯定,先借用几个府中的婆子,要挑让人放心,手脚麻利的;第四,挑一些府中得力的护卫,施粥时在旁边盯着,免被有心人陷害。”
    “好,小姐,老奴这就去。”李妈妈立即去找陈栓,陈鱼和自己儿子小泉去了。
    ……
    一夜再无话,唯有庭外的大雪下得簌簌响,这声音,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次日,大雪停了,天却依然阴沉沉的,寒风呼呼响,似鬼哭狼嚎,本来官印已封,但因为这场大雪,朝堂重新早朝,所有的官员全部开印办事。
    各地的奏折像雪片似涌向各极官员的案头,最后飞向皇宫御书房楚歌的案头,昨晚,楚歌担心了一夜,并没有睡好,一早就起来派人通知了各级官员。
    后天就是除夕,今年年的最后一天,可是因为这场大雪,没人有心情过这个劳什子大年了,雪灾重,灾民多,如果处理得不好,灾民变流民,东楚的江山就会受到震荡。
    周玖带着府中的人,准备施粥的事,周书晏一早就起床去了朝堂,他是一国丞相,这种时候,首当其冲,要以身做责。
    施粥的事还没准备好,大锅府中没有,陈栓去采买去了,陈管家和陈小泉一起二人一早出府挑施粥的地方也还没回来,令柔儿在与赵姨娘和田姨娘二人对最后两本账,这两本帐对完,相府的掌家权就移交到了令柔儿手中。
    “王妃。”去盯着周婉的冬至回来了。
    “发现了什么?”
    “属下并未发现什么,周婉命她的丫鬟把赵姨娘请进院子后,只坐着和她说话聊天,聊的也都是些家常话,后来她请赵姨娘进了她的卧室,那里属下没法跟进去,但赵姨娘出来时属下发头她头上多了根玉簪子,应是让赵姨娘挑首饰去了,赵姨娘出来后,就笑盈盈的离开来了清雅阁。”
    周玖沉吟了半晌,摇了摇头道:“不对,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婉天天送赵姨娘首饰不可能没有所图,你继续盯着她去。”
    “是,属下这就去。”
    冬至离开了,墨兰也走了进来,说赵姨娘除了每日早晨来清雅阁前会被周婉请进去坐一盏茶的功夫,并未与其他人私下接触,作息正常,偶尔只有周明康会来寻她要些银子用。
    周玖暂时还搞不清周婉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施粥的事迫在眉睫,把府中这事些先扔在一边,一心一意准备起去施粥的事来。
    快晌午的时候,陈管家和陈栓管事,周小泉三个人回来了,回来后,忙了一上午的三个人连茶都没喝来得及喝一口,便来清雅阁向周玖回禀。
    “小姐,施粥的地方挑好了,就在东城门的城隍庙不远的地方,那里地势开阔,又正好旁边有一家废弃的铺子,以前是做吃食的,直接搭上灶台,连棚子都省了。而且,城隍庙这地方历来京城发生天灾时,是灾民的聚集地,空荡的城隍庙可以为无家可归人提供遮风避雨之地。”陈管家缓缓向周玖汇报。
    周玖点点头,“陈管家做事妥当,听起来的确很合适。”
    “上午陈栓管事将大锅买好了后就送去了城隍庙,我已经留了人在那里搭灶台,柴火也已经搬了过去,下午,只要把粮食搬过去,让府上的婆子煮上粥,施粥就好了。”陈管家继续道。
    “好,那我们吃完晌午就立即过去,大米的事你们不用操心,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下午直接拉过去。忙了一上午,你们仨先回去歇一歇吧。”
    陈鱼,陈栓,陈小泉三人的确是渴了累了,汇报完,立即出了清雅阁,各自回去歇息。
    下午,一切都准务妥当,周玖亲自带着令柔儿和一众相府下人坐马车去了城隍庙,路上积雪深,马车走得慢,等一众人到达城隍庙时,下午时辰都过了一半。
    周玖想着今天只是来适应适应,晚一点就晚一点,而且雪灾刚起,未必就有那么灾民饿着肚子需要她们的粥来救济。
    众人从马车走了下来,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周玖也愣了愣。
    “小姐,你来了。”提前和周喜,李大个子来送大米的齐嬷嬷立即走了过来。
    “齐嬷嬷,这是怎么回事?”周玖指了指已经在雪地寒风中排着长队,拖家带口的百姓。
    “唉……晌午的时候就有人来了,老奴亲自问过了,全是北城贫寒人家,说是昨晚一夜大雪把屋子压塌,压废了,无处可去不说,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官家反应没那么快,现在没人管他们饥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听说了我们会在这里施粥,人越聚越多,全都等着呢。”
    周玖在那些人身上扫过一眼,果然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穿的衣裳都粗棉布,有的还打着补丁,甚至还有人在这样的下雪天里脚上穿着草鞋,看着那一副副朴实的面孔,周玖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果然这一遭灾,就是是底层的老百姓受苦。
    “陈管家,小泉,周大哥,李大个子,你们赶紧着帮忙,让婆子们把锅烧起来煮粥,他们看样子早晨和中午都没吃饭。”周玖立即吩咐众人动了起来。
    相府的下人们彼此配合,很快,破旧的商铺里,三口大锅同时升了灶火,开始煮粥。
    “玖儿,我看他们太可怜了,一点稀粥肯定吃不饱,我们是不是给他们烙点饼什么的?”令柔儿心地软,看着上至花白头发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幼儿,穿着单薄,站在雪地里又饿又冷,冻得直发抖。
    “好。”周玖点头,发馒头是来不及了,烙饼子吧,立即命周喜就近去买了不少面粉和油盐过来,三口锅歇了一口锅,用来摊面粉饼子。
    刹那间,白粥的米香气和着摊饼的面粉香,直往排队的百姓里鼻孔里钻,引得队伍一阵骚动,老人和小孩子们使命的咽着口水。
    “大家好好排队,不用挤,我们家夫人说了,大家也不用着急,一人一个大饼,一大碗粥,保管大家都能吃饱。”陈鱼在周玖的授意下,站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道。
    “不知道你们是哪个府上的?你们的夫人又是谁?”人群中听得清楚,稍稍有些学识的人立即问陈管家。
    “我们府上是丞相府,我们家夫人是原忠勇将军令天娇嫡女令柔儿,现在的相府夫人周夫人,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几年前为了保护我们东楚与北齐死战,因公殉职的忠勇将军吧?也知道周丞相吧?
    今日一早起来,我们家夫人见大雪下得厚,怕大家家中遭了灾,没吃没喝的,夫人心急,就命我们这些下人上午在此急急设了粥棚。”
    陈鱼一顿解释,下面的人立即就知道了,谁不知道忠勇将军呐?谁又不知道周丞相?
    “可是刚刚不久回相府的周夫人?”人群中有人继续问道。
    “是的,正是我们刚刚回府不久的夫人。”陈鱼笑着解释道。
    人群中一阵骚动,个个向令柔儿看来,姓陈的管家说得没错,那女子的确是丞相府新回来的夫人,因为那一头白发可做不了假。
    “不愧是忠勇将军的女儿,不愧是相府的夫人,人心地善良且聪明,今天连官家都没有反应过来,你们家夫人就带着你们在此施上了粥,是我们京城百姓的福气啊!”人群中有人大声赞叹。
    “对啊,对啊,周夫人的确是心善,想得周全,以为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些可怜的百姓就要挨饿受冻了,没想到周夫人动作如此快,是我们百姓之福啊。”有人立即接下了话头。
    ……
    顿时众人议论纷纷,都说周丞相娶了如此贤妻,是丞相之福,也是他们这些小百姓之福,有的还提起以前的丞相夫人秦氏,说十几年来,京城也不是第一次遭灾,但是那秦氏从未有过施粥行善的举动,不配为相府夫人。
    如今,周夫人回归,周丞相把秦氏降妻为妾,可见秦氏不如周夫人,以后,他们只认相府的令氏周夫人,其他人是什么,他们不知道。
    听着众人的议论,周玖眼神里的笑意掩藏不住,朝陈管家点点头,示意他说得好,鼓动得好。
    粥一煮好,令柔儿在周玖的陪同下,亲自掌勺为众人盛粥,惹得百姓们都纷纷好奇看她,虽然好奇,但并未有其他举动,在他们眼中,一头白发红颜的令柔儿是天山童姥般神奇的存在,是上天的仙子降临人间,更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在盛粥的令柔儿被众人瞧得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瞪了自己女儿一眼,把周玖和一众丫鬟们都瞪笑了。
    笑语嫣然的少女们站在雪地里,似是一副温暖的画,暖了那些因为家中房子被压塌了要无家可归的百姓们的眼和心。
    城隍庙周玖一家施粥的动静不小,很快就有人将这事报去了京兆府衙门。
    沈府尹坐在太师椅里正愁着怎么写向皇上奏请赈灾和安排无家可归的灾民的折子,听了下属的禀报,立即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事当真?”
    “是真的,大人!属下发现百姓异动,全往城隍庙一个方向而去,还吓了一大跳,以为有人组织灾民暴动,立即跟着过去查看,到了后才知道是周夫人,还有璃王妃以及一众相府下人在那为灾民施粥,施饼,灾民们都很安静,个个规矩的排着队,没有大人担心的抢劫偷盗发生。”
    “你怎么知道璃王妃和周夫人二人也在?”
    “周夫人长得端正大气且又年轻,但那一头白发却是最显眼,属下一眼就认出来了,而且,属下亲眼听到她身边一个漂亮如仙的女子叫她娘,属下想着定是璃王妃陪周夫人一起去了。”
    “好,好,好,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不担心了,不用担心了!快,命所有的衙役捕头去帮忙维护秩序。”
    “是,属下这就去。”
    那名衙役离开,沈府尹想了想,立即坐下挥笔如风,写了一份奏折,命人抬了八抬大轿,往宫中而去,坐在轿中的他满脸都是笑意。
    一方土地爷管一方土地,他只是一个京城府尹,不管京城外别的地方怎么赈灾,他只要管好他这一方土地不会因雪灾出现大事和动乱就好了。
    周丞相真是娶了个好夫人,而且,生了个好女儿,要是璃王妃是他的女儿,他定会高兴得去庙里烧高香谢菩萨。
    此时,朝堂上,众人争得面红耳赤,受灾面积广,且严重,朝廷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银两,有人提议让城中商户募捐,但也有人反对,说天灾谁也不易,怎么能动不动就让百姓捐银捐粮,等到朝廷实在无法时再讨论。
    还有就是去赈灾的官员人选,除了安亲王,元亲王,璃亲王三位王爷是成年男子,楚歌膝下的皇子都年幼,所以,三位亲王成了去重灾区赈灾的热门人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问臣子是干什么的,臣子不就是在关键时候替皇上分忧解难的么?
    所以,为了这两件事,争议的双方差点儿在朝堂上打了起来,双方争得像乌眼鸡似的,高坐在龙椅上的楚歌看得是眉心直跳,想发火却发不出来。
    早上大家都是匆匆出门,好些的带了些干粮在轿子里或马车里,垫了肚子,没做准备的,早饭都没有吃,这一争就争到了下午,众人饿着肚子吵架商议,也真正是令他无语,虽然他这个皇帝现在也有些饿了,却不好扔了这一朝堂的百官和不顾百姓的生死自个去吃饭去。

  ☆、第216章 赈灾施粥(二)

楚歌伸手按了按发疼的眉心,眼神凉凉的看着那些一直在争吵的老顽固,殿外值勤的太监弓身走了进来跪下来禀道:“皇上,殿外有京兆府尹沈仕腾求见。”
    “他可说了是何事?”
    “有关京城雪灾赈灾的事。”
    楚璃皱了眉,赈灾之事朝堂上还没商量清楚,他来捣什么乱?正要挥手说不见,后又想想那沈仕腾的性子不是胡闹不分轻重之人,张口道:“宣吧。”
    小太监退了出去,沈仕腾进了大殿,听着一众大人还在争吵,丝毫没人瞧他一眼,悄悄朝皇上看去,见皇上沉着脸坐在那,知道赈灾的事吵了大半天还没有着落,皇上这是头疼了。
    小心翼翼的上前跪拜后,不等楚歌问他,先出了声:“请皇上看折子。”说完把折子举过头顶,陈公公接到楚歌的示意,上前把折子接了,递给楚歌。
    楚歌接过折子,翻看起来,嘴勾竟起了笑意,“奏折上所说的事当真?”
    “微臣岂敢欺骗皇上。”沈仕腾立即道,眼角的余光扫过皇上的面色,心中暗暗吁了一口气,他赌对了。
    楚歌看着还吵得不可开交的百官,眼色一沉,出声道:“吵,吵,吵了大半天,就知道在这里纸上谈兵,还不如人家一介女流!”
    争吵中的人立即噤了声,都一脸愕然看向楚歌,皇上什么意思?然后大家的眼神又集中到沈仕腾身上,他是女流吗?
    “走,全跟朕出宫!”楚璃捏紧手中的奏折站了起来,他们这些人还坐在金銮大殿上空谈和争议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着手做实事。
    “皇上……外面天寒地冻的……”陈顺上前阻止,楚歌一摆手,陈顺噤声。
    大家不知道沈仕腾奏折中写了什么,竟然让皇上动了出宫的念头,见楚歌一脸坚持的模样,没人敢出声阻止,个个心中狐疑的跟在楚歌身后,有心问问沈仕腾,奈何人家寸步不离的跟在皇上身后,没法相问。
    于是,瞬间,骑马的骑马,坐马车的坐马车,坐轿子的坐轿子,全都跟在楚歌的身后,往城隍庙而去。
    城隍庙不远处的废弃铺子外,人数有增无减,受灾百姓静静的排着队,静静的从周玖和令柔儿手中接过烙饼和白粥,领完后,坐到一边去静静的喝完,吃完,然后静静的离开,场面很安静,却流淌着人间的一线温情。
    周玖和令柔儿,以及相府的下人轮流施粥,烙饼,帮着忙,周喜和小泉子两个负责拖大米,面粉,油盐过来,陈管家带着府中的护卫维持秩序,不远处的衙役捕头们也站得笔挺,护卫着里面的人,里面的人可是周相夫人和璃王妃,大人说了,不容有失。
    楚歌和百官来到城隍庙地界时,为了不惊扰到百姓,便进了城隍庙内正对着施粥铺的一个佛塔内,众人上了佛塔的三层,下面施粥的情景一览无余。
    原来,今天的京城不见灾民流离,乞讨,打劫……是因为有人在这里为他们提供一个避难之所,城隍庙内虽空旷却可以栖身,饿了,庙外有人施粥,施饼。
    楚歌的眼神从那一头白发的中年女子身上扫过,落在了她身边的年轻女子身上,女子今天穿着一件藕荷色袄子,身下亦是素色长裙,头上的发髻上只插着一根银簪,纤纤素手,正用油纸裹着一个大大的烙饼,给了眼前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与那孩子说着什么,那孩子听了后,竟然害羞的点点头,还说了声谢谢,楚歌神色动了动,她总是能给自己惊喜,只可惜,她如今已经是自己的弟妹。
    楚歌的眼神再看向其他随行的女子和相府下人,个个穿的衣裳皆是素色,没有一个人穿着亮丽的颜色,昨天一天一夜下大的雪太大,雪灾严重,谁知道有多少人会没了家,流离失所,甚至是丢了性命,真是个细心又妥贴的女子,楚璃是何德何能,有这样一个才貌双全,且聪慧能干的女子陪他走完余生。
    站在他身边的周书晏看清下面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时,愣怔了半晌后,一阵激动,可是一想着那二人不肯原谅他,连这施粥赈灾的事都没有与他言明一声,心中瞬间失落,难过,甚至是心痛。
    “周相,你娶了个好妻子,生了一个好女儿!”
    楚歌对于令柔儿和周玖的肯定,瞬间让站在另一边的秦学士脸色尴尬起来,周书晏的妻子本是他的妹妹,如今因为令氏的回归,妹妹的处境尴尬,今天这事一发生,有皇上的肯定和赞赏,甚至是赏赐,以后令柔儿在相府的身份无人可撼动半分,除非她死!
    “谢皇上赞美,这是臣子们该做的!”周书晏道谢且态度谦虚。
    百官没想到皇上带着他们是来看相府夫人施粥施饼,安抚受灾百姓,与眼前那些人相比,他们今天站在大殿上吵了大半天的事真的是一个笑话,百官寂静无声,面面相觑,看着下面没有一点争吵,没有人闹事,百姓的态度平和的接粥,接饼,仿佛只要那粥棚在,就能保证他们无灾无难一般。
    的确,对于灾时施粥来说,众人并不陌生,他们这些人多少都有些家底,施个一天,两天粥还是能施得起,关键,谁有眼前人的反应快?
    在他们还在犹豫着怎么去赈灾合适时,人家就已经开始有动作了,要知道,京城虽然一直大雪,但也是昨晚那场大雪才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都知道,此时,赈灾速度就是百姓的生命。
    众人心中皆震撼不已。
    众人就那么站在塔外看了一炷香的时间,楚歌带头进了塔,回到塔内看向众人道:“众位卿家看了有什么感想?现在,你们能不能统一意见给朕一个赈灾的方案?若是你们觉得做不到,朕便让周推行官上来一叙如何?”
    楚歌说完,眼神锋利扫过众人,看得众人一阵面红和尴尬,没人先站出来说话。
    “皇上,臣觉得周推行官这个方法给了大家一些提示。”户部牟尚书与友荣焉的先出了列,周玖是他户部的官员,他和周丞相一样感觉到高兴。
    “你且说说看。”
    “户部现在的赈灾银两虽然不够,但是可以走募捐这条路,可以以大家自愿的形式,协助朝廷赈灾,那些人并不非得局限在商家的名头上,只要愿意,官员,商家,百姓……都可以,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渡过难关,从周夫人和周推行官的这事上来看,心系国家,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不过,如果此事由朝廷出面,太过正式,有逼迫的嫌疑,我觉得这募捐的事情,由后院女子牵头最好,多与少,都是自己的心意,也没人说不是。”
    “牟卿家说得有理,各位卿家可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楚歌看向其他人。
    “臣附议。”周书晏第一个走上前弓身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做出来的事,他当然要大力支持。
    有了周书晏带头,后面又有许多人走出来附议。
    楚歌眉毛一展,脸上总算有了笑意,“既然大家都赞成,那就这样办,只是此事由谁牵头为好?”
    “臣认为,宫内就由皇后娘娘牵头,至于宫外,由周相夫人和璃王妃二人牵头,是最好不过了,毕竟行动就是最大的说服力,由此及彼,各州各郡各县,皆可以由后院夫人出头自己赈灾,不用一味等待着朝廷。”牟尚书接着道。
    “好,好,好,这事就这么定了,稍后再具体商议,现在,你们就着户部现存的银两先赈灾到灾情严重的地方做个方案,至于人选,等银两和地方定了,再定人也容易。”
    众百官从未想到,他们会有朝一日在一个破庙里的破佛塔上商量着那些在金銮殿上才会商议的事,冷风呼呼的往里吹,吹得众官员脸生疼,破庙内没有金銮大殿内那样暖和如春,如果他们再不迅速定了方案,统一意见,一直站在与灾民们同喝西北风的就是他们了。
    也许,这也是皇上的用意吧,让他们这些长在富贵里,活在富贵里的人尝尝百姓受的苦,更可况,人家那几个娇弱的女子站在冰天地里,吹着冷风施粥,施饼几个时辰,难道他们这些大老爷们连个娇弱女子都不如?!
    百官们咬着牙,忍着严寒,迅速商量着相关事宜,楚歌见一众人终于不像在大殿上那么扯皮,嘴角勾起了一丝丝笑意,等回宫后,他得好好想想怎么赏赐周夫人和周玖,是她们让他终于有机会治治这些个老顽固,打打他们的脸,哼哼。
    其实,楚歌他们来了没一晌,周玖就知道了,她心中先是暗暗一惊,没想到皇上竟然带着百官来了,不过,好在楚歌并没有打扰百姓和她们的意思,她也就装着不知道,继续忙碌着。
    直到傍晚,夜色升起,人才渐渐少了,等到最后一碗粥施完,最后一个饼放发完,周玖这才命人收拾东西回府,而佛塔内的百官也悄然离开了,他们悄悄而来,悄悄而去,中间却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周玖一行回到家后,夜已深了,府中的下人都没歇息,主子们没回来,他们哪敢提前歇息,见人都回来了,立即将做好的饭菜呈上,等大家吃完饭,准备回房洗漱歇息,也没见周书晏回府,想必还在宫中忙着。

  ☆、第217章 告别

夜晚,忙了一天的周玖进入了梦乡,睡得正香,有人悄悄潜进了清雅阁,爬墙爬窗而来。
    五识灵敏的周玖在人进入房间的那一刻就惊醒了,睁眼朝来人看去,黑漆漆的房间里,她只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悄朝床前轻步走来,似是怕惊醒了她。
    “冬至……”周玖一把坐起,张嘴就喊,窗外坐在屋檐下的冬至喝了一口烈酒驱寒,抽了抽嘴角,并没有搭理周玖的喊声。
    “别喊,是我!”
    “你……你怎么半夜来了?”听着来人的声音,周玖紧张的心落了地。
    没听到男子的回答,罗帐一掀,人已经落入他的怀里,熟悉的气息便笼罩了周身,周玖动了动,“你怎么了?”
    “想你了!”
    周玖:“……”
    “阿玖,你把我一个人扔在王府里不闻不问。”声音充满委屈,手锢得更紧。
    周玖暗叹了口气,这段时间因为母亲的事,她的确是忽略了他和几个孩子的感受,“王府不是有黑子和小宝陪着你么?怎么是一个人?”
    “我不管!”
    咳……周玖一头黑线,这人,竟然还耍起赖来了。
    怎么样才能哄好他?
    周玖从他怀中抬头,看着眉眼如画的男子,诱人的薄薄红唇,使人犯罪……不禁鬼使神差的亲了上去,周玖不曾知道,男子许久不曾偷香,体内早就憋着那个……什么因子,这一吻上去,点燃了男子心中的渴望。
    男子的呼吸陡的加重,双手抱紧怀中人的脑袋,反客为主,在女子娇艳欲滴的双唇上辗转流恋。
    ……
    “阿璃……”周玖感觉男子身体的变化,声音沙哑了阻止他向她腰下探去的手。
    楚璃头脑一下清醒了过来,放开周玖,起身下床,站在黑暗里做深呼吸,打开窗户吹着呼呼的北风,良久,才关上窗道:“你……你个小妖精,总把人勾上火来,却不负责灭火!”
    “噗嗤……”一声,听着男子咬牙切齿却又带着郁闷的声音,周玖不禁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你还笑……小坏蛋!”男子气急败坏的又走了回来,脱下外套,掀开被子,把女子重新搂入怀中,一起躺下。
    “阿玖……”
    “恩?”
    “明天是大年三十了,但……我却不能陪你在京城过年。”楚璃的声音闷闷的。
    “为什么?你要去哪里?”周玖一惊。
    “今天你和岳母及时施粥施饼安抚灾民的事,让皇上和百官震动很大,连夜统一了赈灾的计划和安排,我被楚歌召进宫,他命我去允州赈灾,那里灾情极严重,允州知府在奏折里奏明,允州境内十之八九全是重灾区,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我是东楚的王爷,虽然与宫中的那人有嫌隙,但是,百姓却无辜……我做不到袖手旁观。”
    允州,靠近北疆,离北齐国并不远,周玖的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安。
    “你答应了皇上明日就起程?能不能推迟一天两天?”
    听了周玖的话楚璃笑了,心中一暖,她心中明知道时间就是受灾百姓的生命,并用行动告诉了那些百官和皇帝,却开口想挽留他,“我知道阿玖你是舍不得我……”
    “谁舍不得你?自作多情!”周玖听了楚璃戏谑笑声,恼怒扭头,气哼哼。
    楚璃扳过她的小脑袋,修长的手指穿过她披散着青丝,慢慢替她梳理着,“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把你自己的人全带上,药神医和药紧你也要带一个,以防万一。”周玖担心的叮嘱,她怎么能不担心,重灾区,又临近北齐,还不知道那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恩,其他人我都带走,重阳和冬至二人还是跟着你,你有事让他们和我联系,药紧会跟着我一起去,老头子年纪大了,允州天寒地冻的,让他留在王府。黑子和王嬷嬷住在王府过年,小宝我会送进宫去陪母后。”楚璃一一安排着。
    “过年了,我把他们仨接回相府吧。”
    “从明天开始你和岳母大人也要忙了,相府本就不平静,就听我的安排。”
    “我们就出去施粥,带着一起也不要紧。”
    “听楚歌说,户部赈灾银两不够,他听了牟尚书的建议,让有威信的后院夫人带头进行募捐,朝廷不会出面,全是自愿自发的行为,捐多捐少,捐或者不捐,都由个人自己自愿,不强制,不规定。皇宫内,会由皇后和母后牵头,而宫外,选定的是你和岳母二人。”
    这事可不好做,周玖皱眉,“牟尚书提议的?”
    “恩,牟尚书很欣赏你,并无他意。不过,这事儿说好就好,说麻烦也麻烦,你和岳母二人自己要当心,处处留心,我不在京城,也帮不上忙,这次事情做好了,楚歌肯定对岳母有封赏,你用岳母的名义,而不是相府的名义进行赈灾施粥,不就是为了岳母大人?!”
    周玖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