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重活一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现在这里躲一阵子,看看情况。这阵子没事就先派人修房子,等开春了还是要回去的,在这儿不是长久之计。回头再和村上联系联系,这冰天雪地的动土都没法动。”李有福也没什么好注意,只能先把房子收拾一下,能准备的准备好。
“只能如此,过十五天气就会转暖,我们先把苇薄子草帘打好,房梁备齐,只能干这些”王守成很无奈。生活乱世,居无定所,还有比这更熬心的吗?
38。庄稼
村里房子需要修缮,俩大家子就不能闲着了,过年猫冬都是给闲人预备的,男人白天出去割苇子蒲草,女人在家编垫子打草帘,孩子们也会出去帮着拾柴,冬天风大,很多树枝都会被风刮下来,生炉子烧火每天消耗都不少。男人们也会隔三差五的回村里探探情况,把家里被毁的东西拾掇拾掇,烧了的屋顶门窗重生修葺,也把这边打好的帘子垫子往回运。
时间转眼就到开春,白天的太阳很足,地上积雪开始渐化,俩大家子已经陆续往回搬东西,真要等雪化,那路肯定走不了,连泥带水大人都走这费劲别说孩子了。房子简单修缮完,修得再好也不如鬼子的一把火。所以大火意见一致,能挡风不漏雨就行。正月底李家王家全部搬回上坨村,李晓梅等人望重新回到村上,看到到处残留烧毁的痕迹,一阵心痛,百姓想过个安稳日子真的很不容易。
村上大部分人家房屋都已经修缮好,也有几家还是残沿断壁,像是一直没人回来过。回来的路上村东头洼地坟场又多天了几座新坟,一路下来村民脸上没任何表情,谩骂过,诅咒过,哭泣过,没一样管用,所以人们都麻木了习惯这东西真可怕!
李家回村后收拾好屋子就忙着春种,院里去年年底才搬进来没工夫翻整,土层解冻后,李家就开始往院里垫土,挑来的土是壕沟底下糟好的土,壕沟里有常年积累的草根树叶,与土混合腐烂是上好的肥料,现在还没完全解冻,农家人也只要已经解冻的土层上半部分。前后院子都用土垫一遍也很耗时,李家都是用小推车推或是用挑筐往家担,这完全就是体力活,晓梅晓兰都还小根本帮不上忙,天天都是李寿春和张氏起早贪黑往家挑土,垫好土的院子铲平钩垄,开春是在土豆的好时候,土豆产量高可当菜又可当饭,而且生长期短,张氏在前院种了多半院里土豆,其余地方也要种蔬菜象黄瓜豆角西红柿南瓜等都要种,李家开的荒地开春已经烧过荒,杂草变成肥料,荒地要用镐刨一遍,一是松土二是把里面的草刨除来,如有有粪肥应该撒上粪肥与土混合最好,现在好的肥料没处找,最好的肥料就是壕沟河塘边上腐烂草根树叶,因此李家人忙,家里家外都需要人手,也亏得李家二房男劳力多,开荒基肥让李有福这边人轻松不少,李有福看在眼里,一家人不说俩家话,在粮食上尽可量的多补贴二房,每家用的土豆种都是空间产品,高产是一定的。
荒地哥俩商量着打算种红薯大豆和高粱,刚开的地贫瘠,长作物产量会很低,得养上三两年才会慢慢改善。一场春雨过后,地里的麦苗长出一寸多高,远远一望也是一片绿意盎然,大地复苏草木开始生长,李家的麦苗根粗叶绿,就连种地多年的老农也时不时的凑上去看看,每次看到李有福就要询问:“李家兄弟,你家麦地怎么拾掇的?看着可比我们家的壮多了,根扎的牢,分根出的也多,等麦子熟了产量低不了,有什么好经验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一声?”
李有福心里有数,知道麦种好,又在秋末种小麦时下了一番功夫,除草施肥浇水每样都不能不少。也不藏私就道:“这也没什么,主要是这麦种是我们亲戚从东北带过来的,麦种成,质量好,我们种麦子时麦种播的量适当,又追加肥料,麦苗长出来时锄了俩遍草,入冬又浇上蒙头水,这样麦子根扎的实,开春分出的根也多,长出麦穗肯定要多了,等这批麦子下来,我给大伙留种!“李有福这么一说可高兴了村民!农民就以粮食为本,多打粮留到自己口袋的相对也多,也减少饿肚子机会不是!”那就太谢谢李家兄弟了,真要是大伙能多打出粮食你可造福全村人了!” 李有福这话让村民着实兴奋不已。
天气转暖,到栽种红薯季节,李有福准时把秧苗拉回家,这是他在空间培育出来的红薯苗,成活率会很高,地整好了苗也有了,栽种很快,十来亩的荒地用了一半种红薯,红薯栽好,就是种高粱大豆,种子依然由李有福解决,春播很快在忙碌中渡过。剩下的就是田间管理。庄稼人看中的就是庄稼,自从地里开始干活,李家男人几乎每天都会去地里看一遍。
生活在不紧不慢的过,庄稼一天一个样,四月份抽穗五月份灌浆六月份收货,庄稼是农民一年的希望,村人对庄稼格外上心,有心的农人学者李家细心照看小麦。越到后来区别越明显,李家的小麦秸秆粗壮,麦穗大颗粒多而饱满。六月底收割上来后,李家小麦一亩地产量高达四百斤,这在亩产只有一百多斤的年代好比一颗炸弹,让所有人惊叹不已,就连侯家地主也来找李有福,要把除了交租剩下的小麦全部买去。一亩当三亩多地用谁不动心!李有福也很是为难,他更想让村民都能得到麦种,生活最不易的还是普通百姓,地主打再多粮食也只是鼓鼓钱包,农民不一样,多口粮食可能救活一个人,粮食对百姓更重要。
可又不能得罪侯地主,毕竟租种着人家的地,还是要看人家脸色的,何况他已经答应村民会换他们麦种。思索再三李有福最后决定换给村民每家三十斤麦种,够种一亩左右地的,一季下来自家留自己的麦种,以后都可以用上高产麦种。除了交给侯地主地租的李有福又卖给他五百斤好麦种,当然是要从亲戚家另外要来的,这次李家收获的小麦也收获的村民的心,还得到卖麦种的钱,李晓梅特意嘱咐李有福要管侯地主要银元。麦收过后爷孙俩有去趟镇上给种子店送去一车麦种,晓梅终于得偿所愿,空间里收进了银元,每次进空间,晓梅都会用小手数一遍银元,然后眼睛笑弯弯,有钱的心情真是太好了!等以后有金条就更好了,晓梅美美的想 ,这人心还真是不知足,最后再鄙视自己一下。
这半年来,李家壮劳力有出去做工的,也有开荒地的,荒地开了有十来亩,都种上红薯大豆这些好养的。李家人勤快,晓梅再偷偷加点料,庄稼居然涨势还不错!村民经过看到时,都称赞李家真会种地,荒地种出的庄稼都这样好!
39。来客
麦收过后,李家院子里种的土豆也喜获丰收,张氏后悔没把院子都栽上土豆,晓梅笑张氏贪婪!难道你就让全家光吃土豆不吃菜了?张氏无语,这里其实可以种二茬土豆,但大多人家要在腾出来的地方栽大白菜,二茬很少有人种,李家也一样,土豆收获后就秧白菜秧。
这天李家迎来两位意外客人,晓梅正在院子里陪凤儿给小鸡喂食,邻居王家李奶奶推院门进来:“晓梅,你家来客人了”,又转身对跟来的人道:“这就是李有福二儿子家,他家闺女就叫李晓梅”。“ 谢谢婶子了”郑海客气道谢。“晓梅,你怎么不去看我”晓梅刚缓过神来,还没和郑叔客气说话,这个郑小虎就窜出来,跑到晓梅跟前诉说委屈,晓梅一见这情景想批他几句的话立马咽下去,忙安慰道:“这不没空嘛,别不高兴了一会给你糖吃”又转头对郑海道:“郑叔,您快请进,我爷爷和爹出去看庄稼了,一会儿就回来,您先坐,我去倒水”
“晓梅,你干嘛不理我,我可是缠了我爹好久这才来看你的,一会儿给你看我抓的鱼,还有海螺是新鲜的,螃蟹也是活的” 小虎低落的的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
“知道了,你先陪我妹妹玩一会儿,我去给郑叔倒水啊,”晓梅进屋,到了两碗空间井水,又从空间拿出点心糖果装一盘,又在空间摘了一小盆西红柿一起用托盘端出来。“郑叔 您先喝口水,这里有点心先垫垫,还有西红柿是我家种的可甜了,您也常常,一会儿我去叫我爷爷回来,小虎给你吃糖”说着,晓梅抓过一把糖塞给小虎,又在他手里塞了一个西红柿。
“晓梅,不用忙活了,我在这儿等李叔他们回来就好”郑海一边喝水,一边对晓梅说。
“我陪你妹妹玩,你去吧,等回来我们在一起说话”小虎冲晓梅挤挤眼睛,好像有什么秘密。
没一会儿,李晓梅和张氏晓兰晓菊一起回来,郑海见到几人就猜测是晓梅娘和姐姐妹妹,忙起身“这位是嫂子吧,我是郑海,上次李叔去涧河时就住我家“
“是表弟吧,我公公回来说了,弟妹怎么没跟来”张氏客气寒暄。
“这不小虎吵着一定要来看看晓梅,我正好去唐山附近送货,就把他带来了,真是打扰了”郑海不好意思的道。
“说什么打扰,上次晓梅去你家可让弟妹费心了”俩人正说话,李有福和李贺春李寿春都回来,进院看到郑海父子惊讶过后就是惊喜,哈哈大笑后“郑海,真的是你来了,太好了,来你们相互认识一下,这两个是我儿子,你的两位表哥,贺春寿春,你们俩也见见你们表弟,涧河的郑海也就是我上次去的你表姨家的儿子,上次可多亏他了,又给带来那么多海货,也没机会好好谢谢,这次来了我们一定好好喝一杯”李有福热情拉着郑海坐下说话。
“李叔太客气了,这次我可是来打扰您的”郑海也爽快的哈哈大笑。
“以后别叫李叔了,我就是你表姨夫,”李有福怕说漏,赶忙朝郑海挤下眼睛,又问道:“表妹身体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我娘比原先好多了,现在能下地走动走动,这次来还让我给您带她糟的螃蟹酱,虾酱”说着郑海,把身边背筐拿过来,一件件往外拿,上面是几个罐子,封着口,但也能闻到一股腥味,又是几大包干货,主要是鱼和虾干,下面却是冰镇的活物,螃蟹海螺和鱼,螃蟹还能动,鱼差不多已经死了但是很新鲜。张氏和晓兰拿盆子一盆盆往灶间端。凤儿还记得姐姐让她听声音的海螺,一见地上放了一堆,也凑上前用小手拨动,然后呵呵笑着对姐姐道:“螺,海螺,声音” “对了,凤儿好聪明,知道这是海螺,能听声音”晓梅也兴奋地凑热闹。
“我这儿还有很漂亮的贝壳,都是带花纹的,给你”小虎从他衣袋里又拿出几个确实很漂亮的贝壳,光滑的表面带着五彩纹路,形状也各异,煞是美丽,小虎把自己最得意的一个送给晓梅:“给你这个,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你可别弄丢了!”晓梅笑道:“行,我一定很宝贝的收好”虎子这才开心的让风儿晓菊挑,凤儿更是喜得不行,晓菊得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们玩得热闹,李有福吩咐晓菊去隔壁叫王氏和晓英过来帮忙做午饭,又让大儿子去叫李有财夫妇过来。庆喜出去做工没回来,然后趁乱劲,李有福偷偷带晓梅去仓房进空间拿出鸡蛋鸭蛋各一篮子,熏好的兔子两只,俩条熏肉米面各一袋,也是准备等郑海走时给带一袋,那边缺粮,上次去过心里有数。又嘱咐晓梅一会儿去钓俩条鱼回来,做鱼丸。
出仓房门,李有福吩咐王氏杀两只公鸡好好炖上一锅,张氏现在已经六个多月身孕,干活不太方便,李二奶奶也伸手帮忙。幸亏还有晓英晓兰两个好手帮忙,摘菜洗菜杀鸡炖肉处理海鲜。男人唠嗑,女人忙活,孩子们也没闲晓梅带郑小虎晓菊凤儿小庆丰去河塘钓鱼,捞虾。小虎有这么多伙伴玩的几乎忘乎所以,又看到晓梅这钓鱼高手,没多大功夫就是几条鲫鱼,一条大黑鱼,俩条鲤鱼,鱼太大。差点把晓梅拽进水里,幸亏小虎帮忙。:“晓梅,你可真能,这么大的鱼也能让你钓到”小虎很是吃惊,自己也钓过,可没晓梅这运气,他只能说是运气,还是心里有些不服气!手也痒痒,晓梅看出来就把鱼竿递给他,让他自己钓着玩,她要叫李寿春来拿鱼,中午可等着吃呢。
40。待客
李有福又让人把王守成夫妇请来,介绍郑海时声称郑海是自己媳妇表妹的孩子。中午饭很丰盛,河鱼海鱼各炖一锅,一锅鸡炖土豆豆角,腊肉炒青椒,鸡蛋炒韭菜,醋溜土豆丝,凉拌黄瓜,西红柿白糖,切咸鸭蛋,炸一盘花生米,煮熟的海螺一盘,最后又上来一盆蒸螃蟹 ,汤是用黑鱼做的鱼丸。男人一桌,女人媳妇孩子们一桌,男人一桌菜最齐,女人媳妇孩子的没凉菜。空了半年的肚子一直没进什么油水,见到这满满一桌丰盛菜肴哪有不动心的。大伙齐动筷,谁的手下也不含糊,东西充裕,只要能吃就敞开肚皮的吃。男人们豪气,甩开腮帮子喝酒吃肉,女人们也不矜持,捡自己喜欢的往嘴里夹,孩子们更是没顾忌,嘻嘻哈哈分享美食。
“晓梅,你家菜可真好吃,早知道我就早来了,这鱼丸好吃,怎么做的?不然你跟我去我家教会我娘,以后我就有鱼丸吃了”小虎边吃嘴里也不闲着问道。
“喜欢就多吃,我大伯娘炖的鸡肉也很好吃”说着,晓梅夹了一块鸡腿肉放进小虎碗里,也不忘照顾身边的凤儿,又夹块鸡蛋放进凤儿嘴里。
“对这些吃食,晓梅更喜欢海蟹,这时的螃蟹虽没冬天的肥,却也不错,只是黄少肉质依然很鲜,自己剥开一个,把大腿上边那块肉放进凤儿碗里,小孩子还是多吃蛋白质好,长身体啊!等菜吃的差不多时,放下筷子拿螃蟹海螺的就多起来,有了上次吃海鲜的经验不用说也知道怎么做。
小虎依然和那盆鱼丸作斗争,嘴上还不忘动员晓梅:“这回你一定去我家住几天,我都和我娘商量好了,这回我带你去摸青蛤,海螺,海蛎子,还有漂亮的贝壳”
“虎子哥,我能跟去不?” 晓菊被小虎说的很心动。
“当然可以,去了不要想家哭鼻子”小虎对那些喜欢哭鼻子的女孩很是无语。
李晓梅其实也很心动,空间早就没海鲜吃了,去一次也要多装点,不过这事儿也要听爷爷的。凤儿这时也晃晃小手道:“我也要去”
“去,你们都和我回去,那样我娘会高兴坏的”小虎一听更是兴奋,“等下儿,我和我爹说去,都带你们去我家”
“你当你家开旅店的,这么多人去你家能装得下吗?”晓梅对这个没心没肺的小虎实在是没法,一副热心肠,说话不考虑后果,如果是和平年代去哪里串门都无所谓,就这年头,说不定半路上就会遇到鬼子,特务,知道会出什么事?再说现在谁家也不好过,家里来这么多人,光吃的也是一笔开销,本来粮食就少,自己能不能吃饱还是个问题,何况要款待亲戚!真是没脑子!晓梅暗自埋怨小虎做事不经大脑。心想,要不是有空间作弊,就这顿饭可以把李家吃出底来。嗨!空间真是好东西!晓梅又美美的得意一把。
饭后男人们在堂屋唠嗑,不外乎生活世道,女人们收拾桌子,一顿饭下来,居然把饭菜全扫底,李二奶奶笑道:“这盘子碗吃的都不用咱们洗了!” 王守成媳妇上次在李家吃饭还是李家刚搬来那顿,这是第二次来李家吃饭,嘴上不说心里暗道:“李家日子过得着实不错,能拿出这么多东西来待客只能说李家家底厚”晓梅拉过张氏道:“娘,家里还有多少馒头?虎子他们吃粮食很困难,我们给他们带些馒头”张氏发愁道:“没有了,今儿中午做的都吃了,这不还搭了一锅玉米饼子,发面来不及了吧?” 晓梅思索一下道:“那就烙饼吧,虎子什么都爱吃,我让大伯母帮忙烙”张氏想想也不错,就是饼凉了不如现做的软。回家热热也行,趁男人唠嗑王氏带晓英晓兰在灶间烙饼。虎子呢从放下筷子缠着晓梅说个不停。总的一句话就是:晓梅跟我回我家!晓梅心动也纠结,如果能去也好。
下半晌郑海看天色不早就要带小虎走了,李家人一再挽留,郑海道:“表叔,村里的车快回来了,上午把我们爷俩放在村口,说好了下午在村口等着,不能让人家等久了,不然回家就太晚了”
“爹,我要带晓梅晓菊凤儿去咱家,带上他们吧?”小虎眼巴巴的看着自家老爹,很是恳求。
郑海考虑一下,点头道:“表叔,表弟表弟妹,如果你们放心就让三小跟我回去住几天,等下去拉货时就把她们捎回来”
“那怎么成!”没等其他人表态,张氏首先反对,“表弟,不是不放心的事,孩子交给弟妹哪有不放心的?只是现在世道太乱,真遇到事儿,你们护一个孩子还费劲,要是一起护四个孩子哪有精力,要去还有的是机会,不在乎这一次。虎子你想妹妹了可以随时跟你爹来舅母家,要不这次就留下,住几天再回去”张氏一说完,刚才还一脸不高兴的小虎顿时见牙不见眼:“爹,伯母说得有理,我就留下玩几天”
郑海脸一沉伸手在小虎脑门上弹了一下:“怎么就你事多,先跟我回家,不然以后别再来了” 。小虎一看爹要生气,赶紧闭嘴,耷拉着脑袋不知声了。
“虎子别不高兴的,听你爹的,下次还和你爹一起来,舅母还给你做好吃的”张氏忙安慰虎子。说实话,她也不敢留,郑家就这一个孩子,真出意外可怎么得了!
“好吧,我下次还来,我还要吃鱼丸”小虎又开心起来。这脸变得可真快!晓梅心道。
在大家道别中,李寿春推了一独轮车东西送走了郑海父子。李有福给他们拿的都是实在货,主要是粮食蔬菜,那里缺少的,一袋面粉,一袋玉米面,和一袋小米,袋子不大约莫装二三十斤,土豆红薯个装了一筐。最后又把俩只熏兔一篮子鸡蛋一篮子咸鸭蛋硬塞给郑海,晓梅把王氏烙的大饼装进篮子用布盖严实,偷偷又加了十几个煮好的鸡蛋一包点心,临走把篮子递给虎子道:“这是大舅母烙的饼你回家吃”。郑海推辞再三在李有福的坚持下只好接受李家的好意,心里不感动是假的,这么多东西对于一个庄户人家意着设什么,李家的坚持也说明一是李家家底厚,二是对自己真心实意,心里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下李家的情谊,等自己有能力时一定加倍补偿。
41。积攒
炎热的夏季时不时的来场大雨,百姓最怕的是下连雨,有时一下就是三五天不放晴,泥坯做的房子哪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又是一场连雨过后,水塘的水早就溢出淹没道路,远远一看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沟塘哪儿是路,就连街上的水也能没过脚踝骨,有的地儿能到小腿肚。天一放晴孩子大人就开始忙活起来,男人们挖沟排水,补屋顶,抹墙,女人们晒被子晒柴草,孩子们去捉游上岸的小鱼,再捡一些田螺拿来喂鸡鸭。
这里人都不喜欢吃田螺,有股土腥味,晓梅也加入捞田螺队伍,因为常年没人大量捞,只要是沟坑边上随处可见。而且田螺个很大,不时也能见到河蚌,晓梅来者不拒,见什么捞什么,主要是空间里的鸡鸭太多了,即使吃的菜多粮食少这也让晓梅心疼,人可还没吃饱怎么让他们吃掉!等路好走了一定让爷爷去处理一批。空间差不多每月就能收一次庄稼,院子里几乎堆满粮食,弄得爷俩只要有空就得去空间搓玉米,玉米骨头和秸秆晓梅就往家里柴火里掺,多了的只得往苇塘地里放,当然也会趁人不备往别人家柴堆里添加,红薯叶拿来喂猪喂鸡喂兔,现在空间里后院李有福养了两头猪,一头小毛驴,一个鸡棚,一个鸭棚,一个兔棚。整个后院没一块空地。鸡鸭已经上百只,兔子繁殖力很强,也有俩百多只,如果没有他们,那些菜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空间土地达到六亩多,李有福忙着着实费力,所以空间也就增加一物种小毛驴。不管是种地拉秸秆都省力很多。
晓梅现在只要有时间也会进空间,她是为了锻炼神识意念控制收获播种,现在操控两三亩地的收获一点没问题,鸡蛋鸭蛋鹌鹑蛋的收捡也慢慢使用神识,神识越强大控制力越强!这天晓梅收获完蛋类,看着一筐筐鸡蛋鸭蛋等发愁,院子里都是粮食,这么发展下去怎么得了!想着事情她又来到地下仓库,这里盒子箱子都是空的,个不大能放什么?拿起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依然是空的,用神识一扫,异样出现了,怎么觉得盒子用神识探不着底?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空间收纳盒?就是不知道能容纳多少量?晓梅拿了一个盒子出库房到前院放粮食的地儿,意念收纳玉米,只见玉米飞快涌入盒子里,开始盒子看着只有半下,等把院子里的玉米都装进去后,盒子依然只有半下,晓梅又试着往里装大豆,却没成功,原来一个盒子只能装一种东西!怪不得库房里有那么多盒子!既然有了收纳盒,晓梅就把院子里的粮食都装进盒子里,分别在盒子上面写好里面的种类,这次意外发现晓梅兴奋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事后李有福知道后也是一脸惊喜。前院腾出来又可以多种东西了,看来应该再给空间增加物种,说不定土地又可以增大!
有了毛驴,上哪去也方便不少,空间里收获越来越多,为了消耗一部分产出也为了换取更多金钱,李有福便成为河头饭馆,种子店和杂货店的常户,东西好也新鲜当然给的价不低。随行就市。最让晓梅头疼的事法币已经贬值了几倍,简单地说去年100法币能买一袋面粉,今年只能买一只鸡,明年恐怕只能买两只鸡蛋了。买卖有时交换能换到等价值的东西,偶尔也能卖成银元但不是每次又会给,本来大伙手里银元就少谁也不会傻得往外放,偶尔看情看脸看货才会拿出银元来。每次收到一大把法币时晓梅就会皱起小眉头:“爷爷,这次咱们换啥?” 然后李有福就会叹气,换成啥。物品少就那几样适合庄稼人农具早备齐了,空间里生产棉花,现在老大家自己织布纺线,买也就是买细棉布,那东西不禁穿,容易破,也就给女人小孩子用,锅碗瓢盆的够用,另外一样需要储备的就是药物,镇上只有俩家药房,几乎都是中药,西药很少也很贵。李有福只备了常用的感冒药拉肚子药和伤药。家里有要生孩子的也就多备红糖。既然空间有地儿,又想增加物种,李有福就在空间开辟了一块药园,李晓梅要了几样珍惜种子,象人参,三七,藏红花等,也种了常用的板蓝根,黄芪当归一些常见中药。
钱到手就等着贬值还不如换东西实在。后来又细琢磨后李有福想着孙子孙女也快长大成家嫁人,应该做准备了,再以后得到的法币就变成各式各样的首饰物件。晓梅前世虽没接触过什么特值钱的物件,但看电视也知道老辈子的东西越放越值钱,尤其古董什么的,也就往这方面引导李有福。以后,李有福常去首饰店古董店看看,接触这些东西多了也有了了解知道什么值钱什么东西留着会有价值。古语盛世古董乱世金,大伙都会把家里值钱的古董变现成金银或更有价值的东西。李有福也会和商人们交谈他没钱购买古董字画,但有粮食可以换不太值钱又有保留价值的物件。这也迎合了那些准备存粮的人,各取所需。
李晓梅把书房收拾了一下,以前放书的书架还空着,就拿来摆放瓶瓶罐罐有时也能得到一俩幅字画什么的,装衣服的箱子也让她存放首饰,没啥值钱的,多数是银手镯银簪子,耳环,大人孩子的都有。晓梅更喜欢玉和翡翠,现在空间里就存有一块碧绿的有些像祖母绿的玉牌,他们不识货也不知道,还是一次摆摊时有个老太太说是家里儿媳坐月子需要两只老母鸡,身上又没钱拿出这么一块玉牌想和他们交换,晓梅看着玉牌煞是喜欢,老太太又需要她们家鸡双方自愿交换,李晓梅怕太占便宜,用了五只老母鸡和老太太换得。
陆续的晓梅又得到一对玉手镯,两只玉簪,她喜欢白色和绿色的,这年代玉件多翡翠少,以前翡翠一直没受到国人重视,直到慈禧对翡翠尤其祖母绿情有独钟后,才引得国人对翡翠开始重视起来,而且价值高出传统玉器,翡翠硬度大难以雕琢,又受国人追捧,所以市场上几乎很少看到玻璃种翡翠。瓷器爷俩谁也不明白,遇到摆摊看上眼的也换回来。总之空间里不管是粮食禽畜还是物件都在慢慢积累,家底越厚心里越踏实不是?
42。得子
李晓梅家在开春修缮房屋时又加盖了俩间厢房做仓房用。这半年华北战事吃紧,鬼子没空儿清乡,大伙倒是过了半年清净日子,李家院里越来越热闹,张氏养了有二十多只鸡,十几只鸭子,晓菊负责每天把鸭子赶下河,晚上再赶回来。凤儿已经一岁多了,也不用人看,喜欢追在晓梅后面捞田螺挖蚯蚓喂鸡鸭,夏季李家养的母鸡有两只抱窝的,张氏挑了种蛋让母鸡孵,经过21天的孵化,凤儿得到了二十三只小鸡,母鸡孵化的小鸡很好养,一般都是母鸡来照看,小鸡喜欢钻进母鸡翅膀下面休息,这让喜欢逗弄小鸡的凤儿很是无奈。
张氏肚子越来越大,也就还有一个多月就生产,家里的活几乎被晓兰承包,晓梅打个下手。家里不缺东西,就是缺什么晓梅也会给张氏弄来,所以张氏被一家人养得很好,什么心也不用操,就等着日子到。
八月初三张氏早上起来开始阵痛,经过三个小时的等待,李寿春终于得偿所愿迎来他第一个也是唯一个儿子,这也让久等的人们欢喜不已,谁都知道李家多么盼着是个儿子。由于张氏从怀孕到生产保养得当,孩子一生下来就很壮实,哭声响亮,上称一称足有六斤八两,在那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六斤多的孩子却也算重的。李有福看到孙子高兴,老二终于有后了,给孩子取名李庆祝,庆祝李寿春喜得贵子,庆祝李家又有后代延续。
孩子生下第二天张氏就开始给孩子喂奶,李家有能力晓兰晓梅每天不是熬鸡汤就是鱼汤外加红糖小米粥煮鸡蛋,大人营养跟得上,奶水足吃的小庆祝没几天脸蛋就长开了,白白嫩嫩的,加上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煞是可爱,小家伙吃饱就睡,张氏也休息的好,身体恢复得很快,最近李寿春也没出去,一心侍候这娘俩,因为婆婆没了,侍候月子的事也就交到做丈夫的他和俩个懂事女儿身上。王氏几乎每天都过来看看,见一家人过得很是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