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圈最后的病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的兄弟。

    夏煌言想把心爱的女人让给弟弟,因此痛苦得撕心裂肺。

    摄影棚里很安静,没人发出多余的声音,唐时升情绪饱满,表情到位,台词背得一字不落。

    他一条通过,导演说“可以了”,所有人默默地准备收工,顾涵光转过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唐时升刚哭过,凄惨地笑了笑,伸手揽住他的脖子。

    两人松散地拥抱了一会儿,直到化妆师上来,才分开,各自背转身卸妆。

    那天夜里,顾涵光没有发微博,倒是唐时升连发了三条,怒骂某个不具名的工作人员,同时警告他的粉丝不要跟陌生人走,如果不懂得维护自身安全,宁愿她们不要来探班。

    沈约登录她新注册的小号查看了这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可爱的小loli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怯怯地问他为什么生气?这样会不会影响不好?路人会觉得你脾气坏,不是好偶像。我们以后会听话的,你不要生气,删了它好吗……

    转发里好些熟悉的名字,小明、小红、夏华东都在内,甚至还有沈约只敢远观,连招呼都不敢打的导演。拉到最下面,带资进组的男二和制作人的小号赫然在目。

    沈约转发完就关机睡觉,第二天醒来,开机,提示音丁零当啷响个不停。

    那些眼熟的名字都和她的小号互粉,以及,她用手机号注册的微信被拉进一个微信群。

    群名:“我们还年轻”。

    是啊,沈约微笑着想,或许有一天活着活着就会活老了,但至少现在,我们还年轻。

 第十章 —织的蜘蛛

    让沈约意想不到的是,黄子龙事件就仿佛一把钥匙,突然就打开了通向剧组核心的大门,而她一夜之间就由边缘小人物变得大受欢迎。

    照常写着剧本,一个上午就有三拨人来找她,流程统一如下:第一步,想听当事人亲口讲述第一人称视角的现场精彩故事;第二步,表示早就猜到黄子龙不是好人;第三步,你记性这么好有什么秘诀教教我们啊!

    沈约总觉得第三项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他们像看猴戏一样听她巨细靡遗地描述整件事,冷不丁插口提一些古怪的问题,譬如笑警察左手握笔还是右手握笔?长脸警察太阳穴是不是长了颗痦子?唐时升昨天那条皮带是什么颜色?顾涵光的裤边有没有遮住脚踝……等她都回答上且答对了以后,他们就惊叹了,兴奋了,求秘诀了。

    沈约好不容易打发掉这三拨人,第四拨又上门了,竟然是女主角林佑青的助理商泉,人称“小师叔”。

    小师叔是个男人,长得还挺清秀,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做一位女明星的贴身助理,也没人知道他为什么绰号小师叔……因为他是一番女主演林佑青的助理,所以他在本剧组“辈份”超高,大家叫他一声小师叔倒也不算吃亏。

    林佑青今年三十八岁,虽然混得不算特别如意,人近中年还在偶像剧里打滚,但资历够深,就像李本立说的,这圈子归根到底靠的是关系,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位一线演员,无论他们红过还是已经走下坡路,多年来结过的善缘总在那里。

    小师叔和和气气地跟沈约聊着天,依然是走那三步流程,完了斯斯文文地问:“沈编剧记性这么好,有什么帮助记忆的方法吗?像是……思维宫殿什么的?”

    沈约的记性其实是天生的,但她听过思维宫殿这个词,自从bbc的三集片里s间隙性表演抽风,很多观众都不明觉厉,强迫自己记下了这种神奇的记忆方法,亚马逊上关于思维宫殿的书还一度脱销。

    她又想起来,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衰退,林佑青年轻的时候就不擅长记台词,“一二三四五六”然后对口型配音之类,其实都是她玩剩下的。

    桌子对面的小明和小红从笔记本屏幕上方露出半张脸,沈约有点近视,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偷看。

    “对的,就是思维宫殿。”她非常爽快地承认,“我以前看过一本入门很容易的这方面的书,自己也写过一些心得,现在纸书找不到了,但网上应该搜得到txt,我写的心得也存着,晚上回去打包发给你?”

    小师叔微笑颔首,和沈约交换了电子名片,又没话找话说地闲聊五分钟,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目送他颀长的背影渐行渐远,沈约没理会小明和小红是什么样的表情,低下头继续改剧本,这一集她又给男二添了不少戏份,然后把顾涵光的角色写得愈发悲惨,这样才能勾引女观众的母爱。

    她在打字的同时一心二用地想着,如果把她自己比喻成一只蜘蛛,那么,经过堪比九九八十一难的艰难历险,她总算为未来的整个关系网搭上了最初几根丝。

    …………

    ……

    两周时光一晃而过,沈约和大半个剧组的人交上了朋友,至少表面上,大家都愿意称之为朋友。

    她的朋友圈第一次如此热闹,每天都能看到信息刷刷地往上翻,群里更是聊天打屁无所不及,连团购都开过三次。以至沈约每天回到清静的出租屋里,点开微信,就有一种重回剧组,耳边人声鼎沸的错觉。

    完工离开剧组那天,朋友们拉着她合影,唐时升送她一本签名写真书,连林佑青也屈尊入镜自拍了几张。

    最后是制作人召见,沈约和这位只在编剧会议上见过,话都没说过一句,不免微觉忐忑。

    制作人姓白,白一鸣,沈约没怎么听过这个名字,据说是某地方卫视副台长的嫡系,这次该台首开定制剧是副台长力挺的大项目,所以托给心腹,如果成功,副台长将来想再进一步便添了资本。

    沈约在制作人门前偶遇黄周星,后者停步跟她聊了几句,关心地询问她离组后下一步想做什么,刚入行的编剧失业是常态,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她表示感谢,不用帮忙,正努力找下一份工作,希望能有机会和大家再合作。

    这就是成年人的交锋,沈约望着黄周星远去的背影,心想,黄子龙至今还在号子里陷着,整个剧组的人表面如常,私底下都认定他是凶手,连带着看黄周星的目光也变得微妙。她不信黄周星不懊恼,不恨她,但至少表面上他必须装出若无其事。

    倒什么都不能倒架子,沈约又学到一招。

    她敲门,听到叫进才低着头推门进去,抬眼看了看。

    屋里却不只白一鸣,还有一个眼熟的年轻人,沈约立即就认出来。

    是傅次云。

    屋子里有暖气,傅次云脱掉了大外套,单穿着里面的一件英伦风的黑色v领毛衣,领边还缀着一条白线。这样的衣服要是顾涵光穿起来,肯定学生气十足,但傅次云肩膀更平一点,颈脖细长,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就有一种成熟男人特有的深厚底蕴。

    他还戴了一副无框眼镜,手捧厚厚一叠纸在看。

    沈约对那叠a4纸的装订方式再熟悉不过,那是她亲自打印,亲手装订——他在看新鲜出炉的完整剧本。

    “坐啊,小沈,快坐。”白一鸣亲切地招呼她,人却坐在办公桌后一动不动。他年纪也不大,或许是身处的环境影响,自带一股老派的官僚作风,与剧组里散漫的年轻人们总有些格格不入,就像闯入了兔子领地的刺猬,双方都自觉保持距离。

    沈约依言坐下,双手交握放到膝盖上,眼睛垂下来看着手。她对付白一鸣这种人倒是有经验,把他当小学班主任即可。

    旁边似乎传来一声轻笑,又或许是她听错了。

    白一鸣的谈话没什么干货,基本就是假大空那一套,表扬了她对工作的热忱,为剧组作出的贡献,鼓励她再接再厉,创造更多更好的剧本,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添砖加瓦。

    完了末几句倒是有点意思,翻来覆去地说剧组亲如一家,战友情谊密不可分,剧组好就是大家好……沈约琢磨了一番才明白过来,是让她别把黄子龙的事情往外说,怕影响不好。

    沈约结结巴巴,学着他的方式表了一番忠心,承诺自己一定守口如瓶,谁说谁是小狗。

    白一鸣满意了,亲自把沈约送到门口,又让她记得去找郑姐。

    郑姐叫郑惠,是白一鸣的秘书,也是剧组真正的财神爷,沈约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回真的拿出感激涕零的目光望向白一鸣。

    从郑姐那里领了个大红包,沈约心花怒放,不管这算封口费还是别的什么,她只知道未来两个月不用沿街讨饭,现在让她扑上去亲白一鸣两口她都肯。

    郑姐门外站着一个人,沈约一只手还揣在口袋里捏着红包,笑眯眯地抬起头,又看到了傅次云。

    他穿上了外套,是一件军绿色的及膝羽绒服,看起来很厚很保暖,领口还有一圈毛毛。

    奇怪的是,他明明每次出现都穿得很休闲,沈约却总有一种商务精英的即视感。

    “你好。”他双手揣在外套的口袋里,对沈约点了点头。

    沈约立即想起了那条金毛。

    “你好。”她善意地招呼回去,“苔丝好吗?”

    傅次云笑得露出一线雪白的牙齿,“她很好,最近只要我蹲下来,她就会抬起一只爪子不动,直到我摊开手,让她把爪子放到掌心里。”

    他笑得很真,但沈约不知道他是开玩笑或讲真,只得微笑不语。

    今天天气不错,昨晚刮的一阵风吹跑了彤云,天空微蓝,阳光微暖。

    傅次云转身往外走,沈约看他和自己同方向,迟疑了片刻,缓步跟上去。

    她今天也穿了一件及膝羽绒服,并不打眼的蓝色,领口也有一圈毛毛,她把下巴缩进毛领里,看着地面上两个并肩而行、身形仿佛的影子。

    “我听小刘说了你的事。”傅次云又是主动开口,他的声音很有磁性,或许跟咬字发音的方式有关,沈约听不出他是什么地方的口音,每一个字音都发的很圆润,不带棱角。

    她想,失婚妇女被前夫扫地出门的故事果然传遍整个剧组,投资人也算剧组的一份子。幸好她从未低估人类对八一八的热衷,连李本立都不知道她故事里的前夫是屈宸英。

    “你没继续在那边住,是因为我?”他微有点歉意,“其实我待不了几天,如果早知道,我会去住酒店。”

    “不是的。”沈约汗,“我是找到房子了,我新租的地方很好,很清静。”

    “清静好,”傅次云露出一点点恍然,“你们写作的人喜欢清静是吧,我那里住的人多,打扰你了。”

    他这么说还真不好回,如果回不打扰,那你为什么要搬?沈约只好默认。

    按理说傅次云的态度良好,既不像白一鸣那样纡尊降贵,又不像顾涵光那样神经病,但沈约跟他交谈几句就觉得心累,压力大,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想,大概这就是真正高富帅的结界,层次不够的异性自动弹出。

    他们沉默着又走了一段,前方三岔口,终于要分路。

    沈约要往右,傅次云大约是往左,他停了下来,将右手从口袋里抽出,伸向她。

    社交礼节上男士主动向女士要求握手是不礼貌的行为,小刘以前这么干过,沈约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大部分人并不讲究所谓社交礼节。但傅次云不该是“大部分人”。

    沈约有点意外地看了看那只手,动作慢一拍地也抽出自己的左手,放到他手心里。

    傅次云五指收拢,轻轻包围着那只手,翻过手背,无名指上细细的黄金素环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很快放开她,没等沈约觉得冒犯,他又伸出左手,让她看他的无名指,指根处有一圈白色的戒痕。

    “我搬回来住,因为我的妻子……前妻想住在那幢充满回忆的房子里,那里以前是我们的家,现在只属于她一个人。”

    “我没有家了。”他将双手揣回口袋里,微笑着低下头,“我想我在学习着适应这个现实,你呢?”

    沈约感觉那股带着心酸的茫然又席卷了她的知觉,她光着手站在风地里,呆呆地想了许久,也不知道冷。

    “我不知道。”她说。

    “好的。”傅次云理解地点了点头,往前迈了半步,侵入她的个人领域,握住她那只被冻红的手,帮她带上一只他的手套。

    他最后微笑着拍了拍她的头顶,除了沈约的父亲,很久没有人这样对她,就像她不是一个二十八岁的独立对抗世界的女人,而只是一个懵懂无知,需要指引和呵护的小女孩儿。

 第十一章 —兼职养老虎

    傅次云问她,你很喜欢顾涵光?

    沈约不觉得世上只有自己聪明,顾涵光的男三李因笃被她写成这样,夏华东不发话,就表示他也同意她的小动作。

    倒不是憎恶带资进组的男二,那是人家的本事,在这个圈子里,美貌、才能、财富、背景,都是本领的一部分。但人总是有亲疏远近,人情也分第一等和次一等,她和夏华东都跟顾涵光比较近,她欠顾涵光人情,这就是原因。

    就连傅次云看过剧本发现了这点,他也只会闲聊般跟沈约提一句,而不去替男二争取什么。剧本没有写糟,投资不会打水漂,那么是男二更得利或是男三大放异彩,对投资人而言又有什么不同?

    别忘了,顾涵光还住在傅次云别墅里,这俩的关系至少称得上朋友,再往上,沈约觉得不能细思,细思极恐。

    大家心照不宣,她没回答,傅次云也就不再追问,一笑了之。

    不用去剧组坐班以后,沈约万事不理,回家先□□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下午两点才醒^_^

    然后她琢磨着,找一份临时工来填补下一个剧本前的空档。

    新入行的编剧确实失业是常态,但沈约幸运的不需要操心这点,她现在是李立本的徒弟,短期内只要李立本有工作就等于她有工作,除非她翅膀硬了闹着要署名权。

    至少现在,她没有和李立本闹翻的打算,所以她想找的工作是另一回事,与将来要成为她主职的编剧并不冲突。

    是的,沈约打算开发一项兼职,这个念头她兴起了有一阵子,自从进组,关注了几个主要演员的微博以后,尤其是她某天一条条浏览过顾涵光从2010年至今的全部微博以后。

    沈约想成为顾涵光的网宣、职粉、微博代管人员……随便什么。

    …………

    ……

    “过去,明星想要成为明星,必须和普罗大众之间拉开距离,因为距离才能产生美。‘美人如花隔云端’,其实重点在于隔着云端那么遥不可及的距离,你才会觉得这样的美人比身边随处可见的美人更珍贵,值得掏钱去电影院看她,去购买她代言的商品,也只是想要在心理上拉近一点与她的距离。”

    “现在好莱坞的顶级明星仍然保持着这种造星模式,所以他们的一线电影明星不在国内拍广告,不注册r或者k,观众想要看到他们,唯一的渠道是掏钱买票看电影。”

    “但这种模式已经老化,或者说不再适用于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小李这样的顶级明星仍然会被拍到丑照,丑照流传得越广,明星身上的光环就被剥离得更多。于是另一种造星模式开始流行——他们自己动手剥掉那层光环,将卖点由‘神秘+高端’转化为‘亲民+接地气’。”

    “这一点上,国外最成功的例子是奥普拉,或者还要算上奥巴马,他们向全世界示范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炒热度,将虚拟人气顺利转化为现实人气。”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前行者,譬如之前的博客女王徐小姐,后来的微博女王姚小姐,越来越多的明星追随前人的脚步,试图通过微博更直观地塑造自己在粉丝和路人眼中的形象,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侧重点,就像小学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思想。”

    “有人的侧重点是自黑,那么每三条微博可能小黑自己一次,十条大黑一次,维持这个频率,就能在路人和粉丝心目中塑造出幽默毒舌的御姐形象;有人的侧重点是吃货,那么每隔几天就会发一条食物有关的微博,带图片;有人想走优雅知性路线,自拍可以多一点,诗句或者圣经可以来一点,出国旅行和古典音乐不能少……”

    “基本上,这样的形象塑造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以明星本身的性格为基础,放大和突显他的优点,善意地隐藏他的缺点。举例最近当红的以自干五出位的某小生,他的过去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形象经营,但未来,无论他自己、经纪公司、粉丝都会努力维护这个既定形象,以免受众发生反弹。”

    “所以,营造明星网络形象的行为不是欺骗大众,而是像形体管理那样,是演员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甚至是必不可少一部分,完全值得付出重金投资!”

    沈约自以为铿锵有力的收尾,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效果,难为她还做了ppt全程配合演讲,底下三位观众表情麻木,一点反应不给。

    她又等了一会儿,都开始感觉尴尬了,小刘终于抬高前掌,“啪啪”拍了两下。

    傅次云微微一笑,站起来往外走,晚饭后是他的遛狗时间。

    顾涵光倒是坐在原地没动,左手搁在沙发沿上,右手撑着下巴,过会儿,手一滑,脑袋垂了下来——这位吃饱了就睡,都不带缓冲的!

    “我讲的就这么失败?”沈约无奈地问小刘,“完全引不起你们的兴趣?”

    “不是。”小刘摆摆手,偷看了眼打瞌睡的顾涵光,凑近她小声道:“谁不知道宣传重要,但是顾哥没钱啊!你以为他是唐时升?人家是巨才公司的一哥,什么资源都紧着他,宣传团队杠杠的。顾哥的宣传费得自己掏……就连我的工资……”

    顾涵光突然动了动,睁开双眼迷迷登登地四处看,小刘和沈约连忙退开,缩到厨房的料理台后继续说小话。

    “怎么你的工资也要他付?”沈约很惊讶,“不对吧,助理不是公司派遣的吗?顾涵光现在的公司是高启吧,去年一年开了六部剧,业内也算大公司了,吃相这么难看?”

    小刘藏到料理台后,招招手示意她也蹲下来,“你以为呢,就得吃相这么难看才能变成大公司!我的工作关系还在公司,保险什么的都是公司交,但是每个月工资从顾哥片酬里扣。”

    沈约蹲到他对面,眨了眨眼,仍然有点不敢置信。屈宸英是中戏毕业,历年中戏毕业进入娱乐圈的不知凡几,就算大部分没有混出头,总有少数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再互相扶持,久而久之自成势力。所以屈宸英刚入圈时看似由零开始,其实起点很高,从未走过弯路。他毕业那年就签约了现在这家经纪公司,号称业界龙头,用各种让其他新人羡慕嫉妒恨的资源一路砸到他上位。

    屈宸英是不可能遭遇顾涵光这样的窘境,因此她也想象不能,顾涵光已经算娱乐圈生态链的中层,却依然难逃血汗工厂的剥削压迫。

    沈约和小刘一起感慨良久,不过光感慨也没用,现实已经如此了,沈约觉得还是该做些有意义的、能改变现状的事。

    “那我先不收费,让我参与顾涵光的网络形象管理,等他什么时候付得起钱再给。”

    “为什么?”

    头顶突兀传来声音,沈约和小刘本来就蹲得脚麻,被吓得同时往后倒,脑袋磕脑袋,肩膀撞肩膀,非常难看地摔成一堆。

    沈约干脆一屁股坐到地毯上,抬头看着顾涵光,他趴在料理台上,背对着客厅另一端的灯光,光与影界限分明地勾勒出那张脸上每处细节。

    “因为我想你红。”她诚恳地回答,“你条件这么好,不红简直没天理。”

    顾涵光想了想,转过去啪啪按手机。

    手机:“就这个理由?”

    看来他今天的说话份额又超标了,沈约笑笑,反问他:“你以为呢?这个理由还不够啊!如果你能红,你身边所有的人都能得利,小刘、我、高启公司,‘活老了’这部剧的收视率增高,多卖几个电视台,连傅次云的投资也会翻倍……反正我最近没工作,给我个机会呗。”

    或许她的ppt不是完全没有吸引力,这番话也发挥了应有的说服效果,顾涵光盯着她看,眼神似有深意,沈约不是第一次遇上他这样的眼神,却怎么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他点了点头。

    “耶!”小刘从后方大力地拍了拍沈约的肩膀,开心地说:“以后你就是自己人了!”

    “怎么我以前不是?”沈约装出大受打击的样子,“太过分了,我可是杨过的真爱粉!”

    小刘大笑,顾涵光也笑,他笑起来的样子愈显稚气,居然还有两颗小小的虎牙,就像一头皮毛斑斓的漂亮小老虎,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威风凛凛的万兽之王。

    等到那一天……沈约微带歉意地想,就是她实现心愿的时机。

 第十二章 —新剧组

    虽然顾涵光同意了,但他也是个人身不自由的可怜人,沈约想要正式上任,还必须等到他的经纪人点头。

    他的经纪人叫郑东阳,据小刘科普,是高启公司的头号经纪人,同时带着一哥和包括顾涵光在内的三只小虾米,此刻正在横店陪同一哥拍摄本公司的年度重磅大戏。

    说到郑东阳,沈约忽然想起来一件旧事。

    高启公司是六年前入圈的,母公司似乎是以挖煤起家,也就是传说中人傻钱多的煤老板。因为足够有钱,又有经纪和影视制作的资质,高启公司甫成立就向一线男女明星抛遍了橄榄枝,也不管人家有没有主,因此得罪了大批同行,拿钱砸都砸不到人才,反而引来一群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

    当时屈宸英刚在几部电影里崭露头角,公司觉得他一直演电影,路线不够亲民,便放他出去接外戏,想让他拍几部制作精良的连续剧在大众中混个脸熟。屈宸英挑来挑去,正好挑中了高启公司开的两部名著翻拍剧,还提携中戏的同学王恭给他当男二。合作过两次以后,高启公司对屈宸英很满意,派专人来游说他跳槽,那位身负重任的说客正是郑东阳。

    谁知郑东阳心里另有打算,他嫌屈宸英不够听话,私底下用公司开给屈宸英的条件签了王恭,回复公司高层说屈宸英不肯签,又舌绽莲花地夸赞一番王恭的潜质,居然就让不懂行的公司高层欣然同意。

    这事被屈宸英当笑话讲给沈约听,他之所以知道是王恭透的底,因为王恭要找他借钱,郑东阳收了他五十万的介绍费……

    六年过去了,高启公司虽然在业内闹出不少此类笑话,倒也凭着人民币浇筑的地基牢牢地站稳脚根,王恭也以元老身份混成一哥,现在想想,他大概觉得那五十万花得真值……就是不知道,郑东阳这位伯乐是不是还一样贪财?

    沈约没把这件旧事讲给顾涵光他们听,她觉得这个料作为八卦太浪费,应该用到关键地方,至于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可以耐心等待时机,她眼下最不缺的便是耐心。

    在郑东阳点头之前,沈约争取接收了顾涵光的微博,她打算利用社交平台先搞点小动作。

    …………

    ……

    沈约对顾涵光说,她想让他红,可“红”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她打赌顾涵光和小刘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认识,但她有。

    大数据时代,一个艺人够不够红,人气有多高,至少在网络上这些都能用数字量化。那些大大小小、花样繁多的榜单,沈约把它们统一归类成两种:能买的和不能买的。

    她先放弃了需要掏钱买的那些,毕竟她不是专业水军,手里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配。其它不用花钱的榜单她筛完一遍,仅留下百度热搜和微博热门两个。

    然后她去顾涵光的贴吧,观察光合作用基层粉丝的战斗力。

    结论是……毫无战斗力。

    沈约不指望她们能够鸡血上头令行禁止,那是千军万马中突出重围的秀粉才能短暂拥有的素质,可她没想到的是,小loli们连统一发贴格式都做不到,首页漂浮着六种格式的水贴,居然还有一条广告……

    她点开吧主的资料查看,几乎全是三担或者四担,其中一位还担着魔兽的吧主,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算了,她想,就先这样吧,她是没有精神去主持倒吧的,等吸了新粉进来,让战斗力强悍的新粉自己发起。

    别的事情都可以靠后,沈约关掉贴吧的页面,又打开微博,她决定近期的主战场专攻微博。

    她把顾涵光的旧微博整理了一遍,删掉几条容易引起争议的,发现微博上顾涵光的风格与他本人倒是很像,都挺神经病的,经常大半夜发一些没头没尾的鬼话,自拍也不拍脸,而是拍个手、脚、后脑勺,或者拍一群人的远景然后在自己的位置画个圈圈……

    这神经病的画风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所以他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都不高,两百四十九万粉丝,每条微博的转发不过两三千,评论不到转发的一半,点赞稍微多点,对了,首页点赞最多的是那张画圈的集体照,有五万多赞。

    沈约查看那张照片下面的评论,发现不少是唐时升的粉丝,天真可爱地问着,光光旁边的是不是我家太阳哥哥~酸得沈约又开始牙疼。

    她捂着腮帮想了想,搜索那天唐时升怒骂黄子龙的微博,顾涵光也转发了的,底下的留言两家粉丝呈四六开,六成都是太阳升起,一水儿在感激光光帮太阳哥哥撑腰,果然是好兄弟,真友情!

    这条顾涵光转发的微博有十万六千多赞,比被转发的唐时升那条多出整整三分之二。

    她又打开唐时升的微博页面,不愧是一线小生,粉丝数高达一千九百二十万,但转发、评论的数字和顾涵光也差不多,点赞比他多点,平均在四万左右。沈约认为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只怪唐时升的微博极端无聊,各种形式的自拍,配的句子都是:“今天哥帅不帅?”这样还能天天签到的必须是真爱粉。

    最后,她同时开着两个页面对比,唯一那条点赞过十万的微博变得异常扎眼,是什么原因使一加一的结果大于二呢?

    沈约若有所思。

    …………

    ……

    不等沈约把她的设想付诸行动,李本立从老家一个电话过来,她不得不收拾心思,老老实实地去下一个剧组报道。

    赶巧了,新剧组就在“活老了”剧组隔壁,租用同一个影视基地的不同区域,拍摄网络剧。

    网络剧的兴起和栏目剧类似,归根究底是为了打广电的擦边球,听说明年广电会专门出台办法限制网络剧,所以剩下的日子成了最后的狂欢,数不清多少个网络剧组拿出拼命的劲头和时间赛跑,编剧们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