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夜回到七零末-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城
  “巧儿,瞧你女儿,长得多像你啊。”巧儿她嫂子抱着孩子单方面在逗乐。
  “……”真丑,哪里像她了?
  “爱华,你说我生了个女儿,你爸妈会不会不高兴?”她担心公婆嫌弃啊,她姆妈就很忧心这一点,巧儿说这话时也不避讳着她娘家嫂子。
  “不会,你没瞧见我爸宠小妹那样?说重女轻男还差不多。”赵爱华痴傻的盯着他女儿,新手爸爸傻乎乎的,也不敢伸手去抱。
  “巧儿,你别想太多,你公婆还是很明事理的。”巧儿她嫂子安慰道。
  “放心吧,等美丽把这个消息带回去,爸妈不知道多高兴呢。”说到重男轻女,他爷爷奶奶很有可能。
  那又能怎样?孙子的孩子?他们哪里还管的到?他们又不一起生活。
  不管刘兰秀心里怎么想,脸上看起来很喜庆,抱着孩子在怀里不撒手,也乐呵乐呵的伺候着大儿媳妇的月子。
  赵家的态度和实际行动给了巧儿和她娘家一个安全信号。
  这一年,赵爱文在英语拖后腿的情况下,仍旧轻松的考上了县城高中。
  赵国生家又一次成为赵家村的“新闻头条”,着实小小的刺激了村里好几家的孩子。
  不过,这事在赵家还算淡定。
  有赵美丽这个第一人在前,赵爱文考上高中也比较理所当然的容易接受。
  一九八五年,赵爱强再一次强势登上赵家村“八卦头条”。
  这一次比前两次都要轰动,一家三孩子读书,一个考上高中,那是勤奋刻苦,孩子聪明,两个考上,那是前头有榜样,三个考上,那就“家学渊源”,不是靠运气和巧合了。
  更不用说,赵爱强在村里人眼中,那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如果说哪里有打架吵架,他就是那种负责在旁边煽风点火,起哄的角色,读书?好学生?太扯了。
  偏偏就是这么个熊孩子狠狠的给他们众人打脸了,好像再说,我该淘气的时候就淘气,该学习的时候也在蒙头学习,啥也不耽搁。
  瞬间,众人对他的评价和印象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所有的调皮捣蛋和淘气全部变成了机灵和聪明。
  这一年,赵美丽高三了。


第217章 
  赵国生已经想不起他上高三哪一年的详细事情了; 在他的记忆里; 一切都很平常; 没费多大劲就考上大学了。
  嗯; 这不排除后世的大学招生比较多; 各种院校也五花八门。
  也不能说后世高考的含金量不高; 时代不同,没有可比性。
  反正,他高三的生活绝对不是赵美丽这样的,废寝忘食,就差悬梁刺股了。
  不得不承认;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还特么是刻苦学习的笨鸟先飞的学生。
  能考上县城高中的学生,显然肚子里都有点干货,除去那些坐后门来混高中毕业证的。
  高一; 赵美丽的学习成绩只能说勉强; 大概是中游的样子; 在学校里属于那种不好不坏。
  高二; 乌龟慢慢爬的赵美丽在众人有目共睹的情况下; 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已经达到中游偏偏上。
  高三; 赵美丽已经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尖子生了。
  这种毅力; 真不像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 还是被宠在手心的孩子。
  同年; 巧儿怀上第二胎。
  “美丽; 你爷爷奶奶□□叨你们姐弟三个呢,快去,别窝在家里看书。”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赵国生感觉到家里的紧张气氛。
  两个熊孩子宛然是少年了,没那么熊了,对学习的自制力在小女儿的影响下,也极大的提高了。
  “好吧”听她爸的语气,不出门是不行的了。
  她紧张归紧张,考试的时候却不会大脑一片空白,反而格外清醒。
  学到脑子里的东西怎么会在考场发挥不出来呢?她才不是她爸误会的那种人。
  “姐,等你上大学了,谁给我们补习英语啊?”身高已经远超他姐的赵爱文愁眉不展的问。
  “等到放寒假和放暑假啊。”她已经对两个弟弟的英语绝望了。
  一路上,三姐弟说说听听,倒也热闹,偶尔碰到几个村里相熟的人,都会礼貌的问上一句好。
  同样,人家也会惊叹着夸赞他们姐弟三个几句,特别是赵美丽,会打趣道考大学的事。
  “爷,奶,在聊什么呢?”赵爱强亲热的三步两步跑到赵父赵母身边席地而坐。
  阴凉的树荫下,凉凉而平整的大石头被打磨的很光滑,看得出这地方长期有人坐在这乘凉。
  “在说你爱泽弟弟呢,也不知道你三叔三婶怎么安排他,半大的小子,又不读书,又不干活,整天在家游手好闲的。”原先最疼爱的小孙子,全被老三媳妇给教坏了。
  “三叔不是说走关系把他弄到我们学校去继续读书吗?”那小子,初三都没读完,更不说考高中了。
  真傻,白白读了三年,临末居然不读了?花了那么多学费,怎么也得拿到初中毕业证啊。
  “不说他了,你们几个,最近学习怎么样?”赵父对赵母摇摇头,不想提老三家的糟心事。
  “和以前一样,成绩马马虎虎吧。”年龄大了,赵爱强也学会自谦了。
  “臭小子,跟爷爷还打马虎眼,美丽,你快高考了,这个把月多费点心,再坚持下,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让你大嫂多做点好吃给你补补。”赵父吸着旱烟,慈爱的说。
  “对,要补补,瞧瞧都廋了,晚饭别回去吃了,昨天你大堂哥送了一个猪蹄过来,这大夏天的,又放不了几天,我和你爷爷味道都不好,正好你们帮着吃了。”赵母也在一旁帮腔。
  赵美丽:“……”她这是抽条了,不是瘦了。
  “对了,奶奶,听我姆妈说大堂嫂生了?大侄女可不可爱?我姆妈让我们三个过去看看呢。”赵爱强在家长期受到重女轻男的待遇,已经忘记他爷爷奶奶重女轻男的老思想了。
  “刚出生的孩子,哪里看得出可爱不可爱?”赵父神色淡淡的应了句。
  赵爱强:“……”他好像说错话了。
  可不就是说错话了嘛,赵福生一子三女,唯一的儿子还是长孙嫡子,可儿媳妇两胎两个孙女。
  这情况,赵父赵母能高兴吗?
  一个月后,赵爱华和挺着大肚子的巧儿一起把赵美丽送进了考场。
  两天后。
  “美丽,感觉怎么样?”考完了,赵爱华不会顾虑那么多的直接问了。
  “感觉还行,具体的,还要去学校对答案,估分数。”是虫是凤很快就要见真章了,她也很期待。
  “你感觉还行,那肯定能考上大学。”巧儿连忙恭维小姑子一句。
  赵美丽:“……”
  “大嫂,还没出成绩呢,我也不确定。”嘴上是这么说,脸上的自信也不是这么表示的。
  学生嘛,尤其是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过后,他们心底总会有个大概。
  q大,b大,那就是在梦中想想,就她这类死读书的人,考不上的。
  对比以往的分数线,省内的大学:,她理想中的师范大学还是很有把握的。
  果不其然,赵美丽考上本省某师范大学英语系。
  那一天,太阳炙热的亲吻着大地,赵父赵母一起在赵国生家的堂屋里乘凉。
  不,不止那一天,是最近好些天,赵父赵母像无所事事一样,吃过早饭就跑到赵国生家堂屋里坐着,午饭也不回去吃,直到太阳落山才闷闷不乐的回家,然后,第二天继续。
  下午三点,坐在堂屋里昏昏欲睡的赵父赵母有一句没一句的在闲聊,家中的几个熊孩子也陪着一起打瞌睡,一会躺在竹凉床上,一会趴在桌子上。
  隐隐的,有些着共同默契却不说破的一起期盼着,等待着。
  这些人中,心理负担最重的莫过于赵美丽了。
  高考后的自信满满,信誓旦旦,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一点一点的消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万一没考上?怎么办?
  给他们希望又亲手带去失望?


第218章 
  “爸; 姆妈……”王建军骑着单车; 登着脚踏的双脚像是踩着风火轮,一路飞速而行,颠簸的山路楞是让他骑出了平地的错觉。
  远远的; 才刚看见老丈人的房屋; 王建军就火急火燎的大声喊到。
  本来今天下午他还要值班的; 刚好去了趟邮局有点事; 一不小心眼睛锋利的瞄到了他小姨子的名字?
  心里砰砰极跳; 没看错的话; 是大学通知书?
  这可是正儿八经靠实力考上大学的通知书; 不是他当年走关系推荐上的大学。
  能不激动吗?他小姨子考上大学了?他老婆这几天一直惦记着呢。
  的亏他是警察; 又有通行的领导帮忙证明; 要不然,人家邮局压根就不同意把通知书让他转交。
  领导也特别通情达理; 好人做到底的顺带放了他半天假。
  这不,从县城直接登着单车飞奔而来,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怕耽误老丈人一家人望眼欲穿的等待。
  “爸,姆妈; 你们看这是什么?”下车把单车往墙角一推; 顾不上单车倒地上了; 急忙把手中的通知书递上。
  “哎呀; 是大学通知书; 是美丽的大学通知书。”跳出文盲阶段的刘兰秀立马认出了上面的字。
  这一刻; 刘兰秀的声音不仅仅是激动,还有点喜极而泣的噎嗓,这种感觉轻飘飘的,忽上忽下,像是做梦?
  一直盼望着这一天,一直坚信着有这么一天,真到了这一天时,她除了哽咽和傻笑,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姐,是你的大学通知书。”赵爱文满脸喜色的捅捅赵美丽的手臂,激动的说。
  赵爱强更加直接的从他姆妈手中夺过通知书,一把塞到赵美丽手上,说,“姐,快拆开看看。”他还没见过大学通知书长什么样呢。
  当大学通知书躺在手中心时,赵美丽才有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
  不过,除了嘴角轻微上扬的幅度,在赵家一行人看来,那就是淡定,就大气,是胸有成竹。
  噢,还有一个默默给自家辛苦赶路的女婿倒了杯凉井水喝的赵国生。
  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或者,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快快快,美丽,给爷爷奶奶念念。”这辈子能看到子孙后代读大学,值了。
  这年头的通知书很简朴,封面是印着大学院校正门口的图案,里面也就简单的几句话,无非是恭喜同学你被我校录取了,再告诉你什么时候开学。
  “国生,你快去通知我们老赵本家人,三天后,我们要大摆宴席,请家里人好好热闹热闹,让他们沾沾我们大学生的气运。”放在古代,那就是文曲星啊。
  这是他们整个赵家村的大事,第一个大学生啊,可不得热闹热闹,炫耀炫耀,显摆显摆?
  赵国生:“……”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搞得跟范进中举一样。
  又不是q大b大,还大摆宴席?想想都觉得羞涩。
  “爷爷,奶奶,不用了吧。”赵美丽也不太赞同。
  “怎么不用,你可是我们老赵家第一个大学生,你去歇着吧,这些事你不用管,有我们呢。”赵母那张笑的比菊花还灿烂的脸布满了皱纹。
  “就是,有我们呢,你快去把通知书收好,别弄丢了。”刘兰秀憋了那么久的气,还想不让她找回场子?
  赵父赵母发话了,刘兰秀也举双手赞成,赵国生独木难支啊。
  于是,赵国生被派去连同赵福生,赵宏生三兄弟操劳起酒席来。
  赵爱文和赵爱强两兄弟就一个亲戚一个亲戚的去报喜。
  而赵美丽负责把教导过她的老师给请过来吃饭。
  就一句话,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绝不能含糊。
  山窝窝里出了个大学生,整个赵家村都与有荣焉,脸上有光。
  这不,不管是不是老赵本家人,家家户户都赶着一起来帮忙,礼多礼少的,东家送了一只鸡,西家送来一只鸭,这家提着几斤肉,那家拿着几个鸡蛋。
  还好就一顿饭,不然,依照赵父赵母的意思,要办三天流水席,那赵国生家还不得破产?
  都是乡里乡亲的,他家又不是穷得吃不起饭,送不起女儿去读大学,怎么可能收礼金呢?
  也就盛情难却的瘦收收自家亲戚的红包,嗯,那是给赵美丽考上大学的奖励。
  最棘手的是二大爷封的那个两百元大红包,收也不是,不收又被二大爷杀气腾腾的眼神瞪着。
  最后,没办法,赵父让赵国生收着了,以后逢年过节礼还重点,平时也多照顾点。
  “爸,姆妈,你们都给美丽奖励了,我也想给个特殊的奖励,希望你们同意?”赵国生想着两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盼了一辈子想看一眼天安门,就想借此机会全家一起旅游一趟。
  “什么奖励?”还需要他们两老同意?赵父茫然的问。
  “我想你和姆妈一起陪着我们一起出去旅游,去一趟北京,看看天安门,爬爬长城?怎么样?”赵父赵母对他越好,他就越加愧疚,他终究不是本人。
  所以,在有限的条件下,他想尽可能的孝敬他们,满足他们那些微不足道却又十分渴望的愿望。
  “那……”那得花多少钱啊,赵母刚想拒绝,赵父说话了,“行,我和你姆妈这辈子活够本了,值了。”
  儿子有能力,愿意孝顺,他们为什么拒绝这份心意呢?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就去县城买火车票。”北京啊,他曾经待过三年的地方,这次旅游,也算故地重游了吧。
  “噢噢,爸,真的去北京玩?不会是骗我的吧!”赵爱强连县城都没去过,这下子要去北京了,想想有点小激动呢。
  赵美丽:“……”
  明明爸爸是想让爷爷奶奶去看天安门,为什么又一次拿她当借口?
  赵爱文:“……”嗯,接下来,他弟又多一笔可以吹嘘的谈资了,到时候,他再一次成为“证人”。


第219章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赵国生,这是你怎么也不跟我商量商量?”等到只有赵国生一个人时; 刘兰秀不高兴的问。
  要不是有赵美丽考上大学这件大喜事在前面顶着; 她真想撸起袖子好好和他掰扯掰扯。
  你想啊; 去北京,多远啊,来回车费,住宿; 吃喝,那样不要钱?听赵国生的口气; 像是全家一起上北京?
  似乎刘兰秀亲眼目睹了荷包里的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了下去。
  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啊; 她还想着再在县城买座院子呢; 免得他大手大脚的胡乱花钱。
  也不知道赵国生脑袋坑了; 还是她娘家姐夫脑子有毛病,当着木材厂里好好的铁饭碗不要; 硬是辞职回家说是要自己做点小生意?
  她姐也不拦着点,而且吧,你说你去做点生意就做点小生意吧; 干嘛拉着赵国生下水?
  青口白牙的空手套白狼,花言巧语的哄的赵国生出钱; 存着藏也藏不住的被他给悄悄摸走了。
  好吧,都是亲戚; 还是嫡亲的姐姐家,那钱就算借出去打水漂了吧。
  想着压箱底的那张所谓的“生意合同”,每每看到都隐隐的不舒服。
  可能是她娘家姐夫心里有愧?或是不好意思; 倒是给爱华拉了不少活干。
  如果赵国生知道刘兰秀这肤浅,搞笑的想法,他会气笑了的。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家明明沾光了,还暗里嘀咕着说人家坏话。
  明明唐德远也是出了钱的好吗?人家出钱又出力,还好心且大度的让赵爱华白挣一份钱,劳心劳肺的,还承担着风险,而赵国生就坐在家里等着年底分钱。
  可能这种方式在这个年代太前卫了,刘兰秀不能接受也情有可原。
  以后,她会自打耳光的笑着感谢的。
  “商量什么?以前不是说过吗?等孩子考上大学了就带着两老人一起去看□□?”赵国生巧妙的偷换了概念。
  是说过,那时候的说法是建立在家里几个孩子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
  谁家读书的孩子小时候没有宏伟的梦想?不是q大就是b大。
  事实证明,梦想就是梦想,也就在梦里想想。
  一个山窝窝里的孩子想考q大和b大,很现实的说,万里挑一,那是真正的天才,起码是读书方面的天才。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抢着求着送孩子上好学校?好学校代表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激烈的各种学习竞争。
  就他们这偏远小县城?一个学校能考上大学的也就那么些,说得不好听点,没读过书的小孩子都能数出那个数。
  所以,赵国生就有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咋一听,没毛病,等刘兰秀把话在脑子过一遍,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算了,这事都在公婆哪里过了明路,她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
  傍晚,窗外的青蛙演奏着高低不齐的“呱呱”名曲,偶尔还能听到屋里子“啪啦”手掌和肉体接触打蚊子的声音。
  说风就是雨,趁着这阵子家里空闲,赵国生立马去县城买票了。
  “爸,我就不去了,你也知道,巧儿她这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我不在家守着不放心啊。”赵爱华忍痛割爱的拒绝了,暗暗告诉自己,他还年轻呢,以后还有机会的。
  “行,你这几天把你丈母娘接过来帮忙照顾巧儿。”这一胎又不在老家养着,刘兰秀只好隔三差五的来县城住上几天。
  “嗯,知道了。”不用他爸吩咐,他也是这么想的。
  “噎噎,噎噎。”一个萌萌哒的小可爱迈着小短腿跑过来伸开莲藕般粉嫩的手臂,“想噎噎了,要抱。”
  哟,他的乖孙女哦,一句吐词不清,奶声奶气的“噎噎”,萌死他了。
  如果可以涮屏,此处绝对是,老夫的少女心啊,还是带萌萌泡泡的那种。
  赵国生一把抱起乖孙女,忍不住的在她那小小的包子脸上亲两口。
  终于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奶爸”,女儿控了,不,是“奶爷”,是孙女控。
  小家伙刚出生的时候,他还十分皱眉头的发愁,这么丑的孙女,活脱脱的红皮猴子啊,长大了可怎么找对象?
  那是赵国生第一次在心底偷偷想,等他孙女出嫁?他都一把年纪了,不知道那时候他手里还留有多少钱给她充当嫁妆?
  还有在给她取名字的时候,他默默的把“赵薇?”“赵丽颖”“……”所有长得好看的女明星的名字都想了遍,好像取了这些名字,她孙女就一定会长得好看一样。
  还没等他想好名字,这孩子一天一个模样,不出一个月,白白净净的,大大的眼睛,讨喜的很。
  哪怕之前有点小疙瘩的刘兰秀也对她喜欢的不得了。
  长得好看的人,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有优待,该死的看脸世界。
  最后赵爱华吱吱呜呜的表示,他们小两口结缘是因为铃铛,他想把女儿取名为铃铛,说着顺口一句“铃儿”。
  那句“铃儿”给了赵国生启发。
  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了。
  不过“铃儿”变成了“灵儿”,赵国生无法忍受自家孙女叫赵铃铛?退而求之的取其谐音字和小名的结合,便有了赵灵儿这个好听又自带仙气的名字。
  在过二十年,他们就会懂得这个名字的仙气了。
  “哟,乖孙女,想爷爷啦?”赵国生把她抱在怀里,用了平生最温柔的语气。
  真想把她抱回老家养着,轻轻捏着小丫头的脸,嗯,小孩子的新陈代谢就是快,又恢复到嫩嫩的婴儿肌肤了。
  还记得上半年,那还是穿着厚厚衣服的寒冷季节呢,在老家待了两个半月,从萌萌哒的小公主变成了黑胖黑胖,脸上干燥的还有两坨胭脂红,丑的不忍直视。
  等到他们把小丫头送回县城时,赵爱华和巧儿都不敢相信。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零九级高考生,我们学校在市里,算中等的学校,考上重本的不超过三十人,大概吧?上下浮动,二本三本就不知道了。


第220章 
  别说赵爱华小两口不相信了,造成这辣眼睛毁孙女“容貌”的当事人之一的赵国生; 他懵逼了。
  见状; 刘兰秀也很不确定的迟疑了; 难道她不会养孩子?
  可是对于带孩子,她可是有过五次经验啊,丰富的很。
  难道她家五个孩子小时候就是这种辣眼睛的形象?
  不可能吧?刘兰秀有点心虚的偷瞧了眼水灵灵的小女儿,高大英俊的两个小儿子; 很像她,长得好。
  再对比下前两天接回家来的大外甥?白白胖胖; 唇红齿白的像年画上的小福娃; 多喜庆。
  的亏村里人眼睛没瞎; 都知道赵国生疼孙女; 半点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不然换成不熟悉的人; 还不得以为大孙女在乡下受到了“虐待”呢。
  说虐待好像不太符合,哪有受虐待的孩子有这么结实的?黑胖黑胖的。
  思来想去,刘兰秀忍不住的和赵国生商量; 要不还是把孩子送县城去吧。
  “噎噎,飞。”小丫头仰着头抱着赵国生的脖子撒娇。
  “好好好”赵国生一脸溺宠的笑着答应; 然后丝毫不犹豫的把小丫头小心翼翼的坐在他脖子上,装作跑很快的样子; 控制着脚下的速度在屋子里跑。
  “爸,你别惯着她,快把她放下来。”不论见多少次; 这场面还是令巧儿无法接受。
  这年头,再宠女孩的人家也不会让孩子坐在人脖子上啊?何况她公公还是一家之主?
  赵爱华倒是见怪不怪了,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
  “噎噎,快点跑。”小丫头乐不可支的显然把赵国生当成马了。
  巧儿:“……”闺女,你胆可真大,还好她婆婆不在。
  逗了会乖孙女,被童言童语哄的哈哈大笑,赵国生才心满意足的想起今天的正事来。
  迅速赶到车站,拿着以防万一的村里证明,干净利落的买了七张第二天的火车票。
  同时,赵家村此刻也处于轰动和火热的讨论中。
  “去北京啊,看□□啊,换我,就是少活几年都成啊。”在老一辈心目中,去看一次□□,看一次升国旗,那比什么都荣耀。
  “是啊,赵有发这辈子是真值了。”
  “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儿子呢?瞧见没,人家老赵家都出大学生了。”想想自家几个不省心,成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真吵,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也是,要说孝顺,赵有发家三个儿子都不错,特别是他家老二。”
  “是啊,国生那孩子,小时候看着就老实,还是赵有发会养儿子啊。”
  “那不是,他们家眼看着要发达起来了,爱华那小子都住到县城去了,他家大女儿也嫁了个好婆家,这小女儿又考上了大学,两个小儿子还都是高中生。”
  说到这里,众人忍不住的羡慕和感慨啊,这是要跳出农门了啊。
  村里大部分人是羡慕,毕竟赵国生一家很会做人啊,这几年他们家条件越来越好,村里好几户孤寡老人在逢年过节都受过他家照顾,有时候村里人去县城有什么事,爱华也会搭把手。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心思阴暗,见不得别人家过得好,暗搓搓的说些不中听的酸话。
  这些酸话又伤不了人?也没过分到哪里去,赵国生家才不在乎呢。
  再说了,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太僵了也不好。
  赵国生是没受到影响,可是赵家两个即将成年的年轻小子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这阵子,村里人没少打趣他们两兄弟,无非是笑着说要给他们做媒。
  也正因为这事,赵爱文和赵爱强不用监督和催促的更努力读书了。
  嗯,他们也要考上大学,怎么不见有人给他们二姐说亲?
  还不是觉得他们两兄弟考不上大学?
  不,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误会。
  不是村里不想给赵美丽说亲,而是找不到合适的。
  你想想,赵美丽还的读四年书,四年,虽说男孩子年龄大点不是问题,可谁家愿意等啊?
  这四年期间可又多少不能预料的事?指不定在大学处了个外地对象。
  赵爱文和赵爱强两兄弟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男孩子,成婚生子还能去当上门女婿不成?
  只要订了婚,哪怕去上大学了,也不怕跑远了。
  “爷爷,奶奶,听说你们要去北京玩啊?”能不能带他一起去?赵爱泽的眼神里透露的就是这个意思。
  赵家赵母人老成精,哪里看不出他心里藏的那点事?况且这两年,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被老三媳妇给养废了。
  半大的小子,成天游手好闲的跟着村里几个好吃懒做的同类人瞎晃荡。
  哎,儿孙自有儿孙福咯,懒点就懒点吧,同他一起胡闹玩耍的人也都是一群孬货,干不出什么杀人放火违法的事来,大概都是被家里宠坏了。
  嗯,就当他还小吧,等他成家了就懂事了,他们做爷爷奶奶的是管不了了。
  越来越会自我安慰的赵父赵母成功的给自己洗脑了。
  “是啊,所以啊,你还是乖乖听话回学校读书,等你考上大学了,让你爸也带你北京玩。”赵父吞吐着云烟,不接小孙子话里的话。
  学谁不好?偏偏学他家姆妈那点小家子气?尽会占便宜,谁家钱是大风刮来的?去北京不要钱的啊?
  带你小子去?开了这个口,老赵家就你一个孙子啊?
  这事放在以前啊,赵父赵母偏心老三家那会子,说不定真能被忽悠成。
  现在吗?想的美。
  “是啊,爱泽,你回学校继续读书吧,你说你才多大?出去干活也没人愿意要啊。”赵母又补了一刀。
  “……”
  “啊,奶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读书,一看到课本就犯困。”不要跟他提读书的事,每次说起这事,赵爱泽都会想起他姆妈指着他脑袋拿他和二伯家的哥哥姐姐做比较,烦死了。
  “爱泽,你在干嘛呢?快来,我们要去小江家了。”屋外适时的声音让赵爱泽看到了及时雨,瞬间得救了。
  小江?这是他们几个之间的暗语,就是去河里洗澡。
  至于小江这个人吗?确实是存在的,不过,关系并不怎么亲密。
  “爷爷,奶奶,我走了。”赵爱泽顾不上让他爷爷给他从北京带东西了,飞快的跑了。


第221章 
  这是赵家所有人第一次出远门,去的还是北京; 所有人兴奋的不得了。
  这年头; 没飞机; 没高铁,火车也还没提速,去一趟北京要在火车上“哐当哐当”的待上好几天。
  这不,赵母和刘兰秀为了省点钱; 已经开始无所不用的想办法弄些口粮在火车上吃。
  可惜,夏天这个季节; 什么食物都不适合; 容易坏掉。
  “姆妈; 你煮这么多鸡蛋?吃得完吗?吃不完就浪费了?这天气可放不了两天啊; 有肉干和红薯干就够了,要不够吃; 我们火车上买,火车上什么都有,要不等明天我们出发时; 在县城再买点饼干和糕点什么的?”赵国生看着赵母忙来忙去还想去杂物间翻翻有什么的,他头痛的连忙阻止。
  同时给跟在赵母身后一个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