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年超级学霸-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都这么年轻的么?简直和我们江大那边的研究员不是同一个物种!”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如此感叹道。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卡死了……今天就这两更吧,我睡睡觉,好好调理一下,明天四更or五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沐鱼阳光、萧琳 5瓶;大大大狐狸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有人借势!
苏娇杨这么搞,并不是她想要在学术圈内搞一个等级划分出来,她只是想给自己团队造个势,顺带着勉励勉励那些手上没多少科研成果的人,让那些人好好做,争取能爬一爬,把自个儿的薪水待遇也提上去。
当然,这样搞等级划分也是团队壮大之后必须走的一步路。
团队大了,有人做的成果厉害,有人做的成果水,有人努力,发的文章水平就高,有人惫懒,虽然做出来的成果勉勉强强,但发表出来的文章就是差了一些……总不能将所有人的待遇都一碗水端平,这样做的话,对那些手头有成果的人不公平。
可苏娇杨万万没想到,这件事发展到后来,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因为国家来‘借势’了!
苏娇杨提这个标准,虽然有些‘物化研究员’的想法,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务实。她鼓励科研人员多**文,多做项目,这有错吗?
多**文,那便能推进理论研究的进步,多做项目,就能为国家解决问题,这都是大好事啊!
苏娇杨没想到,教育部紧跟着她的骚操作就来了个‘跟风附议’!
教育部发通知说,暂时沿用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考核标准,并将这套标准应用到所有高等院校的教师考评中去,顺势将停了许多年的教授、副教授等评选标准也拿了出来,除此之外,教育部还借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号,将‘院士’的评选标准也拎了出来,用以授予那些在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员,乃是终身荣誉。
这条政策一出,整个学术界都震了好几震。
搞学术研究的人,谁不要点脸面?哪怕自个儿平时就是躲懒偷闲不干事的,但有几个人知道?
现在各大高校、各大研究所都开始大张旗鼓地统计所有科研人员的成果,用以划分研究员的等级,这些人哪里还能坐得住?
不说其它,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老教授们都是那十年荒芜之前就拿到的职称,十年荒芜把人的心气儿都给磨没了,有几个人还能静下心来去搞科研?多数人都是教教书混日子,熬到退休年龄就麻利离开。
可现在这个一搞,老教授们眼看着小年轻们噌噌噌地爬了上去,最差的也是和自个儿差不多的等级,心里能没想法?
有想法也得憋着。
要论文没论文,要项目没项目,好意思有想法?
这套标准一经颁布,苏娇杨直接就从没有职称的苏主任变成了有职称傍身的苏教授,她的研究成果那叫一个丰硕,直接冲到了特级研究员的水平,国重里的研究员私下都说,等年末开评院士的时候,苏娇杨能够稳占一席地位。
国防科大的领导下心里都挺高兴的,国防科大能出这么一个人才,当初开出的条件真没白开!
如果苏娇杨只是自己厉害,那也就算了,关键是苏娇杨带的团队也厉害。当初苏娇杨同陈泽之校长拍桌子闹了一场,虽说将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国防科大给独立出去了,但国重那边的研究员都在国防科大有挂职,平时有什么项目要做,有什么论文要发表,国防科大都会挂个名,算是藕断丝连。
苏娇杨带的团队个个都是做项目的能手,手头的项目从来没停过,论文也是一篇接着一篇往外冒……国防科大的领导让人统计了一下,如果将国重的研究员都算到国防科大体制中来,国防科大的师资力量绝对能排的上国内第一。
三级及以上的研究员就有四十多个……别的高校哪有这么能耐?
当过国防科大开出这个调价这简直就是丢出一块肉出去,很多高校还觉得不值得,有不少高校的领导说国防科大小家子气,没见过人才,得了苏娇杨就仿佛得了稀世珍宝一样,结果没过几年就惨遭打脸,苏娇杨用自己的能耐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国防科大没有看错人。
当初国防科大只挖了北河省一个状元回来,清大京大倒是挖了不少高考状元,可把那些高考状元摞到一块儿,也不一定能够比得过苏娇杨,起码没听说哪个高校又冒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更别提苏娇杨还是诺贝尔双奖得主了!
有人说,国防科大当初大方,舍得了孩子,便真的套了一匹狼回来,现在看看,这哪是套了一匹狼啊,这是直接套了个狼群。
————————————————
随着这条政策的推进,沉寂多年的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了新一轮的实力比拼。
说是拼实力,其实还是拼人才。
国防科大对学生的要求向来严格,甚至还有几近贴面无情的‘爱学学不学滚’当做校训,学生整体质量是很高的,再加上自从复学以来,有苏娇杨的带头作用,国防科大上上下下,甭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挺看重研究成果以及论文,所以从国防科大招到的那些学生都挺不错。
这些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没费多少力气就成为了单位骨干,那些去了高校工作的学生更是成为少有几个能发表国际论文的研究员。
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生都这样了,那些老师能差?
有些学校就动起了脑子,苏娇杨从全国各地的高校里挖人,那他们也从国防科大挖点人,这不过分吧!苏娇杨挖的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骨干,他们只是挖点儿国防科大的学生,算是稍微讨一点利息。
就这样,国防科大的学生一跃成为了被各大用人单位哄抢的香饽饽。
这年头,国家确实包分配,但分配的工作有好有坏,有人能够直达天听,有人就得下基层,国家分配的工作并不全都是好的。
国防科大的学生不用等国家分配就能找到工作岗位,还是从一堆好岗位中挑最好的那个,谁会不高兴?原先还有人觉得国防科大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不仅仅抓学风建设,还强制要求学生锻炼身体等等,管的有点宽,如今一看毕业时的待遇,再没人说国防科大不好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想想能耐如苏娇杨,遇到课题的紧要关头,她都得连着熬好多个通宵去干活,他们的身体素质若是不练好的话,将来是想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吗?
更何况国防科大虽然强制要求学生锻炼身体,又没有强制学生为国防科大干活,身体锻炼好对自己有帮助,又便宜不了别人。
一时间,原本名声不显的国防科大突然就化身半路杀出来的黑马,名气直追京大清大,担任校长一职的陈泽之同志受宠若惊,别人都说是他会带队,可他自个儿心里清楚,国防科大的学生身体素质提上来了,这与他的要求有关,可国防科大的学术底蕴提升上来,他是半点力气都没出的,主要还是靠苏娇杨。
————————————————
苏娇杨俨然已经成为了学术圈中的红人,并且她的影响力还有渐渐向其他领域扩散的苗头。
这不,杜家庄的老杜家一家人就看到了《百姓日报》对苏娇杨的报道,杜大嫂原先正掰苞谷呢,结果看到自家男人拿回来的报纸,险些把自个儿的手指头给掰折了。
杜大嫂瞧着那报纸最中间贴着的黑白照片,定了好一会儿神后,才问自家男人,“孩子他爸,这……这不是咱弟妹吗?”
杜老大点头,脸黑的像是猪圈里刚捉回来的小黑猪。
杜大嫂瞅瞅那报纸中间的黑白照片,再瞅瞅自家男人的表情,心中咯噔了一下,问,“孩子他爸,三弟妹年纪比咱们略微小点,当初不是说考上大学去念了么?怎么年纪轻轻就……就没了?”
杜老大的脸色越发黑了,“什么叫年纪轻轻就没了?人家活得好好的!你看看这报纸……算了,你不识字儿,我给你念,人家现在是国家顶级的科学家,在国内国外拿了不知道多少奖,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前两年咱村后头不是修铁路吗?就是贼快的那个铁路,报纸上说,那个铁路就是三弟妹带头修的。”
杜大嫂指了指那照片,继续低头掰苞米,“那和咱家有什么关系?你说这报纸也是怪有意思的,人家活的好好的,非要给人家挂一张黑白相片上去,看着就和遗照一样,我还以为三弟妹年纪轻轻就没了呢!不过也不能叫人家三弟妹,三弟都不回家了,哪有什么三弟妹。”
杜大哥将报纸折好,压在窗台上的一块砖下,问,“咱妈那边呢?你给做饭了没?做好的话,就把饭给送过去吧!我瞧着咱妈的状态有些不太好,怕是没多长时间了。”
杜大嫂掰包谷的手又停了下来,撇撇嘴,问,“你说要不要给老三去一个电话?这老三的心肠也是真的狠,当妈的当初就是毁了他的一门亲,他就真能狠下心肠来多年也不回家一次。虽说每个月都会有钱给寄回来,可老太太要的是钱吗?老太太想见的是他杜老三!”
杜大哥知道自家的家事理不清,也没再多费什么口舌,只是同杜大嫂说了一句‘我去给老三去个电话’之后就出门了。
杜家的条件一般,虽说老三杜振华出息了,但杜振华因为当年的事情同家里闹掰,连自家亲妈都没原谅,当哥当嫂的能粘上什么光?
杜大嫂瞅了瞅被杜大哥压在砖块下的那份报纸,想了想杜老太的情况,眼珠子一转,来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猜猜今天会有几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数珠丸恒次 186瓶;豆丁 129瓶;沫沫 100瓶;xiaoyerenoh 20瓶;酸梅蜜糖、园柳变鸣禽、秦湫 10瓶;青……青 8瓶;谊小妍 6瓶;小汐 5瓶;ZHAOPMM 3瓶;箬雪、漪洢、有品一茗、_4444x_、大头短发、罗蒙家的小树林儿、就是看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一语成谶
杜老太当初那样对苏娇杨,对杜大嫂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再加上当初杜振华是从杜大嫂口中听到的消息,杜老太对杜大嫂厌恶得很,完美的展示了一个恶婆婆的自我修养。
杜老太没有算计到的是,她年纪大了,就算逞恶婆婆的威风过瘾,可又能逞多少年?最后还不是要跟着杜老大家讨生活?
说是跟着杜老大家讨生活,实际上还不是跟着杜大嫂?杜老大就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地里头有活儿的时候,他一头扎在地里吭哧苦干,地里头没活儿的时候,他会跑去临近镇子上的工厂里打打临时工,家里全靠杜大嫂一个人撑着。
杜老太把苏娇杨给撵走了,最偏心疼的儿子也同她离了心,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硬气地站在街头巷尾骂几声,可到底是外强中干,得了心病的她就是淋了一场秋雨,然后便一病不起了。
仿佛是瘟神索命一样,杜老太原先没病没痛,地里头的活儿都能料理干净,可这么一病,她灌了半个月的汤药汁儿才见好转,人越发的瘦了,连走路都打着摆子。
原先杜老太说话声那么大,站在自家院子里骂人的声儿都能传到怒江对岸的沙田里面去,可现在呢?杜老太病得和戏文里说的林黛玉一样,说的话稍微长一点,整个人就开始又咳又喘……
杜老太病得这么严重,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再加上杜家的那点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杜家庄的人都说,杜老太这是被气出来的心病。
如果杜老太身子骨利索,那杜大嫂也不敢太过分地去捋虎须,可现在杜老太连饭都做不了了,全靠杜大嫂做好饭之后给送过去,那她不久活到了杜大嫂的手里,任由杜大嫂揉搓?
杜大嫂也是一个狠人,她当着外人的面做的很好,顿顿都给杜老太送饭,而且还是她们家吃什么,就得杜老太送什么,问题是杜大嫂存了祸心,她喜欢给杜老太的饭里动手脚。
今天多加一勺盐,明天多倒一些醋,外人看着那饭挺够意思,顿顿都给老太太吃那么多,还夸杜大嫂心实诚人厚道,实际上杜老太心里难受啊,这都是什么饭?这是丰盛的猪食!
杜老太原本还打算把这事儿同自家儿子说一说,让自家儿子回去教训教训儿媳妇,可她忘了一件事——她同杜大嫂之间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吵过,但平时的小磨小擦基本不断,杜大哥是个锯嘴葫芦的性子,让他讲道理来调节媳妇与老娘之间的婆媳关系,那等于要他的命,像杜大哥这样的老实人也有他自己的招数,躲。
自家媳妇儿是躲不了的,每天都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在一个炕上睡着,自家的老娘还躲不过?
杜老太忘了,自家儿子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单独同她说过话了。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杜老大良心发现去看她的时机,杜老太絮絮叨叨地同自家儿子说了一大堆,都是媳妇儿如何如何苛待她、如何如何折腾她的话,结果杜老大是怎么说的?
杜老大劝自家亲妈,“妈,你的性格真得改改了,我知道你现在身子不好,躺着也不舒服,可你不能搬弄是非啊!我媳妇儿每天给你盛的饭同我们吃的都一样,这点我看在眼里,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猪食了?合着我同我媳妇儿过了这么多年,我都是吃猪食吃过来的?我媳妇儿虽然性格有点要强,性子有点泼辣,但心是好的,不然也不会我一说得给你送饭,她立马就答应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杜老太躺在炕上直接哭出了声,她心里恨啊,恨自己当初生这个大儿子的时候怎么没把脑子给生全乎,看问题只看表面。
“吃饭吃饭,你看着饭都一样,但你媳妇儿给我的饭里面多加了盐多加了醋,你能看出来?面上都一样,但你媳妇儿把盐给我放在碗底了,你长了火眼金睛?照你这么说,改天你媳妇儿给我碗里加了敌敌畏百草枯,一碗饭毒死我了,你都觉得你媳妇儿对我挺好的,起码一天三顿饭,都让我吃饱了,对不对?”
杜老太这话说的有点诛心,杜老大觉得自家亲妈是躺在炕上闲着没事做给闲出毛病来了,整天就知道胡思乱想,为了不听杜老太絮叨,杜老大越发少去看杜老太了。
————————————————
杜大嫂是去同杜老太分享‘好消息’的。
当时明明已经进了杜家大门的人,硬生生被杜老太给驱逐出家门,现在人家飞黄腾达了,不知道杜老太心里会怎么想?
想想苏娇杨,再想想杜振华,杜大嫂心里挺羡慕的。
苏娇杨在杜家庄当知青的时候,她表现得并没有特别出众,可回城的机会一到,人家立马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再看杜振华,原先就是村里的一个泥腿子,甚至于说,他比那些踏实能干的泥腿子还不如。
杜振华这个人有点懒、有点油、有点奸、有点滑头,在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想着从地里头好好刨食吃饱饭,就杜振华琢磨着要出去挣钱,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成器的。
可苏娇杨这个从津市来的大学生偏偏就看上杜振华了,还‘撺掇’杜振华出去打拼赚钱。一般人都觉得从商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是投机倒把,杜振华却与苏娇杨偏偏臭味相投了。
当初杜老太折腾苏娇杨,有一大半的理由是觉得投机倒把要坐牢,苏娇杨祸害了她最偏疼的儿子,如果她能看到三五年后的杜振华,怕是会求着杜振华把苏娇杨给娶进门。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杜大嫂心里唏嘘着走到杜老太住的那院子,冲屋里喊了一声,没听到杜老太应声,不过她也不怕,直接推门就进去了。
“妈,你看我给你拿啥过来了!报纸上有消息了,和老三相关的!”
躺在炕上装尸体的杜老太稍微动了动,掐着拳头说,“老三的消息?我不想听。”
“真不想听?你要是想听,我就给你念念,你要是不想听,那我可就走了。之后你再喊我来念我也不给你念。”
杜大嫂作势要走,杜老太却着了急,“你你你,你给我念!我倒要听听这个不孝子在外面折腾了啥?”
杜大嫂笑意盈盈地坐在了炕头,闻着屋内有点味儿,她还打开窗户给散了散,这才说道:“其实也不是老三的,是老三媳妇的。哦,不,人家可不叫老三媳妇,原先有那么点儿缘分都被你给折腾没了,应该说是苏知青的。”
“当初你看不上苏知青,说是苏知青害了老三,结果呢?老三在外面出人头地了,买卖都做到了国外去。人家苏知青当年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是被国家表彰的科学家了,都登上《百姓日报》了,老太太,你说你当初是怎么了?怎么就有点瞎呢!”
“要是你当初不作天作地,那苏知青怎么可能同老三离婚?苏知青同老三没有离婚的话,咱家就出了一个拿着国家津贴的科学家,老三自个儿做买卖也成了大老板,你的日子过得多舒坦?你再看看现在,被你这么一闹,老三多少年都不沾家一次,人家苏知青再怎么红火热闹也同你没啥关系。”
杜老太躺在炕上一句话都不说,脸上也没啥表情。
杜大嫂觉得没意思,索然地起身准备走,结果就听到了杜老太的一席话。
杜老太说,“老大家的,你也别得意。我和你的年龄不一样,经的事儿也不一样,我小时候是从鬼子手里偷生活下来的,后来嫁了人,连口吃的东西都得争,同婆婆争,同妯娌争,但我老婆子扪心自问,没做过什么亏心事。”
“哪怕是那次同苏知青闹掰,也是因为我担心老三坐牢,老三不懂我的苦心,我不怪他,但你这样折腾家里的老人,你会遭报应的。就和我拆散老三同苏知青一样,你和我都会遭现世报。”
杜老太强势了一辈子,同谁说话都是大嗓门,现在突然这样平静地同杜大嫂说话,杜大嫂脸上没表现出什么,但心里其实还是慌了。
“你这怎么一病还神神叨叨的,我给你吃一份的饭,两份的盐,明明是让你占便宜了,你怎么还说我要遭报应呢!”
杜老太躺在炕上阴惨惨地笑着,她呼吸都变得平缓了许多。
————————————————
杜大嫂被杜老太的反应给吓了一跳,再给杜老太送饭的时候,她就没再动手脚。
杜老太尝了尝那饭,破天荒地找杜大嫂多要了一碗。
杜大嫂还在骂,“吃这么多干啥,当粮食都是大风刮来的?啥都做不了,让你喂个鸡都帮不上,现在还想多吃一碗饭,吃这么饱,赶着投胎呢?”
一语成谶。
杜老太当天晚上就走了,还是杜大嫂第二天给送早饭的时候发现的,人看着同前一日没什么变化,就是那表情有点狰狞,似是恶鬼索命一样,与村里别家去世的老头老太太有些不大一样。
杜老大说这是因为杜老太到死都念着老三杜振华,心里带着怨,走的时候面向自然不好。
杜大嫂却觉得杜老太怨的人是她,她只是站在杜老太的尸身旁看了一眼,就吓得连着好多天都没睡好觉,一闭上眼,就是杜老太的样子。
杜老太一遍一遍地同她说,“你会遭报应的!现世报!”
远在羊城的杜振华也看到了那份报道苏娇杨的报纸,他顶着报纸中央的黑白照片看了好一会儿,将报纸下写的苏娇杨工作的地址抄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夹到了本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 故事写到这儿就过半啦!有人说撒狗粮的事儿,我最近卡文,没时间撒甜的,给你们撒点咸的吧。
我这个人有点死矫情,当时刚到大学报到就一眼看上了先生,然后我一直不说,就是那种偶尔撩撩,对他特好,但我就不说我喜欢他,(我觉得他感觉到了,但我也就是不说)。
后来我把微信昵称改成了佛明愿(不知道从哪儿看到的一个很美好的词,意思是佛祖会知晓我的愿望)。我不说喜欢他,他也一直不说,反正能感觉到吧,每次和他去上自习,他都会给我带一大桶酸奶,后来就变成了水果捞,他室友都说我俩搞基……估计是酸的,没人想到我俩之后会真的搞,而且一搞就是六年,马上就七年之痒了啊哈哈哈哈!
他一直没反应,我就开始胡思乱想,怀疑他是笔直笔直的,有点失望,就故意疏远了他(现在还一直被嘲笑),没过几天,他就追上来问我了,这人表白也挺有意思的,他没说我喜欢你之类,说的是:我觉得你对我有意思,我和你在一块儿也挺舒服的,咱俩处对象吧!
我想着我得矜持一下,就很戏精地问他:男生和男生还能处对象?他没回我,结果当天晚上从图书馆出来后我就被强行kiss了。
后来……我本来就是老司机,没过多久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那个佛明愿还有一个后续,就是他其实悄悄改了微信昵称,叫狗不理,我当时不懂,问他啥意思,他说,你这人说翻脸就翻脸,几天不理我,可不就是狗不理么?我当时险些把他给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Quinn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嘟嘟爱美丽、听说打卡作者就加更、Quinn 10瓶;冰桩12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她嫁人了?
杜老太的丧事办的规矩而寻常,杜振华从自家大哥口中得知噩耗之后,当天便赶了回来,为杜老太守灵七天,将杜老太打发进了杜家的祖坟。
家里挂着的孝纸白布全都撤掉,前来吊唁的人也各回各家,杜家的院子陡然空旷了起来。
杜振华往家里留了一笔钱,把给杜老太做头七等的钱都给留足,然后便要返回羊城去。
杜老大急忙问杜振华,“老三,咱妈为你操心了一辈子,你连个头七都不给她烧吗?”
杜振华在羊城起起伏伏的打拼了六七年,早已不再是当初那哈士奇一样不着调的性子,他在商场中吃了不少的亏,也吃了不少的苦,如今早就大变了模样,他身上有圆滑的影子,他也懂得如何世故,从农村土地里带来的那些质朴与淳厚早就被磨去了。
他转身看着自家哥哥,神情寡淡,“哥,没有娇杨,就不会有今天的杜振华。我原先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原谅咱妈,但现在咱妈已经去了,她生前是对是错也都没必要再说了。”
“当初是我追求的娇杨,她答应了我的追求,为了指了一条向上爬的路,我却失信于她,没能护她周全,后来更是害得她险些死在怒江中。”
“当时嫂子同我说过这件事后,我就对着自己的良心发过誓,我杜振华欠苏娇杨一条命,不管她什么时候要来取,我都给她。如果她一直不来,那我就好好守着自己这条命,多多赚钱,就当是偿还她借我命的利息。”
“她要来,我随时欢迎她,她要不来,那我等她。”
杜振华用手指点了点自己心脏的位置,十分笃定地说,“等不到也要等,一直等不到,那就一直等下去。”
将准备好的钱塞到杜老大手中,杜振华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住过这么多年的小院,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直到杜振华消失在路的尽头,杜老大才回过神,他没看杜振华塞给他的那一信封钱,只是想着杜振华这些天表现出来的做派,喃喃道:“不一样了,真不一样了……”
杜大嫂凑了过来,一把从杜老大手中拿过那个厚信封,拆开一看,眼睛立马就弯得不能再弯,“老三真是出息了啊!给咱妈烧个头七能花多少钱?一下子留这么多,真是见外!就好像他要是不给钱,咱们就不会给咱妈烧头七一样。”
杜老大失落地收回目光,道:“这笔钱买断的可不仅仅是给妈烧头七用的东西,还买断了这么多年的兄弟关系。妈在的时候,老三还会每个月都给寄钱回来,逢年过节也会同家里打个招呼,但妈不在了,你觉得在老三心里,咱这破地方还有什么是值得他留恋的?”
杜大哥觉得自个儿失去个兄弟,心里难受得不行。
杜大嫂却觉得无所谓,“反正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有啥影响?老三是出息了,可什么时候拉拔过你一把?有这样发家的亲戚却攀不上,还不如现在得这么一大笔钱来得实在。孩子他爸,这笔钱我收着了,给咱孩子攒的老婆本。”
————————————————
杜振华回到羊城之后,他简单处理了一下最近的工作,然后便买上前往平沙市的列车票,一路直奔国防科大而去。
他已经等不及了,想去问问苏娇杨,当初约定的事情还作不作数?决定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凭什么离婚的决定苏娇杨一个人就做了?
杜振华直奔国防科大,寻到学生打听到了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直接寻上了门去,结果就被国重周围的安保给拦住了。
这些安保都是陈天浩走之后留下来的人,他们与陈天浩一样认真负责,更比陈天浩让人省心,起码不会给苏娇杨制造麻烦。
拦住杜振华的安保问他,“你是谁?来国重干什么事情?”
杜振华看着近在咫尺的大门,压住心里的激动,有些忐忑地说,“我叫杜振华,来这个国重是为了找人的,我找苏娇杨。”
“你找苏主任?”那安保抬眉看了杜振华一眼,问,“你找苏主任干什么?你同苏主任什么关系?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你与苏主任认识?”
杜振华想说‘苏娇杨是我的前妻’,可是他想到苏娇杨不一定愿意他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给抖出来,到嘴边的话就变成了“我与苏娇杨是老朋友,当初她在北河省杜家庄插队的时候认识的。后来我遇到一些事情,就先走了,没想赶上她后来参加高考,之前一度断了联系,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和她相关的报道,这才找了过来。”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这些话的真实性,杜振华还从钱夹里翻出一张照片来,特地拿给安保看。
他钱夹里装的照片是当初同苏娇杨决定结婚时,二人特地去县城照相馆里拍的,虽然当初的拍照技术不如现在好,但定格在照片上的那明媚的笑容是真的。
安保拿着照片看看杜振华,再看看照片上的苏娇杨,这才信了一半,同杜振华说,“原来你真的认识苏主任,我还以为你是来攀关系的呢!不过你这照片看着有些古怪,照片上的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