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宠女总编-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你的意思是我在小题大做了?”部长面色明显的有些不悦了。
“部长您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报社的员工集体罢工,这说明我这个当社长的没有将员工管理好。可是集体上名罢工的人虽说有十几人,但是与我报社几千人比较起来,却仍旧是小数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反对我发展的人还是占了极少数的。”赵寒梅回答的不卑不亢。
“你们现在这么个闹法,还有心思做新闻吗?再出现什么新闻事故,可别怪我不讲情面了。”部长的言语间已经有些威胁的意思了。
赵寒梅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曾经违背过他的吩咐找茬呢。一时间也没有再继续用过激的语言刺激他。
其实这位宣传部长本来也没有想着真的要和赵寒梅过意不去。只是眼前的这位年轻的社长竟然曾经和他过意不去,这口气,是怎么也要出了。
看着赵寒梅的默不作声,部长的目的达到了。“小赵啊,你年纪轻轻就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你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工作中,讲究的是平横二字,凡事要做到顾全方方面面,你不能太一意孤行了。”部长的语气略有些软和了。
赵寒梅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够和这位市里的主要领导真的闹翻脸,见部长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也就放缓了自己的语调。“部长,您是不知道,我这个家真是不好当啊。一上任,近两个亿的贷款的等着我去还不说,下面的人也早就是人心涣散。我千方百计的将人心聚拢了回来,却也不能够将报社重返辉煌。传统媒体的发展真是没有先例可以学习,我也只能是自己摸索着石头过河。”赵寒梅虽然知道这位部长不会给自己提供任何的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却仍旧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或许,压抑了很久的委屈,也终于在一个恰当的场合里爆发了吧。
“小赵啊,市里也知道你们媒体的难处。不光是你们报社,就连电视台那里也是早就发不下工资了。可是市里的扶持政策终究是有限的,只能尽力而为。之前民生晚报打进海城日报社的市场,咱们的领导们可是卯足了劲帮助你们往外赶。”
“部长,市领导给我们提供的方便之处我都知道,市里的难处我也都了解,所以,我并没有总是想着让市政府替我解决困难。但是我要自己想办法找出路啊,毕竟报社里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您说呢?部长”
组织部长低头不语。
毕竟此时的赵寒梅已经恢复了当初闫峰当权时让报社员工集体捐款的制度,自己这口气也出了,用不着太难为眼前的人。
而且,赵寒梅这么年轻就能做到现在的位置,表明她是有一定的能力和手腕的,说不定哪一天自己还要用上她呢。
冤家宜解不宜结,算了,给她个台阶下,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寒梅啊,我之所以将你叫了过来,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好处理,你们报社的这些大官小将们如果真的联合起来罢工了,报纸还能正常运转吗?真出了事,这个责任谁来承担?第一个人就找到你这个社长啦。”
“嗯部长,我知道这里面的轻重,我会妥善处理的。”
“哦,这么说,你是想好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了吗?”组织部长对于赵寒梅的临危不惧表示很感兴趣。
“部长,自古以来铁腕执政很少有人敢说三道四。我赵寒梅不敢说要做一言堂,可是我相信,作为一名领导,必须要有必要的魄力才行。”
“这么说你要大清洗了?”
“可别说的这么血腥,部长,我可是爱才如命的人。您可能对于这些联名上书的这十几个人不了解。就这些人中,有五分之四的人是属于报社里有名的刺头。他们想要的是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能够靠着报社的这个平台,私下里为自己谋求一点灰色收入。如果按照我那样的发展实体经济、盖新大楼,很有可能就是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联合起来反对我
“部长,您可能也有所耳闻,前几日我还被纪委的人叫了过去。众目睽睽之下,坐着纪委的车走了。您想想,下面的人得怎么想我?可是我不在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还是安然无恙的从纪委走了出来,还是要继续进行我的计划。”
“也正是由于我的安然无恙,再一次触动了这些人的神经,他们必须要通过某种途径阻止我对于海城日本社的发展计划。既然匿名信不好使,于是他们也就和我彻底的撕破脸皮了,来了个联名上书。”
“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打算怎么办?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组织部长有点不耐烦了。
“他们不是要罢工吗?那就让他们罢工吧,我给他们三天的期限整顿自己手头的工作。,三天过去了,如果他们仍旧是消极怠工的状态,那么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报社这座小庙供不起这样的大佛,哪凉快哪待着去。”赵寒梅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都说这无毒不丈夫,其实狠起来,女人同样不输给男人。
“这么多人,涉及到很多的部门,你一下子都给开除了,就不怕真的出了什么纰漏?”
“不怕,部长您是不大了解我们报社的现状,真正干活的人是没有这些闲心闹什么集体罢工的,他们都在积极策划新闻、活动,为报社、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利益。反倒是这些人,闲着没事干,就会闹这样的幺蛾子,我本来就找不到借口开除他们。这样他们自己罢工了就更给我借口了。”
赵寒梅之所以和这位一向与自己不和的部长说这么多的心里话了,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的。赵寒梅知道这些人里面有不少人是这位组织部长的亲信,逢年过节都是要“进贡”的。赵寒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讲给部长听,也是为了他能够为自己传个话,表明自己的态度:绝对不会屈服于他们的无理取闹的。
组织部长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心想:这个小妮子果然不简单,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重要性。只要自己现在出面告诫一下那些闹的凶的人,事情很容易就能解决。
想到这里,他决定以后与赵寒梅交好。
“嗯,小赵啊,你很有做领导的魄力。什么叫做一个大家长?就是必要的时候能够真正的将事情给扛下来。你放心,我很赞同你的办法。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得了组织部长的这炳“尚方宝剑”,赵寒梅乐滋滋的从市政府的大院里出来了。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回去处理那些不知好歹的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赶紧回家卖红薯吧。
反正自己已经提前将自己的态度透露给他们的背后靠山组织部长了。识不识相,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想到这里,赵寒梅将电话打给了办公室汪主任。“汪主任啊,你通知一下明天上午开集团的全体大会,所有报社的员工都要参加。”
赵寒梅从上任以来很少召开集团的全体大会,只是有重要事情时候才会集体开会。
从她发展新的规划以来,还没有正式与大家正面提起这件事情。也是时候了,赵寒梅意在杀鸡儆猴。
她要在大会上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将抵押报社的贷款资金的去向一一说明,将生态园的选址问题公开竞标,将自己对于报社日后的发展都说出来。
这些事情,不应该是几个集团领导才有资格知道的事情,是整个日报社的员工都有资格知道。
更为关键的是,她要在大会上将联名上书的这十几个人说出来,不一定要将人名一一指出,但是却需要大家伙知道自己被报社内部员工给集团告到了市领导那里。
她要当着大家伙的面,将自己的态度表明:你们谁不愿意干,尽可以走。如今的天朝大地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你今天走了,明天有的是人竞争你空出来的这个岗位,一个岗位、两个岗位,十个岗位、二十个岗位,都不愁找不到人顶替你。
我赵寒梅倒是要看看,你们这些人不干活了,我赵寒梅能不能没了手脚。即便是你们要联名上书,我也要看看市领导是重视我这个社长,还是看重你们那份所谓的“联名上书”。
果然,赵寒梅将自己的发展计划一一说出来的时候,职工们的反应真的是很平静,没有像领导们那样激动。
抵押了报社大楼又怎么样?只要能够对报社的发展有帮助,别说抵押了,卖了又如何?谁都知道现在的媒体发展不景气,有个领导能够带着大家一心一意的脱贫致富,还干什么挑三拣四的?
这些普通的员工没有领导们那么宽广的平台,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份颇为丰厚的收入,只要报社能够有赚钱的招儿,管他是偷得还是抢的呢。
T
☆、第六十四章:大会露真情
相比起第一次开集体大会,此时的赵寒梅身上更多了一份霸气和自信。
她接任了海城日报社的社长以来,为报社办了很多实事,无论那些看不惯赵寒梅的人是怎么在背后诋毁,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看到了赵寒梅的成绩,愿意支持她。
而这也是赵寒梅为何能有这么大的自信能够立抗那十几个人联名上书。
很简短的一个开场白之后,赵寒梅就进入了这次会议的主题:让大家知道报社日后的发展究竟是什么样子。
“从我接任报社社长一职到现在,已经有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来我不敢说业绩多么多么辉煌,却也是在为咱们报社的发展殚精竭虑。不论我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在坐各位的个人利益,也都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的苦心。”说完之后,赵寒梅站起来,很庄重的向在坐的几千人鞠躬致谢。
顿时,台下一片掌声。
赵寒梅则示意大家安静。
“可能很多人也都知道了我已经将咱们的这栋大楼给抵押贷款了,有的人同意,也有的人在背后骂娘。可是不管怎样,将大楼贷款抵押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我也希望以后不会再有人因为这件事情,在背后搞很多的小动作。”赵寒梅此语旨在警告那十几个联名上书的人,你们以后如果再闹腾,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将咱们的大楼抵押出去之后,咱们日报社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用心做新闻的前提下,也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实业,实体经济。也只有报社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才不会因为全国大趋势的影响,而放弃我们的新闻理想。很多人问我,社长,咱们做新闻的人去种地,能行吗?那我要问你,是谁规定了种地的人一定就是农民?谁能说做新闻的人就不吃五谷杂粮?况且我不是让你们真的放下笔头,拿起锄头去田里除草种菜。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写新闻行,种地,未必比得上我家里的老父亲。所以,我不知道为何会有人极力阻挠这个计划。咱们报社多了一条路,难道不好吗?”赵寒梅毫不客气的说出了部分人的心里话,也毫不客气的将他们的那些歪理谬论给推翻了。
“也有人说,社长你将咱们报社几十年的大楼给抛弃了,要盖新大楼,这我们接受不了。为什么接受不了?你说你爱社如家,可是为何每天晚上下了夜班,连灯也不关就走了呢?如果真的是爱社如家,恐怕你早就心疼那些白白浪费了的电费了吧?你说你对大楼有了感情,舍不得搬走,可为何经常在报社这栋大楼里看不见你的身影,一问就是在家睡大觉呢?不用再找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心里不同意的人是因为心里没底,怕搬到新大楼之后,没了你现在的位置了。”
“说实话,传统媒体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在坐的各位如果能够给我有个准确的答案,我很乐意洗耳恭听。我只知道报社现在有几千人等我发工资,等我发奖金,所以我不敢不想,不敢偷懒,不敢不做。”
说到这里,赵寒梅眼中有了一层薄薄的雾水,她心里委屈啊。
她只不过是被委任了社长的职位,可是却凭着一腔热血,想把报社经营好了。无奈,她的建设路上挡了很多人的道儿,因此,时不时的有人给她下个绊子穿双小鞋。
“现在,我们在大会上,在我们自己的这个家里面,真的可以将话都敞亮了说开。我赵寒梅想将报社重现昔日辉煌,所以我需要钱,需要将报社的大楼抵押出去贷款建设新大楼,建设生态园。有人不同意,我也不能勉强,可是我希望你能当面说清楚了,别再背后搞小动作,让外人笑话我们报社内部不团结。现在我给大家一个提问的时间,有关报社改革创新的、有关报社盖新大楼的事情,有什么意见或者是不赞成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赵寒梅绝对不会因为你们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我的立场而背后给你们穿小鞋。我赵寒梅绝对可以保证。”赵寒梅环顾四周,其实内心是希望此时有人能够站出来问问她的。
如果这时真的有人问她有关报社改革创新的事情,自己还会有更多的发挥的余地,让自己能够说出更多的心里话来。
大会上,此时静悄悄的。
就这样寂静了五六分钟,一个响亮的声音从会场的西北角上冒了出来。“社长,我就有一句话想问问,报社发展生态园,真的是能够坚持下来吗?”赵寒梅循着声音望了过去,发现说话的这个人是物业的经理,名叫邹本涛。
物业只是在报社里负责保洁的部门,就即便是这么个部门的经理出声亮相,也让其他的真正做新闻的人感觉到一丝的不屑,因为此时的会场很安静,但凡有一点骚动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的。
邹本涛却并没有因为其他人的议论和目光而胆怯,只是目光坚定的望着台上的赵寒梅,继续说道:“我希望报社的改革创新是真的为了以后能够好好发展,如果说这是条能够带领报社走出困境的路子,我愿意为报社提供生态园的选址。”
赵寒梅感觉此人绝对是准备好了的,不是起哄。于是便开口说道:“邹经理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也都有。今天,咱们开的是报社的集体大会。我赵寒梅也立个军令状,如果报社在三年之内发展生态园没有什么起色,报社办公大楼移居新址没有什么用处,我赵寒梅引咎辞职,绝对不会赖在报社不走。”
此语一出,会场哗然。
赵寒梅这是在立军令状啊,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夸下海口,如果真的食言了,估计她以后也就无法在报社立足了。
不过有人却也在想,到时你赵寒梅把报社折腾的一穷二白了,哦,你拍拍屁股走人了,去莫氏做你的少奶奶了,可我们怎么办?那是的报社可就真的是穷的叮当响了,再没有什么可以折腾的了。
赵寒梅哪里能够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在开会之前她就已经想好了对策,想着该如何应付现在的状况。她将原本用于堵住那些想闹事的主任、老总的专项资金,又转拨给报社的普通员工了。
“现在咱们的账面上有一笔钱,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足够支付我们普通职员两年的工资了。我已经让财务将这笔钱存进了银行,做保本理财,无论发生突发状况都不会动了这笔钱。除非,真的有那么一天,我赵寒梅引咎辞职了,可以当做是我赔偿给大家的违约金了。目前为止,我也只能为大家提供这样的保证了。”
“报社的发展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也希望你们能够都帮帮我,处处主意,出出力。干好了,咱们报社还是十年前一样的牛,干的不好,我们也不会遗憾,至少我们已经努力过了。我希望十年后的纸纸媒仍旧在海城存在,仍旧是由我们这一些人在引领者海城的主要新闻动向。
“俩年前,我从一名子媒体的总监,升职做了咱们的海城日报社社长。说实话,我但是也是临危受命,不得不接受这个职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用适应自己的角色。我何德何能,怎么就成了咱们的社长了?面对很多资深的新闻记者、主任、副总和老总时,我有点胆怯,我怕我的能力有限,不能够带领大家将报社经营的越来越好。可是,我在认真的努力工作。报社原有的近两个亿的贷款差点将报社拖进了万丈深渊。我上任两年来,已经偿还了一半的贷款。可是有人说了,你偿还了贷款又能怎么样?就在刚刚,你赵寒梅又将报社的大楼给抵押出去了,又是近两个亿的贷款,再加上原有的近一个亿的贷款,甚至比原来的贷款金额还要吓人。这,你赵寒梅怎么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好的解释。最好的解释就是我日后对于报社发展取得的成果。原来的报社那近两个亿的贷款,毫无发展科研,只是在老和尚撞钟一天一天的那么熬过去。实在还不起利息了,银行就和咱们翻脸,再紧接着就是报社迎来了末日,清查资产,宣布倒闭。你们希望有那么一天吗?我不想,我不想我赵寒梅当报社社长的时候,将好好的一家海城日报社给干倒闭了。说出去丢人啊,我宁愿从咱们的大楼上跳下去,一了百了。”
说到这里,会场笑声一片,大家都被赵寒梅的朴实语言给打动了,觉得这个社长是真的在为报社的未来做打算,不是做嘴皮子功夫。于是本来昏昏欲睡的人精神了起来;本来将耳机插在耳朵上聚精会神看着电视剧的人,也都悄悄的将耳机摘了下来,都竖起耳朵听赵寒梅的发言。
“也有人要问我了。哦,人家在给报社弄来的贷款就是死账还不起,那你赵寒梅的贷款就一定能够还得起吗?我承认,这承诺我给不了大家。可是我却有一颗真诚的心,我会将我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咱们报社的发展上,希望大家都能够来监督我。如果我赵寒梅真有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情况,你们也可以弄个联名上书,去部长那里告状,我全部都认了。”
赵寒梅还是不能够释怀被自己的手下联名告上市领导那里的这件事情,回想起来,心中便会一凉。
“今天的大会上,我没有盼望着有哪一个人会掏心肺腑的和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但是我却希望大家都能够过来帮帮我,帮帮报社像邹经理一样,能够把对我的质疑放在一边,先想想该如何应对如今的形势。谢谢大家了。”说完,赵寒梅又是深深的冲会场的所有人鞠躬致谢。
台下先是一片寂静,但是很快便掌声雷鸣。
不得不说,赵寒梅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她的发言成功的激起了大家沉睡已久的信心,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绯红。多长时间了?报社的领导会给员工开这么一场感人肺腑的会,会这么掏心窝子的对自己的员工说这样的话?
他们也想自己赖以生存的企业有个好的发展,自己的前途无量。可是传统媒体的整体发展形势一直在下滑,这些做报纸的人发现自己都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你能够拉来广告,那么年底的奖金或许就会丰厚一些。
如果你只是每个月在那苦哈哈的写着新闻,就只能够每个月拿到几千块钱的基本工资。那不叫记者,叫做新闻民工。
时间长了,他们的干劲都没了。好吧,既然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我还不如将我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寻找下家上。、
于是,报社里出现了这么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原本是拥有了一份很崇高的职业的新闻记者,却在背地里搞起了传销;也有人拿着报社的一份固定工资却偷偷的给自己找好的下家做版面、写文章,当然了,这都是会利用报社这个平台资源的。但凡品质好一点的,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开始创业。
赵寒梅不是不知道这些人背地的这些动作,只是她也不能说什么啊。报社的工资已经是暗中悄悄下降了,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够维持多久。既然这样,为何还不允许报社的员工去经营一点自己的小事业,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人还是少数的。
一场激动人心的动员大会就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了。对这样的结果,赵寒梅很是欣慰。
接下来,她就要专心的研究该如何将新大楼尽快利用起来,将生态园的建设尽快纳入轨道。新大楼就盖在报社自己的土地上,可是生态园的选址却还是灭有着落,这让赵寒梅有些着急了。
对了,邹本涛说他那里有个理想的选址,不知道在哪里,倒是可以好好问问。于是,一个内部电话,便将邹本涛这个物业经理给叫到了社长办公室。
邹本涛只是个物业经理,平时见了赵寒梅的面也最多是打个招呼。在邹本涛提出问题的时候,他都没有想过赵社长会认识自己。可是赵寒梅却一口说出了自己的姓氏和职位,这让他很感动。
这说明这个社长不是高高在上的土皇帝,而是一个务实者。
到了赵寒梅的办公室里,邹本涛有些忐忑,不知道赵社长有没有责怪自己真的在大会上提问发言了,其实,事后他也挺后悔的。
因为自己鼓足了勇气提出的问题,赵社长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正面的回答,这让很多同事都在背后偷偷的笑话他呢。别人的异样的目光和那种指指点点他还是能够觉察出来的。
就在邹本涛感觉很沮丧的时候,赵寒梅竟然在会后又将自己叫了过去,旦夕祸福啊。
可是出乎邹本涛意料的是,赵寒梅很是热情的请他在办公桌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去,开口就问:“邹经理,刚才会上的时间有限,我也就没有仔细的问你,你说你有个理想的选址,可是真的?”
哦。。。。原来是这件事啊,邹本涛偷偷的深吸了一口气。“是的,社长骂我不会在刚才那么正式的大会上说一些不靠谱的话的。我真是有一个特别理想的地方可以发展咱们的生态园。”
“哦?那你说来听听啊,我之前考察了不少的地方,但是不是地方太小,就是环境不过关。我没有想到要想找到这么块地方会这么难。”
邹本涛冲她神秘的一笑:“嘿嘿吗,社长,你知道为什么您就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吗?因为你虽然是出身农村,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在农村与老百姓取得真正的联系。”
“怎么会?我父亲就在家种果树啊。只不过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不允许了,我才不让他下地干活了。我对很多农活都很熟悉啊。”
“您只是接触了你父亲一位农民,能够得到的第一手信息是有限的。况且您根本就没有时间真正的深入到田间,从你上学到现在参加工作,你敢说你与黄土地很熟悉吗?可是我却不一样,因为我虽然在咱们报社任职做物业经理,但是我却也是有着自己的庄园。”邹本涛不怕赵寒梅责怪自己在外面还有一些工作,因为他一点都没有耽误报社的工作。打理经营自己的那个小庄园,都是利用周末休班的时候去干的活。、
“哦?没想到我们的邹经理还是个庄园主啊,好吧,那就请咱们报社这位土地主给我支支招吧?”赵寒梅有些俏皮的说道。
邹本涛看赵寒梅真的没有责怪自己,反倒是同自己开起了玩笑,心中更为放松了,赶紧娓娓道来自己心中所想。
☆、第六十五章:我要当股东
第六十五章:我要当股东
邹本涛向赵寒梅说出了自己的那个建议。
原来,邹本涛自己的那个小庄园就在距离新大楼的地址的不远处,也就是报社南郊那块地的再往南边的一处空地。由于地方较远,邹本涛也只能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过去打理一下。
他告诉赵寒梅,在南郊再往南的地方,既没有人住,也没有工业企业,环境空气都是尤其的好。
“可是南郊再往南的地方,还是咱们海城的领域吗?我之前也曾经去看过那块地方,可是听说那里已经不是咱们海城的地界了额啊。”赵寒梅可不想以后再因为地理位置产生纠纷。
邹本涛神秘的凑近赵寒梅说:“社长,您知道我为什么敢在那里开辟我的小庄园吗?因为那里几乎已经成了三不管的地带。南郊最南边的那些地方处于三座城市的交界处,位置太偏远,没有一家城市愿意接手过来。只要这件事咱们海城的政府愿意出面周旋,肯定能够将这块地拿下。这块地我目测了一下,怎么也有十几亩地,就那么荒着真是可惜。”
“如果涉及到政府的层面了,这事可就麻烦了,到时就不是光花钱就能干净利索的处理事情。而且,这么一大块地,为何三座城市的政府都没有看到呢?”赵寒梅也有点心动了。因为她也很担心这个生态园的选址问题,发展生态园的面积不能太小了,可是太大了,租地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报社里现在可是花一分钱都想掰成八瓣话。
“现在城市都在发展城郊结合处的房地产,可是这块地的位置实在是太偏了。这么偏远的地方,哪家开发商也不愿意在这里盖楼。至于种庄稼,现在很多农民都到城里务工了,但凡能够找到一处谋生的职业,谁还愿意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修理地球?”
“再说了,其实我们的政府如果能够出面的话,我相信其他两家城市也不会有太多的意见。毕竟那里的地界原本划分的就不清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多少给他们点好处,咱们报社就把这块地拿下。弄不好,咱们的政府还会为我们报社解决了这么个大难题而表扬我们呢,咱们报社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好了,也能够给政府提供税收啊。”
邹本涛说完,赵寒梅陷入了沉思。如果真的能够像邹本涛说的这样轻易的拿来这么便宜的一块地,确实对报社发展生态经济有很大的帮助,不用出太多的钱用来租地。而且,这块地一旦被报社拿下的话,那就是拥有了所有权,一劳永逸了啊。
“可是,邹经理,如果报社真的盯上了这块三不管的地,你那小庄园岂不是要被强制拆迁了吗?”邹本涛将话说到这里,赵寒梅也知道了邹本涛所谓的“自己的那个小庄园”其实就是自己偷着在空地上圈了一块出来,自己在上面种点时令蔬菜什么的。
果然还是社长,邹本涛在心中暗暗惊叹赵寒梅敏锐的观察力。其实,邹本涛敢在大会上提出问题,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社长,您真是看问题一针见血,一下就看出来我的真实目的了。实话跟您说吧。我其实向你说这些话是有自己的私信目的的。没错,如果报社真的在政府的帮助下拿下来那块地,我的那个小庄园肯定就是属于违规建筑了。所以,我斗胆有这么个想法,日后这个生态园真的建立起来了,我想要入股,做生态园的大股东,负责生态园的日常管理工作。”
邹本涛此言一出,赵寒梅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入股?股东?这倒是个不错的建想法,以前她在购物狂的时候,也曾经经历过职工集资入股的事情,只不过购物狂的内部集资只是仅限于几个领导者而已。她示意邹本涛继续说下去。
“咱们报社发展生态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