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重活一回-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2。回娘家
回到家的俩人去空间洗个澡休息一下; 在外面休息时间不够!睡好的晓梅起来在空间做了早饭,把黑子一家收进来,这阵子多亏小白黑子一家看护孩子; 有功劳就要犒赏,虎子一早起来给黑子一家烤了俩只羊,三只兔子; 小花兄弟几个狠狠过足瘾!平时哪有功夫给他们烧烤!“黑子; 小白你们现在空间呆几天; 自己去找食吃,我要回妈家一趟,不能把你们带出来”晓梅收拾好东西,和小白一家商量。小白一耷拉脑袋回到黑子身边,黑子叫了两声表示知道。
晓梅轻笑,怕俩小醒了,端上早饭和虎子黑子一家出去。
“妈妈,今儿要回姥姥家吗?”小家伙嘴里吃着东西问。
“嗯,看看你姥姥、还有大龙是不是想你妈了?”
“想; 可是我妈只要小妹妹; 不喜欢我们”郑文龙撅起小嘴巴; 妈妈整天念叨妹妹; 也不知道妹妹啥时候来!
“你妈妈也想你呢,不信这回一见你进步了一定会很开心; 大龙可以给妈妈和妹妹背唐诗了” 郑文龙小脸立刻变得开心起来!
晓梅是赶车回去的; 家里的毛驴都被生产队征用; 现在只有空间这一头还可以使用,初春的阳光很温暖,俩个小孩坐在软软的垫子上观看两边景致,路两旁的杨树伸出嫩绿的叶子,树下是一丛丛黄色紫色野花,地里的麦苗一尺多高,辛劳的农民正在田间除草。
“妈妈,我要野花”郑铎伸手指向路边的野花,晓梅觉得孩子们应该多接触一下大自然,回家不急,于是拉住毛驴“你们俩别跑到马路上,就在路边玩一会儿”
“好哎!”俩孩子欢笑,晓梅一个个抱下来:“去吧!”郑文龙拉上郑铎扑向路边的蒲公英,如果说那种野花开得最早,大伙都会一至认为是蒲公英,开春万物刚复苏,蒲公英就会最先冒出来,张开多多黄花,预示着春天的来到!
晓梅也下车,深深呼吸带有浓浓野草气息的空气,伸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胳膊腿,仰头望天,还是现在的天蓝,这才叫蓝天白云,后世哪看到了蓝天!天空总是被一层灰蒙蒙的云遮盖,春天沙尘,深秋冬季雾霾。过渡消耗自然,自然当然要收利息!
“二姨,你看我采的花!”郑文龙叫声惊醒了晓梅,“好漂亮,大龙可以送给蕙兰姐姐”
“妈妈,我的也很漂亮,这个我送给你!”晓梅甜蜜,平生接受的第一束花是老儿子送的,“谢谢小铎!”大龙一看落了空就道:“二姨,我也给你采一把去!”
孩子有热情就不能打消:“去吧,二姨喜欢紫色的”大龙乐颠颠跑去采摘。再次上路时,毛驴头上戴了一把花,惹得路人驻足观看,小家伙手里都抓着野花,一路欢笑,路显得很很短,中午前娘三就赶到李寿春家。
凤儿现在参加生产队劳动,家里除了李有福和李有财夫妻不用去劳动其余都要去,但张氏王氏年岁大了分的活计都较清闲,家里郑爽郑凯和郑文军带着一鸣蕙兰看家,凤儿和胡志强每天都给他们留作业,晚上讲新课,白天复习预习。
郑爽大了,兼做一家人的饭菜,李家孩子教育的都很好,郑爽一做饭其他几个孩子都上前帮忙,郑爽深的晓梅教导,做饭的手艺不错,也深受大伙赞许,李有福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孩子们,每次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都会微笑离去,但回到李贺春那边忍不住就要和李贺春王氏唠叨一番:“咱家的孩子也要抓紧了,让俩媳妇看着点,别拉下,李家下一代还指望着他们呢!”王氏对李有福的絮叨习以为常,人老了就喜欢唠叨:“知道了爹,孩子们有他们娘看着呢!差不了!”李有福点点头背手再去转悠。
大龙小铎下车就往里跑,晓梅好笑,把驴车卸了,先去看看李有福,李有福在院子里看种出来的蔬菜小苗,“爷爷,最近还好吧!”
“晓梅啊,好着呢,这不都能出来转转了,今年粮食应该也错不了,看咱家的韭菜小葱长得都好!”晓梅笑笑,爷爷还是老样子就是惦记粮食!粮食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犹如他们生命。“爷爷我给您带了水果,您先进屋吃点东西,别累着!”
“不干活了!累不着,老了,干不动了!”李有福感叹,还是随晓梅进屋。晓梅给他盛好鸡汤和买来的蛋糕:“爷爷先把鸡汤喝了,补补身子,还有蛋糕,软软的好消化” 李有福很听话的接过碗一口口喝完,“嗯,真好喝,等下多留点零嘴,建军,建国回来了给他们吃”
晓梅笑道:“您老还是惦记孙子啊,我怎么老没听您念叨庆丰家的闺女呢!”
“老二家的不用我惦记,他们自己会要!”李有福摇头,怎么就找了这么个媳妇!
“知道了,我给您藏起来,等你孙子来了好找给他们,前些天我已经给他们送去吃食了,不用您老总惦记!”
“呵呵呵,不惦记,不惦记!”晓梅陪李有福聊会天,有去看看李二奶奶,送上吃食“晓梅,别老是送东西了,再多的东西也架不住人多!”李二奶奶拉着晓梅的手道。
“二奶奶,您就放心吃吧,别省着,都有,谁也不会落下!”反手用力握了握李氏的手,让她放心。
“二奶奶,三叔回来过吗?”晓梅想起远处的李双春问道。
“回来过一次,离的太远了,一个月能回来一俩次就不错了!”二奶奶很伤感,三儿子在外这么多年没享几天福就又走了,当娘的能不惦记嘛。
“二奶奶,您也别难过,过去工作是暂时的,说不定哪天就会回来”
“回来就好,在外面我实在不放心,也不知道身体怎么样?”
“您老要是不放心,咱们就去看看,我有毛驴车,就是得一天才能到”见二奶奶忧心忡忡,晓梅也想去看看李双春提了意见建议。
“可以吗?”二奶奶不敢相信要是能看看儿子,去看过也就放心了!
“咱们起早走,天黑前一准能到”
“要是能去,二奶奶谢谢侄女了!”二奶奶喜道。
“放心吧,您老先准备着,咱们就过一天去”心情激动的李二奶奶,晓梅赶紧回家做饭,你这当妈的回来了还让闺女做。
“妈,你歇着吧,我做就行”郑爽拦下想要进厨房的晓梅,孩子越来越会疼人了!
“傻闺女,妈不进去怎么给你们改善生活,你去歇着,陪你弟弟玩去,这里交给我就行了!”郑爽马上贼兮兮的问:“娘,咱们吃啥?我这嘴巴可淡了!”晓梅道:“你真是越长越没脑子,你去进,自己去吃,过会儿我把你放出来!”没等郑爽想说啥,已经倒空间了!
解馋还得红烧肉,晓梅已经在空间做好了一盆,拿出来就是,人多了炖菜最合适,先炖出一锅鱼,现在家里只有土豆和干蔬菜,开春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也就咸菜,野菜的吃!晓梅用肉汤熬了一锅小鱼咸菜豆,一盆野菜大酱,干马齿苋炒肉,看张氏发了面,就用干白菜包了包子,一锅不够吃,又让郑爽在空间发了一盆面,第三锅出来后,张氏回来了。
洗手进灶房的张氏看到是晓梅在做饭“今儿咋跑来了?”晓梅给了张氏一个包子道:“大龙想他妈了,我带他去看看,顺便告诉你们一下,那个于成浩在县城耀武扬威的,咱们都小心着点”
张氏咬了口包子道:“上次你不是说了嘛,我们都注意着呢,连孩子们看完书都藏起来”
“那就好,咱们惹不起就躲着,平时就把门关严实了。”
“闺女,你包的包子比我包的好吃,你咋包的?” 这个娘诶,怎么跑题了:“我和你包的差不多,就放舍得放油,干菜油少了不香”
张氏四处看看“郑爽呢,这孩子真懂事,我可得继了(沾光的意思也有孝顺之意)”晓梅这才想起闺女来:“去茅房了吧,娘你看着锅,我去看看”说完就快步去茅房把郑爽放出来。
“妈,你把我忘了吧!”郑爽一出来就抱怨,晓梅笑笑:“干活忙忘了!解馋了没?”郑爽喜笑点头:“吃得好饱!等会儿让小凯也进来,他现在最想吃水果,还有清蒸鱼,我刚才在空间做了俩条,等会儿让他去吃”
闺女手艺长啊!“走吧,刚才你姥姥找你,我收你去茅房了,记住别说漏了!”
“知道了,妈”娘俩前后进厨房,张氏已经把鱼盛出来了。
张氏刷锅吩咐道:”你们娘俩摆桌子端饭,你爹马上就回来了”人就是不禁念叨,张氏话刚放下,门口就有人进来,“老爷回来了”郑爽忙去给李寿春他们备水洗手。
“爹回来了?”晓梅出去和李寿春打招呼,胡志强和郭首航放下锄头向晓梅点头招呼:“晓梅姐来了”
“都洗手吃饭了!”。时间长了,她把俩人也不当外人。
俩人相视一笑,晓梅姐来了就意味着今儿能解馋,果不其然,先上桌的就是一盆红烧肉,“谢谢晓梅姐,有让你破费了,我们每次都跟着沾光”胡志强谢道。
“晓梅姐,你一来哦们就跟着解馋,你做的红烧肉太好吃了!”郭首航对李家饭食很是认同。“你们离家远,父母不在身边,别和我们客气,今儿敞开吃,解馋为止!”两人笑。
郑文军一连吃了五六块肉才道:“二姨,真香!我也要解馋”张氏笑道:“谁也没拘着你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郑凯看看晓梅,又看看盆里的肉,最后还是决定先抢肉吃。
193。看望
饭后; 晓梅来到胡志强他们住的房间“晓梅姐”正在屋里看书的二人见晓梅来了忙起身,“看书呢,我来是想告诉你们; 以后看小说了注意点,尽量晚上看,白天看课本; 书都藏好了; 只要人不在屋; 就把书藏起来,让人看到总归不好”
“知道了,晓梅姐”俩人又不是懵懂少年,对外面紧张气氛或多或少也都知道,晓梅的提醒完全出于对他们的考虑,谁也不想惹麻烦不是?
“接着看吧”晓梅笑笑走出房间,以后还是少给他们小说看。真惹麻烦谁也脱不开干系。
第三天早上五点,晓梅拉上李二奶奶和李双春媳妇杨氏赶去大洼农场,开始的路都是大路很好走; 等到大洼乡马路变成机耕路; 晓梅下车一打听这里距离农场还有三十多里路; 看看太阳早过了中午。
“二奶奶咱们找地先吃点东西; 歇会儿在赶路吧”李二奶奶忧心忡忡,杨氏也是眉头紧锁; 大洼乡明显比他们那里还落后; 条件更艰苦; 从人们依照穿戴就能看清楚,还没到夏天赤脚的就很多了,衣服也是破烂不堪,一路上就没看到过一个象天天吃饱饭的人!
“晓梅,咱们在车上吃点吧,我们先赶路,到了地儿咱们再歇着” 晓梅看俩人心情低落,也没深劝“行啊,二奶奶,三婶子你们坐稳了,咱们接着赶路”晃晃悠悠又是俩个小时前面出现一片房子,周围是大片农田,从庄稼长势来看,这里的土质不肥沃,苗单细,属于没肥料的黄绿色而不是黑绿。
驴车一直赶到农场大院门口,看门的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晓梅停下车,二奶奶和杨氏都下了车,晓梅上前问道:“大爷,我打听一个人,请问这里有没有叫李双春的?”
这位大爷可能有点耳背,俩眼盲目的看着晓梅,不知所以,晓梅不得已贴近老人耳朵跟前大声又重复一遍,这回老人有了反应,“哦,你们找李场长啊,要是没出去就在他办公室”
这片房屋片场很大,房子一排排左右十来排,看来这里应该有几百人了,晓梅边走边看,向人打听找到了李双春办公室,屋里没人,又找到他居住的房间,里面依然没人。
“二奶奶,三婶,咱们先在三叔屋里歇会儿,等等三叔,也帮着三叔收拾一下,李双春住在办公区后一排,屋里炕上俩双被褥,里面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这里盖的房子是石头地基,上面全是土坯,茅草顶。
二奶奶坐到床上开始哭起来:“哦可怜的三儿啊,怎么到这种鬼地方来了!娘可心疼死了!”杨氏在一旁也是流泪,晓梅看看外面,还好没人,忙劝道:“二奶奶,三婶,这里可不是哭的地方,让人看见终究影响不好,我给三叔带了一些生活用品,等一下就拿过来,你们帮着料理一下。”
二奶奶当然明白其中道理,抽噎几声停下来,“三媳妇,去打盆水把,男人也不知道料理料理,你看尘土多老厚了!”杨氏听话,端盆出去,晓梅抱了一抱东西过来,放到床上。
“二奶奶,你看能用到的都给三叔用上,我也不知道该准备啥,就随意拿了一些,李二奶奶一看,兔皮褥子,蒲草垫子,粗布单子,香皂毛巾,胶鞋,、、、杂七杂八东西很全,可以说面面俱到。
“还是你细心,怪不得你在车上放了那么多东西,还真都用得上!”晓梅笑笑,有侯博文那一场怎么着也算有经验了吧!
“车上还有箱子呢,是昨天我让我爹做的,给三叔凑合用着”
“那哪里是凑合,这儿还真缺箱子,东西都没地儿放”“二奶奶等着,我就去搬!”
“你自己咋搬?和你三神一起去吧!”进屋的杨氏听闻放下水盆。
“是啊,你一个人怎么搬得动!”晓梅嘿嘿笑笑,她力气比一般人大点 ,她不说也没人知道。箱子搬来,杨氏觉得很重:“里面装啥了?这么重!”“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我看三叔这里啥都缺!”“刚来时也不知道该准备啥,你三叔回家也不说,哪知道他在外面过这种日子!”杨氏一说又想哭,晓梅赶紧转移话题“三叔这里不知能不能做饭,我看屋里还有炉子呢,要是能做饭咱们就给他把家什备出来”
“那敢情好,等你三叔回来问问”。
三个女人收拾一个屋子小意思,收拾妥当后,三人吃了带来的干粮,“二奶奶,你和三婶在屋里歇会儿,一路很颠簸,你们也累了,我出去走走,顺便找找三叔”
二奶奶毕竟年纪大了,一天下来跌却很累就道:“别走远了,找不到就回来”
“知道了,二奶奶”,晓梅把房门带上,一个人想问打听了干活的地方,顺着田埂向远处有人的地方走去,边走边观察这里的土质,泥土黄且散,里面应该含沙,偏碱,不经过治理根本提高不了产量,而且这种土质适合种花生,红薯,土豆等作物,但却不适合种小麦,玉米。
越看晓梅越皱眉,百姓缺粮食,不让种粮食他们吃啥?光种红薯土豆也不当饭吃!地里野菜倒是不少,可能偏僻的缘故,不然早该被人挖走,开春的荠菜,曲菜蒲公英遍地都是,田里的野菜都被勤劳的人们除掉,剩下只有壕沟边有,晓梅偷偷拿出一个篮子,在沟边采了半篮子,离那些人已经很近。
晓梅过来,引来不少目光,陌生人总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你是干什么的?”有人上前询问,这里地偏,几乎没生人来。
“请问,李场长在这里吗?”
“你找李场长啊!那边”那人伸手一指,又向那边喊道:“李场长,有人找!”
“谁找我?”晓梅顺声望去,李双春放下手里的活儿正看向这里“三叔,我,晓梅” 李双春看到晓梅当然吃惊,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晓梅,惊讶过后问道:“晓梅,你怎么来这里了?”
“过来看看您,二奶奶和三婶也来了”李双春更吃惊,没想到老娘和媳妇也来了!路这么远一定吃了不少苦,快步走过来“走吧,先回去!”
俩人顺着来路往回走“三叔,这里怎么种的都是小麦?我看长得不怎么好啊”
“现在主抓粮食生产 ,不种小麦种什么!”
“但是粮食产量不高不等于白忙活嘛!”“我也知道,尽力吧!”李双春想起这时也头疼,麦子打下来除了种还不够吃喝。
“三叔就没想过种其他的?”
“想是想过,红薯产量很高,而且种出来比咱们那边的更好吃!”
晓梅笑道:“既然三叔知道怎么不多种红薯?”
李双春一叹:“上面有指示,这里开的是农场,主要种庄稼,红薯只能种一点,不能多占地”
“三叔可以向上面反映,这里的土质就适合种红薯,土豆,花生要是种小麦玉米需要改良一下土壤,国家供应市民的物资不也有花生土豆红薯吗,这一部分你们可以给解决了,然后用这些与供应点换粮食”
李双春沉思后,看看地里长势不好的麦苗道:“是该如此,回头我就打报告,和上面商量一个好的方案出来,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才是最好的选择!”说话间俩人回到场部
“二奶奶和三婶在您屋里,我们来没找到你,就去了您的宿舍”晓梅跟上李双春的脚步。
“你们路上辛苦了,怎么来的?”
“我赶了小毛驴,二奶奶吃些苦头”李双春脚步迈的更快,推门进屋时二奶奶正躺在炕上,听到门声才睁开眼“娘,你怎么来了那么远的路就让孩子娘一个人来就行了!”李双春心疼老娘,为了看儿子一路奔波过来,二奶奶起身,杨氏过去扶她下来,“你来看看我咋知道你过的是什么日子!”二奶奶一说话,眼泪又流出来。
李双春心疼“娘,我这不好好的嘛,别难过了,你们吃过饭没?我叫人给你们准备点!”
“三叔,先别忙,我们吃过了,这里能开火吗?”话题一转,二奶奶也停止哭声,看向儿子。“能开是能开,不过没锅,现在买个锅可难,需要打报告批示,再发工业卷才可以去买”李双春无奈,你光是他,所有人都一样,现在买铁制物品都需要工业卷,去年一年都没发下来,就是家里锅漏了也得凑合着用!晓梅笑笑,“三叔您去找柴禾或是煤,今晚我们自己做着吃”说完,打开那个大箱子,晓梅从里面一件件往外拿,那三人瞪大眼睛,这丫头怎么把家搬来了?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粮油调味都有,二奶奶惊喜“晓梅,你想的咋就这周全!我和你三婶子只想带衣服馒头就没想起多带点啥!”
晓梅呵呵笑道:“博文不是也在农场嘛,他就备了这些,说是吃饭方便,尤其冬天,不想去食堂就自己凑合口!我也是借鉴借鉴!”
“那好,有这些我就去背筐柴禾,咱们晚上吃!”三人都是做饭高手,晓梅熬了稀饭,热了二奶奶带来的馒头,晓梅炒了一盘土豆丝,拌了一盆曲菜,再有就是晓梅带来的红烧肉,各种卤制品,别看箱子不大,居然装了那么多东西,二奶奶惊叹。看儿子以后在吃食上不会太亏,二奶奶住了一晚也放心离开。
194。第二批知青
让晓菊失望的是; 她这次又生了个儿子!月子里就对向西大打出手,高氏心疼儿子又怕晓菊气着,没办法赶紧叫来晓梅陪几天; 于是晓梅又带了俩小的住涧河。
晓菊哭的俩眼通红,见到自己姐姐抱怨:“二姐,我的命好苦; 想要个闺女都不能如愿; 你看又是个讨债鬼!”
晓梅好笑“什么讨债鬼; 别胡说!你们这里儿子多了才是福,你想想啊,你一家就三个儿子加上他们爸爸,就四个大男人了,出船都不用和别人搭伙!家里就你一个当妈的,不都紧着孝顺你嘛!”
“别哄我了,你看你家郑爽多好,早早就能帮你做家务,和你多贴心!”晓菊接着抹眼泪。
“那你怎么不说过几年我们爽要去给别人家做家务; 侍候别人去!想想我就心疼; 自己拉扯大的闺女要给别人家干活; 喊别人爸妈; 还有天理嘛!”晓梅一这样说倒是把晓菊说愣了!对啊,等儿子大了把别人家的闺女去来侍候自己不也一样嘛!而且是长远长远的!气也不生了; 心情顿时好起来!
反过来安慰晓梅; 晓梅偷笑; 事情就得俩面看,这不想通了!媳妇开心了向西屁颠屁颠的前后忙活,晓菊这回怎么看三儿子怎么高兴,于是老三取名郑文悦。
凤儿再次还孕的消息让晓梅结束了涧河日子,晓菊甩甩手,搂了一堆晓梅给的吃食让她带着大龙一起离开,晓梅无语,没见过这么省心的娘!可是人家就是命好,自己不也乖乖给人家养孩子嘛!
凤儿一怀孕再带那几个小的就有些吃力,主要是凤儿这次反应厉害,吃啥吐啥,张氏也是一愁末展,于是晓梅决定住在凤儿家,用空间食品帮她调养,说来也怪,这个孩子还真挑食,晓梅做的凤儿很容易吃下,很少孕吐。
“真是个挑嘴的娃!”张氏唠叨,看到凤儿能吃东西了心里才放下。
“二姐,辛苦你了”凤儿不好意思道,“姐妹间别客气,你好好养着,孩子们功课不急,我先看着,等你生完孩子再说,晚上让胡志强他们给带带”
凤儿放下书道:“咱们孩子学习进度都很快,让他们好好巩固以下基础也好,增加一部分阅读量”。
晓梅和凤儿主要在侯博文这边,连带着孩子们也跟过来,那边就只剩下张氏夫妻和胡志强俩人,晓梅做饭三头跑,孩子们都在长身体所以晓梅在饮食上特殊照顾一下,捡孩子喜欢营养丰富的食物做。
张氏毕竟有外人,只做比大众化稍好的,偶尔也要改善一下生活,再给老两口屋里放做好的吃食水果等,但晓梅从不多放,都是一天的量,吃完再送去。只要晓梅在李有福那边都是由她负责起来,尽可能做一些营养好消化的饭菜,人越老,胃口越不好,她也想趁李有福还活着的时候多多照顾一二,毕竟老人对自己不错!
平静的日子被第二批知青打破,队上一辆牛车拉来一男俩女,都是十六七的少年男女,脸上带着新奇,迷茫或是激动的心情被村人打量着。
王守成把车停到了李家门口,晓梅哀叹,房子多了也不是啥好事啊!谁叫前村就李家人口少房子多呢!果然王守成让三人下车,先去李贺春家,中午家里都有人,王守成进了李有福房间。
王守成一来,李贺春和王氏当然也要过去,他们毕竟是晚辈,王守成也不好意思老是麻烦李家,但是没的选呐!“老哥哥,又来麻烦你了”李有福是李家长辈首先就要先和他商量。
李有福下炕让王守成坐下“啥事?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们能帮的尽量帮”
王守成笑道:“还是老哥哥痛快!这么多年村上可多亏了您了!我今儿来还是和上次事情差不多,这次村上又来了三个知青,你也知道咱们村上的情况,就您家有空闲屋子,别人家一屋挤十来口的都有!这不还得麻烦您,看看怎么安排一下?”
李有福看向进屋的王氏和大儿子,俩人表情一看就知道,李贺春怎么都行,听安排,王氏就多少带不情愿,安排在谁家都是麻烦,家里人多了不方便,孩子们都回来了没地方住,还有就是吃饭的人口多了,做饭也费事,道理谁都懂。
“把寿春俩口子叫来吧,你们商量一下!”李有福发话。人就在隔壁喊一声就过来,但是过来的却是三个,李晓梅也跟过来了,她看到新来的三人里就有一个不是善茬,何文娟,一个娇蛮任性的主,上世没少在村里挑事,知青之间也因为她矛盾重重。
她可不想让这个麻烦进门!“王爷爷”
“晓梅也过来了?”王守成对晓梅的出现一点也不意外,隔三岔五的都能见到。
李有福看儿子们都到齐了就看向王守成道:“你和他们说吧,他们都是你侄子也不是外人”王守成笑笑道:“今儿还是麻烦你们一下,村里新来了三名知青,你们看看怎么安置一下?”张氏看看王氏,王氏苦笑,摇摇头,张氏又看看闺女。
晓梅上前道:“王爷爷,按理我不该插嘴,不过我想说俩句”
“呵呵,没外人 ,有话就说吧!”
晓梅笑笑“王爷爷,你也知道。别看我们家和大伯母家平时没啥人,可堂哥庆丰庆祝总是要回来的,一看他们一回来家里几乎没地儿住,去年知青来俩个,今年来了三个,要是明年还来,您怎么安排?”
王守成发愁,上面安排的不要也不行啊,也是,一直来在各户是没办法安排了,“晓梅有啥想法?”王守成直接问道,
“咱们村没人住的老院子还是有的,盖所房子应该不难”晓梅道。
张氏王氏都跟着点头,能不收说也不想收啊!
王守成摇头叹道:“村上没钱,根本盖不起房子!”
张氏王氏一听,顿时敛去脸上的笑容,没钱还谈啥!
晓梅道:“王爷爷,盖房子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你看这样,虎子机场那边还有剩下的石头砖瓦的,他们放着也是在一边随人们使用,不如就让虎子找车拉来,村上出工,也别盖咱们这样的了,就一排四间房,再加上俩间厢房做仓库和厨房,他们总的自己做饭吧”“
这样就没问题了!那就谢谢孙女婿了,我找老宅子,让人清出来,挖上四间正房,两间厢房,再来人也够住了!就是这三个人还得先麻烦你们了”事情能从根本上解决,王守成当然高兴。
“新来的三人就去我家住吧,正好和那俩作伴”晓梅道。
王氏高兴了,不用来自己家省了许多麻烦“那就辛苦弟妹了”。
张氏倒没啥,反正住也住不长,客气俩句和晓梅王守成去领三知青。等久了的三个人明显有个女的一脸不悦,嘴里不知道在嘀咕什么!见王守成和两个女人出来都起身,等着安排。王守成指指张氏道:“这个是张婶子,你们先去她家住段时间,村上给你们安排好房子就搬过去!”“张婶”
“哎,走吧,去家里歇着,这是我的二闺女,你们叫她晓梅姐吧”三人又一齐喊晓梅姐,“好了,咱们回家”晓梅笑道。
新来人了,胡志强和郭首航也出来迎接,几人相互做介绍认识,都是知青分外亲热也亲近!俩个新来的女的是上海来的知青,容貌漂亮的叫何文娟,长相温婉纤瘦的叫梁秀华,男的是江苏人名叫高小军。那一个男的当然就和胡志强他们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